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死亡
」 流感 疾管署 疫苗 疫情 重症![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5180/sm-12d4ce80baff4234bea8373d2f87831a.jpg)
流感大爆發!美國逾2400萬人感染、1.3萬人病逝 香港上月137人身亡
近期流感疫情肆虐,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7日透露,本流感季至少有2400萬人患病,其中31萬人住院,並有1.3萬人因流感病逝。而香港衛生防護中心也統計,1月5日至2月5日,已累積240例嚴重流感病例,其中有137身亡。根據《美聯社》、《路透社》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表示,美國流感發病率已達到或接近15年來新高,且仍在持續上升,光是上週的感染人數更明顯高於2009至2010年以來的冬季流感季節高峰。美國上週有43州通報流感活躍程度為「高」或「非常高」,在南部、西南部、西部多州最為嚴重。而流感疫情也導致部分學校暫時關閉,像是位於德州、擁有3200名學生的戈德利獨立學區(Godley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因為同時有650名學生及60名教職員請病假,因此宣布停課3天。另外,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新一期《流感速遞》資料顯示,1月5日至2月5日,有137例個案因流感重症死亡,其中65歲以上佔123例,並有超過8成患有慢性疾病。香港1月26日至2月1日,需要入住加護病房或死亡的成人嚴重流感個案有55例,其中44人未接種疫苗,並有32人死亡。1月26日至2月5日,共計有5例兒童流感相關嚴重併發症個案,主要感染了A型H1及H3病毒,併發嚴重肺炎、敗血症、腦炎及休克症狀,其中4人未接種流感疫苗。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示警,在北半球,歐洲、美洲和亞洲地區許多國家的流感病毒活躍程度正在上升,並處於高水平狀態;在南半球地區,大部分國家的流感活躍程度則維持穩定,或有下降趨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4157/sm-d6861372488fdc4a410e534a19e8fd42.jpg)
公費流感疫苗昨「1天打掉4萬劑」 疾管署:整體覆蓋率已逾30%
藝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重症肺炎猝逝,引起國內流感疫苗搶打潮。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僅昨(3)日一天,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便達到4萬多劑,是2個多月以來的單日新高。疾管署指出,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剩餘16.2萬劑。不過各廠牌自費流感疫苗仍有40萬劑,民眾有需要可以向醫療院所洽詢。疾管署還喊話,只要疫苗整體覆蓋率達到23%,就可以避免社區大流行,目前全國流感覆蓋率已達30%,民眾不必太過擔憂。疾管署今(4)日表示,根據監測數據,春節前一週(1月19日至25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竄升至16.2萬人次,創下近10個流感季最高。上週(1月26日至2月1日)適逢春節連假,部分門診休診,就診人次降至9.1萬人次,但預期連假結束後將回升1至2週,直到下下週才有望反轉。另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主,與本季接種流感疫苗株相符。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國內總計採購公費流感疫苗678萬劑,使用已達642.5萬劑,使用率達97.5%;尚餘公費疫苗16.2萬劑,其中國光、高端已經打完,剩下的品牌為賽諾菲、東洋、GSK。曾淑慧表示,根據研究,疫苗接種只要到達23%覆蓋率 便可避免社區爆發大流行,以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施打642.5萬劑,加上民眾自費疫苗接種至少15萬劑,另有民眾在這段期間曾感染流感與各項防疫措施並行推動,整體算起來群體免疫已經超過30%,呼籲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只要注意手部衛生、呼吸道禮節,就可避免重症死亡。大S流感猝逝消息傳出,催出民眾搶打疫苗熱潮,疾管署統計僅是昨(3)日1天就接種了近4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創下2個多月來的單日新高。曾淑慧表示,自費市場目前各個疫苗廠約有40萬劑,民眾有需要可以洽詢醫療院所。至於是否還會加購流感疫苗,曾淑慧說,還要看國內疫情趨勢,現階段評估下下週疫情就會反轉,會持續監測。但她也呼籲,高風險者仍因儘速接種疫苗,有類流感症狀也要儘早就醫,依照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此外,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本流感季總使用量為22.3萬盒,上週使用量為2萬人次,目前尚有儲備量278.2萬人份(約占全人口數11.9%),其中35.6萬人份已鋪貨至各衛生局/所、合約醫療院所。有醫師建議民眾自費購買流感特效藥,也就是克流感抗病毒藥物。曾淑慧表示,克流感等口服抗病毒藥物是處方用藥,是否開立給民眾,需由醫師判斷。而疾管署官網指出,不建議民眾自行準備流感抗病毒藥劑,需經醫師評估後使用,「若毫無節制使用抗病毒藥劑,有可能產生抗藥性的病毒株。」此外,外傳日本A型流感疫情已經下降,但是B流意情上升,「打疫苗還有用嗎?」曾淑慧對此強調,B流病毒株和本季疫苗株仍吻合,接種本季疫苗對於B流也會有保護力。不過包括台灣和日本等亞洲相關國家,目前仍以A流H1N1為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88647/sm-d41dc994986cee458fed17ee3a7164fb.jpg)
