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及保險業
」 主計總處 薪資 實質總薪資 通膨 勞工主計總處公布去年薪資統計!中位數52.5萬元 較前年增1.22%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27日)公布112年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含本國籍、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統計結果,數據顯示全體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中位數為52.5萬元,較111年增加1.22%。主計總處表示,112年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6.0萬元,年增2.05%;外國籍與部分工時員工中位數為36.2萬元,年增7.89%。全體受僱員工按性別觀察112年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男性56.1萬元,女性49.2萬元;按年齡層觀察,40至49歲者59.4萬元,未滿30歲者45.0萬元,65歲以上者因多屬退休人口二度就業,總薪資中位數為42.4萬元;按教育程度觀察,研究所程度者105.0萬元,專科及大學程度者56.0萬元。另外,全體受僱員工按廠商行業別觀察112年全年總薪資中位數,電力及燃氣供應業110.7萬元,金融及保險業101.6萬元,含較多部分工時員工之教育業(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37.0萬元及其他服務業(如美容美髮及用品維修)38.3萬元;按員工規模別觀察,500人以上廠商77.9萬元,4人以下者38.6萬元。主計總處說明,全年總薪資係指廠商當年度支付給員工之工作報酬,包括各月經常性薪資(含本薪、按月津貼等)及非經常性薪資(年終獎金、年節獎金、員工酬勞(紅利)、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以上均不扣除應付所得稅、保險費、工會會費及自提退休金等,但不含個人其他來源所得或收入,例如股息、利息、兼職或租賃等所得,亦不含雇主負擔或提撥之保險費、退休金與資遣費等非薪資報酬。
女力崛起+自立門戶 經部:今年1到9月新設公司3.6萬家創新高
前幾年碰到新冠疫情,讓經濟發展停滯,隨著這兩年陸續回歸正軌,大家也開始放開手腳、打算大賺一筆。經濟部統計處5日公布的產業經濟統計簡訊,顯示今年1至9月新設立公司家數達3.6萬家,創歷年同期新高,且女性公司負責人占比逐年上升,性別差距由2019年底之38.4個百分點降至2024年9月底之35.8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今年9月底公司登記達78.8萬家,為歷年新高,較去年年底增2.2%。以行業來分,製造業20.3萬家、占25.7%最多,其次為營建工程業12.4萬家、占15.7%,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10.8萬家占13.7%。今年1到9月新設立公司家數3.6萬家,也是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7%,較去年同期增加1595家,新增最多的是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再來是營建工程業,以及金融及保險業與製造業。女性公司負責人家數比例則呈逐年上升,性別差距縮小,像是服務業的女老闆比較多,醫療保健、社會工作服務業、教育業的性別差距也越來越少。資本額一百萬元以下女性公司負責人家數占比為36.3%,但資本額五億元以上僅為14.8%。
58家企業獲臺北市友善企業認證肯定 助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安心就業
「113年度臺北市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頒獎典禮」日前在臺北市政府一樓中庭隆重舉行。今(113)年有超過百家企業響應參與,最終有58家企業脫穎而出,獲得「友善企業」認證肯定。獲證企業涵蓋住宿及餐飲業、批發及零售業、金融及保險業、製造業、不動產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等多元產業,顯示出各界在推動友善職場環境上的支持與努力。臺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致詞 。(圖片/業者提供)臺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表示:「中高齡及高齡者是寶貴的人力資源,企業認證不僅是臺北市推動友善職場的重要里程碑,更能讓壯世代可以安心續留職場、發揮所長,為自身、企業及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李泰興更強調,企業的友善作為不僅有助於解決勞動力缺口問題,還可激發中高齡及高齡勞工的潛能,真正達到雙贏局面。同時也鼓勵尚未參與認證的企業加入行列,共同打造更包容、多元的工作環境。活動現場也特別邀請二家獲獎企業宏遠證券與和德昌(麥當勞)分別分享其友善職場的成功經驗。深耕臺灣逾60年的宏遠證券,總經理林禎民表示,中高齡及高齡者將成為職場主力,他們積極地以青銀共融為理念,透過職務再設計,設計一系列保障措施,讓工作環境更好。同時針對三明治世代或有急迫家庭照顧需求的中高齡員工,以專案方式提供可兼顧家庭與工作的「照顧不離職」或「居家辦公」等彈性工作模式,並給予優於法令的休假制度,以平衡員工的工作與生活,致力打造優質的全齡環境,讓無論是青年、中高齡或高齡者都能找到自身的工作價值,實現宏遠永續發展的目標。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管理部資深經理楊惠燕及高齡73歲夥伴劉樹德上臺分享 。(圖片/業者提供)和德昌(麥當勞)營運管理部經理楊惠燕分享,公司一直積極推行「多元人力池」,廣納中高齡、僑生及新住民等人才。目前全體員工約24000人,中高齡就佔了15%,其高齡者又占全體員工二成。還推出「正職服務員」的新職位,以「好彈性、好穩定、好保障」的政策,吸引更多中高齡及高齡者加入。此外,也持續在職務工作流程做優化設計,例如POS收銀機螢幕及廚房監視器字體加大,手持器具上也做了重量上的輕化。