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鳥
」 禽流感 黑面琵鷺 台南 候鳥 桃園![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96769/sm-0e663ace4105d738ce1d2ce677c4e957.jpg)
瀕危等級「黑面琵鷺」罕見降臨屏東佳冬 遷徙原因曝光
每年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大多棲息在七股曾文溪口濕地,屏東縣佳冬鄉公所機要祕書張孟偉15日上午在佳冬火車站後方拍到一隻黑面琵鷺,非常興奮。屏東縣野鳥協會理事長吳正文表示,七股棲地近年來受到光電影響,黑面琵鷺有往外擴散移動現象,佳冬發現的黑面琵鷺,推測不算是迷鳥。「拍到的當下超興奮的!」張孟偉說,他在15日上午8時許,經過佳冬火車站後方一處低窪水塘,看到一群約20多隻的白鷺鷥,景色非常漂亮,吸引他的注意,於是將車停在路旁,拿起手機想要拍攝時,發現旁邊有一隻鷺鷥,站得與鷺鷥群有點距離,似乎有些格格不入,無法融入族群,細看之下覺得身形長相有點不大一樣,將手機轉換成長焦,發現竟然是一隻黑面琵鷺,趕緊拍下來。張孟偉說,從未在佳冬看過黑面琵鷺,也沒看過有鄉親分享在佳冬有拍過黑面琵鷺。屏東縣野鳥協會理事長吳正文說,台灣最南在龍鑾潭曾紀錄到黑面琵鷺,但數量非常少,黑面琵鷺主要棲息地還是在台南七股及嘉義布袋,近年來由於台南七股有部分魚塭開發為漁電共生型光電,棲地縮減可能使黑面琵鷺轉移覓食區,在台南紀錄到的數量有變少,但其他地區有增加。吳正文說,黑面琵鷺每年約10月開始,從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的一些小離島飛往台灣度冬,約在隔年3、4月離開台灣,最南可在越南、菲律賓等地發現,全球約有6000多隻,台灣占了2/3,有4000多隻,是非常珍貴的全球瀕危物種之一。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2025年1月18日調查到黑面琵鷺,共4104隻,比去年的3737隻多了367。在從濁水溪口到高屏溪口的32個分區中,北門依舊是數量最多的樣區,總計有668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4555/sm-faae7d16ac56e520e44202887198374a.jpg)
彰化芳苑蛋中雞場爆H5N1禽流感 撲殺3萬隻雞
彰化縣芳苑鄉1場蛋中雞場反應其場內雞隻有異常死亡情形,動防所立即派員進行移動管制並採樣送農業部獸醫研究所檢驗,4日確診感染新型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動防所防疫人員於昨(5日)完成該蛋中雞場撲殺清場及消毒工作,計撲殺3萬47隻蛋中雞。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表示,近日接連受大陸冷氣團及寒流影響,各地區氣溫下降,易造成家禽緊迫,導致抵抗力降低,籲請養禽場及產銷業者應加強日常管理,注意場內環境保溫及通風,採統進統出飼養模式及不密飼等,以減少場內禽隻緊迫,並落實禽舍防鳥措施及人車門禁管制管制工作,人員、車輛(含運禽車、運蛋車、化製車、飼料車等)、運輸載具(運輸籠、蛋箱及蛋盤等)、器具等進出消毒及避免其他動物進出場區等生物安全工作,共同防範疫情發生及傳播。彰化縣動物防疫所提醒,養禽場如有包括,平飼飼養者連續兩天,每天死亡率大於或等於0.4%、籠飼飼養者及白肉雞場連續兩天,每天死亡率大於或等於0.2%、禽場家禽飲水量或攝食量或產蛋率下降大於5%,以及家禽有顏面腫脹、眼鼻出血、落翅、脛骨部位充血(紅腳)、扭頸或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等可疑案例,請畜主立即主動通報,以利即時檢除病原,確保產業安全,如未通報者可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之罰鍰。防檢署則說明,為防範疫病入侵禽場,地方動物防疫機關持續監測野鳥族群及病原,亦增加禽場主動監測及化製異常回溯(351場次),期透過各項監測以發揮疾病預警成效。防檢署指出,同時間也實施熱區禽場生物安查核、督導禽場自主消毒及地方動物防疫機關消毒車於公共區域加強消毒(42,905場次),積極阻斷病原與家禽接觸,以降低疫情發生之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4447/sm-328c38cd90714ae89053550b0fbec0f8.jpg)
彰化、台南蛋雞場爆禽流感! 6.2萬隻雞遭撲殺
農業部5日表示,彰化縣芳苑鄉1蛋中雞場及台南市後壁區1蛋雞場分別有3萬47隻、3萬2366隻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目前均完成撲殺銷毀作業、場區清潔及消毒工作。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表示,2024年9月迄今國際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透過候野鳥遷徙傳播病原,再經產銷系統水平傳染,疫情快速增加中,經統計,我國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共19例,包含陸禽16場、鵝3場,歐洲禽場案例則達354例、美國達186例、日本達57例及韓國達32例,歐美日韓案例數均較上一年同期增加,除造成家禽產業巨大經濟損失外,也影響雞蛋供應。