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濫用
」酒量可以訓練?英國最新研究揭密:手指長度是關鍵
許多人都認為「酒量」是可以訓練的,然而英國史雲斯大學(Swansea University)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人的飲酒耐受度或許早在母親子宮裡就已經決定,並與胎兒期接觸的睪固酮濃度有關。據了解,這項研究被發表於《美國人類生物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研究中指出,手指比例或許能反映胎兒期睪固酮濃度,進而影響成年後的飲酒行為。研究團隊針對258名學生,包括169名女性與58名男性的每周飲酒習慣進行調查,並測量他們的「2D:4D比例」,即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比例。研究顯示,無名指較長(比例較低)的參與者,可能在胎兒期接觸到較高濃度的睪固酮,與較高的飲酒頻率或重度飲酒行為呈現相關性;反之,食指較長(比例較高)則與胎兒期較高的雌激素接觸相關。該項研究的作者、演化生物學家約翰曼寧(John Manning)指出,酒精攝取量的差異可能早在胎兒期就被決定。他進一步解釋,胎兒期較高的睪固酮濃度可能提升酒精耐受度,因而更容易形成飲酒習慣。此外,男性胃中的酶能降低約30%的酒精吸收,而女性則會吸收更多酒精進入血液,這也可能影響飲酒行為的性別差異。曼寧強調,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飲酒行為的生物學基礎,而非為男性的飲酒能力背書。他表示,酒精濫用已成為全球重大社會與經濟問題,了解飲酒行為在個體之間差異的根源,有助於制定更有效的預防與干預策略。不過研究中也提醒,該研究的樣本僅限於少數學生,代表性有限。研究團隊也承認,目前尚無法確定產前睪固酮與成年飲酒行為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未來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加以驗證。
隨地便溺遭人制止 酒醉外送員竟鎖喉勒斃小黃運將遭判13年半
新北市汐止區於2023年4月曾發生一起殺人事件,41歲的外送員陳瑞祥因為在汐止車站隨地便溺,在遭到64歲林姓計程車司機阻止後,陳男惱羞失控,除了痛毆林男外,還用鎖喉的方式將林男活生生勒斃。最後本案經國民法官合議庭審理後,判處陳瑞祥13年6個月有期徒刑,全案仍可上訴。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陳男於2023年4月時,因為在汐止火車站計程車排班處,對著計程車後方便溺,結果遭到林男發現後制止,雙方也一度因此發生口角,但陳男第一時間就選擇離開。但之後陳男又折返,向林男不斷叫囂,甚至趁著向林男逼近的時候,將林男推倒。林男倒地後,陳男便開始出腳踹林男,甚至繞道林男背後,用鎖喉的方式固定林男,時間長達58秒之久。最後陳男眼見林男倒地不起,又攻擊了幾下後離去。後續陳男遭警方當場逮捕,酒測後發現其酒測值高達1.07毫克。事後陳男清醒後,供稱自己喝到失憶,並不清楚自己做了什麼事情。陳男之後也坦承犯案,但又稱自己並沒有殺人意圖,是因為林男手持酒瓶與他起衝突,自己固定鎖喉是為了制止對方,只是酒醉不知道力道所以才釀禍,陳男表示,自己只願承認傷害致死罪。後續本案於5月於士林地院開庭,由國民法官、職業法官組成合議庭。國民法官法庭上參照鑑定報告、檢方提出的證據後,認定陳男殺人罪事實明確。士林地院也表示,陳男有酒精中毒、酒精依賴等症狀,這也導致精神發生障礙,在辨識、控制能力方面明顯不足。但法院認為,雖然這些要點符合減刑因素,但陳男日常並未積極控制自己的行為,甚至也未做出抗拒酒精的行為,因此認定其沒有積極擺脫酒精濫用的狀態,最終裁定不予減刑。而本案在國民法官法庭審議後,依殺人罪判處陳男13年6個月有期徒刑,同時施以監護3年,全案可上訴。
了解維生素B!為什麼吃B群可以提神? 睡前吃B群真的會影響睡眠嗎?
