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診斷書
」欺下害上1/不甩總統交辦 疫苗救濟委員會堅持「對付」被害人
一位女律師為疑接種新冠疫苗而喪命的年輕女性爭真相,進而向賴清德總統告「御狀」,總統府三日內火速回覆要求衛福部依法辦理,然而衛福部不僅堅拒提供疫苗受害相關的審議資料,甚至還增加律師團陣容來「對付」被害人,令人直呼:「配合國家政策,換來就是這種不對等的對待。」本刊日前披露,一名在大學工作的年輕女性施打新冠疫苗後,腦部急性水腫猝死,留下猝不及防的先生和小孩,即使家屬持三軍總醫院開出的「死亡與疫苗有關」證明,衛福部仍駁回這項救濟申請。家屬不滿之餘委任律師向賴總統陳情,總統府則迅速回覆「已請衛福部針對家屬要求『提供會議記錄錄音』、『審查學術文獻篇名』,予以卓處」。但衛福部花了近一個月方時間才回覆陳情人,並聲稱疫苗受害審議理由均公佈於疾管署網站,也通知申請者;至於受害人家屬質疑審查「黑箱化」,要求「提供」開會過程錄音、引用文獻篇名,衛福部仍堅持專家審查「專業、謹慎、客觀」,請受害者家屬要信任,婉拒提供資料,並言明不服者就是可提行政訴訟,讓家屬抱怨官方答覆猶如「鬼打牆」,如何能信任政府官僚的話。律師翁伊吟很感謝總統府迅速回復疫苗受害人陳情,但不解衛福部卻仍拒絕提供疫苗救濟審查會議的記錄、錄音紀錄及學術文獻,質疑其中是否另有隱情。(圖/記者劉耿豪攝)向賴總統陳情的年輕女律師翁伊吟說,接種新冠疫苗而猝死的女性(42歲)在國立大學工作,無慢性病史,按當時政府規定施打兩劑AZ疫苗後再混打第三劑莫德納疫苗,接著卻引發腦部急性水腫後過世,三總在醫師診斷書與死亡證明書上,記載死因確與新冠疫苗有關,但家屬申請訴願被駁回、申請更被衛福部打回票。「感謝總統感同身受家屬的悲苦,並迅速要求衛福部研議。」翁伊吟說,府方沒有規避,也正視受害人家屬的訴求,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簡稱疫苗救濟審議會)的「黑箱」審議程序早為民眾詬病,衛福部卻仍堅持己見,甚至開會明明有錄音,卻未保存,居心何在?還是背後另有不可告人隱情?翁伊吟也向衛福部長邱泰源喊話,政府推動公衛政策,呼籲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就必須落實「配套」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而且應「實質審查」,而非自行設立限制嚴審,配合政策、卻又受害的國人情何以堪?她認為衛福部未曾秉持「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比照韓國在一審民眾勝訴案件就不再上訴,讓受害人早日得到救濟,現在衛福部不僅堅持上訴,甚至又增聘三位律師對付受害人家屬,無視家屬為求真相聲淚俱下,衛福部不擔心影響民眾打疫苗意願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4月底止,審議疫苗受害申請案4835件,核給救濟案505件,救濟通過率僅為10.44%,遠不如鄰近日本(通過率為90%),香港54.78%,紐西蘭42.39%,芬蘭32.94%,挪威28.2%,加拿大23.22%,通過率在先進國家中排倒數第二,救濟率只比設立多家新冠疫苗大廠的美國高。去年疫苗受害預算編了1.56億,今年只有1.17億。綠營內部傳出蔡英文總統任內,曾有意派時任立委的邱泰源(圖右)接替參選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不過陳時中卻力薦次長薛瑞元(圖左)出任,雙方有了芥蒂。(圖/記者周志龍攝)本刊調查,綜合立院公報、法院判決書內容顯示,現行新冠疫苗救濟申請案審查過程,是由衛福部先對案件「初步分類」,區分標準為「有無血栓」,接著由2到3位衛福部醫院、部外醫院醫師,針對收案再做初步鑑定,然後由衛福部彙整、草擬審查結論草稿,供疫苗救濟審議委員最後作成最終結論。「問題就在審議無明確流程規定,直到受害者家屬一狀告上法院,法院要求衛福部應提出相關文件。」翁伊吟指出,透過法院蒐集到的簽到單、初步鑑定意見等有限的書面資料,以及立委廖偉翔揭露後,外界才漸漸拼湊出來審查程序,並懷疑其中程序有重大瑕疵。其中包括救濟審查委員會應有19到25位各領域委員參與審查,但是實際完整參與審查人數恐怕僅有5、6人;審議採共識決,卻沒有針對成會人數、表決流程有所規範,僅由會議主席主導會議進行,是否真有進入實質審查,包括委員發言內容、不同意見處理都引發外界質疑,更可能發生「主席說了算」,在第215次審查會議上,竟發生平均一案僅審查51.5秒的離譜情況,實匪夷所思。
