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債券
」 美債 債券美債殖利率一度跌破4.5% 相關ETF買氣增
美聯準會(Fed)11月利率按兵不動,加上美財政部第四季新發債量低於預期,降低債券供給壓力,另一方面美國就業市場降溫,美債買盤回流壓抑債券殖利率,使美房貸利率隨之下滑。國內五大金控也表態聯準會12月不會升息,市場上美債ETF在9日爆量上漲,包括元大美債20成交量突破5.8萬張,直逼ETF量前三名寶座。據統計,盤面上15檔短中長型美債ETF中,尤其長債ETF漲勢相當亮眼,如元大美債20正2、國泰20年美債正2、凱基美債25+、復華20年美債、群益25年美債、元大美債20年等,日漲幅介於1.9%~3.46%,11月以來漲幅則高達5%~13.5%間不等。法人研判,近期債券殖利率仍將呈現區間變動趨勢,中長期債券ETF對殖利率變動較敏感,價格波動相對更大。第一金美國10+金融債ETF(00834B)經理人高若慈表示,從整體債券殖利率變動看來,中、長期公債殖利率下滑幅度較顯著,短天期殖利率則見微幅下滑,價格則與殖利率呈現相反走勢。儘管長短期債券利率仍倒掛,也就是短期的債券殖利率,高於長天期債券殖利率的現象。若未來美國停止升息、甚至開始降息,長、短天期殖利率皆會呈現下滑,均有助於各天期債券價格的表現。根據芝加所FedWatch預估,利率出現轉向的時間點,較大機率落在明年6月之後,法人分析,短期間內債券殖利率仍將呈現區間盤整,整體區間落在4.4%~5.1%間,長天期債券除了適合長期持有,也可視利率水準採區間操作策略。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疫情導致的通膨循環從去年3月開始,聯準會持續升息,在去年力道最強,直到今年上半年幅度降緩,市場原先預期下半年不會再升息,後來聯準會持續放鷹,讓長債殖利率開始飆升,直到11月市場預期升息循環見底,買盤開始進場買長期公債,為了搶價格反彈。過往債券屬於機構法人的投資標的,一般散戶很難介入,現在有債券ETF就如同買股票下單一樣方便,產生散戶近期爭相投入的市況,債券型ETF可作為散戶避險、投資的新選擇,法人研判債券市場壓力的黑暗時期已過,預期未來能見到波段行情。
利率連二凍 聯準會官員稱「通膨仍太高」!主張再次升息
美國聯準會(Fed)利率連二凍激起市場認為升息循環告終,不過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羅根(Lorie Logan)和聯準會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近日相繼大唱鷹調,稱通膨仍然太高,鮑曼甚至認為可能需要再次升息。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羅根7日指出,通膨仍然太高,看似朝著3%的方向前進,而非聯準會2%的目標。勞動市場雖有降溫,但還是「太過緊俏」。此外,美國長期債券殖利率雖大幅高於聯準會前次升息7月時的水準,但自11月初例會以來已滑落許多。羅根表示,「聯準會需要持續關注金融條件收緊狀況,以便讓通膨適時回到2%目標。在下次例會召開前,我將繼續觀察數據和金融狀況。」羅根透露,她支持聯準會11月例會按兵不動的決定,以便評估金融狀況收緊程度是否足以壓低通膨。近期跡象顯示,通膨之戰尚未獲勝。另一方面,聯準會理事鮑曼重申,聯準會可能需要再次升短期利率,俾以讓通膨回到2%目標。鮑曼在俄亥俄州銀行家聯盟(Ohio Bankers League)的演說中指出,「若是接下來的經濟數據顯示通膨降溫停滯,或是不足以讓通膨適時回落至2%目標,我仍願意支持在未來例會調高聯邦基金利率。」鮑曼認為短期政策利率似乎具限制性,也注意到近期長期美債殖利率上揚,不過殖利率可能隨著金融狀況改變而波動,而且「我們仍不清楚金融狀況緊縮如何影響經濟活動和通膨」。鮑曼指出,通膨降溫出現顯著進展,不過美國通膨依然偏高,服務通膨頑固,高油價可能破壞聯準會遏阻通膨行動迄今的進展。儘管聯準會調高利率,但美國經濟迄今依然維持強勁。雖然鮑曼主張進一步升息,以便讓通膨回到目標,但亦透露她支持聯準會11月例會暫緩升息的決定,好讓聯準會繼續評估經濟數據。
