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
」 牙齒 氣喘 可樂 蛀牙 健康桃園環科園區飄「詭異橘色濃煙」監測結果曝! 環保局要罰了
桃園觀音區環科園區今(13日)上午驚見大量不明「橘黃色濃煙」不斷飄出,桃園市環保局獲報後立即前往勘查,發現原來是秀霖環境科技公司疑似作業疏失,導致廢液槽內的「硝酸」外洩。對此,桃市環保局表示,該間工廠已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最高可開罰2千萬元。有網友今(13日)在臉書社團「桃園大小事」PO出影片,震驚直呼「這到底是怎麼了!」只見上空突然出現陣陣橘黃色濃煙,詭異煙霧四處飄散,還伴隨刺鼻難聞的氣味,引起附近民眾紛紛好奇圍觀。畫面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有毒氣體?」、「氣體外洩~看這顏色」、「這顏色~~~閃遠一點吧!」、「觀音工業區,有什麼好奇怪的,各種毒氣」、「硝酸才有這顏色吧,快跑」、「有點可怕,這顏色....」、「化學物質可能有毒口罩帶上」、「整個觀音空氣味道都怪怪的。」對此,桃市環保局表示,獲報後已派員前往現場展開稽查,發現為秀霖環境科技公司在卸收硝酸廢液時發生外洩事故,現場實施監測,結果驗出硝酸成分,不過並未測出氫氟酸跟酸性氣體,業者雖立即阻止酸液外洩,卻未依規定於1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已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依規定可處新台幣10萬元至2000萬元以下罰鍰。
大量橘色濃煙狂竄!桃園觀音工廠疑氣體外洩 驚悚畫面曝光
桃園市觀音區環科路一處工廠,今(13)日上午7時許疑似發生氣體外洩,大量橘色濃煙直竄天際,畫面讓附近居民驚慌道「這到底是怎麼了」。警消獲報後,隨即出動消防車4輛、救護車1輛以及11名消防人員前往救援。有民眾在臉書社團「桃園大小事」曬出現場影片,只見橘色濃煙不斷竄出,讓不少網友直呼「這顏色~~~閃遠一點吧!」、「氣體外洩~看這顏色」、「毒氣嗎?」、「這個很危險欸」。從桃園市政府消防局即時災情顯示,事情發生在上午7時3分,案類為災害搶救,案別為公共氣體及油類管路災害。據了解,氣體初步研判為某種酸性氣體,至於是否對人體有毒害,仍有待消防及環保局後續進行樣本鑑定,而詳細事故原因和經過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另外,2017年4月,桃園觀音工業區亦曾出現氣體外洩事故,現場飄散出大量橘色濃煙,更有直擊民眾稱「現場已有好幾台車被染色」,當時草漯里里長陳國周就在臉書表示,某環保公司因在添加化學物質時產生排斥導致爆炸,揮發出橘色煙霧,其主要成份疑為『硝酸』。
金守美才否認健康亮紅燈 今猝逝死因曝「血糖值飆破500」
南韓資深女星金守美1個月前才否認身體健康出問題,今(25)日早上猝逝,家屬發現時緊急送醫也為時已晚,享壽75歲。金守美兒子透露媽媽死因是高血糖急症,血糖數值竟飆破500;另外金守美兒子也提到,近期媽媽因為音樂劇《Mom》拖欠出演費,原本要打官司壓力很大。金守美是南韓資深女星,出演過許多電視劇、音樂劇和綜藝節目,她在螢光幕前總是親和有活力,在節目中爽朗笑聲和豪邁氣魄都深植人心,且一直給人健康的形象,怎料,金守美今日早上猝逝,住在一起的兒子發現時,緊急將她送往醫院救命,享壽75歲。綜合韓媒報導,金守美兒子受訪時證實媽媽死因,經警方調查後「死因為高血糖急症,血糖數值飆破500」。高血糖急症是人體缺乏足夠的胰島素時,體內攝取的醣類(碳水化合物)無法有效被利用,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引發高血糖;高血糖急症有2種,分為糖尿病酮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酸性昏迷,沒馬上處理就有高生命危險。除此之外,金守美兒子透露媽媽近期很不愉快,她出演長達14年的音樂劇《Mom》因製作人陷抄襲疑雲,從去年底媽媽就沒有收到演出費用,還準備打官司,為此媽媽備感壓力。據悉,金守美今年9月上電視購物節目時,傳出她健康亮紅燈,當時她現身表示,自己健康完全沒問題。
咳不停可能是「嚴重氣喘」!生物製劑精準助攻 偏鄉往返治療不再麻煩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氣喘在國內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塵蟎、花粉等過敏原,以及胃食道逆流、慢性鼻竇炎、肥胖等共病症,都會埋下誘發氣喘的危險因子,其中要注意是治療上,若病患使用高劑量或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就被歸類為嚴重型氣喘,這時得規律用藥才能有效控制;衛福部桃園醫院內科部主任李世偉醫師指出,但對於偏鄉民眾而言,礙於交通不便、醫療資源不足等因素,導致無法定期回診用藥或難以及時介入控制,在治療上相對會碰到一些困境。偏鄉醫療資源、人力不足 氣喘患者面臨治療困難「偏鄉的氣喘患者在臨床上具有獨特性。」事實上,對於偏鄉氣喘的患者而言,即便獲得治療控制,但長期下來的用藥需求,加上若又演變為嚴重氣喘,恐怕得面臨許多治療難題;李世偉醫師說,「包括醫療資源、人力等不足都是偏鄉醫療面臨的問題,尤其氣喘治療是需要花許多時間衛教,除了醫師,也會需要護理師、衛教師、個管師等醫療團隊來幫助患者獲得全面照護,此外,不同的生活習慣及社會環境,可能也會影響患者對於氣喘的認識及治療的接受度,增加了治療上的挑戰。」生物製劑提供多種給藥選擇 偏鄉氣喘患者治療福音生物製劑精準打擊發炎物質 有效控制氣喘症狀李世偉醫師解釋,氣喘致病機轉主要是當患者吸入過敏原後,促使呼吸道上皮細胞分泌許多發炎物質,這時身體就會產生一連串過敏反應,若演變為嚴重氣喘,且經治療後仍控制不佳,建議可搭配生物製劑治療,精準阻隔發炎物質持續傳導,減緩氣喘症狀,其中生物製劑又分成好幾類,包括抗免疫球蛋白E(IgE)、阻斷IL-4、IL-5的生物製劑等,治療上會依據不同嚴重氣喘症型,給予合適的生物製劑治療,像嗜酸性白血球偏高的嚴重氣喘患者,則可使用阻斷IL-5生物製劑治療,一旦控制良好,經評估也可減量口服類固醇用藥甚至停止用藥。偏鄉民眾長期氣喘控制不佳 生物製劑助攻治療一名住在桃園尖石鄉氣喘患者,礙於早期還未有生物製劑治療,這名患者時常因氣喘發作因而住院,並施打類固醇治療,即使出院後仍得長期口服類固醇控制氣喘,但依舊控制不理想;李世偉醫師提及,直到生物製劑開始用於臨床應用,便提供給這名患者新的治療選擇,臨床上,也根據患者氣喘病症申請健保給付,選擇適合的生物製劑治療,如今患者氣喘不僅控制良好,也不需再使用類固醇治療。生物製劑治療嚴重氣喘 符合健保條件就能申請
