醣類
」 營養師 血糖 糖尿病 健康 飲食《影后》女明星背後不能說的秘密!整形打死不認、吃滷味要過水、醣類不能碰,美麗都是後天拚死爭出來的!
NETFLIX《影后》讓大家追得忘我,很多明星一度看到自己的縮影紛紛上網抒發感受,後座力之強也前所未見,而劇中你還記得飾演薛亞之的謝盈萱的段台詞所說:「女明星們不能變醜、變老、變胖,變老不能整形,整形還不能承認,對!就算跌倒也不能喊痛,絕對要跌得漂亮。」這樣的辛酸之苦也是打中現在許多為愛美而苦的女孩們,一起來看看女明星的驚人保養守則!(圖/NETFLIXTW IG)1.吃飯要過水去鹹,避免水腫我們在劇中看到陳婷妮飾演黎芯妮,想吃滷味、任何有鹽份的食物都要過水、想喝啤酒被經紀人酸說:『明天拍戲臉會腫得跟豬頭一樣!』,讓大家看到了演藝圈女星的無奈。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2.十多年來不吃醣類,體重管理超自制,腰圍不能超過24曾菀婷在《影后》飾演有公主病卻看起來超年輕年齡不詳的美魔女,處在當紅資深女星的角色設定,年齡與體重都是謎的她,讓她每天壓力都很大,包括為了追求永遠的外貌與身材,十幾年來不吃醣類、每周努力運動健身、SPA保養,,說自己腰圍絕對不能超過24,只要有一點老態就要去整形,但又怕別人看出自己的鼻子動過手腳,甚至於為了演藝事業放棄婚姻,能想到的努力她都做了,就是為了希望在演藝圈中永保青春少女感,更不願意妥協演熟齡媽媽角色!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3.早上第一件是喝溫水楊謹華在戲外真實年齡是46歲,但戲中保養的超級好,到底她的保養祕訣是什麼?她自己曾經公開說過,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就會先喝溫開水,這也是大部分女明星都會做的第一件事,不但能幫助排便順暢,也能啟動一天的循環開始!(圖/NETFLIXTW IG)另外,這些40+的女明星們每天的保養絕對不能少,過了40歲也是頂級保養品的需求提高,styletc小編也要推薦給你女明星們除了微整形,需要搭配的頂級保養品有哪些!1. GUERLAIN嬌蘭黑蘭鑽新極萃乳霜許多女孩一生都想擁有的嬌蘭經典黑蘭鑽系列,以奢華的黑蘭花強大生命能量為核心,超過15年的研究成果,萃取珍稀物種「黑蘭花」非凡的生存能力,造就出這款至尊奢華護膚產品系列。新一代黑蘭鑽防禦™科技打造的「黑蘭鑽新極萃乳霜」,這可是品牌第一款超級特別的液晶型乳液,原來是模仿了肌膚的層狀結構,有別一般乳霜,黑蘭鑽既輕盈又豐潤,柔滑保濕;珍貴的黑蘭鑽新極萃乳霜以獨家半手工³製造方法生產,產量比一般的嬌蘭產品少了十倍,只為維持最佳品質;並由嬌蘭調香師DELPHINE JELK調製全新專屬香氣,是檀木和雪松的木質調,與蘭鑽系列的標誌性香氣麝香、佛手柑和蘭花完美融合,令人陶醉舒緩。嬌蘭經典黑蘭鑽系列 (圖/品牌提供)2024年,嬌蘭授權法國設計師ORA ÏTO更重新發想黑蘭鑽極萃系列的黑色瓶身,由法國百年工藝柏圖瓷器為嬌蘭量身打造製造流程,黑釉漆面完美呈現簡約而複雜、充滿動態感的細密線條!GUERLAIN嬌蘭黑蘭鑽新極萃乳霜50ml/58,300元(圖/品牌提供)2.Sisley 黑玫瑰彈潤水凝霜突然降溫,40+女明星最怕乾,加上又會做些微整形或是醫美,更需要深層長效保水的好物!Sisley 黑玫瑰彈潤水凝霜成分是源自南法深山的巴卡拉黑玫瑰,每朵花擁有超過40片深紫色花瓣,能為肌膚瞬間注入膨潤能量。成分將Sisley將頂級黑玫瑰精油與黑玫瑰精露成分同時融入「黑玫瑰彈潤水凝霜」,給肌膚滿溢的電力,讓你感受會呼吸的肌底一彈掐出水!特別推出Sisley冬季限量黑玫瑰聖誕禮盒,包括黑玫瑰頂級乳霜抗老面膜60ml、黑玫瑰談潤水凝霜50ml、再加贈黑玫瑰珍寵滋養精華油3ml。Sisley冬季限量黑玫瑰聖誕禮盒10,800元 (價值12,882元)(圖/品牌提供)3. 肌膚之鑰精質粉底乳霜囤貨必選!女明星上鏡頭最強底妝法寶就是它!這次肌膚之鑰特別把精質粉底乳霜融入了肌膚之鑰幻遊巴黎年度限量系列的超美外包裝上,讓整個粉底霜瓶身尊貴又奢華,粉底乳霜中更添加最珍貴的保養成分希俄斯之淚,能實現底妝保養零界線,乳霜級絲滑質地給予肌膚最明亮的奢華妝效,光感雙倍注入,讓肌膚美到翻!肌膚之鑰 幻遊巴黎年度限量系列精質粉底乳霜28ml/9,800元(圖/品牌提供)
