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檢查
」 大陸 醫院 症狀 癌症 檢查![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95837/sm-4364a335491dd7db50b9073a7244c3a9.jpg)
女行員罹胰臟癌卻無不適症狀 醫見臉上「1異常徵兆」急建議就醫
看臉色就能判斷健不健康!急診科醫師魏智偉分享,他某天到銀行辦事,發現女行員的臉色「不太對勁」,眼白也有點泛黃,他進一步詢問對方是否有身體不適或腹痛症狀,她只說有點疲累,因此他便建議對方到醫院接受檢查。一段時間過後,魏智偉才得知,該女行員確診了胰臟癌。魏智偉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提到,「看臉色這件事是蠻準的」,他某次在銀行辦事,發現接洽的女行員臉色不對勁,便主動詢問身體是否不適,對方回覆說還好,但魏智偉和對方四目相交後,再追問對方最近小便顏色有沒有比較黃,懷疑這名女行員可能有黃疸。魏智偉解釋,最容易觀察到黃疸的部分,就是眼睛和尿液,一旦開始異常發黃,通常黃疸指數已經在2以上了,就需要到醫院檢查。魏智偉接著說到,當時他繼續詢問女行員,是否有腹痛或其他不適症狀,對方則說沒什麼症狀,只是稍微比較容易累一點。聽完對方的回應,魏智偉擔心,假設黃疸是由阻塞或結石引起,通常會讓人感到疼痛,此時還屬於良性的,處理完就好;如果沒有疼痛,反而可能是更嚴重的狀況,因此他趕緊建議對方務必就醫檢查。過了一陣子,魏智偉再次去到那家銀行後,發現該名女行員已經不在那邊上班了,其他同事才說到,對方特別感謝他,因為當時她聽完建議後,就立即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胰臟癌初期。魏智偉說明,由於腫瘤長在胰臟頭部位置,像是胰管、膽管、十二指腸的交界都在那附近,若剛好壓到膽管,會讓膽汁排泄不順,進而慢慢出現黃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95754/sm-2c4b33ec7d8b545d7abb5b637d20c2c2.jpg)
台南大樓清晨竄火!消防急疏散33人逃生 女屋主吸濃煙送醫
台南市北區12日上午6時許驚傳火警,1棟社區大樓的10樓住家突竄熊熊烈火, 所幸63歲柯姓女屋及時逃出僅吸入濃煙,消防局立即派遣各式人車趕抵搶救,到場後迅速疏散大樓住戶,並在10分鐘內撲滅大火,同時將柯女緊急送醫治療,詳細起火原因及財損仍待調查釐清。消防局說明,台南市消防局上午6時48分獲報,北門路二段的大道新城社區大樓發生火災,消防局立即出動18車43人趕抵救援,到場時消防員發現起火點位在建物10樓的臥室,隨即疏散大樓內的33人並鋪設水線灌救,且迅速在上午7時12分成功撲滅, 但臥室已被燒成一片焦黑。消防局表示,此次火警造成臥室燃燒面積6平方公尺,所幸大樓火警自動警報啟動,柯女才及時逃生,但她疑逃生途中吸到濃煙,經救護員檢傷鼻孔雖無碳粒且無外傷,仍預防性緊急送往成大醫院檢查,詳細起火原因及財損仍待火調人員進一步調查釐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5357/sm-511593cc01dadecac28e7edf129789c9.jpg)
新北市新莊公寓突發火災!住戶與狗狗險遭濃煙吞噬 幸無大礙
新北市新莊區自治街市場附近一棟公寓1樓,10日上午10時許突然發生火災,火場濃煙滾滾,危險一觸即發,消防人員接獲報案後,立即趕到現場布置水線灌救,並迅速疏散1至4樓的住戶5人以及一條狗,事故發生時,住戶和狗狗都處於濃煙中,造成其中2名男子因吸入濃煙輕微嗆傷,消防隊員協助2人佩戴「共生面罩」後成功將其救出,並且為預防萬一將其送往醫院檢查。火勢發生在短短10分鐘內即被成功撲滅,據初步調查,火源疑似從廚房起火,火勢燃燒面積約為3平方公尺,消防人員提醒,火災發生後,及時的疏散行動是關鍵,特別是對於住戶和寵物的安全保障,幸運的是,本次火災並未造成人員重大傷亡。目前,消防部門已對火災原因展開詳細調查,初步排除外部因素引發火災的可能性,疑似是廚房內的電器或其他設備故障所引發,警方提醒居民,日常生活中應特別留意廚房電器設備的安全使用,並定期檢查電線及火源附近的易燃物品,防範火災發生的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95328/sm-bfd11011d461ca471609fee8e48e285a.jpg)
疑撿玩具釀禍!台中6歲童從5樓墜落 慘摔2樓鐵皮屋頂「僅瘀傷」
台中市大里區於10日上午發生一起墜樓意外,一名6歲男童疑似為了撿拾玩具,從5樓住家處高空墜落,最後摔在2樓鐵皮屋的屋頂上,鄰居見狀後也隨即通報救護中心,將男童送往醫院治療。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台中消防局於10日上午9點左右接獲通報,指稱在大里區長春路78巷發生孩童墜樓事件。後續十九甲及霧峰分隊共3車5人隨即前往現場。而當警消人員抵達後,2樓住戶已將摔在鐵皮屋頂上的男童救至一樓,救護人員隨即對男童進行傷勢檢查,後發現男童意識清楚,僅臉部瘀傷,並無生命危險。後續男童便由家屬接手帶往醫院檢查。霧峰分局調查後表示,事發當下,男童與家屬都在屋內,疑似男童為了撿拾玩具,再加上住家窗戶沒有設置鐵窗,窗外也沒有陽台,所以才導致男童從5樓住家處掉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產檢發現兒停止發育 農村媽堅持生孩子「2年後超後悔」