晚餐後別吃甜度高水果! 專家揭5大原因:恐影響體重管理
台灣有水果王國的美稱,不只種類越來越多,品質更是不斷進步,不只外國人愛吃,許多國人也都習慣在飯後攝取水果,然而營養學者洪泰雄近日則提醒民眾,晚上應該少吃甜度高水果的5大原因。1.血糖控制:甜度高的水果通常含有較高的天然糖分(如果糖和葡萄糖),在晚上食用可能會導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這對於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來說尤其重要。2.消化問題:晚上進食高糖分的食物可能會影響消化,尤其是在睡前不久食用時,這可能導致胃部不適或影響睡眠質量。3. 熱量攝入:高糖水果通常熱量較高,晚上攝入過多熱量可能會影響體重管理,特別是如果您在晚上活動量較少的情況下。4.影響睡眠:某些研究表明,過多的糖分攝入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入睡困難或夜間醒來。5.口腔健康:晚上吃甜食可能增加蛀牙的風險,因為口腔中的糖分會成為細菌的食物,進而產生酸性物質,損害牙齒。洪泰雄建議,若想在晚上吃水果,可選擇一些低糖的水果,如莓類、柚子或蘋果等,這些水果的糖分相對較低,且富含纖維和其他營養素,更適合在晚上食用。
小心!這種「蛋白質」吃多會出事 醫師警告:腎功能惡化風險高40%
想要減重增肌,蛋白質必須要吃夠。不過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別吃太多牛排、豬排等紅肉,可能會給腎臟帶來額外的負擔,還強調「真的不是危言聳聽」。蕭醫師指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紅肉吃多的人,腎功能惡化的風險比少吃紅肉的人高出40%」。他建議可選擇植物性蛋白、白肉、乳製品等其他蛋白質來源替代。減重醫師蕭捷健近日在臉書上分享案例,表示有一名學員之前為了「吃夠蛋白質」,狂吃紅肉,特別是牛排,結果不僅體重沒降,還出現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脂等狀況,讓他提醒「這些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蕭捷健指出,根據國外科學期刊2016年發表的研究報告,經過追蹤了超過60000名參與者,發現吃紅肉多的人,腎功能惡化的風險比少吃紅肉的人「高出40%」。對此,蕭捷健給出建議,可以將紅肉換成豆腐等植物性蛋白,雖然體重只減一點點,但整體的心血管風險、腎功能都能大幅改善。蕭捷健還透露,後續該名學員減重6公斤,回診時抽血檢測,結果腎功能、高尿酸的問題都已改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也降回了正常值。此外,蕭醫師還在另外一則發文中指出,又想要吃蛋白質,又想要保護腎臟,可以選擇白肉、乳製品來補充蛋白質,對腎臟的負擔比較小,甚至蔬菜與水果的蛋白質還可能有保護腎臟的功用。 蕭捷健表示,「當我們吃含有蛋白質的食物,特別是紅肉,會產生較多的酸性代謝物質,這些代謝物質需要由腎臟過濾和排出體外,過量攝入紅肉,會增加腎臟的工作負擔,進而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進而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還有,紅肉可能會讓尿酸變多,導致痛風和腎結石的問題, 會進一步影響腎功能。至於水果、豆類、蔬菜等,則是相對偏鹼性食物。」蕭醫師還提醒:「怕有些人不知道,還是介紹一下。『紅肉』指的不是紅色的肉,而是『四隻腳動物的肉』,『白肉』指的是雞,鴨,魚和海鮮。雖然豬肉煮熟呈白色,還是算紅肉。而鮭魚雖然是紅色,卻算是白肉。堅果、干豆和扁豆,含有高蛋白質。肉類、魚類、牛奶和雞蛋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圖說
胃驚見5爛洞!40歲男每晚「必喝1飲品」害腹痛、拉黑便
飲食習慣不良、抽菸喝酒都是造成胃潰瘍的原因,一名40多歲男子平時生活習慣良好,三餐正常也吃得很清淡,但他卻被檢查出有嚴重的胃潰瘍,胃部破了5個大小洞,經醫師詢問才得知,原來竟是因男子太愛喝「1飲料」。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在臉書粉專分享診間病例,他透露先前有一名40多歲男子因左上腹悶痛、大便呈深黑色前來看診,沒想到胃鏡檢查竟發現,男子的胃裡有5處大小不一的潰瘍和糜爛,且還有出血過的痕跡。錢政弘表示,他詢問男子的日常生活習慣,但卻並未發現不妥之處,胃部也沒被幽門桿菌感染,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繼續進一步追問「難道你平常都不喝飲料嗎?」這時患者才想起,自己前陣子每天晚上都會喝一瓶可樂。