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 貸款 房貸 房市 央行 銀行![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6047/sm-7a6519692f7663e81cd496fbc26898bd.jpg)
銷售人員追劇等過年?2025首月敲房市喪鐘 北台灣新建案市場亮衰退燈號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適逢農曆春節與寒流影響,2025第一個月敲響房市喪鐘,燈號轉為衰退黃藍燈,乃2022年連續升息利空後2年來首見慘況。雖成交組數微幅上升,但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皆走降。其中以宜蘭地區待售案增勢較明顯;雖議價率皆仍維持在1成內,但桃園市的議價率又比起北台灣其他縣市稍高。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1月適逢農曆年節,傳統上購屋意願延至年後,加上整體環境偏空,天候寒流一波波也吹散人潮,需求面的追蹤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為14組,持續秀下限,平均成交組數每週是1.3組,較去年底的0.8組小幅增加,但還是難以回溫論斷,僅以台北市大安區與新北市中和區新案出於比價、小宅因素有所拉抬,其餘案場冷清,「甚傳出銷售人員追劇度日、等過年放假狀態。」供給面一直是2024年保住風向球綠燈關鍵,房市在去年年中傳來銀行貸款危機,9月又面臨央行打炒房政策雪上加霜,買氣早已信心盡失,但建商推案難說停就停,一定的進場節奏讓房市還有討論度。然去年規劃新案終告一段落,建商呼應買氣暫時休兵,除了本屬冷門的新成屋案雪上加霜,1月僅推出100多戶,預售屋推案量更僅400多億元,較前月腰斬,為2023年3月以來新低,比預售屋不得任意轉讓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預告前夕還慘,不見百億元大案,僅新北市永和區一新案估達60億元,其餘皆低於30億元,供給與需求雙雙降至冰點。即便推案開始踩剎車,但累積難以去化的案量仍多,待售建案數在1月來到1104 案,再比前月增31案,是2024年4月以來新高,去年初創造的股市熱錢轉房市盛況澈底打回原形,宜蘭地區在氣候寒冬中更受地勢影響,民眾賞屋與買房興致低落,銷售龜速,待售案增勢較明顯。然而議價率依然在1成以內,建商雖不低頭沒有讓利空間,建案開價也不再創高,自主控制價碼,只是房價儼然偏高,開價與成交價差距不大。桃園市的議價率比起北台灣其他縣市稍高,先前當地二線區域如大園、觀音等地,房市過分受熱況拉抬,如今不再雨露均霑,房價回歸基本盤,也反映在數據上。陳炳辰分析,目前房市未見明朗,買盤觀望氛圍無解,但推案為本業的建商們,在過完農曆年,緊接著329檔期,乃至於整個上半年的傳統房市旺季並不缺席,已預告包括台北市松山區、南港區、中山區,與新北市中和區、三重區、林口區、新莊區,與桃園市的中壢區、楊梅區、蘆竹區、龜山區等地將有新作,惟是否雷聲大雨點小再轉延推,或分期推出降低風險,變數仍多,又無論如何都得消化市場上不小的量體,房市要有期待恐觀察至下半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95537/sm-15a1ce986a3a1c6549a646ab998d9c66.jpg)
透過婆婆捐錢!人死了全變遺產「4兒女各分150萬」 人妻怒:吞不下怨氣
一名人妻控訴,把錢透由婆婆捐出去,不料婆婆死亡,錢全部變成遺產,分給4個孩子,讓她相當氣憤。貼文一出,引起討論。人妻在《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表示,吞不下這怨氣,婆婆的現金遺產來自媳婦,婆婆不識字沒上班,現金遺產已由兄弟姊妹4人均分,各個不勞而獲約150萬。人妻說,「有一位甚至單獨匯款獨得650萬購屋,我能提供金流匯款單近700萬和銀行貸款525萬證明,能舉證情況下,用什麼名目追回?追回成功率高嗎?不當得利?」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提供金流、借貸證明,跟法官提告這些分錢的人侵占」、「這跟買房不一樣,不是你提供金流就會贏,給婆婆就是婆婆的了,死後就是遺產了」、「要有證據證明婆婆生前是跟妳借錢,再來用妳名字借貸,是妳自願或是有對價關係」。另外,也有人直言,「你需要的是律師,鍵盤上的話大家都能有自己的見解,但是律師有辦法去跟法官陳述專業的見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94274/sm-9255ed38e029cbde333ba0426aa0af87.jpg)
「遺產稅1600萬」他月入7萬繳不出 專家教「3招」解決
華人普遍認為「立遺囑」不吉利避談死亡,卻可能造成後輩的負擔!一名網友家人去年過世,留下幾百萬現金、房屋、與土地,沒想到扣除免稅額後,遺產稅高達1600多萬元,他被嚇死上網求援,問大家該怎麼辦?許多網友看了以後紛紛羨慕他「有錢人才有的煩惱」,也有網友認為家人生前就該做好遺產規劃。對此,財務規劃專家廖嘉紅曝「3招」解決方法。網友在《Dcard》論壇PO文「被千萬遺產(稅)嚇死」,他表示家人過世遺產稅高達1600多萬,讓他相當苦惱。他寫道:「重點是根本繳不出來啊,小弟月入也才6-7萬 ,年薪也才一百初,完全不知道怎麼生出這些錢來!有上網爬過文好像太久會罰錢 ,如果一直都繳不出遺產稅,拼命給他罰錢最後遺產會充公嗎?!」網友被千萬遺產稅嚇死,上網求神人解答該怎麼辦?(圖/翻攝《Dcard》論壇)許多網友看了以後紛紛羨慕地說「能繳到千萬的遺產稅,祖產市值可是上億,像這種大戶人家,長輩居然沒規劃好繼承問題」、「真好,不像我沒這煩惱」、「真希望我也能為這種事情來困擾」、「幸福的煩惱」、「台灣人很怕提前談遺產分配,不然這一千多萬你還能直接省下來」、「沒做好遺產規劃,就會變這樣,所以啊,預留稅源很重要的!至於這狀況,最慘可以申請實物抵繳,不過可能有繳稅上限」、「找地政士或代書問過會比較清楚」。也有內行人建議他這樣做「本人地政士,你這遺產其實不算多,如果是113年過世的,反推計算遺產大概1.5億上下吧,遺產稅可以申請展延和分期,配偶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不動產的用地類別也要注意,銀行貸款是否尚未還清,很多細項可以注意,找專業人士詢問吧,建議找地政士」、「找銀行貸款,或用不動產實物抵繳(不划算),如果當初有透過保險預留稅源的話,事情會好處理很多,還有機會少繳稅。」