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天日
」 乾旱突破國會肉搏混戰 《選罷法》修法藍委清空主席台
立法院會20日一早朝野發生肢體衝突,稍早在國民黨立委突破民進黨立委防線後,由立委陳玉珍等女性國民黨立委的攻堅下,早上10點30分順利清空占據主席台的民進黨女性立委,讓主席台重見天日。為讓20日立法院會《選罷法》等多項法案修正通過,國民黨立委群20日上午9時左右開始攻堅國會議場,花了約13分鐘從茶水間側門突破封鎖,自側門進到議場中,但關鍵主席台仍由早前佔領的民進黨立委群控制許久,各黨立委數度僵持不下。回顧衝突過程,綠委群20日凌晨佔領國會主席台後,旋即封鎖大門,希望阻擋在野黨立委進入議場。20日破曉7點議場正式開放,各黨派立委在正門一陣推擠後,藍委衝出重圍想要進入議場,卻發現議場一、二樓所有出入口都被上鎖,鎖頭還被上了三秒膠,不得其門而入,遲至7點34分,議事人員才解鎖2樓看台。立院人士直言,本次民進黨突襲思考縝密,比方議場二樓都要上鎖,用意就是怕國民黨立委直接二樓垂降「橫空出世」進入議場,可謂防禦工程滴水不漏。藍委成功突破進入議場後,9時左右現場也爆發多起晉身衝突,包含綠委賴惠員與藍委葉元之發生扭打,葉元之被賴惠員壓制在桌上。藍綠立委也互相潑水,藍委陳玉珍則居高臨下站在二樓記者席區,不斷高喊這國會殿堂中「只有民進黨可以講話」、「看看民進黨示範暴力」。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則批評,民進黨讓所有媒體的第四權癱瘓,用機車大鎖鎖住台灣的新聞自由,僵持不下才妥協不情不願開了二樓,請大家記得這一天,以後民進黨說什麼「都是騙局」。
藥都亳州2/地下長城重見天日 曹操靠運兵道變魔術
亳州市是安徽省的省轄市,城市不大,卻是中古文明發祥地之一,有3700多年的建城史。亳州不僅是是全中國重要的藥材生產交易中心,與亳州有關的歷史上名人也很多,除了東漢神醫華佗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曹操。是以整座亳州城,處處可見與曹操及曹氏家族有關的歷史遺跡。 位在亳州老城內地下的「曹操地下運兵道」,於1969年被發現而重見天日。這個中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因為黃河決堤淹沒亳州,而被黃河夾帶的泥沙灌滿,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整個地道經緯交織,縱橫交錯,總長超過8公里,被譽為「地下長城」。目前修復開放的部分只有700多公尺,還不足十分之一。 傳說曹操在討伐董卓失敗後,率軍返回家鄉,以圖再起,但因為兵少將寡,為了不暴露弱點,曹操在家鄉譙郡(亳州古稱)修築地下戰道,把數量不多的士兵從地道內暗暗送出城外,再從城外開進城內,反覆多次,像變魔術般迷惑敵人。 運兵地道經緯交織,縱橫交錯,總長超過8公里,被譽為「地下長城」。(圖/王若攝)曹操運兵道的解說員李曉彤表示,運兵道的功能不僅用來運輸,「地道內設有貓耳洞、絆腿板、陷阱等軍事設施,完全可以用來實戰。」本刊記者實地進入運兵古道,只見地道時寬時窄,還有不少障礙、陷阱,不得不佩服起曹操的軍事才能。 據了解,曹操運兵古道在唐宋時期仍有在使用,歷朝各代也曾進行多次修築、修復,所以現今看到的運兵古道並非三國時期曹操修築時的原貌,而是加上了各朝代的歷史痕跡。 有趣的是,當地耆老說,亳州千百年來以來一直口耳相傳著「曹阿瞞,真正玄,將成群,兵連連,隱兵道裡練兵馬,闖出亳州站中原」的民謠,直到運兵道的重見天日,這個傳說材得到印證。 運兵古道的上方為「譙望樓」,也是曹操所建,主要功能在於軍事眺望以及宴請賓客之用。根據史料記載,「譙望樓高八仞」,相當於20公尺高。如今的譙望樓是2015年新建的仿漢建築,建築共有地上六層,地下一層,從地下一層即可進入曹操地下運兵道。而在古運兵道出口處的一塊石碑上,刻著「袞雪」二字,據考據是曹操留下的唯一書跡。 占地10平方公里的曹操公園,城樓狀的入口十分雄偉。(圖/王若攝)曹操雕像聳立在曹操公園中,雕像後方為魏武祠,展示曹操極富傳奇的一生。(圖/王若攝)此外,在亳州市區還有一個很大的「曹操公園」,占地約10平方公里。據當地文化研究學者表示,曹操公園原名曹氏公園,前身是一片荒涼而又神秘的孤堆墳地。公園裡建有曹操紀念館和魏武祠,以及一座曹操宗族墓「曹四孤堆」。 其實「曹四孤堆」就是四座高5到8公尺的墳塚,面積約2500平方公尺。1970年代初期,在這四座孤堆附近發現了曹操父親曹嵩墓、曹操祖父曹騰墓等一系列曹操家族墓群,因此這「曹四孤堆」雖無法斷定主人是誰,但確定都是曹氏家人。 曹氏墓群主要包括有曹騰、曹嵩的墓外,還包括曹褒(曹騰之兄)、曹燦、曹胤(曹褒之子)等人的墓群,這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皆有記載。近年經過考古發掘證實,亳州城南除了上述曹騰等人的墓外,還有曹鼎、曹鸞、曹勳、曹水、曹憲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墓。可見曹氏家族,自曹騰發跡後所形成的龐大官僚群,對亳州影響之大。 眾多曹氏墓塚皆曾被盜,僅能從剩下的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精緻的象牙、玉石雕刻等精美的殉葬品中,窺見當年上層社會奢侈靡費的厚葬之風。最可惜的是,2010年才被確定的曹操墓地卻不在亳州,而是在遠在400公里外的河南安陽。 從曹氏墓群的規模,不難看出曹氏在東漢末年影響力之龐大。(圖/王若攝)