兄弟爭產纏訟8年!張國煒確定獨獲140億遺產 判決理由曝光
長榮集團已故總裁張榮發在2014年立下密封遺囑,據傳指定由2房獨子、4子張國煒接任總裁,並單獨繼承百億遺產;遺囑內容引發大房不滿,大房3子張國政提出確認遺囑無效訴訟,一審認定判張國煒勝訴。張國政上訴,台灣高等法院駁回,案經上訴,最高法院今(14日)駁回確定,張國煒將可獨獲逾140億元遺產。針對此事,星宇航空回應,是涉董事長私人事務,無法回覆;長榮集團則說,事涉大股東私人事務,公司不便回應。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張國政起訴主張,他與張國煒同為張榮發(2016年1月20日死亡)之子,他認為張榮發在2014年12月17日作成密封遺囑時,不具遺囑能力,且其未在公證人楊昭國面前指定2人以上見證人,亦未向楊昭國陳述為自己之遺嚼。張國政認為,密封遺囑不符合民法所定要件,應屬無效。另因對於密封遺囑是否有效發生爭執,請求法院確認張榮發所為密封遺囑無效之判決。張國煒抗辯,依法院調閱張榮發就醫紀錄,足證張榮發製作遺囑當時具表述意思能力,且遺囑經張榮發自述、公證後已屬公文書,調查局鑑定也證明遺囑簽名是張榮發親簽,遺囑合法有效。台灣高等法院認為,張榮發雖在密封遺囑作成前2、3年經常因病住院治療,且在密封遺囑後有瞻妄症候群等現象,但並無任何病歷資料或醫師診斷書可證明他在密封遺囑作成時無遺囑能力,且張榮發在2014年9、10月間贈與其配偶存款新台幣1億元,2014年10、11月間移轉其英屬維京群島3家公司股權價值總計1億4675萬多元給張國煒,可見他仍有處分鉅額財產之能力,應有遺囑能力。高院還表示,密封遺囑上張榮發之簽名,經原審送法務部調查局進行筆跡鑑定,鑑定結果與他在2011年至2015年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董事會議簽名簿、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同意書上簽名之結構佈局、書寫習慣相符,應認是張榮發親自簽署。高院指出,公證人將密封遺囑連同公證書攜回蓋用鋼印,與公證書上密封遺囑之製作地點並無誤載之情事,密封遺囑符合民法規定之要件,自屬有效。張國政訴請確認遺密封遺囑無效,為無理由,判他敗訴,張國政提上訴,最高法院駁回確定。針對此事,星宇航空發言人聶國維指出,這是董事長張國煒個人的事情,他從來不會討論這部分的問題,目前也沒有任何的回應,因此沒有辦法回覆此事。長榮集團則表示,事涉大股東私人事務,公司不便回應。
合謀詐取千萬保險金不得!男子腳泡乾冰10小時 雙腳截肢下場慘
台北地檢署14日依詐欺罪起訴張姓男子及其同謀廖姓同學,指控二人合謀詐保,企圖以雙腳浸泡乾冰的自傷方式,詐取高達4103萬元的保險金。據悉,張男因財務困難,急需用錢,於去年與廖男共謀詐保計劃,然而,保險公司發現了異常,向警方報案。最終,2人不僅未能騙取任何一毛的保險金,張男還因此喪失了雙腳,並將面臨詐欺指控的官司。檢方調查指出,張男於2022年6月至去年1月起,先後向富邦、中國、保誠、新光、友邦5家保險公司投保,包括壽險、傷害險、長照健康險及旅行平安險,總額高達4103萬元。計劃實施時,張男找來昔日同學廖男協助,並於去年1月26日至27日執行計劃。當日,廖男駕車載張男前往新北市三重區購買乾冰,並於隔日在廖男台北市中山區的住處進行自傷計劃。在廖男協助下,張男於凌晨2時至中午12時,將雙腳浸泡在乾冰桶中長達10小時,造成雙腿嚴重凍傷。隨後,張男假稱是夜間騎車途中感到腿部寒冷,迅速送往台北馬偕醫院就醫,最終導致雙腿膝下截肢。