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鳥
」 禽流感 桃園 台南 生態 黑面琵鷺能有用嗎?台灣獼猴危害農作物 嘉義咖啡園出奇招「倒掛猩猩」盼嚇跑猴
山區台灣獼猴對農作物危害嚴重,農民為防治猴子傷透腦筋,嘉義縣野鳥學會總幹事陳建樺日前開車行經嘉166線梅山鄉瑞里段一處咖啡園時,看到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嘉義縣原住民議員武清山曾逗趣形容「嘉義猴子數量恐超過鄒族人數」,陳建樺說,看到咖啡園左、右兩側都倒掛著布偶,畫面有趣其實突顯人猴衝突嚴肅話題,因山區居民飽受獼猴危害之苦,卻因野生保育動輒得咎,或許是想寄望倒掛猩猩布偶來嚇跑猴子。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拍下猴子採摘咖啡豆的經典畫面。(圖/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表示,猴子會採摘、食用咖啡豆,成熟的、不熟的都摘,吃不下就丟地上,苦笑根本防不勝防。嘉義縣農業處指出,台灣獼猴在嘉義縣造成危害的作物包含咖啡、蓮霧、柿子、酪梨、芒果等果樹及竹筍,一般防治方式大致有驅趕、防護與誘捕3種方式,驅趕可使用鞭炮、收音機、聲音驅趕器等方式,或架設電圍網防護或使用防猴網罩等方式,如果是獼猴危害嚴重的區域,可以誘捕籠誘捕。嘉166線梅山鄉瑞里段一處咖啡園,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圖/陳建樺提供)陳建樺表示,這幾年經常到山區調查台灣山麻雀保育工作,一再聽到居民抱怨台灣獼猴危害愈來愈嚴重,已經威脅到生計,雖政府開放防治猴害,但防不勝防,而且要付出更多成本,大家都苦不堪言。為防範台灣獼猴危害,武清山曾說保育氾濫的結果就是農民受害,呼籲開放適當獵捕。縣議員何子凡則建議不妨比照浪浪防治,採用TNVR,透過誘捕、絕育後回置手段,來降低、控制獼猴數量。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圖/陳建樺提供)
台南水雉破3千隻創新高 「1原因」成關鍵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1日舉辦台南地區年度水雉數量大調查,出動111名調查員實地走訪各個水雉出沒熱區調查,今年數量突破3000隻,總計3030隻。園方推測,與今年雨量變多,使得官田菱角田小幅增加60公頃有關,讓水雉多了可以繁殖的棲息地,族群量也較去年小幅增加148隻。水雉生活在浮葉性水生植物,菱角田是重要的棲息地;夏季水雉為了維護與確保下一代有充足食物與棲息地,藉由打架來爭交配權與地盤,冬季生活型態則改為群聚模式,羽色也會換成與環境相近的非繁殖羽,並時常成群結隊棲息於水溝、水田區與草澤等溼地區域。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固定在12月的第1個周日上午展開水雉調查,號召全國鳥友一起幫水雉「點點兵」,了解整個大台南地區有多少隻水雉,同時也觀察整體棲地的變化及品質。這次共調查38里、52樣區,包含近年常有水雉出沒在蓮田的白河區大竹里,也囊括在樣區內,有來自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與屏東等外縣市的鳥友及大學生加入調查行列。其中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鳥類生態研究室老師蔡若詩更帶著20位學生一起來參與,藉以傳承調查與關心野鳥的文化。園方指出,今年連續多雨加上颱風連連,大家都對族群數量感到擔憂,結果調查員發現因許多菱角田正值採收季節,水雉多集中在人為較少干擾的區域,甚至有一塊田區就發現114隻,相當壯觀。園方提到,調查水雉數量過程中,調查員也在水田發現赤膀鴨、羅文鴨與巴鴨等珍稀鳥類,顯示台南地區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
台東「鳥字典」王克孝辭世享壽71歲! 一生閱鳥無數奉獻野鳥保育
台東野鳥學會創會發起人、紀錄片《老鷹想飛》推廣的幕後推手王克孝,一生奉獻於台東鳥類及生態踏查,閱鳥無數,人稱「鳥字典」。日前辭世,享壽71歲,親友及鳥友今(30)日齊聚靈堂送行。王克孝因自幼家中養鳥,加上某次家庭賞鳥活動,而深深愛上野鳥優美姿態,便與一眾志同道合鳥友,共同創辦台東野鳥學會,長期投入台東鳥類及生態調查,20日安詳辭世。台東野鳥學會近日於臉書以「離開我們了」一文悼念王克孝,文中指出他長年參與台東鳥類生態調查與推廣工作,包括熊鷹分布調查、赤腹鷹與灰面鵟鷹的年度數量調查,以及超過30年的賞鳥活動解說與生態教育。無論是編寫《台東飛羽何處尋》一書,還是熱心接待外地鳥友,他的身影無處不在,熱情與專業深深影響了無數人。王克孝不僅是台東野鳥學會的靈魂人物,也曾指導台東大學賞鳥社,啟發年輕世代對野鳥生態的熱愛。他以自家為學會會址,同時收留受傷的野鳥,成為鳥友的聚會場所與傷鳥的中繼站。鳥友回憶,他家總是充滿小鳥自由飛翔的溫馨場景。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張宏銘亦於社交平台發文緬懷,讚揚王克孝對台東鳥類與生態研究的貢獻。他不僅支持專家學者的研究,還協助紀錄片《老鷹想飛》於偏鄉推廣,親力親為規畫活動並分享自己的經驗,為生態教育注入力量。台東野鳥學會莊姓鳥友表示,王克孝致力推動賞鳥活動與環境保護,是台東不可或缺的「鳥字典」,他的熱情與貢獻,將永存於台東的山林間,化作一代代鳥友心中的美好回憶。