B群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維生素之一,許多人會在早上吃B群保健食品,覺得這樣可以提振精神,好面對接下來的日程。也因為如此,B群保健食品常有睡前不可以吃的說法,不過真的是這樣嗎?食藥署在臉書「藥博士 正藥說」上為民眾解答。缺B會有能量枯竭感 補B群可改善但仍要適度休息疲勞可分為「生理疲勞」與「心理疲勞」。食藥署表示,「生理疲勞」指的是運動或勞動後的肌肉無力或疲勞感;「心理疲勞」則包含記憶力衰退、易怒、憂鬱、嗜睡等,不過事實上2者很難區分,也常常會同時一起伴隨出現。許多人想吃B群來改善疲勞的問題,但它真的有提神的效果嗎?食藥署說明,B群是幫助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維生素,可協助糖類、蛋白質與脂質轉化為生活所需的能量,同時也是維持神經結構與傳導的重要成分。因此,若缺乏維生素B可能會導致能量無法滿足大腦、肌肉的持續需求,就會感到「能量枯竭感」。這時補充維生素B可以維持人體的能量轉換效率,進而有精力充沛的感覺。不過,食藥署強調,若民眾感到疲勞的話,適度的休息仍是很重要的。睡前吃B群會影響睡眠? 食藥署:可改善睡眠障礙而許多人也相當好奇,B群可以在睡前補充嗎?會不會因此影響到睡眠呢?對此,食藥署表示,由於維生素B並非透過刺激中樞來提神,因此理論上並不會影響睡眠,而且它甚至還可以改善因維生素B缺乏所造成的睡眠障礙。維生素B有「這些」幫助 巴金森藥交互作用也減少另外,食藥署提到,有研究指出,補充部分維生素B可改善運動後的疲勞感,也可降低酒精濫用者的失智風險、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睡眠結構紊亂、改善一般人的注意力和情緒等。不過,許多B群保健食品有較高劑量的維他命B6。過去研究發現,巴金森氏症病人所使用的左多巴藥品會與維生素B6產生交互作用,減少左多巴在體內的濃度。但食藥署表示,現今的左多巴大多會與多巴去羧酶抑制劑併用,多巴去羧酶抑制劑可以減少左多巴在身體周邊組織的代謝,增加進入到神經系統的左多巴劑量,同時多巴去羧酶抑制劑也可以抑制維他命B6與左多巴的交互作用,因此這類交互作用目前已很少影響到實際的藥品治療。
飲酒會增加罹癌風險 衛福部推3酒癮防治政策正式啟用酒防中心
長期過度飲酒會影響身體健康,根據國健署估計,國內約有843萬的飲酒人口,其中多達100萬人有暴飲情形。為推廣正確酒精知識、提升酒癮防治識能,衛福部委託馬偕紀念醫院成立首家「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並於11月24日正式啟航。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除了服務有飲酒問題、戒酒需求的民眾外,也期待能透過研究、人力培育等,使國內酒癮戒治體系更加健全,讓酒癮者能重拾健康生活。酒精與7癌風險有關 影響身心、家庭、社會酒精成癮又稱為「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 Use Disorder)」,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酒精使用障礙症」列為影響全球十大疾病之一,根據2021年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資料,酒精造成的傷害包含大腦、心臟、肝臟、胰腺、癌症、免疫系統等。此外,飲酒也會增加罹癌風險,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資料顯示,酒精是第一類致癌物,與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直腸癌、口咽癌、喉癌和乳腺癌等7種癌症有因果關聯。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方俊凱主任表示,酒精使用障礙不僅會影響患者生理與心理,也會造成後續家庭及社會問題,像是酒癮患者合併憂鬱症而產生自殺風險極高,酒駕事故影響波及家庭幸福與社會安全。衛福部推3酒癮防治政策 酒防中心11/24正式啟用因此,社會必須正視酒癮的危害。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也強調,飲酒與7項癌症有關且具有身心共病問題,而今(2023)年衛福部已推動以下3項重大酒癮防治政策:製作聰明酒杯:以提升酒精標準量識能,推廣適量飲酒,不喝最好更健康擴大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經費:讓問題性飲酒者能得到酒癮治療補助開辦酒癮防治中心:衛福部特別委託馬偕紀念醫院,成立了全台第1間「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透過實體櫃檯及諮詢專線,提供民眾專業諮詢。