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茲大學
」南極冰層消失中…面積竟是「不列顛群島」5倍大 專家示警:絕對世界災難
衛星資料顯示,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遠低於歷史冬季水平,這對一個曾經能夠抵禦全球暖化的地區來說,非常令人擔憂。專家指出,若沒有冰來冷卻地球,南極洲可能會從地球的冰箱變成散熱器。英國冰川學家也坦言,「我們正喚醒南極洲的巨人嗎?這絕對將是世界的災難。」據BBC的報導,南極洲巨大冰層調節著地球的溫度,白色表面能將太陽的能量反射回大氣,並冷卻冰層下方與附近的海水。然而,目前漂浮在南極海洋表面的冰面積不足1700萬平方公里,遠比9月份的平均值少了150萬平方公里,換算下來,消失的冰面積大約是不列顛群島(British Isles)的5倍之多。海冰在南極大陸的冬季(3至10月)形成,接著大部分會在夏季融化,它們是由冰山、陸地冰、巨大冰架互相構成的系統,這些覆蓋在陸地上的海冰可以充當保護套,防止海洋升溫。不過,「英國南極調查」(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的卡洛琳霍姆斯(CarolineHolmes)博士則示警,隨著季節過渡到夏季,海冰萎縮的影響可能更加明顯,屆時冰融化可能會形成無法阻擋、互相反饋的循環。隨著更多海冰消失,海洋黑暗區域暴露出來,吸收陽光而非反射陽光,就會讓更多的熱量被吸收到水中,反過來融化更多冰,科學家稱之為「冰雪反照率效應」(ice-albedo effect),這可能給地球增加更多熱能,破壞南極洲作為全球溫度調節器的作用。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of Exeter)冰川學家西格特(Martin Siegert)教授也坦言,「我們正喚醒南極洲的巨人嗎?這絕對將是世界的災難。」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地球科學家霍格(Anna Hogg)教授也感嘆,「有跡象表明,南極冰蓋已符合最悲觀狀況的預測。」
止痛藥「布洛芬」發明人3年前去世 一生救人無數卻沒賺到半毛錢
新冠疫情爆發後,退燒藥「布洛芬」(Ibuprofen)的需求量激增。而一藥難求的「布洛芬」背後其實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正是由於發明人史都華亞當斯(Stewart Adams)的無私授權,才讓該藥走向普羅大眾,他本人不但沒有透過「布洛芬」的發明賺進半毛錢,還一生維持低調樸素的生活。據《中國網》的報導,「英國博姿」(Boots UK)公司的藥劑師和生物工程師亞當斯,在1961年與夥伴發明了止痛藥「布洛芬」。如今,該藥的專利權已過期,各家廠商也紛紛投入藥品的生產,從而出現多種商品名稱,例如Advil、Motrin,和Nurofen等等。「布洛芬」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藥物標準清單,是世界上最暢銷的藥物之一,也是各國新冠病患的救命神藥。「布洛芬」發明人史都華亞當斯(Stewart Adams)(圖/翻攝自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回顧歷史,亞當斯於1923年出生在英格蘭北安普敦郡(Northamptonshire)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是鐵路工人,由於家境貧寒,亞當斯16歲就輟學,在英國醫藥美妝公司「英國博姿」經營的一家零售藥房當學徒。為期3年的學徒培訓結束後,亞當斯成為一名藥劑師,並因此對科學產生高度興趣。而後在Boots的資助下,他在諾丁漢大學(The University ofNottingham)完成了藥學學士學位,並在畢業後加入Boots公司,致力於生產青黴素的項目。更在稍後於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獲得藥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代開始,亞當斯一直在尋找一種無副作用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以取代阿斯匹靈(Aspirin)。由於1897年問世的阿斯匹靈必須在非常高的劑量下使用,常導致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出血和消化不良等副作用。