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克教
」 印度 錫克教 印度教離奇陳屍「大型步入式烤箱」!加國超市19歲女店員值班後喪命 死因仍不明
加拿大東南岸的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日前傳出一起詭異命案,一名沃爾瑪超市(Walmart)女員工被發現陳屍在店內的「大型烘焙烤箱」中,目前警方仍在展開調查,尚未透露具體死因及任何細節。根據外媒《CBC News》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19日,警方在晚間9時30分左右接獲報案,前往新斯科細亞省哈利法克斯(Halifax)蒙福路(Mumford Road)1間沃爾瑪超市,發現死者為當天有值班、現年19歲的女性員工。警方進行調查後,在22日透過聲明稿指出,死者被發現在該門市麵包店部門的「大型步入式烤箱」中,但目前還未掌握死因和詳細的案發過程。報導稱,警方沒有公布死者姓名,事發的沃爾瑪分店在22日暫停營業,公司發言人則聲明表示,「該分店因全力配合警方調查而暫時關閉」。海事錫克教協會(Maritime Sikh Society)秘書辛格(Balbir Singh)透露,協會已與死者母親取得聯繫,獲悉該女子及其母親原籍印度,2、3年前來到加拿大,加入了當地的錫克教社區,「這是一起非常悲慘的事件,每個人都深受傷害,我們正在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我們迫切地想知道這個年輕女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辛格說,目前協會也正在為死者母親提供心理輔導,並著手處理死者後事,希望能幫忙安排住在印度的其他親屬前往加拿大。
「詐」彈威脅爆不完!印多家航空遭惡作劇影響航班 損失金額逾3億
近日,印度多家航空公司的飛行航班遭受炸彈死亡威脅,雖然最後都被證明是虛驚一場,但各種僅僅19日上午到20日上午24小時間,各種遭到取消、緊急迫降的航班超過30架以上。根據印度航空業者估計,目前各家航空公司因此遭受的財務總損失保守估計已經超過8億盧比(約新台幣3億元)。綜合印媒報導,10月14日,印度航空(Air India)一架從孟買飛往紐約的波音777客機在起飛後接獲炸彈威脅通報,因此緊急轉飛往德里機場迫降,所幸最後證實僅是虛驚一場。而這僅僅是接下來印度各家航空公司遭受一連串「詐彈威脅」的開端。印媒指出,大量國內與國際航班遭遇不實炸彈威脅,如今已然成為新德里當局最關注的航空安全議題,該國最大的航空「印度航空」近日來已接獲至少70次炸彈恐嚇,雖然全部都被證實是虛驚一場,但已經該公司其機師與機組人員疲於奔命。此外,同樣受到威脅的航空公司還包括:靛藍航空(IndiGo)、阿克薩(Akasa)航空、塔新航空(Vistara)、香料航空(SpiceJet)、印聯航空(Alliance Air)等。儘管印度警方曾於15日逮捕1名疑似涉案青少年,但之後仍有多件假炸彈威脅透過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發送,因此印度民航機構(MOCA)也於16日舉行會議,商討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印度、加拿大2國近期才因錫克教領袖命案而互逐外交人員,加上印度當局聲稱,錫克教分離主義分子曾試圖襲擊印度飛往加國航班,相關事件是否具關連性,仍需進一步調查。
明年逾40國大選!英國《衛報》︰台灣「壓力最大」 恐導致中美對抗局勢升級