常德桃花源3/獨特米粉Q彈飽腹 喝擂茶要搭缽子菜「壓桌」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麼地方?學術界尚有爭議,但真正的桃花源或許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在廣東中山從事30幾年五金生意的台商洪至誠,2018年因緣際會到了湖南常德,種下一片美麗的櫻花林,想在這打造農業觀光的渡假村,儘管過程很辛苦,但也是他心中的桃花源。「我20多年前就來過常德,當時就已規劃成現在的市況,馬路非常大,很多旅遊項目,且生活節奏很慢,跟沿海城市很不同,除了發展經濟,也有原本的人文歷史並存,不會因為發展經濟去破壞,是個蠻平衡的地方。」現在常德有100多位台灣人在當地居住或工作,被問到可去哪裡玩時,洪至誠向CTWANT記者推薦常德抗日烈士園陵,「這是大陸很少見、能留下來的原始牌樓,當時這邊在動亂、破壞文物時,當地百姓用泥漿把國民黨的標誌都掩飾起來,等動亂過後才重見天日,」洪至誠說,很多台灣朋友來看了,都會不由自主地排隊、脫帽敬禮,「這也顯示不管你的政治傾向是什麼,這種真正為國家奉獻犧牲過的,會感動人心。」常德會戰烈士紀念牌樓上有蔣介石題字。(圖/報系資料照)再來就是老西門,打造像是台北西門町一樣的年輕人聚集商圈,但也保留了當時常德會戰時的彈孔,而常德台商協會所在地就在常德河街,早上時街上空空蕩蕩,但一到傍晚就人聲鼎沸。可以來這吃常德特產的米粉,以及傳統與創新版都有的常德擂茶。還沒到吃飯時間就人潮爆滿的常德米粉名店「壹德壹」,店員向CTWANT記者表示,對本地人來說,三餐都可以吃米粉,因為非常飽肚,是用鮮米做的,又細又圓、就像龍鬚一樣,有吉祥的味道,也比較Q彈,跟其他地方的米粉不一樣,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擂茶則跟台灣常見的客家擂茶不太一樣,擂茶師王雪芬拿著巨大沉重的花椒棒,擂缽裝著生薑、生米、生茶葉,以及芝麻和花生等食材逆時鐘旋轉、搗磨成粉,邊磨香味就飄了出來,然後再用熱水沖泡。常德擂茶已出現手搖杯形式,年輕人也能輕鬆享用。(圖/朱明甫攝、陳曼儂攝)據《道光縣誌》記載,東漢建武24年,伏波將軍馬援出征五溪,奉命進擊武陵壺頭山,路過現在的常德桃花源時值正值盛夏,將士病倒了數百人,當地一老嫗獻出用茶、芝麻、薑、鹽、茱萸等調和而成的「五味湯」,救了大家,這就是擂茶的前身。在常德,擂茶已開發出適合年輕人喝的手搖飲品,天熱來上一杯充滿薑味、卻冰冰涼涼的擂茶,再加上炒香的脆米,邊喝邊咬非常唰嘴。常德缽子菜的重點就是原汁原味、越燉越香。(圖/陳曼儂攝)傳統喝擂茶時,桌上還要擺上許多農家自製的副食品和缽子菜,稱為「壓桌」,缽子菜就是用陶缽將菜肴裝起來,以炭火邊加熱邊吃。柳葉湖旅遊度假區廚師長曾令付向CTWANT記者介紹,這源自鼎食文化,重點就是原汁原味,調味料一點點就好,用火慢慢燉,雞、魚、鴨都可以煮,「我從小就這樣吃!」他笑著說,這就是魚米之鄉的驕傲。
「獨臂刀王」王羽離世2年生前遺物捐出 二女兒王加露感性曝意義:電影才是爸爸的家
「獨臂刀王」王羽在2022年過世,享壽80歲,王羽二女兒王加露今(25日)出席「世界影音遺產日」修復發表會,並捐出父親生前文物。她感性表示父親曾說終生都要奉獻給電影,「爸爸是屬於我的,但是王羽這個名字是屬於大家的,捐出他的文物等於就是讓他回到家,電影才是他真正的家。」王加露在父親過世後,陸續整理父親留存的報章雜誌、海報、劇本,並捐贈給影視聽中心作為文物典藏,至於王羽的私人照片則由家人留存。王加露透露,父親晚年其實都在醫院度過,生前物品都沒能好好整理,如今讓這些文物重見天日,也是3姊妹的共同想法。其中她最捨不得國外影迷致贈的手作剪報冊,「看到這些我感觸很深,我覺得我爸爸是非常念舊、重感情的人,他真的是電影產業的一塊瑰寶。」王羽遺作是鍾孟宏執導的電影《失魂》,當時王羽已經中風、半邊臉癱,但還是盡力演出,也讓該作品深具意義。而王羽生前的經典作品經過修復後,也將再次跟影迷們見面,對此女兒王加露直呼十分感動,希望未來也能舉辦王羽的紀念影展。她也忍不住哽咽,向在天上的爸爸喊話:「爸爸我很想你,你放心我們都會好好的,繼續把你的電影發揚光大。」
下營上帝廟文物整理 百年歷史頭旗重見天日!長達10公尺堪稱「全台之最」