減重飲食攻略! 營養師解析麵食與米飯的熱量真相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人愛吃的麵食主要來源是小麥,但市售的純白麵粉是在小麥去了麩皮,甚至連胚芽都被輾掉之後的產物,留下來的只剩下澱粉和蛋白質。其中,澱粉是屬於醣類,約占70%;而蛋白質占的比例依高低不同,由高至低可分為特高筋、高筋、中筋、低筋麵粉,麵粉中蛋白質所占比例不同,也會影響到烹飪後的口感與彈性。麵食、白米飯 營養價值差異不大營養師黃淑惠指出,平常吃的白米飯,沒有保留胚芽和麩皮的營養價值。嚴格說起來,吃麵食和白米飯所攝取的營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都只是醣類(澱粉)與蛋白質。若站在營養的角度,建議選擇全麥麵粉製成的麵食,這跟吃糙米及胚芽米的意義是相同的,因為比較高的營養價值,大多存在胚芽與麩皮中。但不建議餐餐都吃麵食,因為大多市售的麵食製品多是精製白麵粉所製成,小麥胚芽、小麥麩皮都不存在,都不含維生素B群、纖維質也極少。所以,一天三餐 中,一餐吃麵食就好。愛麵族避免發胖 可從清湯麵下手吃麵容易胖嗎?黃淑惠說,會有這樣的說法,全是因為麵食容易吞嚥的緣故。通常吃飯咀嚼的時間會比較久,相對地,吃麵的速度比較快,咀嚼不會很久,一旦吃麵食的速度變快時,無形中就容易吃過量而發胖。值得提醒的是,白米中所含的澱粉和麵粉中的澱粉相較,麵粉中的澱粉在腸道被 消化吸收的速度比較快,若真的很喜歡吃麵食,建議把大量的蔬菜加入一起吃, 蔬菜的纖維質可以干擾麵粉中的澱粉被吸收。減重的人若想吃麵食,最好吃湯麵而不要吃乾麵。因為乾麵一定會用油下去拌, 所以,吃麵除了吃進麵粉中的澱粉外,還把油吃進肚,這樣熱量就更高,更容易發胖;反之,如果吃的是清湯麵,不要加油蔥,多加一點青菜,就可以多攝取纖維質,一方面能幫助體重管理,同時也增加飽足感。全麥麵食最健康 考慮烹調方式 想要健康吃麵食,黃淑惠建議,選擇全麥製品的麵食,市面上可以買得到用全麥做成的麵條,或是全麥麵包、雜糧饅頭等,這些麵食中都含有一些纖維質,可以抑制血糖跑得太快,相對的,熱量也不會攝取過量。餅乾、蛋糕等高溫烘焙的麵食,也建議少吃,因為經過200~220℃以上高溫烘焙的環境,會讓麵粉中的澱粉進烤箱時先起了「糊化作用」,使澱粉的結構改變, 更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而這類高溫烘焙的麵食,通常都會加入糖和油,這些都是造成肥胖的幫手。若是吃一般的滾水煮過的麵食,如麵條、麵疙瘩或刀削麵等,沒有經過高溫烘焙的過程,這些麵食的糊化程度就沒有那麼強,進入腸道後停留的時間就會久一點,不僅消化吸收的速度較慢,同時也會比較有飽足感,所攝取的熱量就相對減少。黃淑惠強調,選擇麵食同時要考慮它的烹調方式,不要太高溫的烹調,最好是一般水煮的麵食對身體比較好。因此,吃乾麵或炒麵都沒有湯麵來得好,炒麵會將油也炒進去,吃清湯麵則可以避開油脂的攝取,喝湯可以增加飽足感。高筋麵粉 蛋白質含量越高麵粉分特高筋、高筋、中筋、低筋,差別在於蛋白質的比例越高,就越高筋,相對地,蛋白質含量越高,澱粉的含量就越少,所以,若是吃高筋麵粉所製成的麵 食,澱粉的攝取相對就少。麵食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吃起來就越有嚼勁、Q勁,有硬硬的口感。特高筋的 麵食,蛋白質含量14%以上;高筋麵食的蛋白質含量是11~14%;中筋麵食的蛋白 質含量是9~11%;低筋麵食的蛋白質含量是6~9%。麵粉中的筋,主要由麥穀蛋白與醇溶蛋白構造出麵筋的彈性,其中麥穀蛋白會吸水膨漲,醇溶蛋白則具有延展性。黃淑惠最後提醒,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應該選擇澱粉比例較低的高筋澱粉,像是義大利麵、通心麵、餃子皮,澱粉含量越少,血糖上升速度越慢。(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洗腎患者毒素、營養皆會流失! 醫曝腎友們補身體重點
血液透析治療就是俗稱的洗腎、洗血,當腎臟功能無法正常運轉時可作為腎臟的替代療法,幫助末期腎臟病病人清除體內的尿毒素以及多餘的水分、電解質等。不過,洗腎不只會洗掉體內的廢物,也會洗掉身體所需的營養。洗腎病友們該如何補身體呢?台南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姜林文祺提供營養補充建議,並帶民眾了解營養針的使用時機。洗腎會洗掉胺基酸並產生慢性發炎 可能致1特殊營養不良洗腎可分為「暫時性洗腎」、「規則性洗腎」,姜林文祺醫師說明,二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有沒有急性的腎臟問題存在,如果是慢性腎臟病病人通常是採規則性洗腎,建立適當的洗腎通路後,將腎友的血液經由此通路帶入洗腎機內,透過洗腎液將血液淨化再送回腎友體內,每次洗腎時間約需4個小時,每週需接受3次洗腎治療。洗腎主要是幫助腎友清除體內的尿毒素,不過在這過程中也會造成某些營養的流失。