然而,保險公司察覺異常,僅富邦向張男理賠了23萬6427元,其餘4家保險公司則未理賠。檢方指出,廖男明知張男的詐保計劃,卻仍然參與並協助實施,對張男固定在椅子上浸泡乾冰並錄影拍照。張男隨後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聲稱是因夜間騎車時受傷。然而離奇的受傷情形,引起保險公司的懷疑,經調閱醫師診斷書後,發現他的雙腿膝下是因為凍傷,才導致腔室症候群併骨缺血性壞死、敗血症、橫紋肌溶解症等傷勢。檢方扣押張男的保險單、病例單、急診證明及手機等物,並認定廖男和張男兩人涉嫌詐欺取財等罪行。,同時廖男也涉及幫助他人使之自傷致重傷罪嫌。檢方同時要求法院對其不法所得進行沒收,以確保2人無法從詐騙行為中獲利。
全家都詐保1/修車廠老闆養員工包吃包住 沒給薪水卻狂保險為哪樁
台南市刑大日前偵破一起詐保案,佳里區一名歲李姓修車廠老闆與從事保險業務的翁姓母親「內神通外鬼」,2019年起替車廠李姓員工先後投保多筆失能險及重大傷病險,還將受益人改到李老闆家族成員名下,該名員工2021年時發生自撞車禍,雖然傷勢不重,但李男竟依母親傳授的「教戰守則」要員工「扮癡呆」,再持醫師開立的診斷證明請領保險,有保險公司因此被騙,這些人食髓知味,想再請領總額近3000萬元的失能險時遭翁女任職的公司識破,報警調查,才戳破這場騙局。據了解,李姓男子曾在台南市區經營汽車工坊,專門改裝及維修高級跑車、休旅車等,也提供租售服務,包括婚禮禮車、戲劇需求、政治造勢、廟會前導車等,也收購二手車,甚至還提供汽車低利率貸款、車險辦理、車禍理賠諮詢等,業務相當多元,近年則將據點改回佳里區,還宣告要擴大營業,未來將有近千坪基地,沒想到私底下卻以詐保牟利。本刊調查,李男位於佳里區的維修廠內有3名「員工」,平時負責汽車改裝維修及租賃業務等,但美其名是「員工」,看起來卻比較像是李男的「小弟」,雖然包吃包住,卻疑似沒有給付薪水及勞健保,而且共同點就是「無家可歸」,不是跟家人斷絕聯絡,就是根本沒有家人,以這次涉案的李姓員工為例,據說父母早已亡故,2016年起被李男「收留」迄今,對老闆言聽計從,這次被警方逮到「裝病」詐保,偵訊時不願多談,只說「你們去問他(李姓老闆)。」修車廠李姓員工2021年7月間發生自撞車禍,當時傷勢並不嚴重,但出院後多次回診,卻變得不良於行又有痴呆狀況,藉此向醫生索要診斷證明申請理賠。(圖/讀者提供)知情人士透露,這名李姓員工曾開店家的車出門,卻出意外把車撞壞,他無力負擔大筆維修費用,只能「做工抵債」,車廠李姓老闆不甘損失,與翁姓母親討論,原本翁女就會用兒子公司的員工當人頭買保險「做業績」,這次更進一步,又加保了多筆失能及重大傷病險,為怕保險公司起疑,還分別透過多名業務員投保,最後再將收益人更改到其家族成員名下。前年7月李姓員工「恰好」出車禍,他自撞垃圾車後受傷送醫,雖然頭頸都有受創,所幸傷勢並不嚴重,治療後應已痊癒,在出院後卻不良於行還有癡呆傾向,在旁人陪同下,李姓員工陸續到醫院進行檢測,多次下來開立了11張「有失能傾向」的診斷證明書,讓醫師都覺得「怪怪的」,想解釋病情還不被接受,李姓老闆甚至來電要醫師診斷書「好好寫」,不然會「找人處理」,取得證明後就再也沒回診。事後李姓老闆還請人幫員工申請身心障礙手冊,並透過翁姓母親申請理賠,保險公司派出調查員暗訪,發現李姓員工平時生龍活虎,還能抽菸、騎機車,搬鋁梯等重物都沒事,驚覺有異,又查詢相關資料及投保紀錄,不排除已有其他公司受詐,於是中止理賠程序,展開內部調查並向警方報案。李姓員工發現警方找上門時來不及「入戲」,還故意裝得氣喘吁吁、行動吃力,讓員警都差點忍俊不住,李男與其母見事跡敗露,後來還要該名員工到醫院就醫,表示是因為吃藥後「突然恢復」,以掩蓋詐保行為;警方查扣李男等人手機,將已經刪除的通訊軟體紀錄找回,赫然發現翁女的「教戰守則」,指導對方該如何「演戲」才能過關,也破解這「內神通外鬼」的詐保案。台南地檢廖羽羚檢察官指揮偵辦,主嫌翁女及李男、員工等3人被警方帶回,偵訊時還嗆聲「做的都是正當行為」、「外面那麼多作奸犯科的都不抓」,矢口否認犯案,態度十分囂張,警方依偽造文書、詐欺背信、恐嚇等罪嫌送辦,檢方迅速偵結起訴,翁女、李姓員工遭收押,修車廠李姓老闆50萬元交保。保險公司出險理賠過程中發現案情不單純,派遣調查員明查暗訪,看到李姓員工行動自如,懷疑是詐保。(圖/讀者提供、CTWant合成)