台南下營玄天上帝廟近期啟動文物整理,為日後展示做準備,從箱子中發現一面頭旗,年代可追溯至日據時期,其繡工精緻,保存相當完好,上頭的人物、坐騎皆栩栩如生;而且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進香頭旗,其長度達10公尺,可能是「全台最長」,廟方說,歡迎各地宮廟來PK比一比頭旗長度!台南下營玄天上帝廟近期找到1面繡著「下營庄」字樣的日據時代頭旗,其繡工精緻,上頭的人物、坐騎栩栩如生。(圖/下營上帝廟提供/中國時報張毓翎台南傳真)下營上帝廟文物館的典藏豐富,從香爐、籤詩板與字畫,再到剪黏、交趾陶、泥塑和木雕等,幾乎全是日據至光復初期的珍貴文物,廟方近期針對這些文物展開拍照與記錄,同時也在文物館內規畫空間,展示曾使用過的祭祀文物,以及舊廟的建築構件與相關工藝品,預計今年底對外開放。下營上帝廟創建於300多年前,主祀玄天上帝,歷史悠久。廟方目前一共收藏4面歷史悠久的頭旗,其中2面分別展示在文物館3、4樓,另2面則收在儲藏櫃保存,前陣子文物館人員安排整理一批文物,意外找出1面外觀完整,保存非常良好的頭旗,上方繡著「下營庄」,象徵這面頭旗的歷史可溯源至日據時代。台南下營玄天上帝廟近期找到1面繡著「下營庄」字樣的日據時代頭旗,其繡工精緻,上頭的人物、坐騎栩栩如生。(圖/下營上帝廟提供/中國時報張毓翎台南傳真)負責整理下營上帝廟文物的姜宏尚表示,下營在日據時期稱作「下營庄」,光復後為「下營鄉」,而這次找出來的頭旗是繡上「下營庄」字樣,而且上方的人物及坐騎,繡得很立體、精緻,相較現今的頭旗大多是電腦刺繡,這種傳統手繡製成的頭旗,如今已愈來愈罕見。姜宏尚還提到,下營上帝廟的頭旗和涼傘都做得比其他宮廟大1倍之多,像這次找出來的頭旗,總長度10公尺,全台應該很難找出第2面比它更長的頭旗,未來希望有機會把這面頭旗利用壓克力面板,陳列在架上展出,讓更多人看到它的獨特與價值。
莫札特發新曲!少年期未發表弦樂三重奏沉眠圖書館 260年後重見天日
研究人員最近表示,在德國城市萊比錫的1座圖書館中,發現了古典樂大師莫札特未曾發表過的1首弦樂三重奏作品,推測可能是他在青少年初期所創作,此一消息立即轟動古典音樂界。據古典樂資訊網《The Violin Channel》報導,德國萊比錫市立圖書館(Leipzig Municipal Libraries)近日發表聲明,表示在圖書館中找到一首此前未被發現的作品,名為《Ganz kleine Nachtmusik》(意譯:非常小夜曲,非官方名稱)。這首樂曲的創作時間據說可追溯至1760年代中後期,全曲由7個小樂章組成,演奏長度約12分鐘。根據作品的大致創作時間,莫札特創作這篇作品時,年齡約在10歲至13歲之間。 研究人員靠著這個謄寫的簽名「Wolfgang Mozart」判斷出成曲的大概年分,他在1769年之後會在簽名中加入中間名「Amadeus」。(圖/達志/美聯社)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紀的音樂神童,他1756年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Salzburg),一生創作了超過600部作品,包括交響樂、歌劇、奏鳴曲和協奏曲,其中許多作品仍然是當今古典曲目的基石作品。 報導指出,研究人員是在編纂莫札特音樂作品的權威檔案「克歇爾目錄」(Köchel catalogue)最新版本時,在萊比錫的音樂圖書館發現這首作品。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份新發現的樂譜手稿並非莫札特本人所寫,他們認為這是1780年左右謄抄的副本。據德國媒體MDR報導,該作品上週四(19日)在莫札特的家鄉薩爾斯堡上演,並於週六(21日)在德國萊比錫歌劇院首演。
湖泊美景下竟暗藏未爆彈 瑞士政府懸賞186萬徵求解決方案
當過阿兵哥的人想必都聽過,在國內某些營區或湖底,埋藏大批軍事設備或彈藥的都市傳說;不過在擁有許多高山和湖泊國家的瑞士,當地軍方真的是這樣做,瑞士政府近期懸賞約186萬元新台幣,希望集思廣益,如何在安全且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移走湖底的大批老舊彈藥。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報導,瑞士國防部祭出5萬瑞士法郎,約186萬元台幣的獎金,徵求各界提供安全、環保的未爆彈回收方法,截止時間是2025年2月,並在2025年4月公布得獎名單。根據報導,瑞士軍方過去把湖泊當成舊彈藥的傾倒地點,這種方法當初被認為是安全無虞的,像是在布里恩茨湖(lake Brienz)湖底有不少彈藥,琉森湖(Lake Lucerne)大概有3300噸彈藥;紐沙泰爾湖(Lake Neuchatel)大約有4500噸,除此之外,有些未爆彈甚至在水面下150至220公尺深處。瑞士軍方把彈藥倒入湖內並非秘密,但近年輿論對當地軍方的這項舉動引發安全顧慮的討論,有學者就警告,軍方在彈藥扔下水前並未拆除引信,也就是這些彈藥恐有引爆的風險;另外就是彈藥中含有的各種重金屬和毒素成分,恐會對湖水和湖底土壤造成汙染,因此瑞士政府才打算重從湖中取出這些「未爆彈」。報導稱,瑞士政府曾經在2005年評估過回收方案,但都很可能會重創、甚至毀滅湖泊的生態系統;因此瑞士國防部向外界懸賞,除了倒進湖裡的彈藥,隨著氣候變遷,數十年前高山訓練時留下的彈藥和實彈,近期也因為冰雪融化而重見天日。瑞士軍稍早也證實,有民眾在去年通報發現未爆彈的案件數,比起2022年增加了12%。瑞士軍方多年來一直將老舊彈藥扔進湖中,如今政府想要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將彈藥移出。(圖/翻攝自X)