姜林文祺醫師指出,每次洗腎約會流失6-8公克胺基酸,換算下來一年約會損失1公斤的胺基酸,同時也會洗掉少量的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等。醫師分享營養不良評估方法 注意2大重點補充目前腎友可以透過各項指標評估、了解自己是否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姜林文祺醫師表示,像洗腎後的乾體重變化,如果3個月下降5%或半年內下降10%,這就代表有營養不良的情形,也可以注意身體質量指數(BMI)、瘦肉組織指數(LTI)、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標準化蛋白質異化代謝率、洗腎前後血清尿素氮和肌酸酐等,或透過飲食訪談跟紀錄評估營養不良的狀況。除了注意自己有無營養不良外,腎友平時也要注意營養補充,姜林文祺醫師表示,在營養上主要可針對2大部分進行補充,包含:熱量: 當身體熱量不足時,蛋白質就有可能會被當作熱量消耗掉,因此足夠的熱量攝取是非常重要的。熱量來源包括醣類、脂質、蛋白質,建議腎友以理想體重為原則攝取,每天熱量攝取量約為每公斤體重25-35大卡。蛋白質: 洗腎後蛋白質流失會開始增加,為維持肌肉量,建議腎友每天蛋白質攝取量約為每公斤體重1-1.2公克。不過要提醒腎友,雖然豆魚蛋肉類、奶類是屬於較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來源,但市售的鮮奶、奶製品,磷含量較高,較不適合腎友攝取,而蛋肉類又有卵磷脂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須注意攝取量。建議蛋白質的攝取來源可以選擇豆類,包含黃豆、黑豆、毛豆、豆製品(如:豆腐、豆干、豆漿)等植物性高生物價蛋白質,它對磷的吸收偏低,可以適當取代肉類,素食者也可以食用。也可用洗腎營養針改善 三合一營養針能滿足較大需求另外,洗腎病友也可以透過「洗腎營養針」來改善營養狀況,姜林文祺醫師說明,洗腎營養針就是在洗腎過程中,將營養液透過洗腎通路補充到腎友體內,如果有厭食、腹瀉、口服營養液耐受不良等狀況,造成胃腸道無法完整吸收營養,或是階段性需要補充營養(如:需禁食去做檢查、開刀等),都可以使用洗腎營養針來補充營養。目前洗腎營養針有包含醣類、脂肪、胺基酸的三合一營養針,能滿足較大的營養需求。姜林文祺醫師表示,有些三合一營養針在脂肪的部分,會特別添加魚油含-3脂肪酸,研究顯示它能保護心臟血管、降低發炎反應、改善皮膚搔癢,另外在胺基酸的部分,有些會加入牛磺酸,補充後可能有提神的效果,而且有些會額外添加微量元素-鋅,研究指出它能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有抗氧化的效果。姜林文祺醫師分享,曾有男性洗腎病友,出院後回到門診洗腎發現他胃口不好、營養狀況偏低,使用口服營養液又有耐受不良情形,改使用三合一營養針後1個月,營養狀況就有改善。
血糖數值竟破千!病患自曝3餐飲食「含糖飲料當水喝」 營養師:大開眼界
一般人空腹血糖正常值應該小於100mg/dl;如果是100-125mg/dl之間,屬於糖尿病前期;126mg/dl以上,就是糖尿病。營養師陳怡婷分享自己首次看到血糖檢測值破千,並分享這位病患的三餐,令她大開眼界。營養師陳怡婷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擔任營養師8年多以來,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血糖破千,並PO出這名病患血糖檢測結果單,數值竟高達1226mg/dl。陳怡婷分享這位病患的三餐飲食內容,早餐為山東大饅頭1顆或是肉包2顆,搭配含糖五穀芝麻粉沖泡飲加香蕉1根。午餐為大乾麵加上滷蛋或是自助餐(飯2碗,蔬菜少許,喜愛吃爌肉)加香蕉2至3根。晚餐吃白飯2碗+肥肉+蔬菜少許+南瓜湯/蓮藕湯/山藥湯2-3碗+橘子/芭樂2-3顆。此外,病患以含糖茶裏王取代白開水喝,並且隨身攜帶糖果,嘴饞就吃,也沒有運動習慣。陳怡婷分享首次遇到病患血糖值破千。(圖/陳怡婷營養師臉書)貼文一出後,引發網友、醫事人員們討論,減重醫師蔡明劼留言:「哇!還能走著進門診的話也很不簡單」,陳怡婷回應:「所以住院了,我去病房看他…」其他人也紛紛表示,「看到這數據只能說,一山還有一山高呢」、「是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嗎」、「看到這個血糖值,真的打破我的三觀,幾十年的醫事生涯,首見。不過從他的飲食看起來,攝取醣類的份量還蠻高的,真的是血糖的恐怖份子」、「全穀類跟水果類好驚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指出,「高血糖」可能對心臟、血 管、腎臟造成傷害;需積極調整生活習慣、改善健康狀況,以避免腦中風、 心臟病、腎病變、失明、截肢、洗腎等嚴重併發症。
