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含量
」 高敏敏 營養師 腎臟病颱風過後菜價居高不下 營養師分享青菜「熱量/纖維量」排行…教你低成本聰明吃
康芮颱風雖然已過境,但對台灣農產也是造成重創,估計葉菜類農產未來會有一段時間會居高不下。而青菜又是每日必食的食材,要如何在這段時間低成本的聰明吃,不要花太多錢就攝取到足夠量的纖維量,營養師高敏敏也分享了坊間常見蔬菜的「熱量/纖維量」排行,方便民眾選購。營養師高敏敏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每逢颱風過後,菜價總是居高不下,這讓不少消費者感到無奈。高敏敏認為,既然要吃蔬菜,不妨選擇那些纖維量更高、營養更豐富的種類,讓每一口都吃得更有價值。針對燙青菜的選擇,高敏敏提供一些蔬菜的營養數據,方便民眾能挑選出最適合的蔬菜。以100克為單位,燙完的青菜大約是半碗的量,其中地瓜葉、菠菜與豌豆苗的膳食纖維含量相對較高,分別為3.3克、3.2克和2.3克;而鉀含量最高的則是菠菜,達到510毫克,能有效補充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此外,高敏敏也提到,紅鳳菜、黃豆芽、韭菜豆芽等也是不錯的選擇,纖維含量皆在2克以上,有助於促進腸胃健康。而像高麗菜、大陸妹(福山萵苣)等纖維量雖然偏低,但熱量也是相對更低,適合用來控制體重的朋友。(圖/翻攝自FB)值得注意的是,高敏敏提到,許多人在吃燙青菜時習慣淋上各式醬汁,這些醬汁的熱量也不可以疏忽,其中香油每15克就含有132大卡,遠高於醬油膏(15大卡)和辣椒醬(12大卡),因此在調味時應適量使用,避免攝取過多熱量。高敏敏也強調,膳食纖維在日常飲食中十分重要,尤其對於19歲以上的成人。根據2020年衛福部的建議,膳食纖維的每日參考攝取量應在20至38克之間,具體攝取量會依年齡、性別、活動量以及總熱量的需求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成人每日建議的膳食纖維攝取量應在25至35克之間。高敏敏解釋,膳食纖維不僅能穩定血糖,減緩血糖上升速度,還能幫助排便、改善便秘,並且有助於預防大腸癌。透過增加腸道蠕動,纖維可以使糞便更為柔軟,促進順暢排便,減少腸道內毒素的累積與接觸。(圖/翻攝自FB)
榴槤「熱量、鉀含量」不容小覷! 營養師:3大族群要適量食用
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槤,有些人很受不了其特殊味道,但也有人愛得不得了。對此,張佩蓉營養師表示,榴槤熱量也不容小覷,每100克的熱量就有132大卡,且榴槤的熱量與鉀含量算相當高,若是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及肥胖者應該要適量食用。張佩蓉在臉書粉專「Q老師的營養教室-張佩蓉營養師」發文指出,榴槤營養成份相當高,因此也被譽為水果之王,富含鈣、鎂、鉀、維生素C、B群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而榴槤雖然屬於水果,但熱量也不容小覷,每100克熱量就有132大卡,一不小心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其中要注意的是榴槤的熱量與鉀含量算相當高,若是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及肥胖者應該要適量食用。張佩蓉表示,此外榴槤也屬於熱性水果,若容易長痘痘、便秘、口乾舌燥等熱性體質的人也建議應適量食用。此外,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台灣的國民飲食指南建議一般人每天吃2份水果,總熱量需求較高的人可以每天吃到4份,程涵宇也說明,1份水果是指有15g醣類的水果份量,糖多的水果,1份的可攝取量較少,約45至115g,像是榴槤1份45g,一天吃2份就是90g。
65歲婦「喝精力湯」嚴重頭暈 送醫才知喝出「高血鉀」慘洗腎