全球明年(2024年)將有破紀錄的逾40國舉行全國大選,這些國家佔全球人口40%以上,也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很大的一部份,個別或整體的選舉結果或將重塑21世紀的世界秩序。其中,台灣的總統及國會大選與烏克蘭並列,堪稱是「壓力最大」的幾場關鍵選舉之一,其結果恐導致美中2大國的對抗局勢全面升級。據英國《衛報》的報導,明年的民主選舉「超級盃」(Super Bowl),參賽者有強大且富裕的美、英、印度等國;有南蘇丹等最弱勢的國家,也有俄國、伊朗等傳統被西方世界視為專制的國家,以及台灣、烏克蘭等「壓力最大」的國家。如今隨著中升美降及南方國家的崛起,明年多場民主選舉所帶來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恐進一步破壞正在土崩瓦解的舊世界秩序。其中,下個月的台灣大選將會是一場人民在美中2國強烈外部壓力下,投出貨真價實一票的關鍵選舉。如果立場傾向法理台灣獨立的民進黨再次勝選,可能迫使中國採取更激進的武力統一備案,屆時台海衝突恐不小心將美國和區域盟友捲入,形成一場大規模、多國參與的世界大戰。與此同時,在俄烏戰爭陷入停滯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5年任期即將結束,不過由於烏克蘭憲法規定,戒嚴期間不得舉行總統選舉,因此原定明年春季舉行的烏國總統大選恐遭到推遲。相較之下,掌權近25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已在選前監禁、流放所有競爭對手,因此俄國總統大選也被《衛報》視為「最虛假」的選舉,普丁試圖爭取第5個總統任期的行為更像是沙皇加冕,而其盟友白俄羅斯也緊跟在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占主導地位,而莫迪本人則被視為印度政界的超級巨星。然而,他缺乏吸引力的獨裁傾向,體現在對獨立媒體業的限制、海外錫克教領袖的暗殺,以及對喀什米爾(Kashmir)爭議領土的殘酷軍事鎮壓上,這將引發民眾對印度選舉公平性的質疑。 歐洲的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埃西亞、芬蘭和歐洲議會,也將在明年舉行大選,大眾普遍擔心民族及民粹主義、反移民、排外激進政黨將在選舉中大有斬獲,複製義大利、芬蘭和斯洛伐克等國近期的選舉結果。此外,獨立於歐陸的英國雖自豪於其悠久的民主傳統,但過去一年卻經歷2任非經由大選產生的保守黨首相,且現在還不確定明年大選能否順利舉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日前已下令進攻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若以哈戰爭持續到明年,納坦雅胡將有藉口推遲選舉,不過根據民調顯示,多數以色列民眾希望納坦雅胡的極右翼聯盟能夠下台,因為他們未能防範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哈瑪斯(Hamas)10月7日的突襲,還以拯救人質為由,屠殺大量巴勒斯坦平民。 明年底,全球焦點都將轉向美國,透過世界媒體話語權將全球劃分成民主和專制陣營的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若未能擊敗目前最有可能挑戰他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國際秩序可能將向威權和獨裁傾斜,且俄烏戰爭可能會因此以烏克蘭的失敗告終。
印度又想暗殺美籍「錫克教領袖」! 緝毒局特工臥底「諜對諜」活捉幕後黑手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今年9月才指控印度政府官員,涉嫌在6月18日派遣特工,暗殺2015年正式成為加拿大公民的錫克教領袖、卡利斯坦分離主義者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如今美國檢方又在美東時間29日指控1名印度政府官員,密謀以1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12.4萬元)的價格,買兇殺害另1位在紐約的卡利斯坦分離主義領袖、美國公民潘努(Gurpatwant Singh Pannun),而且新證據更顯示該名官員便是尼賈爾之死的幕後黑手。綜合《美聯社》、《印度時報》、《印度教徒報》的報導,美國紐約曼哈頓首席聯邦檢察官威廉姆斯(Damian Williams)於美東時間29日公布起訴書,指控1名來自印度政府的官員,密謀以10萬美元的價格,招聘1位國際毒品走私犯,暗殺定居在美國紐約的潘努。