金守美才否認健康亮紅燈 今猝逝死因曝「血糖值飆破500」
南韓資深女星金守美1個月前才否認身體健康出問題,今(25)日早上猝逝,家屬發現時緊急送醫也為時已晚,享壽75歲。金守美兒子透露媽媽死因是高血糖急症,血糖數值竟飆破500;另外金守美兒子也提到,近期媽媽因為音樂劇《Mom》拖欠出演費,原本要打官司壓力很大。金守美是南韓資深女星,出演過許多電視劇、音樂劇和綜藝節目,她在螢光幕前總是親和有活力,在節目中爽朗笑聲和豪邁氣魄都深植人心,且一直給人健康的形象,怎料,金守美今日早上猝逝,住在一起的兒子發現時,緊急將她送往醫院救命,享壽75歲。綜合韓媒報導,金守美兒子受訪時證實媽媽死因,經警方調查後「死因為高血糖急症,血糖數值飆破500」。高血糖急症是人體缺乏足夠的胰島素時,體內攝取的醣類(碳水化合物)無法有效被利用,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引發高血糖;高血糖急症有2種,分為糖尿病酮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酸性昏迷,沒馬上處理就有高生命危險。除此之外,金守美兒子透露媽媽近期很不愉快,她出演長達14年的音樂劇《Mom》因製作人陷抄襲疑雲,從去年底媽媽就沒有收到演出費用,還準備打官司,為此媽媽備感壓力。據悉,金守美今年9月上電視購物節目時,傳出她健康亮紅燈,當時她現身表示,自己健康完全沒問題。
海帶芽好處多多 營養師: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這類人不能吃」
隨著近年來健康意識的抬頭,不少人都會希望在日常的用餐中,盡可能的食用對身體有益的食材。近期營養師錢靜蓉就發文表示,其實海帶芽內含多酚和多醣類纖維,不僅能支持腸道健康,甚至還能降低總膽固醇、穩定血糖等功效。營養師錢靜蓉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海帶芽是一種富含營養的天然食材,對人體有多方面的益處。首先,海帶芽熱量低,適合納入體重控制的飲食計劃中。其所含的β-葡聚醣可以減緩消化過程,幫助穩定血糖,從而控制食慾,這對於需要控制體重的人來說尤為有益。此外,海帶芽中的多酚和多醣類纖維具有益生元特性,有助於腸道健康,促進有益菌生長,同時增強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除此之外,錢靜蓉表示,海帶芽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多酚成分有助於影響葡萄糖和脂肪的分解與吸收,從而降低總膽固醇和血糖水平。這些特性對於心血管健康和維持血糖穩定有很大的幫助。此外,海帶芽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碘,這是自然食品中較為罕見的豐富碘來源。碘對於維持甲狀腺功能和正常的新陳代謝至關重要,因此食用海帶芽能幫助確保碘的攝取量充足。但錢靜蓉也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大量食用海帶芽。由於其碘含量高,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人,特別是有甲狀腺亢進或其他甲狀腺疾病者,應避免過量攝入,否則可能加重病情。此外,過敏體質者也需小心,某些人對海藻類食物會產生過敏反應,這類人群應避免食用海帶芽。而對於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由於海帶芽富含纖維,過量攝取可能會導致腹脹或不適,因此建議適量食用。
「吃B群尿變黃」等於沒吸收? 營養師曝「3大功能」:別吃錯
吞下維生素B群後,尿尿變黃等於身體沒吸收嗎?對此,營養師彭逸珊解釋,尿液變黃主要是因為裡面有「維他命B2」,因此不能用來當作有無吸收的標準。另外,她還分享B群依功能有分3大類,分別是提振精神、保護神經及預防貧血,而且天然食物也可以獲取這些營養素。彭逸珊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市面上B群產品超級多,時不時就有粉絲私訊她要怎麼挑B群來提神,對此,她也將維他命B群用功能來分類:提振精神:挑選與蛋白質、醣類、脂質能量代謝有關的種類,例如B1、B2、B6、菸鹼酸等;食物來源則可從鮮奶、雞蛋、胚芽米、糙米、堅果類等獲取。保護神經:維他命B1、B6、B12與菸鹼酸和神經系統健康息息相關;食物方面可攝入全麥、瘦豬肉、雞胸肉、鮭魚、雞蛋等。預防貧血:貧血不只和鐵有關,維他命B6、B12和葉酸缺乏也容易導致貧血發生;食物則推薦金黃奇異果、香蕉、菠菜、韭菜、雞胸肉、蛤蜊等。彭逸珊也在文末補充,尿尿是否變黃,不能被當作B群有無吸收的標準,只可以初步判斷這款B群是否有添加「維他命B2」,因為維他命B2溶於水後會成螢光黃色,「大家別再被話術啦。」