玩轉印尼日惹1/探索世界文化遺產 婆羅浮屠、普蘭巴南建築群魅力迷人
在印尼爪哇島上有一些十分雄偉的宗教建築,不僅歷史悠久,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廟「婆羅浮屠」(Borobudur),以及印尼最大的印度教神廟群「普蘭巴南」(Candi Prambanan),都是熱愛人文與建築的旅客必訪之地。兩處距離印尼的藝文重鎮「日惹」皆約一小時車程,因此來自各地的旅人常以日惹為據點,結合市區景點規劃一趟小旅行。婆羅浮屠下面6層為方形、最上面3層為圓形,據說整體使用了2百多萬塊岩石建成。(圖/記者魏妤靜攝)依循導遊講解從婆羅浮屠遙望遠山,彷彿看見一尊臥佛平靜橫躺的模樣。(圖/記者魏妤靜攝)位於日惹西北方的婆羅浮屠,約莫建造於西元8~9世紀,當時仍是夏連特拉王朝統治爪哇島時期,其實沒有明確文獻記載當初為何建造、由誰設計,這不解之謎也吸引考古學家、地理學者爭相研究與考據。婆羅浮屠曾因火山爆發被埋沒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重見天日,還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由於婆羅浮屠過往浮雕、裝飾不時被竊取,舍利佛塔也曾於1985年受到炸彈破壞,加上發生過因大量遊客登塔、造成石階與石塊磨損的問題,因此現在參觀也有一些嚴格規定。像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古蹟,遊客必須換穿規定的拖鞋才可登塔、避免破壞地板,而且需於指定時間跟著現場的導覽人員進出,雖然自由時間不多,但一方面也稍微保障了遊賞品質。在建築立面刻有上千個敘事與裝飾浮雕,婆羅浮屠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佛教浮雕群之一。(圖/記者魏妤靜攝)為了管控參觀婆羅浮屠的人流,遊客在購票時就需選擇於指定時間上、下塔,並掃描入場手環上的QRcode。(圖/記者魏妤靜攝)遊客買票後都需換穿規格統一的拖鞋才可登塔,結束後可將鞋子帶走當作紀念。(圖/記者魏妤靜攝)拾級而上,導遊告知整座婆羅浮屠從塔基、塔身到塔頂共有9層,象徵從凡人所處的物質世界逐步踏入無欲無求,甚至超脫輪迴、涅槃的境界。在底部6層壁面與欄杆,可欣賞超過上千幅的精細浮雕,講述佛陀生平、如何悟道的故事,並有4百多尊佛像散佈於四面壁龕。遊客可以邊聽導覽邊登頂欣賞72座小佛塔與包圍其中的大佛塔,慢慢感受讓心靈沉澱下來的力量。普蘭巴南修建於9世紀、在1733年被荷蘭人發現,因為經歷多次毀損,主神廟周圍多數小神廟只剩下地基和危牆。(圖/記者魏妤靜攝)圖為主建築群中的濕婆廟,牆面還雕刻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精美浮雕。(圖/記者魏妤靜攝)再說到普蘭巴南,這裡供奉著印度教的「毀滅之神-濕婆」(Shiva)、「創造之神-梵天」(Brahma)和「守護之神-毘濕奴」(Visnhu),最初原有2百多座廟宇,但經過盜採與地震毀損不少,目前在園區內四處仍可見持續修復的痕跡。其建築獨特之處在於其高聳尖頂以及印度教建築的典型風格,最高的濕婆廟有47米高,此外,在濕婆廟四面入口各有一石室,除了主神濕婆之外,另外三個石室分別供奉濕婆的妻子難近母、其化身投山仙人和兒子象頭神。參觀完普蘭巴南神廟建築別忘了順路走訪塞烏寺,目前寺廟的維修工程仍在進行中。(圖/記者魏妤靜攝)有趣的是,在同一園區內、距離普蘭巴南主建築群右側不遠處,還有處佛教寺廟遺址「塞烏寺」(Candi Sewu),建造年代甚至比普蘭巴南寺廟群更早。塞烏寺入口有兩尊「羅剎」坐鎮,其形象在佛教與印度教神話中皆可見,被認為是法力強大的鬼神。目前遊客若想從台灣前往日惹,可以搭乘酷航於新加坡轉機前往,或是搭乘華航到雅加達再轉國內線班機到日惹。DATA婆羅浮屠地址:Jl. Badrawati, Kw. Candi Borobudur, Borobudur, Kec. Borobudur, KabupatenMagelang, Jawa Tengah開放時間:06:30~16:30,週一不開放登頂網站:https://ticketcandi.borobudurpark.com/en/登頂票價:外國成人455,000印尼盾、3~10歲外國兒童305,000印尼盾普蘭巴南地址:Jl. Raya Solo - Yogyakarta No.16, Kranggan, Bokoharjo, Kec.Prambanan, Kabupaten Sleman, Daerah Istimewa Yogyakarta開放時間:06:30~17:30,週一部分區域不開放票價:外國成人400,000印尼盾、外國兒童250,000印尼盾※新台幣:印尼盾匯率約1:420,各地票價以現場為準