全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累計91例 新北增設38場社區接種站
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國滿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接種;新冠JN.1疫苗則提供滿12歲以上民眾接種,為使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更便利,新北市協調29區衛生所及700家合約院所提供隨到隨打服務外,亦持續開設社區接種站,1月份共增設38場社區接種站,以及衛生所加開假日診及夜診提供民眾免費接種。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今年第1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2萬7000人次,疫情呈上升趨勢,處流感流行期。全國去年10月起至今年1月6日,累計412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死亡病例累計91例,死亡數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436例,其中95例死亡,流感及新冠死亡病例中未接種過流感疫苗以及新冠疫苗高達9成。研究顯示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接種後約2週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資格民眾儘速前往接種。衛生局提醒,歲末年初大型活動多以及春節連續假期、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呼吸道病毒感染風險增加,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並落實個人防疫措施、勤洗手,有症狀自主佩戴口罩,並在家休息,減少病毒傳播機會,保護家人及朋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7790/sm-3e3d90caf835722581ef2fe1a843d636.jpg)
流感進入流行期!國際疫情也升溫 日本升幅劇東京6年首發「流行警報」
國內流感疫情已正式進入流行期,而且疫情正持續上升,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12月22日至12月28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已有約10萬9千人次。而國際流感疫情也有明顯上升,其中鄰近國家日本東京更時隔6年再次發布流感流行警報。1死亡個案初期劇烈咳嗽 入院檢查已肺炎、呼吸衰竭疾管署公布,上週(12月24日至12月30日)國內新增1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0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有一例較年輕流感死亡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本身有氣喘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11月下旬開始有劇烈咳嗽、呼吸喘、全身無力等症狀,前往診所就醫診斷為感冒,領取一般口服藥物就返家了,不過後來症狀加劇,於12月上旬前往醫院就醫。經醫院檢查發現,這名個案已有肺炎的情形,進行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陽性,經檢驗確定感染H1N1流感病毒,醫師診斷有肺炎、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因此收至加護病房治療。不過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在住院過程中肺炎持續惡化,而且又併發細菌感染,住院大約3個星期後還是不幸於12月下旬過世,主要死因為流感併發肺炎呼吸衰竭。1流感重症未接受醫師建議住院 之後症狀未改善入ICU另外,也有一名較年輕的流感重症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林詠青醫師提到,這名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2月中旬時開始有呼吸喘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後,醫師懷疑他有肺炎因此建議住院,不過當時個案並沒有接受醫師的建議,所以沒有住院,但3天後症狀未改善而且又出現發燒、意識狀態改變等情形,因此又再度至急診就醫。經急診檢驗發現,個案腎功能異常而且有肺炎、肺水腫情形,醫師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急性腎臟損傷並收至加護病房治療。林詠青醫師表示,目前個案已經住院近2週,症狀已有改善,不過仍在加護病房繼續治療中。北半球往來頻繁國家中 日本流感疫情升幅最劇而除了國內流感疫情外,日本流感也已經進入流行期。疾管署表示,北半球流感活動度於第50週起就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往來頻繁國家中以日本升幅最劇,在2週內就已經驟升到往年高峰水準,而且較往年提早3-4週,預期未來疫情將會持續上升。另外,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中國、韓國、香港等鄰近亞洲國家近期流感疫情也都呈上升趨勢,主要流行病毒以A型H1N1流感為主,而歐洲、美國、加拿大的流感疫情也有上升情形。歲末年初,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增加。林詠青醫師提醒,目前流感已經進入流行期,呼籲民眾應盡早接種疫苗,才可以安心度過年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81751/sm-76871fcae1d22ef018213f4dc84c1447.jpg)