早餐熱量炸彈大公開!減重名醫驚吐「必點1品項」超NG:我特別有意見
中西合併、琳瑯滿目的早餐選擇,是台灣飲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不過若是吃錯早餐,不僅容易導致水腫的發生,一整天還會昏昏欲睡。對此,減重名醫也直言,民眾常吃的「巧克力吐司」是NG早餐之一,恐引發低血糖不適症狀。「巧克力吐司我特別有意見!」減重名醫、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最近在節目《健康零距離》分享飲食相關健康知識,透露許多人喜歡吃巧克力吐司當早餐,但含有醣類的吐司加上甜膩的巧克力醬,若是又搭配一杯含糖飲料,整份吃下血糖就會大幅度飆升,直至幾小時過後血糖急速下降,便容易引發手抖、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而有些重口味的早餐因「鈉含量」過高,身體內的水分來不及排出,整個人就會呈現水腫狀態。蕭敦仁提醒,早餐吃太多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大量食物堆積在胃裡等待消化,血液便會湧進胃部作業,這時大腦就會「暫時性缺血」,因此導致腦袋昏昏沉沉哈欠連連,還沒到中午就精神不濟。對此,蕭敦仁也教戰完美早餐「3比例原則」,主食份量占比控制在50%~60%、脂肪30%、蛋白質20%,像是地瓜、一把堅果、無糖豆漿或是茶葉蛋,都是非常不錯的早餐選擇。營養師高敏敏分享「中式早餐熱量圖鑑」,示警許多看似健康的早餐,實則暗藏熱量炸彈。(圖/擷取自Facebook/高敏敏 營養師)事實上,營養師高敏敏曾分享,許多看似健康的早餐,實則暗藏熱量炸彈,以下為「中式早餐熱量圖鑑」:飯糰/一份185g(熱量357kcal)、燒餅夾油條/一份(熱量554kcal)、蔥抓餅/一份53g(熱量480kcal)、小籠包/8顆(熱量440kcal)、炒麵/一份410g(熱量415kcal)、蘿蔔糕/一份115g(熱量357kcal)、鍋貼/一份5顆135g(熱量350kcal)、油條/一根54g(熱量298kcal)、韭菜盒子/一個138g(熱量295kcal) 、原味蛋餅/一份115g(熱量265kcal)、燒餅/一片80g(熱量256kcal)、饅頭/一顆100g(熱量246kcal)、水煎包/一顆116g(熱量193kcal)、鹹豆漿/一碗500ml(熱量185kcal)、荷包蛋/一顆50g(熱量96kcal)。
榴槤「熱量、鉀含量」不容小覷! 營養師:3大族群要適量食用
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槤,有些人很受不了其特殊味道,但也有人愛得不得了。對此,張佩蓉營養師表示,榴槤熱量也不容小覷,每100克的熱量就有132大卡,且榴槤的熱量與鉀含量算相當高,若是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及肥胖者應該要適量食用。張佩蓉在臉書粉專「Q老師的營養教室-張佩蓉營養師」發文指出,榴槤營養成份相當高,因此也被譽為水果之王,富含鈣、鎂、鉀、維生素C、B群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而榴槤雖然屬於水果,但熱量也不容小覷,每100克熱量就有132大卡,一不小心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其中要注意的是榴槤的熱量與鉀含量算相當高,若是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及肥胖者應該要適量食用。張佩蓉表示,此外榴槤也屬於熱性水果,若容易長痘痘、便秘、口乾舌燥等熱性體質的人也建議應適量食用。此外,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台灣的國民飲食指南建議一般人每天吃2份水果,總熱量需求較高的人可以每天吃到4份,程涵宇也說明,1份水果是指有15g醣類的水果份量,糖多的水果,1份的可攝取量較少,約45至115g,像是榴槤1份45g,一天吃2份就是90g。
減脂可以吃水果嗎?營養師曝常見20種含糖量:每天吃2份最剛好!