關於「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的部分,也已在11月24日正式啟航,將提供民眾臨櫃與專線諮詢酒癮相關議題、酒癮篩檢與轉介服務,並著重於酒精與酒癮的知識推廣、酒癮專業人才培育、提升酒癮治療及共病照護服務品質等,全面協助提升我國酒癮預防與治療品質與量能。酒癮治療費用有補助 籲及早治療、減少威脅除了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外,事實上目前全國共有135家酒癮治療機構提供酒癮治療服務,另外衛福部也提供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補助每人每年4萬元,減輕就醫負擔。薛瑞元部長呼籲,有問題性飲酒或酒癮的民眾,應勇敢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專業諮詢及早接受治療、解決共病,不再被酒精所控制。尤其酒精使用有年輕化趨勢,對兒少族群身心危害不容小覷。凡是有飲酒問題或戒酒需求的民眾及家屬可以透過免費的專線 0800-255959尋求專業的諮詢與服務。
回不了的家2/有家為何寧可睡街頭? 精神醫師與社工聯手揭密
台北車站一名70多歲的A姓婦人,平日依靠乞討維生,看似與一般遊民並無不同,卻意外發現她名下有房,地點甚至位在中山區。不過本刊記者實際走訪,發現婦人儘管在中山區有房,平時卻以北車為家,從來不曾回去中山區的房子,該間房屋甚至經警方訪查後,被認定是無人居住的空屋,周邊鄰居更是從來沒見過婦人。對於婦人寧可以天地為家,卻也不願意回家,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造成這些遊民有家也不願意回的原因有千百種,其中不乏因家庭問題或因個人問題、不被家人理解進而形成衝突、不願與家人互動而選擇離家,又或是因經濟問題等,無力找到避風處最終淪落街頭,但這其中也有不少人因為尋求獨立或有「冒險精神」而選擇餐風露宿。楊聰財也分享他曾碰過的個案,他曾收治過一名66歲的陳姓男街友,陳男在一次家庭破裂後便失去了穩定的住所,並喪失社會網絡與家庭的支持,加上經濟來源不穩定,長期的街頭生活讓他罹患憂鬱症與焦慮症。陳男明顯對生活失去興趣、自我價值感降低,長期的孤獨與獨處更讓他感到恐慌與無助,而面對經濟來源不穩定、與隨時可能產生突發狀況的街頭,陳男也明顯受到焦慮症影響,進而影響睡眠,形成藥物與酒精濫用,這不僅影響到陳男的身體健康,更影響其心理健康,從而加重其困境。另外,由於長期的孤獨使他難以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也進而無法取得工作,使得他進入惡性循環的迴圈,始終無法脫身。老婦對於自己為何會出現在此不願多談,只說自己年輕時做工維生,沒有讀太多書,「沒有用啦」。(圖/本刊攝影組)楊聰財指出,對於陳男來說,其迫切需要綜合醫療與心理健康支援,除基本的醫療檢查外,陳男也須進行心理輔導與物質濫用治療,藉此使其脫離惡性循環的迴圈,同時也需依賴社會支援與定期追蹤,才能使他走回正途。不過,對於社工來說,光是勸說街友們接受收容就是一大難題,不少人因為在外面自由慣了,面對進入收容所後外出需要報備、有門禁等限制相當不習慣,對不少街友來說,進入收容所和當兵幾乎沒有兩樣;而最讓社工感到無力的地方是,就算好不容易輔導他們就業、租屋,有些個案可能會因各種原因失業,失去經濟來源後積欠房租,再次淪落街頭。社工也坦言,社會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他們願意被拉一把。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提醒,成為街友的原因有千百種,導致他們寧可以天地為家,也不願回家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理解和尊重他們的決定,以及提供支持和幫助可能是有益的。如果民眾真的關心某些人、為何要選擇遊民生活,建議與他們建立溝通管道,並嘗試瞭解他們的具體情況和需求,才能提供最適合他們的解方,使其脫離惡性循環的迴圈。本刊記者直擊,一名全身穿著潮牌的男子向老婦攀談不短時間,過程中更「展示」其身上的金項鍊,疑似為詐團遊說她交證件。(圖/本刊攝影組)
影爆點/Disney+《大熊餐廳》第二季上菜了!亂糟糟瘋狂廚房再次端出封神美劇!
