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比
」反對衛福部增波波牙醫國內實習名額 藍委要修法保障本土醫學生
選前曾備受矚目焦點的「波波牙醫」(有國外醫學院學歷的牙醫)國內實習爭議,並未因為縣市長選戰結束而平息。衛福部日前公告「國外牙醫學歷參加醫師考試臨床實作適應訓練辦法」草案,就被國內牙醫抗議是替「波波牙醫」解套。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等人因此提案修正醫師法,立法限制外國牙醫實習(適應訓練)申請訓練人數,明訂不得超過國內牙醫系學生總招生名額的十分之一,推動波波牙醫國內實習制度化,也保障本來就已近飽和的本土牙醫就業市場。一直為「反放寬波波牙醫實習名額」的本土小牙醫聯盟召集人黃映綺表示,引進大量未成熟的國外醫學學歷畢業生,將與內醫學院學生分食臨床訓練資源,犧牲本土學生受教權,不僅不公平,也會造成全體訓練不足,影響全民將來的醫療品質。聯盟反對以任何理由加開國外學歷牙醫實習名額,更不能接受以少數弱勢民眾為犧牲品,為「波波牙醫」解套。王鴻薇今天與反對波波牙醫的國內醫學院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他指出,本次修法,是考量衛生署在民國98年跨部會會議決議,要求國外醫學系畢業生實習額「總容量」應為國內醫學生招生容額十分之一。她表示,目前牙醫師醫病比已經呈現飽和狀態,國內牙醫市場的需求已有不足,應優先保障本土牙醫就業,但衛福部新草案,針對國外學歷實習名額,卻是通篇未提及總量管制及人數上限限制,確實給予行政機關太大的權力。參與連署的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表示,國內牙醫科系採總量管制,過去7年牙醫生人數都被控管在371人(不包含國防醫學院牙醫系),從106年度迄今都是371名,加上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20名(採用學測成績,軍校獨立招生 20名),國內八大牙醫學系每年招生「容額」是391名,顯見國內對牙醫體系,在培育學生時期就已經開始把關,維持供需平衡,因若不把關,恐影響醫療品質。國民黨立委游毓蘭指出,國內牙醫學生也都經過嚴格實習、以及國家考試才能進入職場,但如今卻因衛福部公告條款,大開後門,讓這麼多外國牙醫學生,大量進到台灣牙醫市場,嚴重影響本土牙醫權益,這次修法就是要「反特權、反黑箱 要公平、護健康」,讓整個牙醫體系可以更加回歸制度化。
護波波牙醫稱女牙醫只算0.8人 本土小牙醫聯盟批性別歧視
對於日前有牙醫師為護航「波波牙醫」,指稱台灣的女性牙醫只能算0.8個人力,以此凸顯台灣牙醫人數比例尚未飽和,「本土小牙醫聯盟」今(23)日發文抗議性別歧視的言論,並指出公平正義是非善惡是台灣人堅持的普世價值,台灣高教體制的公平與正義不容破壞,呼籲在國外就讀牙醫科系的學生如果真想要在台灣當醫生,就請尊重台灣的體制與台灣的規定。小牙醫聯盟今天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台灣的女牙醫一週上班6天、工作12診以上的比比皆是,現在男醫師同樣也會請育嬰假,還有參與更多家庭事務,性平觀念早已普及化,但有護航「波波牙醫」的醫師竟在媒體上宣稱台灣的女性醫師工作產能比男性低,根本就是性別歧視。小牙醫聯盟指出,醫師人力評估有國際常用的參考依據和通用指標,是一門科學,2020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人力報告已指出牙醫人力過剩的危險,台灣目前的醫病比為1比1438,遠低於國際公衛的理想標準1比2000,衛福部也早有評估和相關數據,並公告國內每年培訓的近420位牙醫人力足夠應付甚至超過國人照護需要,因此未來會適度降低國外牙醫學系畢業生實習名額。況且國內出生率下降、人口已經呈現負成長,在台灣牙醫師成長率遠大於出生率的情況下,未來醫師過剩現象將會更趨嚴重。