高盛:10年期美債未來一年收益率約4.6% 「趁現在買入」
高盛近期將其債券建議從「減持」調整為「中性」,這是自2020年6月以來的首次。該集團資產配置策略主管穆勒格利斯曼(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表示,債券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隨著通膨降溫和各國央行結束緊縮政策,明年債券的價格將超過現金。儘管高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將其債券建議升級至「增持」,不過穆勒格利斯曼表示,現在可能是開始買入的時候了,債市正開始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入口,各國央行非常接近,或已經接近加息週期的終點。我們也認識到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給經濟帶來的壓力。這些因素為投資者購買債券提供了一個更好的起點。在穆勒格利斯曼發表上述言論前,由於市場押注聯準會和英國央行不會加息,全球債券出現反彈。知名債券投資者艾克曼(Bill Gross)、葛洛斯(Bill Gross)等人一樣,也變得更加樂觀,不過富蘭克林鄧普頓等機構警告稱,不要過早宣佈今年的美債潰敗已經結束。高盛策略師預計,未來12個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4.6%左右,略低於上周大幅下跌後的當前水平。穆勒格里斯曼表示,10年期美債收益率有時會超過這一目標,尤其是在數據意外上行以及對公債供應再度擔憂的情況下,我們預計未來12個月債券的表現將優於現金。不過,他表示,該行在9月份沒有建議增持債券,因為當時認為美國經濟不會出現衰退。私營部門依然健康,資產負債表強勁,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固,美國巨額財政赤字支撐著經濟增長。
利空隧道盡頭到了嗎?股債罕見同步跌爛 法人:後市不悲觀
美國9月CPI高於預期,再次引起全球市場大幅動盪。通膨居高不下、利率快速攀升及美元獨強是導致今年以來股、債雙殺的三大關鍵因素,等到趨勢出現扭轉之際,是開始逢低進場的布局時機,第四季有機會開始見到曙光。今年全球金融市場表現大幅反轉,主要受到通膨處於高位,各國央行為抑制通膨,採取加速升息的鷹派措施,使得美元獨強,包括主要股、債市場前9月都出現明顯回檔,跌幅逾2成。投資市場罕見的出現股債同跌,面對美國聯準會年底前仍將持續升息的挑戰,法人坦言,現階段股債匯市都將持續出現大幅波動,但股債歷經大跌後,長線買點陸續浮現。台股方面,建議投資人可鎖定高股息標的,債市方面則可逢低買中長期債券,不但可以賺息收還有賺資本利得機會。例如今年6~8月期間,市場過早樂觀預期FED轉鴿與低估升息力道,同時,也對中國大陸改變清零政策有所期待,但目前來看都已落空,期間雖迎來一段反彈行情,但整體方向還是繼續探底。投信法人評估,台股跌破萬三後雖可能進入築底階段,但聯準會後續的升息幅度與通膨狀況,仍將持續干擾市場,未來股市波動難免,在此環境下,穩健型投資人開始把資金轉進高股息標的,不失為較適當的因應策略。目前FED委員普遍預估明年首季將結束升息。因此,時序進入今年第四季,可望慢慢看到利空隧道盡頭,逐漸露出曙光,建議陸續開始布局債券,明年第二季利率觸頂之後,預料成長股有機會續強,由於還有一段時間,也能透過定期定額降低風險。今年來不但大多數的股票基金慘跌,債券基金也多數大跌,據統計,截至10月14日止,除短期債券ETF受惠於美元強升值外,近一年有近60檔債券ETF跌幅超過20%,是有史以來從未看見過的慘狀。但法人說,升息階段已進入下半場,對於債券後市並不悲觀,甚至可以開始找買點。不過法人也強調,債券投資絕對不是穩賺不賠,債券價格與市場利率呈現反向變動關係,當利率向上時,債券本身有信用風險,尤其是存續期間越長的債券對於利率越敏感。
熊市債券布局2/保守穩健積極型投資組合 「債優於股」都要看懂到期殖利率