傳宗接代的觀念,在許多傳統家庭仍根深蒂固。中國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有一名農村婦女,當她得知自己再度懷孕,內心充滿了期待,不顧一切生下孩子,結果卻換來深深的後悔。根據《微信公眾號》,這名女子叫薛曉芳,她一直希望有個兒子,以延續家族的血脈,因為第一胎的生產過程順利,她和家人便覺得產檢是不必要的,浪費時間和金錢,因此並沒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一系列檢查。隨著臨盆的時間接近,薛曉芳的肚子越來越大,懷孕9個月時,家人又擔心起來,催促她去產檢,豈料結果顯示孩子已經停止發育2個月,且可能存在嚴重的畸形。然而,她堅持要生下孩子,在2019年一個清晨,她產下了一個男嬰,孩子出生身上帶著許多斑點,看起來有些虛弱,但初步檢查心跳、生命跡象都正常。一轉眼過了2年,男嬰逐漸長大,家人卻發現他對聲音毫無反應,起初只是以為發育遲緩,但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狀況並沒有好轉,於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赫然發現男童雙耳極重度耳聾,他們不死心輾轉到多家醫院複診,但結果都一樣。薛曉芳內心充滿懊悔和自責,她回想起孩子出生後的異常表現,包括對聲音不敏感、反應遲鈍等,但當時卻沒有放在心上,如今來看驚覺是耳聾的早期症狀,她恨自己沒有早點發現異常,也恨自己沒有重視產檢。一家人四處奔波,希望打聽到治療方法,後來得知可以透過植入人工耳蝸來幫助孩子恢復聽力。雖然昂貴的手術費和後續的訓練費用讓他們猶豫,但薛曉芳並沒有放棄,她在網路發起求助訊息,靠著社會的力量籌到足夠的手術費用,讓兒子在2021年6月接受手術,讓耳朵可以聽到世界的聲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93088/sm-c69da1371bf580b2dfa40b2f51c25b52.jpg)
寶寶等不及!孕婦臨時選甜甜圈店停車場生了 獲免費吃1年份賀禮
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名懷孕女子貝內特(Sha'nya Bennett),近日與先生米契爾(Keon Mitchell)帶著兒子準備去醫院,半路上她覺得自己快分娩,臨時停在附近的甜甜圈連鎖店Krispy Kreme停車場,還沒等到醫護人員來就自己順利生產。事後該店經理送上賀禮,要免費提供貝內特全家1年份的甜甜圈。綜合外媒報導,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女子貝內特,懷孕數個月已經倒數卸貨中,日前她與先生米契爾帶著5歲兒子,要前往弗勞爾斯醫院(Flowers Hospital),在抵達目的地還有約1.6公里時,貝內特有感覺自己快要生產;於是米契爾就近找到附近一間甜甜圈連鎖店Krispy Kreme的停車場,停好車打電話叫救護車。貝內特透露,當日天氣不好,恰逢大雪期間,甜甜圈連鎖店Krispy Kreme沒有開門營業,現場沒有人可以提供幫助,他們只能等醫護人員前來;不過等待過程中,貝內特腹中的孩子彷彿等不及來到這世界,沒多久貝內特竟自己順利生產,她與嬰兒最後被送往醫院檢查後,都平安出院回家。貝內特經歷了一次如此特殊的生產經驗,她本人也很不敢置信,除此之外,她在甜甜圈連鎖店Krispy Kreme停車場分娩引起討論,該店經理弗倫奇(Laura French)不僅恭喜貝內特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還免費提供他們一家人1年份的甜甜圈,還提出建議能讓在停車場誕生的小朋友,1歲時到店裡辦生日派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戲說台灣》童星實際年齡已46歲 罹罕病身高停在135公分
長壽單元劇《戲說台灣》播出20多年,深受許多觀眾喜愛,其中男演員鍾國洪是熟面孔之一,以「小少爺」的形象為人所知,不過他其實是成年人,甚至年過將近半百,讓人相當意外。據了解,鍾國洪外表看起來只有小學生,但現年已經46歲,由於外型和聲音與孩童沒有不同,被粉絲成為「真人版柯南」。鍾國洪其實已經46歲。(圖/翻攝自戲說台灣YouTube)由於鍾國洪在小學三年級被診斷出「生長激素不足」,到了五年級時,被爸爸帶去醫院檢查,醫生當時診斷疑是生長激素或賀爾蒙分泌不足所致,到了小學畢業時只有100公分高,20歲時身高有一度長高到110幾公分,30幾歲時又再長高一些,目前身高停留在135公分。外表看似小孩,也為鍾國洪帶來不少困擾,像是買菸或參加投票時,常常遭到質疑,但他始終抱持樂觀正面的態度,在演藝圈闖出一番成績。醫師指出,生長激素是由腦垂腺製造與分泌的激素(賀爾蒙),主要作用在刺激生長與細胞的再生,而先天性生長激素缺乏的發生率只有約4000分之1。後天所造成的生長激素缺乏包括發生於腦瘤,腦部手術後,或腦部放射治療後。缺乏生長激素的兒童給予生長激素的補充後,生長速度會顯著加快,經過數年的治療後,身高得以到達正常範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92203/sm-e7a3c7cec65f9ef59cb39c8759a636a4.jpg)