錢政弘指出,酸性食物並非不能吃,但要小心切勿過量,像是檸檬汁、柳橙汁、橘子等較「酸」的飲品,建議有胃病或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應避免食用,而飲品酸性由低至高分別為,梅子汁PH值3.8、柳丁汁PH值3.7、鳳梨汁PH值3.5、蘋果醋PH值3.4、檸檬汁PH值3.2、蔓越莓汁PH值2.7、可樂PH值2.3,而碳酸飲料之所以喝起來不酸,是因為被添加了大量的甜味劑,儘管喝可樂導致胃潰瘍的案例並不常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喝可樂確實會讓胃潰瘍變得更嚴重。對此,錢政弘也點名造成胃潰瘍的5大原因,第一、藥物引起:如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阿司匹靈等;第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7成的胃潰瘍是因為胃有幽門桿菌長期感染造成慢性發炎引起;第三、心情壓力:胃酸分泌是受到自律神經的調控,自律神經又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整天「搞操煩」鬱鬱寡歡,很容易有胃病;第四、抽菸:抽菸不會增加胃酸分泌,但是會讓胃黏膜的血液循環變差,喪失自我修復和保護的功能,胃潰瘍也會不容易愈合;第五、飲食不當:長期喝咖啡、茶、酒和柑橘類的飲料、刺激性調味、重口味食物都會傷胃。
口臭不只代表火氣大 專業醫分析5種味道背後含意
一般而言,只要出現口臭,很多人都會直覺想到「火氣大」。但是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其實口臭的味道背後都代表著身體一種狀況,為此,黃軒醫師分析常見的5種口臭氣味,解釋背後的真實含意,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忽略。黃軒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硫磺味的口臭常見於口腔衛生差的患者,例如有牙齦炎或牙周病的人。這種味道是由口腔內的細菌分解食物殘渣和死細胞時釋放出硫化氫所引起。長期不治療牙齦炎可能會影響心臟健康,因此需要及早處理。第二種是酸臭味的口臭,通常是胃食道逆流的徵兆,當胃酸逆流至食道甚至達到口腔,會引發這種酸性氣味。患者經常會感到胃灼熱和食道不適,長期的酸逆流還可能增加食道癌的風險。第三種則是苦澀味的口臭,通常與肝臟疾病有關,例如肝病患者可能同時出現黃疸和膽汁滯留,這些狀況會釋放出特有的苦澀氣味。慢性肝病患者口臭的發生率較高,應及早就醫以避免病情惡化。第四種是甜味或腐爛水果味的口臭味,這可能正在暗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當血糖過高且胰島素不足時,體內的脂肪會被分解並產生酮體,進而形成這樣的口臭異味。這是一種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若出現此類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第五種是魚腥味的口臭,這可能與三甲胺尿症(Trimethylaminuria)這種代謝疾病有關。這種疾病導致患者無法正常代謝體內的三甲胺,結果體液和呼吸都會帶有魚腥味,因此又稱「魚腥症候群」(Odor Fish Syndrome)。這種病多由遺傳因素引起,但患者可透過飲食調整來減輕症狀。黃軒醫師表示,口臭並不僅僅是口腔清潔不足的問題,還可能揭示更多潛在的健康訊號。了解不同氣味的口臭,能幫助我們更早地發現並處理潛在的疾病。無論是酸臭、苦澀、甜味或魚腥味的口臭,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若有持續的異常口氣,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以確保健康無虞。
網傳用鋁鍋會失智…無毒教母點名「1類食材」要避免 名醫揭真相
電視劇中常看到,用鋁鍋煮泡麵的橋段,不過網路流傳使用鋁鍋可能會導致失智。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提醒,鋁鍋碰到酸性食物,鋁就容易釋出,食藥署也警告不要使用鋁鍋烹調酸性類食物,以免鋁離子溶出。譚敦慈在節目《生活智多星》透露,鋁鍋煮水是安全的,不會有什麼有毒物質,但碰到酸性物質,就容易釋出鋁,吃進肚子很容易讓身體吸收,因此酸辣湯、番茄鍋等,不建議用鋁鍋。一般來說,正常人可以排出鋁,唯獨腎臟病人無法代謝鋁,要特別注意。毒物專家招名威說明,會造成失智的鋁是「三氧化二鋁」,平常貯水、一般烹飪不會合成出來,不過若鋁鍋已經被刮花,就可能從縫隙跑出來,但也不至於產生三氧化二鋁,除非是特殊性食材,尤其是非常酸性的食物,就可能形成。招名威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鋁元素和阿茲海默症患者之間有直接關聯,要吃到阿茲海默症,劑量換算至少要吃10分之1個鋁鍋才行。國外研究顯示鋁鍋烹煮酸性食材,鋁鍋會溶出3至5毫克的鋁,以美國環保署規定每公斤成人每天1毫克的限量來說,60公斤的成人1天要吃60毫克才會超標,而且溶出的也不是三氧化二鋁,。另外,食藥署也在官網表示,目前沒有研究證據證明鋁離子與失智症的關聯性,但民眾在購買時仍應注意該產品是否符合「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若符合並在正常情況下使用時,不用過度擔心,同時建議不要使用鋁鍋烹調酸性類食物,以避免增加溶出鋁離子的機會。