精力湯是一種健康飲品,通常由各種蔬菜和水果製作而成。它的目的是提供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然而對於某些病患來說,精力湯卻成為要避免過量攝取、對健康有害的食物。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就分享,先前一名罹患慢性腎臟病第四期的65歲患者某天突然出現嚴重頭暈,被送往急診後確認為高血鉀,這才知道是精力湯的問題。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提到,這名65歲婦人某天晚上電話告訴他,自己頭暈目眩,江守山也請她在家量血壓,發現她的收縮壓從平常的130、140毫米汞柱驟降至90幾毫米汞柱,當時江守山判斷對方情況異常,讓她趕緊到急診求助。而婦人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婦人的血鉀濃度高達6.8meq/L,達到高血鉀症的標準,這是一種代謝性酸中毒。由於她是第四期腎臟病患者,排鉀藥物無效,醫院只能緊急為她進行洗腎,以去除體內多餘的鉀。事後江守山詢問過後才了解,原來是婦人最近飲用了含有葉菜類和檸檬的精力湯,雖然蔬菜和檸檬經過汆燙,但江守山說明,汆燙只能去除葉菜類中的鉀,無法去除水果中的鉀。儘管檸檬的鉀含量不高,但腎病患者腎功能不全,仍可能引發高血鉀症。江守山提醒,高血鉀症會導致電解質異常,影響電擊急救效果,他也強調,腎病患者一旦出現高血鉀症狀,需立即抽血確認,並排隊等待洗腎機,情況危急,也因此腎病患者的飲食管理相當重要,不可隨意輕忽。事實上,精力湯通常使用新鮮的食材,經過打汁或攪拌後製成,常見的配料包括蔬菜、水果、堅果、種子和其他富含營養的食材,由於這些湯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因此在健康飲食中受到廣泛推崇,然而對於某些病患來說,需要謹慎選擇和控制精力湯的成分,以避免過量攝取對健康有害的物質。
消水腫、護心又防癌!營養師大堆「1甜湯」 暖胃又營養
天氣冷颼颼,來碗營養的熱湯不僅可以暖胃,也能順便補身體。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推薦好處多多的紅豆湯,因為紅豆本身不僅可幫助人體抗癌、抗發炎,還可促進排便、補充孕婦營養、保護心血管、舒緩焦慮、利尿消水腫。此外,高敏敏也公開能攝取到完整紅豆營養的最佳烹煮方式。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指出,天冷來碗紅豆湯不只暖胃好吃,同時紅豆也富有豐富的營養,並一一列出營養成分。以下為每100公克的生紅豆數據。熱量為328大卡;碳水化合物為61.5公克;膳食纖維為18.5公克;維生素E為11.14毫克;鎂含量162毫克;鐵含量7.1毫克;鉀含量1203 毫克;葉酸含量110.7毫克。高敏敏也在文中公開了攝取紅豆的6大好處:1、對抗自由基紅豆含有大量多酚,甚至是紅酒的1.5至2倍之多,可幫助人體抗癌、抗發炎。2.促進排便紅豆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因此能幫助便便柔軟、不卡關、促進腸胃蠕動。3.補充孕婦營養紅豆的葉酸可降低新生兒脊髓、大腦出現嚴重先天缺陷的風險,因此孕婦可以多多補充,維持寶寶的健康。4.保護心血管因為鉀含量高可調整血壓、維護心血管,如果身體缺乏鉀離子容易導致心律不整、消化功能失常。5.舒緩焦慮礦物質鎂可幫助放鬆緊繃神經、幫助睡眠,也可以輔助鈣、鉀的吸收參與蛋白質的合成,維持人體的健康與功能。6.利尿消水腫紅豆的鉀離子可幫助排掉身體過多的鈉,因此有利尿、消水腫的功效,所以我們吃完重口味的大餐,擔心鈉含量過高的話,就可以來一碗熱熱的紅豆湯,幫助排除鈉離子。至於曾紅極一時的紅豆水跟紅豆湯的差別為何,高敏敏解釋紅豆尚未煮破就是紅豆水,紅豆若煮到破裂、流出澱粉那就是紅豆湯。高敏敏建議,如果想攝取到完整的紅豆營養,還是要吃整顆紅豆,且市售紅豆湯的糖量不可控制,可能糖分會攝取過量,因此可以選擇自己煮,不加糖享受原味更健康。
哪鍋最「母湯」?天冷吃鍋進補6類人要小心 營養師揭5大建議:少油半水酒
又到了天氣轉涼的季節,天冷進補要選擇那些鍋類才不會加重身體負擔呢?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分享,有6大族群在進補時要小心,包括易嘴破皮膚濕疹者、自體免疫疾病者、糖尿病者、痛風患者、腎臟病友,此外高敏敏也提供了火鍋烹調建議,讓你能放心的健康進補。高敏敏指出,有6大族群在吃鍋進補時要注意,其中包括:1易嘴破、皮膚濕疹者已處於嘴巴潰瘍、皮膚尋麻疹、濕疹、皮膚紅腫癢的情況下,身體可能已處於發炎狀態,若在此時進補,恐造成發炎狀況加重,反而延長病情。2自體免疫疾病者若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廯患者,進補可能導致免疫過度亢進。3糖尿病者建議以少油、高纖食材為主,而像是南瓜、芋頭、玉米、山藥等主食類食物則要注意攝取量,以免血糖過高。4高血壓者建議減少烹調使用的酒量及醬料,以免血壓過高。5痛風患者減少喝湯,因為酒精不利於體內普林代謝,也須注意肉的份量並多喝水。6腎臟病友湯及肉類蛋白質中的鉀含量偏高,有腎臟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攝取量。