不過美國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DEA)隨後便安排了1名臥底特工假扮殺手,設局實施誘捕。據悉,該份起訴書並沒有透露上述印度政府官員的真實身分,僅描述其為代號「CC-1」、負責「安全管理」及「情報」領域的「高階校級官員」,且據說以前曾待過印度最大的武警部隊「中央後備警察部隊」(Central Reserve Police Force,CRPF)。起訴書還指控另一名52歲的印度公民古普塔(Nikhil Gupta)涉嫌犯下僱傭謀殺罪和共謀僱傭謀殺罪,這些指控最高可判處20年監禁。起訴書指出,古普塔當時聯繫了1名犯罪同夥,要求他協助尋找1位殺手來執行暗殺計畫,但那名犯罪同夥實際上卻是DEA的眼線,而該名眼線後來也介紹了1名暗地裡其實是DEA特工的殺手給古普塔認識。起訴書續稱,「CC-1」在今年6月向古普塔提供了潘努的住家地址、電話號碼、日常生活習慣等種種細節,還包括了監控照片,隨後古普塔又將這些情報轉交給假扮成殺手的DEA特工,並要求他「儘快實施刺殺計畫」,同時還警告別在美國、印度高層官員會晤的期間展開行動。更扯的是,尼賈爾6月18日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溫哥華遭2名蒙面歹徒槍殺後的隔天,古普塔便向臥底的DEA特工表示,「尼賈爾也是目標之一」、「我們有很多暗殺目標」,他還補充,因為尼賈爾被殺了,所以在紐約刺殺潘努的行動「無需再等!」強調「殺死他就是現在的首要任務」。檢方也合理懷疑,古普塔及上述的「CC-1」,應該就是刺殺尼賈爾的幕後黑手。華府1名不願具名的高級官員也聲稱,白宮早在今年7月底便首次意識到新德里當局試圖殺害潘努的陰謀。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還為此會晤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Kumar Doval),強調印度需要調查、追究相關人士的責任,同時還要求對方必須保證,不會再引發類似的事件,否則可能會永久地損害美印2國之間建立的信任。匿名官員續稱,拜登隨後更要求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J. Burns)前往印度,明確表示美國不會容忍此類暗殺活動,且希望印度政府能夠追究相關責任。拜登接著在9月於新德里舉辦的20國集團峰會上,也開宗明義地向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表達不滿。檢察官威廉姆斯事後在聲明中指出:「我們不會容許美國本土出現暗殺美國公民的行為,同時也會做好準備,隨時調查、起訴和挫敗任何試圖在國內外傷害和打壓美國公民的人。」不過,有鑑於拜登政府高度重視與新德里的關係,並試圖透過印度抗衡中國在印太及其他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因此也讓本案變得極其敏感,白宮對此也拒絕就古普塔的相關指控發表評論,僅表示政府官員迅速採取了行動。錫克教徒為尼賈爾的死發起示威。(圖/達志/美聯社)對此,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巴格奇(Arindam Bagchi)也在29日的聲明中指出,「印度嚴肅看待美方發布的訊息,因為它們嚴重侵犯了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相關部門已在研究此類議題。」他還補充,新德里將根據調查委員會的結果採取必要的後續行動,但巴格奇並未明確點名哪個機構或官員將領導相關調查。回顧歷史,錫克教(Sikhism)是印度次大陸的一神教,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其在1799年至1849年間,曾在該地區建立過錫克帝國(Sikh Empire),然而該帝國最終在1849年第二次英國錫克戰爭結束後解體。