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狗滋擾
」 南寮漁港 親子友善新樂園 藺奕 野狗滋擾 行政怠惰浪犬傷人1/母命喪親子新樂園 電影人促聲討行政疏失
一名婦人上個月下旬清晨新竹市南寮漁港遊客服務中心散步時遭到狗群追逐,婦人受到驚嚇後想逃離現場卻不慎摔倒,導致頭部受重擊昏迷,經送醫後仍然不治。婦人的家屬事發後到蔡英文總統臉書要求相關單位公開道歉,也發現有不少人在當地受害,正聯繫相關受害人一同聲討政府部門行政疏失。新竹市南寮漁港遊客服務中心於2006年興建,市府2019年投入3050萬元改造,其中特別設置一座2層樓高的大型溜滑梯,加上頂樓平台的遼闊漁港風光,打造親子友善新樂園。然而,上個月底卻發生一名婦人晨運遭野狗包圍,因驚嚇而閃避失衡,撞擊地面導致顱內出血,一小時後才被遊客發現,最後送醫仍不幸死亡,這名婦人為電影監製藺奕的岳母。八月二十一日當天是一年一度的金曲獎盛事,「我是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顧問,但整晚無心觀看典禮。」藺奕當天不斷回憶近幾年來與岳母相處,他腦海中反覆浮現後事的安排,並往前探問時跌倒的因果情景,質疑岳母雖然年過七十,但身體仍十分硬朗,怎麼可能發生這樣的意外。「她擅長打高爾夫,一般來說女子的發球線在比較前面,但她總是站在男子的揮桿處。」他不解地說,岳母飼養一隻拉布拉多,她不怕狗,應不至於因為害怕而跌倒,連身體強健的岳母都因流浪犬攻擊不幸身故,一般民眾、長者或小孩該如何自保?隔天藺奕至警局製作筆錄,「那是我生日的第一個行程,上天選擇在我52歲生日這一天發生這件事,一定有祂的深意。」當天友人在新竹爆料公社發出貼文後,網友的私訊如雪片般飛來,他才驚覺自己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南寮漁港遊客服務中心野狗滋擾遊客早有舉報紀錄,「這是政府行政怠惰,我將聯合其他受害者一起申訴,希望永遠不要再有下一個受害者。」南寮漁港觀光人潮不少,同時也是流浪犬聚集的熱區,人犬活動區域高度重疊,民眾呼籲政府加強管制。(圖/報系資料庫)南寮地區長期飽受遊蕩犬侵擾,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今年6月於新竹市議會審議農業會補助「遊蕩犬管理精進措施計畫」時,建請市府將南寮地區列為優先重點改善區域,不料2個月後就發生憾事。根據農委會最新全國遊蕩犬調查共15萬5869隻,與去年調查結果相較,遊蕩犬數量增加9096隻。林彥甫指出,目前新竹市動保所每年的預算約2400 萬元,包含約20名正職人員與計畫人力,業務涵蓋經濟動物、貓犬寵物和動保申訴案件等。然而,專職查緝非法繁殖、棄養和寵物登記動物保護檢查員(動檢員)僅一人,其餘人員身兼多重職務。林彥甫表示,若新竹市進行流浪動物全面普查、絕育等措施,至少約5千萬元經費,再加上擴增動檢員人力、推廣生命教育課程等,解決流浪狗問題粗估每年約要花費1億元,是現行預算15倍以上的規模。民眾陳情南寮漁港有固定人士餵食流浪犬,新竹市議員林彥甫建議可參考雙北培訓專業餵養員。(圖/ 翻攝自林彥甫市議員臉書)
浪犬傷人2/流浪犬不減反增 揭動檢員少得可憐
根據農委會統計每年動物保護相關通報約25萬件,然而全台動物保護檢查員(動檢員)卻只有170人,平均每個人要處理近1500起案件,壓力相當沈重,且各縣市動檢員因城鄉差異而配額不同,有些縣市只有一人獨撐動保業務,還有縣市根本是「兼辦」性質,沒有專職人員負責動保案件。農委會今年度「全國遊蕩犬」調查共15萬5869隻,與去年調查結果相較,遊蕩犬數量增加9096隻;「各縣市動物保護業務人力統計表」則顯示,全台動檢員共174人,其中專職102人、兼職72人。其中台北市有12名專職動檢員最多,新竹縣專職動檢員則掛零,嘉義縣兼職動檢員7人,專職2人,出現兼職比專職多三倍的現象,顯見縣市資源落差導致動保人力分配不均問題。新竹市議員林彥甫就指出,目前新竹市動保所每年的預算約2400 萬元,包含約20名正職人員與計畫人力,然而專職查緝非法繁殖、棄養和寵物登記的動檢業務,新竹全市僅一名專任的動檢員,凸顯長久以來,第一線動保執行人員人力不足的困境,其餘人員需身兼多重任務;此外,寵物未結紮依法開罰5至25萬,然而動保單位也怕惹民怨,加上沒有人力做挨家挨戶做調查,也造成私下繁殖未申報的情況持續發生。農委會公布最新全國流浪犬估計約有15萬5869隻,其中以屏東縣2萬291隻最多。