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廠
」 力積電 黃崇仁520行情熄火?電金傳齊弱台股早盤跌逾百點
美股主要指數20日漲跌互見,道瓊指數下跌196.82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08.91點,收在新高16794.87點,台股21日開低起伏,盤中一度跌140點 ,最低在21131.62點,電金傳產類股齊弱,11點後跌勢稍緩,運輸、營建、觀光類股續跌超過1%,權值股台積電(2330)由黑轉紅,盤中漲0.5%力拼平盤。賴清德政府20日走馬上任,但台股開小高後多空一路對決,就職演說內容提到兩岸關係時略顯強硬,讓當時台股應聲跳水156點,最低在21102點、跌破5日線,後來由國家隊拉動金融股,終場再拉台積電收平盤,然而因未釋出兩岸明確利多,觀光股已連續兩日走弱,雄獅 (2731)盤中下跌逾2.7%失守160元,晶華 (2707)也跌逾3.2%。電子五哥則漲跌互見,英業達(2356) 、緯創(3231)盤中漲約1%,廣達(2382)、和碩(4938)力撐平盤,仁寶(2324)董事長許勝雄預計在5月底股東會宣布卸下董事長一職,盤中則小跌0.5%。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 選在21日舉行股東會,盤中小漲0.78%。總經理謝再居表示,近來雖然AI產業火熱,但手機及個人電腦市場呈現衰退,相關半導體產線如顯示器IC、影像感測器、電源管理IC都有衝擊,加上記憶體市場崩跌,也遇上中國市場疲弱與競爭激烈,2023年整體營收衰退42%,但已努力透過調整產品線與投資策略來改善,預估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客戶庫存調整結束,再加上銅鑼廠產線下半年也會提供業務新機會,屆時公司營收將逐漸回升。儘管這兩天台股表現平淡,投顧分析,輝達NVIDIA即將公布財報,微軟有開發者大會,6月有Computex電腦展、蘋果WWDC大會接連舉行,接下來科技股仍有動能,目前台股在類股輪動下,多頭趨勢不變。
力積電銅鑼12吋晶圓廠啟用 黃崇仁:建構非紅色供應鏈要再蓋4個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 (6770)在2日舉辦銅鑼12吋晶圓廠啟用典禮,董事長黃崇仁表示,新廠月產能可達5萬片,目前已投入試產,將爭取大型國際客戶訂單,「我們要建構非紅色供應鏈需求」,且AI應用出現爆炸性商機,未來成長可能更大。力積電股價開高上漲,盤中一度來到23.75元,漲幅逾3%。黃崇仁表示,晶圓代工龍頭是台積電,但全世界第一座12吋晶圓廠是力積電蓋的,現在已蓋完8個廠,未來還要再蓋4個甚至6個。黃崇仁表示,地緣政治衝突已逐漸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在各大國際半導體公司重新思考產銷韌性、AI人工智能應用引爆半導體晶片新商機的關鍵時刻,銅鑼新廠恰好能滿足大型客戶建構韌性供應鏈的策略需求。總統蔡英文出席典禮時表示,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隨著AI帶來的各項應用,全球產業將面臨快速變更,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地位也更加關鍵,政府會持續努力優化產業環境、培育人才,並且鼓勵國內外的企業在台投資合作,來提升台灣半導體技術的能量。銅鑼新廠於2021年3月動土興建,土地面積逾11萬平方公尺,耗資逾800億元,有28000平方公尺的無塵室,預計在此新廠建置55、40、28奈米製程月產能5萬片的12吋晶圓生產線,未來若隨業務成長,可興建第二期廠房。銅鑼廠主要以邏輯IC為主,將切入先進封裝CoWoS和晶片堆疊等應用,主要為中介層(interposer)的市場,目前正在客戶的驗證,預期下半年月產能達千片。力積電在4月15日公布首季財報,首季虧損10.72億元,每股虧損0.11元,但已明顯收斂,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表示,首季營運已接近損益平衡點,且稼動率及代工價格逐季提升可期,毛利率和整體營收可帶來正面效益。
