鄭楚忻
」碳稅版本延宕近20年 立委要求財政部別再裝睡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張其祿今(11)日邀集專家學者與環保團體共同呼籲,財政部雖已提出《能源稅條例》草案,但2026年歐盟課徵碳關稅,台灣碳費卻延至2024才開徵,專款專用的碳費,額度、用途、效益都有限,恐拖延台灣整體減碳時程,要求財政部別再裝睡,應儘速推出延宕近20年的碳稅版本,並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蔡壁如表示,財政部2006年提出碳稅版本後,碳稅早已成為跨黨派高度共識,但執政黨號稱經濟成長創新高,卻不敢對得利的碳排大戶動刀,一拖就是20年過去。蔡壁如指出,歐美各國及亞洲鄰國都用「碳稅、碳交易」,台灣卻「獨步全球」要用「碳費」,減碳效益有限,未來還要多繳錢給其他國家,財政部藉口「避免重覆課徵」,不推出早已有版本的碳稅、能源稅條例,龜速因應全世界淨零碳排,沒有最慢只有更慢,成為一覺不醒的減碳局外人。張其祿表示,碳稅屬「經濟誘因型」政策工具,透過「排碳多,課徵多」來減少碳排放,當企業和家戶花在減碳費用比碳稅還要便宜時,便有誘因主動減少碳排放量;碳稅也具備經常性、強制性、無償性、財政性和政策性,比起碳費對減碳力道較強,稅收運用也能更彈性,在行政上將原有稅收體制納入碳稅即可,目前也已有29個以上國家已經或計劃實施碳稅。張其祿指出,新加坡政府「低碳未來減緩計畫」即以碳稅為核心進行社會減碳轉型,並提供企業配套機制,目標成為亞太區的碳服務和碳交易中心,相較之下台灣相關進程明顯落後。考量我國各企業碳風險正與日俱增,政府須立即進行碳稅規劃、先行部署,而非停留在評估及想像階段。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表示,自2006年以來,財政部及多位立委都提出能源稅、碳稅條例草案,既有研究成果、版本草案已足夠,不需要再花費數年時間去「審慎評估碳稅推動的必要性」,若考量到「碳稅、碳費有重複課徵情況」,建議氣候變遷法僅明定碳稅與碳邊境稅的條文,不能授權主管機關「另定之」,否則曠日費時,也可能違害人民權利。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指出,環保署若碳費課徵100元,臺灣2050年將會損失9,937億元的產值,碳排放更會增加17%;反之,若碳定價至少300元底價及每年10%調升幅度,不僅能達成減碳目標,更創造每年1%GDP成長。
國發會公布淨零排放路徑 環團指「兩缺一低」:糧草未足就想打仗
針對蔡政府2050淨零排放政策,產業界高度關注淨零路徑,國發會今(30)日終於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總說明」。然而綠色和平指出,政府的淨零路徑「兩缺一低」,缺預算、缺目標又低估成本,提出的9千億預算多仰賴國營事業,但光是台電今年1月稅前已虧損59億元,而中油到今年2月的累積虧損也已達600億元,在收入來源不穩定的情況下,就對未來支出畫下大餅,「糧草未足就想打仗」。綠色和平指出,根據國發會公布的淨零路徑,若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2030年將新增近9千億的預算,其中主要4400億元仰賴國營事業,3200億則為新增計劃。但多年以來國營事業的財務狀況都極為吃緊,光是台電今年1月稅前已虧損59億元,而中油到今年2月的累積虧損也已達600億元,逼近其資本額一半。而新增計劃中包括《氣候變遷因應法》內的碳定價,則尚未提出任何法案供社會討論,距離正式開徵仍遙遙無期。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認為,台灣目前淨零規劃可謂「糧草未足就想打仗」,在收入來源不穩定的情況下,就對未來支出畫下大餅。「台灣淨零支出,明顯低於國際預估,反映行政院缺乏決心面對淨零轉型。」綠色和平表示,與民生相關的淨零生活預算僅分配到210億,若借鏡2020年韓國所提出的綠色新政,光是包含推動公共設施全面零耗能建築的民生相關轉型,如建築物導入再生能源設備與隔熱材料、進行建築物翻修、綠色智慧學校以及校園設置太陽能板等,該法案5年內就須投資6.2兆韓元,相當於台幣1500億元,台灣的淨零生活,還沒起步就已遠遠落後。綠色和平表示,備受矚目的碳捕捉技術則分配到415億,但以國際能源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估算,目前碳補捉的成本難以看到下降趨勢,若要讓民間投資碳補捉技術,其相關碳定價需達每噸60至70美元才能勉強打平能源均化成本,僅僅415億的預算,恐只能用來抵減台灣年排放量的10%左右,且一年就用罄。「放話符合國際標準,卻不見2030年減碳目標。」綠色和平指出,在日韓爭相更新2030減碳目標的同時,台灣淨零路徑卻對2030年減碳目標隻字未提,由公布的圖說看來,2030年對應的減碳目標僅10至20%,遠遠低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建議的45%。鄭楚忻認為,這次淨零路徑明顯是削足適履,以一個低減碳目標,合理化一個低估淨零成本,又缺乏預算執行的計劃,呼籲淨零路徑必須要提升2030年的台灣減碳目標至45%,並從2023年開始徵收每噸300元的碳定價,且每年以10%遞增,讓淨零路徑有足夠的預算與社會誘因實踐轉型。
碳費大戰2/環保署調查英文版說每噸應收10美元 中文版摘要卻隻字未提