還有過來人分享經驗「土地申請農用,可以少繳很多(父母雙亡繼承上億路過」、「可是你未來這塊地要申請變回建地就會更吃力,以前的建地跟現在的建地會有價差」、「這是真的,去年中才辦理的,在新竹縣(非竹北),115平方公尺的農地,政府裁罰60000、政府收變更回饋金713000規費,代書服務費351511,小小的一塊地,花了1百多萬才辦理好變回建地,重點是地上的建築物還是農舍,如果要再變更房子的部分,費用另外算」、「建議先申請分期取得移轉財產同意書,再來拿到市場上變賣就可以還款了,千萬不要跟國稅局用實物抵繳會虧爛」、「我辦過兩次拋棄繼承,總共賺了三千多萬,還不用繳稅,有夠爽的啦,給你參考」。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日前表示,遺產稅納稅義務人收到繳款書後,應於繳納期限內繳清稅款,繳納現金有困難時,可依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於繳納期限內向國稅局申請分18期以內繳納,且每期以不超過2個月為限,也就是最長可達3年,納稅義務人於繳納各期稅款時,應加徵分期利息至繳納日;惟未如期繳納時,除加徵分期利息至該期限繳日期屆滿之日外,應就逾期部分加徵滯納金。專家曝「3招」解方針對天降鉅額遺產稅,卻繳不出來的民眾,財務專家廖嘉紅分享「3招」解決方法,包括: 1、夫妻差額分配:配偶一方死亡後,生存配偶可以在分配遺產前,先行使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如此一來,遺產稅會降低許多。 2、實物抵繳:應納稅額30萬元以上,繳納現金確有困難者,可向國稅局申請遺產稅實物抵繳,將土地以公告現值抵繳遺產稅,舒緩籌錢壓力。 3、用自己的資產國稅局,緊急出售不動獲得現金繳遺產稅:若原PO名下有不動產,可設定擔保抵押權給國稅局,則可出售繼承的不動產,變賣的現金即可繳納遺產稅。 假遺囑詐孤獨死! 地政局曝「台版地面師」破案秘辛:快做這1事 租金飆漲寫28年新高!專家:房東感覺成本增加 輝達總部花落誰家? 各地瘋搶一票狂猜 經長潑冷水:都不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92506/sm-859d8fe73141092a8770b6364673837c.jpg)
這公司年終豪發4.5億!單人最高2千萬 破億現金「數多少拿多少」
農曆春節將至,許多上班族陸續領到年終獎金,也成為新年小確幸。大陸河南礦山集團近日舉辦年終表彰大會,現場仍有「數錢」環節,讓員工在有限時間內數多少拿多少。此外,河南礦山今年將發放超過人民幣1億元(約新台幣4.5億元)的年終獎,獎金數額最高的是銷售部員工,單人最高可拿超過500萬元(約新台幣2260萬元)。綜合陸媒報導,河南礦山總裁魏學明在年會現場回應網路言論,指「網路上有不良言論說,河南礦山作秀。河南礦山真金白銀地去『作秀』,是因為我們有資本,有底氣,公司沒有銀行貸款,沒有融資。同時,公司去年幫助業務經理墊付的業務資金累計高達27億元(約新台幣122億元)。」此前,河南礦山集團董事長崔培軍表示,「今年年會現場的都是一線員工,我們準備了不到4000萬吧。駐外業務經理的獎勵年後擇日到財務部領取,我們今年總共的獎勵是一個多億吧。」對於外省提前回家過年的員工,崔培軍說年終獎和紅包均已提前發放,每位員工都有份。崔培軍接著提到,「作為公司領導,對員工要友善,我這個公司從來不打卡,你比如說下雪了,可以晚來一會兒,有什麽事打個電話報備,你付出了你對他好,我相信這個人也會對你好。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員工,員工的偉大,才能成就你這個平台。」2018年10月,崔培軍因向社會捐資捐物上億元榮登中國好人榜,並先後榮獲全民創業中國100標竿人物獎、河南省勞動模範等。2023年1月,河南礦山在年終獎發放現場堆起現金牆,領獎員工紛紛抱著成堆現金下台,引發熱議。資料顯示,河南礦山專業從事「礦源」牌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及電動葫蘆等三大系列210餘種各類起重機及配套件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如今公司建設面積162萬平方米,員工5100餘人。河南礦山的客戶涉航空航天、汽車船舶、鋼鐵冶煉、石油化工、鐵路軍工等領域,包括中國寶武、中鐵集團、中冶集團、中核集團、中國航空集團等大型央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92466/sm-360e61a0d5dd2f3b3ac92ed17abd2eff.jpg)
買房好過年?1月交易量下滑一成 房仲業:購屋民眾縮手等待
金蛇年春節提早來,工作天數較少,加上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後買氣大減。對於年前購屋潮趨於觀望、年後再進場氛圍濃厚,1月各大房仲業者門市交易量普遍較去年12月及去年同期減少1至2成。房市買氣在2024年8月房貸緊縮、9月中央銀行信用管制後直線下滑,雖然2024年底有所回升,但整體交易量已較2024年上半年大幅衰退,包括永慶、住商、台灣房屋、中信房屋等房仲業者門市交易量,在2025年1月較去年12月普遍衰退7至28%。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年前看屋、購屋腳步放緩,銀行房貸緊縮、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買氣仍處低檔,1月看屋量較2024年12月略為下滑、付斡量有減少跡象,顯示有購屋需求的民眾部分選擇縮手等待。11、12月交易量回升,顯示近期房價下修,帶動購屋意願增加,符合買方需求的物件,若價格有所折讓,買方還是願意進場,價跌幅度將決定交易量回穩的速度。若房市回歸市場供需機制,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就有利於加速成交。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目前市場上銀行貸款問題不如去年年中嚴重,但買方對價格接受度仍低,也讓市場交易拉鋸明顯,過去每年12月底會有一批資產布局和因應農曆新年的購屋潮,但有些買家在2024年12月已經搶進,讓2025首月交易疲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92407/sm-9ae1d0d849bd254f9fc55acfab5da5b5.jpg)