地震全台有感多地停電 竹科台積電、力積電預防性停機
4月3日早上7時58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7.2強烈地震,全台有感,早上仍陸續出現餘震,竹科管理局表示,竹南園區的力積電、台積電部分預防性停機、群創光電部分停機;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電廠和變電站有些饋線跳脫,有些機組需要搶修,花蓮和台中地區比較嚴重,希望盡快恢復。竹科管局表示,目前竹科各園區電力正常,竹科水供應除生醫園區、銅鑼異常正清查中,其他園區正常;竹科各園區汙水處理系統、工地及幼兒園皆回報正常。銅鑼廠家包括力晶積成電子、京元電子、達邁科技,經電話聯繫,力晶積成電子回報無人員受傷、無產線中斷、確認石英爐管有無損壞中、確認機台設備有無損壞中。京元電子回報無人員受傷、無產線中斷、無石英爐管損壞、無機台設備損壞及其它災害發生,全廠人員疏散;達邁科技廠內無災情、無人員受傷、無產線中斷、無石英爐管損壞、無機台設備損壞及其它災害發生,全廠人員進行疏散竹科目前各園區電力、水、工地及幼兒園皆回報正常,新竹園區友達、聯電、旺宏、力積電回報正常,竹南園區部分力積電、台積電部分預防性停機、群創光電部分停機。電廠部分,民營國光電廠1號機、和平電廠2號機、海湖電廠2部氣渦輪機GT跳脫,台電部分台中電廠8號機、10號機,通霄電廠5號機蒸汽輪機ST跳脫。核電廠方面均正常。輸電線路部分,345kV均正常,161kV跳四條,69kV跳五條。至於台水及中油,王美花表示,目視設施無損害,但仍會以儀器再進一步檢測。
今年最大募資!力積電發4.09億美元GDR為銅鑼廠添設備
力積電(6770)今(29)日公告,已於28日完成4.09億美元的海外存託憑證(GDR)發行訂價。本次發行的海外存託憑證,將於盧森堡證券交易所掛牌,每股海外存託憑證為15股力積電普通股,發行價格為每股美元 17.55(新台幣 35.01元)。而相較訂價日當日,力積電收盤價為新台幣38.25元,等於有8.5%的折讓。這是力積電上市不到1年以來第二度募資,也是今年台灣公司最大募資項目。力積電指出,這次海外募資主要目的為支應購置新建銅鑼廠機器設備的資金需求。儘管疫情緊張情勢以及全球總體經濟和政治形勢,導致市場波動,力積電仍掌握發行時機並成功發行。力積電表示,基於公司成為全球領先晶圓代工服務提供商的目標,許多國際優質投資人踴躍認購,此次發行最終簿記達到多倍超額認購,受到市場投資人的熱烈追捧。 此次交易是台灣公司自2021年以來最大的海外存託憑證發行。力積電近來客戶需求受通膨、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第三季配合客戶進行庫存調整,力積電指出,下半年營運確實會放緩,市場庫存修正情況會到明年第一季或第二季,目前還難定論。力積電第二季稅後純益為70.22億元,季增6%,每股純益1.95元;上半年純益136.44億元,年增1.5倍,每股賺3.8元。
力晶同樂會1/從3000萬元到3000億元 黃崇仁上市路走了9年
12月6日,力積電(力晶積成電子製造,6770)終於要上市。「很不簡單,替你高興能夠這樣轉型!」去年12月9日力積電上興櫃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向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道賀,事隔一年,順利轉上市。這一條「回歸」上市路走了9年。力積電前身為1994年成立的力晶半導體,2010年改名為力晶科技(5346),2012年下市,黃崇仁背負1,200億元債務,2014年轉型專業圓代工(Foundry),還清負債開始獲利,2018年將子公司鉅晶電子改名力積電,隔年收購母公司晶圓廠,2020年重新上櫃。黃崇仁不諱言,「力積電轉型晶圓代工,正是向張忠謀致敬。」張忠謀之於黃崇仁,既是貴人又是恩師。兩人的深厚關係,早在1998年力晶上市前就建立,當年聯電(2303)想吃下力晶,黃崇仁找了張忠謀救援,「聯電加上力晶的5萬片產能後,台積電的老大就會變老二。」