防檢署說明,為防範疫病入侵禽場,地方動物防疫機關持續監測野鳥族群及病原,亦增加禽場主動監測及化製異常回溯,期透過各項監測以發揮疾病預警成效;並實施熱區禽場生物安查核、督導禽場自主消毒及地方動物防疫機關消毒車於公共區域加強消毒,積極阻斷病原與家禽接觸。防檢署呼籲,全球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持續嚴峻,病原透過野鳥進入國內禽場之風險仍高,雖然寒流逐漸減弱,各地清晨天氣非常寒冷,低溫易造成家禽緊迫,導致抵抗力降低,養禽業者應提高警覺,每日自主觀察禽隻健康狀況,倘發現異常,應主動通報,倘被查有未依規定主動通報者,依規定最高處100萬元罰鍰,且所撲殺動物不予補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90991/sm-494a8b1981ca6f9822388a3c43083ac6.jpg)
普查「土豆鳥」驚見大爆發!雲林小辮鴴破紀錄 全台數量再創新高
台灣中部平原農耕區是小辮鴴主要渡冬地,超過90%小辮鴴集中在雲林縣,雲林縣野鳥學會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同推動小辮鴴全國普查活動,去年普查結果逾1萬3000隻,創歷年數量最多紀錄,今年普查活動19日在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生態館開跑,全台共1萬6029隻,其中雲林占1萬3829隻,雙雙再刷新紀錄。小辮鴴是冬候鳥,每年11月至隔年2、3月會來台渡冬,大量聚集在雲林縣的特殊情況,引起雲林縣野鳥學會注意,2009年推動「雲林縣小辮鴴普查」,2012年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加入普查,並廣邀其他縣市鳥友參與,2014年進一步將普查範圍擴及至全台,希望對小辮鴴在台灣的渡冬族群有更精確掌握。小辮鴴全國普查活動19日在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生態館開跑,普查結果全台共1萬6029隻,其中雲林占1萬3829隻,雙雙刷新紀錄。(圖/吳崇漢提供)去年小辮鴴全國普查總數為1萬3058隻,創普查16年來最多紀錄,包括雲林1萬720隻、彰化1777隻、台中462隻、宜蘭85隻、嘉義14隻。2025年「土豆鳥大集合-小辮鴴普查」公民活動19日開跑,全台206名志工於上午6點至11點同步普查,其中160餘名志工來到小辮鴴數量最多的雲林縣普查結果於下午1點左右出爐,全台共1萬6029隻,其中雲林有1萬3829隻、彰化1651隻、嘉義328隻、台中146隻、宜蘭71隻、花蓮4隻。素有「土頭鳥故鄉」之稱的雲林縣元長鄉,今年有多達6027隻。小辮鴴全國普查活動19日在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生態館開跑,普查結果全台共1萬6029隻,其中雲林占1萬3829隻,雙雙刷新紀錄。(圖/吳崇漢提供)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黃金蝙生態館館長張恒嘉表示,小辮鴴常出沒在土豆田覓食,因此被稱為「土豆鳥」。小辮鴴已成為雲林指標鳥類,未來將與農民合作,以小辮鴴為元素,打造雲林農產品牌。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態系經營組組長林瑞興提到,小辮鴴全國普查原本是公民活動,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後來加入普查行列,是希望透過科學規畫,讓活動能夠標準化,進一步了解小辮鴴的族群動態,再轉化成雲林農業發展的品牌或資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90697/sm-6a9b838a650a76e96cefa0f8318cf94d.jpg)
布袋濕地廢曬鹽田 成候鳥過冬新天堂
嘉義縣布袋鹽田廢曬後,不但成生態豐富溼地環境,也是東亞澳候鳥遷徙線重要中繼站,在林業署嘉義分署與高雄市野鳥學會合作下,透過溝渠疏濬、營造十字形渠道、挖掘引水渠道及調節水位,成功打造候鳥友善棲地,入冬以來已吸引7000隻候鳥棲息,其中黑面琵鷺約800隻,占黑琵在台度冬族群20%。林業署嘉義分署表示,2019年國有財產署啟動邊際土地認養機制,高雄市野鳥學會認養343公頃布袋廢曬鹽田,積極投入棲地巡守、棲地營造、環境教育宣導及生態調查監測等工作,並針對鹽田地形,營造出適合候鳥棲息、覓食環境,有如舒適的過境旅館。早期布袋9區鹽田在雨季容易出現水位過高,旱季又缺乏水源情況,造成水鳥棲息困難,經嘉義分署挹注經費,攜手高雄市野鳥學會,透過浚深排水溝渠、挖掘引水渠道及設置虹吸管,增加土丘、土堤、淺溝等高低起伏落差的環境,改善棲地水文場域。嘉義分署表示,2024年共完成中央溝渠疏濬550公尺,營造5座十字形溝渠達1070公尺,挖掘後的土方堆砌成總長度440公尺土堤,夏季提供長住水鳥繁殖,颱風季水位高漲又變成水鳥避難棲所,入冬後,土堤發揮避風效果,吸引超過3000隻黑腹燕鷗棲息,傍晚時總見燕鷗群飛。嘉義分署認為,去年豐沛降雨及棲地營造奏效,10月度冬期後,水鳥種類與數量大幅上升,12月鳥調紀錄平均約7000隻候鳥嬌客棲息,包含國際關注的瀕臨絕種保育類黑面琵鷺,就觀察到約800隻,宛如候鳥樂園。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88360/sm-191809d7b436ba230ef0651cce89a126.jpg)
