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
」 馬雲 阿里巴巴 矽谷銀行 Signature Bank 中國川普慶祝行情!台股大漲215點 這一檔爆量漲近10%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法人多持看多的看法。台股7日一開盤雖略跌37點,很快地目前最高來到23,432.91點,上漲了215.53點,對於美大選後市場走勢,法人也樂觀看好選後台股表現;在成交行情部分,泰金寶-DR繼續爆量現已超過10萬張拔頭籌;鴻準則上漲了9.17%、大成鋼則漲逾6.88%。台積電上漲5元,來到1065元。根據Yahoo!股市的統計,目前成交量排行榜前十名中,由泰金寶-DR(9105)居冠,股價來到6.76元,上漲了0.02元,漲幅達0.30%;其他個股依序有鴻準(2354)、金寶(2312)、群創(3481)、建漢(3062)、富喬(1815)、聯嘉(6288)、聯電(2303)、大成鋼(2027)等。ETF部分,由00632R元大台灣50反1的6萬張居冠,其他依序還包括00937B群益ESG投等債20+、00637L元大滬深300正2、00680L元大美債20正2、00687B國泰20年美債、00679B元大美債20年等。美國總統大選6日開票,川普率先跨過勝選門檻270票當選,激勵「川普交易」相關資產類別走揚,例如比特幣大漲約9%近7.5萬美元;川普媒體科技集團(DJT.O)股價在美股盤後扭跌為漲;亞洲股市日經225指數上漲2.16%、台股震盪走高終場加權指數上漲110.59 點或0.48%,成交值達3,977.1億元。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分析,川普選前提出的財政政策主要方向為減稅,有助拉升企業獲利,就產業政策面而言,川普主張放鬆金融監管,批准通過《沃克規則修正案》,放鬆對商業銀行自營交易的監管。在降低科技業監管、可能引入化學、礦產、鋼鐵和汽車等非綠色產業的補貼;整體看來,川普當選較有利於美國金融、工業及科技等產業。當衰退疑慮降低、選後不確定性消除、聯準會展開降息循環等利多支撐下,美股Q4旺季行情將正式啟動,國泰投信看好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後市表現。
陸港股大暴走1/這六檔槓桿型ETF成交爆量 股價近一周最多漲33%
時序入秋,美股「九月魔咒」(大跌)被FED降息給破除,令全球投資人更驚奇的是中國重磅端出「924新政」,一登場陸港股就點火飆升,不單大陸香港資金急速南下北上,美國大型投行接爆投資人電話,台股投資人更是應聲買爆陸港股ETF,不到一周各檔股價已狂漲一到兩成,最高達33%。 「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9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句話,深化24日甫宣布救樓市股市政策決心,加深投資人信心,上證指數漲幅3.61%收復三千點,30日來到3,289.34點,恆生指數近一周上升4000點,且成交額不斷放大創新高,連帶台股與中國房市相關類股、ETF跟著看漲與出量。 根據Yahoo!股市統計,從9月24日至截稿前,台股中國主題ETF成交量暴增,其中以槓桿型ETF為主,包括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富邦恒生國企正2 (00665L)、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復華香港正2(00650L)、富邦上証正2(00633L)、國泰中國A50正2(00655L)股價上漲,在短短一周裡飆漲幅度從18%到33%,相當驚人。 這波驚動全球股市的陸港股大爆走,起於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及金融監管局三巨頭罕見地召開記者會,會及證監會大動作宣布降準、降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與房貸頭期款比例等多項貨幣寬鬆措施;同時降低人行政策利率,引導貸款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調,合計預期向金融市場釋出資金超過人民幣1兆元,這是自2015年8月以來,人行再度祭出「雙率雙降」政策。 接著在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特別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是中國政府近期再次發出希望房地產價格止跌回升的言論。 這次中國政府出重拳,源於大陸經濟近三年來疲弱,儘管官方已提出多項經濟刺激方案,人行在保持匯率穩定任務下,貨幣政策施展空間有限,市場多認為救市動作「雷聲大雨點小」。 永豐投信投資長林永祥跟CTWANT記者說,當前中國經濟正面臨長期通貨緊縮風險,多項指標顯示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進入負增長,解鎖社會流動性成為中國走出通貨緊縮的關鍵。永豐投信林永祥認為,中國股市第四季有望迎來反彈行情。(圖/報系資料) 林永祥進一步分析,此次中國人行提出的政策組合拳較市場預期更加積極,主要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2024年內還將視情況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降低7天期逆回購利率0.2%,由1.7%降至1.5%;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平均約0.5%,統一房貸頭期款比例至15%;創設股票抵押融資機制,首期挹注股市流動性約可達人民幣5000億元。 林永祥認為,當前在美國聯準會明確進入降息循環後,現正給予中國人行更多貨幣寬鬆政策空間;同時隨著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目標5%能否如期達到,需要更積極的財政措施支持,「在中國政策組合拳頻出招,Q4中國股市有望迎來反彈行情。」 台新投顧產經策略研究部總經研究組主管喬慕恩表示,「924金融新政主要是針對資本市場,短期打開陸港股反彈空間,對經濟基本面助益有限,陸港股中長期仍需視基本面改善觀察。」 「目前市場多憧憬10月人大常委會加碼國債增發!」喬慕恩說,「924金融新政是否能扭轉信貸成長,刺激房市銷量仍有待觀察,或僅起到短期緩解經濟壓力,中長期基本面不確定性仍大,關鍵仍在財政刺激與否及力度」,可以從習近平主席近期的談話來加以觀察。
美通膨趨緩Fed官員續唱鷹調 今年降息3次恐太多