獨/春秋墓園土石坍方30座墳遭埋 緊急開挖找先人驚險畫面曝光
新北市中和區春秋墓園6月28日驚傳土石坍方,因連日大雨和地震造成土石鬆軟,大量土石掩埋約30座墓基位,其後人得知後心急如焚,如今自己找來工班開挖,希望能讓先人重見天日,別長眠後還不得安寧。根據現場畫面,春秋墓園地號235C區的土石大量崩落,周遭3排墓基位受到影響,至少30座墳墓、60位先人遭埋土下,巡山員發現後立刻通知家屬到場處理。連日大雨加上地震造成土石鬆軟,春秋墓園於上月底發生坍方,不穩定天氣更增加搶救難度。(圖/讀者提供)家屬則緊急通知工班開挖,於上月29日救出2位先人,但現場土石鬆軟,加上天氣不穩定增添搜救難度,貿然開挖恐導致工人也跟著滑落而發生危險。家屬說,目前尚有5、60位先人不見天日,得出動吊車以繩綁人,增加重量承載後才能繼續作業,而後人們心急如焚,目前預計3日與新北殯葬處和農業局商討,希望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將先人救出。據了解,春秋墓園於1973年設置,2008年還被台北縣政府評為績優業者,而如今墓園由「道環展業」公司接手,並改名成為龍陵紀念墓園,受害墓基主家屬則盼相關單位能伸出援手,別讓他們在地下都不得安寧。春秋墓園現任經營者、龍陵紀念墓園則表示,3日將與新北殯葬處協議,共同商討解決方式,並坦言目前園內尚有糾紛,至今則仍未能取得共識。
58歲夏文汐隔10年再來台超凍齡 《殺夫》大尺度被刪減畫面重見天日
58歲港星夏文汐相隔10年來台,參加國家影視聽中心「她的新電影」影展活動。她在主演電影《殺夫》裡演出遭受家暴、性虐待的村婦,有多場裸露、暴力血腥畫面,電影40年前上映時因尺度關係,剪掉不少鏡頭。如今該片重新在台上映數位修復版,當年被刪減的8個片段也終於重見天日。夏文汐多年未來來參加活動,看起來依舊凍齡,她表示很開心能來台吃美食,並見到《殺夫》重新上映,「今天的感受很難以形容、很開心,數位修復版把很多原汁原味的東西都找回來了。很感謝李昂老師,沒有這本書我沒辦法參與演出。」《殺夫》原著作家李昂表示,這次數位修復版把當年遭新聞局刪減的畫面全都拿回來,「這是我們在場所有人一起爭取來的,是值得紀念的里程碑,因為是連我過去都沒有看過的。」就連當初夏文汐全身是血、持刀的海報,也被換成穿著白紗的照片,李昂笑喊:「簡直變成沙龍照。」夏文汐當年在《殺夫》裡演出遭受家暴、性虐待的村婦,多場裸露戲碼都遭刪減。(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李昂表示目前籌備將《鴛鴦春膳》改編成劇集,打算邀請夏文汐來演出,夏文汐不僅開心答應,也表示很希望能再來台拍戲。目前她正忙著拍攝《寒戰》新作品,表示很欣賞同片吳慷仁、劉俊謙等年輕演員,大讚:「他們都很棒。」◎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菲律賓50度高溫「水壩乾涸見底」 300年歷史古城遺跡重見天日
近期菲律賓發生持續性高溫,氣溫一度高達50度左右,這不僅讓當地人難以生活,呂宋島北部甚至出現有水壩完全乾涸見底的情況,但這也讓水壩底部一座300年歷史的古城遺跡得以重見天日。根據《CNN》報導指出,雖然過往只要水位低下,在菲律賓新怡詩夏省當地水壩底下的歷史古城潘塔邦安鎮(Pantabangan town)就會露出水面。但由於近期菲律賓持續性的高溫,讓當地嚴重缺水,水壩從3月起就保持著超低的水位,這也讓潘塔邦安鎮再次重見天日。菲律賓國家水利機構工程師帕拉丁(Marlon Paladin)表示,該處水壩於1970年代建成,中間只要水位低下的時候,水底下的潘塔邦安鎮就會露出水面,但這次也是潘塔邦安鎮露出水面最長的時間,從3月起就一直可以看到。而且相較於之前只能看到建築物的頂端,但目前甚至整個建築物都可以完整看到,官方甚至因此開放民眾參觀這歷史悠久的古蹟。報導中也提到,雖然菲律賓每年4至5月都會十分炎熱,平均氣溫在30度以上,但大多數地區的氣溫都會遠遠超過平均值,過去幾周的氣溫就穩定突破42度。根據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的資料顯示,菲律賓部分區域的「高溫指數」已經超過40度,位於水壩附近的穆尼奧斯鎮的高溫指數也超過41度,日前甚至出現47度的高溫。
婦女患病全身長滿腫瘤!生活受影響 進行25次手術成功改善現狀