溼地濫設光電害黑面琵鷺變少? 被台南市府打臉
有民眾投書媒體指出,國內溼地遭濫設光電板破壞生態,影響黑面琵鷺食源及數量。台南市政府農業局8日澄清,指出依據黑面琵鷺大台南監測記錄表顯示,2024年12月28日台南市停棲黑面琵鷺為2012隻,數量多於2023年同期1634隻;此外,市府至今從未核准於重要溼地範圍內設置任何綠能設施,如有破壞或干擾溼地環境的行為,將依法裁罰。黑面琵鷺繁殖於對岸遼東半島至朝鮮半島間的無人島嶼,屬於遷移性的候鳥,每年5月至9月間在北韓、中國大陸東北一帶繁殖育鶵,10月至翌年4月則飛至對岸東南沿海、台灣及越南等地度冬。南市府農業局表示,台南是黑面琵鷺的度冬地,特別是在四草、曾文溪口、七股鹽田等重要溼地,為提升野鳥救護應變能力,降低來台度冬黑面琵鷺傷亡數量,已成立黑面琵鷺救傷群組,各單位相互聯繫互助,於發現傷鳥時能以最佳效率救治處理。南市府農業局說,台南轄內的重要溼地,尤其是外界關心的七股鹽田重要溼地,均沒有設置光電設施,且根據資料顯示,這個冬天來台南停棲的黑面琵鷺數量未下降。農業局也強調,謠傳受溼地光電裝置影響,導致來台南度冬的黑面琵鷺數量下降的訊息,是錯誤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8136/sm-3190cdf6d3aae1a3b60d440f1776605d.jpg)
美國首例! 路易斯安那州民眾感染H5N1禽流感死亡
美國出現首例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路易斯安那州衛生部表示,這名患者的身份尚未確定,他於去年12月18日因接觸後院的雞和野鳥而住院,這是該國首次通報有人類死於該病毒。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和美國農業部稱,2022年在家禽中爆發的禽流感疫情已導致近1.3億隻野生和家禽死亡,並導致917個乳牛群患病,自去年4月以來,美國則已有近70人感染禽流感,其中大多數是農場工人,因為該病毒在家禽群和乳牛群中傳播。對路易斯安那州患者身上採集病毒,進行的分析表明,該病毒屬於D1.1基因型,該基因型與最近在華盛頓州的野生鳥類和家禽以及最近在哥倫比亞省一名青少年中發現的嚴重病例相同,但它與目前在美國乳牛中傳播的B3.13基因型不同,該基因型在人類病例中大多與輕度症狀有關,包括結膜炎或紅眼症。對此,官員表示,民眾染病的風險仍然很低,路易斯安那州衛生官員在聲明中表示,在生活中時常與鳥類、家禽、乳牛接觸的人面臨更高的風險。在全球範圍內,世界衛生組織已報告有超過950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其中約有一半人死亡。對此,有專家呼籲,這是個需要更密切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希望這能讓人們更認真的看待禽流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87439/sm-630acd227c71e9d484b9a4c5e0861444.jpg)
墾丁國家公園鳥類調查出爐 鳥種數近年次高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進行2025年度新年鳥類調查,合計記錄鳥種數45科135種,鳥種數僅次於2016年的141種,與2019年並列第2高。墾管處指出,全部7個調查區中,依舊以龍鑾潭區的93種最多,可見龍鑾潭棲地對在台灣度冬雁鴨的重要性,而龍鑾潭南岸淺水域陸化問題仍需持續關注。墾管處表示,這次調查與屏東縣野鳥學會、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大學及在地社區志工結合,調查日是2024年12月15日,將園區畫分為7區、15條調查線,其中除滿州區規畫3條獨立調查線外,其餘東海岸、社頂、墾丁、龍鑾潭、西海岸、赤牛嶺等6區均採甲、乙2線對走方式,以調查在上下午不同時段出現鳥類。墾管處表示,調查初步結果,保育類共27種,其中2級保育類有24種、3級保育類3種。7個調查區中以龍鑾潭區93種最多,東海岸及西海岸均為71種次之,社頂區33種,是鳥種數較少的調查區。除墾丁及西海岸鳥種較2024年度少外,其餘各區均較去年度的調查為高。墾管處指出,龍鑾潭區雁鴨科有13種,數量以鳳頭潛鴨1446隻最多,赤頸鴨92隻次之,花嘴鴨78隻再次之,其中凍原豆雁、棉鴨、羅文鴨、紅頭潛鴨等,為台灣稀有冬候鳥,但凍原豆雁、棉鴨、羅文鴨、白眉鴨等4種,僅在龍鑾潭周邊溼地或魚塭發現,未在潭區出現。墾管處表示,龍鑾潭南岸淺水域陸化問題,或許可考慮在非雁鴨度冬季節以工程方式營造不同深度水位,並種植多樣水生植物,以吸引不同的浮水鴨類棲息覓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86345/sm-f732401977212c162aceb09d5c12ccdf.jpg)
一隻鳥對飛機衝擊力達4.8噸 南韓14個機場務安「鳥擊率」最高