北榮胸腔科主任猝死享年53歲 醫示警小心7前兆
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柯信國驚傳猝逝,享年53歲。據悉,柯信國昨日參加餐敘時一切正常,未料返家後突然發生意外,經緊急送醫搶救仍不幸宣告不治,確切死因仍待進一步釐清。對此,醫師提醒,猝死可能發生前身體會出現異常訊號,然而最可怕的是,許多患者在猝死發生前並無明顯症狀,若屬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及早檢查。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曾在《健康2.0》節目中提到,許多猝死案例的患者在事發前,常出現不明原因的不適感,特別是在天氣劇烈變化、患有慢性疾病,或長時間處於過度疲勞狀態時,若突然冒出從未出現過的異常感覺,應視為重要警訊。此時,務必要立刻停下手邊的事情,盡速前往醫院檢查,以免錯失黃金救援時間。陳欣湄指出,猝死前可能會出現一些徵兆,例如心臟病發作前,患者可能會感到頭、頸、背部大量出汗,或是臉色發黑、發白,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此外,若經常出現眼前發黑的狀況,可能會誘發心肌梗塞,而劇烈頭痛則可能與腦部血管問題有關。身體不明原因的疼痛,尤其是胸口頻繁疼痛,可能是心肌梗塞或心血管疾病的警訊。最令人擔憂的是,許多猝死案例在發生前並無明顯症狀,使得防範更具挑戰性。家醫科醫師洪暐傑則表示,研究發現,多數猝死案例發生在症狀出現後的1小時內,一旦身體發出異常警訊,務必要盡快就醫評估。近半數的患者在失去意識前完全沒有症狀,平時應關注自身健康,留意與心因性猝死相關的危險因子,例如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吸菸、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糖尿病,以及缺乏運動等。洪暐傑建議,預防心因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是積極控制相關危險因子,包括妥善管理膽固醇與血糖、將體重維持在標準範圍、控制血壓穩定、每日攝取足夠的蔬果、戒菸,以及每週至少運動3次,累積運動時間應達150分鐘以上。醫師提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及早發現潛在危險,才能有效降低猝死的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92119/sm-36e618e0ff49a7603ca47e061fd37bbe.jpg)
屁股痛照X光驚見「體內布滿白點」 醫示警「全是蟲卵」:避免食用生豬肉
美國佛州一名急診室醫生加利(Sam Ghali)近日在社群平台分享了「最瘋狂的X光照片」,一名患者因臀部疼痛前往醫院檢查,怎料X光片竟顯示,其骨盆周圍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點。據悉,這些白點其實是鈣化的「豬肉絛蟲卵」,是因患者食用未煮熟或生的豬肉所致。根據外媒《鏡報》(The Mirror)報導,加利日前在社群平台X上傳了一張X光片,聲稱這是「我見過最瘋狂的X光照之1」。他表示,這是一種被稱為「囊蟲病」(Cysticercosis)的疾病,是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的幼體(囊尾幼蟲)寄生在人體組織的病症。加利接著說到,這名患者原先不知道自己患上這個疾病,直到跌倒後,因臀部疼痛去照X光檢查才得知。他解釋,這種情況是由於人類食用了生豬肉或未煮熟的豬肉而引起,豬肉絛蟲的幼蟲會寄生到人體的任何地方,包括大腦、皮下肌肉組織等等,特別容易出現在臀部、腿部的肌肉和軟組織中。「雖然幼蟲只存在骨盆時,通常會不危及生命,一旦進入大腦,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加利示警,一般來說,感染「囊蟲病」後,患者不會有任何症狀,但當幼蟲侵入大腦後,患者可能出現頭痛、癲癇發作、意識不清、精神錯亂等症狀,甚至可能死亡。報導指出,「囊蟲病」通常發生在拉丁美洲、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大多數患者是因為吃下有絛蟲卵的食物或水引起,最常見的是吃生菜。不過,一般的「囊蟲病」不一定要前往醫院就診,除非出現神經系統的症狀,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加利也提醒,預防的關鍵「囊蟲病」就是避免食用未煮熟或生的豬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1723/sm-14140704b4135c9196c9c5a3e88ee4d4.jpg)
今年首例百日咳現蹤 高雄2月大女嬰確診、匡列39人