別疏忽!腸病毒仍處疫情高點 專業醫提醒注意「孩童4症狀」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曾於1日表示,目前腸病毒就診人數已創下近5年來同期新高,推估疫情要到11月中旬才會脫離流行期。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也發文表示,近期診間內都是許多確診腸病毒的兒童,胡皓淳醫師也表示,如果小孩有出現「4大症狀」的話,千萬不要輕忽,應該要盡速帶小孩就醫。胡皓淳醫師近日在FB粉絲團發文表示,腸病毒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發燒。患者的體溫可能輕易升到38度,甚至39度。這種發燒通常發生在感染的早期,是腸病毒的第一個信號,尤其在兒童中更為顯著。如果孩子突然出現發燒症狀,應儘快前往診所或醫院進行檢查。此外,喉嚨痛和口腔潰瘍也是腸病毒的常見症狀。感染腸病毒後,喉嚨會感到疼痛,並且口腔內部常常出現小的潰瘍,這些潰瘍會讓患者在進食或飲水時感到疼痛,特別是食用酸性或辛辣食物時疼痛更加劇烈。這些口腔潰瘍有時還會擴散到喉嚨和嘴唇,造成極大的不適。如果孩子無故地食慾不振,也很可能是因為腸病毒引起的口腔疼痛。腸病毒還會導致皮疹,這種皮疹通常會出現在手掌、腳底和臀部等部位,有些人會感到搔癢或出現紅腫。皮疹的形狀和顏色因人而異,有時會形成小的水泡,讓孩子感到不舒服,影響日常活動。如果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皮疹,應及時帶他們去看醫生,避免症狀進一步惡化。最後,腸病毒也可能引起胃腸道的症狀,如腹瀉和嘔吐。這些症狀通常會在發燒和其他症狀之後出現,腹瀉可能持續數天,並伴隨著腹痛和不適。嘔吐也常見,這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食慾和水分攝取,可能導致脫水的情況。因此,如果孩子出現腹瀉或嘔吐的情況,家長應格外注意孩子的水分補充,並及時尋求醫療協助。胡醫師強調,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對這些腸病毒症狀保持高度警惕。老師們如果在班級中發現有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應該儘快通知家長,並建議帶孩子去看醫生。腸病毒對於兒童的影響較大,而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是減少症狀對孩子造成困擾的最好方式。家長們也應該隨時注意孩子的狀況,特別是在開學季節,病毒傳播的風險較高的時候,保持對症狀的敏感性非常重要。
每天刷還是蛀牙!醫曝「應呈45度角」:每次2分鐘 再用2樣風險降到最低
明明每天都刷牙,為什麼還是會蛀牙,相信是許多人的疑問。對此,牙醫師蔡雅藍點出,刷牙方法不正確、頻率不足等,也都會是造成蛀牙的問題。蔡雅藍在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表示,每天刷牙當然是好習慣,可是這不代表一定不會蛀牙,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確,過於用力,或者刷錯方法了,可能會導致牙齒表面清潔不徹底,正確的刷牙方法應該是將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確保每顆牙齒和牙齦邊緣,都得到充分清潔,每次刷牙應至少持續2分鐘。再來是刷牙頻率不足,蔡雅藍指出,雖然每天刷牙,但如果只是早晚各刷一次,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還不夠,如果你在餐後沒有立即刷牙,食物殘渣和細菌會在口腔內滋生,形成牙菌斑,進而導致蛀牙,建議在三餐飯後都刷牙,或者至少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來清潔口腔。蔡雅藍提到,飲食習慣不佳也是造成蛀牙問題,經常攝取高糖食物和飲料,會增加蛀牙風險,糖分會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生酸,這些酸會腐蝕牙齒琺瑯質,形成蛀牙,即使每天刷牙,如果飲食中糖分過多,蛀牙的風險仍然很高,會建議少吃甜食,並選擇健康的飲食習慣。蔡雅藍進一步提到,如果只是刷牙,還不足以全面清潔口腔,牙線也是口腔清潔的重要工具,牙線能夠有效清除牙齒之間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進一步減少蛀牙風險,如果每天只刷牙,而不使用牙線,可能會導致牙齒間隙中的細菌,和牙菌斑堆積,進而引發蛀牙。最後是口腔健康狀況,蔡雅藍表是,有些人天生牙齒結構較為複雜,或者唾液分泌不足,這些因素都會增加蛀牙的風險。唾液具有清潔口腔,和中和酸性的作用,如果唾液分泌不足,口腔環境容易變得酸性,導致蛀牙;此外,牙齒排列不整齊也會使清潔困難,增加蛀牙風險,定期看牙醫,進行口腔檢查和專業清潔,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口腔問題。她建議,無論如何,每天刷牙,使用牙線跟漱口水,才能把蛀牙的風險降到最低,不過就算這樣,還是有可能有蛀牙的風險,因此定期檢查也非常重要。
吃太多紅肉恐導致「尿路結石」 醫示警「5NG習慣」
尿路結石症的盛行率高,而且發作時往往令人痛不欲生!對此,泌尿科醫師施冠偉也列出5個容易造成泌尿道結石的生活習慣,包括水喝太少、吃太多紅肉、重口味及高草酸的飲食習慣,也建議「日常多喝水、盡量少憋尿,是預防結石的好習慣。」施冠偉近日在臉書粉專「理雞先生 ― 泌尿科施冠偉醫師」發文表示,每年7至9月是泌尿道結石發作的高峰期,夏天長時間在陽光下流汗,太少補充水分,水分攝取減少、汗水流失增加,容易導致尿液濃度提高,就會加速泌尿道結石的形成。對此,施冠偉醫師也列出泌尿道結石風險的5大NG習慣:水喝太少:攝取的水量影響到尿量多寡,當液體變少、雜質濃度變高,會連帶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建議成人一天至少須攝取2000至3000c.c水分。習慣攝取高蛋白、吃太多紅肉: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海鮮等,會使尿液偏酸性,進而增加結石形成的可能。