他見繼承遺產「要繳稅1600萬」崩潰 地政士給解方
日前一名男網友發文分享,家人去年過世後,留下數百萬元現金與房屋、土地等遺產,然而當他計算遺產稅時,卻驚覺需繳納高達1600多萬元,讓他不禁崩潰直呼:「根本繳不出來!」該貼文一出,引發熱議。該名男網友近日在論壇Dcard以「被千萬遺產嚇死」為題發文表示,自己家人去年過世,留下來的現金頂多幾百萬而已,剩下的全部都是房子、土地,「遺產稅算下來扣除免稅額零零總總之後要繳一千六百多萬,重點是根本繳不出來啊」。原PO提到,自己月收入僅6至7萬元,年薪約百萬元,「完全不知道怎麼生出這些錢來,想問問各位有什麼好辦法嗎?除了賣肝賣器官以外都可以,有上網爬過文好像太久會罰錢 如果一直都繳不出遺產稅 拼命給他罰錢最後遺產會充公嗎?!」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提供建議,包括申請分期繳納、延長繳納期限,或變賣部分不動產籌措資金,「遺產稅可以申請展延與分期,有15年時間可以還款」、「土地若申請為農地,可減少稅額負擔」,此外,也有專業人士提醒,若與國稅局進行實物抵繳,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損失,建議審慎評估後再行處理。一名地政士分析,若家人於113年(2024年)過世,反推遺產總額可能約1.5億元,遺產稅雖然高昂,但可透過多種方式減輕負擔,「配偶可行使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不動產的土地類別也會影響稅額計算。若仍有銀行貸款未清償,也需納入考量」,地政士建議,繼承人可先申請分期繳納,取得財產移轉同意書後,再出售部分遺產支付稅款。根據財政部規定,若繳納遺產稅有困難,可申請最長18期的分期付款,每期繳納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並需加徵分期利息。然而若未能按時繳納,將面臨滯納金,甚至可能導致遺產充公的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91133/sm-e79392884f1fadb729bd1e9b384b9582.jpg)
男子迷戀抖音女慘遭詐470萬! 警方列「7大詐騙手法」慎防網路詐騙
一名陳姓男子在抖音結識自稱「張子蕾」的女子,對方以甜言蜜語拉近關係,並聲稱販售人蔘產品不僅能保健,還能高價轉售獲利。陳男深信不疑,到銀行準備提領百萬元「投資」,幸好行員查覺有異報警,里港警分局獲報後立即趕往成功勸阻陳男。不料,陳男仍然執迷不悟,透過網路轉帳給對方15次,共匯出高達470萬元,後因警方執行攔阻計畫後,聯繫尚未報案的陳男,才讓他驚覺受騙。。里港警分局長溫基興與警察廣播電臺高雄分臺合作進行防詐宣導,根據113年10至12月受理的詐欺案件統計結果,歸納出前7大詐騙類型,依序為「假投資」、「假網拍」、「解除分期付款(騙賣家)」、「假交友(徵婚詐財)」、「假借銀行貸款詐財」、「假交友(投資詐財)」及「中獎通知」,提醒民眾慎防詐騙陷阱。近期發生多起視訊裸聊的詐騙案件。(圖/翻攝自臉書/全國即時報)這次與聽眾分享的假交友(投資詐騙)案例,陳男在抖音認識一名自稱「張子蕾」的女子,對方利用關心和甜言蜜語拉近距離,隨後向陳男聲稱人蔘可保健並高價轉售,誘使陳男購買人蔘產品。不過,陳男在第一次提領百萬欲匯款時,銀行行員察覺異常,通報警方後成功攔阻此次詐騙。沒想到,陳男仍未醒悟,數日後在對方的再三遊說下,透過網路分15次轉帳,最終匯出高達470萬元。後因警方執行假投資匯款攔阻計畫,分析警示帳戶,主動聯繫陳男,這才讓他驚覺受騙。里港警分局長温基興提醒,近期發生多起視訊裸聊的詐騙案件,歹徒透過交友軟體、IG、FB、遊戲中與被害人認識,接著對方會主動表達有生理需求想要裸聊,目的是側錄被害人視訊影片,並以影像威脅被害人購買遊戲點數或匯款,若被害人提供金錢或購買點數,後續有可能會遭對方索討更多金錢,歹徒也會在聊天的過程中,要求被害人點選下載不明軟體,藉機竊取被害人的個資。警方呼籲民眾,切勿過度依賴網路交友,避免與陌生人進行裸聊等高風險行為。對於任何陌生連結、QR Code或要求提供個資的請求,應提高警覺,也請不要輕易點選輸入,以免個資外洩,避免淪為詐騙集團予取予求的籌碼。警方呼籲民眾慎防網路交友詐騙。(圖/翻攝自臉書/全國即時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90945/sm-b9452ef61a09d473db76a9e16f985343.jpg)
張境在讚新青安是好政策 預測2025年房市會穩定回溫
曾創平均每天賣逾2戶、去年上半年新北銷售冠軍案的茂德建設三重區「都廳大院」,總戶數約4000戶,目前已賣到剩不到300戶,因應新北市文化局即將遷至第二行政中心,於接待中心舉辦「意象 · 無相–陳釙贈個人油畫展」,今(16)日還邀請前監察院長錢復到場欣賞。負責銷售的甲山林集團總經理張境在會後分享房市看法,認為審慎穩定,今年前期冷淡,但後面會穩定回溫。新北市三重區「都廳大院」舉辦「意象 · 無相–陳釙贈個人油畫展」,希望為該區注入嶄新的藝文風潮,包含前監察院院長錢復、前公視董事長暨海基會董事長吳豐山等人都親臨現場欣賞。張境在表示,三重有第二行政中心的建設亮點,讓區域更有亮點、國際化,為讓台灣建築品味跟國際接軌,利用過年檔期舉辦畫展,邀請已購戶回來感受藝術氛圍。茂德建設藝術總監李霖芳表示,公司成立至今已24年,即將邁向25年,從在新莊迴龍的第一案開始,一步一腳印慢慢壯大,創造出更好的作品,希望讓住戶回到家能有藝術薰陶,也期許往後茂德建設的作品能夠更有情感、更藝術的創作。茂德建設「都廳大院」舉辦陳釙贈個人油畫展,前監察院院長錢復(左2)也到場。(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對於今年房市的看法,張境在給出「審慎」2字,由於政府政策的掌控,銀行貸款非常審慎,因此今年1~2季包含消費者、政府及建商都持續觀察,到後面下半年才會比較明朗化,而這段期間的房價表現,目前建築、工資成本還在上漲,土地的底價也沒有往下降,有些機能較不足的區域,海水退了會稍有沉澱,但精華區的抗跌性仍很強,整體市況算持平,約莫是前期稍微冷淡,後期較溫熱。張境在強調,下半年房市沒有噴發的條件,畢竟銀行控管之下,消費者買屋和建商買地也變謹慎,只能說買氣會穩定回溫,尤其提到「新青安是很好的政策,不要把它妖魔化,政府幫忙讓年輕人買來住,不是很好嗎?」集團旗下愛山林建設今年自建案也準備了1000億元案量,70%以上的規劃是針對首購、自用客層,並跨足商用不動產。眾人關心愛山林建設攜手宏匯集團組成的「山林匯」獲選台北市南港區「台電CR-1」都更案的最優申請人資格,是否有機會成為輝達總部,張境在直呼「運氣很好能拿到這塊地」,但輝達設不設總部「不是我們能控制的,要看有沒有這個緣份,一切都由輝達主動選擇,「我們只是被選擇之一」,但也強調,「輝達總部就像台積電設廠,到哪裡都會受歡迎,高階工程師可帶來很大產值,我們團隊都很期待」。該案目前還在規劃中,山林匯集團分回比率為27.64%,台電可分回權值達72.36%,將有辦公、住宅、商場,總開發價值預估上千億元,山林匯集團分回以住宅為主,商辦部份也會協助台電招租管理。 鄰損戶為何多與「凶手建商合建」 專家曝3大理由:江湖現實 「小寒」將至!食衣住行育樂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他賣繼承老公寓 慘課66萬房地稅 代書一招「稅變0」:免扒兩層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90402/sm-9ac2cbc5393af33e42562ff9f7520c78.jpg)