韓國濟州航空7C 2216航班29日上午降落全羅南道務安國際機場墜毀,179人死亡,除機上2名獲救的空服員,其餘的人全數罹難,外界猜測事故主因是鳥擊。據悉,務安機場是南韓14個機場中,鳥擊事故比例最高的,從2019年到今年8月,發生10起鳥擊,鳥擊率是0.09%。據韓媒文化日報指出,29日在務安國際機場發生的意外,鳥擊事件被認為是原因之一。據數據顯示,2019到今年8月,務安機場共發生10起鳥擊,在此期間,有11004架次航班往返務安機場,鳥擊率是0.09%,比金浦機場(0.018%)和濟州機場(0.013%)等都還高。不過也有人說,鳥擊的絕對值太小,不能歸納出有意義的統計數據,所有機場的鳥擊碰撞事件都穩定增加,2019年108起,2020年76起,2021年109起,2022年131起,2023年152起。據了解,雖然鳥類體型不大,但當牠跟高速飛行的飛機相撞就會出事,一隻900克的野鳥撞上時速370公里的飛機,對飛機的衝擊力高達4.8噸,如果鳥被吸入飛機引擎,還會導致火災等事故,而韓國許多機場都位於河流或海灘沿岸,據說鳥擊的可能性較大。據NATE報導,如果不算仁川機場,務安機場是全國14個地方機場中鳥擊率最高的,務安的跑道長度也相對較短。國土交通委員會表示,韓國國內機場沒有鳥類探測雷達,只有金浦、金海和濟州機場裝了熱像儀。務安國際機場在2007年啟用的第一跑道長度為2800公尺,比韓國主要機場仁川國際機場(3750-4000公尺)短約25-30%。因此,自2010年以來,全羅南道一直要求政府延長務安機場的跑道,將擴建工程納入2021年的計劃中,預計2025年投資492億韓元(約新台幣10.9億元),將現有跑道增加360公尺,達到3160公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86225/sm-41af723b98bee986227ed2d0e11c6755.jpg)
防檢署通報雲林、彰化2禽場確診禽流感 撲殺3.1萬隻雞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今(28日)宣布,經獸醫研究所確認,彰化縣芳苑鄉一處蛋雞場(13,645隻,主動監測)及雲林縣東勢鄉一處土雞場(17,485隻,主動通報)已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兩處禽場依照標準作業程序進行撲殺及銷毀作業,並完成場區清潔與消毒作業。自113年9月以來,已累計確診並處理的禽流感案例達6例,其中包括4個陸禽場及2個鵝場。防檢署指出,隨著冬季來臨,候鳥遷徙帶來的禽流感病毒威脅持續加劇,疫情已嚴重影響歐洲、美國及日本的家禽產業。台灣位於候鳥的遷徙路徑上,近期在嘉義、台南及高雄等地的沿海濕地已檢出11宗野鳥帶有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防檢署呼籲養禽業者務必加強防範,避免野鳥與家禽接觸,並持續加強禽場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降低禽隻染疫的風險。防檢署強調,隨著大陸冷氣團南下,台灣各地氣溫驟降,家禽容易處於緊迫狀態,進而降低免疫力。養禽業者應加強禽場防鳥設施,做好禽舍保溫,並嚴格管控場內人員、車輛和器具的進出,確保清潔消毒工作落實。同時,業者須每日自主觀察禽隻健康狀況,若發現異常,應立即通報。若未依規定主動通報,將面臨最高100萬元的罰款,且撲殺的動物不予補償。此外,防檢署持續加強邊境檢疫,對於進口的禽肉、蛋及其他產品進行嚴格監控,並針對輸入的種禽及其他感受性動物加強隔離與檢測。防檢署也強化了對禽場的監控,包括主動監測579場次,並進行異常回溯調查258場次,通過這些措施提升疫情預警能力。防檢署呼籲,全球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十分嚴峻,病原經野鳥進入國內禽場之風險仍高,禽場自主強化生物安全工作不可懈怠,加上近日東北季風增強氣溫偏低,易造成家禽緊迫,導致抵抗力降低,請養禽業者持續落實禽場防鳥設施、做好禽舍保溫措施及門禁管制,人員、車輛與器具(含蛋箱與禽籠)進入禽場,務必完成清潔消毒,並提高警覺,每日自主觀察禽隻健康狀況,倘發現異常,應主動通報,倘被查有未依規定主動通報者,依規定最高處新臺幣100萬元罰鍰,且所撲殺動物不予補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0336/sm-d81474b57b11e8e896a776240f25074c.jpg)
能有用嗎?台灣獼猴危害農作物 嘉義咖啡園出奇招「倒掛猩猩」盼嚇跑猴
山區台灣獼猴對農作物危害嚴重,農民為防治猴子傷透腦筋,嘉義縣野鳥學會總幹事陳建樺日前開車行經嘉166線梅山鄉瑞里段一處咖啡園時,看到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嘉義縣原住民議員武清山曾逗趣形容「嘉義猴子數量恐超過鄒族人數」,陳建樺說,看到咖啡園左、右兩側都倒掛著布偶,畫面有趣其實突顯人猴衝突嚴肅話題,因山區居民飽受獼猴危害之苦,卻因野生保育動輒得咎,或許是想寄望倒掛猩猩布偶來嚇跑猴子。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拍下猴子採摘咖啡豆的經典畫面。(圖/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表示,猴子會採摘、食用咖啡豆,成熟的、不熟的都摘,吃不下就丟地上,苦笑根本防不勝防。嘉義縣農業處指出,台灣獼猴在嘉義縣造成危害的作物包含咖啡、蓮霧、柿子、酪梨、芒果等果樹及竹筍,一般防治方式大致有驅趕、防護與誘捕3種方式,驅趕可使用鞭炮、收音機、聲音驅趕器等方式,或架設電圍網防護或使用防猴網罩等方式,如果是獼猴危害嚴重的區域,可以誘捕籠誘捕。嘉166線梅山鄉瑞里段一處咖啡園,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圖/陳建樺提供)陳建樺表示,這幾年經常到山區調查台灣山麻雀保育工作,一再聽到居民抱怨台灣獼猴危害愈來愈嚴重,已經威脅到生計,雖政府開放防治猴害,但防不勝防,而且要付出更多成本,大家都苦不堪言。為防範台灣獼猴危害,武清山曾說保育氾濫的結果就是農民受害,呼籲開放適當獵捕。縣議員何子凡則建議不妨比照浪浪防治,採用TNVR,透過誘捕、絕育後回置手段,來降低、控制獼猴數量。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圖/陳建樺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79946/sm-15489f7e04e4af6cd8fecab686f716fc.jpg)