不少正在減脂減肥的民眾一定都會疑問到底可不可以吃水果。對此,營養師程涵宇也解釋,其實水果只要不要過量,都非常建議民眾攝取,因為水果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營養素。尤其可以多攝取糖少水果,也能更好地幫助控制熱量及體重。程涵宇昨(28日)在臉書粉專《程涵宇營養師 Dietitian Han-Yu Chen》貼出1圖發文分享,討論減肥減脂到底可不可以吃水果?答案是「可以吃水果!而且一定要吃!」因為水果提供維生素C,以及各種抗發炎及增強身體保護力的類黃酮、花青素等營養素。程涵宇也直呼,台灣水果真的超好吃!甜度夠且香氣足,「適量吃真的沒問題!如果因為怕水果甜而完全不吃真的很可惜,而且不吃水果還會少了很多人體必需的營養!」因此程涵宇也以入門簡單的方式告訴大家,一般人吃水果需注意的重要原則,首先掌握份量是關鍵,而且含糖量多的水果記得減少攝取量,含糖量少的則可以稍微增加!尤其「1天吃2份水果最剛好!」(圖/翻攝自Facebook/程涵宇營養師 Dietitian Han-Yu Chen)台灣的國民飲食指南建議一般人每天吃2份水果,總熱量需求較高的人可以每天吃到4份,程涵宇也說明,1份水果是指有15g醣類的水果份量,以圖示來做解釋,「糖多水果這區,1份的可攝取量較少,約45至115g,像是榴槤1份45g,一天吃2份就是90g。」而糖少水果這區,1份的量則可以攝取到150至165g,程涵宇續稱,「像是葡萄柚1份是165g,大約3/4個,1天吃2份就是330g」,由此可見,同樣是1份,不同水果可以攝取的份量真的差異很大!所以她也建議,當減重中要達到高飽足感效果,可以優先吃圖示中的糖少水果,才能更好地幫助控制熱量及體重,「小提醒!一般我們在講的『不要吃太多糖』、『限制糖攝取量』,指的是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超過總攝取熱量的10%添加糖。」程涵宇補充,添加糖指的是在製造或製作食物時加入的糖或糖漿,包括黑糖、蔗糖、糖霜、玉米糖漿、蜂蜜等,並不包含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水果和牛奶中所含的糖,都是不包含的喔,不用太擔心!」
中元普渡拜過食物容易壞?譚敦慈揭2原因 營養師也曝真相:細菌鬼作祟
中元節普渡時,許多人會擺設各式供品祭拜好兄弟,但祭拜過的食物真的更容易壞嗎?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指出,拜拜後食物容易壞,是因為恰逢農曆7月,室外溫度高易滋生細菌;而水果特別容易變爛原因,是祭拜時多種水果擺在一起,「手牽手」一起釋放乙烯,導致很快就熟了,「科學上來講是這樣」。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中元普渡供奉的食物容易壞,一切都是因為「細菌鬼」在作祟。(圖/翻攝自臉書)譚敦慈在《健康零距離》節目中表示,第一個原因是食物容易滋生細菌的溫度為7到60°C,細菌能快速生長繁殖,可說是食品的「危險溫度帶」,加上拜拜時節是農曆7月,戶外溫度都非常高。至於拜拜後的水果為何容易爛掉?譚敦慈指出,拜拜時大家習慣將多種水果擺放在一起,有很多水果屬於後熟型,「手牽手」放在一起就會共同釋放出「乙烯」。舉例來說,若把香蕉分成一根一根就會熟得較慢;若把整串香蕉放著很快就會熟了,除此之外,像是蘋果和香蕉放一起,香蕉就容易發黃變熟。另外,營養師高敏敏先前也呼籲,拜拜後的食物應做好即時低溫保存,食用前充分加熱,才不會吃壞肚子。高敏敏在個人粉絲專頁發文分析,祭拜過的食物為什麼容易壞一事,她指出5個原因,第一是太陽直射,中元節普渡通常會在戶外,太陽直射或高溫環境下祭拜,其實食物在高溫、陽光直曬的情況下,只要10分鐘就可以讓細菌倍增,更不用說在戶外曬2小時,細菌量可是祭拜前的100倍以上。第二點則是拜後食物未及時保存,由於食物在室外祭拜容易孳生大量細菌,拜完沒有趕快冰起來,會使食物變質的機率更高。第三個原因,燒香產生的乙烯屬於一種植物性賀爾蒙,會催熟水果,所以水果熟的比較快、或是有過熟的情況;另外香火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容易和肌紅蛋白結合,讓肉類呈現粉粉紅紅的顏色,實際上已經變質。再來就是蚊蠅、灰塵污染,高敏敏指出,若將食物包裝袋打開祭拜,容易增加蚊蟲、蒼蠅、灰塵接觸到的機會,易導致食物污染變質,建議還是要用保鮮膜包起來。最後則是水果的呼吸作用,高敏敏表示,天氣熱、高溫環境下,水果的呼吸作用會加速運作,使脂質、蛋白質、醣類等等成份分解成小分子,造成果肉味道不一樣、甜度下降。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中元普渡供奉的食物容易壞,一切都是因為「細菌鬼」在作祟。(圖/翻攝自臉書)
飯後吃水果怕胖怎麼辦?營養師公開4秘訣 每餐只能吃這份量