後來台積電由旗下世界先進跟力晶電策略聯盟,入股11%。黃崇仁跨入半導體業,鎖定DRAM。「以前力晶賺很多錢,但是也賠很多,起起伏伏,因此很羨慕台積電一直賺很多錢。」當DRAM產業被韓國大廠殺價砍價血流成河後,黃崇仁想方設法要把力晶電轉型成「台積電」,擺脫DRAM慘業的厄運。以DRAM製造為主的力晶,遭遇韓國大廠砍價搶市惡性競爭,出現巨大虧損,2012年底時股價剩下0.29元,不得不走向下櫃道路。(圖/報系資料庫)11月9日宣布上市的記者會上,黃崇仁想起張忠謀夫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曾經問他,「力晶半導體做這麼大,你資金怎麼開始的?我告訴她,父親給我3,000萬元,之後沒有跟爸爸拿半毛錢,現在公司上市已經是3,000億元的公司。」對於這1萬倍成長,黃崇仁驕傲地說,「沒有辜負父親!」回首這段創業路,黃崇仁最費心就是由DRAM代工廠,變成晶圓專業代工廠。「因為以前做DRAM,一個產品可量產十萬片,現在一個晶片產品只能做一千片、兩千片,生產線只能慢慢調整。」黃崇仁說。「力積電花了不少力氣讓生產模式少樣多量變成多樣少量,這就是我們的突破,堅持到底是能走到今天的關鍵。」放眼全球半導體業,做DRAM就做DRAM、做邏輯晶片就做邏輯晶片,壁壘分明,就連三星要做邏輯晶片,也是分出一家公司來做,像力晶這樣從DRAM轉型為力積電做晶圓代工的公司,全世界沒有第二家。力積電現有兩大產品線,一條是記憶體代工,約占營收45%、一條是邏輯晶片,占營收比55%;前者包括快閃記憶體(Flash)、動態存取記憶體(DRAM)及邏輯運算功能的新世代記憶體,後者則以取代性低的利基型產品為主,像是顯示器驅動、電源管理及功率元件、影像感測器、微控制器等。今年3月力積電苗栗銅鑼廠舉行破土典禮,將打造產能10萬片的12吋晶圓廠,預計2023年完工。(圖/胡華勝)據產業分析機構IC Insights資料顯示,力積電2020年的全球半導體市占率僅2%,微不足道,但從產品線來看就很不一樣。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說,「手機電源管理IC市占為30%、顯示器驅動IC約在30%、手機光學防手震IC市占高達75%、NFC與RFID等通訊IC也各有20%及30%市占、容量2GB以下的物聯網記憶體市占超過50%。」轉型後的力積電戰術變靈活。「未來在wafer on wafer技術的應用下,將著重在邏輯加上記憶體異質晶圓代工的市場,力積電有機會卡位像是HPC(高效能電腦)這類對儲存速度快、資料比對快需求的應用市場。」謝再居表示。
國產7月營收17.11億元 年增11.6%
台商返台建廠熱,國產建材(2504)7月營收達17.11億元,較去年同期15.33億元,增加1.78億元,年增11.60%;前7月累計營收達122.8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0.30億元,增加了22.59億元,年增22.52%。台商回流、科技大廠擴廠熱潮,加上前瞻建設計畫促進區域發展,國產建材表示,因為擁有BOT的台北港第二散雜貨儲運中心、與全台最多的28座混凝土廠,具有料源掌控、區域多廠協同作業、不間斷的混凝土巨量澆築等優勢,因此獲得9成台商回流廠商指定使用,手上擁有大量混凝土庫存訂單,且「南港大型開發案」最快在2021下半年取得建照,未來營運持續增溫。國產實業「南港大型開發案」設計圖。(圖/國產實業提供)據經濟部統計,台商回台2.0、根留台灣、中小企業等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共吸引超過1.1兆資金,無論是鮭魚返鄉建廠,或是根留台灣擴廠,全台由北到南都掀起炙熱的台商回流與科技擴廠風潮,也帶動區域建設利多與房市蓬勃發展。國產實業指出,混凝土獲得9成台商回流廠商指定使用,包括台積電南科廠、華邦電路竹廠、力晶科技銅鑼廠、台達電、聯發科、宏達電、群創光電、富田電機、台中精機、國巨電子等數十家企業。台北市政府以正式核定國產旗下「南港大型開發案」的都更及權變計畫,預期整體開發的時程,最快在2021下半年取得建照,工期預計4年半。國產實業表示,該案基地占地約6,500坪,預估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約6萬餘坪,而國產集團未來持有之商辦樓地板面積總數約達4.6萬建坪、約550個停車位。
