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鋪
」40年回憶「和平新生天橋」將拆除 阿嬤怒吼:我家住這裡讓我怎麼走!
台北市和平東路、新生北路交界處,鄰近大安森林公園的「和平新生天橋」,原定於今(4)日開始封閉拆除,不過有守護天橋團體一早就到橋下抗議,反對北市府新工處的「突襲式」拆除,認為市府沒有和附近居民溝通,公告時間也太臨時。今日上午工人現身封鎖天橋時,場面一度火爆,不僅有居民激動扯掉封鎖線,還有阿嬤怒吼:「我家就住在這裡,你讓我怎麼走!」位於台北市和平東路、新生北路交界處的「和平新生天橋」,建成至今已逾40年,不僅是許多影劇、MV熱門取景地點,更是在地居民心中的都市記憶。不過,近期台北市政府新工處評估後,以「橋齡已達年限」為由預告將拆除天橋,有民眾不滿市府在拆除前10天才張貼幾張A4公告宣布,認為「完全沒與民眾溝通」,發起連署反對活動,獲得超過1500人響應。反拆團體4日也於天橋下方舉行記者會,要求市府重視程序,拿出相關評估報告與民眾溝通。反拆團體4日在天橋下舉行記者會,要求北市府重視程序,拿出相關評估報告與民眾溝通。(圖/報系資料照)師大地理系教授張國禎表示,天橋存在的意義在於交通安全、人群分流,並舉例鄰近龍安國小每年有2次以上校外教學都是到大安森林公園,1次就將近1000多人,「試問現在天橋拆除,他們如何過紅綠燈?」並指出才剛有幼兒園老師帶著孩童過天橋,若是天橋拆除,人行道那麼長且紅綠燈秒數短,老師難以全面照顧到學生安全。北科大建築系助理教授陳盈棻也表示,和平新生天橋不僅在交通上擁有重要價值,在文化上也十分具有意義,名導李安《飲食男女》、楊德昌《一一》都曾在此取景,就連南韓女團《少女時代》都特地選擇此地拍攝MV。她強調雖然天橋是作為交通設施存在,但隨著人們的生活互動延伸出更多價值,市府應該要再多加評估。在反對團體表達過程中,現場突然出現大批營造業工人拉起封鎖線,引發在場抗議群眾怒火,有阿嬤邊拆封鎖線邊喊「我家就住在這裡,你讓我怎麼走」,不過事後發現是新工處進行道路路基改善、人孔調降及道路銑鋪工程。「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體聯絡人蕭凡奕回應,看到工程人員架設封鎖線,已經引發在地居民憂心,他們呼籲市府暫緩施工,不做封橋動作,現在就把天橋還給正在使用的民眾,並在人民疑慮未清前,切勿做下一步動作,市府應正視民意,不要再未與民達成共識前就輕易做決定,引發民怨。對此,新工處回應,和平新生人行天橋拆除是為配合北市府「人本交通政策」,積極改善路口交通措施以確保用路人安全。另外涉及天橋保留議題部分,會持續與居民進行溝通。
新北市致力提昇道路品質 守護用路人安全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自108年起,針對部分使用量較大之老舊路段以標稱最大粒徑1英吋改質瀝青料配比瀝青混凝土鋪設,邀請專家進行輔導,從材料源頭的控管到現場施工品質的督導,至今已陸續完成57段主要幹道之鋪設,此外,為進一步提升道路公共工程瀝青混凝土材料品質,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及桃園市政府於112年8月28日共同簽署「基北北桃道路共好計畫-瀝青混凝土廠跨市協同管理合作備忘錄」,114年起將要求瀝青混凝土廠商必須透過第三方評鑑專家輔導並認證完成驗廠機制,進而全面提升瀝青混凝土道路品質,守護用路人安全。(圖片/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圖片/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工務局長馮兆麟強調,藉由系統化數據及現地道路破損程度,作為後續銑鋪決策之參考依據,並秉持著永續利用的精神,將堆積如山的瀝青刨除料改良應用於「冷拌再生瀝青混凝土」及「再生再利用粒料(R60C3)」等路基置換工法,除有效去化及再利用瀝青刨除料,也提高路基之承載能力。(圖片/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圖片/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此外,近年來夏季連日高溫且經常有短時間強降雨等情況發生,為避免道路發生破損或車轍等問題,除了路面鋪設材料採用標稱最大粒徑1英吋粒材外,膠結材採用黏度較高之改質瀝青料以提升骨材間包裹性及穩定性,使路面在天氣驟變高溫多雨的環境下,不易產生粒料剝脫及變形凹陷或破壞等情形。(圖片/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圖片/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北市113年度擇定之專案道路為板橋區民族路(273巷~實踐路(單向))、新店區北新路一段(中華路~中正路)、新莊區新北大道二、三段(中港南路~新知八路)、中和區中山路二、三段(錦和路~民富街)、八里區龍米路一段接五股區成泰路四段(龍米路一段87巷~孝義路(單向))、永和區永和路一段(永貞路口~中山路一段路口)、樹林區保安街一、二段(大安路~三多路)、三重區重新橋(重新路五段~集成路)及鶯歌區中正一路(阿四巷~建德二巷)等共計9條路段進行全面性道路銑鋪工程,截至目前板橋區民族路、新店區北新路一段、八里區龍米路一段接五股區成泰路四段、三重區重新橋、鶯歌區中正一路等5條路段已鋪設完成,並於鋪設完成後禁挖2年避免完工後路面重複開挖,且考量用路人行車之安全性及舒適度,實施人手孔減量政策,除必要性人手孔外,相關單位皆需配合辦理人手孔降埋作業,使道路平整度大幅提升。(圖片/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圖片/新北市政府工務局)養工處長鄭立輝指出,市府堅持品質及環保並進的精神,結合科技創新應用持續推動路面改善,以客觀分析道路鋪面狀況、因應環境的變化選擇適合性的材料,朝節能減碳及提高路面使用年限方向邁進,迄今接獲很多用路人的肯定與支持,新北市將持續努力共創多贏局面。新北市政府工務局 廣告
