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鹹
」 營養師 大腸癌 重鹹 高敏敏視網膜在日本偷做一件事 節目上懺悔「非常失禮」
台灣人最喜愛的日本食物中「拉麵」肯定榜上有名,但濃稠的湯頭常讓許多人覺得太鹹,網紅視網膜在NOWnews今日新聞的《NOW生活攻略》中接受主持人林氏璧與徐敏華訪問時透露,其實自己曾在吃拉麵時做了非常失禮的行為,視網膜說:「我去吃拉麵,結果湯頭非常的重鹹,當時我坐在吧台的位置,其實不太確定店員有沒有看到,但我避開他的眼神偷偷的在麵裡加了一杯水,才覺得吃起來味道適中。」視網膜表示當年是第一次到日本玩,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行為真的「非常、非常的失禮」。不過也因為那次的日本之行,讓視網膜愛上日本,最高紀錄一年可以去12趟,視網膜說:「我一年大概有半年的時間都在東京,2018年我才第一次去,因為我是南投人很怕地震,之前覺得那邊地震太頻繁,沒想到一去就愛上了。」視網膜在節目中分享東京私房景點。(圖/NOWnews今日新聞提供)《NOW生活攻略》主持人林氏璧追問:「這麼長時間在日本旅遊,難道都沒有碰過地震?」視網膜說:「今年初我去體驗即將退役的雷鳥號列車要去京都,沒想到碰上令和元旦地震,當時周遭的人手機警報全響起來,地震真的滿大的,我是最後一班安全到京都的列車,後來都停駛了,真的是印象深刻。」聊到地震話題,視網膜也分享這些年在日本旅遊可以深刻感受,台日之間真的對彼此都很友善,視網膜說:「我有次在日本搭計程車,在車上跟司機聊天提到我們是台灣人,沒想到我們下車時,他就說這一趟免單,因為感謝台灣在東日本大地震的支援。」節目中他還不藏私地分享東京超私房美食與購物景點,被林氏璧虧小心消息一曝光,太多人去排隊,以後自己都吃不到、買不到了。更多詳在NOWnews今日新聞每週五晚上8:00上線的《NOW生活攻略》。
台中男愛吃重鹹食物 「右腦梗塞性中風」險丟命
台中有一名男子明知自己有高血壓,卻不按時服藥,且平時愛吃重鹹,抱怨妻子煮的菜太清淡,總是自己加料。10月初,他因無法起床被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是梗塞性腦中風,馬上手術,20分鐘移除血栓,經過治療後,已順利出院。大甲李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張峻誠表示,該患者有高血壓家族史,平時不按時服藥,飲食也不正常,導致胃潰瘍和胃出血。10月初全台放颱風假時,患者21時入睡,凌晨1時醒來時發現左側手臂有輕微無力,但他不以為意繼續睡覺。直到中午家人叫他起床吃飯時,才發現他根本無法起身,左手屈曲不能伸直,且眼球飄向右邊。家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血壓飆高至180mmHg,確診為右腦梗塞性中風,隨後轉院至大甲院區進行緊急取栓手術。雖然當天是颱風天,但門診依然正常運作。院方迅速聯絡各值班醫師,並請榮總醫師支援進行手術。兩院醫師密切合作,患者於下午14時56分進入導管室,15時16分便完成取栓手術,整個過程僅花了20分鐘。術後患者被送入加護病房觀察,病情穩定後轉入普通病房,最終已順利出院。患者表示,經過這次教訓,他將更加遵從醫師的話,直言:「我真的很幸運,雖然在海線偏鄉,依然有優良的醫療設備和醫護團隊,讓我在颱風天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而他的妻子則抱怨道:「我煮得清淡就是為了控制他的高血壓,這次中風,把全家人都嚇死了」。
宅家、缺乏社交腦部加速退化! 醫示警「4習慣」將不經意傷害大腦
在忙碌工作過後,不少人會選擇用甜點療癒身心,或在放假時宅在家裡不出門。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就示警,有些常做且看似微小的壞習慣,諸如缺乏社交活動、高油高鹽高糖飲食等4種舉動,可能以為偶一為之無傷大雅,但長期下來,將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謝炳賢日前於臉書粉專分享,4種壞習慣將傷害人的腦部:1.高油高鹽高糖現代人外食比例越來越高,往往是較重油重鹹的口味,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心血管的負擔,進而使腦部及神經循環系統不佳,讓大腦受到損傷。此外,許多人喜歡在下午享用甜點撫慰人心,若是攝取過多糖分,不僅可能導致肥胖,還會使神經元受損,阻礙學習力和記憶力。2.缺乏社交活動由於科技發展和疫情影響,人們更加習慣透過手機與家人、朋友、同事溝通,大大減少了面對面相處的機會,養成宅在家不出門的習慣。如此一來,不只容易使人變得憂鬱,更會讓腦部活躍程度減低、加速退化,若持續保持參與社交活動,既能幫助維持認知功能,同時也可鍛鍊腦部發展。3.長期睡不好睡眠對大腦的認知及活動相當重要,大腦會在睡眠期間將白天產出的廢物代謝掉,如果長期失眠,便容易加速腦部老化,增加失智發生的風險,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造成腦部傷害。因此,謝炳賢建議每天的睡眠時間,至少需要6至8小時。4.過度菸酒抽菸、喝酒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也會對腦部造成嚴重傷害,長期過度抽菸和喝酒,可能讓細胞毒素增加,使腦部神經細胞受損,提升罹患腦中風、失智症的風險。
4大傷腦壞習慣「恐罹患中風、失智、憂鬱症」 宅男宅女小心了