多毒齊發流感重症增 中市再新添3死
「今天流鼻涕、咳嗽了嗎?」低溫來襲,臨床醫師發現近來多毒齊發,有幼兒園一班3人腸病毒、7人流感,還有1家3口爸爸流感、媽媽腺病毒、小孩黴漿菌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台中市上周(12月1日至7日)新增3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目前仍有7人因流感併發重症住院治療中。冷氣團一波波南下,周遭類流感和流感病號驟增,衛福部台中醫院日前收治1家3口全都感冒,爸爸發燒、肌肉痠痛罹患流感,媽媽高燒、紅眼睛和流鼻水卻是典型腺病毒症狀,6歲女兒卻是黴漿菌感染,小兒科主任李德敏說,1家3口罹3種類流感,看來都是從家戶外傳染,幸好爸爸立即使用抗病毒藥降低家戶內傳染可能。小兒科醫師施勝桓則遇到幼兒園1班3人感染腸病毒,另7人得流感,其中感染腸病毒幼童來就醫,媽媽抱怨,一班好多人生病,卻沒有停課機制。施勝桓說,臨床上看到腸病毒、流感、水痘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各種病毒都很活躍,建議戴口罩、勤洗手,並做好環境清消,避免群聚傳染。台中市衛生局指出,依據疾管署傳染病倉儲系統資料顯示,台中市上周(12月1日至7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分別為1萬488人、733人,皆高於去年同期人次;且上周新增4例流感重症、3例重症死亡個案,目前仍有7人因流感併發重症住院治療中,這些個案只有1人打過2024年季節流感疫苗。衛生局統計截至12月7日台中市完成65萬9536人次流感疫苗接種,其中65歲以上接種率41.8%、學生族群64.8%、幼兒族群54.3%,目前台中市只剩15萬4000餘劑流感疫苗,呼籲50歲以上民眾把握時間趕快接種流感疫苗,預估今年不會有剩餘疫苗可供全年齡層公費接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1613/sm-2fd45099d689f8e9776cf90445a73292.jpg)
流感12月恐將進入流行期 30多歲男染流感併發肺炎亡
上週冷氣團報到,國內流感疫情也有略升的情形。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於12月3日疾管署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有71,400餘人次,近2週都可以看到國內類流感就診人次有略微上升的情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進入流感流行期,但是今(2024)年流感季的流感重症以及死亡個案都是近十年來同期新高,呼籲還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應盡早接種疫苗以減少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上週最年輕死亡個案為30多歲 染H1N1後併發呼吸衰竭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國內新增11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其中有一位較年輕的重症死亡個案,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本身有氣胸、慢性肺部疾病,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0月上旬開始有發燒、咳嗽有痰、呼吸困難等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肺部已有異常狀況,且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陽性,經檢驗確認感染H1N1。後續這名個案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由於臨床研判他有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形,因此收至加護病房繼續治療。但林詠青醫師提到,在住院過程中個案的肺炎狀況一直沒有好轉持續惡化,在11月底也就是發病後約7週就因此不幸過世,主要死因為A型流感併發肺炎及急性呼吸衰竭。預估流感12月中進入流行 年末活動多應提前增強保護疾管署公布,今年流感季的重症病例數及死亡數皆為十年同期最高,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2日本流感季共累計286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9%),另外死亡病例共累積52例,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隨著氣溫逐漸降低,疾管署預期呼吸道病毒將會更加活躍,預估流感疫情大約在12月中旬會進入流行期,再加上臨近年末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將會增加,呼籲尚未接種疫苗者應盡早接種。林詠青醫師表示,像前述的流感重症死亡個案,雖然年紀輕但有慢性疾病,所以也藉此特別呼籲有慢性疾病的患者、65歲以上的長者等都是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後併發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族群,更應盡早接種疫苗降低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79261/sm-59efc468e36563f06a0a262b8db87f58.jpg)