習慣重口味飲食:重口味的飲食含鈉量高,高鈉會減少鈣質吸收,增加血液中的尿鈣,容易生成結石。因此建議避免吃進過多高鈉食物,以降低身體負擔。攝取過多碳酸飲料、濃茶、啤酒(高草酸飲食):包括菠菜、地瓜葉、巧克力、碳酸飲料、濃茶、啤酒等,這些都是富含草酸的食物。草酸是結石的原料之一,因此攝取過多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會增加結石形成的機率。太少運動: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及適當補充水分,能減少產生沉澱結晶,有助結石的排出及預防,但需避免太激烈碰撞的運動。施冠偉補充,泌尿道結石早期不會疼痛,若結石小於0.5cm內,能透過多喝水自行排出。若結石過大,造成堵塞引發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須要立即就醫處理。日常多喝水、盡量少憋尿,是預防結石的好習慣,也能盡量降低身體的負擔 。
換季惡夢來臨!氣喘患者竟不知過敏原 IgE檢測有助阻斷發炎反應
根據衛福部資料,氣喘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45萬人死亡,台灣平均每5名氣喘患者中就有一人控制不佳。前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暨北醫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郭漢彬教授說明,氣喘主要以外因性(第二型)氣喘為居多,因外來過敏原如塵蟎、動物、菌、花粉等誘發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氣道收縮、分泌物增加等,進而出現如「喘、悶、咳」等三大氣喘現象。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信閔則指出,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影響全台200萬人,然診間觀察,過去有許多患者不曉得自己是否有氣喘症狀,久咳不癒輾轉就醫才確診。若氣喘放任不處理,恐造成氣道反覆腫脹與重塑,影響呼吸及生命安全。郭漢彬教授建議,若民眾有類似症狀,應及早進行相關血液檢測,確認急性過敏免疫球蛋白E(IgE)對各別過敏原的濃度是否過高,找出真正造成氣喘的主因。郭漢彬教授也提醒,目前氣喘的治療除了口服藥、吸入型類固醇等,也有更精準的生物製劑,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若民眾有出現久咳不癒、胸悶與喘鳴聲等類似氣喘症狀,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切勿隱忍。根據2022成人氣喘照護指引指出,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大概為12%,兒童氣喘盛行率則為15%,換算全台目前約有200萬人有氣喘問題。由於氣喘屬於慢性疾病,大多需經歷長時間的治療與診斷,也因此許多人把「喘、悶、咳」等當作一般感冒處理。廖信閔醫師解釋,氣喘是複雜的發炎疾病,因此診斷已從過去臨床症狀表現的分類,轉為檢測特定的生物標物,如: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免疫球蛋白 E、過敏原反應等。目前根據發炎原因,可將氣喘分為大多數的第二型氣喘,以及非第二型氣喘,嚴重型氣喘則有超過半數屬於第二型氣喘,當中大多數為過敏型。患者因氣道長期處於發炎階段,受到過敏原的刺激,會誘發身體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加,導致支氣管管徑狹窄,進而誘發氣喘急性發作。郭漢彬教授舉例,若免疫球蛋白E(IgE) 濃度大於>30 IU/ml且任一個過敏原之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 數值異常,即符合過敏性氣喘定義。也因此,針對過敏性氣喘治療,除了減少環境中可能的致敏原因,目前採以「階梯式治療原則」,目標是控制氣道慢性發炎情形,一旦病情控制穩定,即可降階減少藥物種類與藥量。衛福部統計指出,21%氣喘患者未依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郭漢彬醫師也表示,診間有許多民眾就算已確診氣喘,仍採取消極的治療態度。根據北醫的治療追蹤系統顯示,「服藥時間不穩定」、「類固醇吸入不足量」等,都是患者常見的錯誤行為。郭漢彬教授提到,不少患者多認為發作時再就醫即可,或是擔心類固醇的心悸、噁心暈眩,或是喉嚨痛、月亮臉與水牛肩等副作用,而未積極治療。長此以往,若氣道未受到良好控制,時常發炎的情況下會導致上皮增厚、上皮纖維化,使氣道變小,恐演變成嚴重氣喘。不僅發作頻率提高,肺功能更有可能因此衰退、出現氣道重塑等不可逆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有死亡風險。一名約40多歲的上班族李先生從小就有氣喘症狀,每當秋冬換季便容易急性發作需就醫治療,影響工作甚鉅。廖信閔醫師說明,由於李先生當時的症狀已符合氣喘定義,且某幾項過敏原數值異常,因此確診為因過敏原引起的外因性氣喘。所幸在找出氣喘成因與積極治療後,李先生的氣喘發作頻次不僅明顯降低,至今5~6年過去,秋冬也幾乎未再因急性發作而須入院治療,對工作及生活品質都有大幅的改善。由於時序即將進入秋冬換季,廖信閔醫師提醒有疑似氣喘症狀或過敏性體質的民眾應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準備,如配戴口罩、減少暴露於空氣中的致敏因素,以減少氣喘發作。台灣氣喘暨過敏疾病衛教學會指出,當室內外溫差超過7度以上,便容易誘發氣喘發作。此外,秋冬盛行東北季風,也會將北方塵土帶往台灣,使得空氣中PM2.5的含量升高,增加氣喘患者對汙染源的過敏反應。而9月進入開學季,校園中的灰塵髒汙等過敏原與流感病毒也會增加氣喘孩童與青年學子的發病機率,家長也應多留意家中孩童是否有氣喘症狀。2022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提到,台灣屬於海島地形,地處亞熱帶且氣候變化不一,使得過敏原集中,進而增加了氣喘病人的發病率。醫師建議,若民眾疑似有氣喘的類似症狀,建議可至專業醫療院所進行IgE檢測,協助醫療人員判定氣喘成因,對症下藥。