今日特別邀請高齡73歲的夥伴劉樹德上台分享,他舉起已由1.5公斤輕化為1公斤的手持炸籃說,現在單手來操作,真的減輕負擔很多,足見麥當勞在友善中高齡職場的用心與努力。建立友善職場環境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根本,參與此次認證評核過程的專家學者表示,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意識到中高齡及高齡勞工的職場價值,願意從高年級生的立場與需求切入思考,做出改變。未來,臺北市政府將繼續推動「中高齡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鼓勵企業營造適合中高齡及高齡者的工作環境,並支持他們長期在職場上的發展。期望透過這些努力,臺北市能成為全國中高齡及高齡者友善城市的典範,為市民創造更溫暖且充滿活力的城市氛圍。「113年臺北市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完整獲證企業名單,已公布於台北就業大補帖網站,如有相關疑問,歡迎致電臺北市就業服務處洽詢。
今年前7月實質總薪資年增1.72% 創4年來最多
通膨連續數月突破2%警戒,受廠商持續加薪的效益影響,上班族實質薪資仍持續成長;主計總處12日公布今年前7月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為4萬6269元、年增2.6%,總薪資6萬3826元、年增4.06%;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及實質總薪資分別年增0.29%及1.72%,皆創近4年來最大增幅。值得注意的是,主計總處透過勞工保險檔、勞退月提繳工資檔以及全民健康保險檔等資料,首度公布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前7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3萬7111元,與平均數4萬6269元相比,「中位數對平均數比值」為0.802,由於主計總處公布數據追溯到109年1月,0.802的數比值為近5年同期最高,官員表示,數比值愈接近1代表兩者差距愈小,意味國人基層員工低薪已逐步改善。主計總處官員分析,薪資平均數較容易受少數高薪者極端值的影響,中位數更能貼近民眾的感受;主計總處公布,前7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3萬7111元,年增3.26%,考量通膨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年增0.94%,這也意味約50%受雇員工薪資低於3萬7111元。主計總處觀察近5年1至7月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對平均數比值,從109年至110年從0.801下降至111年的0.795,112年、113年分別微升至0.797及0.802。若觀察今年前7月各行業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中位數,住宿及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因部分工時員工占比較高,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相對較低,分別為3萬946元與3萬1304元;受雇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為3萬5342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4萬5004元較優,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5萬1178元、金融及保險業5萬6160元,皆高於薪資中位數。
你加薪了嗎? 主計處:六月總薪資平均5.5萬 「這行業」破7萬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2日)發布6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薪資,統計6月底全體受僱員工人數843萬3千人,較上月底增加4千人或0.04%。6月工業及服務業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不含外國籍與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9,103元,月增0.18%,年增3.07%;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9,658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8,761元,年增3.46%。6月全體受僱員工(含本國籍、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 46,486 元,較上月增加0.06%;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 8,961 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5,447元,較上月減3.98%。其中住宿及餐飲業34,609元、其他服務業(如美容美髮及用品維修)35,841元、製造業44,272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55,441元)、批發及零售業45,663元;至於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7,689元、金融及保險業70,741元,相對較高。6月全體受僱員工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8,961元,與經常性薪資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5,447元,年增3.17%;其中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時薪208元,月增0.97%,年增4.00%。1至6月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與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差距3,909元,就行業別觀察,製造業、住宿及餐飲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因僱用外籍移工或部分工時員工較多,二者差距分別為 6,799 元、 4,711 元及 3,909 元。