京元電子群聚感染繼續爆!新增32例確診 今日3點緊急停工消毒2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苗栗今日新增確診51例,其中半導體封測大廠京元電子竹南廠群聚就佔了32例。京元電子竹南廠爆發大規模群聚感染,確診者數量持續擴大,考量外界及員工疑慮,公司上午開會決定,自今(4)日夜班開始至6月6日日班,各廠區停工2天,機台停機不關電,同時將進行大規模消毒。京元電子竹南廠移工群聚感染大爆發,廠方緊急對員工進行快篩,衛生局盼在6日晚上完成全廠共7300人快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苗栗急需篩檢地點、快篩動線等相關安排,為了防止感染情形繼續擴大,指揮中心4日派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帶領防疫團隊前往第1線,與縣府團隊設置前進指揮所。而京元電子持續對旗下員工進行快篩,卻不斷引發議論,不僅昨日快篩排隊人潮引發群聚爭議,更外傳竹南廠移工罷工、銅鑼廠移工也集體請假14天,有鑑於此,考量移工與員工疑慮,原本對外宣稱不會停工的京元電子4日宣布,初步決定自今日夜班(3點起)到6日的日班停工2天,機台停機不關電,公司也會進行全面消毒;下週常日班進行分流,分成在家與公司上班。
京元電39人染疫!員工爆「禁戴醫療口罩」 直擊7300人現場快篩…網痛批:大型群聚
苗栗縣京元電子竹南廠昨(2日)爆發12名員工群聚感染,目前已累計39人確診。今(3日)早進行大規模快篩,包括新竹及銅鑼廠員工共7300人,但是3個廠區的人混在一起,讓人擔心成為防疫破口。有員工更控訴,京元電子不准他們戴具有防疫功能的醫療口罩,只能戴公司配發的白色無塵室口罩,讓人聽了傻眼至極。京元電子在臉書公告,今天起展開全體7300位員工快篩,以降低潛在的工作環境風險,並進一步落實防疫措施,保護同仁、家屬、客戶、供應商,讓社會信賴放心。京元電子累積39人確診。(圖/翻攝自京元電子 KYEC臉書)京元電子為員工進行篩檢。(圖/翻攝自京元電子 KYEC臉書)苗栗縣議員曾玟學也在臉書PO出現場快篩照片,讓他非常擔憂,「現場也拉不開社交距離,這樣因為快篩造成的排隊和群聚,在雙北許多快篩站都發生過,這反而讓快篩現場充滿高度風險」。他認為,應該做好現場距離跟人數的控制,篩檢完一批再通知下一批來,「通通塞在一起排隊真的不理想」。曾玟學擔心群聚成為防疫破口。(圖/翻攝自曾玟學臉書)曾玟學表示,快篩完應自我隔離到潛伏期結束,但京元公司為了維持運作,員工幾乎是篩檢完就需要回到工作崗位上,「這樣的作法是否能讓狀況獲得控制,真的非常非常讓人疑慮」。曾玟學質疑京元電子的做法。(圖/翻攝自曾玟學臉書)另外,京元電子內部公告「禁止產線員工配戴醫療口罩進入無塵室」,有員工便向曾玟學陳情,曾玟學立刻請衛生局和京元公司溝通,後來陸續傳出廠區有員工確診,京元電子仍未對此規定進行修正,他希望能儘快調整策略,落實有效的防疫策略,讓員工們能安心,也期待能早日控制住狀況。現場快篩照片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網友紛紛痛批:「完全不分流,這政策誰想的,真偉大」、「誇張的電子廠,沒事都聚到有事了,外籍群聚本就嚴重,疫情爆發更是難防,這次沒防堵住便會是極大的危機!」、「沒生病的,排完可能又一些人要變潛伏者了」、「想不到還讚的起來」、「天啊大型群聚現場」、「照這樣快篩,下個萬華就要出現了」、「原本可能沒大爆發,現在這樣不爆也難了」。對此京元電回應,無塵室口罩和醫療口罩一樣具有防護功能,以保護員工為最重要原則,讓員工在配戴醫療口罩後再戴無塵室口罩,在具有防疫效果的同時有可以控制落塵量,3點聲明如下:1.經公司EQM測試,醫療口罩產塵量明顯高於無塵室口罩,不建議戴入潔淨室。2.醫療口罩廠牌多樣且人員可能重複使用,不易管控對潔淨室particle的影響。3.詢問其他封測同業,對產線要求相同,禁止戴醫療口罩進入產線。