高敏敏也公開了各大鍋類的熱量圖鑑:1麻油雞:1000kcal/鈉含量1320mg2薑母鴨:900kcal/鈉含量2700mg3麻辣鍋:850kcal/鈉含量3200mg4羊肉爐:700kcal/鈉含量2400mg5藥膳鍋:680kcal/鈉含量2291mg6酸菜白肉:500kcal/鈉含量3600mg(以下數值約為喝完2大碗湯(650ml)之估值)最後高敏敏提供了5個火鍋烹調建議:1少油烹調、半水酒麻油雞和薑母鴨絕對是冬天不可缺少的鍋物,但因為皆加了酒做烹調,如果是有高血壓、尿酸過高的朋友務必小心攝取。記得減少酒及麻油的用量、使用半水酒烹調,且享用前記得將浮油刮除,減少油脂攝取。2必加蔬菜才均衡一般薑母鴨或麻油雞等都是以肉為主,因此建議加入蔬菜類下去熬煮,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3輕醬料避開稠醬料少使用豆瓣醬或豆腐乳調味,建議以蔥、蒜、辣椒、蘿蔔泥為主 並加入少許醬油,當然享用最原味的口感也是最好的選擇喔。4少吃加工製品以原型食材為主,避免像是蛋餃、魚餃、丸子、蟹肉棒、油豆腐等加工製品。可以以蔬菜、魚肉、雞肉、海鮮、豆腐等為主。5量身打造聰明補吃飯皇帝大,但了解食材適不適合自己也很重要,一般人建議以青菜為主、以肉為輔,且要多吃原型食材,也可以多增加菇類、藻類的攝取,維持營養均衡。
大便又油又臭?恐是罹「癌王」徵兆 醫授3招保健康
糞便的狀況是觀察身體健康的指標之一,如果糞便出現不尋常的狀態,可能代表身體出了一些狀況。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大便浮油不一定是有病的表現,可能是飲食不當或消化不良所造成,但若持續出現,或伴隨著其他不適的症狀,例如腹痛、腹脹、下痢、消瘦及黃疸等,就有可能是一些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甚至可能是胰臟癌的徵兆。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大便浮油也稱為脂肪便,代表大便中含有過多的未消化脂肪,導致糞便看起來鬆散、泡沫狀而充滿黏液,並在水面形成一層油膜,同時還可能會散發出特別難聞的臭味,並伴隨著腹痛、腹脹、下痢等不適症狀。黃軒也進一步列出大便浮油的3個可能原因:1、飲食因素「吃太多油」,若吃太多難以消化的脂肪、纖維或草酸鉀含量高的食物,像是堅果、高脂肪的魚、人造脂肪、精油、椰子和棕櫚油、全麥產品等,會增加脂肪在小腸的負擔,導致部分脂肪未被吸收而排出;此外黃軒也提醒,「過度飲酒」也會影響胰臟分泌消化酵素,減少脂肪的分解。2、消化系統疾病一些影響胰臟、肝臟、膽囊或小腸功能的疾病,像是胰臟炎、胰臟癌、囊性纖維化、腎臟損傷或衰竭、肝臟損傷或衰竭、副甲狀腺功能減退、膽囊癌、膽結石或手術後併發症、糖尿病、胃腸道細菌感染等,都會影響胰臟分泌消化酵素或膽汁酸,或者造成小腸吸收障礙,使得脂肪無法正常被消化和吸收。3、過敏或不耐受部分民眾對於某些食物成分,會有過敏或不耐受的反應,像是「乳糜瀉」是對小麥穀蛋白或其他穀物類似蛋白質的自體免疫反應,會造成小腸黏膜受損,影響吸收功能。那要如何減少大便的浮油?黃軒醫師進一步指出,可以選擇飲食調整,減少食用高脂肪、高纖維或高草酸鉀的食物,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是小米粥、細面條、瘦肉、雞蛋、蔬菜等,同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像是辣椒、烟酒、油炸或烤的食物等,並注意咀嚼充分,增加唾液分泌,幫助消化。此外,也要適量補充水分,以防止脫水和便秘。另外還可以補充消化酵素或益生菌,增加脂肪的分解和吸收,並改善腸道菌群平衡,恢復腸道黏膜功能,但若是「消化系統疾病」所引起的大便浮油,就需要及時就醫診斷和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或併發其他併發症。黃軒醫師提醒,「胰臟癌」早期徵兆之一就是大便浮油,此種癌症早期徵兆往往不明顯或被忽視,黃軒醫師建議,當出現大便浮油的現象時,應該及時就醫檢查,以排除胰臟癌的可能性。
「果汁之王」整顆都是寶!營養師揭6大好處 2類人注意攝取量
近年因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為了有更好的體態,紛紛開始注重飲食。營養師高敏敏透露,「百香果整顆都是寶!高維他命C、抗發炎、高纖維、低GI、酸甜超好吃!不僅有『果汁之王』的稱號,直接吃、配優格、各種吃都超美味」,但糖尿病友一天不建議超過4至6顆,洗腎、腎病患者也要注意攝取量。百香果好處如下:1.對抗自由基百香果內的類黃酮、白皮杉醇可維持血液通暢、對抗因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都有抗癌、抗發炎的功效。2.嗯嗯順暢百香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維持腸道健康。