台灣有「水果王國」美名,夏日又是多種香甜多汁水果的產季,但不少人怕攝取過多水果變胖,近期有營養師公開4項秘訣,讓民眾可以放心吃水果。Cofit營養師張益堯在官方粉絲專頁分享吃水果「享瘦不怕胖」的秘訣,他指出夏天的水果大多好吃又富含不同的抗氧化劑,萬一份量沒有控制好,熱量就會超標;而水果和澱粉類食物的熱量來源都是碳水化合物(又稱醣類),所以控制每一餐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份量,就能有助於減重。張益堯也表示,夏天吃水果不怕胖的4項秘訣,包括每餐最多一個拳頭、水果取代當餐的澱粉食物、晚上不要吃水果和水果最後吃。除了掌控吃水果份量,在早上和中午吃水果比較好,是因為晚餐後活動量相對少,容易造成體內多餘的熱量變成脂肪。至於用餐時吃不同食物的順序非常重要,要先喝湯,接著吃肉,再吃青菜,最後才是主食飯或麵,而水果在飯後30分鐘再吃,才有助於血糖上升的速度,幫助做好體重控制。另外張益堯也介紹夏天吃哪些水果對身體好,含有茄紅素的西瓜能保護心血管、遠離攝護腺炎,芒果有β-胡蘿蔔素形成視覺影像、預防夜盲症,百香果的玉米黃素能保護黃斑部、預防飛蚊症,荔枝則有維生素C幫助合成膠原蛋白、預防感冒,火龍果和葡萄富含花青素幫助眼睛明亮、遠離失智風險。
喝果汁、吃果乾不代表攝取水果 營養師揭露滿滿地雷
水果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現代人生活忙碌,經常三餐不定時外,連水果都不見得記得吃,甚至會覺得可以透過喝果汁和吃果乾代替水果即可。不過有營養師指出,用果汁、果乾取代水果其實充滿地雷,它們製作過程恐營養成分流失,還可能有各種添加物,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應攝取至少2份水果,每份的份量約一個女性的拳頭大小,切塊水果則以飯碗7分滿為1份的量。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傅茵提出,每份水果平均熱量約60大卡、醣類15克,大多數人普遍誤會水果甜度與熱量成正相關,但並非如此,甜度高的水高熱量不一定較高,也不是醣類含量較多或容易導致血糖上升。適量補充水果,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幫助身體代謝,不同顏色的水果含有不同的植化素,更能幫身體抗發炎和預防疾病。不過傅茵發現許多人會以喝果汁取代吃水果,省時又不費力,還能快速攝取水果裡的營養。但傅茵指出,瓶裝果汁幾乎使用濃縮果汁還原,濃縮果汁製作時經過高溫、高壓和殺菌過程,容易導致維生素流失,為了風味好還會添加糖;現打果汁則是要注意衛生安全,像是水果是否新鮮、果汁機和其他器具有沒有正確清洗和消毒,人員製作時是否戴手套,都是影響果汁是否健康營養的因素。還有些民眾會食用水果乾,大多認為水果乾是水果脫水製成,天然食材吃了能補充營養又健康;傅茵認為水果乾成為小點心有一大隱憂,就是要留意攝取量,因為水果脫水後體積和重量都縮小,但提供熱量的葡萄糖和果糖都還在,所以只要吃少量水果乾就等於1份水果的熱量。傅茵也分享像是挑選在地、當季的水果,從產地到送上餐桌間的時間越短,所需的農藥和防腐措施也會減少,更能保留住富含的營養素。另外在水果清洗上也很重要,以清水流動沖洗10至15分鐘為佳,網傳各種鹽水、小蘇打或醋的清洗方式都尚未經科學證實清洗效果佳,因此以清水沖洗即可。
暑假生活習慣改變 慢性發炎風險升高!營養師6大類解毒食物推薦
暑假期間,生活作息的變化讓不少人開始吃宵夜、越來越晚睡、頻繁參加朋友聚會、享受美食等,這些行為的轉變容易讓飲食變得高油、高糖、高鹽,並且接觸到更多的加工食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日漸積累,最終引發慢性發炎,甚至導致各種疾病。劉怡里營養師指出,與其治療疾病,不如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並且強調了抗氧化、抗發炎的重要性。如何幫助身體排毒增加水分攝取:每天多喝水或無糖茶飲,能提高多酚類的抗氧化能力。均衡飲食:確保每天可以攝取到乳品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選擇原型未加工、高纖低GI的食材,並使用清淡的方式烹調。預防食物中毒:避免在不熟悉的餐廳吃生食,用餐前洗手並使用公筷母匙。妥善保存食物:夏季氣溫高,烹飪後的食材應在一小時內冷藏或冷凍,定期清理冰箱,降低食物微生物感染的風險。6大類解毒食物推薦乳品類:推薦牛奶、無糖優格,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A、E、B群及葉酸和菸鹼酸,有助於預防血管阻塞和降低血管性硬化失智症的風險。全榖雜糧類:推薦紫地瓜、糙薏仁,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葉酸和維生素B群,有助於避免大腦發炎。