台南水雉破3千隻創新高 「1原因」成關鍵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1日舉辦台南地區年度水雉數量大調查,出動111名調查員實地走訪各個水雉出沒熱區調查,今年數量突破3000隻,總計3030隻。園方推測,與今年雨量變多,使得官田菱角田小幅增加60公頃有關,讓水雉多了可以繁殖的棲息地,族群量也較去年小幅增加148隻。水雉生活在浮葉性水生植物,菱角田是重要的棲息地;夏季水雉為了維護與確保下一代有充足食物與棲息地,藉由打架來爭交配權與地盤,冬季生活型態則改為群聚模式,羽色也會換成與環境相近的非繁殖羽,並時常成群結隊棲息於水溝、水田區與草澤等溼地區域。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固定在12月的第1個周日上午展開水雉調查,號召全國鳥友一起幫水雉「點點兵」,了解整個大台南地區有多少隻水雉,同時也觀察整體棲地的變化及品質。這次共調查38里、52樣區,包含近年常有水雉出沒在蓮田的白河區大竹里,也囊括在樣區內,有來自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與屏東等外縣市的鳥友及大學生加入調查行列。其中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鳥類生態研究室老師蔡若詩更帶著20位學生一起來參與,藉以傳承調查與關心野鳥的文化。園方指出,今年連續多雨加上颱風連連,大家都對族群數量感到擔憂,結果調查員發現因許多菱角田正值採收季節,水雉多集中在人為較少干擾的區域,甚至有一塊田區就發現114隻,相當壯觀。園方提到,調查水雉數量過程中,調查員也在水田發現赤膀鴨、羅文鴨與巴鴨等珍稀鳥類,顯示台南地區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79737/sm-a7ac5857d058bd48f2fbbd3ea192372c.jpg)
台東「鳥字典」王克孝辭世享壽71歲! 一生閱鳥無數奉獻野鳥保育
台東野鳥學會創會發起人、紀錄片《老鷹想飛》推廣的幕後推手王克孝,一生奉獻於台東鳥類及生態踏查,閱鳥無數,人稱「鳥字典」。日前辭世,享壽71歲,親友及鳥友今(30)日齊聚靈堂送行。王克孝因自幼家中養鳥,加上某次家庭賞鳥活動,而深深愛上野鳥優美姿態,便與一眾志同道合鳥友,共同創辦台東野鳥學會,長期投入台東鳥類及生態調查,20日安詳辭世。台東野鳥學會近日於臉書以「離開我們了」一文悼念王克孝,文中指出他長年參與台東鳥類生態調查與推廣工作,包括熊鷹分布調查、赤腹鷹與灰面鵟鷹的年度數量調查,以及超過30年的賞鳥活動解說與生態教育。無論是編寫《台東飛羽何處尋》一書,還是熱心接待外地鳥友,他的身影無處不在,熱情與專業深深影響了無數人。王克孝不僅是台東野鳥學會的靈魂人物,也曾指導台東大學賞鳥社,啟發年輕世代對野鳥生態的熱愛。他以自家為學會會址,同時收留受傷的野鳥,成為鳥友的聚會場所與傷鳥的中繼站。鳥友回憶,他家總是充滿小鳥自由飛翔的溫馨場景。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張宏銘亦於社交平台發文緬懷,讚揚王克孝對台東鳥類與生態研究的貢獻。他不僅支持專家學者的研究,還協助紀錄片《老鷹想飛》於偏鄉推廣,親力親為規畫活動並分享自己的經驗,為生態教育注入力量。台東野鳥學會莊姓鳥友表示,王克孝致力推動賞鳥活動與環境保護,是台東不可或缺的「鳥字典」,他的熱情與貢獻,將永存於台東的山林間,化作一代代鳥友心中的美好回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75285/sm-bf8d19f7316d32bd98a480613068f1e1.jpg)
黑面琵鷺N83再度抵台過冬 搭山陀兒順風車最高時速85公里
今年1月疑似中毒被救治康復後在台南野放的黑面琵鷺編號N83,被紀錄到10月3日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驚人速度,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飛抵高雄市小港區後,之後又回到台南度冬區。由於是一般黑琵遷徙速度的2倍多,被鳥友暱稱為「颱琵」。當初救援照顧N83的台南市野鳥學會人員得知後更驚喜不已,讚嘆這種飛行速度實在太驚人。台南鳥會野鳥救傷組表示,黑琵N83今年1月17日在台南市安南區被發現時,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癱軟在魚塭中,經送往慈愛動物醫院救治,再由救傷組照顧到康復後,1月26日繫上腳環編號N83及衛星發報器帶回原地野放,並由屏東科技大學及天豐新能源展開後續追蹤。台南市野鳥學會野鳥救傷組今年1月接連救治一批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的黑面琵鷺,其中包括編號N83,康復後均一起野放。