究竟台灣碳定價喊出每噸10美元的價格從何而來?其實在環保署2020年委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所做的研究顯示,對台灣高碳排大戶而言,每噸10美元的碳定價僅提高約6%的電價,反應在產品成本上約千分之一,對企業沒有嚴重威脅。立委林奕華、賴香伶日前在立院質詢中也提出質疑,為何環保署委託英國倫敦政經所做的研究建議是10美元,卻反而參考日本、新加坡的3~4美元?「碳費每噸徵收3美元,與巴黎協定的40~80美元相差甚遠,恐難接軌國際標準。」綠色和平鄭楚忻提到,環保署在碳定價制度上,關於訂定原則、徵收對象等細節全部拖延到子法討論,只會拖慢台灣企業減碳工作,無助於淨零排碳目標。(圖/綠色和平提供)立委林奕華辦公室主任黃世安也向CTWANT記者表示,「環保署當時雖有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報告英文版,全文上網揭露,卻未將建議碳費寫入另一份中文版」,「我因為習慣先看原文版,才知道報告中有建議台灣每噸碳費徵收10美元。」也就是說,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倡議的碳定價每噸10美元,是依循環保署委託的研究報告所提出的碳費徵收金額主張,與政府站在同一陣線。然而就碳定價每噸10美元,政府官員的態度卻很模糊。環保署長張子敬在11月18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回覆立委質詢時,就很明白地說,「碳定價的重點是促成企業實質上的減碳作為,縱使徵收碳費與其他國家一樣高,也無法參與各國碳權交易,因為台灣不在聯合國體系內」。立委林奕華認為徵收碳費定價,至今還未有具體政策,質疑2050年淨零排碳恐成空話。(圖/王永泰攝、報系資料照)就連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也在10月初於立院備詢,就立委林奕華提問「如果每公噸徵收300元碳費,會不會太高?」回覆說,「若以鋼品出口到歐洲來看,確實會影響我國企業的競爭力。」並強調說經濟部會觀察南韓等主要貿易競爭國所訂的費率。依據世界銀行資料,南韓每噸徵收碳費約16美元。環保署與經濟部官員的保守回應,似納入產業企業成本大增壓力的考量。眼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年2月立法院會期將審議,「總統蔡英文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台灣將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迄今根本沒看到具體措施」,在野黨立委說,碳費議題勢將引起朝野高度關注。
碳費大戰3/工總搶回碳定價話語權 排碳大戶硬是做了兩份問卷調查
面臨歐盟2023年課徵「碳關稅」,我國將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2023年開始徵收碳費因應,估計288家年排放量逾2.5萬噸排碳大戶業者將受影響。而究竟碳費如何徵收,目前有兩大組織的版本現正角力中。這場角力從今年4月登場。今年4月20日世界地球日前兩天,綠色和平在環保署前公開呼籲「終結碳汙染,有效碳定價」,7月出版「有效碳定價解盲手冊」,以世界多國的政策措施來支持「台灣碳費應每噸徵收10美元」主張。到底每噸碳費應徵收多少?成本與減碳成效能否平衡?綠色和平主張看看「碳定價的先驅」-瑞典,從1990年代每噸26美元(約新臺幣730 元)起價發展到2020年時每噸126美元(約新臺幣3,530元),預計瑞典在2045年前可達到淨零排放。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中)提到企業支持減碳,希望政府能儘速提出一套完整配套措施,並透過問卷調查了解企業對碳費定價的看法。(圖/王永泰攝、翻攝工總問卷)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忻說,「瑞典做為全世界碳定價最高的國家,GDP不僅沒有下降,還是歐盟前段班,從 1990年至2017年間增長78%,亮眼表現可歸功於政府大量投資綠能產業、改善建築空調系統與基礎交通設施,將全國的能源效率大幅提升所致。」也就是說,瑞典政府徵收高額碳費用來提升能源效率。據此,綠色和平9月間完成《2021台灣排碳大戶碳定價意向調查》,106家進行,有效回卷33家,「七成排碳大戶,認為合理碳費10美元/噸以上」。工總7月也開始出聲,在「2021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政府政策的建言」中,以12頁篇幅說明「能源暨環境政策」,就「碳費」徵收僅對製造業、電力業,未包含所有產業,且其他產業也只有年排放量逾2.5萬公噸的業者才須繳交碳費,顯然「不符合公平原則」,此外「新加坡於2019年開始徵收碳稅,初始每公噸約新台幣100元,適用於所有行業,不與豁免。」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忻認為,「有效碳定價」應迅速被全面規劃即制定。(圖/翻攝綠色和平官網)而在綠色和平提出碳費10美元問卷調查結果的同時,工總也在10月26日至11月15日進行更大規模的產業調查,「47%企業認為碳費每噸新台幣100元(約3.6美元)最為合理」。工總提到,「碳費費率訂定業者呈現分歧」「多數製造業認為『碳交易』才是降低碳排的最佳方式,並搭配總量管制推動」,此外政府目前關於碳中和/淨零排放等進程緩慢,此外「碳費先行」、「針對電力業及290家排碳大戶先行開徵」與產業想法落差大,並要求政府推動碳費之際須同步建立碳交易等制度,且徵詢產業看法。工總秘書長蔡練生向記者表示,「若台灣碳費收太少,減碳壓力小,失去效果;反觀若徵收碳費多,增加企業成本」「企業不會反對碳費等碳中和政策,這是世界潮流與必要重視的氣候變遷,但企業希望看到政府能先提出一套完整的配套措施,降低大家的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