她天天喝「這個」!胃食道逆流加劇、手紅癢變黑 醫示警:直接刺激食道黏膜
患有胃食道逆流的婦女平時注重保養,不過症狀卻加劇,甚至出現手部紅癢、黑色素沉澱的情況。醫一問才知,原來該名婦人每天都空腹喝「檸檬汁」。醫師示警,檸檬汁對於胃食道逆流患者來說並不適合,檸檬的酸性pH值接近胃酸,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在粉專《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近日門診遇到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深受胃食道逆流困擾,雖然沒有不良生活習慣,還非常注重養生,卻不明白為何症狀加劇,同時她提到,手部皮膚出現紅癢及黑色素沉澱,懷疑肝臟出現問題,經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她因為工作常曬太陽,常常覺得疲倦,聽人家說「檸檬是鹼性食物、可以調整體質」,所以這幾周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自製的檸檬汁,並且擠完檸檬汁後未洗手就進行戶外工作,認為檸檬能夠美白及改善體質。李柏賢指出,「鹼性食物」的概念來自於「酸鹼飲食理論」,該理論主張不同食物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酸性或鹼性物質,進而影響血液和體內環境的酸鹼平衡,根據此理論,鹼性食物(如蔬果、堅果、豆類)對健康有益,而酸性食物(如肉類、奶油、含糖飲料、加工食品)則可能對健康有害。李柏賢提到,然而,這一理論並無很強的證據支持,也未受到廣泛認同,實際上,人體的酸鹼平衡由腎臟和呼吸系統嚴格調控,血液的酸鹼PH值始終維持在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內(7.35至7.45之間),正常情況下,單憑飲食難以大幅度改變血液的酸鹼值,因此,檸檬、蔬果等「所謂的鹼性食物」對健康有益,更多是因為這類食物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而非因為它們能「改變」體內的酸鹼值。李柏賢說,檸檬汁對於胃食道逆流患者來說並不適合,檸檬的酸性pH值接近胃酸,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將導致胸口灼熱感、口泛酸水與胸悶等症狀加劇,長期大量飲用不僅無法改善症狀,反而可能讓情況惡化,此病友經過飲食衛教以及服用制酸劑後,症狀完全緩解。除了胃食道逆流,李柏賢點出,患者手部的皮膚問題也可能與「植物性光敏感皮膚炎」有關,檸檬富含光敏感物質,若接觸檸檬汁後未清潔乾淨,皮膚暴露於紫外線下,會增加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導致色素沈澱與變黑,雖然檸檬對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建議過量攝取,但它仍是營養豐富的食材,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劑,對免疫系統與皮膚修復有益,適量用作調味料不僅能增添風味,還能帶來健康好處。
13歲少女每天1杯奶茶牙爛光 媽稱「選3分糖不甜」醫揭恐怖真相
喝飲料紓壓卻爛牙!大陸杭州有一名13歲國中女學生小花(化名)愛喝奶茶,把奶茶作為提神飲品,幾乎每天要喝1杯,但她發現自己牙齒變得又黃又黑,媽媽帶她就醫,才發現已罹患「牙齒酸蝕症」;當小花媽表示女兒都喝3分糖不甜,醫師揭露飲料中其實含有大量看不見的糖分。據陸媒《都市快報》報導,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副主任張黃醫師近期遇到一個病患小花,她今年13歲、是一名國中二年級的女學生,因為每天喝奶茶導致牙齒看起來不美觀,被媽媽帶來檢查;張黃醫師看見小花的牙齒大吃一驚,她整口牙相當脆弱,還有不少白色斑塊,一碰就脫落,推斷她罹患嚴重的「牙齒酸蝕症」。仔細檢查後,張黃醫師表示小花有12顆牙齒已經嚴重蛀牙,恐怕要長時間接受根管治療和做假牙。張黃醫師很好奇為何小花年紀小,牙齒卻幾乎快爛光,追問小花媽媽後,得知小花每天都要喝1杯奶茶,但小花媽媽表示,「奶茶都選3分糖,不甜的,怎麼會蛀牙?」張黃醫師搖搖頭說,哪怕是3分糖的奶茶也含有大量看不見的糖分。張黃醫師解釋,糖分除了會使人發胖,大多數人忽略它也會悄悄毀掉人的牙齒,口腔細菌利用糖分產生酸性的的代謝物,進而腐蝕牙齒,加上1杯奶茶通常不會馬上喝完而是細品,口腔長時間接觸糖分加上沒有及時做口腔清潔,就會加劇蛀牙的發生。張黃醫師表示,小花的牙齒會變得又黃又黑,是因為牙菌斑吸附奶茶中的色素導致。張黃醫師呼籲想要保持口腔健康,最先要改掉喜歡酸甜口味的飲食習慣,避免高頻率攝取酸甜口味的飲食,可以喝奶茶,但避免短時間頻繁飲用,否則很容易跟小花一樣引起牙齒酸蝕症;若食用酸甜口味的飲食,可以用清水漱口,能改善嘴巴裡的酸性環境;用餐半小時後再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減少牙齒磨損。萬一牙齒已經敏感、蛀牙或發炎,要盡快找專業的牙醫師進行治療。
「敏弱肌友善」!穩膚超有感的舒緩精華、溫和潔面露、益菌安瓶、BB霜,最適合緩解換季時肌膚不聽話的症頭!