高雄市22日公布新增1例「百日咳」確診案,為2個多月大女嬰,1月2日出現咳嗽有痰症狀,前往診所就醫,但仍持續咳嗽2周且伴有吸入性哮聲,家人帶往醫院採檢確診通報。衛生局疫調指出,女嬰主要照顧者為母親與外婆,外婆1個月前就有出現咳嗽症狀,目前正接受採檢中,衛生局共匡列39人。衛生局表示,今年全國首例百日咳確診案為2個多月大女嬰,並於1月2日就開始出現咳嗽有痰症狀,曾前往診所就醫,但仍持續咳嗽2周以上,且伴有吸入性哮聲,家屬趕緊帶往大醫院檢查,1月21日檢出為百日咳陽性確診。衛生局指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圖/衛生局提供)疫調指出,女嬰家人共7人,平時主要照顧者為母親及外婆,外婆於1個月前即有咳嗽症狀,已安排至醫院住院及採檢通報,其餘家人無疑似症狀,衛生局目前已匡列 39名高暴露風險接觸者,包含7名家人及32名醫護人員,已針對7名家人安排採檢,接觸者均已完成預防性投藥並進行健康監測至2月11日。衛生局指出,百日咳為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最長可達21天,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而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疑似症狀包含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目前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圖/衛生局提供)目前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國內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1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也呼籲家長,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90166/sm-992bfb0c29f2dea42fc566c2d3724a93.jpg)
女星錄影玩遊戲輸了遭罰「牛糞抹臉」 塗到眼睛下場悲劇了
女星徐瑋吟(鮪魚)從在節目《國光幫幫忙》助理受到關注,後與男星小鐘搭檔主持外景節目《愛玩客》長達9年打開知名度;最近徐瑋吟上談話性節目分享過去錄影有多賣命,輸掉遊戲竟被用牛糞抹臉處罰,因為塗到眼睛還差點失明。徐瑋吟近期在節目《11點熱吵店》談起昔日為了在演藝圈生存,工作全都逆來順受,有一次錄外景節目還直接被用牛糞抹臉;徐瑋吟提到,她與小鐘主持《愛玩客》,有一集玩遊戲她輸了,懲罰是要將新鮮的牛糞直接抹在臉上,一開始她有拿一點敷臉上,本想說「意思一下」,但搭檔小鐘卻挖了一坨往她臉上抹,讓她嚇得措手不及。徐瑋吟在節目上玩遊戲輸了,遭罰用牛糞抹臉,結果竟塗到眼睛裡面。(圖/翻攝自YouTube/11點熱吵店)最慘的是,徐瑋吟表示,牛糞竟然塗到眼睛裡面,急著想用乾淨卻搞得眼睛和嘴巴都是,錄影後她以為趕快洗乾淨,不需要特別處理,結束工作行程回家後,她的眼睛開始紅腫、有血絲、發炎,她才趕緊去醫院檢查。經醫師診斷,徐瑋吟眼睛裡菌數太高,細菌太多,嚇得直言「妳再撐個幾天不來看,眼睛有失明的可能」徐瑋吟說自己眼睛紅到看不見白眼球,非常可怕。徐瑋吟透露,眼睛因為塗抹到牛糞後,菌數太高幾乎看不到白眼球,差點失明。(圖/翻攝自YouTube/11點熱吵店)想起這件事情,徐瑋吟認為如果自己是去別的節目當來賓,很多時候拒絕某些事情好像還行,頂多就不賺這個錢,但遇到自己的節目,有時候就跟金錢無關,而是一種使命感,自己也坦承是想博一個機會,最後她展現樂觀一面說,「沒有當初那個經驗,我今天哪能上這一集(節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90142/sm-b90b1adc0d6216d79c36737823536876.jpg)
經理外派柬埔寨「吐黑血」!老闆不給住院趕人回台 病逝只願給8萬
一位男子進入上市公司擔任財務經理,被外派至柬埔寨工作,誰知公司宿舍居住環境惡劣、裡頭有數不清的小蟲和螞蟻,導致他的身體出現狀況,不僅腳腫痛、肚子脹大,甚至吐出黑血。孰料公司不允許他住院、輸血,甚至要病重的員工自行搭機返台。最終男子因延誤治療喪命,卻僅獲賠2532美元(約新台幣8.3萬元)。「要過年了,有一些家庭卻必須過一個哀傷的年。」前立法委員邱顯智在臉書表示,最近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帶著資料前來求助,「他的爸爸,會計系畢業,做了很長的時間的財務主管,去年因為中年失業,在家待了半年,但為了家庭,爸爸還是很努力找工作」,後來成功被某上市公司錄取,但須外派至柬埔寨子公司。邱顯智指出,該子公司位於距離柬埔寨首都金邊4小時的偏遠小鎮,「到職後一個月某日,爸爸傳訊息告知兒子,公司宿舍居住環境惡劣、宿舍有小蟲、螞蟻,以致於腳腫痛、肚子脹大。次日,爸爸起床吐黑血、解黑便,也傳訊息給台灣的家屬,表示有這樣的症狀,身體很不舒服。於是爸爸便向子公司老闆報告,前往醫院就醫。」邱顯智接著說,經過當地醫院檢查,醫生表示患者病情很嚴重,除了要立即住院外,還要輸血、請看護;公司行政助理立即向老闆報告,誰知對方不同意員工住院輸血,反而丟給正在住院、等待輸血的病人一張機票,要求勞工必須立刻辦理出院,並於隔日中午12點搭機返台。無奈之下,財務經理一邊吐血一邊坐了4小時的車到金邊,卻因健康問題遭航空公司拒載,「公司再度把勞工載到金邊的另外一家醫院,並且告知兒子,他的爸爸,已經住進該醫院在做ICU檢查。兒子這輩子沒去過柬埔寨,但是為了爸爸,他只好當晚搭乘最近的航班,趕快從台灣出發經過曼谷轉機,輾轉經過日夜18個小時後,於次日上午來到金邊。」