(圖/報系資料庫)本刊調查,動檢員的業務除了辦理動物保護、申訴、檢舉和稽查案件之外,工作內容可說是包山包海,像是民眾檢舉虐待動物案件、經濟動物(家畜、家禽)及實驗動物的保護業務、寵物業者管理、動物保護教育、犬貓絕育、動保志工招募管理等。除了動檢員人力配置不足的現實外,流浪犬的來源不絕也很令人困擾,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林岱瑾指出,流浪犬隻的主要來源為家犬未絕育和繁殖後遭棄養,以及未絕育的遊蕩犬繼續繁殖。由於「農委會寵物登記系統」上可查詢飼主的地址,至少先從家犬絕育率提高到一定比例著手,家犬因繁殖而被棄養的數量減少後,才能有效控制流浪犬的數量。根據審計部7月29日公布「109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中直指,家犬絕育率由104年度49.89%微幅上升至108年52.26%,也就是四年內家犬絕育率僅提升2.3個百分點;108年度家犬調查數約153萬隻,以尚未絕育率推估,全台仍有73萬多隻家犬具生育能力,若遭棄養將衝擊當地流浪動物生態。
浪犬傷人3/絕育速度追不上棄養 動物收容所爆量超收
紀錄片「12夜」的電影情節掀起流浪犬收容與安樂死的省思,2017年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全面停止人道撲殺,各縣市動物收容所也面臨「爆量」爭議,全台共有八個縣市公立收容所超收流浪動物,其中台北市、台南市以及澎湖縣超收比例逾100%。農委會官員私下表示,近年來寵物領養比例下降,零撲殺政策實施後,收容所幾乎「只進不出」;動保團體也指出,目前政府推動絕育的速度遠趕不上收容數,收容犬隻被迫擠在狹小空間,為了搶食打架,甚至受傷死亡。7月29日,審計部公布「109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中指出,自2017年2月4日施行公立動物收容所零撲殺政策後,各市縣政府配合改採「精準捕捉」的配套措施,捕捉流浪動物的數量大幅下降;不過近年認領養數量由2016年4萬8119隻降至2020年2萬4764隻,認養數量減少一半,造成大部分公立動物收容所的收容數量,遠超過最大收容量的8成以上,其中包括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縣、雲林縣、屏東縣及澎湖縣。偏遠地區經常出現流浪狗聚集,流浪犬攻擊人的事件層出不窮,主要與民眾放養、缺乏絕育觀念等問題息息相關。(圖/報系資料庫)農委會公布7月份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收容處理情形,其中犬隻收養比例超過最大收容量一倍以上的有台北市152%、台南市135%以及澎湖縣128%。以台北市為例,犬隻最大留容數量為450隻,截至七月底收容所的犬隻仍有684隻。對於近年流浪狗數量維持14至15萬隻,收容所因應零撲殺政策也不堪負荷,農委會官員坦言「主因就是現有的經費和人力等資源,無法做到百分之八十的區域絕育,」由於國際間執行大型絕育計畫的目標為「區域犬隻絕育比例達80%」,才能有效控制數量,然而在台灣實際執行的情況通常是「今天某區先結紮百分之二十,明年等下一筆錢撥下來再做百分之二十,無法一次性到位」,絕育效果被不斷被稀釋的情況下,只能將有限的資源人力投入於熱點區域。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林岱瑾表示,收容所原本扮演「中繼站」的角色,為流浪或走失的犬貓找到家,透過送養機制形成循環;近年因零安樂死制度上路,加上認養率有限,收容所缺乏空間收容流浪犬,演變為家犬和流浪犬「兩頭絕育」,勢必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和經費,成效也非短期可見。林岱瑾說,零安樂死政策進一步督促政府擴大家犬絕育,但現實是推動絕育的速度遠趕不上收容所超收,收容環境品質降低,「本來兩隻一間,現在五隻一間,發生強勢狗與弱勢狗為吃飯打架,導致死傷,這是最無奈的現況。」因此還是必須從教育面宣導,讓國人落實勿放養、絕育等觀念,家犬絕育率後,才能有效進一步控制流浪犬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