叫賣哥一肩扛起家中千萬債務 父親摔倒忍痛簽下放棄急救
「叫賣哥」葉昇峻日前錄影謝震武主持《震震有詞》,在節目上分享人生經歷。他說自己從小家境優渥:「全盛期時大約民國70多年的年代,家裏每日營業額可以在台中買一間透天厝。」江湖郎中出身的父親從賣藥開始,生意頭腦轉得飛快,一路買下牛肉場、開了國術館,業績蒸蒸日上,「國術館一天營業額有1百萬,牛肉場光售票單場可收20萬,從早到晚累積可觀的金額」。叫賣哥表示國中畢業後父親要他學修車習得一技之長,但他看KTV少爺賺得輕鬆,便告知父親想改行當少爺,「我爸聽完就叫我滾出去,我離開家裡後開始交朋友、沾染惡習,到30歲左右至少進出監獄6次」。進出監獄多次的叫賣哥說:「最後一次是冤獄,爸爸為了保我把他最愛的賓士車賣掉。」而他這輩子只看過父親哭3次,2次是講自己的身世,最後1次便是探監時聽律師說可能會求刑20多年,父親落淚看著兒子,兩個人彼此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出獄後,家中面臨掃黃、股市投資失利,父母親總共負債5千萬元,2千萬是銀行貸款因破產不用支付,但還有3千萬是地下融資、民間借貸。之後叫賣哥一家人從台中舉家北上,住在連床都沒有的廢棄工廠內,許多親友都不願意伸出援手,父親卻對叫賣哥說:「曾經在風光的時期我什麼都有過了,但現在一家人都在一起是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候。」為了扛起家中負債,叫賣哥也開始在市場叫賣,「業績最好的時期,一天營業額可以破6位數。」他現場還即興分享叫賣技巧、如何帶來客源跟如何讓客人掏錢。他說某一日父親獨自從萬華騎腳踏車到淡水來回,返家洗澡後不幸在浴室中發生意外,「媽媽抱著爸爸哭泣的聲音,是我這輩子聽過最淒厲的哭聲」,送醫後醫生告知父親若急救成功極有可能成為植物人,「想到父親個性是好動的人,如果要他只能躺在床上動彈不得,這樣他會比死還難過。」於是他忍痛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爸爸過世後至今,親戚們對他至今仍是諸多不諒解,讓他仍是難過不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90250/sm-ece70f1918ac42660e7bf055e5191b96.jpg)
有錢人變多了!新北「200萬年薪」房貸族增6成 申貸量近5000件
高資產族也有脫北潮嗎?觀察5年前後的聯徵中心資料,新北市年收入超過200萬元的高資產房貸族出現顯著增長,申貸件數增幅近6成。若對比高收入房貸族購屋熱區還可以發現,5年前後大致相同,僅土城擠下蘆洲進入前十名。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觀察2024年前3季與5年前的2020年同期相比,新北市年收入超過200萬元的房貸族從2,989件大幅增加到4,729件,成長幅度高達58%、近6成。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可歸因於兩個主要因素,一是高收入族群的聚集,二是理財觀念的轉變。首先,最近幾年在台商回流、產業發展、重點建設的加持下,新北市吸引了大量企業主、企業中高階主管以及科技新貴的駐足;此外,新北的房價相較於台北仍具競爭力,豪宅的入手門檻相對低,所以也有不少台北市的高收入族群選擇到新北置產。另一方面則是理財觀念的轉變,莊思敏指出,過去富人大多傾向現金買房,但現在愈來愈多的有錢人選擇善用銀行貸款,將更多現金保留在口袋中,並將其投入其他投資渠道,以提升資產運作的靈活性。近5年新北市高收入房貸族大增。(圖/中信房屋提供)進一步對比高收入房貸族購屋熱區,5年前的購屋熱區與目前大致相同,只有排名略為變化,板橋區維持最熱門購屋區,不過第二名則從中和區變為新莊區,第三名同樣是林口區;新變化只有土城擠下蘆洲進入前十名。對於板橋區穩坐高收入房貸族的購屋熱區榜首,中信房屋板橋實踐加盟店店長吳群欽表示,板橋是新北的政經中心,坐擁三鐵共構,與台北市僅一橋之隔,聯外交通相當便利,而且板橋還有新板特區、江子翠、新埔、府中、亞東醫院等多個成熟商圈,生活機能豐富,向來是新北高收入人士購屋的首選區塊。去年上半年在資金潮的挹注下,板橋房市表現相當亮眼,吳群欽補充,由實價登錄揭露,去年板橋已有多間成屋社區的最高成交單價突破百萬元大關,而預售案「三輝白昀」的最高成交單價更突破120萬元,刷新新北房價天花板。至於土城擠下蘆洲,進入新北高收入房貸族前十大購屋熱區,莊思敏指出,土城區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有多個科技園區如頂埔科技園區、永寧科技園區、中工雲宇宙AI園區等,吸引包括鴻海精密、正崴精密、鼎創達、華南銀行企業營運總部在內的眾多知名企業進駐,再加上土城醫院、司法特區、行政院區及金城機廠暨莒光站開發案等重點建設項目的坐鎮,近年確實有很多收入可觀的科技人才和醫護人員到土城定居。 鄰損戶為何多與「凶手建商合建」 專家曝3大理由:江湖現實 「小寒」將至!食衣住行育樂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年前交屋潮!12月房市交易回溫 六都移轉棟數創11年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89856/sm-9b3326b90d98a0f92ba5e7e733d6d8e0.jpg)
婆婆小姑聯手勸賣房「減輕房貸壓力」 媳婦氣炸:過年超不想回去