因此1950年代,阿斯匹靈在英國失寵了。雖然亞當斯10年埋首投入研究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然而一次宿醉頭痛卻無心插柳,為亞當斯促成了「布洛芬」的誕生。報導稱,亞當斯有天晚上和朋友們出去喝酒,第2天頭痛欲裂,但當天他還有重要演講,因此情急之下,亞當斯服用了約600毫克正在試驗的藥物,結果卻發現非常有效,這就是「布洛芬」的前身。1962年,「布洛芬」獲得專利,7年後被批准為處方藥。亞當斯也因此獲得了諾丁漢大學的榮譽科學博士學位。1987年更榮獲英國女王親授的大英帝國勳章。不過「布洛芬」的發明雖然讓Boots公司大賺一筆,但亞當斯本人卻沒有因此獲利。據《華盛頓郵報》2019年的報導,亞當斯與開發夥伴在1962年獲得專利後從未賺到一分錢。事實上,亞當斯還曾經開玩笑表示,除了「布洛芬」使用者之外,他可能是公司裡唯一一個因「布洛芬」賠錢的人,因為他當時為了申請專利,還支付了1英鎊的專利費,且Boots公司也沒有「報銷」。亞當斯事後也分享,「布洛芬」的發現並沒有改變他的生活,但最令他高興的是,全世界有數億人在服用他發現的藥物,他可以幫助很多人。亞當斯甚至在1970年代前往阿富汗旅行時發現,連開伯爾山口(Khyber Pass)沿線的偏遠鄉村藥店也在販售他的神奇藥物。在此後的無數個採訪裡,亞當斯總是表現出謙虛和藹的樣子。他的兒子後來也成為一名科學家,但全家人都維持低調樸素的生活。亞當斯老年一直住在英國諾丁漢市郊外的一棟簡陋的房子裡。每當他頭痛時,他會像普通人一樣去藥店排隊購買「布洛芬」,仔細聆聽店員對他講解用藥須知,儘管他自己就是發明這款藥物的人。而這位歷史偉人也在2019年1月31日在諾丁漢去世,享年95歲。
BA.4及BA.5「直接侵襲肺部」 專家警告:病毒不會弱化似感冒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國內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檢出1株Omicron BA.4及16株Omicron BA.5,個案分別為13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6月4日至6月12日。其中檢出Omicron BA.4個案為自美國移入;檢出Omicron BA.5個案分別自美國6例、土耳其2例、日本、匈牙利、法國、南非、英國、泰國、越南及新加坡皆各1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我國的BA.4、BA.5累計攔截48例,後者就佔了40例,雖然歐美兩種變異株都同時流行,但看起來BA.5比BA.4更具傳播優勢,所以台灣攔截的境外移入個案與國際趨勢一致。指揮中心說明,國際上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分別於今年1月及2月首次於南非發現,研究顯示該二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今年4月至5月期間已於南非快速引發第五波疫情;WHO於今年6月8日資料指出,目前已超過40個國家分別檢出BA.4 及BA.5,且全球發現該二株變異株感染國家及病例數均持續增加。近期BA.5病毒株已造成歐洲地區葡萄牙疫情快速回升,且英國、法國近期疫情回溫亦評估與BA.4 及BA.5傳播有關;鄰近國家中紐西蘭、澳洲、新加坡、韓國及日本均有社區感染病例,香港近日發現有BA.4或BA.5境外移入個案,部分曾具社區活動史,可能造成社區傳播風險。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不過,日本東京大學5月底曾發表一項研究成果,發現BA.4、BA.5、以及目前盛行於美國的BA.2.12.1,可能變得更易於感染肺部細胞、而非上呼吸道組織,更接近Alpha或Delta等早期變異株。東京大學的研究指出,Omicron亞型變種BA.4、BA.5,健康風險可能高於BA.2。英國里茲大學病毒專家葛里芬(Stephen Griffin)則表示,病毒看起來正在轉向回到更危險的感染形式,並向下進到肺部,他不認為病毒將逐漸弱化成普通感冒。
Omicron新型亞變種轉感染肺部 專家:顯然不會只像普通感冒