美國4月通膨數據雖放緩,聯準會(Fed)官員對回歸2%目標仍無把握,在寬鬆政策上態度謹慎相繼唱鷹。副主席傑佛遜稱斷言通膨持續降溫為時過早;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梅斯特的降息預測動搖,指今年降3次可能太多。Fed二把手、副主席傑佛遜(Philip Jefferson)20日出席紐約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MBA)會議指出,4月通膨降溫雖「令人振奮」,但不應過度依賴單一數據,現在就斷定接下來的走勢言之過早。傑佛遜認為當前的利率水位具限制性,料可使經濟活動及通膨持續放緩。對於是否預期Fed今年啟動降息,他拒絕透露,謹表示會謹慎評估接下來出爐的經濟數據、展望及風險平衡。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20日受訪指出,她相信通膨在今年會持續降溫,只不過比她預期要慢。直到4月,梅斯特仍維持Fed今年3度降息的預測,但第一季通膨放緩不見進展,加上經濟比預期強,她對先前的降息預期打退堂鼓。梅斯特還提到,倘若通膨確實大大超出她的預期,Fed會做足準備回應,不是讓目前的利率水位維持更久,就是在適當時機升息。負責金融監管的副主席巴爾(Michael Barr)則指出,今年首季的通膨數據「令人失望」,未賦予他支持寬鬆貨幣政策的信心。巴爾與傑佛遜一樣重申,在通膨明確朝2%目標回落前,市場殷切期盼的降息不可能實現。他表示,須給Fed的限制性政策多一點時間,好持續發揮作用。至於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莉(Mary Daly),於美國新聞網站Axios周一刊出的專訪指出,沒有證據顯示有升息的必要性,但同時她對通膨率回降到2%不抱信心,認為並無降息的急迫性。聯準會下一回政策會議訂於6月11日、12日舉行,市場交易員預期,Fed在9月之前都將按兵不動。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最新報價,6月例會基準利率繼續凍結機率超過9成,9月例會降息機率破6成。
消失的黃金!專家告訴你如何避免黃金投資「踩坑」
新華社4日報導,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中國黃金富力廣場店關店,引發關注。該店為中國黃金加盟店,多位消費者在此常年辦理黃金託管業務,因關店造成不同程度財產損失。「消失的黃金」背後,凸顯哪些行業亂象?黃金投資又該如何避免「踩坑」?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中金珠寶)1日公開回應,表示將先行墊付有關消費者,並將加強對加盟業務的准入控制和監督管理。一位王姓市民說,她於2016年在該店購買了價值23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實物黃金,當時店內提供黃金託管服務,每400克黃金一年返現10克的「寄存利息」。今年2月,王女士想辦理續存時,卻發現門店已經關閉。多名消費者遭遇類似情況。讓他們「踩坑」的是一項名為「金條無憂預訂」的託管業務:在一次性交清貨款後不拿走金條而是由金店託管,購買時每克能減免一定費用,還能按比例返還一些黃金產品作為「寄存利息」。據瞭解,涉事金店突然關店後,一些消費者報案,有的消費者託管黃金價值不菲。目前,加盟金店實際控制人楊某某已被公安機關刑事羈押,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新華社事後走訪多家位於北京的其他中國黃金加盟店時發現,這些門店均已在醒目位置張貼海報,提示「本品牌不開展任何形式的產品保管服務、不開展任何形式的售後回租等籌集資金或衍生融資業務」。業內人士認為,上述中國黃金加盟店的黃金託管業務,已經有一定的金融屬性,相當於打著黃金託管旗號開展黃金資產管理業務。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2018年12月發布的《關於黃金資產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顯示,對黃金資產管理產品投資的實物黃金應當進行登記託管,登記託管服務僅限金融機構和上海黃金交易所等經大陸國務院、金融監管部門批准的黃金交易場所提供。「金店並非金融機構,不具備開展黃金託管業務的資質。」北京市律師張翼鵬表示。中金珠寶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涉事金店擅自開展的「金條無憂預訂」業務,是中金珠寶明確禁止開展的未授權業務。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中國黃金加盟店出現違規操作、閉店跑路等問題,也說明對加盟店的日常管理和經常性監督缺乏力度,內控制度不甚完善。中金珠寶直面問題為受害者「先行墊付」,讓相關消費者鬆了一口氣。然而,黃金作為避險資產,並非沒有風險。近年來,一些經營者「渾水摸魚」甚至專門設置騙局,黃金投資亂象頻出。山東警方去年破獲的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也是將黃金託管業務作為「道具」。2021年12月,隋某某在山東省沂源縣註冊成立某珠寶有限公司,以「高回報、無風險」為誘餌,騙取客戶與某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簽訂託管黃金買賣合同。契約到期後,隋某某等人卻失聯了,公司提供的保險單也被證實是虛假的。據披露,該公司先後吸收數十名投資者的存款達600餘萬元,造成群眾直接經濟損失400餘萬元。如何讓黃金投資更安心?江蘇省南通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此前曾發布提示,提醒民眾在投資黃金託管產品前,務必查證相關機構是否具備發行或代銷資質,摸清投資的實物黃金是否在金融機構或者正規的黃金交易所進行登記。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黃金零售端違規從事金融業務,日常監管仍存難點。趙精武認為,除品牌方自身要加強對加盟商的監管外,行政監管部門要將監管關口前移,通過開展黃金及其飾品經營規範整治行動,加強對金店等場所摸排,發現問題嚴肅查處,維護市場秩序。此外,投資者也需多做功課。「黃金是無息資產,實物黃金投資收益的實現只能通過低買高賣實現,變相支付利息的產品需要高度警惕。」黃金市場專家蔣舒指出,市場參與者要明確介入市場的目的,從而選擇更合適的投資或消費管道。
P2P監管有漏洞成詐騙溫床 金管會力度不足難堵破口
今年5月爆發不動產借貸媒合平台im.B吸金詐騙案,數千名被害人組成自救會要求徹查,尤其是背後曖昧不清的政商關係,令網路借貸平台P2P業者(peer to peer) 無人管理的問題浮上檯面,行政院為此要求金管會納管;金管會日前雖祭出三大指導原則,卻只能要求業者自律,制定專法管理最快也要明年底,打詐國家隊防堵「假債權,真詐財」漏洞,還需再加把勁,不能再拖。im.B吸金詐騙案主嫌曾耀鋒等人落網後,民進黨立委陳歐珀使用曾嫌的房屋、車輛,曾嫌與多名綠營高層人物交情匪淺接連曝光,引發各界譁然。檢警最後查出,該集團共吸金高達108億。官警無奈表示,因非法吸金是違反銀行法,較少受到打詐國家隊重視及宣導,im.B案爆發後,9月又有一家P2P業者旭新科技爆雷,被檢方起訴非法吸金73億元。據業者透露,im.B的規模在業界約排名15,但旭新排行第4,影響恐更大。P2P連環爆,讓行政院出手要求金管會納管。金管會10月宣布對P2P三大指導原則,一、禁涉金融特許業務;二、設六大強化風險控管措施,包括實名制、借貸款項的金流控管、審核機制等;三、要求需設有債權真實性確認機制、個資保護等七大消費者保護措施。官警表示,目前市場上26家P2P業者並非金管會特許的金融業,所以不會做金檢,指導原則僅是業者研擬自律規範的參考,很難防止im.B案不再重演。金管會納管是重要的第一步,但需確保監管力度足夠,建議金管會應盡速制定更嚴格的專法,確保業者符合金融業務標準。警方建議,金管會應與相關機構合作,提供P2P投資和借貸的教育資源,讓消費者更了解風險和注意事項。此外,應要求業者提供透明的費用結構、財務狀況、借貸項目詳細信息,及投資風險等資訊,並由執法部門、金融監管機構和P2P業者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以協助執法機構調查與防止詐騙發生。imB事件凸顯P2P監管上的漏洞,成為詐騙溫床。儘管金管會已制定指導原則、透過自律和銀行「間接管理」P2P,外界仍認為管理恐怕力道不足。金管會表示,未來如何強化管理P2P業者,是否要有罰則,都會進一步研議。