今年前5月實質薪資正成長!近3年同期首見 終於趕上通膨速度
景氣復甦,企業主加薪、發放獎金意願跟著提高,受雇員工的薪資趕上通膨速度了!主計總處10日公布今年前5月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為4萬6173元、年增2.46%,加計加班費、獎金後,總薪資為6萬5837元、年增3.88%,增幅為近10年同期最大;考量物價因素後,前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22%、為近3年同期首度正成長,實質總薪資年增1.6%、增幅為近7年同期第二高,僅次110年的年增1.81%。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說,景氣復甦下,企業主發放加班費、獎金意願增加,加上服務業、製造業部分業別,經常性薪資增加,帶動總薪資成長。此外,AI商機爆發、5月景氣燈號續亮黃紅燈;陳惠欣表示,製造業景氣變化研判會觀察2指標,一是受雇人數,二是加班工時,5月製造業受雇人數終止連續21個月下滑轉為正成長,製造業加班工時維持16.6小時偏高區,若後續幾個月延續這樣的成長態勢,就更有信心評斷製造業景氣好轉中。儘管薪資、製造業相關數據往好的方向發展,主計總處仍點名,部分工作的經常性薪資水準偏低,包括住宿及餐飲業5月經常性薪資3萬4912元、其他服務業如美容美髮及用品維修,薪資3萬5871元;反觀金融及保險業平均經常性薪資為6萬9043元,則是高於整體平均水準。
您有感嗎?2024前4月實質月薪年增0.14% 3年來「首度正成長」
行政院主計總處12日公布薪資統計,今年前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雙雙正成長,為3年來首度正成長。《中央社》報導,據主計總處統計,2024年前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6105元,年增2.39%,,寫下近6年次高水準,總薪資也成長3.62%,為6年來最大漲幅;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3133元,年增0.14%,實質總薪資年增1.35%,均是111年以來同期首見正成長。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隨著內需服務業穩健、外需帶動廠商營運,拉抬整體薪資表現,2024年前4個月薪資增幅創近年高點,加上4月物價漲幅收斂,使得實質薪資擺脫負成長。依主計總處說明,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6321元,年增2.77%;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為7550元,合計總薪資平均為53871元,年增3.67%。主計總處指出,2024年前4月全體受僱員工人數為842.6萬人,年增1.7萬人或0.2%;經常性薪資為46105元,年增2.39%;總薪資為67,856元,年增3.62%;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3133元,年增0.14%;實質總薪資為63482元,年增1.35%。觀察其中行業部分,經常性薪資高於整體平均的行業包括「金融及保險業」70733元,年增6.46%;「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7317元,年增1.64%;「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6623元,年增0.73%。回顧近期薪資統計數據,近年台灣物價上漲壓力較大,通膨吃掉薪資漲幅,導致實質薪資持續負成長,但2024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收斂至2%以下,有助於實質薪資回到正成長。不過,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5月CPI漲幅已再次擴大達2.24%,可能再次吃掉名目薪資增幅,對於實質薪資正成長是否只是曇花一現,仍需繼續觀察。
是你嗎?主計總處公布去年38%員工有加薪 調薪幅度3%至6%
軍公教調薪4%,羨煞所有上班族;主計總處30日公布112年經常性薪資調升情況調查顯示,有38%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有調薪,雖然較111年減少了1.6個百分點,仍是近5年來次高水準;若以每人調薪幅度來看,調薪3%至6%是最常見的範圍。若從112年工業及服務業調升經常性薪資的廠商比例來看為30.7%,同樣較前1年減少了2.6個百分點,比例也是近5年來次高水準。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解釋,111年下半年製造業有庫存過多等疑慮,經濟情勢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企業調升經常性薪資的意願;不過,調查同步顯示,今年已調升或預期調升經常性薪資的廠商占比提高至31.7%,意味今年的經濟情勢比去年佳。調查顯示,各行業調薪廠商比率,以金融及保險業最高、達72.2%,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製造業均逾 4 成;以調薪人數比率觀察,金融及保險業 56.6%最高,製造業49.2%次之,而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則僅約1成。
勞動部稱「新鮮人」平均起薪35K 民眾:全被通膨吃光光!