豆魚蛋肉類:推薦秋刀魚、蛋黃,含有DHA,有助於大腦活化,EPA則可降低身體發炎反應並提高抗氧化能力、預防失智。蔬菜類:推薦地瓜葉、青江菜,富含維生素B1、B2、E和葉酸,這些營養素有助於醣類的利用,可協助大腦正常運作。水果類:推薦草莓、桑葚,莓果中的植化素具有高含量的花青素、類黃酮等抗氧化劑,可降低自由基對大腦的攻擊並修復損傷。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推薦苦茶油和酪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這些成分能降低壞膽固醇,維持好膽固醇。劉怡里營養師強調,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防止疾病發生的最佳方法,尤其在暑假這個生活習慣容易變化的時期,更應注意身體的排毒及抗氧化。
不吃早餐多傷身? 營養師:長期不吃「罹癌風險高」
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人睡醒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惺忪的眼神前往公司上班,往往直接捨棄掉早餐,選擇中午吃飯一次搞定。但營養師顏瑜萱表示,近期有研究發現,如果長期不吃早餐,恐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認知功能受損發生的機率上升,甚至就連罹癌的風險也會上升。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營養師顏瑜萱引述一份2023年8月《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刊登的一項研究報告,該份報告歷時6年的追蹤,追蹤人數多達62746人,其研究目的就是找尋早餐與腸胃道癌症之間的影響。顏瑜萱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每週僅吃1至2次早餐的人,與定期吃早餐的參與者相比,其罹患胃腸道癌症的風險(胃癌、肝癌等)增加了2.35倍,完全不吃早餐的人罹患食道癌、大腸癌、肝癌等風險則增加了2.06倍。這份研究報告也直接指明固定習慣吃早餐的重要性。至於早餐要如何選擇,顏瑜萱則引述另一份文獻表示,對健康成年人來說,可以選擇香蕉、御飯糰、饅頭蛋、白吐司、三明治等這類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含較高醣類,而且能能使血糖快速上升,可有效幫助民眾提高認知力、工作效率。而對於血糖有問題的民眾,顏瑜萱則建議選擇燕麥片搭配無糖豆漿、地瓜配茶葉蛋、菜包配無糖豆漿、蔬菜蛋餅、蔬菜起司蛋全麥吐司等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含醣量較少、升血醣速度較慢,有助於幫助血糖有問題的民眾穩定血糖、提高注意力。
狂吃蔬菜卻「血糖破表」罹糖尿病! 醫曝:這些都不是蔬菜
控糖減重門診許芷瑜醫師近日在YouTube分享,指出自己有一名70多歲男性患者,因為血糖值瀕臨糖尿病邊緣,為了控制血糖,便開始增加蔬菜的攝取。沒想到,3個月後,男子反而患上糖尿病,結果醫生問診後,才發現男性患者吃下的蔬菜是南瓜、玉米等,根本全是澱粉,直呼「母湯啊!千萬不能這樣吃」吃多了反而會讓血糖失控。控糖減重門診許芷瑜醫師近日在YouTube的短影片中分享,表示自己遇過一名70多歲的男性患者,對方指出,自己最近3個月時常疲憊、口渴,3餐吃的正常,體重卻一直掉。許芷瑜醫師聽完後,立刻判斷出男子出現的就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狀。之後許芷瑜醫師立刻替男病患安排抽血檢測,結果發現男子的隨機血糖值高達744 mg/Dl(正常值應在200 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高達18.5%(正值應在4%至6%間)。後續經過問診得知,男子先前有到醫院健檢,因為當時自己的血糖值在糖尿病的邊緣,他又不想吃藥。所以為了控制自己的血糖,想要多增加蔬菜的攝取,所以吃了很多南瓜和玉米替代,還會自己買沖泡式蓮藕粉來喝。許芷瑜醫師表示,自己聽到後,立刻直呼「母湯啊!千萬不能這樣吃」,並解釋,南瓜、玉米、蓮藕等食物,都不是蔬菜,而是澱粉。雖然這些食材都是優質的澱粉,但糖尿病患者對於醣類的耐受度很低,容易造成血糖飆升,和胰島素的阻抗,也是因為這樣的飲食方式才導致血糖失控。最後許芷瑜醫師也提醒,即使是優質的澱粉,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也是要適量攝取,或是盡量避免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