大陸救房市祭優惠 購首屋認房不用認貸
大陸經濟低迷、房市不振,為了鼓勵民眾向銀行貸款買房,官方祭出優惠措施。近日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有助於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新華社報導,該通知明定,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大陸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政策將使更多購房者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有助於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據大陸財政部網站25日消息,財政部等3部門聯合發布公告,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並在現住房出售後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其中,新購住房金額大於或等於現住房轉讓金額的,全部退還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新購住房金額小於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按新購住房金額占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比例退還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此外,大陸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5日發布公告,延續實施支持公租房建設和運營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公租房用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公租房經營管理單位免徵相關契稅、印花稅;對城鎮住房保障家庭從地方政府領取的住房租賃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對經營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徵增值稅。公告執行至2025年底。
批評銀行制度惹怒北京當局 中國前首富馬雲身家3年後砍半
因為3年前公開批評中國銀行體系惹入北京當局,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不僅遭遇螞蟻金服IPO失敗的情形,旗下多個產業甚至遭到打壓、調查,阿里巴巴股價甚至下跌。而如今也有消息指出,這為前中國首富目前身價僅剩下302億美金,距離最高峰時的身價剩下不到一半。根據《CNN》報導指出,在歷經3年的整治後,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以違反消費者保護與公司治理相關規定,對螞蟻集團及其子公司處以9.84億美元的罰款。這也讓外界推測,中國當局對螞蟻金服的打壓已經結束。目前螞蟻集團也宣布進行股票回購,估值為785億美元,這與3年前IPO前的2300億美元相比,估值下跌將近75%。報導中表示,馬雲之所以會遭遇如此嚴峻的打壓,主要是在2020年10月24日,馬雲當天出席第2屆外灘金融峰會,在峰會中馬雲以「當鋪思維」批評中國銀行體系,表示抱持著這樣思維的銀行,根本無法給缺乏資金的企業進行融資,馬雲甚至直言「中國不存在系統性金融風險,因為它基本上沒有金融體系」。在結束峰會幾天後,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就把馬雲找到北京開會,隔天,螞蟻金服IPO的計畫就被取消。接著,北京當局就對馬雲的企業進行大規模的審查,而馬雲也因此退出自己全部的企業管理。北京當局的審查行為,也從原本的阿里巴巴集團,擴大到整個中國的科技領域。2023年1月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郭樹清在受訪時表示,對十幾家科技公司的金融科技業務審查基苯已經結束,接下來將會往促進網路平台健康發展的路線前進。而幾個月後,持續低調的馬雲也罕見的在中國公開露面。即便中國當局的監管行為已經消退,但阿里巴巴的股價也從2020年10月的最高峰,下跌了將近70%,這也代表著這3年遭受打擊的阿里巴巴集團,其市值損失超過6450億美元。而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來看,馬雲目前身價302億美元,位居世界富豪排行榜第45名,而他身價最高峰時是2020年11月時610億美元,如今僅剩下一半不到。
美股連八周上漲! 市場憂:鮑威爾本周談話恐偏鷹派打擊漲勢
上周美股繼續上漲,道瓊指數升逾1%、納斯達克指數漲超3%,連續8周上漲,標普500指數續揚,漲幅爲2.5%。本周,投資者將再次關注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於周三(21日)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和周四(22日)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發表他的半年度證詞。分析師預期鮑威爾措辭將偏鷹派以打擊通膨預期,可能成為美股上漲走勢的阻力。鮑威爾可能會因聯準會在連續10次加息後決定暫停加息而面臨質疑,因為政策制定者正在評估經濟如何應對更高的借貸成本和近期的銀行業壓力。預計他將解釋在今年幾家地區性銀行倒閉後,聯準會計劃如何改善金融監管。此外,分析師預期鮑威爾措辭將偏鷹派,以打擊通膨預期,而這可能會成為美股上漲勢頭的攔路虎。三大股指目前都在上漲,納斯達克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30%以上,而標普500指數上漲了不到15%。道瓊斯指數去年下跌了9%,而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了約20%和30%。聯準會上周決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這是自2022年1月以來,首次在政策會議後不加息。但依據最新的經濟預測表明,今年還需要兩次加息,才能達成目標。不過,最新通脹數據顯示,5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速度為13個月來最慢,代表聯準會在實現將通膨率降至2%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此外,5月份的核心CPI同比上漲5.3%,遠高於聯準會的既定目標。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希金斯(John Higgins)表示,溫和的經濟衰退可能會在2023年下半年為股市降溫。希金斯指出,每當經濟下滑時,股市幾乎總是表現不佳。自1855年以來,美國經歷了34次衰退,其中絕大多數都出現了股市下跌。它通常在衰退開始前達到頂峰,並在衰退結束前不久觸底。