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錫克教徒掀起了卡利斯坦運動(Khalistan),試圖重新建立一個名為卡利斯坦的錫克人主權國家,因此被新德里當局視為恐怖份子。一直到1984年6月印度政府發動藍星行動後,錫克教民兵武裝才遭到瓦解。現今大部分錫克教徒都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而加拿大則是旁遮普邦以外最大的錫克教僑民所在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僑民支持卡利斯坦運動和分離主義,而尼賈爾和潘努就是其中2位著名的領袖。
加拿大錫克教領袖遭刺殺!杜魯道指控印度政府所為 2國外交衝突升溫
2015年正式成為加拿大公民的錫克教領袖、卡利斯坦分離主義者尼賈爾(HardeepSingh Nijjar)長年遭新德里當局通緝。巧合的是,他也在今年6月18日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遭2名蒙面男子槍殺。如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當地時間18日正式指控印度政府為幕後黑手,加劇了印加2國的外交衝突。綜合CNN、BBC、《路透社》的報導,今年夏天,著名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的一座寺廟外遭到槍殺。這起事件徹底激怒了他的支持者,並加劇了世界各國的錫克教分離主義者與印度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7月初,錫克教徒分別在倫敦、墨爾本、舊金山和多倫多等城市走上街頭抗議印度政府,他們認為新德里當局應對尼賈爾的死負起責任。對此,印度外長蘇傑生(S. Jaishankar)還曾強烈抨擊加拿大政府允許錫克教徒在示威活動中,諷刺「印度聖雄」甘地(Indira Gandhi)在1984年遭暗殺的行為。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在9月於新德里舉辦的G20峰會期間,針對加拿大當地的錫克教徒示威,向杜魯道表達強烈不滿。但如今,杜魯道卻在18日表示,根據加國政府收集的情報顯示,與印度政府有關的特工策劃並暗殺了尼賈爾。杜魯道還認為,加拿大並不是試圖「挑釁」印度或將局勢「升級」,只是「擺出事實」,「政府將追蹤證據,釐清這起謀殺案的責任歸屬。」加拿大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也為此推遲了代表團原定10月訪問印度的計畫,並暫停2國的貿易談判。加拿大外交部長喬莉(Mélanie Joly)則驅逐了1名印度外交官,指控該外交官是印度駐加拿大情報機構的負責人。但印度外交部則否認該項指控,稱其「荒謬」且具有政治動機,同時還指責加拿大窩藏恐怖分子,並同樣將1名加國的高級外交官驅逐出境。甚至在20日警告其公民不要前往加拿大部分地區,「該國的仇恨犯罪、宗派暴力和反印度活動急劇升溫,因此建議印度國民避免前往曾經發生此類事件的地區和潛在場所。」回顧歷史,錫克教(Sikhism)是印度次大陸的一神教,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其在1799年至1849年間,曾在該地區建立過錫克帝國(Sikh Empire)。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錫克教徒掀起了卡利斯坦運動(Khalistan),試圖重新建立一個名為卡利斯坦的錫克人主權國家。一直到1984年6月,印度政府發動藍星行動後,錫克教民兵武裝才遭到瓦解。現今大部分錫克教徒都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而加拿大則是旁遮普邦以外最大的錫克教僑民所在地。近年來,越來越多僑民支持卡利斯坦運動,而尼賈爾就是其中1位著名的領袖。
曾害2700萬人無法上網 印度錫克教分離主義領袖「自首被捕」