很多人買新房時都會向銀行貸款。一名女子分享自己買了房,自願背房貸生活,卻遭到小姑質疑為何要借錢買房,甚至婆婆也勸她賣掉房子減輕壓力,讓她氣得直言「搞得我這次過年超不想回去」。近日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毒菇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表示,她因為買房需要背房貸,原PO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很正常的事情。沒想到,小姑竟然質問原PO為什麼要借錢買房,讓原PO不滿回嗆「不然你拿現金1000萬買房啊」,結果小姑竟跑去向婆婆告狀。原PO透露,婆婆以「小姑是為了你好」為理由,還提到原PO同時要養小孩、付房貸,負擔太大,建議原PO把房子賣掉賺錢,減輕生活壓力。一番話讓原PO無法接受,氣得直說「我這次過年超不想回去!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後悔結婚前沒睜大眼睛看清楚」。貼文一出引發熱議,許多人替原PO抱不平,紛紛留言「恐怕房子賣了,又想要打其他算盤」、「有錢人買房都不一定是全付清了,她會不會管太多」、「思維有問題,不要用為你好這種言語情緒勒索」、「妳小姑好幼稚,這樣也要告狀,既然是為妳好,不想讓妳壓力大,那妳邀請小姑一起付啊,幫妳減輕負擔,用嘴說的『為妳好』誰都會」、「有能力買的時侯要買雖然是背房貸,不然房價越來越高想背也背不起,要賣要看條件不然又要多繳奢侈稅給國稅局」、「又沒要她們幫忙出錢繳房貸,她們是有什麼資格管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85872/sm-90a013b815b1e1f654ee947a50e22a37.jpg)
歐漢聲擁5處房產市值破5億 自爆跟胡瓜借錢14年才還清
胡瓜、澎恰恰、許效舜、陳亞蘭、歐漢聲今(27日)一同現身華視除夕特別節目《金蛇守歲迎新春》記者會,胡瓜直言這樣強大的主持陣容,就是讓他點頭回娘家華視做除夕節目的最大誘因,「來賓都是一時之選,融入一些餐廳秀的元素,華視本來說節目時間8到10點,後來延長成2.5個小時」。歐漢聲也透露當年退伍後沒工作,某天閑晃到華視想探班,正好遇到胡瓜在錄影,因緣際會就拜了胡瓜當師父,「我為了買房子還跟師父借了5百萬,他一毛利息都沒跟我拿」。胡瓜補充說因為歐漢聲當時剛退伍無法跟銀行貸款,才幫徒弟擔保借錢買房。歐漢聲透露因為師父說可以慢慢還,他花了14年才將所有欠債還清,一旁胡瓜笑曝:「其實不只借了5百萬。」先前歐漢聲將天母豪宅出售,今他透露自己手上還有5處房產,粗估現值超過台幣5億。歐漢聲自爆擁有5處房產,價值約5億台幣。(圖/趙文彬攝)此外,胡瓜曾在《鑽石舞台之夜》演唱會記者會,聊起想邀請辛龍參與演出,打電話給他卻沒有接。今被問這次重回華視主持除夕特別節目有找對方當嘉賓嗎?他說:「他(辛龍)都已讀不回,已讀不回就不再找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5617/sm-335ee09d4122529ebd80022fd4231658.jpg)
房價終於跌了!葉凌棋:「這區」最多跌15% 房貸排隊仍大不易
永慶房產集團今(26)日召開2025房市展望記者會,從數據中發現2024年第四季七都房價指數已「由漲轉跌、全面反轉」,業務總經理葉凌棋預測2025房價,過度炒作區域將有最多15%的跌幅空間;至於限貸令是否有望緩解?他說,未來2年還有40萬戶新成屋等著完工交屋,「房貸排隊要鬆、利率要跌,都不是很容易!」政大永慶2024年第四季七都房價指數變化顯示,新北、台南較2024Q3下跌2%內,跌幅較輕,台北、桃園、新竹縣市與台中則季減2.3%至3.3%,僅高雄季減幅逾4%。葉凌棋表示,上一季度前,房價指數還維持小漲,但這個季度全面反轉1.6%~4.5%的跌幅,信用管制與房貸緊縮下,全台物件委售量也大增17.4%。葉凌棋說明,根據統計,2022年全台建照逾18萬戶,新屋開工逾14萬戶,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而2023-2024年建照、新屋開工雖較2022年減少,但仍處15年來高檔,若以2022年新屋開工量、3年施工期推算,預估2025-2027年將出現爆量新屋完工潮。根據估算,全台2025-2027年預售屋預計完工戶數恐達40萬戶,市場新增供給大增。葉凌棋表示,今年6月後銀行限貸,9月央行信用管制後,但觀察預售屋交易量,是從限貸令前就衰退,因此銀行貸款困難對預售影響不大,但9月後第七波信用管制的啟動預售交易就很明顯下滑,讓全台10月預售屋交易與6月相比,下跌逾7成。根據永慶調查各家銀行房貸排撥狀況,發現申請新青安貸款排撥等待時間比上一季更長了;申請首購貸款的利率上升、排撥時間也是拉長;若是第二戶房貸戶者,利率增加,部份銀行甚至不貸了,「未來2年有40萬新成屋等待交屋,若有人期待明年房貸較鬆、利率要跌,似乎不容易!」葉凌棋說。至於大家最關心房價跌多少?葉凌棋預測,2025年剛需強勁區域,預估房價跌幅7%~10%,但過度炒作區域,房價最多有15%的跌幅空間,2025年全年房市呈現「量縮價跌」格局,全年交易量估將跌破29萬棟。他也提醒,有剛性需求的人,還是要先進場看房子、等房子,蛋黃區釋出好物件不多,要到市場等機會和議價,議價符合期待再下手,所以必須先進入市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84376/sm-cc3d714c35743f7c094dca4e522782a0.jpg)
千萬粉網紅自曝「負債670萬」 親吐背債原因:羞恥於業配
近日大陸抖音網紅「山白」在網路上自曝負債15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70萬元),讓許多網友大感意外。「山白」吐露,雖然擁有超過1400萬粉絲,卻因為羞恥於業配,導致經濟狀況並不如外界想像的寬裕。據了解,「山白」專注於紀錄中國傳統手工藝與傳統文化的影片,其主角是年約30歲的向清標和20多歲的向宏俊。自2023年4月發布首支影片以來,他們的內容吸引了大批觀眾,迅速累積粉絲,短短一年半內上傳48支作品,收穫超過9668萬次點讚,成為備受矚目的文化類網紅。儘管坐擁龐大粉絲基礎,「山白」近日坦言,他們的收入遠低於外界預期。為了製作高品質的影片,他們曾向銀行貸款150萬元人民幣,而至今仍未還清這筆債務。他們解釋,由於無法接受「羞恥」性質的業配合作,因此自成立以來僅接過兩條廣告,導致經濟壓力日益增加,「有些東西需要放下羞恥心才能達成,但我們無法這麼做,這樣對不起觀眾。」「山白」進一步說明,選擇專注於傳統文化影片,並非為了賺錢,「如果想賺錢,完全可以選擇輕鬆快速的方式,比如簡單拍一些低成本的內容。但我們更在乎的是作品的真實性與價值。」