去年被譽為Disney+超級大黑馬神劇的《大熊餐廳》(The Bear)號稱是融合實境節目《地獄廚神》以及經典電影《鬥陣俱樂部》的完美範例。以令人腎上腺素噴發的超高速節奏呈現地獄廚房的衝突場面,不只機鋒處處,而且又賤又聰明,在一團混亂的現實之中,療癒人心的料理彷彿帶著聖光,拯救了廚房裡的大家以及看著劇集的眾生。《大熊餐廳》在製作成本及行銷預算都不高的情況下,開播之後,由觀眾及美食店家引起的熱烈討論度,逆襲出驚人的超強口碑,一路從美國往外延燒,最終成了席捲全球的大熊狂潮。這股從廚房燒起來的熱潮延續到今年,在2023年第80屆金球獎入圍音樂及喜劇類最佳影集,男主角傑瑞米·艾倫·懷特(Jeremy Allen White)成功帶回了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最佳男主角,並且再下一城,在9月頒發的第75屆艾美獎,一共入圍包括最佳喜劇類影集、喜劇類影集最佳導演、喜劇類最佳男主角、女配角、男配角等共13項大獎提名,可以期待《大熊餐廳》繼金球獎之後,能夠再次橫掃一波艾美獎大豐收。而主創團隊的動作並沒有輸給影集裡的演員,早早就在去年7月宣佈預定第二季。相隔一年時間,第二季的《大熊餐廳》已經極速完成,並且在Disney+正式上線。如此迅速的製作期程,不免令人擔心作品的製作品質。而面對全球劇迷的殷切期待,回歸的《大熊餐廳》延續第一季結尾令觀眾們血脈僨張的驚喜發現,眾人帶著滿滿的銀彈走出這個幹話滿天飛的地獄廚房,一同攜手走上了開設芝加哥星級餐廳「大熊餐廳」的地獄之路。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潔米·李·寇蒂斯在《大熊餐廳》飾演三兄妹們精神崩潰的母親。(圖/翻攝自twitter@weeklycut)回歸的《大熊餐廳》這回推出了10集,我們看到的仍然是那個高速運作、混亂,幹話與髒話滿天飛,隨時隨地都要起衝突的破爛廚房。明明餐廳正在施工中,但依舊壓力爆表,沒有冷場,沒有一絲一毫令人失望的瞬間。爛番茄的影評推薦指數一度衝到100%滿分熱推,目前也還在99%的超正面評價。本季之中,男主角卡門(Carmen Berzatto)持續和自己的心魔、長年累積的壓力和PTSD對戰,同時在搖搖欲墜的身心狀況,以及捉襟見肘的資源裡,想辦法帶著他的失控夥伴們持續往前,實現他對死去哥哥的承諾。除了跟著卡門再度經歷這場不斷自我懷疑、身心靈的全面轟炸,本季的劇情也用了更多篇幅,細細爬梳廚房裡,屬於每個角色的歷史、生命脈絡,以及他們為了成為夠格的「大熊餐廳」一份子,所付出的努力和進步。廚房裡和熊家族的成員一個也沒少,第二季的演員陣容,還增加了許多演技派客串大咖。長大之後帥很多的《全家就是米家》、《移動迷宮》系列怪臉男孩威爾·普爾特飾演卡門老友,哥本哈根的甜點主廚;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潔米·李·寇蒂斯飾演小熊家族三兄妹們精神崩潰的母親,一集歡慶聖誕節的七魚宴,幾乎可以保證是艾美獎和金球獎的直通車;而《絕命毒師》以及《絕命律師》的巴布·奧登科克飾演家族宴會的不速之客;《美國恐怖故事》莎拉·寶森是卡門的表姐。而本季壓軸的超級大腕,則是直到影集尾聲,才在某個場景裡倒數驚喜現身的奧斯卡影后——奧莉薇雅·柯曼。奧斯卡影后奧莉薇雅柯曼(右)在《大熊餐廳》驚喜登場。(圖/翻攝自twitter@weeklycut)《大熊餐廳》之所以能夠席捲全球觀眾的心,除了讓我們看到美食、料理、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實力及火力展現,主創團隊的企圖其實更大。除了如實呈現疫情對全球餐飲圈的嚴重衝擊及殘酷現況,也探討包含藥物與酒精濫用、廚師心理健康、團隊合作的職場文化等等當代議題。看著角色們一個一個突破環境及自身困境,試圖改變自己的過程,與開餐廳的節奏同樣療癒。第二季的討論度看來會持續到9月,隨著艾美獎頒獎時間的步步逼近,這碗「暗黑系心靈雞湯」的熱潮,還會一路延燒到明年。《大熊餐廳》Disney+熱播中。
每天526件家暴正在發生! 醫籲「正視1事」別選擇性忽略