流感重症死亡創10年同期新高 重症死亡率飆5倍
今年台灣流感疫情嚴峻,自10月以來已累積250例流感重症病例及41例死亡病例,創下近十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指出,隨著冷氣團接連來襲,疫情恐在12月進一步升溫進入流行期。微創手術重症醫師黃軒警告,流感一旦變成重症,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4到5倍以上。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許多看似健康的年輕人,由於抽菸、熬夜、飲酒及失眠等不良生活習慣,健康狀況惡化,更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流感病情加重。他感嘆「大家都認為季節性流感不會致命,但每年都有那些看似健康的年輕人,卻提早結束了生命」。黃軒還提醒,社區型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患者在社區中感染的肺炎,約5%至10%的患者病情會惡化,ICU患者死亡率更高達20%至50%。他指出,加護病房的肺炎重症個案,通常具以下共同特徵,包括未注射疫苗、慢性病、過度肥胖、孕婦、小於5歲的兒童以及大於65歲的老人。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肺炎鏈球菌能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主要包括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黃軒表示,肥胖年輕人及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病、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成人(19至64歲),罹患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風險可能是一般人的3到17倍,且感染肺炎鏈球菌後,這些患者原有的慢性病也可能因併發症加重。隨著流感疫情不斷升溫,黃軒強調「肺炎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的致命疾病」,免於重症和死亡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與流感這兩種疫苗。他呼籲高風險族群,包括幼童、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應及早接種疫苗,減少感染風險。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提醒,感染者是以「沒有打疫苗」為主,特別呼籲盡速接種流感疫苗,以免有更多的重症跟死亡的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75663/sm-fda61cb428b644d94077ccfc3ef00e13.jpg)
流感重症死亡數「創10年同期最高」 腸病毒仍嚴峻!南部8歲童染重症
疾管署今(12)日表示,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1月11日累積202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90例A型H1N1、8例A型H3N2、2例A型未分型、2例B型),其中26例死亡(25例A型H1N1、1例A型H3N2),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數及死亡數均為十年同期最高,且26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統計,截至11月11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465.8萬人次(疫苗使用率約72.4%),剩餘177.9萬劑;新冠疫苗則持續高於去年,已累計接種109.1萬人次,為去年同期(45.7萬)2.4倍,隨著時序入冬,已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呼籲尚未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的長者及幼兒仍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另國內新增1例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南部8歲男童,於今年11月2日出現雙腳無力疼痛、發燒等症狀,隔日因症狀持續且有疱疹性咽峽炎伴隨走路不穩情況,經轉診至醫院並收住加護病房,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6併發重症,個案目前已返家休養。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5週(11月3日至11月9日)門急診就診計20,913人次,較前一週(19,982人次)上升4.7%,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高原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及腸病毒D68型等病毒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今(2024)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 B4型各1例 ,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呼籲大人小孩皆應持續採行相關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才能防範社區內不同型別腸病毒之感染與侵襲。