中美洲島國千里達及托巴哥一名42歲婦女,在出生時就患有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tosis)全身長滿腫瘤。而在她生下第2胎後,病情更加嚴重,腫瘤佈滿全身,臉部幾乎看不出她原本的容貌,甚至影響到呼吸與進食,視線也被擋住一大半。而她近期終於找到一名醫生,替她進行手術,在經歷25次手術後「重見天日」,恢復原先的生活品質。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中美洲島國千里達及托巴哥一名42歲婦女夏爾曼(Charmaine Sahadeo)在出生時就患有神經纖維瘤,在13歲時,身上就開始長出腫瘤。而這個病情直到她生下第2胎後加劇,導致她全身長滿腫瘤,甚至影響到呼吸與進食,還擋住了她的視線。夏爾曼表示,這些腫瘤帶給她生活上極大的困難,也無法和孫女一起玩耍「無法和她一起出去玩,這讓我很痛苦。我希望能夠帶著她醫氣散步,但自從她出生以來我還沒有這樣的經歷。」且多次求醫都沒有用。而夏爾曼近期向美國著名頭頸外科醫生奧斯本(Ryan Osborne)尋求幫助,終於在進行25次手術後,成功切除大部分的腫瘤,在術後1個月返回家鄉,如今已能夠正常行走。事後夏爾曼透露,奧斯本醫師切除的腫瘤比她原本預期的還要多「我喜歡我現在的樣子。以前我根本看不到任何東西,比如我的臉,但現在你可以自然地看到我的眼睛、鼻子、嘴,我可以看得清楚。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更好地呼吸。」並表示,現在她的笑容更多了,腿上的腫瘤被切除後,她可以走路,也可以和孫女玩耍了。
塑膠桶頭狗狗終獲自由!10日未進食 網友合力救援感人一刻
彰化縣花壇鄉發生一起令人感動的救援事件,有一隻流浪犬因不明原因,頭部卡入透明塑膠桶中,無法進食也嚴重影響呼吸,且已長達10日情況十分危急,當地居民紛紛想方設法搶救,然而這隻狗狗卻在看到人靠近時總是避而不見,讓搶救行動陷入困境。在無奈之下,當地居民利用社群媒體發文求助,希望網友能協助解救這隻受困的流浪犬,經過網友廣泛關注和協助,一支志願者隊伍於昨(1日)組成,採取前後包抄的方式,成功將流浪犬困在固定區域內。在眾多熱心人的圍捕下,狗狗無法逃脫,終於被人們安全控制住,志願者們迅速將透明塑膠桶從狗狗頭部取下,使得牠能夠重見天日,整個救援過程中,義工們精心合作,成功地將狗狗解救出來,現場頓時歡呼聲不絕於耳。參與搶救的民眾感嘆不已,這隻流浪狗居然在塑膠桶套頭、視線不佳的情況下流浪了整整10天,卻能奇蹟生存;目前,狗狗已經得到釋放,不僅獲得及時的飲食補充,還將得到後續的結紮協助,讓這隻狗狗在新年也能有嶄新的開始。環保局呼籲,菸蒂、飲料杯、塑膠袋、狗便及其他各類垃圾應分類並丟入垃圾桶,勿貪圖一時方便隨意丟棄造成環境髒亂,更會對動物造成危害,甚至增加牠們落難的機會。
浪浪「塑膠桶卡頭上」10天無法吃喝 熱心網友「前後包抄」救援成功
彰化縣花壇鄉近來1隻流浪犬因不明原因,頭部卡入塑膠桶內,因此無法吃喝。民眾雖欲搶救,但狗看到人就跑,只得到社群貼文求助。經網友串連,昨天以前後包抄的方式控制浪浪後,順利將桶子取下,在塑膠桶封套10日後,狗頭重見天日。花壇鄉民眾約在10天前發現街上有1隻黃色狗狗頭部被透明塑膠桶卡住,不但無法吃喝,呼吸也困難,而且因塑膠桶影響視線,狗狗在街上四處遊盪,讓人看了十分心疼,也險象環生。不少熱心民眾及當地民代發現上述狀況後,都想幫忙該隻狗狗解套,但無奈該狗看到有人靠近就隨即跑開,造成搶救上的困難。在無計可施下,當地民眾只得到社群貼文求助,在網路力量推波助瀾下,一傳十,十傳百,許多民眾都相關注狗狗何時可解套,重獲新生。昨天一群熱心民眾約定好時間,鎖定該隻狗狗出現在花壇鄉彰員路後,火速趕往現場。眾人前後包抄,讓狗狗無法四處流竄,將狗控制後,順利將塑膠桶從狗狗頭部取下,終於讓狗狗重現生機,眾人隨即高聲歡呼。參與搶救的民眾表示,該隻狗狗為母犬,經檢視後,其脖子等處無明顯外傷,而讓他們感到驚奇的是,該狗已流浪10天不吃不喝,且在塑膠桶套頭,視線不佳下四處遊盪,還能存活下來,實在是奇蹟,解套後除先讓狗狗喝水及吃東西,後續也將協助為其結紮。
日本最強寒流發威!一夜暴雪「整排車輛遭吞沒」 北海道降雪量破紀錄
日本入冬最強寒流來襲,各地紛紛降下大雪迎來一片銀白,此次的首波寒流還被日本氣象廳封為「10年來最強」,預計暴雪天氣將持續至周六(23日),北海道低溫跌破負24度,岩見澤市24小時內的降雪量更打破歷史紀錄。綜合日媒報導,截至今(22日)上午10時,北海道岩見澤市降雪量達73公分,創下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史上最高降雪量,第2多的為降雪量達60公分的北海道新篠津村,而新潟縣系魚川市能生町則為56公分,排行降雪量第3名。北海道岩見澤市降下暴雪,居民拿出鏟雪工具清掃。(圖/達志/美聯社)路邊車輛被厚厚白雪覆蓋,完全看不出原來樣貌。(圖/達志/美聯社)大雪打亂交通,岩見澤市今天上午已有超過上百班次的JR列車停駛,市區巴士停止服務,17所中小學也緊急停課。從現場照片可見,北海道下了連夜暴雪後,路邊車輛全被厚厚白雪「吞沒」,居民紛紛拿出鏟雪工具清掃,被冰封的汽車才終於重見天日。各地災情頻傳,大量積雪導致交通受阻,有民眾受困在車陣長龍中長達3小時,甚至有駕駛疑因路面結冰,導致車輛打滑失控,不幸撞上電線桿身亡。對此,日本氣象廳發布大雪警報,短時間內的強降雪,恐造成雪崩、道路結冰、嚴重交通中斷等災害,呼籲民眾非必要請勿外出。
金鐘導演陳慧翎遺作《左耳》隔6年公開 蘇有朋讚:在我心頭縈繞