3.保護心血管百香果內鉀含量高,可調整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保持肌肉健康運作。4.保護眼睛百香果中的 β-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可維持黏膜完整性、維持眼睛健康、預防眼睛疾病。5.排毒養顏富含維生素C,幫助皮膚美白、抑制黑色素、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提升鐵吸收、改善氣色。6.幫助減脂低GI水果可維持血糖穩定,減少脂肪形成,豐富的膳食纖維也可增加飽足感、降低飢餓感。營養師提醒,「雖然百香果的GI值僅16 升醣很低,但糖尿病友一天不建議超過4~6顆(看大小),並應分散食用且當天不要再吃其他水果」,另外洗腎、腎病患者也要注意攝取量。
腎臟疾病水果別亂吃!「楊桃」是最大禁忌水果 國健署曝原因
楊桃是許多人都喜歡吃的水果,一般民眾食用楊桃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有腎臟疾病的民眾可要注意,楊桃可是禁忌水果,食用可能會引發中毒症狀,嚴重可能會意識混亂,甚至死亡。腎臟病水果要適量 高血鉀問題避免吃「這些」由於腎臟疾病會使腎臟功能衰退,主要由腎臟排出的鉀離子,就有可能會因此堆積在身體中,導致血液中鉀離子濃度過高,引發許多症狀,嚴重可能會有心律不整、心室纖維顫動等問題。因此,有腎臟疾病的患者要小心鉀離子的攝取,而吃太多水果也會使得血鉀上升,所以水果攝取要適量。根據衛福部《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建議,有高血鉀問題的患者,每天吃2-3個棒球大的水果營養就夠了。而蕃茄、奇異果、哈密瓜、 香瓜、火龍果、櫻桃、草莓等是鉀含量較多的水果,也應盡量少吃。腎病患者不可吃「楊桃」 神經毒素難正常代謝不過,楊桃可是所有水果中的最大禁忌,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應避免食用楊桃,但原因並不是因為鉀離子含量。國健署表示,楊桃含有未明的神經毒素,腎功能不佳者無法正常代謝,很多患者食用後會發生嚴重打嗝。正常情況下,楊桃的神經毒素可被腎臟排出體外,但腎臟疾病患者可能會在食用後,因神經毒素無法排除而產生中毒症狀,如:打嗝、嘔吐等,嚴重可能會引起意識混亂,甚至死亡。國健署提醒,腎功能正常之一般民眾食用楊桃並不會導致腎臟病,可以安心享用,但若已經是腎臟病患者,則要小心避免食用楊桃。如何知道是否有腎病? 國健署籲做2檢查至於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腎臟病患者呢?國健署表示,民眾可以到醫院找醫生做腎功能檢查,或是利用40歲至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注意自己的腎功能變化。國健署也再次強調,一般民眾吃楊桃並不會導致腎功能變差,而患有腎臟病者應依醫師或營養師之飲食衛教指導,瞭解哪些食物能不能吃,或能吃多少,才可控制病情,避免疾病惡化。
柳橙汁缺點曝光! 營養師籲「能吃就少打成汁」…3類人注意了
許多民眾喜歡吃柳丁、橘子等柑橘類的水果,還會將其打成果汁喝下。不過,營養師高敏敏建議,柳丁「能吃就少打成汁」,因為光是1杯約360毫升的柳橙汁,熱量就等同8顆方糖,糖分更逼近全糖手搖飲,膳食纖維也減少很多;此外,她也提醒控醣者、高血糖或腎臟病患者需留意柳丁的攝取量。高敏敏在臉書發文表示,1杯約360毫升的100%現榨柳橙汁,熱量相當於4顆柳丁或8顆方糖,糖分甚至逼近全糖手搖飲。她想到之前一名門診患者的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一問之下才得知,原來對方的家人每天都會現榨一整壺柳橙汁放冰箱,讓患者每天喝完,以為就和「吃水果」沒兩樣;然而,對方攝取的一整壺柳橙汁換算下來,熱量相當於8顆至10顆柳丁。高敏敏進一步指出,若把柳丁打成果汁,除了含糖量偏高,還會少很多膳食纖維,外加柳丁的鉀含量不低,因此她也提醒控醣者、高血糖或腎臟病患者需注意攝取,「簡單來說,能用吃的就盡量不要打成汁!除了控制『量』之外,用吃的能吃下更多營養。」高敏敏透露,柳丁富含增強人體抵抗力的維他命C、有效改善便秘與降低膽固醇的膳食纖維、強化血管健康並活化大腦及提升記憶力的生物類黃酮、賦予身體抗發炎和清除自由基的多種植化素,因此,一顆柳丁本身的營養價值很高,直接吃的時候也不必把果肉中的白絲剝掉,如此一來更能吃到植化素營養,打成果汁反倒容易流失營養價值,從而導致攝取過量。高敏敏透露,柳丁富含多種身體所需的營養。(圖/翻攝自臉書/高敏敏 營養師)
鈣對心臟有影響? 醫師:食物中「這些」離子都要注意!