邱顯智透露,待家屬趕到醫院時,發現親人陷入昏迷,身旁沒有任何人照護,加上病情被延誤太久,已經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最後不幸病逝,「兒子跟媽媽在金邊,處理爸爸的火化後事。萬萬沒想到,爸爸才57歲,為了家庭打拼,居然上班才一個月,就這樣走了。兩人抱著骨灰回台灣。」聽完當事人的遭遇,邱顯智詢問家屬「公司有什麼表示?」這時對方緩緩拿出1張協議書,指公司一直要求他們簽名。邱顯智接過一看,只見上頭寫著「茲雙方為XXX遺體離院事宜,本友好協商,同意訂定本協議書…甲方基於人道關懷願提供乙方ICU醫療費用美金2532元整作為協助」,讓他不禁感嘆「2532元,這是這家公司對一條人命的回答。」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被車撞「覺得沒事」未就醫!男6天後家中身亡 司機要賠148萬
被車撞了6天後突然去世該誰擔責?大陸重慶市大足區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男子曾慶前騎電動車載著妻子去趕集,回家途中與一輛小型轎車發生碰撞,導致夫妻倆從車上摔下。事故發生後,儘管曾慶前感到身體不適,但他認為問題不大,沒有去醫院檢查,不料6天後突然在家中逝世,家屬懷疑與車禍有關。綜合陸媒報導,曾男當天騎電動車載妻子外出,途中發生車禍,但他並未就醫,6天後突然在家中去世。岳父李福秋懷疑,女婿的死亡與車禍有關,並向警方報案。經過屍檢和司法鑑定,結果顯示曾男背部的挫傷,符合死亡誘發或促進因素,且背部挫裂傷及主動脈內膜損傷發生在死亡前3至6天的時間段內,正好符合車禍發生的時間。法醫鑑定意見表明,曾男因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夾層破裂出血,引起呼吸循環衰竭而亡,背部受傷是這一過程中的誘發或促進因素。有網友表示,「被車撞了,不管多小的事情都得去醫院檢查,這是常識。」也有人說,司機既然撞到人,應該讓對方去醫院做全面檢查,如果當時及時處理,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根據法院判決,雖然曾男未及時就醫,導致病情惡化,但考慮到背部受傷確實是死亡的誘發或促進因素,且事故責任認定書顯示司機負全責,因此可以推定曾男的死亡與此次交通事故存在因果關係,判定保險公司需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人民幣66萬餘元(約新台幣297萬元),其中司機承擔50%責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手腳突現「蟒蛇紋」!竟是睡前1習慣害的 醫生示警:有病變風險
大陸江蘇省一名70多歲的王姓婦人近日前往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就診,原來就在幾天前,她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手和腿上,竟多出了一大塊網狀黑紅色的花紋,看起來就像蟒蛇一般,怎麽都除不掉,深怕得了大病,趕緊來到醫院檢查。醫生查出,婦人睡前習慣用熱水袋取暖,久而久之導致低溫燙傷。《新聞晨報》報導,王婦近日發現手腳出現一大塊網狀黑紅色的花紋,看起來就像蟒蛇的花紋,嚇得趕緊就醫。收治個案的皮膚科醫師鄧琳在詳細詢問後,很快便找到了原因,原來自從天氣變冷後,患者一直貼身使用熱水袋替手腳取暖,久而久之發生了低溫燙傷,導致皮膚出現網狀花紋。鄧琳說,網狀紋的燙傷在臨床上被稱為「火激紅斑」,是一種由於局部皮膚長期受不足以引起燒傷的高溫刺激,導致毛細血管擴張、持久性紅斑、網狀色素沉著,有病變風險。火激紅斑雖然痛感不明顯,但影響美觀,恢復期較長,通常需要半年至1年左右的時間,皮膚主張才能自動修復。醫生表示,低溫燙傷是冬季常被忽視的燙傷,雖然一開始不容易被注意到,但一旦形成傷害,就會比較深,「皮膚其實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嬌貴。只要長時間接觸超過體溫37℃的溫度,就有可能對皮膚產生傷害。」鄧琳說,大家用來取暖的熱水袋、暖風機、電熱毯等,其實都超過了安全溫度,不建議長時間使用,特別是棉被具有蓄熱能力,如果在睡覺時使用就更容易燙傷。鄧琳提到,每年冬季被低溫燙傷的患者不少,大多是因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例如長期使用火爐烘烤、熱水袋等取暖物品。最誇張的是,她還碰過一名女性患者,大腿上出現了一片火激紅斑,最後發現對方只是因為習慣性把筆記型電腦放在腿上導致,可以說低溫燙傷無處不在,防不勝防。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環障礙者、肥胖者、年老體弱者、長期臥床者等對溫度感應能力相對遲鈍,而新生兒則是因為皮膚柔嫩,更易導致火激紅斑。鄧琳提醒,防止低溫燙傷最重要的是與致熱源保持適當距離,且避免長期反覆暴露於溫熱環境。醫生提醒,大部分早期病變是可逆的,持久病變有時可能遺留永久性色素沉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火激紅斑長期持續不退,極有可能發生病變,演變為鱗狀細胞癌等嚴重疾病,建議規範治療,定期隨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8091/sm-e27ef8c855c705fb6f3ab5e3a3f135a6.jpg)