勞動部近日公布統計數據,表示2023年大學畢業新鮮人平均起薪為3.5萬元,以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薪資3.8萬元最高;研究所起薪則為4.9萬元,以製造業薪資5.7萬元最高。不過民眾似乎很無感,畢竟薪資成長幾乎都被通膨吃掉。勞動部4月30日公布最新數據,表示為了解近期初入職場受僱者之薪資水準,勞動部以高中以上學校畢業生、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及公教人員保險等大數據資料,編算畢業新鮮人薪資統計,結果2023年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達3.5萬,進一步以職業別來看,「醫療保健及社工服務業」3.8萬元最高,「金融及保險業」3.6萬元,勞動部指出,2023年新鮮人起薪平均為3.5萬元,較2022年增加2.9%(約1千元),為工業及服務業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4.8萬元之72.7%。高中、高職學歷新人薪資平均為2.8萬元,大學學歷新人為3.3萬元,研究所則為4.9萬元;另初入職場以基本工資26400元為起薪者占23.4%,較2022年25250元減少0.7個百分點。然而,民眾對勞動部公布的數字普遍無感,畢竟統計整體社會新鮮人中,仍有23%的起薪僅有「基本工資」26400元,再加上平均起薪僅較前年成長1000元,考慮到物價成長,去年實質總薪資減幅1.04%,創11年來最大,也代表著成長的薪資全被通膨吃光光!消息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嘆氣:「選對行業還是很重要,科技相關科系一畢業就是6萬」、「有學貸的加上一些開銷,做這些低薪工作,還到完都三十多歲了」。但也有人表示:「許多工作本來就不必大學學歷,是因為現在沒讀大學的人反而難找,企業不得已才用大學畢業生,薪水自然不會高。」
「通膨怪物」吃掉薪水!實質總薪資年減1.04% 創11年來最大減幅
2023年各業平均每月總薪資排名通膨橫掃全球,2023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5%創下15年新高,吃掉辛苦打拚的薪資漲幅。主計總處19日公布去年薪資統計,若扣除物價漲幅,去年全體受雇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5%,加入加班及年終獎金後的實質總薪資則年減1.04%,為7年來首度衰退,更創11年來最大減幅。實質薪資倒退嚕,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分析,去年受到全球景氣趨緩、物價上漲影響,實質薪資呈現負成長,尤其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終端需求就疲弱,這也是2023年總薪資成長幅度不及前年主因,但基本工資持續上調、還有軍公教加薪,加上今年CPI已經低於2%,應能讓薪資穩定成長。主計總處統計,2023年全體受雇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5496元,年增2.43%,加上加班、年終獎金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8545元,年增1.42%。但只要把物價因素納入,薪資立刻縮水,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5%,已經是連續3年衰退,實質總薪資年減1.04%,則為11年來最大減幅。各行各業「薪」情則有不同,海洋水運業每人每月總薪資14萬2917元居冠、其他金融服務業(如金控)11萬5551元居次、銀行業11萬3475元排第三、航空運輸業薪資也高達10萬5970元。海洋水運業雖居冠,但受到疫後運價大幅回落,年減將近3成,航空運輸業受惠疫後旅運需求大增,較前年有近12%的增幅。不過幾家歡樂幾家愁,如美髮及美容美體業為3萬2490元、其他汽車客運業、主要為遊覽車每月總薪資約3萬3958元較低。至於較前年衰退的除電子零組件業、海洋水運、金融及保險業,不動產業也微幅衰退0.82%。另外從受雇員工觀察,2023年年受雇員工人數平均817萬8000人,年增7000人或0.09%,其中工業部門減少0.74%,服務業部門增0.69%。就行業別觀察,住宿及餐飲業年增1萬3000人最多,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增7000人次之,主要反映疫情後內需及娛樂需求增加。主計總處分析,受雇員工人數自2020年以來首次減少,2021年、2022年隨全球經濟回溫及疫情趨緩,商業活動陸續恢復,轉呈正成長,惟2023年受出口疲弱影響,僅年增0.09%。再從受雇工時觀察,而每人每月總工時平均168.4小時,較上年增加1.1小時,其中正常工時增加0.8小時,加班工時增加0.3小時。
通膨怪獸吃掉薪水! 2023年實質總薪資「7年首度負成長」
通膨怪獸發威,企業加薪趕不上通貨膨脹速度,上班族荷包多縮水了!主計總處11日公布最新全體受雇員工薪資調查,2023年前11月的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457元,年增2.45%,總薪資5萬8598元、亦增加1.47%;不過,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2%,實質總薪資更少了0.97%,官員表示,這不僅是近7年來總薪資首度負成長,也是繼105年總薪資衰退0.99%後,減少最多的一年。近年來1至11月受雇員工實質總薪資一覽表。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解釋,去年前11月受雇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都衰退,主要是出口疲弱、物價偏高等影響,加上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半導體、電子產品需求暢旺,我國經濟成長率創近年新高,墊高隔年薪資年增率,在比較基期高的影響,去年前11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又高達2.48%,數字平減後,影響薪資呈現負成長。主計總處統計,全體受雇員工前11月總薪資僅成長1.47%,但各行各業榮枯表現十分鮮明,尤其現在最缺工的住宿業、旅行相關服務業、零售業,前11月的加薪幅度分別為9.45%、8.7%與6.93%,總薪資平均介於4萬元至4.5萬元之間。同時,去年前11月總薪資表現最差的三大慘業也出爐,苦主依序為基本金屬製造業、不動產業與金融及保險業,總薪資分別年減6.67%、2.9%與2.9%。主計總處官員分析,總薪資成長或衰退,反映產業景氣循環的現象,官員解釋,衰退幅度較大的產業,通常2022年的表現都非常好,像基本金屬製造業在全球基礎建設帶動之下,鋼鐵等外銷暢旺,當年度獎金發放較多,也帶動不動產的剛性需求;金融及保險業則是受防疫保單理賠拖累,金控公司發放獎金的慷慨程度不如過往,總薪資才會顯著縮水。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去年景氣「內熱外冷」,台灣經濟成長率更力求「保一」,處於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上班族遇上物價高漲,再衡量「投入總工時」與「總收入」時,有近9成上班族自認報酬率不高;勞方兔年的代表字是「悶」、「忍」、「憂」,期望新的2024年,上班族期望工作能「穩」、「升」、「順」。