肌膚敏感泛紅不聽話的時候,請停下妳正在使用的保養品,改換成敏弱肌友善的專屬款式吧!因為成分更溫和不刺激,不怕造成肌膚二度傷害,可以穩定不安定膚況,有助提升肌膚健康活力,養出健康發光肌喔。不分性別、膚質、年齡,人人都可用的all in one化妝水黛珂新登場的「超微晶舒緩精華露」,主打高機能x低刺激x零油脂,一瓶裡融合了維他命、玻尿酸、氨基酸的肌膚所需養分,擁有乳霜與凝脂膏的封存保護效果,卻是宛如化妝水般清爽易滲透的極細緻質地,只要家裡有了這瓶,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不分膚質,能幫家中每個人的膚質都調整到最佳狀態。黛珂超微晶舒緩露250ml/1,300元(圖/品牌提供、取自hokkaido_kose IG)同系列另外還有噴霧款式,可以依照個人喜好的使用方式來選擇。(圖/品牌提供、取自hokkaido_kose IG)用聰明的「益菌養膚安瓶」穩定肌膚的微生態平衡菲蘇德美跨足臉部保養領域,推出以「益菌養膚」為訴求的活膚益菌安瓶系列,三款安瓶每瓶都是以強化抗敏為保養核心,並運用萃取自大自然的珍稀植萃配方達到不同功效,如水璨安瓶中的有機積雪草修護因子、極光安瓶中的青春賦活精華還有電波安瓶中的極地雪絨花精萃,讓妳在能確保肌膚達到穩定的狀態下,進而實現保水、美白、抗老的進階護膚效果。菲蘇德美皙透白極光安瓶15ml/880元、菲蘇德美水光磁水璨安瓶15ml/880元、菲蘇德美超導電波安瓶15ml/880元(圖/品牌提供)同場加映!還能把益菌安瓶搭配「角鯊烷植萃活顏精露」依1:2比例搭配使用,補水、補油一次到位。(圖/品牌提供)深層溫和清潔與保濕同步進行的溫和潔面露銷售破上萬瓶的m̄enom̄eno「Fc溫和潔面露」,迎來內料升級的第四代啦!以複合胺基酸配方與保濕多醇打造的4.0黃金比例,屬於弱酸性的親膚潔顏成分,能溫和清潔同時不會減少肌膚水分,可以呵護肌膚微生態,讓肌膚越洗越健康。m̄enom̄eno ⨉ Weight Books設計款Fc溫和潔面露160ml/680元(圖/品牌提供)敏感肌也能安心擦的超透氣BB霜根據市場調查,敏感肌族群在選擇底妝產品時,最在意的點就是"SPF&PA值"、"保濕力"以及"低刺激配方",雪肌精的「漾活舒敏空氣薄紗BB精華」就通通做到了!無添加酒精、礦物油、色素香料與PARABEN類防腐劑,並具有令人安心的最高防禦係數SPF50+/PA++++,還加入能提升潤澤屏障機能的草本植物淬取成分,極度輕盈透氣的零負擔使用感,讓敏感肌也能輕鬆打造出具透明感且膚色一致的完美妝容。雪肌精漾活舒敏空氣薄紗BB精華30ml/650元(圖/品牌提供)
超商雞胸肉藏「肉毒桿菌」嚴重恐致命! 營養師示警:最好加熱再食用
現代健身風氣盛行,超商都會賣各種口味的「真空包裝」即食雞胸肉。但營養師蔡正亮提醒,真空包裝食品最好加熱再食用,尤其真空肉品因低酸性,pH通常大於5,適合肉毒桿菌生長,且真空包裝不含氧氣,無氧狀態下,肉毒桿菌更可易存活,若肉毒桿菌中毒,嚴重恐危及生命。蔡正亮7日在臉書粉專「蔡正亮營養師專欄教室」發文提醒,喜歡冷著吃「超商雞胸肉」的朋友們。若您本身或您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務必閱讀本文。近年來因為運動風潮、低GI飲食崛起,超商架上有香草、麻辣、五香、泰式等一堆雞胸肉口味任君挑選。然而,最近他有朋友每次爬山也都會帶一包即食雞胸肉,並表示:「我知道加熱後比較好吃,但我覺得加熱後沒有立刻吃完,會壞掉。所以乾脆我就冷著吃。真空包裝不是最安全的嗎?而且包裝上面也說,打開即可食用!」對此,蔡正亮也表示,雖然雞胸肉是真空包裝可以保存肉的品質、隔絕空氣與外物入侵、減少細菌入侵,而且註明「打開即可食用」,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蔡正亮也抓起地上的沙及土壤,跟朋友說:「你知道嗎?有一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菌,叫肉毒桿菌,這塊土壤也許就藏著這些菌種。說到肉毒桿菌,特性是不愛空氣,不耐酸,但卻怕熱。你手上的真空包裝雞胸肉,包裝上固然寫,請冷藏,打開後即可食用,但食品業者的加工過程,一旦疏忽,遭受汙染,就可能潛藏風險。重點是,肉毒桿菌會產生休眠的孢子,以躲過外界的攻擊,更容易在真空包裝食品裡。特別是低酸性的食品,如肉品、醃漬蔬菜。」蔡正亮也進一步指出2大風險因子,首先是是真空肉品因低酸性,pH通常大於5,適合肉毒桿菌生長;二是真空包裝不含氧氣,無氧狀態下正中下懷,肉毒桿菌更可易存活,「即便我們知道,超商賣的雞胸肉包,已經煮熟,放在冷藏櫃,冷藏條件很好。但食用前,最好還是再經過加熱再食用,最有保障。蔡營養師我真的不是開玩笑。尤其真空包裝肉品,低酸性+無氧狀態,是幫助肉毒桿菌生存的極大條件。」蔡正亮補充,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是神經毒素,遠比其他的有害菌,大腸桿菌、沙門桿菌,都要危險幾十倍。神經毒素,可以麻痺神經,使肌肉喪失功能,中毒者無法吞嚥,甚至呼吸功能都有影響,危及生命安全。「所幸,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不耐熱,經加熱後,都能夠破壞。」
保鮮膜別包「3種食物」 毒理專家示警:小心塑化劑吃下肚