黑面琵鷺N83再度抵台過冬 搭山陀兒順風車最高時速85公里
今年1月疑似中毒被救治康復後在台南野放的黑面琵鷺編號N83,被紀錄到10月3日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驚人速度,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飛抵高雄市小港區後,之後又回到台南度冬區。由於是一般黑琵遷徙速度的2倍多,被鳥友暱稱為「颱琵」。當初救援照顧N83的台南市野鳥學會人員得知後更驚喜不已,讚嘆這種飛行速度實在太驚人。台南鳥會野鳥救傷組表示,黑琵N83今年1月17日在台南市安南區被發現時,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癱軟在魚塭中,經送往慈愛動物醫院救治,再由救傷組照顧到康復後,1月26日繫上腳環編號N83及衛星發報器帶回原地野放,並由屏東科技大學及天豐新能源展開後續追蹤。台南市野鳥學會野鳥救傷組今年1月接連救治一批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的黑面琵鷺,其中包括編號N83,康復後均一起野放。(圖/鳥友郭東輝提供)據屏科大衛星追蹤發現,黑琵N83野放後,3月21日先飛到中國大陸沿海,再於4月10日飛抵韓國繁殖地;9月29日南下度冬時,又先飛到中國大陸東南沿海,10月3日再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速度飛越台灣海峽抵達高雄小港。之後,10月11日被鳥友紀錄到在嘉義新塭,10月30日被紀錄到已回到台南七股頂山溼地,與其他同批黑琵在一起。鳥會救傷組表示,N83被紀錄到的最高飛行速度,大約是一般黑琵平均遷徙速度的2倍多,這種巧妙利用氣流飄洋過海的飛行技巧,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是台灣首次透過衛星追蹤發現黑琵利用颱風遷移的珍貴紀錄。
沈錦豐「猛爆性肝炎」過世 醫曝「2地方變黃」快就醫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因「猛爆性肝炎」離世,讓不少生態界人士感到相當不捨。家醫科醫師陳敬睿日前在粉專表示,在醫學上其實沒有所謂爆肝的病名,比較接近的應該是急性肝衰竭,亦可稱為猛爆性肝炎,而急性肝衰竭不單單只是熬夜覺得累而已,是一種高危險性、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造成急性肝衰竭的常見原因有5大原因。●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原因就是B型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感染B型肝炎有1%的機率會引起猛爆性肝炎;A型肝炎則有約0.1%的機率,C型肝炎則較為罕見。病毒性肝炎患者應特別注意規律生活、均衡飲食,以避免誘發猛爆性肝炎。●藥物誘發過量服用特定種類藥物也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最常見的是主要成份為乙醯胺酚的鎮痛解熱藥物(俗稱為普拿疼)。若沒有聽從醫師建議而過量使用藥物,當藥物的毒性代謝物無法被排出時,就會造成大量肝細胞壞死而引起肝功能異常,另外降尿酸藥物、某些治療肺結核藥物等也可能誘發肝損傷。服藥應聽從醫師建議,並密切追蹤肝臟功能。●亂服草藥、偏方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中藥和補品,也可能因含有肝毒性成分而引起急性肝衰竭。●過量飲酒若酒精性肝病的患者長期大量飲酒,當身體免疫反應被誘發時,大量肝細胞發炎甚至壞死,便會造成急性肝衰竭。●代謝異常疾病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代謝疾病有雷氏症候群、威爾遜氏症、妊娠性脂肪肝等,並不常見。陳敬睿提醒,急性肝衰竭因病程發展很快,在出現皮膚或眼白變黃的黃疸時就應立刻就醫;急性肝衰竭是高危險、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不一定和長期熬夜太累有關,在台灣有超過6成的急性肝衰竭與B型肝炎感染直接相關,因此感染病毒性肝炎(A、B、C型肝炎)的患者,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定期回診檢查肝機能,平時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防止肝指數飆高。