因此他們認為,堅持創作傳統文化影片雖然艱難,但這是一種自我享受的過程,同時也希望能喚起大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注。然而他們也坦言,這樣的堅持是有代價的,生活上的財務壓力就是其中之一。對於未來,「山白」表示,儘管背負債務,他們仍將繼續堅持創作,因為這是一條有意義的道路。消息一出,引發大批網友討論。一部分人對「山白」的堅持表示敬佩,認為他們的作品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竟然負債?為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也很努力」、「真的挺佩服這樣的博主的,初心真的很難保持呀」;另一部分人則為他們的經濟狀況感到擔憂,建議適度接受業配合作以紓解壓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81631/sm-d06824193c63a41548d0e471b8b37050.jpg)
老母親跟團旅遊…回家竟背上「10年房貸」 家屬怒揭黑幕:退不掉
「60多歲的母親,出去旅遊竟買回一套海景房,退也退不掉。」大陸湖北省的劉亮(化名)一家近日因為這件事被搞得焦頭爛額。劉亮的煩惱並非個例,不少有類似經歷的網友發文稱「省吃儉用了一輩子的爸媽,出去旅個遊,回來卻背上了房貸。」更糟糕的是,他們不僅隱瞞家人,還處處為銷售說話。被蒙在鼓裡的子女為此煩惱不已。《北京青年報》報導,劉亮最近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母親剛買的一套房上,包括打電話、跑銀行、找律師、查資料等,為此感到筋疲力盡。這一切的開始,是劉亮母親突然要把家裡存的各種酒拿出去抵給別人,房子的事情才暴露出來。「第一次拿酒給別人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很奇怪。多次詢問後,她才說了買房子的事情。」劉亮說。老人家連頭期款都湊不齊,銷售就鼓動她看家裡有什麽東西可以抵扣房款,前前後後拿出去的酒價值3萬多元。得知原因後,劉亮趕緊上網查詢,發現有很多老人花幾百元報團旅遊,卻在外地買了海景房的例子。在搜索相關信息時,詞條中往往會自動帶著「騙局」等關鍵詞,讓劉亮意識到事情並不簡單。劉亮說,母親是經人介紹報了一個低價旅遊團,順便去看了海景房,「這個團每人要交2400元,其中保證金2000元,剩下的400元是實際費用,包括往返機票和住宿,行程結束後2000元的保證金會退回。」等到了目的地,銷售人員就開始推銷房產。劉亮透露,銷售的話術很多,「說海邊的房子適合養老;在那邊也能找個老伴;還給孩子留一套海景房;如果不想住的話可以出租,甚至公司幫忙轉手賣出去;買的樓盤是清盤的價格,價格低等等」,甚至還讓母親拉人頭賺零用錢抵扣房款,跟傳銷一模一樣。據劉亮描述,媽媽在銷售人員的忽悠下辦了10年房貸,今年9月初支付第一筆購房款3萬塊錢,貸款10年,每個月要還款2600元,「銷售說公司可以給抵扣2000塊錢,共抵扣兩年,兩年之後如果我媽帶人來買房,會有480萬的業績,這個業績可以繼續抵扣,就等於她買房子的貸款,公司幫她還上。」為了及時止損,劉亮已把老人因購房辦理的銀行貸款緊急取消了,「但是3萬多的首付款,加上抵出去的酒,一共7萬塊錢卻沒辦法拿回來。」劉亮也查了母親附近的真實房源情況,「基本上就是單價1000元左右。小房子基本是十萬出頭,但實際上也沒有什麽成交,沒有人買。我媽是以6000多塊錢的單價買的,總共花了40多萬。」事實上,大陸多年前就出現過外地購房團乘大巴到海濱城市買房的盛況,持續引發關注。如今到處辦酒會、招攬老年人以旅遊名義看房的活動仍在繼續。對此,律師表示,銷售過程中,若仲介或開發商故意隱瞞重要信息、做出虛假承諾等,導致老年人基於錯誤認識或重大誤解購買房產,很可能構成欺騙,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78605/sm-9f6e1b28b275bfa2a8395889fa0e9319.jpg)
2025房市軟著陸機率高 專家:房價頂多跌10%
央行9月19日宣布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重創房市投資客信心,讓中古屋、預售屋急凍,全台交易量腰斬,第四季交易量恐創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新低。不過,央行總裁楊金龍14日備詢時被問題是否會祭出「第八波信用管制」時,他連忙回應「不不不」,這回應讓多數學者專家都認為市場並不會如外界看衰崩盤,不必過度擔憂,預估明年軟著陸機率高。央行總裁楊金龍針對多房族與投資客祭出連續7波的信用管制,甚至被稱為「史上最嚴限貸令」,意圖抑制房價過熱現象並控制槓桿風險,市場氛圍變得謹慎觀望,房市崩盤說法甚囂塵上。然而,學者專家們大多認為,房市短期內雖然有部分投資客會被迫退出,交易量瞬間急凍也有機會進一步導致房價下修,但崩盤的機率卻微乎其微,相較之下,明年房市「量縮價穩」軟著陸的可能性更高,房價跌幅最多不會超過10%。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自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雖然房市數據中有部分指標開始出現疲軟走勢,但包括核發建照面積與住宅貸款餘額等數據依然上升,顯示房市結構依舊穩定。他強調,這些指標表明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逐漸趨於穩定的階段,預計未來幾個月內,房市軟著陸的可能性較高。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教授陳建元則認為,「新青安房貸」專案使得剛需買家持續進場,這部分需求仍會是穩定房市最重要的支撐力量,預期房市將進入一段「僵固期」,但房價不會有劇烈波動。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2024年房市上下半年兩樣情,央行9月中祭出的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將在第4季逐漸顯現效果,市場也將因此進入盤整階段,但儘管交易量縮減,房價依然有支撐,特別是比較不受打炒房政策影響的剛需族群,以及手握現金的購屋者,將有更多選擇高性價比物件的機會,在市場中佔據有利位置。周鶴鳴表示,央行政策主要針對多屋族,自住需求者尤其是首購族並不會受太大影響。隨著投資客退出市場,剛需族將有更多機會在房市盤整階段撿到相對「甜甜價」的房產,特別是不少建商為了刺激買氣相繼推出促銷活動,即便房價很難再回到過去水位,剛需買家仍是這波市場調整中的主要受惠者。