(圖/鳥友郭東輝提供)據屏科大衛星追蹤發現,黑琵N83野放後,3月21日先飛到中國大陸沿海,再於4月10日飛抵韓國繁殖地;9月29日南下度冬時,又先飛到中國大陸東南沿海,10月3日再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速度飛越台灣海峽抵達高雄小港。之後,10月11日被鳥友紀錄到在嘉義新塭,10月30日被紀錄到已回到台南七股頂山溼地,與其他同批黑琵在一起。鳥會救傷組表示,N83被紀錄到的最高飛行速度,大約是一般黑琵平均遷徙速度的2倍多,這種巧妙利用氣流飄洋過海的飛行技巧,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是台灣首次透過衛星追蹤發現黑琵利用颱風遷移的珍貴紀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74807/sm-0d88ce187f9cbce50ffa3956c71f4aab.jpg)
沈錦豐「猛爆性肝炎」過世 醫曝「2地方變黃」快就醫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因「猛爆性肝炎」離世,讓不少生態界人士感到相當不捨。家醫科醫師陳敬睿日前在粉專表示,在醫學上其實沒有所謂爆肝的病名,比較接近的應該是急性肝衰竭,亦可稱為猛爆性肝炎,而急性肝衰竭不單單只是熬夜覺得累而已,是一種高危險性、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造成急性肝衰竭的常見原因有5大原因。●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原因就是B型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感染B型肝炎有1%的機率會引起猛爆性肝炎;A型肝炎則有約0.1%的機率,C型肝炎則較為罕見。病毒性肝炎患者應特別注意規律生活、均衡飲食,以避免誘發猛爆性肝炎。●藥物誘發過量服用特定種類藥物也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最常見的是主要成份為乙醯胺酚的鎮痛解熱藥物(俗稱為普拿疼)。若沒有聽從醫師建議而過量使用藥物,當藥物的毒性代謝物無法被排出時,就會造成大量肝細胞壞死而引起肝功能異常,另外降尿酸藥物、某些治療肺結核藥物等也可能誘發肝損傷。服藥應聽從醫師建議,並密切追蹤肝臟功能。●亂服草藥、偏方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中藥和補品,也可能因含有肝毒性成分而引起急性肝衰竭。●過量飲酒若酒精性肝病的患者長期大量飲酒,當身體免疫反應被誘發時,大量肝細胞發炎甚至壞死,便會造成急性肝衰竭。●代謝異常疾病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代謝疾病有雷氏症候群、威爾遜氏症、妊娠性脂肪肝等,並不常見。陳敬睿提醒,急性肝衰竭因病程發展很快,在出現皮膚或眼白變黃的黃疸時就應立刻就醫;急性肝衰竭是高危險、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不一定和長期熬夜太累有關,在台灣有超過6成的急性肝衰竭與B型肝炎感染直接相關,因此感染病毒性肝炎(A、B、C型肝炎)的患者,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定期回診檢查肝機能,平時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防止肝指數飆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74804/sm-f85748a5bf6302f62a311485c5c98eb7.jpg)
基隆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病逝 「老鷹先生」沈振中悼:用生命最後力氣為生態發聲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環境教育,曾獲得國家教育環境獎,也守護老鷹長達20多年。然而在今(8)日,其親友證實沈錦豐因「猛爆性肝炎」離世,讓不少生態界人士感到相當不捨。沈錦豐的叔叔、被稱為「老鷹先生」的沈振中稍早在臉書社團「基隆鳥會」表示,沈錦豐於7日傍晚在基隆長庚醫院因「猛爆性肝炎」往生,其子女正處理後事中,「他早期發現腸室炎時,未做大腸內視鏡,症狀嚴重時時已是大腸癌4期」。沈振中也說,「多次化療、開刀、標靶治療,他選擇不休養,用生命最後的力氣繼續四處奔波紀錄生態影像、接推廣講座、調查計畫、繼續擔任鳥會理事長為生態發聲」。沈錦豐的親友也發文哀悼,「知道他要離開我們只是遲早的事,他畢生奉獻給台灣的保育行動是我們的典範。他準備好接受這一天已經很久了,最後這些日子他開心的拍鳥直到闔上眼,老天爺也賞給他亨通的鳥運,也讓大家有眼福,我相信他此生無憾了!」據了解,沈錦豐僅有高中畢業學歷,擁有超過30年計程車司機的資歷,因為叔叔沈振中熱愛賞鳥,他在20多年前加入鳥會,也跟著栽進了愛鳥、護鳥的行列,成為了知名的野鳥攝影家,也長期從事環境教育工作、推動傳統社區保存、努力守護基隆生態,並曾在2016年獲頒國家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殊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73712/sm-35cb0fdb7dfd2e47ee54e0c0e96ac6e7.jpg)