基隆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病逝 「老鷹先生」沈振中悼:用生命最後力氣為生態發聲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環境教育,曾獲得國家教育環境獎,也守護老鷹長達20多年。然而在今(8)日,其親友證實沈錦豐因「猛爆性肝炎」離世,讓不少生態界人士感到相當不捨。沈錦豐的叔叔、被稱為「老鷹先生」的沈振中稍早在臉書社團「基隆鳥會」表示,沈錦豐於7日傍晚在基隆長庚醫院因「猛爆性肝炎」往生,其子女正處理後事中,「他早期發現腸室炎時,未做大腸內視鏡,症狀嚴重時時已是大腸癌4期」。沈振中也說,「多次化療、開刀、標靶治療,他選擇不休養,用生命最後的力氣繼續四處奔波紀錄生態影像、接推廣講座、調查計畫、繼續擔任鳥會理事長為生態發聲」。沈錦豐的親友也發文哀悼,「知道他要離開我們只是遲早的事,他畢生奉獻給台灣的保育行動是我們的典範。他準備好接受這一天已經很久了,最後這些日子他開心的拍鳥直到闔上眼,老天爺也賞給他亨通的鳥運,也讓大家有眼福,我相信他此生無憾了!」據了解,沈錦豐僅有高中畢業學歷,擁有超過30年計程車司機的資歷,因為叔叔沈振中熱愛賞鳥,他在20多年前加入鳥會,也跟著栽進了愛鳥、護鳥的行列,成為了知名的野鳥攝影家,也長期從事環境教育工作、推動傳統社區保存、努力守護基隆生態,並曾在2016年獲頒國家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殊榮。
嘉義蛋雞場爆禽流感!急撲殺逾5.8萬隻 蛋商曝:蛋價恐再上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今(3)日表示,獸醫研究所通知,嘉義縣朴子市1蛋雞場(主動通報)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已由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依標準作業程序執行58,480隻蛋雞(40週齡及44週齡)撲殺銷毀作業,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作業。據統計,113年迄今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計36例(陸禽29場、鴨3場、鵝4場)。對此,有中部蛋商透露,先前國內蛋價慘跌,許多蛋農提早進行淘汰換羽作業,投產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因此上週蛋價已經開始走揚,如今正值禽流感旺季,若疫情持續延燒,蛋價恐怕還會有一波漲幅。防檢署表示,我國候鳥上游國家日本、韓國禽流感疫情持續升溫,臺灣位於候鳥度冬遷徙路徑上,目前抵臺各類群冬候鳥分布於西南沿海、關渡、蘭陽平原、桃園沿海,又以雲嘉南沿海、蘭陽平原出現較大群聚,請養禽業者應嚴防候野鳥與場內家禽接觸,並應持續落實防疫,以降低場內禽隻染疫的風險,正確生物安全操作方式,請業者參考防檢署禽流感資訊專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itVpC00qs)或禽場生物安全手冊(https://www.nvri.gov.tw/Module/PageContent/PageFile/3696.pdf)。防檢署籲請養禽業者,時值候鳥遷徙季節,且日夜溫差大,除應持續維護禽場防鳥設施外,也應做好門禁管制及場內外消毒等生物安全工作,並做好禽舍通風及保溫措施,每日自主觀察場內家禽健康狀況,發現異常立即通報、即時處置,以利控制及防範疫病傳播,未依規定通報者,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撲殺動物不予補償且另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9成棲息在雲林元長鄉...「小辮鴴」台南善化現蹤 鳥友超驚喜
善化區胡姓鳥友27日在善化區東勢寮一處水田拍到2隻小辮鴴,為之驚豔,直呼不可思議。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雲林元長是小辮鴴主要棲地,占總數量90%,台南地區很少看到,過去只在將軍等沿海地區零星發現,接近山區的善化未曾觀察到,十分難得。胡姓鳥友表示,日前他在東勢寮親水公園附近觀察、拍攝鳥類照片,經過一處收割後剛放水的稻田,意外發現2隻小辮鴴,連忙拿相機拍攝記錄,可惜當時是陰天,小辮鴴羽毛的亮綠光澤未能呈現出來,是美中不足之處。胡姓鳥友說,他在東勢寮觀察拍攝鳥類生態多年,從未看到小辮鴴,以往要拍小辮鴴都得到雲林縣元長鄉主棲地,台南地區過去也只有在沿海地區偶見蹤影,他把照片與定位上傳臉書網站後,附近恰好有另一名鳥友獲悉,連忙趕至拍照。這名鳥友的反應跟他一樣,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2人目前仍持續觀察,看看還會不會有其他小辮鴴會出現。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小辮鴴是冬季候鳥,每年11月來台度冬,隔年2月飛回繁殖地,來台的小辮鴴90%聚集在雲林的農田,因頭上有小辮子、叫聲像貓,被農民稱為「田貓仔」,又因為在土豆田最容易發現,所以又被稱為「土豆鳥」。黃蜀婷說,小辮鴴分布於歐亞大陸與北非,台灣的小辮鴴從何而來,一直成謎。雲林野鳥學會今年2月間曾在幾隻北返的小辮鴴腳上綁衛星發報器追蹤,發現其中一隻小辮鴴,57天飛了6840公里遠,過程中原以為會從內蒙古自治區飛往西伯利亞,但卻往東北方飛,最後停在大陸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市,這項調查一解許多鳥友心中多年的疑團。黃蜀婷表示,胡姓鳥友在東勢寮拍到小辮鴴,應屬善化區首見,相當難得,也為小辮鴴的分布調查增添新頁。