國外研究表示,自然感染Omicron無法產生強烈免疫反應,感染Omicron的康復者可能在短期內重複感染。近日英國感染BA.4與BA.5的病例上升,病毒學家佐藤與格里芬表示,BA.4、BA.5、BA.2.12.1變異株與Alpha及Delta相似,對人體的傷害提高,症況不會只像是普通感冒。近日,英國國家統計局統計6月2日前的確診數據,顯示英國大部分確診者是感染Omicron BA.2變異株,但感染BA.4與BA.5的病例上升,可能導致英格蘭和北愛爾蘭的確診數再次上升。外媒表示,英國疫苗接種率高,疫情再次爆發,不至於打掉重練,但建議接種第4劑疫苗,提升免疫力。新冠病毒變異株BA.4、BA.5、BA.2.12.1,感染模式再度轉向肺部。(圖/Pixabay)東京大學病毒學家佐藤(Kei Sato)研究團隊表示,Omicron變異株:BA.4、BA.5、BA.2.12.1,可能已進化成「容易感染肺部細胞」,而非感染上呼吸道組織,感染模式再度轉向肺部,與早期新冠變異株(Alpha、Delta)較為相似。佐藤的實驗結果顯示,BA.4、BA.5、BA.2.12.1變異株,在肺部組織的複製效率高於BA.2,倉鼠實驗也指出,BA.4及BA.5可能導致症狀更嚴重,調查表明,「這些Omicron變異株對全球健康的風險可能比BA.2更大,尤其是BA.4及BA.5。」。英國預計今年秋天,開始為65歲以上長者、一線衛生工作者、養老院患者與工作人員、臨床弱勢族群施打第4劑疫苗。(圖/Pixabay)英國里茲大學病毒學家格里芬(Stephen Griffin)對於新型變異株也表示:「看來(病毒)似乎又回到更危險的感染模式,進入肺部較下方的位置。感染這些病毒顯然不會只像是普通感冒。」為預防疫情擴散,英國預計今年秋天,開始為65歲以上長者、一線衛生工作者、養老院患者及工作人員、臨床弱勢族群施打第4劑疫苗。
Delta變種病毒出突破疫苗防護力 英國發現平均16個月就會再次確診
曾經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由於體內存有大量抗體,因此過往認定再次染疫的機率偏低。但近日英國統計了相關數據,發現如果民眾沒有接種疫苗的話,即便先前曾確診康復,但平均16個月就會再次染疫。根據《衛報》報導指出,近期英國確診人數持續攀升,英國里茲大學病毒學教授格里芬(Stephen Griffin)就表示,由於病毒流傳很廣,人們持續身處在容易接觸病毒的環境中,之後可能會發現二度染疫的病例人數會逐漸攀升,「即便是接種過兩劑疫苗也是如此」。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奧特曼(Danny Altmann)也表示,一些曾經完整接種過2劑疫苗,但是之後還是再次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人數的確一直在上升,但是在去年的同期,重複感染的比例其實相當的低。近期丹麥一項研究報告也指出,在接種完疫苗後,65歲以下的族群在半年內約有80%的保護力,但是在65歲以上的族群,半年內的保護力僅有47%。而且由於高傳染力的Delta變種病毒株,讓這一切變得更加複雜。英國國家統計局曾於10月發出一份報告,內容中統計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這段期間,英國國內出現20262個首次感染新冠肺炎的民眾,其中有296人曾經發生二度感染的跡象,這些人在第一次確診後,在120天後又被檢測出陽性反應,兩次平均檢測出的天數為203天。格里芬教授表示,如果不控制新冠肺炎的蔓延,大規模的感染就很容易發生,這也容易造成許多痊癒的病患再次染疫,這其中也包含接種過疫苗、但體內抗體下降的人們,還有那些臨床上特別容易感染的族群。
發現關鍵有機分子 科學家判斷銀河有外星生命可能性增高
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科學家們日前透過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地的「ALMA」望遠鏡觀察宇宙,意外地在銀河系發現關鍵有機分子的存在。科學家推測此一發現,代表著銀河系存在著外星生物的可能性,可能遠比想像的還要高上許多。根據《Eurek Alert》報導指出,里茲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觀察銀河系5個「原行星盤」(Proplyd or Protoplanetary Disc)時,在其中4個發現了存在有關鍵有機分子,這種有機分子與地球上形成生命的成分相同,屬於啟動生命時必須要的物質,是不可或缺的原料。論文主要作者伊利博士(Dr.John Ilee)表示,這些複雜且大型的有機分子,其實充斥在整個太空的環境中,在一些恆星周圍環境也可以看到。而早在先前的研究中就發現,這些有機分子是形成生命的最根基原料,在一些情況下,這些有機分子會轉換成糖、胺基酸,或者是核醣核酸(RNA)的組成成分。報導中指出,里茲大學研究人員所觀察的原行星盤,是指在年輕的恆星外環繞的濃密氣體,研究人員就是在這些氣體中發現有機分子的反應。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生命是由RNA演變而來,里茲大學的研究人員將會盡量確認這些有機分子的切確位置與數量。