中國金融監管趨嚴 金融時報:大陸前六月IPO招股外銀僅佔1.2%創14年新低
英國金融時報昨(11日)報導,截至今年前6月,外資銀行對中國首次公開招股(IPO)價值2.97億元僅佔1.2%,參與度已降至2009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水準,凸顯外銀在中國金融體系難以立足。美國迪羅基公司(Dealogic)2009年開始收集有關數據時,外資銀行參與約一半的IPO,但在去年僅參與3.1%,為開始記錄以來第三差。今年截至六月,則只參與金額2.97億美元的IPO,僅占總金額的1.2%,今年在中國股市進行的109宗IPO共籌資260億美元,不過沒有一間美國銀行參與其中,僅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擔任主辦銀行。過去三年,中國實施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也限制外銀進入中國市場,拉大了外銀在中國子公司和海外總部之間的距離。事實上,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在上海和深圳兩大中國股市,外銀參與近五分之一的IPO,此後比例逐年下降。某外銀亞洲分行的高級主管表示,在上海主辦IPO的銀行幾乎都是中國國內銀行,外銀在中國雖有分行,卻很少參與這些交易。與美國相比,中國IPO對機構投資人的依賴程度較低,而對散戶投資人的依賴程度較高。該主管指出,外銀的傳統模式不大適合中國市場。另一因素是中國實施不同的監管和盡職調查要求,國際銀行幾位高級主管表示,外銀經常對參與中國IPO猶豫不決,因為實在很難進行內部流程所需的盡職調查。有業界人士表示,由於外資行被要求參與A股交易,或被要求應該停止分配資源等配合措施,故愈來愈少參與國內市場交易。
台灣大參戰BNPL 3/業者持續投入 政府應因地制宜規劃監管機構納管
「『分期付款免息』(Buy Now Pay Later,BNPL)的概念並非新鮮事物,在Covid-19期間,由於與網購需求的結合,BNPL服務更是爆發性增長。在2021年,美國的BNPL服務發放了1.8億筆貸款,總額超過240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了近10倍。印度在2020年的使用量也增加了5倍。」銘傳大學企管系副教授汪志勇告訴CTWANT記者說。BNPL服務可以由單一商家提供,例如電商為其顧客提供BNPL服務,根據後台數據給予會員消費分期貸款額度。其主要目的在於讓交易更加便捷,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擴大營業額。BNPL服務也可以由專營業者提供,專營業者與商家達成協議,通過專營業者開發的支付介面,先行向商家提供資金,然後再向消費者收費。除了針對B2C(商家對消費者)的消費貸款外,BNPL服務實際上也可以針對B2B(企業對企業)的融資提供服務。台灣大是台灣首家推出BNPL的電信商,該公司電信金融副總吳建頤表示,最大優勢在於台灣大及momo用戶基礎。(圖/台灣大提供)至於業者的獲利,則是依照消費者不同分期的期數,來收取不同比例的手續費,這是BNPL業者最主要的獲利來源。汪志勇表示,BNPL讓消費者可以先獲得產品,享受產品的效用,然後再付款,某種程度上提供了良好的消費者保護。然而,國外的發展提醒我們,BNPL這類產品常常存在隱藏費用、缺乏透明度且沒有進行適當的信用審核。廣告鼓勵消費者在多個網站上使用這些計劃進行多次購物,累積無法償還的債務。理論上,BNPL服務不需要由金融監管機構監管,但由於金融科技的發展,許多非金融業公司也提供金融服務。因此,各國對於這些非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且具有一定規模,可能使消費者面臨風險的情況下,監管機構也會加以監管。以台灣為例,目前主要還是由經濟部主管,而非由金管會主管。金融商品越來越多,政府單位如何有完善的監理機制也成為產學界關注的焦點。(圖/翻攝自林國春臉書)「目前,台灣主要是以傳統電商、電信和租賃等知名公司建立BNPL服務,通過其自身的營運模式,讓消費者能更輕鬆使用,而這些公司基本上都還算是有知名度的廠商,對於消費者信用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加上額度的控管,也較少見到消費者因為拖欠付款而需要面臨高額逾期費用的狀況。」汪志勇說。然而,根據國外的經驗顯示,隨著服務範圍的擴大,可能會有新的小型BNPL業者進入市場,可能會為了從中獲利而收取較高的費用。監管機構必須長期考慮不同類型的BNPL業者是否需要有相同或不同的規範。
全台首例!女行員加入詐騙集團 1招讓轉帳限額拉到1500萬
桃園地檢署日前偵辦詐欺案件時,發現29歲朱姓銀行員涉及指導詐騙集團成員應對銀行,並利用「過號」漏洞,讓詐團成員可以由自己審核,協助詐團成員提高轉帳額度1000至1500萬。桃園地檢署將朱女等22人依法提起公訴,並請求法院從重量刑。重大刑案專組主任檢察官葉益發、檢察官李佩宣日前偵辦林姓男子為首的詐騙集團案件時,發現有銀行員被詐騙集團吸收犯罪。該銀行員與詐騙集團合作,將相關身分驗證程序事先告知詐騙集團成員,讓詐團成員得以提高轉帳額度。檢方說,因為詐團中,自願提供帳戶的成員俗稱「車主」,這些車主普遍教育程度不佳,若到銀行申請提高轉帳額度,大多難以過關。因此朱女和詐團合作,提供「技術」指導,並利用過號漏洞,要車主到銀行抽號碼後故意過號,再到自己負責的櫃檯接洽,例如詢問是否與虛擬貨幣交易所交易,要回答「不是」等等。輕鬆讓車主將轉帳額度提高為1000萬至1500萬。只要完成1件,朱女就可分得5萬元報酬。因轉帳額度提高,可以大幅降低詐騙集團洗錢難度,共12人提高額度。此外詐團還指導車主,事先偽造不實對話內容,要他們轉帳後隨即去派出所報案,假裝自己也是受害者。檢方認為,林男熟知辦案手法,且製造多處斷點,增加查緝難度,甚至滲透銀行吸收行員,破壞金融監管機制,造成民眾損失3.3億元。檢警共追出22人,並積極經查詐團成員財產,查扣犯罪所得4700萬元,成功阻止詐欺洗錢管道。檢方依涉犯組織犯罪。
全球金融市場終獲喘息!瑞銀出手992億併瑞信 歐元小漲比特幣「一度漲超5%」