球場有毒1/水源保護區內用劇毒禁藥除草 高雄市府開罰高球場收地
高雄高爾夫俱樂部(澄清湖球場)多年來是當地富人的「後花園」,球證更在市場上喊出500萬元天價,如今卻被地主高雄市府發現,球場內使用劇毒禁藥、俗稱「毒絲本」的陶斯松除草,而該球場坐落澄清湖旁,除屬於水源保護區,場內水池每逢大雨還會溢流到湖內,澄清湖又是高雄市民飲水的主要來源,市府擔心危及市民安全,已決定不再續租給經營的高雄陳家,打算將公有土地回歸給全體市民。本刊調查俱樂部成立於1961年,由「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高雄陳家經營,目前是第四代陳建甫負責,長年來是南部富豪權貴、政商名流的「小白球天堂」,更因其會員資格管控嚴格,球證還在市場上喊出500萬元天價。本月23日,俱樂部舉辦高雄公開賽,吸引來自7國136位選手參加,陳建甫還在開賽記者會上驕傲宣布自己與野鳥學會和屏東科技大學研究,進行生態友善措施、完成植物花香主題,而球場標榜環境和永續,卻被發現有汙染澄清湖之虞。球場負責人陳建甫(中)現身高雄公開賽,高喊「生態友善」卻爆出場區草皮、水池有農藥。(圖/翻攝自臺灣職業高爾夫協會)據相關資料顯示,該俱樂部使用的土地60公頃為市府公有之公園用地,俱樂部目前以每年5400萬元的價格向市府承租,但業者卻未履行簽約時承諾的開放民眾休憩、市民7折優惠,也未落實學校教學使用的時數等公益回饋相關約定,去年六月合約到期後,市府就希望能收回土地,將該處建設為全民共享的公園,無奈業者對市府的要求都置之不理。日前本刊就接獲爆料,指俱樂部不只霸地不還,球場還違法使用劇毒禁藥。本刊向市府求證調查,高雄市工務局長楊欽富坦承,日前確實在球場內查獲255罐農藥和235瓶除草劑,當中更包括早已被禁止的劇毒農藥,俗稱「毒絲本」的禁藥陶斯松89罐,球場人員坦承向屏東縣農藥行購買多年,供平日維護草皮使用,但對農藥訂貨的確切時間、品項、數量及使用後空罐等皆交代不清。陶斯松究竟有多毒?該藥劑早年在我國農業普遍使用,而其為有機磷劑,國外早有研究報告顯示該農藥會傷害兒童腦部,且對水生生物、蜜蜂及鳥類都是劇毒,歐盟和美國等38個國家都先後宣布禁用,農業部也在大眾反彈下,宣布2024年4月開始全面禁止。更誇張的是,該球場水池又被驗出農藥「加保扶」,噴藥作業車被驗出「賽扶寧」,草皮則有「嘉磷賽」、「鋅錳乃浦」殘留,編號10號的水池,在大雨過後溢流至澄清湖水域內,嚴重威脅民眾飲水安全。恐怖的是澄清湖旁的高球場,本身就位在水源保護區內,而澄清湖更是市民每日飲用水的主要來源,而根據《飲用水管理條例》,球場不能於草皮噴撒足以污染水源水質的農藥、除草劑,業者卻將廣大市民的飲用水安全置之腦後。除違法使用農藥外,市府稽查還發現該球場未做好水土保持,排水系統的設計和施工未達標準,恐導致雨水在大雨後未能妥善排出,進而影響澄清湖流域水質。楊欽富強調,工務局在水質定期抽驗雖未發現水源遭污染情形,但業者長期違規屬實且情節重大,更遲遲未提出改善計畫,市府已決定不再續租土地給高爾夫球場使用,並將啟動法律程序,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究。而根據「澄清湖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各項管制項目及禁止行為,針對業者在保護區內從事污染水源之行為,環保局已依違反《飲用水管理條例》第5條重罰業者100萬元,另違反《高雄市除草劑管理自治條例》部分也裁罰5萬元,總計開出130萬元裁罰通知書。楊欽富表示,此事件促使市府重新審視整個城市的環境管理策略,市府將土地收回後,未來預計將這60公頃市有土地轉型供民眾休憩、生態永續、防洪等用途之公園使用,將公有土地回歸給全體市民,以提升生活品質和居住權益。記者於10月25日依高雄高爾夫球俱樂部官網公示的聯繫方式致電該公司,詢問球場以禁藥除草與高市府租約等相關問題,球場辦公室主任回應時要求記者留下聯繫方式,但直至截稿前仍未回應。
秋冬禽流感高峰期來臨 防檢署祭2措施嚴防疫情
隨著秋冬禽流感高峰期來臨,國際禽流感疫情也逐漸升溫。防檢署今(23日)表示,自9月起已啟動「秋冬禽流感強化防疫措施」,嚴防疫情擴散風險。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於今日表示,時值禽流感好發季節,且國際禽流感疫情逐漸升溫,防檢署已於9月起啟動「秋冬禽流感強化防疫措施」,嚴防疫情發生及傳播風險。防檢署指出,近日我國候鳥路徑上游國家(日本及韓國)均出現野鳥確診高病原性禽流感案件,防檢署今邀集中央地方動物防疫機關及家禽產業團體代表等,召開「113年度家禽流行性感冒防疫措施及疫情調查執行情形」會議, 會中由防檢署及獸醫所分別說明今年9月起至明年3月31日止「秋冬禽流感強化防疫措施」重點工作及禽流感病毒分析情形,同時針對各地方動物防疫機關各項防疫措施執行情形,進行盤點及檢討。防檢署說明,依國際疫情研判,禽流感疫情主要透過候野鳥攜帶病原經遷徙造成跨境傳播,後續再透過產銷系統水平傳染,家禽飼養業者若未落實禽場生物安全操作,易導致病原入侵及傳播,防檢署指出,為達成禽流感預警及防堵之目標,重申已於今年9月啟動「秋冬禽流感強化防疫措施」,包含2大主軸,第一是預警機制,進行候(野)鳥族群數量偵測與病原監測、化製、屠宰異常監測,並增加禽場監測與禽場外圍環境採樣量等,以充分發揮預警功能。