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留意學童及嬰幼兒健康狀況,如孩童經醫師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或至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至大醫院,以及時獲得妥適治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74350/sm-cc4e4f6ea86af5f84e0e769d9d7cc8d3.jpg)
北市去年「新冠死亡人數流感5倍」 醫籲這4族群當心:接種降重症風險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而現在流感和新冠疫苗都已開放接種,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去年感染新冠死亡共221人,流感死亡43人,新冠死亡人數為流感的5倍。醫師提醒,高風險族群及出生滿6個月的民眾,都需再追加接種新冠JN.1疫苗。北市去年新冠死亡人數為流感的5倍。(圖/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12年10月至113年9月,北市感染新冠死亡共221人,流感死亡43人,新冠死亡人數為流感的5倍。113年10月1至31日北市已新增2例新冠併發重症死亡病例,2例皆為90歲以上長者,具有心血管及腦血管慢性病史,且均未接種新冠JN.1疫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呼籲,65歲以上長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共病患者,如感染新冠或流感病毒,均會加重原本疾病之嚴重度,研究顯示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均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重症風險。因此高風險族群及出生滿6個月的民眾,都需再追加接種新冠JN.1疫苗。北市衛生局說明,感染新冠與流感症狀相似,這兩類疾病較容易出現全身性症狀,對於青壯年仍有可能影響上班、上課,有肥胖及慢性病患者也有可能引起重症及死亡的風險。雖然多數民眾已接種4至6劑新冠疫苗,但因新冠病毒持續變異,過去接種新冠疫苗對其變異株已不具保護力。自11月1日起,出生滿6個月以上民眾,可接種新冠JN.1疫苗,50歲以上可接種流感疫苗。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建議「左流右新」同時接種雙疫苗以提升保護力。北市衛生局表示,今年10月1日至11月4日,北市已接種流感疫苗44萬劑,佔採購流感疫苗使用率6成,新冠疫苗接種5.1萬劑。為提供可近性服務,北市11月起再設置免費疫苗接種站,包含北市捷運站50場、社區290場提供公費新冠及流感疫苗接種,亦可洽北市379家合約醫療院所接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70661/sm-eb1601b73fa1e36cb71b380560778f72.jpg)
流感疫情活躍!中市每周逾萬人感染 8人重症7人仍住院救治
近日天氣轉涼,各類病毒開始活躍,其中流感疫情沒有停歇,台中市衛生局統計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累計8例流感併發肺炎,目前仍有7人住院治療中,幸未傳出重症死亡病例;基層院所也零星傳出民眾接種流感疫苗後立即出現感冒症狀,醫師推測,應為原本就有輕微感染,與打疫苗無關。公費流感疫苗1日開打,台中市統計至18日已有29萬6243人接種流感疫苗;雖然今年鼓勵「左流右新」流感與新冠2種疫苗同時接種,但至18日止,台中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量只有6萬8457人。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從疾管署傳染病通報統計資訊顯示,台中市近2周(9月29日至10月12日)類流感門診就診人次分別為1萬662人次及1萬人次,而急診就診人次則為958人次及900人次。另,今年9月起疾管署新冠併發重症通報定義調整為因感染新冠病毒致須入住加護病房或死亡者,始符合通報定義,台中市自9月1日起至10月17日為止,累計通報45例新冠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台中市衛生局也統計,今年10月開始流感季已來,已有8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7人仍住院治療中,8人皆無接種流感疫苗,年齡集中在60多歲到80多歲,皆具有慢性病史,患者10月初至10月中出現呼吸困難、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經就醫後因X光顯示肺炎,住院治療;曾梓展強調,接種流感疫苗可預防感染後併發重症,符合公費流感接種對象應趕快接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57464/sm-be4d6e61c5be1ac3ebad598ed256862d.jpg)