這4大壞習慣超傷腦!對此,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指出,飲食習慣高油高鹽高糖、缺乏社交活動、長期睡眠不好,以及過度菸酒,有可能會提升罹患腦中風、失智症、憂鬱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圖/翻攝自Facebook/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醫師謝炳賢昨(16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有些常常做且看似微小的壞習慣,可能以為偶一為之無傷大雅,但長期下來可是會對大腦產生大大的負面影響!尤其是以下4大傷腦壞習慣:高油、高鹽、高糖:現代人外食比例高,且往往偏好較重油、重鹹的口味,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心血管的負擔,進而使腦部及神經循環系統不佳,導致大腦受到損傷。除此,不少人喜歡吃下午茶甜點來提振情緒,但攝取過多糖分,不僅可能發胖,還會導致神經元受損,阻礙學習力和記憶力。缺乏社交活動:由於科技發展及疫情影響,讓人開始只透過手機與其他人溝通,也因此習慣宅在家不出門。如此一來,不只容易使人變得憂鬱,更會減低腦部活躍程度、加速退化。持續保持參與社交活動,才能幫助維持認知功能,同時鍛鍊腦部發展。長期睡不好:睡眠對於大腦的認知及活動相當重要,睡覺時大腦會將白天產出的廢物代謝掉,若長期失眠,容易加速腦部老化速度,增加失智發生風險,更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進而造成腦部的傷害。因此,建議每天睡眠時間至少需6至8小時為佳。過度抽菸、喝酒:抽菸、喝酒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包括腦部也會造成嚴重傷害。長期過度菸酒,會增加細胞毒素,使腦部神經細胞受損,進而提升罹患腦中風、失智症的風險。
2親人罹患大腸癌 譚敦慈揭3種「NG食物」不要吃
在台灣, 大腸癌1年會奪走6000條人命。無毒教母譚敦慈透露,家族中2名親人都曾罹患大腸癌,婆婆於發病前因節儉不浪費,常吃重複加熱的剩菜,而表妹婿的飲食習慣則重油重鹹,2人後來都不幸罹患大腸癌。她也示警,要預防大腸癌,不新鮮的剩飯剩菜、醃漬類食品與高溫燒烤食物,都是「NG食物」,要盡量避免。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日前上健康談話節目「健康晚點名」,被主持人問及生活中是否有很多「NG食物」會吃出大腸癌,譚敦慈表示,自己的婆婆與表妹婿都是大腸癌患者,而他們發病前「確實有吃比較不健康的食物」。譚敦慈表示,婆婆生性節儉,平時又很忙碌,常常煮了一鍋食物就重複加熱。而公公很聰明,還會教婆婆「若是菜酸掉,加點小蘇打,煮沸了酸味會不見」。譚敦慈回憶,丈夫林杰樑醫生看到這種情形「簡直嚇壞」,趕緊告訴公公婆婆,說加小蘇打後剩菜酸味雖然不見,但「細菌還在裡面,千萬不能吃!」她表示,有些人覺得在食物有點變味時「就要趕快吃掉」,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會產生很多問題,並再三強調「食物一定要保持新鮮!」再來,譚敦慈指出儘量不要吃醃漬類的東西。譚敦慈說,她有一個表妹婿,20幾歲就得了大腸癌。這名表妹女是川菜師傅,所以食物都重油重鹹,他很喜歡吃豆腐乳,直誇豆腐乳上面那層辣油是人間美味,「拿來炒菜很好吃」,但她真的不建議這樣吃。譚敦慈還說,第3個要避免的是高溫烹調食物,所有高溫烹調的食物都會有致癌物質,所以不要動不動就加熱到攝氏200度以上。她建議烤箱、氣炸鍋溫度最高就是設定到「攝氏120度」,如果想要料理的酥脆點,就拉長烹調時間。她提到很多人喜歡在鍋子很熱時下牛排,但是煙全部跑出來時,會有很多致癌物「丙烯醯胺」。譚敦慈表示,婆婆被發現罹患大腸癌時已經第3期,但經過開刀治療後,至今仍很健康。她認為關鍵在於「飲食改變」,婆婆罹癌後煮的食物都會在當天吃完,並攝取大量蔬菜,蛋白質就從魚類、雞肉中取得,甚至吃雞腿還會特意去皮、去油,最後再搭配多做運動,目前90多歲的她身體還相當硬朗。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則補充,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曾做過的調查,發現有70%的大腸癌患者,一週會吃2次重新加熱的剩菜剩飯;另有38%的人一週甚至吃到4次。他直言,飯菜不斷反覆加熱,確實可能對腸子造成傷害。
八旬嬤肩頸痠痛、疲倦以為感冒 就醫一查竟中風!「血壓飆破200」
80歲李奶奶,平時身體還算硬朗,然最近因為氣溫巨幅變化,開始感到容易頭暈、胸悶、肩頸僵硬痠痛、容易疲倦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感冒,於是就近到家裡附近的診所就診,然而在服藥後依舊未見改善,某天甚至在家中昏倒,家人驚覺事態不對,緊急送醫治療。就醫時發現李奶奶血壓飆破200/120毫米汞柱,且檢查發現高血壓同時誘發中風及心肌梗塞發作,所幸在經過各科醫師專業治療及家人細心照料下,逐漸恢復健康。高血壓不是年長者專利 與這些因素有關家人回想起來,李奶奶平時在家裡偶爾量測血壓時,往往血壓數值常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上,因聽信網路謠言,認為老人家血壓要求不用太嚴格,所以不以為意,甚至以為血壓高是正常老化現象,直到這次事態嚴重,才驚覺調控血壓的重要性。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很多人聽到「高血壓」這三個字,以為只是醫學專有名詞,認為它與自身毫無相干,殊不知它卻距離我們相當近,在過往,高血壓常被認為跟年長者畫上等號,但近年因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再加上年輕族群喜愛重油、重鹹、重口味、高熱量甜食等食物的關係,高血壓已走向年輕化。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密不可分 血壓升高無明顯症狀根據2022年衛福部死因統計顯示,國人與高血壓密不可分之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在前10大死因中佔第2位、第5位及第7位,合計一年就有超過4.4萬人死亡,總和年增率高達20.8%。