黃崇仁帶領力晶集團浴火重生 力積電銅鑼12吋晶圓廠動工鎖定成熟製程
總投資金額2,780億元的力晶積成電子(力積電)銅鑼12吋晶圓廠,今(25)天正式動土,規劃產能每個月10萬片,預計自2023年起分期投產,滿載年產值600億元,鎖定25~55奈米成熟製程,並以創新技術的經營模式建立產業鏈上下游利潤共享,風險分擔;力積電預計銅鑼廠將為苗栗帶來3,000個工作機會。包括蔡英文總統、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經濟部長王英花、苗栗縣長徐耀昌、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等中央及地方首長都出席力積電銅鑼廠動土典禮。蔡英文表示,從護國神山到護國群山都證明半導體商業有愈來愈多廠商具備國際競爭力,可以強強聯手,上下游一起合作,打產業的國際盃。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車用電子、5G、AIoT等晶片需求興起,已經對全球產業造成結構性的改變,目前市場對成熟晶片的需求大爆發,未來供不應求的情況將更嚴重,過去以推進製程技術來降低成本賺錢的摩爾定律必需修正。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力積電銅鑼廠規劃產能每個月10萬片,預計自2023年起分期投產,滿載年產值600億元。(圖/胡華勝)這個嚴重的狀況是結構性的不足,中價位(0.1至45奈米)這個區域全球的產能是固定的,今天車用電子要多一點其他類別的就要砍掉,全球幾乎這個區域的產能都沒有增加,汽車自動化、AI、IoT、5G需要這個區域的晶片,不用最新製程,開設銅鑼就是要解決這個結構性問題,把價格合理化,也讓大家願意投資。至於營運策略,黃崇仁提出反摩爾定律(Reverse-Moore’s Law)來說明,一條12吋晶圓廠投資金額高達千億台幣,一座3奈米12吋廠更要價6,000億元,晶圓廠承受龐大的財務、技術與營運風險,相對IC設計本小利厚,要透過反摩爾定律,讓晶圓製造與其他產業上下游建立利潤共享、風險分擔的合作模式,才能讓半導體產業健康活下去。蔡英文總統出席力積電銅鑼廠動土典禮表示,台灣半導體具備國際親身力的廠商很多,可以上下游合作強強聯手,打產業的國際盃。(圖/胡華勝)在藉由創新技術提升價值方面,力積電是全球唯一同時擁有記憶體及邏輯製程技術的晶圓代工廠,雖然技術不是最尖端,但是已經成功推出記憶體與邏輯晶圓堆疊的Interchip技術,異質晶圓堆疊突破了晶片之間資料傳輸的瓶頸,讓運算效能、省電效率大幅躍進2、3個製程世代。黃崇仁表示,自25年前力晶在新竹科學園區興建第一座8吋半導體廠後,歷經全球金融風暴、DRAM產業大洗牌、2012年力晶大虧下市、經營模式轉型、償還1,200億元鉅債、企業重組,如浴火重生般以力積電在銅鑼啟動新廠建設,對全體員工意義重大。
缺貨缺到客戶慌!黃崇仁:晶圓產能一路缺到2022年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30日召開興櫃掛牌前法人說明會,董事長黃崇仁表示,全球晶圓代工產能不足會持續到2022年之後,原因包括需求成長率大於產能成長率,且包括5G及人工智慧(AI)等應用將帶動更多需求。然而建造新晶圓廠成本高昂且至少需時三年以上,期待新產能緩不擠急,產能吃緊已經到了客戶會恐慌的情況,力積電此時提出重新掛牌上市的時機正好。力積電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22.3億元,毛利率達25%,營業利益率13%,稅後淨利20.3億元,每股淨利0.65元。力積電累計前10個月合併營收377.9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83.8%。力積電預計12月上旬興櫃掛牌,6個月後申請上市,預計明年第四季前可完成IPO。力晶科技於2012年12月下市,歷經八年時間將以力積電在12月登錄興櫃。黃崇仁表示,力晶已償還1,200億元債務,是唯一下市後不經重整持續營運的半導體廠,現已分割重組成力晶及力積電,由力積電在興櫃掛牌。