除此之外,現金充裕的購房者或高資產族群,因對於銀行貸款的仰賴度低,也較不受到央行限貸政策的影響,反而在市場買氣因資金緊縮而下滑的階段,不僅擁有比一般民眾更多的談判空間,還有更多保值性佳的優質物件可以挑選,並且在市場逐漸回穩時進場。針對未來房價走勢,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政策收緊雖有可能會影響部分買方,但房價不會出現大幅修正。由於多數屋主在現行政策下可能會選擇不賣房,反而延長了市場的調整期,導致房價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整體而言,儘管市場受到政策影響,買方轉趨保守,但房市崩盤的可能性不大,軟著陸是更可能的結果,且回顧過去 20 年台灣房市的週期,除非出現極重大的利空事件,否則房價跌幅通常不會超過 10%,因此專家們普遍預期,2025年房市將穩定軟著陸,對於剛需族和現金購屋者而言,甚至有可能是近2、3年來最佳的進場時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79906/sm-2d494df1df127597fbc12f386e353df4.jpg)
佛心老闆寧願賣車賣房也不願解僱員工 哀嘆:說出這2字太難
馬來西亞有名老闆近日上網分享,他自2011年起便決定創業,一次經營3種不同的業務,但由於決策錯誤,導致公司每個月都處在虧損狀態,他目前已嘗試透過出售房產和汽車,但都未能扭轉困境,然而他卻始終不忍心解僱旗下的員工,坦言「要說出解僱這2個字真的很難。」據星洲網報導,這位老闆自2011年起便決定創業,一次經營3種不同的業務,即快遞公司、洗車業務以及儲值店,然而由於客戶數量不足,未能吸引足夠的顧客使用配送服務,導致快遞業務目前正面臨嚴重的財務困境。面對眼前難關,他目前已嘗試透過出售房產和汽車,但都未能扭轉困境,他表示儘管自己曾打算關閉其中1家業務,但心中卻依然充滿了傷感和痛苦,因為這意味著將有11名員工面臨失業,他透露其中有名員工從年輕時便加入公司直到結婚,並憑藉自己的薪水購買了汽車,看著員工一路努力的他一想到就更加不捨, 「每當我想到要關掉生意,心裡就很難過。我該怎麼面對這11個員工呢?要說出解僱這兩個字真的很難。」他還表示,由於未能按時償還車貸,他計劃將自己擁有的本田HRV交還給銀行。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許多網友紛紛建議,「如果實在支付不了,可以考慮出租車輛。租賃所得款項可以用來支付銀行貸款。這是目前的趨勢,很多人都在這樣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79230/sm-efaa1059b2a9cf044c29ec7b26a9e906.jpg)
不付保釋金就要入獄!台中女搶救情郎竟貸20萬 警銀即時阻詐
台中1名27歲張姓女子日前透過網路結識1名男網友,對方自稱是新加坡人,並日日噓寒問暖藉機使她墜入愛河,緊接著進而要求她急需保釋金20萬元,否則恐將坐牢,張女身陷情網甚至不顧存款不足,竟前往銀行貸款欲幫助他,所幸行員機警發現有異報警,經警方到場勸說,張女才放棄貸款念頭成功阻詐。據了解,張女在網路結交1名自稱新加坡籍的男子,經對方時常聯繫且不斷發出甜言蜜語的攻勢,不久後2人隨即成為情侶,未料期間對方竟誆稱因案準備服刑,若不給付20萬元保釋金就要入獄,進而要求張女匯款救急,她為救情郎竟不顧存款所剩無幾,仍執意前往銀行貸款,幸虧經行員詢問用途發現不對勁,隨即通報警方到場處理。警方表示,台中市第六警分局日前接獲銀行通報,行員指稱有女子疑遇詐騙,隨即派遣警員謝文傑、胡凱鈞到場處理,抵達解後警方查看張女與對方的對話紀錄,一看便知是常見的愛情詐騙,立即將他封鎖並不斷勸說,張女這才驚醒中斷貸款動作,險些落入詐團陷阱。警方說明,詐團經常鎖定網戀關係,利用社交媒體誘使被害者陷入愛河中招,再以各式各樣的理由要求匯款,其中包括疾病、經濟困難或其他理由,警方對此提醒民眾在匯款前應謹慎核實對方身份,避免遭詐損失錢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78895/sm-458df63e62a1680ccecff0a42cab44f0.jpg)
業務員打帶跑3/保險界潛規則「掛名招攬」事後換業務員 壽險公會示警恐觸法
保險業務員圈潛規則說的「轉單、掛名招攬」,讓業務新人以為在未取得證照期間成功介紹親友買的保單,可在完成考試取得登錄證之後,轉回成自己的保單業績,甚至以為可以領取續期佣金。壽險公會對此澄清說,「僅是單純的變更服務業務員」,且招攬保單業務員簽名是不能變更的,更名則觸法,保險公司也不會如此作為。CTWANT以採訪到這名未滿19歲、大學一年級艾瑞克,在還未通過壽險業務員證照考試、取得登錄證時,即在交友軟體上開發陌生客的故事,詢問中華民國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理事長嚴慶龍,他認為這是業界由來已久的「掛名招攬」,「非正規新人訓練,且考照年紀從20歲降到18歲,可以很早進入大學校園招募新人,更要注意避免無照推銷保單、日後可能衍生保戶投訴等爭議。」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則表示無法評論個案,但保險業務員須完成證照考試且取得登錄證,才能招攬保單:祕書長林金樹則說,依《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第六條第六項規定,「業務員於招攬保險時,應出示登錄證……」,意即這名大學生在未取得壽險公會核發的人身保險業務員登錄證之前,是不能向人提出保險計畫與說明保單商品等。中華民國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理事長嚴慶龍指出,掛名招攬涉及佣金給付等給付報酬問題。(圖/李蕙璇攝)林金樹並提醒說,保險業務員依規定需親見保戶、說明保險商品且讓保戶在保單上親簽、收取保險費等,才能再送件給保險公司核保,「招攬當下的業務員簽名,日後是不能更換的。」而這名大學生以為等他取得壽險業務員登錄證之後,可以把之前他介紹的保單轉回給自己,「保單簽約的那一天,這名大學生還是無照的,保險公司根本不會同意變更招攬業務員名字的。」但保單是可以變更服務業務員,須由保戶向保險公司申請異動,但在這張保單有效存續期間,續期佣金多數仍由招攬業務員領取;也就是說,即使以後業務員變更給這名大學生,也是純服務保戶,無任何報酬。但業界也針對「孤兒保單」(招攬業務員離職)等將部分續期佣金另作為「續期服務津貼」,支付給服務這一張保單保戶的業務員。