陳玠宇提及,當血管壁愈硬化、狹窄或愈緊繃時,血壓也會愈高,當初期血壓升高時,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居家量測血壓 牢記「7-2-2」準則法「130/80」是當前多數國際準則認定的高血壓數值。陳玠宇說明,居家量測血壓的方式採用「7-2-2」準則法,「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維持血壓穩定 避免不可逆憾事陳玠宇強調,平日若無養成量血壓的習慣,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點察覺高血壓的存在,但傷害卻往往累積於無形,一旦當持續累積一段時間後,便會開始產生明顯的症狀與併發症,甚至導致無可挽回的結局,因此,維持血壓標準穩定,遠離高血壓隱形殺手是當今身體保健與養生的重要課題。原文出處:國泰醫院【護心專欄】2024/5醫訊
胃潰瘍要注意!每天約10人因胃癌、食道癌離世 健保4月起給付免疫治療
原以為只是胃潰瘍買成藥吃,沒想到竟然是胃癌!台灣每天約10人因食道癌及胃癌離世,年死亡人數更高達4千人[1]!以往晚期癌友化療後存活期約僅7個月34,如今健保於4月1日起給付免疫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內科主任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表示,胃癌患者若PD-L1綜合陽性分數(CPS分數)大於5、或食道癌患者PD-L1腫瘤比率分數(TC分數)大於1%,都可積極和醫師討論申請給付。確診已是晚期 逾30%患者存活不過一年胃癌、食道癌與吸菸、飲酒、肥胖、攝取加工食品如煙薰與醃漬食物等因素有關,另外還有國人喜愛喝熱湯、熱茶、重鹹食物,加上胃食道逆流,皆屬高風險因子。上消化道癌症前期症狀不明顯,且往往伴隨癌細胞轉移,當出現吞嚥困難、體重減輕、喉嚨灼熱感,恐已是癌症末期。根據我國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所示,胃癌患者中約30%發現時已是第四期,而食道癌確診時即為第四期比例更高達45%[2]。化療效益低、標靶適用族群少 癌友陷困境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兼任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說明:「晚期胃癌及食道癌危險性高,兩者皆長年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又因為初期症狀難辨,不少患者發現時難以進行手術切除,一線僅能使用化學藥物幫助病患延長壽命。」然而,化療卻僅能延長患者近7個月存活期[3],且副作用強烈,高齡癌友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往往難以持續治療;此外,晚期胃癌一線雖有標靶治療的選擇,但僅6至8%患者適用[4],食道癌患者更無標靶藥物可用,陷入治療困境。免疫治療突破晚期胃癌、食道癌瓶頸近年免疫治療廣泛被運用於癌症治療,不管是單用免疫還是進行免疫合併治療,皆被證實在各癌別的治療效益帶來新突破。免疫療法近年在上消化道癌症亦帶來長足進展,陳明晃表示:「免疫治療不論在晚期食道癌或是晚期胃癌的治療都有好成效,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超過2成的死亡風險。」而且副作用增加比例不高。他進一步說明,晚期胃癌患者一線使用免疫合併化療後,可降低約20%的死亡風險,並提高3年客觀緩解率;而晚期食道癌患者不僅一線可用免疫合併治療,過去使用傳統療法後復發者,二線亦有免疫治療的選擇,除了能將1年存活率從過去的3成提高到超過45%,還能延長患者的存活期、降低死亡風險超過兩成,有機會翻轉晚期胃癌、食道癌患者疾病現況的新型治療選擇。免疫治療納胃癌一線、食道癌二線給付!過往晚期胃癌與食道癌治療選擇有限、效益不佳,近期雖有免疫療法加入改善,但事實上,多數癌友治療時仍會受限於財務負擔,難以近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過去二線食道癌更是沒有任何一項治療藥物獲得健保給付。余政展表示,免疫治療近年不斷在晚期癌症治療領域帶來新突破,上消化道癌症實屬我國民眾不可不防的高危險疾病,現健保署伸出援手,將免疫治療納入一線胃癌與二線食道癌健保對象,成為抗癌新希望,評估癌友每月約可省下10-20萬元藥費。陳明晃表示,胃癌患者若PD-L1綜合陽性分數(CPS分數)大於5、或食道癌患者PD-L1腫瘤比率分數(TC分數)大於1%,都可以積極和醫師討論申請給付,選用更有效且符合生活品質治療方式。」估計約有3至4成癌友受惠。余政展也分享,除了上消化道癌症迎來健保給付的好消息,現免疫療法也從晚期癌症開始,逐步推進到早期癌症、甚至輔助治療的角色,未來有機會為各階段癌友點亮生命曙光,「食」現美好「胃」來。[1] https://reurl.cc/eLRkLW
國小女童「脖子黑黑」 洗好幾次都沒用 醫一看:內分泌失調