隔板阻礙通風恐成「死區」 專家:病毒懸浮更久,教室最危險!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最新報導,許多英美研究報告指出,餐廳、辦公室、教室若設置隔板,不僅可能對預防新型病毒傳播無效,還可能阻礙正常空氣流通,因為正常情況下,人類呼出的微粒會因空氣流動而分散,且視通風系統而定,大約每15~30分鐘就會更換一次新鮮空氣,但隔板卻會阻礙通風,進而讓病毒氣溶膠微粒高度密集,形成所謂的「死區」。報導也指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6月發表的研究顯示,教室桌上的隔板與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增加有關聯;另一項喬治亞州學校的研究則發現,相較於改善通風和戴口罩,桌上設置隔板對預防病毒傳播可說幾乎沒有效果。另一個英國研究,則模擬在不同通風條件下,測試在隔板旁說話或咳嗽會如何,結果發現,隔板的確能預防咳嗽噴射的較大微粒,但說話則不然,隔板無法完全阻擋說話時產生的微粒,這些細微微粒會懸浮在周圍,雖然隔板另一邊的人或許不會在第一時刻吸入微粒,但懸浮粒子會存在室內一陣子,進而造成室內其他人都可能吸入的風險。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建築環境工程學教授諾克斯(Catherine Noakes)表示,設置隔板乍看似乎比較安全,但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她2013年公布了一份針對病床隔板效果的實驗,顯示儘管有些人因此避開了病菌,隔板卻把房間內空氣導向其他人。諾克斯認為,尤其是教室特別容易因此感染病毒,因為學生必須長期間待在教室內,大量隔板會阻礙空氣流通,並進而讓人吸入懸浮微粒的病毒。」維吉尼亞理工暨州立大學(Virginia Tech)教授馬爾(Linsey Marr)表示,可以把隔板想像成是阻擋唾沫的好方式,但卻對煙霧沒什麼效用,而隔板會讓煙霧更難散去。即將接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工程學院院長的柯希(Richard Corsi)表示,人們不需要一看到透明隔板就驚慌,但也不應該把它們視為充分保護。身邊設有透明隔板的員工和學生,還是應該持續戴口罩以降低風險。
為研究而喪命!格陵蘭冰層融化無法逆轉 氣候學家凍死於冰隙中
世界著名的氣候學家史蒂芬(Konrad Steffen),日前傳出在格陵蘭的冰層破裂意外中去世,享年68歲。而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指出,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格陵蘭的冰層融化問題,已經達到了不可逆的程度。根據國外媒體《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氣候學家史蒂芬是聯邦理工學院的冰川學家,是最早提出全球暖化概念的學者之一,研究氣候變遷長達40年,同時也在格陵蘭進行數十年的研究,證明格陵蘭的冰層融化速度加快,是因為氣候變化所導致。而他在8月8日時,因為墜入了格陵蘭「瑞士營」研究站附近的冰隙中,遭底下的冰水凍死。研究人員表示,最近的風雪太大,遮住了冰隙,所以他們在沒有注意到的狀況下,釀成此次的意外。而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氣候科學家尼利三世(Ryan R. Neely III)認為,全球暖化導致格陵蘭冰層脆弱,這也讓冰隙越來越多。1952年出生的史蒂芬專攻氣象學,於1984年獲得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90年成為博爾德科羅拉多大學的氣候學教授,2005年至2012年,擔任環境科學研究所(CIRES)所長。他曾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在席間表示,每年格陵蘭島因為融化損失的冰量,可以淹沒哥倫比亞特區,因此吸引美國政治圈的注意。