已故金鐘導演陳慧翎生前拍攝的陸劇《左耳》改編自作家饒雪漫同名小說,也曾被蘇有朋改編為電影,電視版2015年開拍,原訂2017年播出卻從此沉寂,日前無預警公開,蘇有朋轉發饒雪漫微博特別推薦,「《左耳》作為一代人的經典青春回憶,靠的是雪漫孜孜不倦的創作和用心的人物刻畫,至今在我心頭縈繞,遲遲不散。『醫學專家說,左耳靠近心臟,甜言蜜語要說給左耳聽』,期待劇版左耳空降,帶回你最初的悸動!」原作家饒雪漫則是感嘆陳慧翎等不到播出,「這些遺憾是我心裡無法填補的黑洞,讓我一度失去表達的慾望和熱情,甚至失語。」但看到播出後評價不俗,她標註陳慧翎寫下,「慧翎導演,您的付出很值得,希望您也能感受到大家對劇版左耳的愛。」主演電視版《左耳》的女主角米咪,不但從當年22歲已邁入3字頭,甚至還變人妻,她也在微博感慨表示,「壓了8年的戲恰好在我剛結婚之後播出,結束了這長長的等待,了卻了我步入演員生涯之後最大的遺憾。小耳朵(她劇中角色的暱稱),那麼我可以就此跟你別過,好好的說再見了。這是我青春的落幕,也將是我另一段人生旅程的開始。」飾演女配角黎吧啦的馬吟吟則回憶當年剛比完《中國好聲音4》,收到電視劇選角通知還以為是詐騙,第一部戲不知道怎麼演哭戲,直到導演走向她,「慧翎看穿了我的困惑和焦慮,她輕輕走來,用小臂環住我緊繃的肩膀,溫柔堅定地看著我的眼睛『吧啦...』呼啦,水井中泛起我無法明狀似乎壓抑許久的情緒,她好像可以和我心中的悲喜相通! 這位導演會承載我的脆弱。」並懷念說,「慧翎導演像吧啦一樣,她已缺席卻永遠在場。」時隔8年,日前主要演員米咪、鄭凱、黃仁德、翁虹等人在饒雪漫生日當天重新聚首,同時紀念導演陳慧翎,特別留了一個貼著陳慧翎名牌的位置,椅子上則擺上了花束。眾人一同觀看電視版《左耳》,全員又哭又笑紀念著等待8年《左耳》重見天日的日子。曾演出《原來是美男》的黃仁德會後在IG發文特別寫道,「慧翎導演,希望你看得到。」《左耳》講述左耳聽不到的高二生李珥(米咪飾演),暗戀著品學兼優的學長許弋(黃仁德飾演),與許弋同班的張漾(鄭凱飾演)視許弋為競爭對手。直到一名在酒吧打工的校外女生黎吧啦(馬吟吟飾演)主動塞紙條倒追張漾,張漾卻要求黎吧啦去接近許弋,一群個性迥異的年輕人發展出一段青春、錯綜複雜的愛情以及講述改變的故事,2015年開拍,由陳慧翎執導。
塵封265年…法軍百封家書首曝光 媽嗆水手兒:寫給媳婦的信比我多
塵封265年的家書終於重見天日。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Pembroke College,Cambridge)歐洲歷史教授莫里厄斯(Renaud Morieux)檢閱上百封法國海軍官兵的信件後,發現有近6成充滿「女人味」,打破過去軍人家書只有男人視角的刻板印象,更揭露18世紀法國純樸卻複雜的生活。莫里厄斯為撰寫新書《囚犯社會:18世紀的英法戰爭與監禁》(The Society of Prisoners:Anglo-French War and Incarcera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在英國國家檔案館意外發現塵封在館內的信箱,並成為200多年來第一個拆信閱讀的人。這些來自7年戰爭期間,被英國海軍俘虜的法國軍艦伽拉忒亞(Galatée)船員們的家書,揭示了18世紀人們與現代人一樣,在面對戰爭或無法控制的巨大挑戰時,會聯繫、安撫、關心他人並保持熱情,信件內容更讓現代人讀起來感到十分熟悉。百逾封信件200多年來從未被人拆閱。(圖/英國國家檔案館)杜博絲(Marie Dubosc)在給中尉丈夫尚布雷蘭(Louis Chambrelan)的信件寫道:「我可以整晚寫信給你……我是你永遠忠誠的妻子」、「晚安,親愛的。現在是午夜,我想我是時候休息了」。但尚布雷蘭再也沒見過妻子,杜博絲在寫信隔年的1759年去世,尚布雷蘭被英國釋放後於1761年在法國再婚。莫里厄斯梳理船上181名船員的信件後,統計出有59%信件署名為女性,顯示戰爭只有男人的觀點,自古就是錯誤觀念,女性在戰爭中必須管理家庭、經濟以及做出重要決定。莫里厄斯指出,這些看似閒話家常的信件,其實透露出當時各階層生活、家庭環境與讀寫能力,拼字錯誤、不會用標點符號,甚至不會寫字的情況相當常見。部分寄件人需要抄寫員代筆。(圖/英國國家檔案館)名為奎內爾(Nicolas Quesne)的年輕水手,就被母親透過抄寫員抱怨寫給媳婦的信比給她的多:「我對你的思念超越你對我的想念。我祝你新年快樂,我想我就快進墳墓了,我已經病3個禮拜了。請代我向你的隊友瓦林致意,只有他的妻子告訴我,我才知道你的消息」。奎內爾的母親也在另封信抱怨,「你從未在信中提過你父親,這讓我很傷心。下次寫信給我時不要忘記你爸爸」,與在另封信揭露兒子不認繼父是爸爸的緊張家庭關係。莫里厄斯表示,過去的人雖然可能不會讀寫,而在信中出現當代罕有「代書人向您致敬」的特殊訊息,但「一個人不必會讀寫才能成為書信文化的一部分」,且過去人們對家人的思念、對伴侶的肉體慾望,不分男女都和現代人一樣強烈。
亞馬遜河水位下降最低點!河畔岩石驚見詭異「人臉」符號