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台灣2022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高達19萬2千多件,平均每天約有526件家暴案件發生。家庭暴力是循環歷程 女性被害人數為男性2.46倍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王亮鈞醫師表示,家庭暴力常見的形式分為身體暴力、精神暴力及經濟暴力,無論男女皆有可能成為受害者,但根據統計,全國每十萬人口家暴事件通報被害人數女性約為男性的2.46倍。過去有學者提出家庭暴力是循環歷程,通常會有家庭暴力醞釀的壓力期、爭執進入白熱化的爭執期、暴力行為正式開始的虐待暴力期與家庭暴力暫時停歇的蜜月期等四階段的循環。在前兩個階段,被害者情緒可能會從焦慮壓抑轉為憤怒爭執,當遭受到虐待暴力後,恐懼、憂鬱等負面情緒又會相繼浮現,若被害者此時沒有求救意識的話,就可能進入蜜月階段,加害者會給予被害者補償,或是被害者因當時所處的心理、環境等種種因素,最終選擇性忽略所遭受的傷害,從而陷入家暴循環。法律協助+藥物治療 度過情緒低潮當被害者無力承受的最後,即可能出現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及酒精濫用的表現,甚至可能在嚴重暴力行為後出現壓力創傷症候群,導致被害者無法維持正常生活,人際社交與工作能力皆可能受到影響。王亮鈞醫師說明,除了第一時間尋求法律協助外,以台灣醫療端而言,第一線的主要療法是藥物治療。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主要掌握情緒和睡眠等機制,被認為是幸福與快樂感的參與元素之一,藉由藥物讓血清素在體內累積,可以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幫助個案加速度過情緒最低潮的時期。情緒穩定後心理諮商 2種方式一次看此外,待個案情緒穩定後,可進一步安排心理諮商,方向可分為個別諮商與家庭諮商。個別諮商是透過一對一的個別晤談,協助整理過去經驗,使個案得以尋找改變的契機與方向;若是包括加害者在內的其他家庭成員,與被害者皆有意願尋求與過去不同的相處模式,經評估後會安排家庭諮商,由治療師幫助家庭成員理解彼此真實想法及立場。王亮鈞醫師補充,透過上述治療,醫師會在個案下次面對壓力源時觀察其抗壓性,檢視症狀是否復發,建議整體症狀緩解後,仍要繼續藥物治療至少半年。簡式健康量表評估 超過15分應就醫家庭暴力是一個向下沉淪的循環,及時的覺察格外重要,王亮鈞呼籲,民眾務必在第一時間尋求警政人員的協助,並及時就醫及保全證據。後續若自覺有出現情緒低落、興趣喪失、失眠、飲食習慣改變、生活動力下降、大量飲酒或自殺想法等情形時,可透過簡式健康量表進行評估,分數超過15分達重度時都建議接受身心科專業診斷,以得到妥善的治療。
深夜撬開女鄰居門鎖 嘉義男強行闖入「手來腳來」下場慘了
太驚悚!嘉義一名男子2年前喝完酒後,竟用螺絲起子破壞女鄰居住處門鎖,強行闖入對其猥褻性侵,幸虧女鄰居強力反抗,才沒有讓對方得逞。法院審理後,判決結果在近日曝光。判決書指出,男子長期因酒精濫用問題,而引發妄想症,導致辨識行為能力降低,他在2021年9月11日晚上10點左右飲酒完,竟脫光衣服前往女鄰居住處,用螺絲起子破壞門鎖,再非法入侵強行摟抱女鄰居,脫去對方衣物手來腳來,但女鄰居強烈反抗,因此最後沒有得逞。法院審理發現,男子多次因精神疾病在醫院治療,而且自2017年起,多次因未喝酒,導致妄想精神疾病,就醫短則不到10天,長的話可能要2個月。此外,男子供稱,他沒有辦法控制情緒,自2018年開始就有憂鬱症和幻聽,持續在吃藥,犯案前幾天都還在住院,案發後又回去住院。男子患有精神疾病,多次就醫治療。(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根據健保個人就醫紀錄,男子確實因病住院,可見所言不假,法官認定他心理狀況有可能異常,在案發時對於行為的辨識能力,恐因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受影響。