物價漲不停 實質性總薪資年減0.97%「7年首度負成長」
物價不斷上漲,只有薪水停在原地不動。主計總處今(11日)公布去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前11月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5457元,年增2.45%,是歷年同期新高,加計獎金後的總薪資為58598元,年曾1.47%。然而,扣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1336元,年減0.02%,實質總薪資為53285元,年減0.97%,是7年來首度負成長。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解釋,2021年出口暢旺,全球經濟成長衝破6%,廠商獲利創佳績,導致2022年實質經常性薪資累計年增率高,但2022年下半年全球經濟疲軟、我國出口衰退,加上去年前11個月同期物價為2.48%,經過平減之後,影響薪資成長。2023年在2022年的高基期下,前11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還有2.45%,表現不差,但同期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達2.48%,又碰上景氣逆風,影響獎金發放,實質經常性薪資、總薪資變成負成長。以11月來看,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5610元,月增 0.08%,年增 2.11%,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為6301元,合計總薪資平均為51911元,年增0.84%。金融及保險業、出版影音製作傳播以及資通訊服務業經常性薪資為66226元、65567元相對較高;製造業為43308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53783元;而其他服務業為35068元、住宿及餐飲業為35295元,相對較低。值得注意的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及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的加班工時,連續5個月出現年增,前者加班工時11月年增1.9小時、後者11月年增2.4小時。陳惠欣強調,雖然製造業加班工時年增率逐月增加,是受到前一年基期偏低影響,況且去年11月的加班工時為14.8小時,以往的加班時數則至少要16時以上,而製造業受雇人數增加,才算是穩定不受景氣影響,目前的狀況是漸露曙光,但仍需持續觀察。
疫後風水輪流轉!「三大慘業」洗牌 薪資縮水3%起跳
風水輪流轉!疫情三級警戒,服務、零售業慘兮兮,現在卻大缺工,內需服務業成當前薪資成長最顯著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暴力式升息後,「三大慘業」正面臨大洗牌;主計總處統計顯示,基本金屬製造業2023年前10月總薪資5萬989元,較2022年同期縮水7.32%,與不動產、金融及保險業總薪資分別衰退3.52%、3.26%,名列三大慘業。人資專家表示,不僅基本金屬製造業受景氣波及,電子零組件等製造業總薪資都受影響;受防疫保單大幅損失、美國升息等影響,相當仰賴業績銷售獎金的不動產、金融及保險業等,從業人員去年收到的獎金也大打折扣。景氣外冷內溫,主計總處官員指出,2023年住宿、餐飲、零售、休閒服務業等,總薪資顯著成長,帶動前10月整體服務業部門總薪資成長2.16%;受上半年製造業庫存去化影響,整個工業部門的總薪資僅成長0.71%,拖累整體表現;依主計總處統計,819萬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2023年前10月總薪資平均成長1.53%,追不上通膨上漲速度。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表示,企業發放績效獎金通常以季為單位,現在發放的績效獎金,反映的是上一季或上半年營業狀況,疫情解封後,2023年農曆年餐飲、住宿、旅遊等內需服務業都非常暢旺,企業須多發獎金才能攬才,這波發放獎金、增加福利的趨勢會延續到2024年。對於近日傳出將罷工的航空運輸、金融保險等,在薪資結構上屬高薪的「天之驕子」,即使金融保險業總薪資衰退,但2023年來平均每月總薪資達7.3萬元,航空運輸業也是每月總薪資達9萬5979元的高薪群;相對低薪的餐飲業即使跳脫22k,平均每月僅能領3.8萬元。成之約表示,台灣會喊罷工的族群多屬「企業核心業務」勞工,從機師、空服員到銀行行員等,集體罷工對企業來說,這些工作短期無可取代,薪資水準也相對高,反觀基層、藍領階級,鮮少透過罷工爭取加薪、福利,這與美國汽車、運輸業到影劇業,不論藍領、白領、薪資高低,都有可能上街頭罷工民情不同,惟醞釀罷工的共同點,多選在業務最繁忙的關鍵時刻,如耶誕節、農曆年等,作為逼企業快速調整勞動條件的手段。
薪資差距擴大創近5年新高! 408萬人月薪不到4.3萬元