瑞士銀行集團(UBS)昨(19日)宣布同意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全球金融市場有望迎來喘息之機。與此同時,聯準會攜五大央行宣佈了一項協調行動,以支撐金融系統的流動性。交易平臺EBS數據顯示,歐元、英鎊和澳元匯率均小幅上揚,這是風險偏好即將反彈的早期跡象。此外,比特幣價格一度漲超5%。瑞銀將以30億瑞士法郎(約992億新台幣)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瑞士信貸,比該行上周五(17日)收盤時的市值低約60%,約相當於4折,將以22.48股瑞信換1股瑞銀,並承擔高達54億美元的損失。瑞士信貸的股東將在很大程度上被淘汰。這筆交易由瑞士監管部門主導,收購完成後,瑞銀將逐步關閉瑞士信貸的投資銀行業務。該交易包括由瑞士央行提供瑞銀和瑞信1000億瑞郎(約1080億美元)的流動性援助。瑞士央行表示,瑞銀收購瑞信,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確保金融穩定以及保護瑞士經濟的解決方案。瑞銀和瑞信都是金融監管機構密切關注對全球銀行系統具重要性的30家銀行之一,瑞信一旦倒閉勢必波及整個金融體系。過去一周,歐洲銀行股下跌近12%,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日本銀行股下跌近11%,為2020年3月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市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美國銀行股則連續兩周出現兩位數比例的跌幅。包含聯準會、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在內的各國央行正在採取全球協調行動,將提升與美元的互換額度,幫助安撫因金融業動盪而驚慌失措的投資者。美國、英國和瑞士央行都計劃在下周舉行會議。對央行和政策制定者來說,目前的風險很高。他們都在強調本國銀行業的韌性,但也意識到,有必要遏制可能破壞金融市場穩定的信心危機。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關FINMA另宣布,在瑞士政府支持瑞銀收購瑞信後,瑞信面值約160億瑞郎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全部註銷。這代表AT1債券持有人恐將落得什麼都沒有的下場,引發債券持有人高度不滿。瑞銀執行長Ralph Hamers和董事長Colm Kelleher將繼續執掌合併後的銀行。瑞銀高層預告即將發生的結構性變化,董事長Kelleher表示將縮減瑞信投銀業務,但現在談論是否裁員仍為時過早。此外,瑞銀將保留瑞信的國內業務,但業界臆測在競爭問題考量下,該業務可能被剝離。瑞信董事長Axel Lehmann表示,這場合併是「最好的結果」。
搶買金融股?1/美國銀行倒閉瑞信暴雷波及台股 外資狂賣這幾檔散戶樂接
金融股脫困了嗎?全球股市的三月天,上演了一場「黑天鵝歷險記」,有矽谷銀行倒閉、兩家虛擬貨幣銀行「被關門」、瑞士信貸被市場狠狠唱衰,但在美國FED、瑞士央行等出手及金援後,股價急拉回。台股中慘遭外資大賣的金融類股,卻引來投信「逢低抄底」,法人建議「投資人可長線布局,但短線做波段不宜。」回顧這二周,對全球股市投資者可說是經歷一場「黑天鵝演習」,9日起,美國Silvergate Bank倒閉,矽谷銀行則是出現擠兌一天內遭提領420億美元,隔天迅速被美國政府接管;接著在12日,Signature Bank則由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接管,還有瑞士信貸、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等接連爆雷引發市場恐慌,金融股成為重災區。台股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根據統計,直到上周五的17日,外資仍不手軟地拋售金融股,賣超最多的中信金(2891)已經連12賣累計逾23.85萬張,該日賣超高達3.7萬張;再看外資賣超前十名個股「金融股」即囊括了前幾大的民營金控,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中信金、新光金(2888)、玉山金(2884)以及臺企銀(2834)。至於包含「金融股」逾20%成分股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則也遭外資連賣7天,總計一周以來共賣出15萬多張。「外資積極減碼金融股,讓人不禁猜測是否對美國矽谷等銀行有投資等情況,因此先賣台股金融股換現鈔?」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跟CTWANT記者說。美國矽谷銀行傳出倒閉,市場憂心金融危機重演,台股14日湧現賣壓,加權指數終場下跌200.07點,收在15360.42 點,成交量2317億元。(圖/報系資料)從Silvergate Bank倒閉後,金融類股指數就一路走跌到15日收在1502點,像是開發金(2883)、玉山金、永豐金(2890)、中信金、第一金(2892)等金控股股價同步走跌;同時,投信則是持續「逢低加碼」買超26.45億元,本土法人對金融業相對有信心。事實上,美國地區銀行爆雷第一時間,金管會就火速公布我國銀行、保險與證券等金融三業對美國整體曝險金額,投資與放款合計15兆元,其中銀行業為3兆3,202億元,本國銀行、證券、期貨業對美國矽谷銀行、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都無曝險,只有保險業對矽谷銀行曝險1.5億元。投信業曝險額則最多,對矽谷、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共曝險3.765億元,其中以對矽谷銀行曝險3.18億元居冠,總計有6檔基金投資股票、1檔基金投資債券;另有5檔基金對Signature Bank曝險0.47億元;3檔基金對Silvergate Bank曝險450萬元。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業務報告中喊話,「要對台股中長期有信心」,「國內曝險相當低,公股銀行更是少,大家可以安心」她還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將持續觀察並適時維持台股穩定,「雖然台股與美股連結深,看15日台股上漲,往好的方向走,對中長期發展要有信心」。這波金融股價重挫之際,投資人可否抄底?「短線做波段投資者,還是應該避開金融股較宜」,「對做長期的投資者來說是布局時機」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提醒。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圖/周志龍攝)