於是,請醫院進行精神鑑定,發現男子長期在身心科門診,也有多次住院紀錄,因為和前妻離婚受到打擊,情緒激動出現破壞暴力行為,後來又開始酗酒,酒後常會砸家裡物品,多次自傷行為而就醫入院。法官認為,男子有妨害性自主前科,卻仍為逞一己私慾,趁女鄰居獨居犯案,不尊重對方身體、居住安全及性自主權,也使得女鄰居現在回家都會害怕,們都不敢開,顯然造成嚴重心理壓力和負擔,加上犯案後警詢否認犯行,直到開庭才坦白認罪,最後判處其3年有期徒刑,並於執行完畢後監護5年,可上訴。
青少年注意!躁鬱症首波發病高峰是17歲 校園巡迴推廣同理心
躁鬱症全名為雙向情感障礙症,或稱雙極性疾患症(Bipolar disorder),在台盛行率約為0.3-0.5%,推估患者人數逾6萬9,594人。台灣精神醫學會蔡長哲理事長指出,躁鬱症因為情緒失調,許多人常與憂鬱症混淆,而躁鬱症的特點,是躁鬱症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如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等;鬱症如情緒低落、失眠早醒、動作及反應遲鈍、有輕生意念等。值得一提的是,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卻一定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躁鬱症有三大高峰發病期。蔡長哲理事長指出,躁鬱症發病平均年齡為20-30歲,國外一項研究分析1萬3626名躁鬱症患者發現,躁鬱症的發病年齡有三大高峰,分別落在17歲、26歲及42歲,而早於21歲發病的患者有著更高比例,會有物質濫用、酒精濫用、企圖自殺及雙向情感障礙快速循環的狀況,因此提早讓青少年提高對躁鬱症狀的察覺相當重要。為推廣青少年間的躁鬱症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6場巡迴講座,首場講座將在11/28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蔡長哲理事長分享,把小安帶到各校巡迴,就像交換學生一樣,與各校同學進行深度交流。此次講座較以往講座有些許不同,將分為兩部份,第一部分將分享繪本故事《小安的人生旅程》,透過軟性、輕鬆的方式,讓原本對躁鬱症不了解的同學有初步概念,看看躁鬱症患者實際上會面臨哪些狀況。第二部分則由台灣精神醫學會醫師接續分享躁鬱症的相關治療趨勢,向大家傳達正確、專業的衛教資訊,期盼透過巡迴講座,讓同學們更了解躁鬱症,更重要的是提升認知而有能力自我察覺,適時尋求精神科醫師專業協助,並且打造更躁鬱症友善的同儕環境。躁鬱症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林建亨醫師指出,躁鬱症是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的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迴蕩,因此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以讓情緒維持穩定。躁鬱症主要有兩大類治療藥物,一類是抗癲癇藥物,透過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神經;另一類則是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相關作用來穩定神經,同時可抑制幻想、幻覺。林建亨醫師說,躁鬱症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常面臨許多困難,例如部分藥物會帶來體重增加的困擾,或患者自覺症狀改善,因此自行停藥,卻導致病情再度復發,離重返原來的生活又倒退一步,因而降低患者持續接受治療的意願。林建亨醫師強調,持續治療相當重要,每次的復發都會對患者社交功能帶來不少影響,隨著復發次數越來越高,不只症狀緩解會更加困難,恢復社交功能的患者人數比率也越來越少。