主計總處11月30日公布,2022年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1.8萬元,較前一年增加2.37%,平均總薪資為69.3萬元、年增3.44%,兩者增幅皆是近4年最高;不過,最高薪資10%與最低10%兩者差距,從上年度的4.09倍擴大至4.12倍,顯示高薪族與低薪族薪資差距持續擴大,倍數創近5年新高。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高低差距一覽表。主計總處分析,主要是疫情期間,內需服務業受創最深,電子科技、製造或海運等產業在終端消費需求拉抬下,企業積極加薪,年終獎金發放也相對大方,高低薪資差距因此持續擴大。主計總處統計顯示,以十分位數來看,最低薪資的10%,全年總薪資僅30.6萬元,換算成月薪約2萬5500元,去年全體受僱人數共817.1萬人,卻有408.5萬名員工年薪低於總薪資中位數的51.8萬元,這群廣大員工的月薪不到4.3萬元。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月薪不到4.3萬,要在都會區討生活,扣掉房租後,在物價高漲年代,龐大的生活壓力恐怕會喘不過氣來。調查顯示,平均總薪資不到中位數51.8萬元、人數又眾多的產業,包括住宿餐飲、藝術娛樂與休閒服務、批發及零售業等,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分別為38.1萬元、38.5萬元以及48.1萬元。全年總薪資中位數高的產業,分別為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的108.8萬元、金融及保險業103.7萬元,分居行業別第一、第二名。低薪產業如何改善?吳大任指出,低薪產業有共通特性,以內需為主、周末生意最好、偏愛用工讀生等,薪資即使有基本工資調漲撐腰,仍難與外需為主的製造、科技業抗衡。吳大任建議,政府要改變台灣地緣政治風險高的刻板印象,讓內需服務業也能擴大外銷市場,即讓國外觀光客願意來台觀光,若能安排7到10天的觀光旅遊,內需服務業周一到周日生意都暢旺,廠商自然願意增加投資、聘僱正職員工,給予更好的待遇來搶才;全球邊境解封後,日本的觀光客源源不絕,就是最好的例子。
金融影響力支持永續倡議 長期協助臺灣弱勢脫貧有成!中信金控勇奪「2023 台灣企業永續獎」十大殊榮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簡稱「中信金控」)積極落實 ESG(Environmental,Social, Governance)永續作為,一舉奪得「2023台灣企業永續獎」十大殊榮,包括「台灣100大永續典範企業獎」、「企業永續報告獎」金融及保險業—白金獎、「氣候領袖獎」、「人才發展領袖獎」,旗下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囊括「社會共融領袖獎」、「職場福祉領袖獎」、「資訊安全領袖獎」、「創新成長領袖獎」;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簡稱「台灣人壽」)連續三年榮獲「企業永續報告獎」金融及保險業—銀獎,更首度贏得「資訊安全領袖獎」殊榮,顯示中國信託致力永續發展備受肯定。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今(15)日主辦「2023 台灣企業永續獎」頒獎典禮,由中國信託金控副總經理林永勝及台灣人壽資安長詹中傑副總經理代表領獎。今年中信金控首次提報即獲得「氣候領袖獎」,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第一屆輪值主席暨資料與風控工作群召集人,以及碳核算金融聯盟(Partnership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 PCAF)亞太區主席,中信金控響應國內外永續倡議、投入自身營運永續行動與議合,持續發揮強健的風險管理能力。因應國際供應鏈提升對範疇三的關注,中國信託銀行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合作,提供永續供應鏈服務,實際輔導及議合企業永續轉型,亦提供「ESG資金組合式貸款」創新金融商品,鼓勵核心企業存入綠色存款,支持ESG利害關係人獲得綠色貸款利率減碼,攜手核心企業以大攜小共創企業永續價值鏈,獲頒「創新成長領袖獎」。中信金控勇奪「2023台灣企業永續獎」十大殊榮,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左)頒發予台灣人壽資安長詹中傑副總經理(右)。(圖/中信金控提供)另一方面,中國信託結合核心銀行本業與公益策略,首創結合微型貸款和脫貧輔導,透過低利貸款及顧問團隊輔導弱勢家長創業的「信扶專案」,2011年推動至今,已協助715個家庭成功開業,自立脫貧的比例逾4成。中國信託更將普惠金融的精神延伸至菲律賓、印度、越南等地,攜手國際微型金融機構,投入國際性微型貸款服務,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信銀行長期扶助弱勢的努力八度獲頒「社會共融領袖獎」。「2023台灣企業永續獎」頒獎典禮今日舉行,中信金控副總經理林永勝(右)與台灣人壽資安長詹中傑副總經理(左)出席受獎。(圖/中信金控提供)中信金控推動「TopGun」徵才計畫和以職能為導向的培育策略,首創「典範團隊」選拔並建立完善薪酬制度;為實現員工同仁職家平衡,中信銀行舉辦幸福講座、健康知能講座、職場潛在危害的教育訓練課程、員工協助方案及醫師健康諮詢服務等活動,傳達職場安全與職場衛生的資訊,更設有優良認證的哺集乳室、健身與按摩專區、藝文展示、舒活中心及多元交誼廳等多處友善空間;安排專業心理師進駐照護同仁身心靈健康。中信金控視人才為公司永續發展之關鍵資本,獲得「人才發展領袖獎」與「職場福祉領袖獎」。面對日益嚴峻的資安威脅,中國信託持續深化資安治理、強化情資聯防、厚植資安能量,近年導入多項創新資安防護技術,建立主動防禦能力,中信銀行落實銀行內部控制三道防線架構,配置資安專業人力逾60人,持有國際資安證照超過80張,每年偕同國際知名白帽駭客進行各式網路實戰演練,確保防護無缺口。台灣人壽則是於2017年成為全臺首家通過新版BS 10012個人資訊管理制度的壽險公司,2019年持續領先同業擴大驗證範圍至各分支機構,2022年亦成為第一家取得ISO 27701隱私資訊管理標準認證的壽險公司,建構因應資安攻防技術與威脅環境的防禦機制,持續提升資安治理成熟度,皆榮獲「資訊安全領袖獎」。中信金控永續績效獲國內外認可,歐洲專業永續評比機構《Sustainalytics》發布之ESG風險評分為低風險(LowRisk)、ESG之重大性議題風險管理強健(Strong),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MSCI)ESG領導者指數(ESG Leaders Indexes)成分股ESG評比維持AA等級,並連續8年入選FTSE4Good臺灣永續指數前十大成分股,三度入選「大中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在受邀參加的富時台灣50指數、香港恆生指數50、深圳100指數及上海上證50指數共160家兩岸三地的上市企業中名列第四,且為臺灣入選企業中第一名。