鈣質攝取對於骨頭、牙齒相當重要,可以避免骨折的發生,也能強化牙齒健康,但你知道鈣離子的攝取事實上也會影響到心臟健康嗎?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冠群表示,鈣離子嚴重缺乏時對於心臟肌肉、心率會產生影響,此外,鹽過度攝取、鉀離子的不平衡也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飲食對心臟健康相當重要 Na、Cl影響心血管功能美國心臟協會(AHA)先前曾提出「生活必要8件事(Life’s Essential 8,LE8)」,提供民眾作為心臟保養的指引參考,其中在飲食方面,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民眾應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飲食並注意注意卡路里,避免含糖飲料、酒精、紅肉、加工肉類、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等。陳冠群醫師也提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合併有三高問題,飲食更要多加注意,目前鼓吹的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都有綠色蔬菜含量多、適度的堅果攝取等特性,各個種類的食物都應盡可能攝取,肉品的部分也建議多吃原生食物,避免醃製處理過的加工肉品。醃製食品有許多的鹽分,這些鹽主要成分為氯化鈉(NaCl),鈉離子、氯離子的不平衡會影響心血管健康。不過,陳冠群醫師強調,鹽分的攝取對於身體是必須的,應適度的攝取,但不可過量,像醃製物這種高鹽份的食物應避免。鈣、鉀也會影響心臟功能 食物攝取要注意!除了,鈉離子、氯離子外,幫助我們強健骨頭、牙齒的鈣離子,事實上對於心血管也有一定的影響。陳冠群醫師表示,心臟運作時也需要鈣離子的參與,鈣離子會影響心臟肌肉的運動,它的不平衡也與心律不整的產生有關係。醫師指出,牛奶、堅果、蔬菜(如:九層塔)等鈣質含量都相當高,可以多加攝取,而在補充鈣質的同時,從事足夠的負重運動(如:重量訓練)、多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對於鈣質吸收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樣才能將攝取的鈣質留存在身體裡。而陳冠群醫師也提到,鉀離子的不平衡事實上也會影響心血管功能,尤其很多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腎臟功能也沒有很好,對鉀的代謝能力較差,攝取過多的鉀離子會造成高血鉀、心律不整,需要特別小心高鉀的食物,像有很多益生菌事實上鉀含量也蠻高的,這部分要特別小心。
「橘色VS.綠色」哈密瓜差別在哪? 營養師教戰「這種人」最好吃綠色
初夏時節,現在逛一趟水果攤,總會看到哈密瓜、西瓜等水分眾多的瓜類身影。不少人都好奇,像是哈密瓜有分橘色跟綠色;西瓜也有分紅肉與黃肉,到底兩種顏色瓜肉的營養差異在哪呢?營養師分析,橘色哈密瓜整體營養價值勝過綠色,但對血鉀較高的腎臟病人來說,食用綠色哈密瓜會比較好;但不論是哈密瓜或西瓜,都不適合多吃,否則很容易發胖的。營養師楊斯涵在「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以圖解方式分析了哈密瓜及西瓜不同顏色的營養差異。楊斯涵指出,每100g橘色哈密瓜,其熱量約為39大卡,富含鉀、 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維生素C、葉酸,有助於降低血壓、護眼、維持皮膚黏膜健康、美白、造血等。哈密瓜營養價值差異。