華江橋進行改善工程 明起夜間分階段封道
華江橋為連接雙北的重要橋梁,交通量龐大,但機車道老舊破損、照明不足,新北市養工處將在24日至30日每天晚間11時至隔天清晨6時,封閉全段機車道及最外側汽車道施工;其中24日至27日分階段封閉部分匝道更換LED燈具,提醒用路人配合交管人員指揮通行。工務局長馮兆麟指出,華江橋板橋往台北市方向機車道路面已達使用年限,且老舊破損,銑鋪改善目的在提供用路人安全舒適的行車環境,並汰換華江橋上路燈,優化夜間照明亮度,保障用路人交通安全。養工處說明,銑鋪施工分兩階段,第一階段24日至25日每天晚間11時至翌日清晨6時,封閉全段往台北市方向的機車道,機車請改由萬板橋及光復橋行駛;最外側汽車道及通往永和、新店、士林、北投方向環河快速道路匝道也將封閉,車輛沿西園路轉相關道路行駛。第二階段26日至30日每天晚間11時至翌日清晨6時,封閉全段往台北市方向的機車道,機車請改由萬板橋及光復橋行駛。此外,此階段雖封閉上橋處最外側汽車道,但不影響車輛通行。LED燈具更換工程則分四階段,每天夜間12時至隔日清晨6時施工,第一階段工程於24日起,封閉範圍為板橋往台北市方向機車道及周邊匝道,人車可沿文新路銜接行駛萬板橋。第二階段25日起施工,封閉板橋往台北市方向汽車道及周邊匝道,人車沿環河南路至台北通行。26日第三階段施工,封閉北市往板橋方向機車道及周邊匝道,改由台北市桂林路行駛萬板橋至板橋。27日第四階段施工,封閉台北市往板橋方向汽車道及周邊匝道,改由萬板橋通行。
慶城街塌陷處已填平 目前開放雙向通車
台北市慶城街一處都市更新工地23日發生坍塌意外,路面塌陷造成4輛車與路樹受損,所幸無人員傷亡,不過北市在基泰大直工地案後,又出現較大規模的工地下陷,引發各界關注。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25日前往現場視察,他表示,塌陷處已在24日下午全部填平,昨觀察填平的地方沒有繼續沉陷,因此在上午10時開放雙向通車,並於晚間重新銑鋪AC瀝青,26日上班日可恢復正常。慶城街23日晚間發生工地塌陷,下陷範圍長4公尺、寬30公尺、深度1.5公尺。台北市長蔣萬安獲報第一時間到場勘查,並判斷工地正準備連續壁工程,施做14公尺深、120公分寬的導溝,初步了解因內部支撐力不足,造成外導溝旁路面下陷,經緊急灌漿後讓地層趨於穩定。李四川昨前往視察指出,塌陷處已在24日下午全部填平,昨早觀察填平的地方沒有繼續沉陷,因此在昨天上午10時開放雙向通車,晚間車輛較少時會重新銑鋪AC瀝青,今天上班大概就能恢復正常,另人行道與側溝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在10天內處理完成。他表示,除了對建商開罰18萬元,承包商也要依照規定提出復工計畫,經審查並委託專業技師公會確認安全無虞才可復工,如果有異狀還是會要求停工。面對類似工安事件不斷發生,李四川說,政府在原本的制度裡沒有介入監造,現在改為由政府委託專業公會監測,台北市都更涉及舊建物拆除及新建物興建,在新舊結構體上可能比別的縣市發生比較多問題,原則上不是一般空地施工所以較多危險性,會要求公會包括施工廠商,施工時一定要謹慎妥善處理新舊結構。
重新橋日均車禍1.5人受傷 新莊端今明夜間封閉銑鋪
連接新北市新莊、三重的重新橋事故頻傳,根據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今年上半年平均1天將近1起車禍、1.5人因車禍受傷,因此養工處將於今、明2天夜間封閉橋梁,施作新莊端的銑鋪工程,以提升行車安全,屆時將有交管人員在場指揮改道,若遇雨天或天候不佳則順延。新北市交大統計,今年1至6月,重新橋的車禍事故共有157起、受傷人數271人,其中機車道事故就有154件、267人受傷,汽車道也有3起4人受傷。平均1天就發生將近1起車禍事故、約1.5人因車禍受傷。新北市為了解決重新橋機車事故頻傳的問題,去年曾於新莊往三重方向機車道裝設區間測速設備,成為「全國首創」,但因速限僅有40,不僅引發民怨,也被地方議員批評「不要坐在冷氣房裡規畫」、「面子問題不如機車騎士生命財產安全!」最後僅實施1個月就草草退場。新北市養工處表示,重新橋為連接三重及新莊兩地的重要橋梁,往來車流量大,但因新莊端交通事故發生頻繁,因此與交通局等相關單位決定,將重新橋新莊端雙向機車道分隔島調整改善,打除部分分隔島重新銑鋪,以提升重新橋的行車安全。養工處說明,此次工程分2天施工,今天晚間10時到明天上午6時,將封閉往新莊方向全線道路;明日晚間10時到8日上午6時則封閉往三重方向,屆時汽、機車須配合交管人員引導改道,車輛由堤外道路疏洪十六路通行,客運業者則改道中山高架及新北環快,不影響既有站牌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