影爆點/又一部零負評現象級影集!Disney+《大熊餐廳》以美食及地獄幹話逆襲成功
《大熊餐廳》(The Bear)是Disney+近期上線的影集大黑馬,影集6月在美國FX頻道首播,9月才在台灣Disney+上架,這部成本及行銷預算都不高的作品,在短短幾個月內,靠著美食商家及觀眾的討論度,有機逆襲了驚人的超強口碑,創造美國娛樂圈的大熊狂潮。點開之前,請先做好心理準備,你即將面對的是髒話滿天飛,劇情快到比兩倍速還快,讓人來不及看字幕的神級幹話,以及強度超高的地獄廚房衝突場面。《大熊餐廳》短短8集,每集半小時的長度,整季影集時間加總,也只比電影長了一點。由於時間有限,故事行進速度飛快,部分前情提要甚至直接省略,用蒙太奇畫面和角色們的對白輕輕帶過,或直接讓觀眾用腦補的方式補上。明快的節奏和幽默感,以及不把觀眾當笨蛋的敘事方法,都與如今串流平台為了更快接近觀眾,拍攝內容逐漸公式化的做法大相徑庭。如此安排極為聰明且危險,但事實證明大家真心買單,《大熊餐廳》在爛番茄、Metacritic和IMDb上都有極高分成績,爛番茄評論者分數一度高達100%,Metacritic上目前也仍然保持100分的滿分成績。這種腎上腺素急速飆升的既視感,令人想起去年同樣在餐廳裡拍攝,90分鐘一鏡到底的電影《餐廳失控夜》(Boiling Point)。《大熊餐廳》卡米被迫經營哥哥過世後留下來的家族三明治餐廳事業。(圖/Disney+提供)《大熊餐廳》的開頭從男主角卡米(Carmen Berzatto)的惡夢直接切入重點,從廚房工作檯上嚇醒的他,被迫經營哥哥過世後留下來的家族三明治餐廳事業。債台高築、失控的廚房生態,以及與他沒有工作默契的老油條街頭廚師們,焦頭爛額的爛攤子如同毒蛇猛獸,刻不容緩地朝他飛奔而來。讓觀眾與男主角一樣,完全沒有心裡準備就被扔進廚房裡,同步體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傻眼。身為獲獎無數的天才主廚,從美國最頂級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行政主廚(CDC)到芝加哥的街頭小吃店,除了哥哥自殺留下來的巨大陰影,卡米還必須克服自己的心魔,以及長年在廚房工作累積下來的壓力和PTSD(創傷症候群)。觀眾跟著卡米一起經歷這場身心靈全面轟炸,地獄般脫胎換骨的過程。面對溺水一般的情境,他選擇緊抓不放,也不輕易放棄船上任何一個船員,藉著打怪一樣逐步闖關的過程,療癒自己也療癒他人,讓餐廳步上正軌,也終於脫離了人生和事業的各種窘迫。第七集一鏡到底的衝突場面,被譽為徹底封神的場面調度,而第一季第八集戲劇化的收尾,絕對會令從頭揪心到尾的觀眾興奮到爆點,IMDb上的的第七集和第八集,更是得到9.6與9.3的神級超高分。《大熊餐廳》能席捲人心最主要的魅力,除了看起來美味到不行的牛肉三明治,當然在於影集裡關於「何謂美食」的辯證討論,同時探討了種族、階級差異、藥物與酒精濫用、廚師的心理健康,以及職場文化等,人人都有共感的普世議題。本劇的美術、音樂和造型也很有可觀之處。卡米在《大熊餐廳》中,從美國最頂級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行政主廚,變成經營街頭小吃店,得想辦法克服自己的心魔。(圖/Disney+提供)從一開始卡米拿出各種自己收藏的古董Levi’s Vintage古董外套和牛仔褲,賤賣給肉商來換取營業用牛肉,幾句簡單的對話,就可以看出這是出自丹寧行家之手。全劇以丹寧及橫跨80到2000年代的搖滾來襯托高張力的廚房場景,包括芝加哥在地名團Wilco、Pearl Jam、Radiohead、R.E.M.、Sufjan Stevens等名團的作品都被大量取材在劇中,絕對讓樂迷們心滿意足。如果你也是這種快節奏、機鋒處處,又賤又聰明的影集愛好者,或許會覺得《大熊餐廳》許多片段都讓人充滿既視感。《大熊餐廳》除了主要監製與導演Christopher Storer外,還有個值得關注的名字——它與拿下三項艾美獎的《天后與草莓》以及長青賤嘴動畫影集《馬男波傑克》都有編劇及監製Joanna Calo的加入,而除編劇及共同製片之外,《大熊餐廳》也是她首次擔任導演的作品。大受歡迎的《大熊餐廳》早早就在7月宣佈預定第二季,即將在2023年上線,Joanna Calo也會加入第二季的編劇及製作陣容,影迷可以期待這個幹話滿天飛的地獄廚房,繼續被延續到卡米真正即將開幕的「大熊餐廳」裏。《大熊餐廳》Disney+現正熱播中