(圖/翻攝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臉書專頁)而綠色哈密瓜熱量較高,每100g的熱量約有44大卡,雖然綠色哈密瓜,不像橘色含有維生素A、胡蘿蔔素等營養素,但口感依舊美味。楊斯涵並提醒,有血鉀較高問題的腎臟病人,建議若要吃哈密瓜的話,最好選擇綠色哈密瓜,因綠色哈密瓜的鉀含量少於橘色,每百公克僅241mg,對這類患者的身體較無負擔。西瓜營養價值差異。(圖/翻攝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臉書專頁)至於西瓜,紅色西瓜富含鉀、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維生素C、葉酸;上述營養素中,黃色西瓜相比之下,上述的營養素含量都比較低,但黃色西瓜的好處是,其熱量及醣量也相對稍低。而夏天吃瓜雖然能夠透心涼,但楊斯涵也提醒,不論是哈密瓜或西瓜,8分~1碗的量,就大約有60大卡,建議一天最多食用2至3份,不要吃太多,免得會發胖。
「口渴才喝水」身體早已處於缺水狀態 醫提醒:腎病患者飲水3注意
水分是維持腦部運作,促進新陳代謝,將礦物質與維生素等養分輸送至器官的重要幫手。腎臟科醫師陳彥成提醒,補充水分時,不是口渴的時候才喝水,尤其腎臟病患者有3點事項要注意。陳彥成在粉專《陳彥成醫師 Yen-Cheng Chen》表示,一般而言,每人每天最少需要攝取體重(公斤)乘以30的水分,例如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水分的需求量至少1800c.c.,但在戶外運動時間較長者,則需隨時補充流失的水分,而中重度腎臟病患者,尤其是已經接受透析治療的腎友,建議每天要量體重,以微調每日的飲水量。 陳彥成說明,水約占人體70%的重量,人體有足夠的水分,才能維持器官功能正常運作,當身體內水分的流失量達到體重的1~2%時,便會發出口渴的訊息,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卻忽略有口渴的感覺時,身體其實早已處於「缺水」的狀態。針對腎臟病患者, 陳彥成指出,腎臟病患者首重保暖,不宜飲用冰冷飲料,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通常比較怕冷,天氣一變冷,血管收縮後血液循環較差,除了四肢冰冷,嚴重時會發紫,同時流經腎臟的血液量會變少,血液量一少,腎臟功能難免就會衰退。此外,有些需要限水的腎臟病患者,如末期腎衰竭需要洗腎透析的人,喝冷飲會加重口渴的感覺,越喝越多反會使體內積水無法排出,嚴重時恐影響心肺功能;腎臟病患者也最忌喝含磷量高的冰珍珠奶茶,其他加冰塊的飲料也不適合飲用,都是健康的大敵。陳彥成也提醒,飲料務必小口慢慢喝;他建議,如果是初期腎臟病患者,在炎熱的夏天忍不住想喝飲料時,仍不宜多喝冰涼的飲料,建議喝去冰、不加糖的茶飲或檸檬水,飲用時,切勿一口氣喝完,最好小口慢慢喝。陳彥成表示,市售飲料大多含有人工添加物,飲用後容易造成腎臟負擔,即使濃縮果汁也不宜飲用過量,尤其楊桃汁更應禁止,因為水果加工後的果汁,鉀含量較高,糖分也很高,對於各類型腎臟病患者的健康非常不利。
輕食陷阱2/「超專業生菜沙拉」出爐!想偷懶?專家透露「紅配綠」就行
生菜沙拉一向被視為健康的象徵,關鍵當然是蔬菜種類,程涵宇營養師說,「較常見的美生菜、羅美都屬於萵苣類蔬菜,其他還有紅葉萵苣、水植波士頓萵苣等等,含有較豐富的鈣質、膳食纖維、鉀、維生素A等,營養價值最高,其次則是苜蓿芽、綠豆芽、小黃瓜等。」程涵宇說,如果覺得「霧煞煞」,其實可以簡單掌握「紅配綠」的原則,因為紅色、深綠色蔬菜通常營養價值都比較高。黃琳惠則建議可以再加上黃色,若能在一份生菜沙拉中吃到三種顏色的蔬菜,營養就會更加全面。紅黃椒清脆多汁適合生食,除了維生素A、C 及鉀含量高,也富含番茄紅素、辣椒紅素及β胡蘿蔔素。(圖/報系資料庫)「我認為一份生菜沙拉若能含括蔬菜、澱粉、水果、蛋白質、堅果及乳製品,營養才完整。」黃琳惠以自己為例,她準備生菜沙拉時會選擇具有飽足感的紅黃椒,萵苣類蔬菜則偏愛口感爽脆的美生菜。