印度錫克教分離主義領袖辛格(Amritpal Singh)23日在旁遮普邦被捕,為其引爆1個多月的「叛亂」暫時畫下句點。印度政府先前為了將他緝捕到案,甚至不惜切斷全邦網路,導致旁遮普邦2700多萬居民無法上網。據《衛報》報導,現年30歲的辛格崇拜在1980年代發動叛亂的卡利斯坦運動(Khalistan movement)領袖賓德蘭瓦勒(Jarnail SinghBhindranwal),並模仿賓德蘭瓦勒的穿著與鬍鬚。而一直在檯面下活動,令外界對他所知甚少的辛格,直到2022年2月帶上百名武裝信徒闖入旁遮普一處鎮警局,要求警方「釋放被捕的助手」才廣為人知,與引起印度政府高度關注,但印度政府不只無法阻止信眾上街聲援辛格,擁有大量錫克教徒的西方國家,還發生教徒抗議與攻擊印度大使館事件。辛格之所以能引爆跨國運動,主要來自歷史因素。旁遮普是錫克教發源地,曾建立錫克帝國,但在現代印度,錫克教信徒只占印度總人口1.7%,導致宗教、主權獨立問題騷亂不斷,而錫克教護衛刺殺甘地女兒、印度前總理與印度教徒的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更引爆印度北部大規模血腥宗教動亂。印度政府從此禁止卡利斯坦運動與限制錫克教徒權力。因此,印度政府事後動員數千員警、在邦邊境設置路障、限制辛格妻子行動與切斷全邦網路反應也就不難理解,但令警方難堪的是,辛格在一場飛車追捕後順利逃脫,警方之後把搜索擴大到印度北部,與要求尼泊爾監視辛格有無入境。錫克教最高領袖羅德 (Jasbir Singh Rodde)表示,辛格23日在莫加(Moga)一座錫克教聖地晨禱後「自首」並被警方帶走。但辛格引發的騷亂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為追捕錫克教領袖 印度政府鎖網路「影響2700萬人」
印度政府為了追捕一名逃亡錫克教分裂分子辛格(Amritpal Singh),連續4天封鎖了旁遮普邦(Punjab)約2700萬人的上網權限。警方說,目前至少有112人被捕,而辛格仍在逃。據《CNN》報導,旁遮普邦政府於18日宣布24小時網路禁令,因為當局發起了追緝辛格的行動,約2700萬人受影響。據了解,這是印度政府第3次宣布延長網路禁令,該法律允許切斷網路,「防止任何煽動暴力及任何擾亂和平,與公共秩序的行為。」據當地電視台報導,數百名辛格的支持者,手持刀劍和棍棒,穿過旁遮普邦街道,而警察和軍人也部署在該州的幾個地區。旁遮普警方19日表示,至少有112人被捕,辛格仍在逃。辛格是錫克教分裂主義「哈利斯坦運動」(Khalistan)的領袖,該運動被印度政府視為會嚴重威脅國家安全,但在國外還是有一些錫克教徒給予支持。加拿大世界錫克教組織(WSO)19日在聲明中,譴責了逮捕辛格的行動。辛格的一些支持者在上周破壞了倫敦的印度公署,促使英國當局譴責此事件,稱這是可恥且完全不被接受的行為。對此,印度外交部回應,英國政府會立即採取措施,逮捕和起訴涉案人員。據了解,印度擁有8億網路使用人口,人數僅次大陸,而現在鎖網路的狀況變得越來越普遍,網路自由的倡導組織Access Now的一份報告稱,印度在去年鎖了84次網路,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這影響了數百萬人的日常生活;報導稱,網路將印度偏遠農村和發展中成市連接起來,成為重要的社會和經濟生命線。
墨爾本市中心爆嚴重衝突 錫克教徒、印度教徒群毆
1月30號澳洲墨爾本的錫克教徒,和印度教徒在市中心爆發衝突。據澳洲媒體ABC報導錫克教徒試圖,將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區(Punjab region)獨立建國,近年來他們紛紛移居澳洲,發起「獨立錫克教邦運動」,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30號,錫克教徒在聯邦廣場(Federation Square)進行公投,沒想到一群印度教徒也抵達現場,雙方約100多人發生激烈鬥毆,一名男子頭部嚴重撕裂傷被送醫,有不少人受輕傷過程相當混亂,警方以胡椒噴霧阻止雙方混戰,並將其中兩名男子逮捕到案。
無視排燈節禁令 印度德里居民狂放鞭炮空汙惡化
