鐿鈦科技
」工研院攜中國附醫打造醫院機器人 市場規模7年上看7,000億元
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國附醫)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以手術端、服務端兩路並進的方式,分階段提供智慧手術、物流、感染管制清潔等解決方案,未來還將擴大應用於2025年底啟用的「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帶動台灣醫療與資通訊兩大優勢產業邁向新藍海。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將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頂尖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圖左至右為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品質部副院長孫瑞昇、鐿鈦科技集團總裁林寳彰、達明機器人處長夏紹基。(圖/工研院提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指出,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來,全球醫療型態發生巨大衝擊與變化,醫院隔離措施需求快速增加,但照護病人的品質不能減少,還需確保醫護人員的工作安全;此外,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即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智能醫療加入長期照護迫在眉睫,成為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周德陽院長強調,中國附醫佈局智慧醫療領域,近來多項創新智慧醫療成果在全球醫界展現佳績;今年再宣布聯手工研院,增加導入業界機器人的智能服務,在醫院急診處,可隨時隨地進行快速、確實的消毒清掃,並啟動智動化補充衛材,減少人力點班的時間成本;在護理部門方面,手術所需包盤、包布及沖洗傷口藥水需求量極大,每日約250-270趟次,導致人員轉送搬運過程易造成職業傷害,透過智能機器人協助運送手術器械,不僅能減少護理人員的職業傷害,還能有效追蹤管制物品流向。此外,工研院的醫院機器人,還能24小時在手術室與負壓病房等場域進行徹底清潔消毒,減輕醫院人力負荷,提升感染控制品質。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中國附醫成為工研院在「醫院機器人領域」第一家簽署MOU的醫院合作夥伴。這次工研院預計將整合國內科技大廠的技術量能,例如:醫材製造商鐿鈦科技(4163)子公司「瑞鈦醫材」、廣明光電(6188)旗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透過生醫、機械、光電等跨領域技術整合,逐步累積智動化應用成果。根據市調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於2022年底最新報告指出,全球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ics)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成長至逾新台幣7,00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15.8%。工研院與中國附醫將分階段合作,逐漸擴大智能醫院應用範疇:第一年在服務方面,將應用自主移動機器人於急診與護理部門,針對手術室、急診室、隔離病房等區域,提供物流、感染管制清潔、醫療行政效率等精準解決方案;在手術方面則選定骨科、神經外科合作,輔助醫師更精準掌握病灶位置。第二階段陸續應用其他智能科技於中國附醫各部門,第三階段再擴大應用於2025年啟用的「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打造高規格AI智慧醫院與長照智能服務。
台微醫送件申請興櫃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公司(簡稱台微醫,股票代號6767)今天向櫃買中心送件申請登錄興櫃,主要產品包括脊椎融合手術相關產品、脊椎壓迫性骨折治療手術相關產品及骨水泥產品等。台微醫成立於2009年12月,目前資本額2億6390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梁晃千,2018年營收新台幣5983萬元,稅後虧損2476萬元,每股虧損1.18元。2019年上半年營收2688萬元,稅後盈餘1832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82元。股權結構方面,鐿鈦科技(4163)持有台微醫34.11%股權,能率亞洲資本持有7.28%,全體董事持股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