「萵苣類蔬菜營養價值相差不多,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澱粉類食物則選地瓜、南瓜,「我會先用刷子清洗皮,然後連皮一起蒸熟切丁,大約半碗份量即可。」黃琳惠說,皮是含有最多纖維、礦物質的部分,而蒸則能保留較多營養素。雞胸肉非常適合作為沙拉中的蛋白質來源,只要簡單乾煎,再撒鹽巴或黑胡椒調味就好。(圖/KKLife提供)接著再加一小把水果丁,例如芭樂、蘋果,或是蔓越莓、藍莓等莓果類富含花青素,都有助於抗氧化,同樣約半碗份量就好,避免攝取太多糖分。「我會再搭配雞胸肉或水煮鮪魚等蛋白質食物。」份量拿捏也很重要,「我會先將一罐水煮鮪魚罐頭瀝乾,再拌些玉米粒、洋蔥丁,然後分成三份,每次取一份食用。」雞胸肉則是大約半個手掌大,再乾煎加黑胡椒調味。營養師程涵宇建議,在無糖優格上撒些麥片、當季水果,就是一份簡單的夏季餐點,方便又健康。(圖/程涵宇提供)最後撒一湯匙無調味的綜合堅果、或是一小匙橄欖油,同時再把無糖優格拌入生菜沙拉中,就是一份營養又美味的生菜沙拉。黃琳惠說,如果能夠自己準備沙拉,就建議掌握上述原則。如果只能選購市售生菜沙拉,就選生菜較多的沙拉,同時搭配無糖豆漿、全麥土司,未來若超商開放熟食,也可以換成烤地瓜、茶葉蛋。
每天至少來1包!英國19歲少女突休克3天後斷氣 死因竟是吃太多口香糖
日本老年醫學專家日前研究建議,長者嚼食口香糖能夠促進腦部血流,預防失智症,許多人為了保持口氣清晰,也有嚼口香糖習慣,不過萬事物極必反,英國10年前就有一名19歲的少女,疑似因為嚼太多口香糖而送命,她的母親至今想起,仍感到難過與不解。英國《都市報》(Metro)報導,英國少女薩曼莎·詹金斯(Samantha Jenkins)2011年6月3日突然跟母親摩根(Maria Morgan)表示自己喝了碳酸飲料之後,便一直覺得身體不適,母親以為她只是中暑,要她去喝點水然後回樓上休息,不料沒過多久,家人聽到「碰」的一聲,發現薩曼莎竟然昏倒在地。薩曼莎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後,整個人不斷抽蓄,醫院雖然對其進行多項檢查,卻仍找不出病因,醫生僅表示「她身體裡的鹽分太低了,可能是造成抽搐的原因」,因此只能讓薩曼莎進入昏迷狀態,待她恢復意識後,再試著找出原因,沒想到薩曼莎病情不但沒有好轉,還在3天後過世。為了找出薩曼莎猝死的原因,驗屍官做了許多毒物測試,不過結果卻都呈現陰性,後來一家人為了解開謎團,仔細檢查她的房間後,發現大量的口香糖包裝紙和盒子,摩根這才想起薩曼莎每天都會吃許多口香糖,「她每天都在嚼口香糖,至少每天都會吃一包,有時候是2包」。對此,驗屍官表示確實無法排除薩曼莎的死與嚼太多口香糖無關,也在屍體裡發現4、5個亮綠色的糰塊,後來證實是口香糖,且她體內鈣、鎂、鈉和鉀含量很低,可能是因為吞食口香糖導致營響吸收不良,身體缺乏電解質造成腦缺氧。10年之後,摩根仍然對女兒的死不敢置信,「對我來說有很多為什麼,但最大的疑惑是,為什麼我的女兒會因為嚼口香糖而失去性命?這太荒謬了」,自從女兒死去後,摩根和家人再也沒有碰過口香糖,也希望女兒的故事帶給其他人一些警惕,「我不是要全世界別再嚼口香糖了,但令我煩惱的是,我們不知道它們添加了哪些東西」。英國一名19歲少女疑似因為吃太多口香糖猝死。(圖/翻攝自推特)
鳳梨營養雖豐富 給孩子吃卻需當心這些地雷
元宵節過後,全台灣大大小小開始「搶救鳳梨」大作戰,家家戶戶紛紛買鳳梨、吃鳳梨,台灣的鳳梨真的是又甜又好吃,而且鳳梨本身也是有益健康的水果。鳳梨中豐富的營養,對孩子有很多優點:維他命B1和檸檬酸,促進新陳代謝,恢復疲勞和增加孩子食慾;維他命C除了有抗氧化功用,對於在補充鐵劑的孩子,也可以有助於鐵質吸收;而鳳梨酵素除幫助消化外,尚可抗炎;富含的膳食纖維,可刺激及促進腸胃道蠕動,更有吸水、膨脹及助腸道益菌生長等功能,使糞便柔軟濕潤易於排出。真的是好處多多。然而兒童年齡橫跨0到18歲,身體器官功能的成熟度差異極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張瑄筠建議,家長可以針對不同的孩子做一些鳳梨攝取調整。