如果發現脖子後面一片黑黑,怎麼洗都洗不掉,並不是因為髒,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出問題了。小兒科醫師王韋力分享,一對母女來掛門診,詢問醫師為何女兒脖子後方的黑垢洗不掉,他推測女孩可能罹患「黑色棘皮症」,替女孩抽血檢查後發現血糖、血脂出現紅字,BMI甚至超過30。王韋力醫師最近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提到,當時那對母女進來時,手上都拿著一杯珍珠奶茶,體態較為豐腴,媽媽表示,女兒脖子後面黑黑一塊一塊的都洗不乾淨,就連一天洗好幾次或是拿海綿、菜瓜布來刷都還是刷不掉,也因為這樣媽媽常常被老師抱怨「為何不洗乾淨再來學校」,女兒的同學也會覺得女孩髒髒的不想跟她一起玩,便詢問醫師是否有美白相關的兒童藥膏可以擦。王韋力醫師當下發現女孩除了脖子黑以外,腋下也都粗粗黑黑的,便推測女孩得了「黑色棘皮症」,抽血一看BMI不僅超標,三高中的血糖和血脂全都亮紅燈,甚至比一般成年人還高。王韋力解釋,會得到「黑色棘皮症」可能是內分泌出了問題,有得時候也會好發在荷爾蒙失調、胰島素分泌異常以及罹患卵巢疾病時。王韋力醫師提醒這位媽媽,應該要注意孩童飲食,減少重糖、重鹹、重油的食物,並且多運動減少胰島素阻抗,同時他也特別提醒女孩媽媽應該要以身作則,跟著女兒一起注意飲食健康。還好3至6個月後,女孩脖子及腋下的黑垢逐漸變淡,抽血報告的紅字也逐漸恢復正常。他呼籲,「黑色棘皮症」無論什麼年齡都有可能會得到,若發現自己脖子、腋下總是黑黑的,應儘速就醫檢查。
這些趕快吃!菜販曝「春節蔬菜採買清單」 這五類先下鍋
農曆新年即將來臨,新北市新莊公有市場菜販廖炯程指出,只有兩天卻必須買好六天的食材量,越接近除夕蔬菜供應種類只會越來越少,建議最好除夕前就先購足。為此,不少家庭主婦要在只剩這兩天的黃金採購時段備好年菜。然而菜買回來,那些應該盡快吃完?那些耐放可以隨時拿出來煮?廖炯程也在臉書分享相關資訊,不怕青菜壞在冰箱底。廖炯程在臉書分享春節青菜採買清單,建議將「不耐放的」菜先行處理。如:1.葉菜類: A菜、菠菜、大陸妹、青江菜、茼蒿、大刈菜2.根莖類: 刈菜仁、芹菜、芹菜管、娃娃菜、韭菜、韭菜花3.花果瓜類: 青花菜、花椰菜、青花筍4.豆類: 荷蘭豆、皇帝豆5.蔥薑蒜辣類: 九層塔、蔥、青蒜、香菜較「耐放」隨時可以拿出來煮的菜:1.葉菜類: 高麗菜、大白菜、鵝白菜、空心菜2.根莖類: 白蘿蔔、紅蘿蔔、馬鈴薯、大心菜心、結頭菜、金瓜、洋蔥3.花果瓜類: 番茄、小黃瓜、青椒、甜椒4.豆類: 甜豆、敏豆、醜豆5.蔥薑蒜辣類: 大辣椒、蒜頭廖炯程據家庭經驗分享,前三天的烹飪以豐盛大魚大肉、重油重鹹為主,初四初五則轉向清淡口味,以迎接現實生活的復工節奏。他特別提醒,若在餐廳用餐,可選擇跳過葉菜類點餐,以確保新鮮度。農糧署代理署長蘇茂祥指出,春節前夕,蔬菜供應將大幅增加38%以上,且今年產銷穩定,價格較去年每公斤35元便宜,今年每公斤平均批發價約25元。至於水果價格,受颱風影響,價格略高,但仍遠低於進口水果。春節青菜採買清單分清楚耐放及不耐放的蔬菜。(圖/擷取自臉書 廖炯程)
10種超傷腎食物排名出爐!鐵板麵、雞排全上榜 第一名居然是「它」
腎臟是人體很重要的器官,有非常多功能,其中包括幫助身體排泄廢物、調解水分、電解質及血壓、進行造血作用等等,想要一顆健康的腎,跟日常的飲食息息相關,腎臟科醫師洪永祥點出十種台灣常見的食物並表示,這些食物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腎臟造成傷害,應該減少攝取這些食物的頻率。被列舉的這十種食物當中包含早餐穀物、蔥花肉鬆捲、燒餅油條、鍋貼、肉鬆肉乾、鐵板麵、三寶飯、炸雞排、日式拉麵以及珍珠奶茶,洪永祥也特別將「傷腎第一名」頒給珍珠奶茶並提到,會將第一名頒給珍奶,不僅是因為其中有許多傷腎的成分,也因為台灣人攝取珍奶的頻率比起其他所提到的九種食物更高。洪永祥指出,一杯珍奶熱量高達789.2大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額外添加精緻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每日熱量的5%,若以成人一天所需熱量1800大卡計算,相當於精緻糖不超過90大卡(相當於22.5公克的糖),而一杯700c.c.珍珠奶茶的含糖量就已經高達約50至60公克,珍奶當中的高果糖糖漿的果糖分子代謝時還會產生過多的磷酸三碳糖,促進肝臟內生性脂質合成,導致三酸甘油酯堆積胰島素阻抗的增加,進而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另外,洪永祥也指出,位居第五名的鐵板麵是他所認爲「所有早餐中最傷腎的食物」,不少人去早餐店都會點一碗鐵板麵飽餐一頓,為一整天的打拼帶來動力,不過「高油鹽糖」的成分鐵板麵全都包了,而且每一百公克的油麵熱量就有361卡,鈉含量更是高達712毫克,除了重油重鹹外,麵條在經過鐵板上高溫烹煮,容易沾上陳年焦炭,異環胺、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增加罹癌風險。洪永祥警告,人類一生僅擁有約兩百萬顆腎絲球,無法再生,由於人類壽命不斷延長,腎臟的使用壓力增大,必須謹慎使用腎絲球,多喝水、運動增加代謝,以避免老年時面臨洗腎的危機。
餐飲南霸拚重生2/缺工+飲食習慣改變 東東老董預告推日式快餐、移動婚宴
有「餐飲南霸天」稱號的東東集團董事長、御頂集團(3522)副董事長李日東,疫後首度接受媒體專訪,他分析,這次餐飲蛻變來得快又急,必須調整經營模式。面對不婚、不宴的婚宴市場緊縮,他打算以「流動廚房」可移動式婚宴來因應;同時也預告明年將推出講求快速、價格親民的「東東快餐」。李日東分析疫情3年半,餐飲業面臨物料、能源價格高,人事成本高,及低利潤的「3高1低」挑戰,店越大、單價高、雇員多的餐廳,受傷就越重,他們以經營中大型婚宴會館為主力,這次損失慘重,讓他痛定思痛,疫後將改走「輕資產」的營運模式。李日東觀察婚宴市場受到少子化衝擊,年輕人不想結婚,結婚組數變少外;台北宴客動輒每桌2萬起跳,很多新人只辦家宴,桌數也變少;再來,年輕人追求特色婚禮,戶外婚禮崛起,不限以中式圓桌舉辦婚宴。戶外婚宴、婚禮盛行,李日東打算和具有美麗庭園和風景的場域合作簽約,提供新人更多元型態的場地選擇,廚房和料理團隊則可配合外匯。(圖/晶宴會館官方臉書)「未來婚宴將轉向輕資產,不再買地蓋宴會廳,會用臨時建照租個地搭建物,大月做完就收掉;另一種是『流動廚房』,將整台貨車改裝成廚房,開到那兒就可以開始辦桌。」李日東心中已畫好藍圖,目前積極尋找辦桌地點簽約中,像是高爾夫球場、露營區、各式景點園區都是他的合作對象。「只要能合法申請,我們不用投成本,讓場地分潤,也能降低營運風險。」