近期由於印度首都德里(Delhi)污染指數持續惡化,先前德里環境部長戈帕爾( Gopal Rai)宣布,在排燈節期間鳴放鞭炮者,將會面臨6個月的刑期與2000盧比(折合78元)的罰款。但即便祭出如此嚴峻的刑責,德里市民還是無視政府的法規禁令,在排燈節期間瘋狂鳴放鞭炮,讓德里當地的空汙指數持續惡化。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在24日排燈節當天,德里當地的空氣質量直接被標記為「危險」,在德里Jahangirpuri區域,甚至測得768的誇張數值,這個數值是平日「良好」水平下的15倍以上,由此可見24日當天德里當地空氣汙染之嚴峻程度。其實德里是全球空屋最為嚴重的首都,但除了排燈節的因素外,主要是冬季的冷空氣。每年12月中旬至2月這段時間,德里附近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等地區,都會因為冷空氣的關係滯留大量工廠、汽車排放的廢氣,或是燃燒農田稻稈而產生的濃煙。所以德里市政府為了改善德里當地的空汙情況,就才在9月公布了鞭炮禁令。除了禁止民眾燃放鞭炮外,被發現存儲、販售篇砲的人,罪剛將會面臨3年有期徒刑與5000盧比(折合新台幣約1940元)的罰款。報導中指出,德里民眾在排燈節所燃放的鞭炮,會因為低風速的因素,讓鞭炮中的汙染物停留在低層大氣中,這會導致空氣中的PM2.5濃度大為提高,會對民眾的肺部導致一系列的疾病。但即便如此,在排燈節(Diwali)首日,德里當天還是有不少民眾無視禁令瘋狂鳴放鞭炮。據了解,排燈節是一個為期五天的印度教傳統節日,耆那教、印度教與錫克教慶祝「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在這節日中,除了會點上各式油燈外,民眾也會鳴放鞭炮慶祝。但由於近年來印度政府數次對排燈節下達鞭炮禁令,不少印度教徒認為,這種禁令某種程度上是「反印度教」,甚至認為這項禁令其實是具有宗教歧視性的。
英女王逝世/查爾斯繼承「被詛咒的王冠」 擁有的王者難逃噩運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女王伊利沙白二世(Elizabeth II)駕崩後繼任,並繼承女王留下的各式物品,其中還包括擁有致命詛咒的「伊莉莎白王后冠」,相傳任何戴上它的男性都會招致不幸,有外沒就指在國葬當天,可能會由卡蜜拉代為戴上。男人戴「被詛咒的王冠」下場慘。根據《鏡報》等英媒報導,這頂製造於1937年的王冠,是伊莉莎白王太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作為喬治六世的夫人登基時使用,王冠由鉑金製作,正面的十字架上鑲嵌著曾是全球最大顆、逾100克拉的印度鑽石「光之山(Koh-i-Noor)」。「伊莉莎白王后冠」擁有致命詛咒,400年來見證多起悲劇。這顆鑽石有象徵「征服」的意思;據英國珠寶網站 (Crown Jewels ofthe United Kingdom)提到,光之石曾多次轉手至各帝國領袖手中,像是蒙兀兒皇帝、沙阿等,不過1813年跟著錫克教領袖蘭吉特·辛格(Ranjit Singh)返回印度,然而,這顆鑽石卻有著許多不幸的傳說,辛格當時江光之石交給宗主國英國,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並於1877年下令重新切割拋光,並在1902年首次被鑲進英國王冠、被使用於英王愛德華七世妻子亞歷山德拉王后冠上,光之山曾被用在三位王后的后冠上。查爾斯親自戴上「光之山」的機率不大。(圖/翻攝自@RadarsTrend推特)伊莉莎白王太后最後一次配戴是在女兒伊莉莎白二世1953年加冕典禮上,而這頂王冠最後一次亮相是在2002年伊莉莎白王太后的葬禮、被放在她的靈柩上。查爾斯三世接下來會獲得這頂王冠,但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光之山就未曾出現在「君主」頭上,報導就提到,查爾斯親自戴上這顆被詛咒鑽石的機率不大,反而是王后卡蜜拉可能會配戴,不過以歷史來看,王后通常也會擁有一頂自己專屬的后冠。
印度官員想證明「聖河」水最乾淨 大口喝下後超糗被送急診