主計總處公開6月份勞工平均薪資 網:我拉低水平向社會大眾道歉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10)日公布6月份《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顯示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不含外國籍與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8032元,月減0.09%,年增2.75%;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9013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7045元,年增2.26%。主計總處除了本國籍的員工6月份算出領了5萬7045元外,全體受僱員工(含本國籍、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429元,月減0.14%,年增2.47%;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8471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3900元,年增2.00%;其中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時薪200元,月增0.50%,年增1.01%。在全體受僱員工薪資為各行業、職業之平均結果,6月金融及保險業、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經常性薪資為6萬6587元、6萬5450元相對較高;製造業4萬3103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5萬3652元;住宿及餐飲業3萬4275元、其他服務業(含美容美髮按摩等)3萬5210元則相對較低。但面對本國籍員工平均薪資高達5萬7045元,不少網友也紛紛討論,認為「我拉低水平向社會大眾道歉」、「最好領那麼多」、「是誰拉低水平叫他出來」、「有點悲傷」。
物價不只吃掉存款還有薪水!近7年同期首見 前4月實質總薪資衰退
近年受雇員工薪資變化統計物價不只吃掉你的存款,還有薪水!主計總處昨日公布薪資統計,今年前4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5306元、年增2.37%,總薪資平均6萬5824元、年增1.96%;不過扣掉物價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16%,實質總薪資則年減0.56%,為近7年同期首見衰退。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說明,今年1到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54%,實質經常性薪資與總薪資皆為負成長,主要是因為近幾個月物價增幅較高,加上景氣放緩,影響今年同期表現所致。各行業的薪情方面,4月金融及保險業、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經常性薪資為6萬5795元、6萬5467元相對較高,製造業4萬3087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5萬3597元;而住宿及餐飲業3萬4379元、含美容美髮按摩等其他服務業3萬5116元,相對於整體仍較低。主計總處分析,4月本國籍全時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7874元,較上月減少0.14%,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6729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4603元,較上月減0.79%。4月全體受雇員工(本外籍、正兼職)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363元、總薪資平均5萬1658元。值得一提的是,受經濟趨緩及出口衰退影響,4月底全體受雇員工人數為816萬4000人,較上月底減少3000人,其中製造業減少5000人最多;若與去年同月底比較,則增1萬4000人。就今年前4月觀察,受雇員工人數平均為816萬7000人,較上年同期增加1萬2000人,其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年增6000人,營建工程業、其他服務業均增4000人,製造業減少5000人。主計總處指出,4月適逢清明假期,工作日數較少,致多數行業按月績效獎金或按日計酬薪資減少,如營建工程業及教育業。反觀因疫情趨緩、國境解封等利多,旅宿相關行業營運狀況改善,今年前4月住宿業、遊覽車等其他汽車客運業總薪資較上年同期均增逾10%。
各種負面影響…今年2月職缺率2.57% 創近13年來新低
歐美去年急速升息,我國出口表現衰退、製造業用人也大受影響,主計總處昨公布2月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為21.6萬個,換算成職缺率為2.57%、年減0.5個百分點,官員坦言,受這波景氣影響,職缺率創近13年新低,上次低點是民國99年、職缺率為2.4%。主計總處官員解釋,當景氣好時,廠商用人需求增加,職缺數會上升;去年俄烏戰爭,全球飽受通膨、升息等負面夾擊,景氣於下半年趨緩,導致商品需求減弱,國內外經貿減緩,衝擊我國出口表現,廠商用人需求顯得保守,職缺數、職缺率從去年的25.8萬、3.07%,降至今年的21.6萬以及2.57%。主計總處統計顯示,今年2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年減4.2萬個,其中,製造業年減2.9萬個最多,官員分析,這是廠商調整庫存,導致用人轉趨保守有關,營建工程業職缺數也年減9900個,與央行升息、《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打擊不動產有關,而各行各業職缺數多呈下降。相反地,內需產業隨邊境解封、服務業復甦,職缺數不減反增,例如,住宿及餐飲、批發及零售業,職缺數年增700、1700個,職缺率分別上升0.13、0.1個百分點;官員解釋,職缺率的計算公式,分母是受僱員工人數加職缺數,分子是職缺數。主計總處昨也同步公布去年經常性薪資調整的概況,受疫情數位商機蓬勃、出口成長等影響,去年有近3分之1、33.3%比例的廠商調升員工經常性薪資,比例創90年以來新高;若以行業或廠商規模來看,金融及保險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等,以及規模愈大的廠商,調薪幅度與比例是最顯著。官員分析,去年調整經常性薪資比例創22年新高,與疫後復甦、廠商獲利提升有關,加上基本工資也調漲,都會帶動廠商加薪的意願;不過,去年下半年景氣反轉,統計截至3月底止,今年已調升或預計調升經常性薪資的廠商比例為28.2%,官員預估,最終結果比例不會相差太遠,今年廠商加薪比例很可能創近3年新低。