美國今年大幅升息下,全球資本市場如遭大怒神重槌,連帶對經濟衰退陷入疑慮,市場一片慘綠中。不少金融業者觀察到,「投資級公司債價格跌幅,已超過新冠肺炎爆發最恐慌時期,這也是市場上現在看到『逢低進場』時機。」2022年是個多事之秋,受俄烏戰爭影響,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上中國大陸清零政策,迫使供應鏈嚴重受阻,進而導致通膨居高不下,「為此美國聯準會祭出鷹派升息對策,以壓制居高不下的通膨。」中租基金平台副總經理蘇皓毅提醒。目前債券評等多以標準普爾(S&P)、穆迪(Moody’s)及惠譽(Fitch)三大信評公司為依據,國內的評等公司則是中華信評。債券分級評等A最好,依此類推還有B、C,最差的是D;同樣字母出現兩次會比一次好,AA就比A好;有些會用正、負號或是數字來區分,數字越多越差,譬如說AA+、AA-、Aa1等,可再細分為「投資級」、「非投資級」債券,一般市場所稱的「非投資等級」,即所謂的垃圾債券。股股金融科技執行長黃佳文說,「債券型ETF」即是「買進一籃子債券」的意思。(圖/翻攝黃佳文臉書)「一般來說,投資人屬性有保守型、穩健型與積極型,在股票債券的配置上,也是有不同比例組合可以參考。」蘇皓毅說,保守型的投資者的股債配置會建議25:75(1:3),投資等級債券大於非投資等級債券,再依序為新興市場債券、成熟市場股票、新興市場股票與台股;而最後一項的「新興市場股票與台股」的比例,則會是最少者。穩健型投資者的股債比會建議45:55,組合上可以參考成熟市場股票略多於非投資等級債券、投資等級債券;積極型投資者的股債配置比則會建議60:40,以成熟市場股票為主,其次搭配非投資等級債券,以上兩種可大於投資資金的五成以上,然後再考慮布局新興市場股票與台股、投資等級債券。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債券市場投入門檻高,債券型ETF則是「可降低波動,帶給配息報酬穩定性」的另一項選擇標的。股股金融科技執行長黃佳文表示,債券型ETF是幫投資人「買進一籃子債券」的意思, 具有配息優勢,也是在投資組合中,扮演防守、降低風險的角色。債券ETF 依據投資標的不同,可以區分為公債ETF、投資等級債ETF、高收益債 ETF等,可以從投資地區或存續期間不同,加以區分。「債券ETF 跟債券不同的地方在於,債券會有到期日,但是債券ETF沒有,就跟股票型ETF一樣,它會有各自追蹤的指數。」黃佳文說。黃佳文進一步說明,比方說追蹤7~10年美國公債指數的ETF,當投資組合中有債券到期時間小於7年,就會賣掉舊的買新的,因此追蹤這檔債券ETF,裡面的債券都會維持是離到期日還有 7~10 年的債券,「越長天期的債券,對利率變化越敏感,殖利率理論上也會越高」。黃佳文也提醒「利率風險」,越長天期的債券,對市場利率變化越敏感,因此相較於短、中期債券來說,長期債券 ETF 容易漲得多,也容易下跌得多,但理論上越長天期的債券所能獲得的報酬率就越高。一般而言,對於進行股債搭配的投資人來說,挑選中期債券加入投資組合,會是比較平穩的選擇。
陸持有1兆美債 陸學者:放心很安全
大陸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常務副主任陸前進教授16日在陸媒《環球時報》發表〈放心,中國所持美債是安全的〉文章指出,大陸買賣美國國債是市場行為,美國需要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和安全。若肆意傷害大陸在美國資產,且不說大陸反制,其行為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陸前進說,據美國財政部統計,2020年2月大陸持有美國國債大約1.092兆美元,僅次於日本。有美國參議員日前提出,要沖抵大陸央行儲備中的部分美國債務,懲罰大陸「隱瞞」新冠肺炎資訊。想在美債上動心思,代價將是美國自己所不能承受的。文章指出,如果美國真的敢拿大陸持有的美債沖抵,就意味著債券違約。美國國債之所以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受歡迎,就是因為其由政府信用擔保,違約的可能性極低,長期以來有著「無風險資產」之稱。