「馮茂倉醫師大膽斷言:台灣5到10年後恐鬧牙醫荒,並無科學的根據或研究支持。若果真如此,到時有人力需要的話再開放即可,何須急於現在開放?」小牙醫聯盟表示,若未來台灣真有牙醫荒,也應該是由教育部總量規劃,公正公平地經由學測考試入學方式,以增加國內牙醫系招生名額的方式解決,而不是增加引進波波牙醫學生,畢竟,台灣並不是醫療落後的地區。「想在台灣當牙醫,為什麼不在台灣唸牙醫系?」台大牙醫中區校友會會長暨本土小牙醫聯盟召集人黃映綺質疑,引發爭議的外國牙醫科系學生不會波蘭語、西班牙語,卻去波蘭、西班牙學牙醫,而且到波蘭和西班牙學醫,讀的卻是英語專班,既然想讀英語班,卻又不去美國或英國,懷疑是因為入學太容易,所以才要到波蘭、西班牙拿學歷,讓「波波管道」已經成為「無法考取國內醫學院」但是「具經濟能力出國」的人在台灣當醫師和牙醫師的捷徑和巧門。
波波有話說/醫病比陷「3大盲點」 台灣5到10年後恐鬧牙醫荒
許多人質疑波波牙醫回台執業,恐會造成牙醫人力過剩,開業牙醫師馮茂倉認為「並非事實,大家只是被不精確的數字蒙蔽」。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目前全國每萬人口約有6.9位牙醫師,每位牙醫師服務人口數約為1438人,醫病比為1比1438,低於國際公衛的標準1比1800。「光看數字,好像台灣的牙醫師非常多,但這裡頭卻有3大盲點!」馮茂倉說,第一,這個數字包含許多根本沒實際執業的牙醫師,以陳時中為例,他的執照也被計算在其中,但他現在有在看診嗎?「我認識的許多老前輩也都是如此,每天都在家中抱孫子,但牙醫執照還是掛在那邊。」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中)雖然仍被計算在牙醫人力之中,但事實上並無看診,全台類似的情況相當多,因此讓牙醫勞動力的數字失真。(圖/報系資料照)不只如此,5~10年可能出現恐怖的「人力斷層」!馮茂倉說,目前牙醫人數採總額控管,每年新增國內牙醫師385名、國外牙醫師約50名,但大約在民國60年時開始,私立四院校,招生數增加1倍,以高雄醫學院為例,一班50人就增加至100人,這一年畢業的牙醫人數相當多,換算下來如今約70歲左右,再5至10年恐怕已無法執業,屆時牙醫人數會大幅銳減。第二,牙醫性別比的變化。過去牙醫以男性居多,馮茂倉說當年自己班上約90多人,只有13位女同學;到了民國85年左右時,男女比大約是各占一半,而現在則是女比男多。「我必須先申明,這絕非性別歧視,而是相較於男性,當女性牙醫懷孕、生產、乃至照顧幼兒的3至5年的時間內,工作時間勢必會縮短,大約只能以0.8個人力計算,所以光看牙醫人數並不準。」第三,牙醫人力極度不均。走在台北、新北市街頭,的確會覺得牙科診所簡直比超商還多,幾乎滿街都是牙醫,但根據資料顯示,80.4%的牙醫集中在六都,其中,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的比例更高達五成以上,全台灣1萬6000多名牙醫,有7900名集中在這裡。依據健保署資料,全台共有153個鄉鎮區為牙醫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其中雲林縣就包含13個鄉鎮。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雲林縣只有178位牙醫師,一位牙醫師就要照顧3734人!其中,二崙鄉及口湖鄉目前更是0牙醫,僅能依賴牙醫巡迴醫療服務鄉民。」曾春美坦言,雲林縣屬偏遠地區,牙醫師與其他醫事人員招募不易,以口湖鄉為例,雖然辛苦爭取到牙醫預算,但牙醫師職缺已公告長達半年,卻沒人願意來。「我們也想了很多方法,例如向衛福部爭取增加公費牙醫師缺額,再由台大雲林分院、成大斗六分院代訓,藉此來增加雲林縣的牙醫人數,但目前僅被『參採』,尚無下文。」馮茂倉來自嘉義,也曾到阿里山等偏鄉進行巡迴醫療。「難道這些鄉民,要等到醫師來才能牙痛嗎?」