疾管署修新冠病例定義!不再叫「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9月起僅通報重症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0日)表示,考量多元監測方式已能有效掌握COVID-19疫情,為降低醫院通報負荷,經諮詢專家後,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名稱為「新冠併發重症」、通報時效為「1週內」,另修訂病例定義,調整臨床條件為「發燒(≧ 38℃)或有呼吸道症狀後14 日(含)內出現肺炎或其他併發症,因而需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者。」並自今年9月1日生效;公費藥物開立條件不變,不影響民眾權益。疾管署說明,上週(8/13-8/19)新增27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8/6-8/12)新增347例下降,低於流行閾值,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45例本土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57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指出,國內新冠疫情下降,將觀察未來一週疫情趨勢,如持續低於流行閾值將可脫離流行期,惟目前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須留意重症發生風險。另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病例檢出皆以KP.3各占36%及27%為多,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表示,全球COVID-19陽性率於近期呈上升趨勢,其中,歐洲、美洲及西太平洋區陽性率上升,東地中海區則為上下波動,部分國家如韓國COVID-19住院數呈上升趨勢,美國陽性率持續上升,另俄羅斯、希臘及中國等國家之病例數亦處高點。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近28天(6/24至7/21)期間,與前28天期間相比,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分別增加了30%和26%。於7月下旬(7/15至7/21)之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KP.3、JN.1、KP.3.1.1、KP.2占比分別為29.4%、25.7%、18.6%、12.8%,惟尚未增加疾病嚴重度。疾管署提醒,國內疫情雖降,但重症死亡風險持續,且國際新冠疫情仍呈上升趨勢,民眾如有出國旅遊計畫,建議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獲得保護力,並落實勤洗手、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疾管署呼籲感染後易併發重症或死亡之65歲以上長者,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請再接種第2劑,提高保護力,抵抗疾病威脅。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新冠/肺鏈疫苗專區」(https://gov.tw/eU4)查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51747/sm-fcc2df09d406f37e4233ba6d27ce9f99.jpg)
新冠疫情 專家:10月JN.1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
新冠肺炎夏季流行趨緩,主要反映JN.1、KP.2疫情,但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未來仍可能受LB.1、KP.3.1.1變種病毒影響而出現新一波疫情。公衛學者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於Alpha、Delta時代,感染後的保護力無法維持半年~1年之久,2~3個月就會衰退,今年7、8月雖有大量民眾染疫,但到了9、10月,恐有再感染的風險,民眾應將10月開打的JN.1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而脆弱族群在等待新疫苗的同時,應先接種XBB疫苗,提高自身保護力。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國際間受KP、LB.1變種病毒影響,各大洲夏季疫情持續嚴峻,然而美國近期變種病毒分布顯示,除KP.2、KP.3、LB.1,更出現KP.3.1.1新型變種病毒,其占比迅速上升至17.7%,整體KP.3 (包含KP.3 &KP.3.1.1)已超過50%,成為主要流行株,未來是否造成新一波流行值得關注。陳秀熙分析,國內JN.1的佔比雖有下降,但JN.1仍是主流病毒株,占39%,而KP.2/KP.3的比例和6月相比,卻有上升,目前達到30%,LB.1則達到20%。未來LB.1、KP.3.1.1會不會上升,仍需要高度注意。最新研究推論指出,KP.3.1.1具高傳播力,其有效再生數約為3.8,與LB.1同屬近期新型變種病毒中傳播力最高者,原因在於,這兩種變異株都皆有未曾出現在JN.1及KP.3的變異點S:S31del。陳秀熙表示,KP.3.1.1具免疫逃脫的優勢,使過去的病毒株中和抗體反應降低,促使突破性感染機率增加。過去曾在社區感染者所產生的血清也有相同情況,這表示保護力隨著時間、新的變種病毒株產生而衰弱。今年這波夏季流行在5月開始,並在7、8月達到高峰,產生群體免疫的保護力。然而陳秀熙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於Alpha、Delta時代,染疫後的保護力無法維持半年~1年之久,2~3個月就會衰退。10月開始,社區的族群免疫保護力也逐漸下降,民眾應施打JN.1疫苗,作為免疫追加劑,強化族群免疫保護力,預防下一次的大流行。在等待期間,脆弱族群應接種XBB疫苗,減少重症死亡風險。出入人多的場所時,務必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