「未來新人可以自由選擇婚宴地點、形式、菜色,甚至師傅、布置,都可以在線上做選配。」李日東說,未來東東和御頂都計畫往戶外婚宴發展,東東專攻中南部地區,御頂旗下晶宴品牌則是繼續深耕北台灣市場,同時也計畫御頂轉作餐飲代管,找尋夥伴一起打團體戰。除了婚宴轉型,李日東也有感世代交替飲食口味的轉變,消費結構從M型走向L型。他舉例,70年代台灣餐廳大概只有台菜、粵菜、海鮮餐廳等等,現在大量異國美食引進、競爭者變多;世代間飲食習慣也不同,像他喜歡吃的「大封(一道三層肉的料理)」,年輕人已不愛吃。因應L型的消費結構,李日東已推有日式平價家庭料理「珍有福」,明年還打算再推出「東東快餐」,提供快速、簡單又平價的日式便當。(圖/趙世勳攝)因此他看準年輕客群講求快速、簡單、便宜的市場需求,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出速食便當店新品牌「東東快餐」,「和台灣傳統便當店不同,主要由中央工廠做好半成品再到現場二次料理,擺脫台式便當店重油重鹹的口味,像日本快餐一樣清爽、健康、快速、簡單。」如今餐飲業缺師傅、缺服務生,一切從簡的經營模式,讓李日東形容「速食店是未來的王道!」「時代在改變,餐飲業也必須改變,不變就等著被淘汰!」李日東說他以前打死都不願意進商場,只開街邊店,但現在商場開店的經營成本反而比街邊店低,他的「府城食府」「珍有福」也都進入商場。儘管自己想方設法解決勞力缺口問題,身為台灣餐飲聯盟理事長的李日東仍要向政府喊話表達缺工的嚴重性,希望在旅宿業開放移工後,餐飲業也能比照有條件開放,以企業年度繳稅來核定申請人數,加減對產業有助益,又不影響本國勞工就業。「想要開一家店很快,但很多時候都卡在人的問題,有足夠的勞動力加入,才能加速產業的復甦!」李日東語重心長地說。
籃籃預告外景場地「重鹹」 楊繡惠抵達現場秒傻眼
台南在地人阿翔、籃籃在本周民視、八大《綜藝新時代》職人好厲害擔任包車司機,他們前往知名景點「錢來也」接其他藝人來賓,阿翔一看到楊繡惠,故意問:「奇怪?我不是說只收40歲以下的人嗎?」楊繡惠怒回:「我才28歲啊!你看不出來是眼睛壞掉喔!」楊繡惠對「重鹹景點」井仔腳瓦盤鹽田滿是期待。(圖/民視提供)籃籃首先表示要帶大家到一個「重鹹」的地方,楊繡惠突然嬌羞反問是「special」的嗎?讓她小鹿亂撞害羞又期待,阿翔豎起大拇指保證是「重鹹」的,接著兩位導遊引導大家前往今天第一個景點—全台唯一的百年曬鹽場「井仔腳瓦盤鹽田」,抵達後看到一座又一座的鹽田山,風吹來滿滿「重鹹」味道,籃籃憨直問楊繡惠:「這樣有開心嗎?」被誆的楊繡惠則翻白眼說:「還好啦!」王燦扮演Elsa公主跳〈Let’s it go〉。(圖/民視提供)鹽場職人郭哥,提及鹽巴的製程表示,早年人工製作耗時、耗人力,現在早改成科技製鹽,但保留這鹽場要讓大家體會當年鹽工的辛苦,還有更介紹了全台僅剩的五位鹽工,並與鹽工們一起體驗「鹽收」的工作,在大太陽下將鹽水的結晶聚集,相當的辛苦。為了犒勞辛苦的鹽工,籃籃提議結合像雪花晶瑩剔透的鹽巴,為鹽工謀福利,要表演一段冰雪奇緣,並拉請現場唯一的八點檔男主角王燦扮演Elsa公主,只見王燦戴著金色長假髮敬業的穿著公主裙,隨著音樂〈Let’s it go〉翩翩起舞,鹽工爺爺奶奶們配合撒出雪白的鹽,逗得眾人笑得合不攏嘴。
台灣飲食重油重鹹!最新癌症發生率報告 大腸癌連15年穩坐癌症之首
台灣普遍重油、重鹹的飲食習慣,再加上外食文化興盛,常對國人身體健康帶來負擔,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健署)近日公布最新的癌症發生率報告,大腸癌連續15年穩坐癌症之首,專家警告,大腸癌在今年的罹患率可能會有彈跳式成長。營養學博士吳映蓉就多次在媒體上表示:「大腸癌是吃出來的!」她曾在《聚焦2.0》節目上提及,有研究發現吃越油越容易罹患大腸癌,自己的女性親戚特愛吃梅干扣肉,已經到天天必吃的程度,而且一定會撈油湯拌飯,吳映蓉指出,梅干扣肉又油又鹹,果然,該名長輩因便祕多日就醫時被檢查出大腸癌第2期,半年後,她的先生同樣也確診,推測是相同飲食習慣所致。另外,吳映蓉也直言,路邊小吃攤若沒定期的更換鍋油,鍋油裡面的劣變物質就會變得非常多,「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且油炸時會產生終端醣化產物(AGEs)這東西到身體裡面,等於是一把鑰匙開啟慢性發炎的鎖,所以高油、油炸這樣的飲食,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反應持續地發生,最終導致癌症。另外,營養師余朱青也在臉書上撰文提到,預防大腸癌應該從日常飲食中開始下手,除了避免攝取過多加工、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外,可以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不僅可以促進排便、幫助腸道蠕動,同時還能降低食物因待在腸道過久,而產生變質的機率。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中顯示,109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由於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常常要等到身體發生警訊時才為時已晚,國健署表示,要預防癌症的最好辦法,除健康的生活作息外,也要定期做癌症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阻斷變異細胞發展成癌細胞,大幅減少死亡率。為了降低國人罹癌率及死亡率,中央健康保險署與國健署攜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建立從篩檢、追蹤到確診的完整機制;透過醫療院所共同合作,針對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及肺癌五項癌症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之個案,主動向民眾進行健康指導及說明後續檢查相關注意事項,並依民眾就醫意願協助妥適安排,完成進一步就醫診斷。