馮茂倉說,別以為只有偏鄉才會遇到這種事,上個月大批英國民眾向新上任的首相蘇帕克抗議「找嘸牙醫」,原來是20年前英國同樣被表面數字蒙蔽,以為牙醫過剩,因此接連關閉兩家牙醫學院。沒想到英國如今竟退出歐盟,隨著新冠疫情爆發、英鎊貶值,很多來自其他歐盟國家的牙醫師紛紛返回母國,因此造成英國牙醫瞬間出現人力斷層。馮茂倉說,「所以英國發出緊急申明,只要在歐盟國家受訓的牙醫師,無論是任何國籍,都可以去英國執業2年。」英國20年前誤認牙醫師人力過剩,因此關閉2家牙醫學院,如今時空變化,民眾竟找不到牙醫治療,因此今年初起一直持續上街頭抗議。(圖/翻攝自Dentistry臉書)畢業於西班牙聖保羅牙醫系的蔡同學、陳同學,就因此考慮去英國執業,她們是國內牙醫師口中的「波波牙醫」,雖然已經通過第一階段國考,卻「卡」在排隊等待實習分發,陳同學目前的「號碼單」大約是380多號,預估最多需要等8年左右,而今年畢業的國外牙醫師甚至可能等10~20年。馮茂倉說,目前等待分發的國外牙醫生大約500多人,實在太過浪費人力,因為過幾年後,牙醫將面臨人力斷層,再加上長照也需要更多牙醫師投入,如果能妥善運用這些國外牙醫師,就能解決部分困境。「牙醫是一輩子學習的行業,實在不需要僅憑一張大學畢業證書就斷定能力,更何況有篩選機制。」馮茂倉說,這些國外牙醫生一樣要參加國考,如果能力不好,自然會被淘汰,每年大約也會有1/3國外牙醫生沒通過國考,所以既然通過國考,就該被公平對待,也剛好能夠補上人力缺口。
「堅守2年卻被從上到下獵巫」 護理師見戰友接連倒下淚喊:有誰為我們惋惜?
本土確診飆破百萬例,讓第一線醫護人員背負極大壓力,就有護理師發文感嘆,看著戰友一個個倒下,長官及單位間卻都在獵巫、撻伐,「有多少人為我們感到惋惜」。另名在近日提離職的護理師更稱:「我多年的滿腔熱血,第一線努力,最後的最後原來只是一坨屎。」要政府和高層別再壓榨與漠視第一線人員的聲音。一名護理師在5月20日於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表示,疫情爆發至今,每天都要承受永無止境的支援和訓誡,為了避免感染而被剝奪時間和假日,但「每天還是被長官打小報告沒保持1.5公尺距離」。護理師表示,她知道疫情期間辛苦的不只是醫療人員,警衛、往生室、清消人員與她們一樣,2年來不斷遭受無理對待和投訴,卻都被遺忘在疫情消息中。但「2年後的今天,身邊戰友因確診陸續倒下,連自己家人要治療也無法如期執行」,讓她甚是感歎又不捨,因為「我們堅守了2年,大家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當我們穿著隔離衣熱得滿身大汗卻仍然確診的時候,從上到下卻是一陣陣的撻伐及獵巫」,令護理師覺得「好無助、好遺憾,這種求助無門的感覺好可怕,好希望自己能做點什麼」,並反問這2年多來,有多少人為醫療相關人員感到惋惜?另名護理師也在「Dcard」發文痛斥,「麻煩上面大老來當基層啦!話都你說,事都基層抗」,表示已經提離職的她,雖然不用再過早7晚8,終於可以正常上廁所,也不用領輪3班才勉強70K、還要冒著感染風險上班,回家只能躺沙發的生活。但政府的政策依然讓她相當火大,「該死的護病比,比起病人,我們護理師都要準備被超渡了」。這名護理師進一步表示,不斷被壓榨的護理人員之所以沒上街抗議,是因為:「護理人力不夠啊!出來不上班病人誰顧,下班所有精力都被壓榨完了,有時下班還要搞該死的進階報告跟評鑑,更沒有體力。政府跟醫院大老真是計畫通順呢!」並感嘆:「我多年的滿腔熱血,第一線努力,最後的最後原來只是一坨屎,碰到了還要洗掉,沒人在意,主管的話永遠讓人寒心。」最後她也表示,護理師確實很廉價與好取代,每年多的是新人和新的肝,「年年訓練新人,年年留不住人才,大老你們真的都不打算好好想想嗎」,並怒嗆酸民:「酸民最會嗆不爽不要做啊,謝謝,老娘就是沒有要做了,希望酸民一生健康,因為世界沒有護理師,你們也應該可以過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