《4~12個月大的寶寶》這個年齡層的孩子需要照顧者準備適合他們的副食品。鳳梨纖維較粗,對寶寶來說咀嚼不易,所以在製作副食品上可以考慮先榨成汁或打成泥,以果汁或果泥的方式讓寶寶食用,等寶寶長牙且咀嚼能力增加後,再改成切小塊食用。鳳梨中的鳳梨酵素,吃進嘴裡遇到口腔黏膜,有時會造成一些局部刺激,讓我們有「咬舌」感覺,或是有些皮膚敏感的寶寶,嘴唇和皮膚接觸到鳳梨可能會發紅或起疹子。有這類疑慮的寶寶,爸媽有幾種做法可選擇:1.可以先將鳳梨煮熟再製成副食品,破壞其中的酵素減少對黏膜和皮膚的刺激。2.若是想維持新鮮生食,初次食用鳳梨時先少量給予,觀察孩子皮膚和腸胃道無過敏反應反應,之後就可以慢慢增加每次鳳梨的食用量。3.將鳳梨搭配其他食材一起做成副食品食用(例如鳳梨蘋果泥、鳳梨雞肉粥等),也能減少單次的接觸量。張瑄筠提醒爸爸媽媽要注意,給寶寶吃的鳳梨,請不要用浸泡鹽水來減少鳳梨的「咬舌」感,因為鹽水中的鹽分會停留在鳳梨上,會增加寶寶不必要的鹽分攝取,反而造成腎臟額外負擔,所以請千萬留意。《一歲以上兒童》夏季鳳梨多汁酸甜,一歲以上無特殊健康狀況的孩子是可以放心和大人一起享用,家長僅需留意孩童咀嚼能力切成適合的大小即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丁詠恬提醒一些特殊族群兒童需要注意鳳梨攝取量,其與成人的原則是相同的,以下幫爸爸媽媽整理。如果有執行上的疑慮還是可以和孩子的醫師或營養師討論。《需要注意鳳梨攝取量的兒童》1.胃潰瘍患者鳳梨酵素有蛋白質分解酵素,如果空腹吃或本身腸胃敏感或有胃潰瘍的孩子吃鳳梨,會對胃部刺激造成不適,所以建議這類孩子將鳳梨挪到飯後吃,減少對胃部的刺激,還可以幫助消化。2.體重過重的孩童:雖然食用鳳梨好處多有益健康,尤其酸甜可口滋味容易讓孩子一吃就停不下來,食用時家長需注意份量,且勿讓孩子以水果取代正餐或過量攝取,以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長期容易導致孩子體重難以控制。3.糖尿病友:糖尿病的兒童可以吃鳳梨,攝取量要拿捏,一份鳳梨大約是切成塊狀放到小碗八分滿的量(約1/10片,去皮110g),拿捏好份量和進食時間,是可以和日常飲食中的醣類來源做替換的。4.腎臟病患:鳳梨鉀含量高,有腎臟病的孩子不適合多吃,淺嘗即可。以上的整理是以新鮮未加工的鳳梨來做攝取建議。鳳梨是一種營養豐富有益健康的水果,尤其台灣的鳳梨又特別好吃,了解鳳梨特性和孩子營養需求,就可以讓孩子加入「愛吃鳳梨」行列,讓全家一起吃得開心也吃得安心。
每天狂灌5公升可樂!妙齡女爆瘦20公斤 醫師檢查結果驚人
中國廣東一名23歲女子每天猛灌5公升的可樂來紓壓,喝完後還要全催吐,讓她的體重在短時間內下降了20公斤。經就醫檢查發現,女子身體有許多數值不正常,經過治療調理後才終於恢復正常。根據陸媒報導,一名23歲女性小薇(化名)因特殊的「嗜可樂」症狀前來就醫,經醫師診斷確診為「神經性貪食症」,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心理營養科主任梁燁表示神經性貪食症又可稱為心因性暴食症,會出現反覆發作、不可控制地暴食的症狀,接著為防止增重,會出現不適當補償性行為,例如催吐、服用瀉藥等,30歲以下的女性較容易罹患。據了解,一年前,小薇因和母親發生衝突而決定每天喝下10瓶共2.5公升的可樂來紓壓,喝完後再進行催吐,每天重複這個動作4、5次。小薇從一開始的2.5公升,每天慢慢增加,最後每天都要喝上5公升的可樂,直到胃脹難受才肯停止,小薇也知道這樣非常傷身,但她仍無法控制自己,每天重複灌下可樂再催吐,讓她的體重掉了20公斤。經就醫檢查,發現她的身體指數有多處不正常,特別是鉀的含量非常低。經過醫生和營養師的治療及調理,小薇體內的鉀含量慢慢恢復正常,並在家人陪同下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