1月實質薪資衰退 創6年最大幅度
萬物齊漲,薪資漲幅被通膨吃光光,1月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皆落入負成長;主計總處昨公布薪資統計,1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376元,年增2.3%,不過,通膨超過3%,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542元,年減0.72%,創6年來最大減幅。1月適逢農曆年節,企業會發放年終、年節獎金,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達10萬7736元,年增1.52%,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總薪資為9萬8632元,年減幅度達1.49%,與實質經常性薪資一樣呈現「倒退嚕」現象。壞消息不只如此,主計總處也公布1月底全體受僱員工人數為817.6萬人,月減2.5萬人,其中,製造業減少1.4萬人,加班工時也同步減少1.9個小時,已經連續7個月下滑。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解讀,這反映全球經濟趨緩、需求下滑導致的結果,不過,製造業加班工時減幅並未擴大,加上數據也受年後轉職等季節性因素影響,需要多觀察幾個月的變化,才能更精確掌握製造業勞動市場的動態。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昨表示,美國暴力式升息後,消費力道大幅衰退,痛苦指數非常高,經濟慘兮兮,美國拜登政府還喊著要打仗,其實是轉移國內焦點;當前經濟局勢發展,王令麟認為,電子業今年會很慘,有電子業大老闆親口說,「訂單不只減半,有的甚至沒有了」。雖然製造業景氣反轉,王令麟仍認為,民眾因疫情悶壞了,報復性消費會帶動餐旅、零售業成長,民眾會從線上消費轉往實體通路做消費,今年服務業會有較好表現。今年農曆年節在1月,主計總處表示,各行業非經常性薪資有明顯差距,非經常性薪資指的是年終、年節獎金或員工酬勞等,其中,金融及保險業20萬1260元最高,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9萬3276元次之,製造業6萬5853元排名在後,其中,電子零組件平均為8萬4969元,在製造業中較豐厚;反觀內需服務業的住宿、餐飲業與支援服務業等,非經常性薪資均不到2萬元,官員表示,內需服務業是薪資較低的業別,相較於疫情期間,今年已經有明顯提升了。
中壽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及「全球企業永續獎」雙重肯定
2022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及「GCSA全球企業永續獎」頒獎典禮,中國人壽表現亮眼,於TCSA獎項再度蟬聯「永續報告獎-金融及保險業組白金獎」、「永續綜合績效獎-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並一舉奪得三項「永續單項績效獎」分別為『社會共融領袖獎』、『人才發展領袖獎』及『資訊安全領袖獎』,共獲得五項大獎。另在GCSA獎項獲得「企業永續報告書獎-銅獎」,是唯一榮獲此殊榮之台灣保險業者。中壽持續精進永續報告書內容完整性及揭露透明度,已連續8年獲得「企業永續報告獎」,今年度以「低碳轉型」作為永續報告書之揭露主軸,以專刊方式說明中壽淨零排放願景及策略,期於2045年達到全資產組合淨零碳排目標。此外,中壽榮獲「永續綜合績效獎」,以「數位躍升、首選雇主、顧客導向、驅動成長和高效執行」為核心策略,於各個營運環節整合永續發展目標,同時強化掌握永續機會及風險,落實於商品設計、銷售核保、投資管理及售後服務等壽險價值鏈環節。中壽透過提早佈局逐漸累積淨零轉型推動經驗,包含訂定各階段減碳目標,導入ISO 14097管理框架,推動三大氣候行動方案等,深入規劃淨零轉型精進作為,並於2022年獲得英國金融時報與日本經濟新聞聯合評選為首屆亞太區氣候領導者。在後疫情時代中,中壽充分發揮保險業「以人為根基」的企業核心價值與影響力,落實公平待客服務精神,發展數位金融創新,結合異業機構,推動遠距投保,數位健康生態圈。藉由廣大的人脈網絡持續解決社會各種問題,並提供兼顧多元族群需求的金融服務及商品,落實「普惠金融」精神,也因此獲頒「社會共融領袖獎」。中壽持續推動人才培育及數位轉型,以「數位創新、客戶體驗、數位轉型、多元職能」四大人才發展主軸,形塑學習型組織及數位創新文化。此外,傾聽員工意見與心聲,透過第三方專業機構實施員工問卷調查,作為擬定至2025年經營策略之重要參考。疫情衝擊下,中壽增加多項福利,如防疫包、法定傳染病住院醫療健康保險、出院療養保險金等提升員工幸福感,本次獲頒「人才發展領袖獎」便是中壽成為「首選雇主」的最佳肯定。隨著數位應用蓬勃發展,民眾對於網頁應用或手機APP的使用度也大幅提升,資安風險也相對提高。中壽為確保資訊資產之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服務能持續完整,設置有「資訊安全委員會」,由管理階層擔任委員直接督導資訊安全管理制度之運作,並設置副總層級之資安長掌管資訊安全專責單位。此外,導入國際資安管理框架ISO 27001、參與金融機構資訊安全聯防、逐年提高資安預算、招募具經驗之內外部人員等強化資訊安全的努力深受評審肯定,獲得「資訊安全領袖獎」。中壽推動永續表現優異,深獲主管機關及媒體肯定,四度榮獲主管機關評選成為「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績優業者、經全球銀行及金融評論評選為「2022年台灣最佳數位轉型壽險公司」。展望未來,中壽以成為「最值得推薦與信賴的壽險公司」為目標,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長遠的價值,實現壽險公司對於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