印度一名來自印度北部的旁遮普邦首席部長,為了證明一條被稱為「聖河」的小河水質乾淨,竟然當眾大口喝下河水,想證明河水乾淨,沒想到兩天後他就因嚴重胃痛送醫,甚至不敢張揚是自己在沒有隨扈陪同下,悄悄去醫院急診的狀況。據印度媒體《Indian Express》報導,旁遮普邦首席部長Bhagwant Mann直接從錫克教聖河「卡利拜因河」(Kali Bein),取用一大杯水並當場喝下,來證明水質乾淨到可以生飲,這日正好是這條河淨水運動的22週年,過去這裡曾受到嚴重工業污染,直到2000年後錫克教徒發起淨水運動。沒想到自信滿滿地他,竟在兩天後出現嚴重胃痛的狀況,從官邸趕緊到德里的醫院急診,他的病情也被政府單位保密,完全在沒有隨扈的情況下被送往醫院,而他的病情據報導消息來源也指出,和他飲用河水有關。
禱告期間突「闖金殿拔劍」...男慘遭信徒拖出活活打死 驚悚畫面曝
印度日前有一名男子突然在禱告期間跨越柵欄,闖入內殿後把放置在經文旁邊的劍抓起,現場信眾認為他的行為是褻瀆神明,將他抓到外面活活打死,目前當地警方已針對此案件展開調查。綜合外媒報導,事發於旁遮普邦錫克教金廟(Golden Temple),18日晚間突然有一名年約20、30歲的男子,他頭綁著黃布條進入金廟,沒想到他竟在信眾禱告期間突然跨越欄杆闖入內殿,將放置在錫克教經文《古魯·格蘭特·薩希卜》(Guru Granth Sahib)前方的劍抓起,整個過程全都被現場直播畫面拍下。依據影片,男子跨越欄杆時,現場信徒趕緊上前制止,之後粗暴地將他拖出內殿,抓到外面後被活活打死,還有其他消息指出,該名男子雙手被綑綁於身後,遭到群眾瘋狂圍毆、踢踹。目前當地警方已針對此案展開調查,並調閱監視器畫面,以確認該名男子進入金殿的時間點以及是否有其他同行者。
印度農民抗議史上最大改革法案 NGO提供腳底按摩機繼續長期抗爭
印度農民包圍首都新德里的行動,已經持續超過三,10多萬名民佔領公路、在馬路上紮營,就是為了反對印度總理莫迪推動的農業改革。不過隨著抗爭進入延長賽,為了體恤這些示威者的辛勞,現場竟出現腳底按摩機進駐!根據《印度時報》(Indiatimes)報導,莫迪推動新農業法案,表示農民可以和中盤商、大型零售業者及出口商自由議價,強調這項作法對農民有益,但對近6成以務農為生的印度民眾而言,他們擔心新法上路後,過去印度提供的「最低保證價格」會被取消,並批評莫迪是在圖利大企業。有非政府組織為了體恤這些農民的決心,因此在現場提供了腳底按摩機。(圖/達志/美聯社)隨著這起示威活動進入第三週,宛如是農民和政府的延長賽,看誰撐得久就獲勝,有非政府組織為了體恤這些農民的決心,因此在現場提供了腳底按摩機,讓他們舒緩農民們在野外露宿的情況。不過針對這起示威抗議,有印度政府官員竟稱,這些示威者是受到中國大陸和巴基斯坦煽動,引發爭議!綜合印度的媒體報導,當一的聯邦國務部長丹偉(Raosaheb Danve)認為,這些農民之所抗議,全是鄰居巴基斯坦和大陸的扇動所致,不過丹偉的這番言論,卻惹怒徳里錫克教廟宇管理委員會(Delhi Sikh Gurdwara Management Committee,DSGMC)。他們認為,這些農民為國家日以繼夜奮鬥,為生產糧食提出貢獻,加上示威者們和平靜坐抗議,但丹偉卻將抗議推託給鄰國,這樣的言論實在不恰當。
200頭聖牛奔來!印度教徒「趴地抱胸」等被踩...再用牛屎尿治療
對印度教徒來說,排燈節(Diwali Festival)為年度最重要的節日,主要是慶祝「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活動期間,有個傳承數百年的古老儀式「聖牛踩踏」,數十名印度教徒躺在街道上,雙手緊抱胸,等著被奔牛踩過,他們認為被踩到的人之後逾到的困難會減少,好運也會增加。(圖/翻攝微丟視頻)根據《頭條新聞》報導,15日是印度排燈節第二天,烏賈因等地區有數十名印度教徒自願躺在地上被奔牛踩過,影片中可以看到當地人會用鮮花、孔雀毛、鈴鐺等裝飾物將牛盛裝打扮一番,而這些男人們將並排躺在大街上,雙手緊抱胸,等著200多頭聖牛狂奔而來,踩在他們身上,他們認為若被牛踩到,今後遇到的困難將會減少,其運氣也會隨著身體康復而增加,當地人還會使用牛糞和牛尿來治療輕傷,他們認為這非常有藥用價值。(圖/翻攝微丟視頻)(圖/達志/美聯社)排燈節也稱光明節,活動一共持續5天,於每年印度曆八月裏或八月前一周的第一個新月日舉行,是耆那教、印度教與錫克教慶祝「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之後也被看作「內心之光」的慶典。(圖/達志/美聯社)