嘉義蛋雞場爆禽流感!急撲殺逾5.8萬隻 蛋商曝:蛋價恐再上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今(3)日表示,獸醫研究所通知,嘉義縣朴子市1蛋雞場(主動通報)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已由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依標準作業程序執行58,480隻蛋雞(40週齡及44週齡)撲殺銷毀作業,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作業。據統計,113年迄今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計36例(陸禽29場、鴨3場、鵝4場)。對此,有中部蛋商透露,先前國內蛋價慘跌,許多蛋農提早進行淘汰換羽作業,投產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因此上週蛋價已經開始走揚,如今正值禽流感旺季,若疫情持續延燒,蛋價恐怕還會有一波漲幅。防檢署表示,我國候鳥上游國家日本、韓國禽流感疫情持續升溫,臺灣位於候鳥度冬遷徙路徑上,目前抵臺各類群冬候鳥分布於西南沿海、關渡、蘭陽平原、桃園沿海,又以雲嘉南沿海、蘭陽平原出現較大群聚,請養禽業者應嚴防候野鳥與場內家禽接觸,並應持續落實防疫,以降低場內禽隻染疫的風險,正確生物安全操作方式,請業者參考防檢署禽流感資訊專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itVpC00qs)或禽場生物安全手冊(https://www.nvri.gov.tw/Module/PageContent/PageFile/3696.pdf)。防檢署籲請養禽業者,時值候鳥遷徙季節,且日夜溫差大,除應持續維護禽場防鳥設施外,也應做好門禁管制及場內外消毒等生物安全工作,並做好禽舍通風及保溫措施,每日自主觀察場內家禽健康狀況,發現異常立即通報、即時處置,以利控制及防範疫病傳播,未依規定通報者,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撲殺動物不予補償且另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72741/sm-4f0710d41c6dbd0d7138d6febe166b33.jpg)
9成棲息在雲林元長鄉...「小辮鴴」台南善化現蹤 鳥友超驚喜
善化區胡姓鳥友27日在善化區東勢寮一處水田拍到2隻小辮鴴,為之驚豔,直呼不可思議。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雲林元長是小辮鴴主要棲地,占總數量90%,台南地區很少看到,過去只在將軍等沿海地區零星發現,接近山區的善化未曾觀察到,十分難得。胡姓鳥友表示,日前他在東勢寮親水公園附近觀察、拍攝鳥類照片,經過一處收割後剛放水的稻田,意外發現2隻小辮鴴,連忙拿相機拍攝記錄,可惜當時是陰天,小辮鴴羽毛的亮綠光澤未能呈現出來,是美中不足之處。胡姓鳥友說,他在東勢寮觀察拍攝鳥類生態多年,從未看到小辮鴴,以往要拍小辮鴴都得到雲林縣元長鄉主棲地,台南地區過去也只有在沿海地區偶見蹤影,他把照片與定位上傳臉書網站後,附近恰好有另一名鳥友獲悉,連忙趕至拍照。這名鳥友的反應跟他一樣,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2人目前仍持續觀察,看看還會不會有其他小辮鴴會出現。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小辮鴴是冬季候鳥,每年11月來台度冬,隔年2月飛回繁殖地,來台的小辮鴴90%聚集在雲林的農田,因頭上有小辮子、叫聲像貓,被農民稱為「田貓仔」,又因為在土豆田最容易發現,所以又被稱為「土豆鳥」。黃蜀婷說,小辮鴴分布於歐亞大陸與北非,台灣的小辮鴴從何而來,一直成謎。雲林野鳥學會今年2月間曾在幾隻北返的小辮鴴腳上綁衛星發報器追蹤,發現其中一隻小辮鴴,57天飛了6840公里遠,過程中原以為會從內蒙古自治區飛往西伯利亞,但卻往東北方飛,最後停在大陸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市,這項調查一解許多鳥友心中多年的疑團。黃蜀婷表示,胡姓鳥友在東勢寮拍到小辮鴴,應屬善化區首見,相當難得,也為小辮鴴的分布調查增添新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71889/sm-bea3c8eaba4e7d5e5a4ca94a3a1479cf.jpg)
球場有毒1/水源保護區內用劇毒禁藥除草 高雄市府開罰高球場收地
高雄高爾夫俱樂部(澄清湖球場)多年來是當地富人的「後花園」,球證更在市場上喊出500萬元天價,如今卻被地主高雄市府發現,球場內使用劇毒禁藥、俗稱「毒絲本」的陶斯松除草,而該球場坐落澄清湖旁,除屬於水源保護區,場內水池每逢大雨還會溢流到湖內,澄清湖又是高雄市民飲水的主要來源,市府擔心危及市民安全,已決定不再續租給經營的高雄陳家,打算將公有土地回歸給全體市民。本刊調查俱樂部成立於1961年,由「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高雄陳家經營,目前是第四代陳建甫負責,長年來是南部富豪權貴、政商名流的「小白球天堂」,更因其會員資格管控嚴格,球證還在市場上喊出500萬元天價。本月23日,俱樂部舉辦高雄公開賽,吸引來自7國136位選手參加,陳建甫還在開賽記者會上驕傲宣布自己與野鳥學會和屏東科技大學研究,進行生態友善措施、完成植物花香主題,而球場標榜環境和永續,卻被發現有汙染澄清湖之虞。