國小男童上課老是打瞌睡 就醫檢查見「2症狀」竟發現已罹患糖尿病
台南市一名國小3年級男童小威(化名),近日在課堂上經常打瞌睡,甚至坐著也能睡著,讓家長擔憂不已。小威在母親陪同下前往醫院檢查,發現他出現尿糖、空腹血糖過高等問題,確診罹患第1型糖尿病。經過胰島素治療、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後,小威上課不再想睡覺,症狀已有明顯改善。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潘潔慧表示,第1型糖尿病屬於胰島素依賴型,患者因胰島素作用不足,細胞無法獲取足夠能量,導致疲倦、嗜睡等症狀。雖然糖尿病過去被認為多發於中老年人,兒童糖尿病則以第1型為主。但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改變,飲食精緻化、運動不足,導致兒童及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發病率逐漸增加。潘潔慧指出,第2型糖尿病通常是與體質和環境因素造成的慢性疾病,患者多為肥胖兒童,常伴隨「黑棘皮症」,脖子後側皮膚變黑且紋路很深,也會出現在腋下、鼠蹊部,嚴重時甚至會延伸至肘部、膝關節等彎曲側等部位。潘潔慧強調,無論第1型或第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的關鍵在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注射胰島素、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及保持良好的心情。特別是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病情相對溫和,易忽視長期追蹤的重要性,治療一段時間後就不再追蹤,導致血糖失控。潘潔慧也引用國外研究,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患者30年後發生腎病變的比例高於第1型患者,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體型肥胖且伴隨「黑棘皮症」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87879/sm-92c99dfd20abf39d8ea63d8548b7d9c5.jpg)
折疊椅突垮掉!男子遭金屬管插進肛門 昏迷血流1小時才被送醫
日本一名51歲男子日前在家中坐在一張折疊椅上時,椅子突然不穩垮掉,導致一根金屬管直接插進他的肛門內。他當場昏迷血流不止,直到1小時後才被家人發現,緊急送醫進行治療。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日本一名51歲男子,日前在家中浴室內並坐在一張折疊椅上。沒想到,折疊椅突然垮掉,導致金屬管直接刺穿了他的肛門,他當場昏迷血流不止,直到1小時後才被家人發現,緊急送醫進行治療。男子被緊急送醫後,醫生進行了一系列掃描以確定損傷程度,特別是髂靜脈和髂動脈,因為這是主要負責為下半身提供血液的器官。所幸經過檢查後,發現男子傷勢雖然嚴重,但金屬管也沒有刺傷髂動脈,僅有右髂靜脈被刺穿,也沒有持續性出血。而因為男子的直腸也有受損,因此醫生為他進行了腸造口手術,在腹部開一個通道,讓結腸可以排泄廢物。男子在住院治療11天後,情況漸漸好轉,便出院回家休養。結果才回家4天後,男子的右腿竟開始出現腫脹的情況,讓他嚇得立刻回到醫院檢查。後續經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右側髂總靜脈有血栓形成,肺部也有肺栓塞的情況,因此再度住院,注射抗凝血劑治療。後續,因為男子無法忍受醫院的環境,因此醫生讓男子出院回家休養,不過仍每天需要口服抗凝血劑,並定期回診進行追蹤。醫生指出,後續男子未再出現下肢腫脹,也無任何血栓復發的跡象,現在已能正常開車,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河南男尋親「認錯爹16年」 他揭當年不驗DNA真相
中國河南鄭州有一名王姓男子,2008年尋親找到自己的父親,然而過了16年才驚覺,父子倆並沒有血緣關係,引發網友關注。近日他受訪講述這段經歷,還原事情的來龍去脈。本站曾報導《河南男尋親…16年後才知「父親是假的」 結局超溫馨》,提到男子王剛16年前尋親,以為找到自己的「親生父親」,事後驗DNA發現沒有血緣關係,但他覺得無所謂,「以後你還是我父親,這16年你給予我的,是別人沒有給予我的」。對此,王剛接受《紫牛新聞》訪問,透露小時候經歷過7任養家,10幾歲獨自外出打工,2008年時他25歲已經成家立業,到山東滕州尋親時,找到第1認養父隔天就認親成功,對方聲稱是他的私生子,但多年來一直推託驗DNA,「直到最近他身體不好,我帶他去醫院檢查時順便做了DNA鑑定,才發現我竟然不是他親生的」。王剛想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圖/翻攝自紫牛新聞)這名父親解釋,當年錯認王剛是自己的私生子,實際上是看他可憐,但王剛反質疑:「我當年25歲,都已經成家立業了,有什麼需要可憐的地方?」為何當年相認的時候不做血緣比對?他解釋,一開始都要求DNA鑑定,但當時技術不普及,如果要做就要到大城市,父親就一直推託,加上當年認親的時候來了很多人,在那樣的場面下也不好去確認真假。王剛指出,「直到2011年我開車帶他去醫院,先是驗了個血型,恰好是和我一樣的B型血,暫時打消了我的疑慮,而且當時大家的關系很融洽,我就沒有深究。我雖有疑慮,但又不想破壞這來之不易的親情」。王剛表示,他想知道自己到底從哪裡來的,對方現在又提供一個線索,他會按照這個線索去找,「但是如果他說的還不是真話,我只能求助於法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7790/sm-3e3d90caf835722581ef2fe1a843d636.jpg)