第二為阻斷傳播,加強業者生物安全教育訓練、禽流感熱區鄉(鎮、市、區)公共區域消毒作業、督導落實屠宰場場區、車輛清潔消毒措施,同時搭配無人機執行禽場生物安全查核等,以阻斷病毒傳播鏈。防檢署表示,禽流感防疫工作刻不容緩,生物安全為防堵禽流感傳播之首要工作,農業部杜文珍次長於會中勉勵第一線動物防疫同仁持續執行各項防疫工作,也呼籲家禽產銷業者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及落實執行產銷環節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包含人車門禁管制、人員、車輛(含運禽車、運蛋車、化製車、飼料車等)、場區環境、裝載箱籠、器具等進出消毒及維護防鳥設施等,同時持續提高警覺,每日自主觀察場內家禽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應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置,以利控制及防範疫病傳播,共同防堵禽流感發生及傳播。
白頭海鵰胖到飛不起來 X光一照竟吞「整隻浣熊」
美國密蘇里州環境部近日一隻白頭海鵰(Bald Eagle)疑似墜地受傷,但相關人員到場發現牠沒事,但不知為何飛不起來,照X光才發現,牠吞了一隻浣熊,體重變太重才飛不起來。白頭海鵰吞浣熊。據《紐約郵報》報導,密蘇里州環境部近日獲報,一隻白頭海鵰在公園受傷,但事實卻令人驚訝。該部門說,這隻鳥受傷了,但被發現時很健康,牠體內有一隻浣熊,換句話說,牠太胖飛不起來。從X光照片可見,一隻浣熊在海鵰肚子裡,還沒完全消化。部門指出,海鵰已康復並被放回公園。VCA動物醫院說,亞馬遜鸚鵡、虎皮鸚鵡、玄鳳等家鳥容易肥胖,而野鳥肥胖狀況不常見,換句話說,這隻美國國鳥確實達到了新高度。因為野鳥常鍛煉,如靠飛翔躲避掠食者、與其他鳥群玩耍、覓食和找配偶。醫院表示,如果鳥類肥胖,想減肥跟人一樣,多吃水果和蔬菜是最好方法。密蘇里州環境部也發文,有網友在底下留言「真是愚蠢的鳥」、「真是美國人,我愛牠」、「很高興牠過得很好,回到大自然中!謝謝你們的細心和專業知識」、「我愛老鷹!我猜牠們也吃得過癮」、「我也是老鷹哈哈」。白頭海鵰已康復。
風機亂楓港1/恆春半島年數十萬猛禽過境 開發商調查「一隻都無」惹眾怒
屏東恆春半島是候鳥南遷過冬必經之路,每年都有灰面鵟鷹、赤腹鷹和伯勞鳥等數十萬隻珍貴嬌客過境,也是賞鳥人士眼中的最佳景點,而「屏盛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看上當地強勁落山風,預計在鳥類必經地、枋山鄉楓港溪建置10支風力發電機,並委託「楊麥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評估,最終卻顯示當地沒有任何猛禽出沒,愛鳥人士質疑該公司的調查刻意避開候鳥過境時間,對此結果難以接受。8月16日中午,恆春「鳥類達人」蔡乙榮帶著記者登上社頂自然公園的凌霄亭,舉目所及的遼闊海景讓遊客驚嘆連連,他的目光卻一直放在天邊翱翔的黑點。「你現在聽到的是小彎嘴畫眉的聲音,秋天就會看到過冬的候鳥從這裡過境。」蔡乙榮說,他原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技士,而他入職時,恆春當地獵捕鳥類盛行,獵人們總會捕獵伯勞鳥販售,或是濫捕過境猛禽送到日本製作標本,他為提升民眾保育意識,1988年開始調查並蒐集當地鳥禽資料。楊麥公司負責人楊程欽在7月的環境說明會中公布調查結果,直指未見猛禽過境,讓環保團體難以接受。(圖/翻攝枋山風力發電計畫公開會議會議紀錄)蔡乙榮說,當時資料欠缺,一切都只能土法煉鋼,從不斷試錯中累積經驗,他曾經長達2個月不曾放假,也曾天不亮便到觀鳥點等候,最終摸清每種鳥類的習性,濫捕歪風也得以扭轉。在30多年的勸導下,多數民眾放棄捕獵,過境鳥群終於得到一線生機,數量因而顯著提升,從早年每年數萬隻達到如今的數十萬隻,當中更包括10萬隻的「國慶鳥」灰面鵟鷹和20多萬隻的赤腹鷹,天候佳時還會「爆量」,天空中同時有上萬猛禽過境,形成「鷹河」壯觀景緻,而蔡乙榮與愛鳥人士半甲子的努力卻被開發商「視而不見」。記者調查,屏盛公司看上當地強勁落山風,有意於恆春半島最北部的枋山鄉發展風力發電,規劃在楓港溪下游設置10座風力發電機組,每座風機基座最大使用面積為660平方公尺,風機單機容量為4到5 兆瓦,總裝置容量40到50 兆瓦。開發商遵照法規,請來楊麥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進行生態調查及環境影響評估,並於7月9日召開者環評說明會,強調風機不會與農漁業爭地,更不會影響生態,但楓港溪是過境鳥類遷徙的必經之處,開發商的說法讓環保團體難以接受。鳥類達人蔡乙榮在恆春觀察鳥超過30年,希望相關單位能善盡把關責任,別讓生態成為能源的犧牲品。(圖/方萬民攝)根據楊麥的生態調查結果,在風機案場附近共記錄 14 種稀有植物,大多為人為栽植,鳥類目視則記錄到台灣畫眉、紅尾伯勞、烏頭翁、領角鴞、大冠鷲、東方蜂鷹及鳳頭蒼鷹,最多的則是烏頭翁,過境候鳥則「一隻都無」,報告曝光後瞬間引發炮火隆隆。屏東縣野鳥協會理事吳正文表示,鳥類過境時間為每年的9月、10月,開發生的調查時間卻是在2023年11月、2024年1月、3月和6月,堪稱「完美」的避開了鳥類春秋往返的遷徙期。而開發單位聲稱機組總高度在119公尺到180公尺間,是最高能飛到1800公尺的赤腹鷹,以及平均飛行高度在300至500公尺的灰面鵟鷹能輕鬆飛過的高度,且雷達顯示鳥類飛行軌跡與風機衝擊、葉片掃略範圍重疊度不高,此說法同樣也無法說服大眾。