CTWANT記者還採訪到一位有13年資歷、37歲某大型保險公司業務員,年薪超過百萬,他迄今還未擔任主任,主要是他喜歡「單槍匹馬」,較不喜歡增員作組織戰。他說幾年前鼓勵朋友來做保險業務員,可達高年薪目標,結果對方一開始拉了許多親友買保單,月薪有六、七萬元,但他未專職專心做,部分時間接案兼職,因此收入不穩定而覺得被誆而辭職,且朋友關係破裂。保險資深業務員主管提醒,新人初作業務員勿為了擁有一些配備,用信用卡養債做形象。(圖/123RF)「依規定,當時他拉到的親友保單就會轉移給我,但我想朋友都做不成,還要去服務他的家人,避免尷尬,就跟公司說改派其他業務員服務,並請公司不要將續期佣金支付給我。」這名資深業務員所稱「保單轉移,更換服務業務員」意即兩層面,一是當該張保單招攬的業務員離職之後,依公司規定都是移轉給主管,且在該保單保戶仍正常逐年繳交保費,之後逐年的保單續期佣金,公司則會支付給主管。以此案來看,這名保險業務員拒絕夥伴招攬的保單轉移,續期佣金則是轉回給公司,就連單純的更換服務業務員,公司也是不會將上述的續期佣金給服務業務員的。CTWANT同時還採訪到一名保經通路的業務副總經理,他說自己出自前五大壽險公司之一的體系,當年是要先考上產壽險業務員證照、登錄到保險公司取得正式職稱之後,才開始去招攬保單,因此初期就是專心考執照。該副總還建議保險新鮮人,「等到拿到業務員執照,就會開始逼業績,家族洗單,形象改造,以打造為型男來說,襯衫、西裝、手錶、筆、公事包,都是標配」該副總說,像是很多業務主管的標配包括座車BMW等,尤其是已經滿18足歲,向銀行貸款已經不用爸媽簽名、銀行無法貸還可有資融公司……,「這就是保險新鮮人的第一堂課,別為了形象沖昏頭自己養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77338/sm-35198d1cd95c3cbef78d6d0da9e215c5.jpg)
央行不講武德1/都更危老仍遭限貸令波擊 業者吐銀行放「高利貸」實情
央行8月起調控不動產放款額度,不只民眾申請房貸難,原本說好不列入銀行法72-2「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都更危老市場,也連帶遭殃。多家中小型都更建商向CTWANT記者透露,這2個月來貸款利率已從2%多上調到3%到4%,還被銀行威逼「不加息不給貸」;「央行『不講武德』!」一位被迫接受「高利貸」的業者砲轟,這根本是本末倒置,利息成本最終仍轉嫁到消費者。據銀行法第72-2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即「不動產放款天條」,都更危老融資案則排除在72-2條之外。不過,今年下半年央行陸續找銀行喝咖啡、關切不動產放貸狀況開始,除了購屋民眾房貸申貸困難,就連72-2條排外的都更危老土地與建築融資也遭到刁難。「現在跟銀行貸款都要3~4%,甚至更高,還不見得貸得到!」CTWANT記者近期接獲多家北市都更建商反映,8月以前土建融利率約在2.3~2.5%,在存準率調升、有限放貸資金的排擠下,「誰能給的利息更高,銀行就貸款給誰。」都更建商提供與銀行高層的line對話訊息,銀行也很無奈,(圖/業者提供、報系資料庫)其中一名都更業者,是北市成立超過30年的知名老牌建商,他抱怨手上都更案,10月建築融資撥款時,「銀行竟告訴我,如果不加利息,就不撥款」,他以融資合約內容向銀行反映不合理,銀行卻雙手一攤,要他向央行投訴。該名都更業者氣呼呼告訴CTWANT記者,賠本生意沒人做,這些被墊高的利息成本,最後仍是反映在房價上,房價只會更高,「楊金龍打炒房目的是希望房價不要漲得太誇張,呈現平穩或下跌,講得義正嚴詞,但忽略了政策背後的反效果。」原本不列入「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都更危老融資,為何被打破?一位建商秀出與銀行高層的對話紀錄,找到了答案。該名銀行高層表示,今年6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即集中度)為37.4%,接近歷史高點,而這數字包含(購置住宅貸款+房屋修繕貸款+建商建築融資)/總放款比率,因此要各大行庫檢討建商土建融額度,「簡單說,都更危老雖不占72-2,但是占不動產集中度」,因此要求銀行全面調降建築融資總額。對此,CTWANT記者也採訪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陽信銀行董事長的陳勝宏,他解釋,雖然央行指出都更危老案土地融資不受72-2限制,但大家不知道,建築融資仍受到每個銀行放款總額2成的限制,尤其最近央行兩度調升存款準備率,共調升2碼回收近3000億元市場游資,確實讓都更危老業者近期在融資上受到很大阻礙。北市屋齡30年以上老屋占比超過7成,急需都更,陳勝宏建議政府應該重視每道決策實際影響面,都更危老案應該明訂排外條文,才有辦法順利推展。(圖/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提供)陳勝宏告訴CTWANT記者,目前流動資金缺少,利率調高是必然,現在普遍利率約在3、4%,財務狀況不佳的中小型建商,利率最高有可能來到4、5%,受到的貸款限制也會比較多;此外,現在撥款也不能像以前要撥就撥,建商也出現排隊等撥款的狀況,「小建商貸不到款是有可能的!」另名同樣成立超過30年的都更建商則反映,在都更裡估價師需依據政府公告的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評估地主與建商分別對於重建的貢獻度,決定產權分回比例,但政府對於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的調整遠低於現況,造價估算的失準,讓都更建商須付出更多成本;再加上這5年物料工資上漲許多,若是疫情前和地主承諾的分回條件,肯定都不賺錢。該名建商繼續說,這幾年政府又加強打炒房力道,第2戶購屋貸款降為5成、法人置產貸款降為3成,北市超過7000萬元的高價住宅限制只能貸款4成,以北市破百萬房價來看,規劃50坪房子就相當有機會超越7000萬元門檻,都更建商還要冒著房子賣不出去的風險,有些寧可不蓋。陳勝宏說,這幾波信用管制下,中小建商受到的打擊不小,有的停滯不敢繼續整合,就算整合好,也可能資金貸不下來,只好盤出去給大建商,但這2年工料漲4成,若已無利可圖,也可能找不到接手建商。一位不具名地產人士則說,房地產被稱為火車頭不是沒有道理,他以大陸房市政策為例,打房政策太激進反成催命符,把經濟一起拉下水,現在得花13.7兆才能救市,現在台灣也是過度干涉、限縮消費者權益,完全不像是一個自由經濟的國家,不僅房價降不下來,未來2年台灣經濟堪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