流感進入流行期!國際疫情也升溫 日本升幅劇東京6年首發「流行警報」
國內流感疫情已正式進入流行期,而且疫情正持續上升,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12月22日至12月28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已有約10萬9千人次。而國際流感疫情也有明顯上升,其中鄰近國家日本東京更時隔6年再次發布流感流行警報。1死亡個案初期劇烈咳嗽 入院檢查已肺炎、呼吸衰竭疾管署公布,上週(12月24日至12月30日)國內新增1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0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有一例較年輕流感死亡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本身有氣喘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11月下旬開始有劇烈咳嗽、呼吸喘、全身無力等症狀,前往診所就醫診斷為感冒,領取一般口服藥物就返家了,不過後來症狀加劇,於12月上旬前往醫院就醫。經醫院檢查發現,這名個案已有肺炎的情形,進行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陽性,經檢驗確定感染H1N1流感病毒,醫師診斷有肺炎、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因此收至加護病房治療。不過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在住院過程中肺炎持續惡化,而且又併發細菌感染,住院大約3個星期後還是不幸於12月下旬過世,主要死因為流感併發肺炎呼吸衰竭。1流感重症未接受醫師建議住院 之後症狀未改善入ICU另外,也有一名較年輕的流感重症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林詠青醫師提到,這名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2月中旬時開始有呼吸喘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後,醫師懷疑他有肺炎因此建議住院,不過當時個案並沒有接受醫師的建議,所以沒有住院,但3天後症狀未改善而且又出現發燒、意識狀態改變等情形,因此又再度至急診就醫。經急診檢驗發現,個案腎功能異常而且有肺炎、肺水腫情形,醫師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急性腎臟損傷並收至加護病房治療。林詠青醫師表示,目前個案已經住院近2週,症狀已有改善,不過仍在加護病房繼續治療中。北半球往來頻繁國家中 日本流感疫情升幅最劇而除了國內流感疫情外,日本流感也已經進入流行期。疾管署表示,北半球流感活動度於第50週起就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往來頻繁國家中以日本升幅最劇,在2週內就已經驟升到往年高峰水準,而且較往年提早3-4週,預期未來疫情將會持續上升。另外,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中國、韓國、香港等鄰近亞洲國家近期流感疫情也都呈上升趨勢,主要流行病毒以A型H1N1流感為主,而歐洲、美國、加拿大的流感疫情也有上升情形。歲末年初,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增加。林詠青醫師提醒,目前流感已經進入流行期,呼籲民眾應盡早接種疫苗,才可以安心度過年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7101/sm-4463667541d656db81ae8f2da9fb7ff8.jpg)
他約砲半年後性病才發作!妻泌尿道症狀糾纏10年 意外揭尪偷吃「染披衣菌」