力晶過去DRAM仰賴爾必達等技術母廠授權,但力積電21/1x奈米DRAM製程、40/28奈米邏輯製程等技術已是自行開發,而且掌握新一代3D封裝及AI Memory技術。黃崇仁表示,未來五年晶圓代工產能會是兵家必爭之地,沒有產能的IC設計廠會營運很辛苦。今年晶圓代工產能不足,原因在於產能增加十分有限,除了台積電積極擴充5奈米等先進製程產能外,近年來其它晶圓代工廠幾乎沒有增加產能,過去五年產能成長率不到5%,但今、明兩年的全球晶圓產能需求成長率卻達30~35%,2022年之後5G及AI大量多元化又會帶動龐大需求。黃崇仁表示,半導體產業現在若要興建新晶圓廠,一定會投資製程最先進的晶圓廠,包括28奈米或40奈米等成熟製程晶圓廠的投資建廠少之又少,然而蓋新晶圓廠的成本太高昂,由蓋廠到可以量產至少要三年時間,而目前來看近期在成熟製程有投資建廠計畫,只有力積電的銅鑼廠在明年3月動土。總體來看,新產能緩不濟急,產能會一路缺到2022年之後。
國產建材營運獲利續創新高 第三季獲利為去年同期的2.92倍
國產建材實業今天(9日)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與獲利持續創新高!第三季合併營收為47.06億元,稅後淨利達到7.38億元,為去年同期2.53億元的2.92倍。累計今年前三季稅後淨利達18.07億元,不僅是去年同期6.31億元的2.86倍,而且也超越去年全年稅後淨利的11.86億元,加上今年前三季的每股盈餘1.31元,也已超出去年整年度的0.8元,雙雙創下歷年的新高紀錄。國產建材實業指出,近年來國產建材實業推動差異化競爭策略,不僅建構了混凝土產地到餐桌的大溯源龐複管理作業系統,充分掌握原料品質與成本優勢,同時也在該作業系統扮演關鍵樞紐的台北港埠巨型廠區中,以雲端科技解決方案取得優勢專利,加上近期又連續三屆獲得有工程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混凝土工程特優獎,奠定堅厚的企業競爭優勢。目前在台商回流與擇優出貨策略點燃優勢基礎下,讓國產建材的營收與獲利表現屢創新高。國產建材實業第三季的合併營收為47.06億元,由於去年10月國產建材實業已經處分福建水泥,若與扣掉福建水泥後的41.68億元營收相較,營收增加5.38億元,年增12.91%。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獲利的部分,國產建材實業109年第三季「稅後淨利」突破7.38億元(每股盈餘0.56元),是去年同期的2.53億(每股盈餘0.17元)的2.92倍;累計今年前三季(1~9月)的營收為132.0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2.32億元(不含褔建水泥廠營收)增加了9.71億元,年增幅度達7.94%, 而「稅後淨利」更高達18.07億元(每股盈餘1.31元),較去年同期的6.31億元(每股盈餘0.41元)增加了11.76億元,不僅是去年的2.86倍,而且也遠遠超出去年整年度的獲利11.86億元。國產建材實業強調,台商回流力道強勁,眾多冠軍企業回台紮根,在全台各科學園區與工業園區積極實質建廠,而國產建材能在短時間大量澆築大型科技廠房與指標建案,以及協助科技廠房快速建廠,獲得台商回流9成指定使用,包括台積電南科、竹科研發中心、華邦電路竹廠、力晶科技銅鑼廠、台達電、宏達電、廣達電腦、和碩、群創光電、富田電機、美商科技品牌等數十家,龐大的建廠剛性需求,也帶動了國產建材實業的業績成長。國產建材實業強調,未來在電子大廠群聚效應的帶領下,台商回流會如鮭魚潮般前仆後繼,這些重大投資一旦形成龐大的房建與商建的規模經濟需求之後,更會帶動全台各重劃區域的快速發展,再加上8年8000億前瞻基礎等公共建設加快推動、容積獎勵催化都更危老重建形成規模,上述都會讓高端混凝土需求,一季比一季更為強烈,加上房建市場熱絡,全台知名建案的指定使用與支持,今年的營運是可以非常樂觀期待的。另外,位於南港廠開發案也預計在短期內通過權變計畫後,即將展開實質建設進程,讓國產建材實業的營運前景,非常亮眼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