美銀危機拜登政府急向巴菲特請益 重提股神論2008年金融危機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拜登政府就銀行業界危機,過去1週以來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進行多次對話、討論狀況。雙方談話內容主要集中在巴菲特可能以某種方式投資美國地區銀行業。據悉,巴菲特長期以來一直在幫助處於危機中的銀行,利用其投資地位和財務實力來恢復對陷入困境的公司的信心。他也就當前的動蕩,提供了更廣泛的建議和指導。如今銀行倒閉危機引發全球市場恐慌,可以參考巴菲特怎麼回溯和思考2008年金融危機的那些細節。回到2008年,巴菲特就當初的大局來看,認為最重要的成因在於人們認為房產會只漲不跌,有些人通過這些貸款進行再融資,人們通過資產證券化將其當做貨幣使用,但隨後人們發現它並非一路上漲。通過房產舉債這條路,從頭到尾都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造成了影響。本質上參與人對房地產有一個巨大的投機行爲,7500萬美國購房家庭中有5000萬個家庭參與了房貸業務,只有2500萬避免受到了衝擊。巴菲特表示這是史上參與規模最大的金融行爲,但事實證明所有參與者的行爲都很糟糕。他們相信了房產價格只漲不跌,而當人們相信某些荒唐的事情時,這些事情就會發生。巴菲特也提及,一些持有次級貸款的對沖基金倒下了他並不擔憂。因爲他始終假設,若一生都參與到美國經濟當中的話,它的價值會隨着時間大幅上漲,但同時會伴隨著一些碰撞。當前的經濟體系決定了將發生一些週期性的瘋狂,所以他不嘗試預測市場,也不會去預測未來的走向,只是試著去適應所發生的一切。對於聯準會,巴菲特表示,如果他是當時的聯準會主席並且看到了美國發生的一切,無論是否有能力介入,他都會選擇介入。因為如果危機沒有被妥善處理,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政府必須站出來介入解決危機。他認爲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那是身處在那個角色必須做的。然而,要承諾所有員工都會得到救助、民眾也會得到保障,這麼做非常困難。巴菲特也認為,對於民眾、新生代來說,很少有人能從這場今融危機中學到教訓。因爲人們總會恐慌,這也是設立聯準會的原因。信心是一步一步建立的,但恐懼是即時的。而且,這不受人們智商的影響、就算是有博士學歷,害怕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危機時刻,他們選擇只相信黃金、不相信其他任何事物。巴菲特認爲十年前的危機與現在的政治、政府和機構之間有聯繫與影響。他的意思是,不應該要求每個人都是金融專家。在買房時在貸款申請表上虛報一點收入,認爲房價會繼續上漲所以依此進行再融資等等,資產價格上漲吸引了完全不理解它的人進入市場,很多人做了這類事情。畢竟一定程度上,這些人被房地產市場所吸引,因爲可以從中很容易賺到錢,然後,它變成了一連串合約,一個證券合約的價值要基於另一個合約。而且,在相當一段時間,民眾都安然無恙,所以大家都習慣了這種方式,危機便會發生。最後,巴菲特提到,危機總會在某個時刻到來但他並不擔心,因爲他妥善地管好公司,就算另一場危機到來,波克夏也會非常健康。不過他認爲,現存針對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法律,可能阻礙聯準會快速、與多方合作處理危機。他表示:「我們需要一個擁有強權的聯準會。你可能不喜歡它,它可能做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但是這個7500多萬購房家庭的國家,需要一個有能力降槓桿的力量。」
矽谷銀行為何遭到擠兌? 一文看懂美國銀行倒閉危機始末
美國1週內倒了3家銀行!繼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lvergate Bank在8日受FTX破產影響而終止營運後,全美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SVB)也在10日宣布破產倒閉,如今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又在美東時間12日以「系統性風險」為由,關閉全美第2大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gnature Bank,以防止這場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銀行危機繼續蔓延。美媒CNN Business指出,儘管SVB的擠兌和倒閉過程僅歷時關鍵48小時,但其實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以及SVB的投資決策,早在多年前就為這場銀行倒閉危機種下禍根。聯準會在疫情期間實施QE政策大放水,市場充滿熱錢,新創公司從創投(VC)融資到大量資金存入SVB,SVB資產瞬間膨脹,且SVB在低利率環境下幾乎不用付出任何利息給存戶。SVB將客戶存款拿去購買大量低利率且到期日至今仍有數年以上的長天期美國國債和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聯準會為抑制通膨,開始激進升息回收資金,SVB難以透過原先的低利率吸引資金存入,因此必須付出更高的利息才能留住資金。與此同時,手中的長天期美債價格又因為升息開始下跌,未實現損失的相關數據成為一大隱憂。SVB利率風險管控不佳的消息漸漸傳開,且SVB為了應對流動性危機,又開始賤價變賣總價210億美元的長天期美國國債及MBS換取現金流,認列18億美元巨額投資虧損,讓主要客戶大感恐慌。SVB更發布公告要籌資22.5億美元,用來改善資產負債表,從而引發市場恐慌,導致更多存戶和投資人加入擠兌行列。最終SVB的股價在48小時內暴跌75%並宣布倒閉。此外,據《路透社》的報導,矽谷銀行的倒閉進一步衝擊全球銀行股,美國13日主要銀行的股票市值損失了約900億美元,使它們在過去3個交易日的損失達到近1900億美元,美國地區性銀行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First Republic Bank的股價暴跌超過60%,原因是新融資的消息未能讓投資者放心,評級機構穆迪對該銀行作降級審查。亞洲銀行股14日延續跌勢,日本企業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更因為對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引發了市場更廣泛的暴跌。在貨幣市場,美國和歐元區銀行系統的信用風險指標小幅上升。全球擁有矽谷銀行帳戶的公司則紛紛評估其財務狀況受到的影響。大量持有長天期美國國債的銀行或投資機構也可能成為危機的下個引爆點。矽谷銀行的危機,也引發了其他國家監管機構對矽谷銀行在當地子公司以及銀行業潛在風險的重視。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央行下轄審慎監管局(PRA)正密切追蹤英國銀行業和更大範圍的市場形勢,並與受其監管的金融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德國金融監管機構BaFin的一位發言人10日表示,正在考慮當前的事態發展,並將反映在其持續監管中。矽谷銀行德國2021年最新財務披露稱,它是一家小型、不復雜的機構,由於在資本和流動性方面依賴母公司,因此不受德國資本要求的約束。