一次隔離40000人!「超級傳播者」死後才確診…剛參加完宗教活動
印度一名70歲老翁日前過世後,被檢查出感染新冠病毒;他過世前不僅將病毒傳染給19名親友,還曾參加了大型宗教活動,導致附近20個村莊約40000人被迫隔離,成為超級傳播者。據《BBC》報導,70歲的辛格(Baldev Singh)是一名居住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Punjab)的錫克教傳教士,他造訪義大利、德國後返回印度,又接著參加了錫克教相當盛大的Hola Mohalla節活動,為期6天,每日參加人數至少有上萬人。辛格去世一周後,共有19名親友篩檢新冠肺炎結果為陽性;政府一名相關人員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找到了與他直接接觸的550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我們已經封鎖了他居住地區共15個村莊。」之後相鄰的5個村莊也馬上封鎖,共約40000人受到影響。報導指出,這已經不是印度首次大規模隔離,之前是北部地區著名的紡織重鎮比爾瓦拉(Bhilwara);印度政府日前已宣布鎖國21日,不過期間民眾可自由出門,購買食物、藥物等民生用品。
公民法爭議!新德里喋血衝突 印度教和穆斯林歷史仇恨糾結
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近日發生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宗教暴力衝突,部分示威者因反對公民法修正案(CitizenshipAmendment Act,簡稱 CAA),從23日起,在新德里發起抗議,但接續兩天演變成印度教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游擊衝突,雙方紛紛以石塊、刀劍甚至是槍械作為武器,連日來的反公民法衝突,已經造成至少20人喪命,還有189人受傷,其中約有60人身受槍傷。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同城互殺」,形同暴民動亂。(圖/EPA)整起事件發生在23日,以新德里東北部為軸心的幾個穆斯林社區,發起了反CAA示威,抗議莫迪政府強推CAA,根據修正後的印度公民法,允許2014年12月31日前,受到宗教迫害,從阿富汗、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逃到印度的各大宗教難民,取得公民身分,但排除穆斯林,卻唯獨排除穆斯林,穆斯林民眾認為,莫迪意圖將印度打造成「印度教國度」。不料雙方支持者圍繞著宗教分野,演變成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血腥衝突。新德里動亂之下,忙著接待川普的莫迪並未對外特別聲明。(圖/AFP)由於新德里之亂爆發時,美國總統川普,正好在印度展開為期2天的國是訪問,川普和莫迪兩人會晤的短短數十公里之外,爆發極為激烈的流血衝突,讓莫迪顯得相當難堪。擁有廣大領土和眾多國民的印度,除了佔主導地位的印度教徒外,境內還居住著許多基督徒、錫克教徒(Sikh)、佛教徒與穆斯林等,但受到歷史和國家愛恨情仇影響,印度內部的穆斯林,經常成為印度民族主義勢力針對且攻擊的目標,據官方統計,印度全境13億人口中、穆斯林約佔15%,其中最具爭議的一塊,就在鄰近孟加拉邊境的阿薩姆邦(Assam),當地的穆斯林移民,被反移民的印度群眾視為「非法移民」。印度新德里爆發了至少10年來最大規模宗教衝突,穆斯林被印度教群眾圍打。( 圖/Reuters )隨著新法排除穆斯林,也造成被緬甸驅逐迫害的羅興亞人(Rohingya),將無法獲得印度官方庇護;同時也排除了南部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Tamil),讓這群少數族群陷入同樣的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