美國國債也是整個美元霸權的基石,信用至關重要,一旦信用受損,整個美元霸權體系也會跟著受損。縱觀美國歷史,在國債違約問題上,一直非常克制,兩百多年來從未出現國債直接違約。凍結大陸持有美國國債提法,顯然不了解美國國債性質。文章介紹,除了美國居民外,美債投資者主體非常廣泛,外國居民、官方和國際機構共持有美債約7.067兆美元,其中長期債券6.343兆美元,短期債券7235.78億美元,大陸占所有外國投資美債比例為15.5%,其中長期債券為17.2%,短期債券為0.47%。一旦出現違約行為,將極大地削弱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償債能力和美元資產的信心,會產生持有者競相拋售的情況,這將對美國經濟產生致命的打擊。陸前進表示,況且,美國經濟受到疫情嚴重影響,未來經濟復甦還要很大程度依賴發行國債,為了「懲罰」大陸而損害整個美國國債的信用明顯得不償失。此外,金融市場嗅覺非常靈敏,如果市場真的認為美國會凍結大陸持有的美國國債,一些機構和持有者可能已經開始著手拋售美債,但是現在國際市場上並無異動,顯然大家也更多地把這種提法當做一種政治秀。文章強調,大陸持有美國國債,主要風險還是市場類風險,包括匯率、利率和市場風險等等,都可以透過市場管理手段規避。目前美債仍是流動性、安全性比較高的資產,大陸也沒有必要受一兩個美國政客叫囂影響,拋售美債這個選項,一定要十分慎重,否則反過來將損害自己利益。
【泰公開講】劉泰英:美國印鈔票 台灣挫咧等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表示,為了讓美國經濟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聯準會必須採取更多刺激措施,甚至繼續購買更多國債及資產抵押證券。聯準會的說法,凸顯美國的低利率政策,在現階段不會改變,直到聯準會有足夠信心,達成全民就業及物價穩定的目標。事實上,鮑爾的說法也與外界預測一致,美國短期內為防疫祭出無上限的「量化寬鬆政策」(QE),持續進行「印鈔票救市」。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四月二十七日也宣布取消購買日本公債上限,跟進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擴大收購公司債,理由也是救經濟。然而,量化寬鬆政策真是拯救全球經濟的萬靈丹嗎?恐怕未必,如果仰賴央行無限制印鈔票,就能解決經濟困境,那麼台灣近年GDP總是面臨「保二或保一」的挑戰,央行為何不祭出同樣措施應對呢?原因就在無限制印鈔票,短期內看來有效,但長期經濟泡沫化風險也愈高。除了美國並非首度祭出量化寬鬆政策,最先採用該措施的國家正是日本。二○○一年,日本央行在零利率基礎上,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以解決國內通貨緊縮窘境,大量超額資金隨即注入銀行體系,造成長短期利率都處於低水平,從而刺激經濟增長,對抗通貨緊縮。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趨近於零,已難以利用傳統貨幣政策改善經濟問題,美國聯準會也力推量化寬鬆政策,印鈔票購買長期債券,提升美國長期公債價格並壓低利率,透過低利率房貸支撐房市景氣。然而,由於全球主要商品都以美元為基準訂價,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後,在超低利率下,美元大幅貶值,資金流向商品市場,引發全球性通膨危機,同時刺激人民幣升值壓力,最後結果就是美國經濟復甦,但許多國家經濟都承受負面影響。因此,當美國再度祭出量化寬鬆政策,而且還無上限,令人相當憂慮。雖然有量化寬鬆政策護航,借資金應更容易,但商品生產力卻跟不上,資金雖多,籌碼卻變少,氾濫的游資為追求更高利潤,常搶進股市和房市等投機市場。以美國為例,前三個月GDP換算年率已經萎縮四.八%。對此,經濟學家紛紛警告,這代表著衰退期已經開始,但美股和台股近期卻大漲,這不是很奇怪嗎?萬一市場氛圍又變得「生產不如投機」時,就可能導引更多資金投入投機市場,泡沫就會愈來愈大,萬一突然破滅,後果不堪設想,台灣也難以避免受到牽連,政府當然有必要提前規劃應變。