美國1週內倒了3家銀行! 全美第2大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gnature Bank也遭接管
美國1週內倒了3家銀行!繼Silvergate Bank在8日受FTX破產影響而終止營運、全美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SVB)10日宣布破產倒閉後,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於美東時間12日又以「系統性風險」為由,關閉全美第2大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gnature Bank,以防止銀行危機繼續蔓延,若以資產規模來看,這是美國史上第3大銀行破產案。綜合《英為財情》、《路透社》、CNBC的報導,在矽谷銀行(SVB)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後,為了化解一連串銀行的流動性危機,Fed、美國財政部、FDIC 已在12日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將出手拯救矽谷銀行,保證存款戶13日起將可動用他們的所有資金,但股東和部分無擔保債務人則不在保護範圍內。與此同時,銀行倒閉危機持續蔓延,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gnature Bank的客戶也將存款轉移到更大的銀行,例如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導致Signature Bank在12日被FDIC接管,其所有存款一樣被政府保證可完整取回。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還向人民和企業信心喊話,指出他們的銀行存款會在需要的時候出現,他誓言要讓造成這場混亂的人承擔所有責任,並將積極加強對大型銀行的監督和監管,以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不過美國政府的危機處理和拜登的喊話似乎仍未重振市場信心,數間中型規模銀行股仍在美東時間13日遭到拋售導致股價下挫,美股主要指數終場也大多收跌,其中第一共和銀行(FRC.US)的跌幅超過61%,KBW區域性銀行指數今年則下跌15.1%。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MS.US)、富達(Fidelity)和貝萊德(BLK.US)管理的共同基金似乎是受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倒閉影響最大的幾支基金,市場拋售已經抹去了美國銀行超過1000億美元的市值。對此,高盛經濟學家哈齊烏斯 (Jan Hatzius)12日指出,考慮到銀行承受的壓力,美國聯準會(Fed)應該會在3月22日的會議上宣布停止升息。不過他預期Fed在5、6、7月仍會繼續升息,最終將達到5.25%至5.5%的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以避免通膨率再度飆升。
擠兌效應擴散中? 美監管機構再度出手「關閉加密貨幣銀行Signature Bank」
美國矽谷銀行(SVB)破產的影響波及其他放貸機構,作為預防措施,美國紐約州的金融監管機構於昨天(12日)晚間關閉商業銀行Signature Bank,以避免危機繼續擴散。這是繼矽谷銀行後被關閉的第二家金融機構,也成為美國歷史上倒閉的第3大銀行據了解,美國財政部、聯準會(Fed)和聯邦保險存款公司(FDIC)昨晚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宣布,紐約Signature Bank也有類似的系統性風險例外,已被紐約金融監管機構接管,並指定FDIC作為接管人。監管機構表示Signature Bank的存戶將能獲得與SVB一樣的豁免,能夠完全動用他們存款,與矽谷銀行的決議一樣,納稅人不會承擔任何損失。根據路透社報導,Signature和SVB一樣,客戶都集中在科技行業,Signature更是有約1/4的存款戶來自加密貨幣領域,截至去年年底,該銀行總資產為1104億美元,總存款為886億美元。但隨著利率持續上升,其資產負債表也被嗅出危險氣息,該銀行還在去年12月宣布,將縮減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存款80億美元。為了遏制損失並避免更大的危機,美國監管機構正爭分奪秒地為破產的矽谷銀行尋找解決方案,並阻止危機蔓延至其他銀行。Fed和財政部製定了一個緊急計劃,利用Fed的緊急貸款權限為Signature Bank和矽谷銀行的存款提供擔保。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批准了這項針對矽谷銀行的決議,該決議充分保護了所有存戶,而且將有助於「恢復市場信心」。Fed表示,美國的銀行體系仍然具有彈性,基礎牢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金融危機後進行的改革,這些改革為銀行業提供了更好的保障。這些改革加上今天的行動表明,將致力於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存戶的儲蓄安全。
「矽谷銀行暴雷」引發連鎖反應! 多家地區性銀行遭擠兌「股價暴跌」
全美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倒閉引爆銀行業股災,美國政府緊急介入,勒令該行關閉並接管,這是美國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銀行倒閉案,拖累全球銀行業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並導致多家美國地區性銀行在美東時間10日遭到擠兌、股價暴跌,受害者包括First Republic Bank、Signature Bank、PacWest Bancorp 和 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綜合CNBC、DailyMail、The Hindu BusinessLine的報導,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於10日關閉了「深陷流動性危機」的矽谷銀行,並將美國聯盟存款保險公司(FDIC)指定為接收方,介入後續存款保險事宜。白宮經濟顧問擔憂,矽谷銀行的危機是否會蔓延成一個更有系統性的危機。英國、德國的監管機構也紛紛盯緊當地銀行系統。矽谷銀行流動性危機引發的恐慌情緒在金融界蔓延。報導指出,排名前10的美國地區性銀行最有可能面臨壓力,其中就包括和矽谷銀行一樣總部位於加州的First Republic Bank。First Republic Bank在10日早盤一度暴跌52%,之後跌勢迅速收斂,尾盤仍大跌15%,而PacWest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的股價也分別崩跌超過30%;Signature Bank的股價則下跌了約25%。