巴西近期飽受極端氣候摧殘,巴西北部區域瑪瑙斯正面臨自該地區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世界最大河流「亞馬遜河」水位降至創紀錄的最低點,長年被河水覆蓋著的岩石也浮現出來,但有人卻發現,這些岩石上被雕刻著「詭異人臉」,而這些人臉符號推測是在西元2000年前留下的。根據《CNN》報導,這些有著神秘雕刻的岩石位於亞馬遜和北岸的拉古斯角(Ponto das Lajes),靠近內格羅河(Rio Negro)和蘇里摩希河(Rio Solimoes)交匯流入亞馬遜河處。巴西國家歷史和藝術遺產研究機構考古學家奧利維亞(Jaime de Santana Oliveira)表示,其實一些類似的岩石雕刻以前曾被看到過,但現在因為亞馬遜河水位下降,讓更多且更大種類的岩石重見天日,幫助研究人員確定其起源。奧利維亞說:「這些雕刻可能是史前或前哥倫布時期所留下的。」他指出,雖然無法確定他們確切年代,但因為該處在西元1000至2000年前曾有人類生活的痕跡,所以推斷人臉雕刻是從那時留下的,而這些詭異「人臉雕刻」的發現也讓學者們相當振奮。
裴盧麗首演主角就當單親媽 白成鉉無辜遭潑髒水
韓國家庭劇《我的眼裡只有你》由白成鉉、裴盧麗主演。首次在長篇劇中擔任主角,裴盧麗笑稱演了一個「麻煩」的角色,「李盈怡的戲份很多,擔心無法勝任而感到壓力大,會想很多、甚是失眠。」在前輩們的鼓勵下,她終於擺脫那些擔心的想法,慢慢融入角色中。因為扮演的是一位27歲的單身母親,裴盧麗也試著與飾演女兒的童星尹採䛔變得更親近,「作為一個年輕的媽媽,我希望和女兒能像朋友一般相處。」希望自己的演出能讓更多人產生共鳴。繼《愛,乘著歌聲》後相隔九年重返韓國KBS日日劇的白成鉉,經歷了結婚生子等重要的人生過程,他表示:「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對生活的責任感也變得更強。」不只表演技巧精進,還說自己現在變得很容易感動,「光看著蘇福熙(牛骨湯店老闆)的台詞,我的心就融化了!」裴盧麗(左)首演主角就當單親媽,在《我的眼裡只有你》與6歲女兒尹採䛔(右)相依為命努力生活。(圖/東森)白成鉉在劇中飾演財閥三代「張慶俊」,年輕時因意外事故導致雙眼失明,從此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年前接受角膜移植手術後重見天日。從小在繼母刻意分化下產生心理創傷的他,也養成了冷酷性格,自美國留學回來後,依照祖父的指示進入集團零售事業體工作,因為一場烏龍事件遇上裴盧麗,雖然覺得她是個麻煩製造者,卻又忍不住在意對方。崔允羅在劇中飾演與白成鉉的救命恩人的「金海美」,兩人是在國外進修時認識,而崔允羅一直單戀著白成鉉,母親得知對方家世後也想讓女兒嫁入豪門,但白成鉉只把她當作妹妹,她卻以為白成鉉只是表面冷酷,沒想到自己最大的敵手竟然是有姑嫂關係的裴盧麗,嫉妒感油然而生。裴盧麗在劇中則飾演一位有自信、勇敢的單親媽媽「李盈怡」,外表看似堅強,卻有著許多令人心碎的故事,白天在婆家的牛骨湯店工作,晚上再去便利商店兼職,雖然與6歲的女兒同在婆家生活,但婆婆始終沒給她好臉色。劇中,她去小叔家送東西時,意外發現對方投資股票失利又欠債,讓她理智線斷裂,一路從家裡追到商場男廁,本來想拿地上的髒水潑醒小叔,但卻是走進廁所的白成鉉遭殃,讓他氣到無言。白成鉉無端遭殃,被裴盧麗潑得一身濕。(圖/東森)劇情講述女主角在丈夫過世後成為單親媽,白天在婆家經營30年的老牌牛骨湯店工作,晚上則到超商兼職,為了女兒努力存錢,直到遇見家族企業的長孫後,開啟了人生第二段愛情。《我的眼裡只有你》將於明(21日)晚間7點在東森戲劇台首播。
婦人花120元買二手舊畫「居然是大師真跡」 競拍價格飆到800萬
美國新罕布夏州一名婦女在二手店內購買一幅售價約新台幣127元的畫作,她6年後將畫作拍照上傳網路,沒想到竟被告知是美國當代寫實派畫家、封面插畫名家魏斯(N.C.Wyeth)的真跡,估計價值高達約新台幣797萬元。美國一名婦女花4美元買下舊畫,6年後發現竟是大師真跡。(圖/翻攝自bonhams.com)根據《今日美國》 (USA Today)等美媒報導,這名婦女2017年8月在曼徹斯特市(Manchester)的一間二手店選購相框,意外在整疊裝著海報或相片的相框內發現這幅塵封的舊畫,她於是順手把畫買回家,這名婦人當時曾在網路上搜索,但沒有找到畫作相關資料。這幅畫就這樣掛在婦人臥室好幾年,後來收在壁櫥內,直到今年5月時,婦人在打掃時才讓這幅畫重見天日,她拍下幾張照片發到臉書,有網友建議她轉發到專門討論魏斯畫家家族的臉書社團,果然引起對魏斯三代繪畫名家頗有研究的前策展人路易絲(Lauren Lewis)注意。據路易絲表示,這幅畫作是魏斯為小說《雷蒙娜》(Ramona)1935年繪製的4幅插畫之一,當她見到畫作後,從畫家簽名、筆觸和藝術品供應商標籤,一切線索都符合她對魏斯作品的了解,「99%確信是真跡」。路易絲表示,儘管這幅畫經過80年後才重現於世,但除了一些小刮痕外,保存狀況相當良好,「這太令人興奮了」,目前《雷蒙娜》插畫只保留下一幅,因為當時藝術家或出版商經常把原畫贈與友人或VIP客戶,如今尋回其中一幅後,剩下2幅仍不知去向。目前這幅畫在邦瀚斯(Bonhams)拍賣行,預計9月在麻州進行拍賣,最高估價達25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97萬元)。美國一名婦女花4美元買下舊畫,6年後發現竟是大師真跡。(圖/翻攝自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