校園防疫新制12日起兩階段實施 教部:「不強制」快篩陽教職員工生提供診斷書
校園防疫新制9月12日起實施,教育部表示,疫情在「零星社區感染」和「發生社區傳播」的不同階段,學校應有不同因應措施,且學校要調整請假規定,不強制要求篩陽性教職員工生提供醫師診斷證書以確認病情或復工復學,並得自主應變調整授課方式,保障學生受教權。9月12日起實施校園防疫新制,學生若確診或快篩陽性,要進行7天居家照護,期滿無症狀可入校上課;確診者的同班同學及教師,學校提供1劑快篩試劑,快篩陰性無症狀可上課,如有症狀應盡速送醫。校園防疫新制將實施,但國內ba.5的新變種疫情卻爆發中,學校要怎麼辦?對此,教育部提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計畫」,告訴學校在面對「零星社區感染」或「發生社區傳播」不同疫情階段的應對方法。在「零星社區感染」階段,教育部要求學校調整請假規定,不強制要求罹患急性呼吸道及疾病或快篩陽性的教職員工提供醫師診斷書以確認病情或復工復學,因為醫療院所可能極度忙碌,無法即時提供此類證明文件,此外,如果是輕症,也應該盡量避免出入醫院,以降低感染的風險。教育部也建議學校,如非必要,應避免指派教職員工前往國內、外疫區或嚴重疫情的縣市或國家,可改採視訊或電傳等其他方式來維持營運,或與教職員工協商彈性調整工作地點及工作內容。至於教學方面,學校推動的課程及活動,採「固定成員」實施,並落實課堂點名;對於請防疫假的學生,授課教師應提供他們於請假期間的課程進度、課程內容及教材,學生依課程進度進行同步或非同步學習。若疫情「發生社區傳播」,教育部表示,學校應訂有行政人員及教師代理機制,並隨時更新、擴充代理代課教師名冊,以因應教師被列為確診個案或密切接觸者,但因身體狀況無法進行遠距教學時,導致教學人力不足,影響學生學習進度。教育部進一步指出,學校如因確診或快篩陽性及居家隔離人數急遽增加,造成學校在課務運作上發生困難,可以調整授課方式,得與教育部校園疫情應變小組研商後施行。
病人為保險申請診斷書「他加班處理」 醫氣炸怒轟:醫師的工作是救人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不少民眾有買防疫保單,會請醫生開立診斷書,不過在疫情嚴峻時刻,也讓許多醫護人員忙不過來。兒科醫師陳木榮也分享自己20幾年前的經驗,指導他的主治醫師看見他為了開立診斷證明書而加班,氣得拉著他對家屬大吼「醫師的工作是要救人的」。兒科醫師陳木榮在「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發文分享,自己20幾年前剛畢業、剛當上住院醫師,某天晚上10點多,他還待在護理站沒有離開,「指導我的主治醫師剛好來病房查房,他很驚訝我竟然還沒有下班回家,他站在我身後,看到我在電腦上打著診斷證明書:『病人於民國幾年幾月幾日住院、幾月幾日出院、此次住院共幾天、幾月幾日住院、幾月幾日出院、此次住院共幾天、幾月幾日住院、幾月幾日出院、此次住院共幾天、幾月幾日住院、幾月幾日出院……』。」陳木榮表示,當時病例還沒完全電腦化,「病人住院出院超過50次,我白天要照顧病人,根本沒辦法整理出完全沒錯誤的診斷證明書,只能在下班之後留下來處理這件事。」主治醫師看到後,拉著他到病人的床邊對著病人家屬大吼:「醫師的工作是要照顧病人、是要救人的,不是來幫你量身訂作診斷證明書申請保險的」,之後還衝回護理站,把病人及腰高的紙本病歷抱到病人床邊,對病人說:「叫你的保險公司自己來影印病歷,叫他整本影印回家自己慢慢看,讓我的住院醫師回家休息,讓他明天可以繼續救人!」陳木榮感嘆,「每當有人跟我說他的診斷證明書一定要特別寫什麼內容,保險公司才會給付,我的腦中就會響起當時這位老師說的話。你可以請醫生開診斷證明書,但是你不能強迫醫生一定要在診斷證明書寫什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