愛吃重油重鹹…19歲外食男一抽竟是「牛奶血」 急送ICU躺2周才保命
大陸浙江省寧波市一名19歲少年近日因腹瀉、嘔吐緊急就醫,沒想到醫生一抽血發現,病患的血清顏色竟呈現「牛奶色」,診斷出少年罹患重症「急性重症胰腺炎」,追問下才得知,原來少年不但長期吃外食,且喜好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血脂超標100倍!據《星洲網》報導,該名少年身高僅170公分,但體重卻高達95公斤,不良飲食習慣加上喜歡宅在家不運動,導致健康狀況亮起紅燈,近日他突然腹痛、拉肚子及不停嘔吐,送醫抽血檢查才驚覺,少年的血清顏色居然不是正常的淡黃色,而是混濁的「煉乳白色」,確診為高血脂所引起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少年長期飲食習慣不良,血清顏色竟是混濁的「煉乳白色」。(圖/翻攝自微博)對此,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葉繼輝表示,病患送醫時已出現嚴重呼吸衰竭、腹腔感染、腎功能受損等症狀,情況十分危急,緊急送往ICU治療了2周後,才順利保住一命。葉繼輝說明,病患之所以出現「牛奶血」,是因為他大量攝取高脂食物,油脂在腸道被消化成小分子後進入血管,當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大量累積,將使血清呈現乳白色或混濁狀,醫學上稱之為「乳糜血」,而高血脂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會導致人體產生過度免疫反應,進而造成內臟損傷、器官功能衰竭,嚴重甚至死亡,不得不謹慎看待。
77老大收「洋蔥」禮盒 讀信淚噴感動眾人
林家岑(Amanda)和健身網紅Robert聯手主持的YouTube節目《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最新一集請到百萬中醫師網紅「77老大」 擔任嘉賓。老大在玩「兩真一假」遊戲時,說在自己頻道粉絲僅三千追蹤時期,發現一位粉絲每支影片都會留言、實體活動也都會參加,一路陪伴了快三年,讓他覺得參加活動都會看到這熟悉面孔覺得窩心。如今追蹤破百萬,但今年的活動一直沒看到這位粉絲。直到兩個月前收到一個禮盒,「打開禮盒是這位粉絲和我滿滿的合照,還有一張家人寫的小紙條,上面說他在今年過年前已經過世。我真的一邊看一邊哭。因為很感動,想到有人是義無反顧地在疼愛你。」真實事件讓現場的大家聽了很感動。老大講的是流淚故事,但阿姨Amanda的「兩真一假」卻是曾開班教性愛自修之類的故事,老大笑說早知也講重鹹的,他邊聽邊開小黃腔,阿姨還回憶跟「韓裔法國人」的戀愛故事,甚至提到男生也該上性愛學習班,讓老大笑問他跟Robert「誰最欠上」?此外,節目上還做起鯖魚料理,老大除了馬上講出鯖魚可預防三高及降膽固醇、富含DHA、EPA等好處,還在Robert切魚和煎魚時在旁提點,建議可少放油,因為魚本身油脂夠,切魚肉則要以「對待情人」的輕巧手法橫切幾刀。Amanda在一旁投以崇拜眼神,大讚他烹飪也專業,完全把77老大當偶像。不過,老大發現Robert對料理不太懂,納悶問眾人:「Robert主持這節目是單純長得帥嗎?不然我沒看到他任何適合的特質。」隨後話鋒一轉:「連他都可以,各位觀眾你們也做得到!」鼓勵觀眾動手做菜。77老大(左)教Robert(右)做魚料理。(圖/后花園娛樂提供)因為拿鉗子擺魚片,Robert問老大學過西醫嗎?老大解釋台灣的中醫也有受過西醫訓練,自己學過解剖。後來又被問身體不適會自行解決或去看西醫?結果老大說:「我爸爸是耳鼻喉科醫生,從小在我們家診所裡長大,知道中醫和西醫各自的優勢,只是解決問題不同的方式而己。就像魚要用蒸的、還是煮的,都好吃。」老大說自己中、西醫背景兼具,但這一番邏輯講完,他忍不住又吐槽Robert:「這麼好笑的一集,被這麼嚴肅的話題做成Ending了。」
他「GG上鎖」鑰匙給前女友 女刺青師榔頭破除封印:見怪不怪
男女朋友交往一起難免會製造相處時的情趣,但若吃慣重鹹分手了恐怕會自找麻煩,這樣的情況就發生在西班牙的一名男子身上,為了製造情趣,他和前女友在8個月前一起買了一組鎖頭與鑰匙,時不時在約會時把陰莖上鎖,並將鑰匙交給女友保管,沒想到兩人在3個月前分手,這名男子也在這段期間試圖自己開鎖,直到有勇氣向前女友索取鑰匙後還是打不開,最後是找上刺青穿洞店求救。男子把陰莖上鎖卻打不開,找上刺青穿洞師求助。(圖/翻攝自TikTok@latuertapiercer)從影片中可見,刺青師圖爾塔(La Tuerta)和同事艾力克斯(Alex)帶著橡膠手套,仔細檢查並討論解決辦法,艾力克斯發現鎖頭嚴重生鏽,並詢問男子是否都戴著他洗澡,不過男子始終都背對著拍攝鏡頭。場景接著轉換到取下鎖頭的畫面,刺青師表示,鎖頭已經掛在生殖器上太久,導致部分生鏽,最後他們利用「榔頭」,敲幾下後,鎖頭就被撬開了。男子把陰莖上鎖卻打不開,找上刺青穿洞師求助。(圖/翻攝自推特)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這名男子為了製造情趣,買了一組鎖頭,和前女友約會時,偶爾會將自己的生殖器上鎖,並將鎖頭的鑰匙交給對方保管。不過兩人在3個月前分手,鑰匙也被前任帶走,男子試圖自行拆除卻無效,終於鼓起勇氣跟前任拿回鑰匙後,還是打不開,不得已才會找上刺青師幫忙。根據圖爾塔表示,她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幾乎每個月她都會見到類似情形。她也將這奇葩事件分享到TikTok平台上,累計超過230萬次觀看,不少網友看了非常震驚,「我覺得一切都很奇葩,結果她最後居然說這種事每個月都會發生?好像我變成那個最奇葩的人了」,有人則認為「鎖頭生鏽很可能導致生殖器感染,太危險了」,不過也有網友突破盲腸,「去急診室不是更好嗎」?