二級保育類動物灰面鵟鷹在每年10月前後過境台灣,平均約有10萬隻,楊麥生態公司報告中卻一隻未見。(圖/蔡乙榮提供)「10支風機把鳥遷徙的路徑都擋住了,全台灣關心生態的人都無法接受。」吳正文提到,鳥類在遷徙過程中會看狀況停下夜息,恢復體力後再繼續往南,而起飛落降時的高度就有可能無法飛過風機,倘若這10支風機真的建置,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算。「我們不反對綠電,但真的要慎選地方。」蔡乙榮說,如今台灣往往以經濟發展為最大考量,忽略了開發之後大眾所要付出的成本,希望相關單位能善盡把關責任,別讓生態成為能源的犧牲品。楊麥公司回應指出,此評估案於2023年11月才啟動,當地環保人士的確有在公開說明會上闡述「無猛禽」意見,未來將於9月和10月再調查,調查結果則將納入環說書中以供參考。針對公司負責人曾是能源公司高管的部分,楊麥公司表示,此為屏東首個陸域風機案,這才會選擇有經驗的楊麥,以做風機長期規劃考量,希望能發展綠能並兼顧友善環境。
地震前麻雀、燕子聚集疑是前兆 鳥類專家出面解釋了
台灣連2天發生有感地震,氣象署統計,今年規模5以上地震已有50起,比往年都還多,在地震發生前12小時,彰化二林鎮及員林市就有民眾捕捉有燕子及麻雀瞬間群聚的畫面,認為這是地震前兆。對此,專家表示、目前恰逢鳥類遷徙季節,燕子經常會集中覓食棲息、而黃昏時麻雀也會成群歸巢和地震較無關聯。宜蘭縣及花蓮近海從15日傍晚接續發生芮氏規模5以上的有感地震,全台多縣市明顯感受到搖,不過在彰化二林鎮,疑似有地震前兆的異象,15日晚間7時許,當地民眾直擊大批鳥群出現在天空中盤旋,數量之多引發當議民眾嘖嘖稱奇,持續時間長達5分鐘以上。根據目擊者表示,這種景象在當地連續有半個月,鳥群會密集盤據在電線上,地面上鳥大便也越來越多,尤其晚上一到6時30分過後,就會聽到一陣陣啾啾鳥叫聲,甚至擔心外出被鳥屎「攻擊」,由於在當地極為罕見,讓人感到不安。除此之外,員林市區15日傍晚也有民眾捕捉到數百隻麻雀聚集在電線上,大車一經過,麻雀們便會一轟而散,但不久又飛回電線上,讓附近居民也感到奇怪。對此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野鳥協會總幹事李益鑫的說法,從二林鎮民眾拍到的畫面研判是燕子,由於時逢夏秋之際,鳥類正在遷徙,且燕子在遷徙過程中就會群聚,當時是偏黃昏,而黃昏也是群聚覓食的主要時段,大概就會找到夜棲的環境,不管是覓食或是夜棲,都會大群體聚集。至於鳥類群聚是否跟地震有關聯?李益鑫解釋,地震確實會影響野生動物的行為,不過台灣的鳥類大部分處於地棲型環境,地震主要影響是地殼變動,除非大到類似森林大規模變動,否則台灣的鳥類受到地震影響的機率不大。有許多民眾認為,今年地震似乎比往年多,據中央氣象署統計,從1月到現在規模高達5以上的地震有50起,其中最大的是4月3日的花蓮地震,規模為7.2。包括地震專家郭鎧紋也表示,今年的地震確實比往年多,他表示,直到今天上午發生6.3地震為止,規模6的地震在今年已經累計了10起,但921那一年則大約有15起。據郭鎧紋的說法,今年很有可能會打破921那一年的紀錄,變成有史以來地震次數最頻繁的一年並補充「可能是新的地震時代開始」。
喝完不上路!成大校園12隻鳥「集體撞窗身亡」 專家疑酒醉釀禍
在繁華的大都市中,由於玻璃帷幕大樓林立,鳥群誤判玻璃窗是可飛行路徑導致猛力撞擊的「窗殺」(Glass collisions)事件時有耳聞。然而,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的老建築也傳出12隻鳥「集體窗殺」事件,讓發現此事的台南社區大學研究員林政翰大惑不解。台南市野鳥協會急救人員則懷疑,是因近期天氣炎熱,校園內雀榕果實過熟發酵,鳥吃了後「酒醉」自撞玻璃造成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台南社區大學研究員林政翰11日到成大成功校區環工系大樓上課,課堂中不斷聽到有物體撞擊窗戶的聲音,下課後赫然發現走廊上躺了12隻輝椋鳥,9隻已經死亡,另有3隻還沒死,但看起來暈暈的,於是立即送往野鳥協會急救。不過,由於輝椋鳥是外來種,近幾年大量繁殖,不僅造成大量噪音、鳥糞與疾病風險,也壓縮台灣原生鳥類的生存空間,有環保團體建議移除,因此急救人員並沒有急救,最後這3隻鳥也因傷勢嚴重死亡。林政翰認為,鳥群撞擊現場是老建築,窗框也是木製,並沒有大面玻璃,令人十分好奇「集體窗殺事件」的發生原因。經詢問野鳥協會急救人員後,初步認為可能是最近天氣炎熱,果實過熟而發酵,鳥吃了後「酒醉」撞窗。林政翰還發現,成大校園內的雀榕,目前已長了許多果實,經過時可以聞到果實過熟或腐爛的發酵味道,鳥群吃了後「酒醉」並非不可能。據了解,台南市議員穎艾達利2023年也曾在議會反映「窗殺」事件愈來愈多的問題,希望市府結合相關建築團體、公會,推動「防制窗殺」的友善措施。當時工務局答詢說,該局有偕同相關公會、團體展開宣導,希望未來建築物設計時,能考慮像設計霧面、花紋的玻璃,鼓勵民眾在陽台前植栽、吊放裝飾物或在玻璃貼圖貼等措施,降低充物高反射及透明度,減少鳥類窗殺事件的發生。
外牆整修竟移除鳥巢!33小雨燕雛鳥僅救活5隻 桃園療養院道歉了