打敗零利率 北富銀有3招
陸美貿易戰懸而未決、英國脫歐歹戲拖棚、香港反送中風暴蔓延等灰犀牛與黑天鵝並存的市場環境下,怎樣的資產配置才能持盈保泰?台北富邦銀行協理謝宜芬指出,透過「增強核心品質、多元分散投資、投資實質資產」3種策略互相搭配,將可在零(負)利率時代中獲取穩健收益。謝宜芬表示,面對低利環境和市場波動,首要之務為「增強核心資產品質」。由於核心資產為市場波動時守護資產的重要部位,除了保值,也需考量是否能持續創造穩定收益。根據S&P Financial Services LLC的統計,1981年至2018年間,投資級債券違約率都在0.5%以下,以目前而言,投資等級美元公司債券仍有3%的到期殖利率,兼具價值與收益,是因應市場波動最佳的資產核心配置。第二項資產配置策略為「多元分散投資」。根據投資研究機構的調查,全球股市、全球債券的資產相關係數為負,全球債券、黃金的資產相關係數亦為負數,投資人若同時配置股、債、黃金和REITs這4項類別的商品,手中的資產就不至於出現齊漲齊跌的現象,有助分散風險。面對市場的不安定,如何進一步打敗低利率享有穩健收益?謝宜芬強調,第3項資產配置策略是藉由投資黃金、房地產、基礎建設等「投資實質資產」類別的共同基金,賺取穩定可靠的利息。以黃金來說,由於黃金現貨的流動性較差,投資人可選擇連結現貨價格的ETF,投資人可選擇連結現貨的ETF,以開採黃金的礦業公司組成的ETF、共同基金,或連結金價看多型的保本型結構商品切入。另一項選擇是透過「啞鈴式」債券投資組合來創造收益,分散風險。投資人可視自身資金需求,配置短期、長期債券各一半,長天期債券以信評佳,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為首選,具有收益率高和在降息趨勢下有機會創造資本利得的優點;短天期債券信評略低於長天期,但建議仍需以投資級為主,具備波動性低和流動性佳的好處。不同天期的債券組合如同「啞鈴」般平衡資產,能夠分散風險同時增強收益。
【財富綠角】綠角:殖利率倒掛 係蝦米?
2019年3月22日,當天標普500指數下跌1.8%,因為美國公債出現「殖利率倒掛」,引發市場極度不安。要了解殖利率倒掛前,先要明白殖利率是什麼?一般而言,資金出借愈久,會面臨愈大的利率變化與通膨侵蝕的風險,因此債券隨著到期年限愈長,殖利率會愈高,例如借錢出去三個月,可拿到2%的利率,出借十年則更高,利率可能有3%。若出現長期債券的殖利率反而比短期債券要低,即是殖利率曲線反轉,也就是俗稱的殖利率倒掛,譬如3月22日那天,美國三個月期公債的殖利率是2.46%,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則是2.44%。較低的長期債券殖利率,代表投資人預期未來會有較低的通膨或是較低的經濟成長率。而自1978年以來,美國公債的殖利率曲線反轉,似乎的確在一到兩年之後,就出現經濟衰退的狀況。作者/綠角 財經作家,「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撰文分享投資心得與知識,贊同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及以理性態度面對市場。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67期《周刊王》和2153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5/22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雜誌內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711元,粉絲切勿錯過。想追蹤《CTWANT》最勁爆消息、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