主要銀行中,摩根大通上漲1%;花旗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各下跌約1.5%;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均下跌近2%。矽谷銀行的危機,也引發了其他國家監管機構對矽谷銀行在當地子公司以及銀行業潛在風險的重視。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央行下轄審慎監管局(PRA)正密切追蹤英國銀行業和更大範圍的市場形勢,並與受其監管的金融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德國金融監管機構BaFin的一位發言人10日表示,正在考慮當前的事態發展,並將反映在其持續監管中。矽谷銀行德國2021年最新財務披露稱,它是一家小型、不復雜的機構,由於在資本和流動性方面依賴母公司,因此不受德國資本要求的約束。對此,聖地亞哥大學金融學教授(Dan Roccato)指出,「我認為不一定會重演2008年金融海嘯的危機,但暴雷事件不是一次性的,我擔憂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事件被悄然引爆。」報導進一步指出,矽谷銀行出售的大部分資產都是美國國債,它們沒有違約風險,且會在到期時保值。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則涉及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些證券的價值在當時因住房貸款違約而暴跌。部分人士將這場金融動盪歸咎於聯準會的激進升息,自去年以來聯準會不斷大幅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膨,但借貸成本的上升將導致經濟活動放緩,拉低各式資產價格,從而引發泡沫破裂及流動性危機。
美金融業2008年來最大倒閉案 矽谷銀行周五暴雷停牌全球銀行板塊震盪
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於周五(10日)關閉了「深陷流動性危機」的矽谷銀行,並將美國聯盟存款保險公司(FDIC)指定為接收方,介入後續存款保險事宜。這是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來最大銀行倒閉案,拖累全球銀行業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白宮經濟顧問擔憂,矽谷銀行的危機是否會蔓延成一個更有系統性的危機。英國、德國的監管機構也紛紛盯緊當地銀行系統。FDIC則創建了聖克拉拉存款保險國家銀行,該銀行現在持有矽谷銀行的受保存款。矽谷銀行成為2023年美國第一家倒閉的投保銀行機構。這也是本周美國第二家地區性銀行陷入危機,此前虛擬貨幣銀行Silvergate Capital Corp.宣佈自願清算銀行業務,引發銀行股拋售及市場對更多機構可能倒閉的擔憂。矽谷銀行流動性危機引發的恐慌情緒在金融界蔓延。矽谷銀行的母公司SVB Financial周五盤前一度暴跌68%,並於周五早上停牌。納斯達克晚些時候表示,暫停矽谷銀行金融集團的股票交易,矽谷銀行將一直停牌,直至滿足提供更多資訊的要求。在矽谷銀行爆雷後,排名前10的美國區域性銀行最有可能面臨壓力,其中就包括和矽谷銀行一樣總部位於加州的第一共和銀行(FRC)。圍繞矽谷銀行的恐慌始於周三(8日),當時其母公司表示將計入18億美元的投資銷售稅後虧損,並尋求通過出售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組合來籌集22.5億美元。週四,由Peter Thiel參與創立的知名創投Founders Fund建議企業從矽谷銀行提出資金後,矽谷銀行的危機迅速惡化。白宮經濟顧問Bharat Ramamurti早些時候表示,隨著矽谷銀行股價暴跌,財政部非常謹慎地對其進行監控。有媒體統計稱,全美108家銀行中有102家銀行去年第四季度淨息差擴大。剩下的10家銀行在過去一年淨息差收窄、或擴大幅度最小:矽谷銀行排在第11位,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息收入和平均總資產比值為1.93%,高於去年同期的1.83%。矽谷銀行的危機,也引發了其他國家監管機構對矽谷銀行在當地子公司以及銀行業潛在風險的重視。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央行下轄審慎監管局(PRA)正密切追蹤英國銀行業和更大範圍的市場形勢,並與受其監管的金融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德國金融監管機構BaFin的一位發言人周五表示,正在考慮當前的事態發展,並將反映在其持續監管中。矽谷銀行德國2021年最新財務披露稱,它是一家小型、不復雜的機構,由於在資本和流動性方面依賴母公司,因此不受德國資本要求的約束。
聯準會副主席辭職…「鴿派」少一大將 Fed傳聲筒:恐影響通膨鬥爭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將辭去聯準會的職務,出任拜登政府的經濟顧問,領導國家經濟委員會。「Fed傳聲筒」稱,布蘭納德的離開,可能會立即對通膨鬥爭產生影響。據《Mish Talk》報導,有「Fed傳聲筒」封號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拉奧斯(Nick Timiraos)發文說,布蘭納德是聯準會「鴿派」成員之一,鴿派認為高漲的通膨可能會放緩,而潛在的失業人數將降至最低,相比之下,央行的「鷹派」更願意採取嚴厲的措施來抑制通膨。而現在,布蘭納德即將騰出她的位置,可能會對通膨鬥爭產生影響。蒂米拉奧斯表示,布蘭納德會在20日辭去美聯職務,而去年夏天通膨率創下40年新高,央行在過去一年中將利率提高了4.5個百分點,這是自1980年來最快的一次調整,而美聯官員可又會在下個月的會議上討論今年要升息多少。預測公司 LH Meyer 的經濟學家唐(Derek Tang)說,布蘭納德的退出,增加了經濟衰退的風險,央行可能在春天積極地升息。唐強調,如果布蘭納德續留,她會成為鴿派的凝聚力領袖,而現在誰要接她的位置?報導稱,美國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極有可能是提名人選,也有據知情人士透露,拜登考慮將拉斯金 (Sarah Bloom Raskin),列為美聯董事會席位3名候選人的其中一人。據《華盛頓郵報》報導,Employ America執行董事阿瑪納特(Skanda Amarnath) 說,布蘭納德是一位重量級人物,至於現在誰要來填補這空缺,他不清楚。哥倫比亞法學院金融監管專家賈奇(Catherine Judge)表示,布蘭納德在變成聯準會副主席之前,內部就發生了變化,她在談判桌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她太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