年底假期氛圍濃厚,也增加兩性親密關係,近來門診發現,性病患者求診有增多趨勢,台中榮總感染科醫師黃薇諼就表示,近日收治一對情侶,兩人在未採取保護措施情況下有親密行為,男方事後發現小便有灼熱感,女方發現生殖器有異味和分泌物增多,男方坦承,半年前曾與陌生網友約砲,也未做安全性行措施,感染性病又傳染給女友,醫師提醒,披衣菌感染不治療,可能嚴重影響生育能力。黃薇諼表示,男方在發生危險性行為後長達半年才有症狀,而女方也是因男方的異常情況才注意到自己的感染狀況。據了解,披衣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性傳染病之一,常見症狀包括生殖器分泌物增多、有異味,小便灼熱,下腹疼痛,頻尿以及性交疼痛等,有超過50%的患者,在感染後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輕微不適,導致感染難以及時察覺。黃薇諼指出,無症狀的披衣菌感染,大多因為性伴侶出現症狀或曾有不安全性行為後擔心罹病,主動就醫檢測才發現。還有一些患者則是反覆出現類似尿道感染症狀,初期服用抗生素後有所改善,但症狀持續復發,最終前往大型醫院檢查才確診。她指出,未能及時發現並積極治療的患者,可能成為無症狀帶原者,透過性行為將疾病傳染給他人。黃薇諼提醒,有發生危險性行為除了可能感染披衣菌,也有可能感染其他性病,建議出現泌尿道感染症狀並有多重性伴侶者,應前定期篩檢,及早就醫治療。另據丹麥一份涵蓋50萬名女性研究發現,曾感染披衣菌的女性,相較於從未感染者,罹患骨盆腔發炎、子宮外孕及輸卵管不孕的風險增加30%,另據2023年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不孕男性的精子和精液樣本中,披衣菌感染率較高,且感染披衣菌的男性發生不孕的可能性是非感染者的2.28倍。另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的報告,全球15到49歲成年人中,性傳染病病例達3.74億例,其中披衣菌感染佔1.28億例,淋病感染佔8200萬例。疾病管制署也呼籲民眾,要採取有效預防措施,包括全程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對於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定期篩檢及早就醫治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86833/sm-84167b2a2c26886d0dbc7cb88d71df76.jpg)
政論漫畫家魚夫肝癌病逝 醫師提醒「6症狀」應立即就醫
知名政論漫畫家魚夫林奎佑於30日因肝癌過世,享壽65歲。也由於肝臟素有「沉默的器官」之稱號,據稱魚夫在發現肝癌時已經末期,甚至一度住進加護病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院方網站就表示,因肝癌的症狀及表現容易與腸胃疾病混淆,若有以下6種情況時,應立即就醫檢查。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院方網站資料顯示,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以致於肝癌早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等到身體有異樣到醫院檢查時,往往為時已晚。因肝癌的症狀及表現容易與腸胃疾病混淆,若有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而這6種情況分別如下:一、上腹部疼痛、腹脹當肝癌變大接近皮膚表面,導致出現凸出或上腹部脹痛。二、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通常這類症狀較無特異性,可能是由於肝臟發炎或消化功能變差導致。體重減輕的因素很多,癌症也是常見的可能性。三、黃疸眼白與皮膚會變黃。四、下肢水腫、腹水因肝功能衰退,肝臟合成的白蛋白不足,血管中的水份流出,大量積存在腹腔,而有腹脹、腹圍變大、食慾不振、下肢水腫、體重增加、尿量減少、噁心、嘔吐、全身倦怠等症狀。五、吐血因肝癌引起食道或胃靜脈瘤破裂出血,造成黑便或鮮血便。甚至更嚴重的會大量吐血。六、急性腹痛肝癌破裂出血,引起腹部突發劇烈疼痛,嚴重還可能因此休克昏厥。肝癌如果已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到末期肝癌階段,還可能引起其他症狀,例如,轉移到骨頭引起疼痛;轉移到肺部引起呼吸喘、咳血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消化系醫師王鴻偉也曾官網發文表示,臺灣每年約有8000人死於肝癌,其中約有8成為慢性B 型肝炎帶原者,1成左右是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民眾通常不清楚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因此抽血確認有無B、C型肝炎是篩檢的第一步。 感染B、C型肝炎病毒後,帶原者有可能肝功能維持正常,或是肝功能異常而導致肝臟反覆發炎和纖維化,進而產生肝硬化或肝癌。因此,慢性肝炎帶原者需每6個月接受腹部超音波及肝功能檢查,若是已有肝硬化,則需每3個月篩檢1次。另外,長期酗酒、藥物濫用、黃麴毒素,以及有肝癌家族史,都是引發肝癌的危險因素。王鴻偉醫師也強調,肝癌治療的方式日新月異, 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然是救命關鍵。自知有罹患肝癌高風險(例如有B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 長期酗酒或肝癌家族史等)的民眾,一定要定期追蹤,為自己的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