球場負責人陳建甫(中)現身高雄公開賽,高喊「生態友善」卻爆出場區草皮、水池有農藥。(圖/翻攝自臺灣職業高爾夫協會)據相關資料顯示,該俱樂部使用的土地60公頃為市府公有之公園用地,俱樂部目前以每年5400萬元的價格向市府承租,但業者卻未履行簽約時承諾的開放民眾休憩、市民7折優惠,也未落實學校教學使用的時數等公益回饋相關約定,去年六月合約到期後,市府就希望能收回土地,將該處建設為全民共享的公園,無奈業者對市府的要求都置之不理。日前本刊就接獲爆料,指俱樂部不只霸地不還,球場還違法使用劇毒禁藥。本刊向市府求證調查,高雄市工務局長楊欽富坦承,日前確實在球場內查獲255罐農藥和235瓶除草劑,當中更包括早已被禁止的劇毒農藥,俗稱「毒絲本」的禁藥陶斯松89罐,球場人員坦承向屏東縣農藥行購買多年,供平日維護草皮使用,但對農藥訂貨的確切時間、品項、數量及使用後空罐等皆交代不清。陶斯松究竟有多毒?該藥劑早年在我國農業普遍使用,而其為有機磷劑,國外早有研究報告顯示該農藥會傷害兒童腦部,且對水生生物、蜜蜂及鳥類都是劇毒,歐盟和美國等38個國家都先後宣布禁用,農業部也在大眾反彈下,宣布2024年4月開始全面禁止。更誇張的是,該球場水池又被驗出農藥「加保扶」,噴藥作業車被驗出「賽扶寧」,草皮則有「嘉磷賽」、「鋅錳乃浦」殘留,編號10號的水池,在大雨過後溢流至澄清湖水域內,嚴重威脅民眾飲水安全。恐怖的是澄清湖旁的高球場,本身就位在水源保護區內,而澄清湖更是市民每日飲用水的主要來源,而根據《飲用水管理條例》,球場不能於草皮噴撒足以污染水源水質的農藥、除草劑,業者卻將廣大市民的飲用水安全置之腦後。除違法使用農藥外,市府稽查還發現該球場未做好水土保持,排水系統的設計和施工未達標準,恐導致雨水在大雨後未能妥善排出,進而影響澄清湖流域水質。楊欽富強調,工務局在水質定期抽驗雖未發現水源遭污染情形,但業者長期違規屬實且情節重大,更遲遲未提出改善計畫,市府已決定不再續租土地給高爾夫球場使用,並將啟動法律程序,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究。而根據「澄清湖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各項管制項目及禁止行為,針對業者在保護區內從事污染水源之行為,環保局已依違反《飲用水管理條例》第5條重罰業者100萬元,另違反《高雄市除草劑管理自治條例》部分也裁罰5萬元,總計開出130萬元裁罰通知書。楊欽富表示,此事件促使市府重新審視整個城市的環境管理策略,市府將土地收回後,未來預計將這60公頃市有土地轉型供民眾休憩、生態永續、防洪等用途之公園使用,將公有土地回歸給全體市民,以提升生活品質和居住權益。記者於10月25日依高雄高爾夫球俱樂部官網公示的聯繫方式致電該公司,詢問球場以禁藥除草與高市府租約等相關問題,球場辦公室主任回應時要求記者留下聯繫方式,但直至截稿前仍未回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71492/sm-defb703b6173c7995f4ccc480f47d206.jpeg)
秋冬禽流感高峰期來臨 防檢署祭2措施嚴防疫情
隨著秋冬禽流感高峰期來臨,國際禽流感疫情也逐漸升溫。防檢署今(23日)表示,自9月起已啟動「秋冬禽流感強化防疫措施」,嚴防疫情擴散風險。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於今日表示,時值禽流感好發季節,且國際禽流感疫情逐漸升溫,防檢署已於9月起啟動「秋冬禽流感強化防疫措施」,嚴防疫情發生及傳播風險。防檢署指出,近日我國候鳥路徑上游國家(日本及韓國)均出現野鳥確診高病原性禽流感案件,防檢署今邀集中央地方動物防疫機關及家禽產業團體代表等,召開「113年度家禽流行性感冒防疫措施及疫情調查執行情形」會議, 會中由防檢署及獸醫所分別說明今年9月起至明年3月31日止「秋冬禽流感強化防疫措施」重點工作及禽流感病毒分析情形,同時針對各地方動物防疫機關各項防疫措施執行情形,進行盤點及檢討。防檢署說明,依國際疫情研判,禽流感疫情主要透過候野鳥攜帶病原經遷徙造成跨境傳播,後續再透過產銷系統水平傳染,家禽飼養業者若未落實禽場生物安全操作,易導致病原入侵及傳播,防檢署指出,為達成禽流感預警及防堵之目標,重申已於今年9月啟動「秋冬禽流感強化防疫措施」,包含2大主軸,第一是預警機制,進行候(野)鳥族群數量偵測與病原監測、化製、屠宰異常監測,並增加禽場監測與禽場外圍環境採樣量等,以充分發揮預警功能。第二為阻斷傳播,加強業者生物安全教育訓練、禽流感熱區鄉(鎮、市、區)公共區域消毒作業、督導落實屠宰場場區、車輛清潔消毒措施,同時搭配無人機執行禽場生物安全查核等,以阻斷病毒傳播鏈。防檢署表示,禽流感防疫工作刻不容緩,生物安全為防堵禽流感傳播之首要工作,農業部杜文珍次長於會中勉勵第一線動物防疫同仁持續執行各項防疫工作,也呼籲家禽產銷業者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及落實執行產銷環節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包含人車門禁管制、人員、車輛(含運禽車、運蛋車、化製車、飼料車等)、場區環境、裝載箱籠、器具等進出消毒及維護防鳥設施等,同時持續提高警覺,每日自主觀察場內家禽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應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置,以利控制及防範疫病傳播,共同防堵禽流感發生及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