而他同時也發現,南北極是全球暖化最嚴重的地方,近20年,極區冬天的溫度上升4度,所以導致冰層鬆動。而冰層會因表面受熱融化,逐漸滑向大海,產生劇烈的崩塌。而冰層中因融化而滲出的雪水,也會加速冰層的滑動。在史蒂芬不幸逝世後,CIRES主任阿卜達拉蒂(Waleed Abdalati)對外發表聲,「大家都感到難過,但知道史蒂芬是在他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而離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奉獻給研究,又感到有些安慰。」而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透過研究1985年至2018年、橫跨北極234個冰川,共計34年的數據發現,格陵蘭的冰川已經過了關鍵期,每年的降雪量已經不足以補充冰川在夏季融化而流失的份量。而如果格陵蘭的冰層全部融化的話,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公尺。
南阿爾卑斯山冰川已融化77% 將影響當地供水、生態系
近年來全球暖化現象愈來愈嚴重,在本月初時歐洲多個國家都出現攝氏40度以上高溫,歐洲地區的冰川都開始融化,根據《環境期刊(Environment Journal)》報導,英國有研究發現,阿爾卑斯山冰川已經損失總體積的77%,至少融化60平方公里。根據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研究人員所繪製的資料顯示,從小冰河時代末期到2019年,這期間約莫400年的時間,阿爾卑斯山冰川流失情形相當嚴重,南阿爾卑斯山冰川融化體積高達60平方公里,是總體積的77%。而冰川融化情況在近年來越來越嚴重,從1978年到2019年之間,才短短41年就融化了17%之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卡里維克博士(Jonathan Carrivick)就提到,這將會影響當地居民以往依賴用冰川灌溉、發電的系統。此外卡里維克博士也提到,接下來冰川融化速度只會更快,因為除了原本氣候暖化的影響之外,冰川變少後山體露出,將會讓吸熱效果變得更好,因此冰川融化速度將會加劇,如此一來當地的供水、生態系統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直男殺手!印尼留英博士生 迷姦190男判囚終身
英國出現史上最誇張的性侵犯,一名來自印尼的男子,犯下上百起性侵案,性侵人數至少有190人,且大部分都是男性,這名叫做雷納德(Reynhard Sinaga)男子,從2015年開始犯案,直到2017年因為想對一名橄欖球員下手,才曝光他的惡行。涉迷姦190男,史上最邪惡性侵犯判囚終身。 (圖/翻攝自The Guardian)很難相信,照片上這位文質彬彬的青年,居然是英國犯罪史上最可怕的的性侵犯。36歲的雷納德來自印尼的富裕家庭,2007年到英國里茲大學留學,擁有4個學位,並且攻讀博士學位。 雷納德一般都是在住家附近夜店尋找對象,並將受害人帶到住處後,在對方飲料中下藥,等對方昏迷後進行性侵。受害者大多是 20 多歲左右的白人男性。根據受害者回憶,雷納德看起來像是「年輕的亞裔紳士」,態度溫和且擅於照顧他人,令人難以察覺其友善外表下的邪惡意圖。不過雷納德時常在同志社群中,炫耀自己能夠「掰彎」他人,讓直男愛上自己。英國史上最邪惡性侵犯,重判無期徒刑(圖/翻攝自The Guardian)雷納德的惡行直到2017年6月才東窗事發。一名受害者在性侵過程中醒來,爆發扭打後逃離公寓報警。警方趕到時,發現雷納德受傷昏迷隨後送醫,由於雷納德在醫院的行徑可疑,引起警方展開調查,才讓雷納德的惡行曝光。警方在他的手機內發現多部偷拍影片,總時間超過上百小時,將這位連續性侵犯逮捕歸案。警方估計,受害人可能多達 190 名,目前已經找到了超過 100 名受害男子的相關線索。創下英國刑事犯罪史上,單名罪犯性侵人數最多的紀錄。在友人眼中,雷納德就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平時都會上教堂參加禮拜。而他遠在印尼的父母,甚至不知道兒子是同志,還曾要他回國成家立業。家人對於他被逮捕判刑感到震驚,雖然雷納德否認控訴,並聲稱所有受害人都是自願的,不過他在之前的2場審判中已被定罪,最少20年,加上這次判決,預料他的餘生都要在監獄中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