鄭仲茵熬夜工作不忌口 NG生活習慣導致肌膚快速老化
八點檔女星鄭仲茵出道20多年,演活多部反派角色,不少觀眾對她是又愛又恨,她近日登上《樂活so much》節目,提及自己因為趕戲到早上四點才收工,甚至會忙到兩、三天無法闔眼,疲勞時又容易有犒賞心態,宵夜重鹹大辣不忌口,導致肌膚快速老化,臉色黯沉、疲態明顯,過勞的生活型態讓身體亮起紅燈。鄭仲茵在台視《美麗人生》戲份吃重,日前更傳出因過度疲累在片場昏厥,事後她也在臉書證實「因為太累,加上連著幾天都是情緒很重的戲,身體負荷不了」,感謝劇組機動性的調整,讓她休息了2天並做檢查。節目上專家列舉幾項NG生活習慣,鄭仲茵發現自己幾乎全中,雖然平時鮮少喝手搖飲,但她自嘲是「不喝則已,一喝就喝好喝滿」的類型,若要破戒就是必點「珍珠奶茶全糖」才有喝飲料的快感,晚上下班則「必備宵夜」,像是速食餐、鹹酥雞或鹹水雞,調味要大酸大辣才痛快。鄭仲茵搞笑說:「因為我從小立志當辣妹,所以要吃很辣。」讓眾人哭笑不得,也因生活過於忙碌,為舒緩疲憊才偏好重口味飲食,這行為讓專家忍不住提醒,選擇堅果類健康油脂比較恰當。鄭仲茵自曝年輕時滿是粉刺痘痘、猶如月球表面,只要熬夜膚況就惡化,嚴重時幾乎無法上妝,臉色相當黯沉讓她頭痛不已,鄭仲茵認為睡眠時間寶貴,怕麻煩所以一年敷不到十次臉,偏好「簡單保養」一瓶搞定即可,專家則建議常熬夜的人可以多喝豆漿補充營養、平衡內分泌。
重大傷病險趁年輕保起來 讓保障守護真心所愛
上班族常外食,口味重油重鹹、工作又久坐不動,讓40歲以上國人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盛行率逼近四成,心血管疾病「找上門」的風險大增,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病仍高居第二。中壯年族群多半是家中經濟支柱,一旦發生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重大傷病,往往伴隨著龐大的醫療費用負擔,對家庭帶來影響。中國人壽建議民眾宜趁年輕及早建構自身保障,預先規劃重大傷病險,在「萬一」發生時,轉嫁突發疾病而產生的財務風險,以支應這些重症帶來的龐大開銷,助民眾掌握治療黃金期安心養病,不用煩惱口袋不夠深,家庭經濟有保障,守護真心所愛的家人。中壽新推出「中國人壽真心守護重大傷病保險」提供多項保障,參照全民健保重大傷病範圍,合計22大類、超過300項的重大傷病,包含癌症、慢性精神病(含失智症)、急性腦血管疾病等常見疾病;且提供急性心肌梗塞(重度)、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二項特定疾病保障;「重大傷病範圍」除排除項目外,依據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之重大傷病項目進行理賠,與時俱進、認定簡單易懂。此外,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新醫材及治療技術的費用也會越來越高,有鑒於此,「中國人壽真心守護重大傷病保險」保險金一整筆給付,讓治療前後各項費用支出,能夠更加彈性靈活,且另有最高以保險金額1.1倍增額係數的設計,依照不同保單年度區間有不同的增額係數,讓保障能夠更符合時下需求,提醒您關於各保險給付項目,應依相關保單條款規定辦理。以30歲女性小珍選擇投保20年期的「中國人壽真心守護重大傷病保險」為例,保險金額新台幣(以下同)100萬元,年繳保費39,900元,可享有重大傷病保險金、特定疾病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以及所繳保險費(並加計利息)的退還、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以及保險年齡到達86歲之保單週年日時仍生存,可領回滿期保險金等保障。若小珍於52歲時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則可領取以保險金額100萬元乘上當年度增額係數1.1倍的特定疾病保險金110萬元;若小珍於保障期間未罹患重大傷病、特定疾病、身故或完全失能,且到了86歲保單週年日仍生存,即可領取滿期保險金,不論是否罹患重大傷病或特定疾病都能獲得保障。
體重起伏大一天胖2公斤? 營養師曝8大因素
許多在意身材的人,總是會每天測量體重,不過卻常常發現數字起伏非常大,可能一天就胖了1到3公斤。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分享,要增加1公斤需要攝取7700kcal的熱量,所以一天內實際增加1到3公斤是不可能的,而她也向大家解答影響體重的8大因素。營養師高敏敏9日在自己的Facebook上發文表示,如果發現自己的體重時常飄忽不定,連運動後都變更重,可能是以下8大因素造成。第一是「喝水量的多寡」,水是影響體重的關鍵之一,當喝水量多時體重可能會增加,但水分會代謝排出,且能幫助身體新陳代謝,所以不用太擔心。第二是「鈉含量攝取過多」,當重口味、重鹹、加工食品吃太多時,會使得鈉攝取過量、導致細胞的滲透壓平衡失常,容易造成水腫,使身體儲存更多水分,可以攝取幫助利尿及高鉀的食物「留鉀排鈉」。第三則是「精緻澱粉攝取過多」,因為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例高,身體會需要較多水份去儲存碳水化合物中的醣類,所以盡量均衡攝取,盡量不要以精緻澱粉為主。而第四是「生理期前後」,當女生生理期來時,會造成荷爾蒙的浮動,進而出現存水、脹氣等情況,不過第3、4天就會恢復正常,不需太過擔心。第五是「流汗、尿液量影響」,當身體水分流失時,體重理所當然也會下降。第六是「糞便堆積量」,當太多糞便囤積在體內時會增加體重,所以建議設多攝取高纖食物,並在固定時間排便。第七是「壓力荷爾蒙過高」,當壓力荷爾蒙上升時,身體會儲存更多水分,所以體重才會跟著忽高忽低,可以趁著空閒時間多到戶外活動散心,放鬆心情。最後第8是「肌力訓練」,在進行肌力訓練時,過程中肌肉纖維可能會被撕裂,而身體在修復肌肉時會儲存水分,運動部位或許會些微浮腫,不過大概1、2天就會消散了。而最後高敏敏也指出,每增加1公斤的重量需要攝取7700kcal的熱量「所以一天突然紮實的胖2公斤,是不太可能的」建議大家量體重最好每天選擇固定時間,並在同一狀態下測量,也要多關心身體脂肪跟肌肉量,不要當數字的奴隸。
慢性腎病成因6大項「病況進展分5期」 醫曝護腎8原則:減輕負擔