保鮮膜是許多家庭必備的消耗品,用來阻絕空氣中的水氣或細菌,延緩食物變質。不過,只要用了保鮮膜就可以安心嗎?台大毒理學研究所陳佳煌博士指出,使用保鮮膜時,要避免包裹「3類食物」,免得熔出塑化劑,反而危害健康。台大毒理學研究所陳佳煌博士在健康談話性節目《奕起聊健康》中提到,市面常見的保鮮膜,大致可以分為PE、PVC、 PVDC,及較耐高溫的PMP四大類。其中PVC、PVDC的延展性佳,但裡面可能添加塑化劑,使用這2種保鮮膜要特別注意,建議民眾不要用於包覆「高溫、酸性、高油脂」的食品,可能熔出塑化劑。所謂高溫,指的是避免保鮮膜長期接觸溫度大於80度的熱食。酸性,則指避免直接接觸含有番茄醬、醋這樣的酸性調味料,免得塑膠單體產生分解。高油脂則指,保鮮膜應避免與過油食物裝在一起,以減少塑膠單體的溶解。陳佳煌進一步提到,從2023年7月開始,已規定台灣禁用含PVC材質的包材,停止製造與輸入,但在2023年7月前製造的PVC保鮮膜,則不受規範,所以民眾購買前,可參考製造日期,還有仔細看保鮮膜的材質,使用上才較安全,另外建議盛裝食物的容器,最好挑選玻璃或陶瓷材質。
電商龍頭亞馬遜倉庫「5年急叩1400次救護車」 英員工胸痛、心臟病送醫
美國零售巨擘亞馬遜(Amazon)過去就曾被爆出過勞、血汗等負面傳聞,如今有最新統計顯示,英國的亞馬遜倉庫過去5年內就叫了超過1400多輛救護車,員工通報情況包括胸口疼痛、中風和心臟病等。這讓人震驚的數字引發外界對亞馬遜在職場安全性、合理性的質疑,包括英國總工會(GMB union)也呼籲相關單位展開調查。英國亞馬遜驚爆勞權醜聞。根據《每日郵報》引述《觀察家報》(The Observer)所揭露的統計數據顯示,位在英國鄧弗姆林(Dunfermline)和布里斯托(Bristol)的亞馬遜倉庫,救護車前往進行救援次數居榜首,過去5年內分別叫了161次和125次。另外,蘇格蘭救護車服務中心(Scottish Ambulance Service)針對鄧弗姆林倉庫的所記錄161次報案中,有3分之1是員工出現胸口疼痛的症狀,其他包括抽蓄、中風和呼吸困難等案例。英國亞馬遜驚爆勞權醜聞。除此之外,曼斯菲爾德(Mansfield)的倉庫也曾急叩過84次救護車,其中超過70%的涉及如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曼斯菲爾德和切斯特菲爾德(Chesterfield)、魯吉利(Rugeley)、倫敦(London)和博爾頓(Bolton)等地的亞馬遜倉庫也出現過有員工當下出現精神異常或輕生獲救的通報,另外,曾有員工在工作場所流產或懷孕等情況,其餘像是身體外傷,工人接觸到酸性物質或有害氣體、觸電和身體大面積嚴重灼傷等意外狀況。根據報導,《觀察家報》是根據2000年「英國政府資訊公開法」(FOI),向12間救護車服務提交「資訊自由申請」後,蒐集到上述資訊,但由於救護車服務的資料並不完整,認為這些數字有可能被低估。對此,英國總工會的吉爾琳(Amanda Gearing)表示,這個數字「令人震驚但不意外」,呼籲地方政府和英國衛生安全局加以調查,不過,亞馬遜發言人強烈駁斥在該企業工作「很危險」的說法,「安全一直都是絕對的優先要務」,也否認有時選擇不叫救護車的指控。其實類似狀況過去《紐約郵報》也曾報導,有亞馬遜的前女員工發布影片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只見她從晚間11點開始打卡上班,一直忙碌到凌晨4點才有時間休息吃「午餐」,接著還要回到工作崗位直到上午11點。長達12小時的工作時間讓這名員工坦言「每次上班都讓我死一次」,而這名女員工事後更新影片表示,亞馬遜因為這部影片將她解雇。英國亞馬遜驚爆勞權醜聞。(圖/翻攝自X)
35歲男每天吃排骨飯竟大腸癌末期 他納悶「周遭朋友也這樣吃」 醫揭真相
大腸癌是國人第二大盛行癌症,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原因就是現代人生活作息不正常、愛吃外食有關聯,營養功能醫師劉博仁就分享,一名35歲男子因長期偏愛排骨便當和食用燒烤,但鮮少攝取蔬果,有一天,他因血便前往醫院檢查,被診斷出末期大腸癌。對此,男子難以接受,甚至直呼「為什麼周遭的朋友也這樣吃,只有我罹癌」?劉博仁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表示,有一天,該男子出現血便,原以為是痔瘡,結果兩個月後朋友發現他臉色蒼白,才赴醫院檢查,確診為大腸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屬於末期。據了解,這名35歲男子每天吃便當,尤其偏好排骨便當,蔬菜攝取量少。此外,男子經常加班、久坐、少運動,下班後偶爾還會去吃燒烤。男子不解地向詢問劉博仁,「為什麼我們幾個兄弟一起吃飯,飲食習慣都一樣,但只有我得癌症」?對此,劉博仁解釋,男子可能在癌細胞產生時,免疫力剛好低下,導致癌細胞變成腫瘤。因此,日常保養很重要,像是要避免久坐、增加運動,這些習慣都可以有效降低癌症風險。劉博仁同時引用澳洲一項研究,坐1小時等同於抽1支菸,原因是久坐時,下半身血液循環會變慢,「骨盆腔和下肢的循環,包括腹腔靜脈容易擴張,乳酸也容易堆積」,乳酸是一種酸性代謝物,對癌細胞具有刺激作用,此外,久坐不動容易導致身體累積大量自由基,經研究發現,久坐者的發炎指數和自由基都偏高,而這兩者都與癌細胞的生成有關,因此他建議上班族要多運動、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