部立桃園療養院因建物老舊、外牆磁磚剝落,13日趁假日整修外牆,竟遭民眾發現,施工罔顧生命,逕自拆除鳥巢,導致33隻剛出生的小雨燕雛鳥命危,熱心民眾雖立即送至野動診所,但僅5隻存活,桃療致歉,未來會加強跟施工單位橫向聯繫,並避免繁殖期施工,農業局則喊嚴查。桃市野鳥學會非營利野生動物診所13日傍晚接獲一箱裝著33隻剛出生的小雨燕雛鳥,熱心民眾表示是看到部立桃園療養院拆除小雨燕巢的過程中,不忍見雛鳥受難,主動送至野動診所。獸醫師觀察這些雛鳥的狀況非常不理想,大部分過於年幼,可能剛孵化,體重僅1、2克,加上不當餵食豆漿,導致牠們虛弱且失溫。初步評估存活機率極低,截至昨早僅有5隻雛鳥存活。桃療道歉並感謝民眾協助救治,桃療解釋,因建物老舊、外牆磁磚剝落有安全疑慮,加上鳥類長期在院內產生排泄物,影響身心較弱勢的住院病患健康,因此選定假日修補外牆磁磚,未來會加強相關宣導教育,避免在繁殖期進行工程,以善盡保護野生動物並與自然生態和平共存之責。野鳥學會質疑,桃療預先訂購適合7樓屋簷大小的網子,拆除鳥巢後立即封網,明顯就是為了移除小雨燕的預謀行為。對此,農業局表示,野生動物保育法以有無故意為原則,若是不知道而過失,一般以輔導為原則,已現場會勘,並請桃療提供相關資料,釐清有無故意之嫌,同時要求院方加強相關生命教育。野鳥學會呼籲民眾,清理冷氣時可能會發現一窩雛幼鳥,修剪樹木時可能會誤傷整窩小鳥,建議民眾盡量選擇冬季進行,以避開到動物繁殖季節。
創人類首例!芬蘭領先全球 與動物「密接」族群下周接種禽流感疫苗
近期歐洲當地爆發大規模的禽流感,而為了相關從業人員的健康,芬蘭計劃最快於下周起讓相關從業人員接種禽流感疫苗,這不僅是領先全球的舉動,甚至創下人類歷史上首次記錄。目前芬蘭已經為此準備好1萬人份的疫苗,另外在歐盟的聯合採購合約中,CSL Seqirus(CSL.AX)將提供4千萬劑疫苗給15個歐盟國家使用。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歐洲委員會表示,芬蘭是首個推行這種疫苗接種的國家「該疫苗將提供給因工作或其他情況,而增加感染禽流感風險的18歲以上族群」。芬蘭健康與福利研究所(TH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H5N1型禽流感在近年來已經導致全球數億家禽死亡或被撲殺,並且目前有傳播到其他地方的跡象,包含美國的乳牛肉牛在內,有些情況下甚至會傳染給人類。THL表示,芬蘭當地尚未發現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案例。但由於芬蘭當地畜牧業發達,因此芬蘭政府迫切希望推行疫苗接種「芬蘭的情況非常不同,我們有毛皮農場,這些動物可能會與野生動物接觸」THL首席醫師諾赫內克表示,在2023年,芬蘭大多數毛皮農場中的貂、狐狸都曾爆發過禽流感疫情,最終為了防止病毒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有48.5萬隻動物遭到撲殺。THL發言人表示,這次的疫苗接種計畫最快將於下周芬蘭部分地區開始,優先接種對象為被認為「有風險的人群」,像是毛皮、家禽農場的工人、處理禽流感樣本的實驗室技術人員,以及在毛皮農場所在地工作的動物控制官員、獸醫等等。THL表示,除此之外,一些照顧野鳥的保護區工作人員、畜牧農場工人或清理動物副產品加工廠等場所的工人也會被列為優先接種對象。而如屆時真的爆發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情況,疑似或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也會被納入優先接種對象。
日行一善要注意!幼鳥掉落路邊「別急著救」 動保處籲:先觀察、再動作
目前至8月是野生鳥類的繁殖期,新北市動保處陸續接獲野鳥救援案例,大多是發現幼鳥掉落路邊,飛行能力不佳而被拾獲。動保處呼籲民眾,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先不急著將鳥帶走,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外觀是否有明顯的外傷,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援助措施,這才是對野鳥最好的幫助方式。民眾拾獲台灣藍鵲雛鳥。(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動保處表示,每年4月起,幼鳥救援案件逐漸增多,每周都會收到超過100件的野鳥救援案。許多幼鳥需要每兩小時餵食1次,這使得動保員必須繁忙地照顧大量的幼鳥。新北市動保處呼籲民眾應先確認是雛鳥還是幼鳥,再決定下一步的救援行動。雛鳥通常全身無毛或僅有絨毛,主要在巢內活動,活動能力差且無法飛行,因此可以在拾獲雛鳥處周圍尋找是否有鳥巢,並嘗試將其送回巢中。幼鳥特徵為羽翼已發育完全,飛行能力不佳但已離開鳥巢,正在跟隨親鳥學習覓食和飛行技巧。對於這類幼鳥,建議將其放置在周邊的灌木叢、高枝或高牆等安全高處,然後離開以免嚇跑親鳥;可選在遠處觀察,如超過30分鐘未有親鳥出現,可通報動保處救援。學飛的領角鴞幼鳥時常被民眾拾獲。(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動保處表示,對於健康且正在學習飛行的幼鳥,通常建議應迅速放回原本的巢位或是區域。即使無法找到巢,只要將牠們放在發現地附近相對安全的高處即可。如果發現幼雛鳥健康狀況不佳,無法送回巢中,或是沒辦法分辨幼雛鳥,可通報動保處派員處理。
鳳頭燕鷗誤食「喉頭卡魚線」 鳥友救援未果恐餓死