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在世界居高不下,腎臟科醫師陳佑丞表示,慢性腎病變的原因大概可分成六大項,病況進展則依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成5期,若進入第三期就要留意,一旦發展至第五期就要洗腎。他提醒,可藉由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避免不當藥物、足量飲水等舉動減輕腎臟負擔,此外,定期赴門診追蹤也很重要。陳佑丞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慢性腎病變可依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成5期,首先把eGFR看成是一個時鐘,eGFR 90以上為第一期、60-90為第二期、30-60為第三期、15-30為第四期、15以下為第五期,「第一期、第二期在臨床上意義較不大,此階段重點在於治療相關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一般來說只要腎臟沒有結構上的問題,沒有蛋白尿,通常不太用處理。」陳佑丞舉例,「我們可以把腎臟比喻成一個工廠,當工廠裡有120位員工時,工廠可以順利運作;當工廠只剩60位員工(第三期),而還要做一樣多的工作時,這時員工就會開始過勞;當工廠剩下30位員工(第四期)、15位員工(第五期)時,這間工廠運作起來就會非常吃力,員工開始吃不消。」他也提醒,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進入第三期以後就要留意,開始限制蛋白質攝取、評估及治療併發症;進入第四期後,就要更密切追蹤,此時更需注意腎臟保養,以減緩進入第五期的時間;當腎功能逐漸惡化、進入第五期後,已經完全不可逆,就要準備透析了。對此,陳佑丞呼籲,謹記護腎黃金8守則,分別是三高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健康飲食(少吃加工食品、紅肉、重鹹食物、含糖飲料)、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不當藥物(止痛消炎藥、中草藥、偏方、電台藥、來路不明的藥物)、足量飲水、戒除抽菸、定期門診追蹤,基本上就是在幫腎臟大忙。(圖/翻攝自臉書/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此外,談及慢性腎病變的原因,陳佑丞指出,大概可分成六大項,分別是腎臟實質疾病、系統性疾病、阻塞性腎病變、腎血管病變、遺傳性疾病。他表示,長期服用中藥也會造成腎臟損傷,主要表現為慢性腎間質發炎,而腎臟實質疾病講白了就是腎臟本身的問題,其中最大宗是慢性腎絲球腎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佔了所有洗腎原因的第二名(僅次於糖尿病),診斷上又可分成臨床診斷與切片診斷。陳佑丞列舉,切片診斷則分成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IgA nephropathy,IgAN,又名Berger’s disease)、局部腎絲球硬化症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膜性腎病變(Membranous nephropathy,MN)、膜性增生性腎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間質增生性腎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微小變化型腎病變 (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半月狀腎絲球腎炎(Cresentic glomerulonephritis)、鏈球菌感染後腎絲球腎炎(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PSGN)、腎小管組織腎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TIN)、止痛藥腎病變 (Analgesic nephropathy)、其他型腎絲球腎炎。陳佑丞說,其他型腎絲球腎炎包括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Rapid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慢性腎間質腎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中藥引起之慢性間質性腎炎(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慢性腎盂腎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CPN)、急性腎衰竭(未恢復)(Acute renal failure,ARF)、其他腎實質疾病。提到系統性疾病,陳佑丞透露,會影響腎功能的全身性疾病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跟高血壓,在台灣分別佔所有洗腎原因的第一名及第三名,其中糖尿病佔約45%將近一半,其他的系統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腎病變(Ischemic nephropathy)、類澱粉腎病變(Amyloidosis)、紅斑性狼瘡(SLE)、多發性骨髓病(Multiple myeloma)、痛風性腎病變(Gouty nephropathy)、硬皮症(Scleroderma)、肝硬化(Liver cirrhosis)、心衰竭(Heart failure)、敗血症(Sepsis)、妊娠毒血症(子癲前症)(Toxemia/Pre-eclampsia)、其他代謝異常、其他系統性疾病。陳佑丞指出,肝硬化會造成肝腎症候群(Hepatorenal syndrome);心衰竭會造成心腎症候群(Cardiorenal syndrome),兩者都是臨床上造成急性腎損傷的原因之一,若不處理,腎功能持續受損超過三個月,定義上就是慢性腎衰竭。此外,他表示,敗血症也是住院病人常見急性腎損傷的原因,必要時會要用到血液透析治療,而臨床上比較嚴重的敗血症病人,或稱敗血性休克,可能需要用到24小時連續透析(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敗血症對腎臟的影響,大多是急性腎臟損傷,大部分病人在治療完成後,腎功能可恢復原本的基準(或接近原本的基準)。至於阻塞性腎病變,陳佑丞透露,其可分為結石(Urolithiasis)、惡性腫瘤(Malignancy)、逆流性腎病變(Reflux nephropathy)、腎結核(Nephrophthisis)、其他原因引起之阻塞性腎病變。他說,尿路阻塞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是結石,用超音波即可診斷;另一個阻塞的原因是泌尿道的惡性腫瘤,在處置上急性期可先做經皮造口引流術(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緩解積水,避免腎功能持續惡化,但最終還是得找泌尿外科拿掉腫瘤。陳佑丞說明,腎血管病變細分成腎梗塞(Renal infarction)、腎動脈栓塞(Renal artery thrombosis)、腎靜脈血栓(Renal vein embolism)、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其他腎血管疾病。陳佑丞指出,遺傳性疾病分為多囊腎(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其他腎囊腫性疾病、遺傳性腎炎(Hereditary nephritis)、腎形成不全(Renal aplasia)、其他遺傳性疾病。最後,他說,中毒分為一般藥物中毒、化學製劑中毒、農藥中毒、其他中毒。(圖/翻攝自臉書/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