威脅人類健康第一名不是病毒 答案超乎預料
全世界已經超過一千七百萬人感染新完肺炎,疫情持續飆高之際,美國研究機關卻發展新的報告,說明人類最大的健康風險並非來自於病毒,而是空氣污染。根據以往的研究,空氣污染隱了造成健康的隱憂外,也讓暴力事件增加,和阿茲海默症等認知障礙的疾病也有關聯,而且4月份最新的研究也證實,因為空氣污染而死亡的人數,比新冠肺炎的風險還高。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最近發表了2020年的大氣品質壽命指數(Air Quality Life Index/AQLI)的報告,顯示空氣污染影響到全世界人類平均壽命約1.9歲,吸煙是1.8歲,藥物及酒精濫用是11個月,不衛生的水是6個月,交通事故是5個月,愛滋病是4個月,瘧疾是3個月,恐怖攻擊則是23天,可以看出空氣污染的嚴重。報告書內容也顯示,全球有4分之1的人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其中孟加拉、印度、尼泊爾及巴基斯坦4國的空氣污染程度,在過去的20年上升44%,讓平均壽命減少5歲。而中國從2013年開始因為政策的大力執行,也讓空氣污染的程度減少40%,平均壽命也增加2年。EPIC的理事長麥可(Michael Greenstone)則表示,為了能夠健康地長命百歲,不論是什麼政體,都應該為降低空氣污染做出努力,希望各國都能努力,還能減少公衛的支出。
別再喝到斷片!每周飲酒超過「危險罐數」 失智風險提高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許多人都會參加公司尾牙或是朋友聚會,也免不了小酌一杯。但有研究發現,喝酒容易臉紅的人,罹癌風險會提高,甚至還會加速阿茲海默症的發生,若是每周飲用超過「7罐啤酒」,容易有失智風險。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國健署科長柯睿期表示,若短時間飲酒量讓血中酒精濃度急速上升達0.15%(以70公斤體重估算,相當於短時間內飲用7罐5%、500毫升的啤酒),就會產生「斷片」的情況,喝到斷片的人會短暫失憶,但仍可以繼續與人互動、聊天,不過酒醒後會不記得做了甚麼是或是只記得片段。若長期過量飲酒,例如每周喝超過7罐5%,500毫升的啤酒或是酒精量與此相的酒,將提高失智風險,若是每周多喝3罐,失智風險將再增加1.2倍,有酒精濫用或酒精依賴問題的人失智風險則高達2倍。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也表示,相較於白種人,亞洲人因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是特有的基因變異,酒後容易有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嘔吐、宿醉等症狀,也稱「酒精不耐症」,台灣有近半人口有此症狀,因此為了降低罹癌或失智症的風險,需特別節制飲酒,若遇到不喝不可的聚會場合,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的建議,男性每日飲酒量不超過1罐啤酒,女性則是半罐啤酒;而懷孕期間或是準備懷孕的女性,則千萬不要喝酒,以免影響胎兒健康。◎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