候鳥鳳頭燕鷗近期進入繁殖季,在海邊或港口有機會能看到鳳頭燕鷗,但有鳥友在宜蘭縣頭城鎮大溪漁港發現鳳頭燕鷗誤食魚鉤和魚線,恐影響其覓食能力,台灣野鳥保育協會呼籲民眾在海邊或參與戶外活動,不要任意丟棄垃圾,各界也應重視海洋廢棄物的問題。有鳥友在5月30日前往頭城鎮大溪漁港拍攝鳳頭燕鷗,發現有1隻鳳頭燕鷗誤食魚鉤、魚線,因鳳頭燕鷗還能飛行,且警戒心相當強,人一靠近就飛走,增加救援難度。台灣野鳥保育協會理事長蔡秋雄表示,海洋廢棄物問題愈來愈嚴重,在出海口、港口等處也會有釣客隨意丟棄魚鉤或魚線,當鳥類覓食時,常將保特瓶蓋等塑膠製品看成是魚蝦貝類而誤食。蔡秋雄指出,在大溪漁港誤食魚鉤、魚線的鳳頭燕鷗應為成鳥,因誤食影響其覓食能力,從下垂的翅膀來看,這隻鳳頭燕鷗的身體相當虛弱。他表示,鳥友嘗試救援未果,只能從教育層面呼籲大家重視海洋環境。他表示,除了大溪漁港,在各地的港口、出海口等處,也常見鳥類以及海洋生物誤食海洋廢棄物或遭釣線等纏繞,希望大家不要隨意棄置塑膠垃圾、漁具。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表示,鳳頭燕鷗是二級保育類動物,民眾如果看到鳥類誤食等情況,可以撥打1999通報縣府救援,但鳥類誘捕不易,救援成功案例不高,呼籲民眾愛惜環境,不要造成生態的危害。
瀕絕種貓頭鷹受困獲救! 草鴞「小蘋果」超萌模樣曝光
今年2月中旬有鳥友在濁水溪出海口發現1隻被鳥網受困的未成年草鴞,為爭取救援時效,由麥寮鄉民代表吳明宜親自送往野生動物急救站進行救治,經檢傷後發現草鴞腿部脫臼,經過野生動物急救站3個月細心照養下已經完全恢復。雲林縣政府表示,22日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麥寮鄉民代表吳明宜、野生動物急救站、雲林縣野鳥學會、臺灣野鳥保育協會、台塑企業Formosa樂活圈及彰化縣湖埔社區大學共同於麥寮鄉三盛村參與草鴞野放。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表示,野放現場原本佈滿沙塵,經整治後現已綠意盎然,甚至在此發現受傷的草鴞,如今草鴞救傷恢復且成功野放,著實感到非常感動,也顯示出濁水溪出海口保育有成。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縣府時常接獲民眾通報,發現農民為防止鳥類危害農作物在田間架設鳥網,經會同警察單位到場處理,發現鳥網上面掛著不少鳥屍,甚至誤傷不會危害農作物鳥種,例如紅尾伯勞和大卷尾等肉食性鳥類,甚至保育類鳥類也可能遭圍網纏住受傷,因為無法脫困而死亡,此次受困草鴞是保育類一級瀕臨絕種貓頭鷹,多虧鳥友即時發現,送往野生動物急救站救治,才得以救回一命。雲林縣政府農業處提醒,民眾私架鳥網或設置陷阱,無論是刻意捕捉或為防止鳥類侵害農作物,皆已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若獵捕到一般類野生動物,將面臨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若是獵捕到保育類野生動物,更須面臨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若民眾發現有私設鳥網情形,可逕向農業處森林及保育科進行通報。
小辮鴴身世揭密 飛6840公里返黑龍江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雲林野鳥學會普查冬候鳥小辮鴴長達16年,始終無法確認其來自何處,雲林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為了解謎,今年1月在幾隻小辮鴴身上綁衛星發報器,編號20號的「小土豆」遷徙最遠,57天飛6840公里,落腳處是大陸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吳崇漢日前特地飛去黑龍江找牠,發現牠在玉米田、稻田裡覓食小蟲。小辮鴴是台灣冬季候鳥,每年10月下旬抵台,翌年2月下旬北返回到繁殖地,大部分小辮鴴在雲林度冬,但牠們從哪飛來,至今是謎。吳崇漢與雲科大學生池沛玲決定解謎,今年1月間在虎尾鎮、土庫鎮、莿桐鄉繫放小辮鴴,安裝衛星發報器以精準掌握飛行路線。「小土豆」2月27日夜晚從雲林縣二崙鄉啟程,從彰化芳苑鄉出海,隔日清晨著陸於大陸福建省福州,飛過安徽省、山東省、遼寧省、吉林省四平市、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最後停留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不再遷徙。吳崇漢表示,特殊的是牠歷經2次跨海,一次是2月27日跨台灣海峽,第二次是4月4日飛越更寬的渤海。吳崇漢、池沛玲好奇小土豆繁殖區環境,5月初啟程到黑龍江尋找「小土豆」,以衛星定位找到一處開闊田野,周邊種植玉米、稻米,氣溫介於4度到16度之間。師生找了2天,聽到熟悉鳴叫聲在寧靜田野中響起,驚喜看到「小土豆」與1隻母鳥降落田裡,兩人第一眼看到,激動得熱淚盈眶。吳崇漢說,在台度冬的小辮鴴多是群居,回到繁殖區黑龍江省卻是以個別活動為主,方圓6公里範圍僅小土豆這一對小辮鴴在活動,此次研究是台灣第1筆小辮鴴遷徙紀錄,也解答牠們來自大陸黑龍江,而非西伯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