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
」 年終 長榮海運 長榮 陽明 長榮航勤SCFI周跌5.76% 連五黑 長榮總座:看好Q4 +明年航運價
上海航交所昨(20)日公布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較上周再跌144.71點至2366.24點,跌幅5.76%,為連續第5周下跌。四大長程航線仍全面下跌,歐洲、美東航線分別下跌8.76%、5.15%,美西航線下跌2.78%。本周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為2592美元,下跌249美元,跌幅8.76%,兩周來跌幅達3成;遠東-地中海每TEU(20呎櫃)為2955美元,較前一周下跌410美元,跌幅12.18%。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為5341美元,下跌153美元,跌幅2.78%;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為6486美元,較前一周下跌352美元,跌幅5.15%。長榮昨(20)日舉行法說會,目前長榮在全球海運排名仍是第七名,船舶數至220艘;累計上半年,長榮海運合併營收新台幣1,949.67億元,年增45.27%,毛利率28.12%,每股盈餘則為21.86元,大賺逾兩股本。雖然運價持續下跌,長榮總經理吳光輝表示,由於紅海危機持續發酵,北美與亞洲港口依然面臨船期延誤問題,以及2025年農曆新年較往年提早,預計今年第四季的貨運量將保持穩定,運價穩定修正,對於第四季及明年運價仍保持樂觀。
300億疑涉不法?張國煒狀告張國華背信 北檢檢肅黑金組要查
今年8月,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官司終於定讞。張榮發指定擔任集團總裁並繼承全部遺產的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日前委託律師控告柯麗卿等4位遺囑執行人和大哥張國華涉嫌背信,並要求更換遺囑執行人。此外,多年來張國華主導出售巴拿馬長榮國際(簡稱EIS)300多億資產給自己掌管的長榮海運,如今恐有不法疑慮,北檢日前接獲刑事告訴後,均一併分由檢肅黑金組釐清。對此,長榮集團稍早發出集團聲明,喊話張國煒「切勿因一己之私,罔顧集團利益。」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8年前逝世,遺囑指定4子、二房獨子張國煒繼承140億遺產,並接下長榮集團經營權,引起大房不滿,甚至提起確認遺囑無效訴訟,今年8月14日最高法院認定遺囑有效。張國煒則在9月18日下午委任林文鵬等4位律師至北檢按鈴提告張國華及4位遺囑執行人柯麗卿、戴錦銓、劉孟芬、吳界源背信,同時向北院聲請解任遺囑執行人並改定適格之遺囑執行人。此外,律師陳祐良在2024年3月間以長榮海運股東身分控告董事會10位董事背信。陳祐良受訪時表示,EIS是長榮集團海外控股公司,資產千億,股東只有張榮發和4個兒子各占20%;張榮發離世後,遺囑執行人不僅惡意違背遺囑,指派張國華擔任EIS的常任董事長,柯麗卿自己還擔任EIS總裁。長榮集團海內外到底有多少資產,「帳房」柯麗卿比張家兄弟還清楚。陳祐良指出,張國華主導長榮海運董事會,在EIS法定代表人有重大爭議情況下,一直由張國華掌控長榮海運及其子公司,自2023年6月迄今向巴拿馬長榮進行多筆股權及不動產交易,導致長榮海運及其子公司流出新台幣數百億元鉅款。現在張國煒要追討了,「是不是可能陷於交易無效致造成長榮海運蒙受數百億元鉅額損失之重大損害?」據了解,長榮股東今年3月間向台北地檢署提起多件刑事告訴,提告張國華與長榮海運董事會成員等人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但張國華當時指出,自己在2023年6月30日長榮海運除息日,以盤後鉅額交易購買股票,至今沒有賣出的計畫,交易依法申報,無內線交易,無任何獲利。北檢20日指出,接獲相關刑事告訴後,已一併分由檢肅黑金組偵查。另外,針對張國煒提告張國華及4位遺囑執行人背信一事,長榮集團稍早發出聲明,喊話張國煒「切勿因一己之私,罔顧集團利益。」長榮集團聲明 全文如下: 有關張國煒先生控告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先生所指定的四位遺囑執行人及張國華先生違反遺囑內容一事,1.「長榮集團總裁」之頭銜身分,為1993年3月由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先生所創設。雖張國煒先生一度曾於2016年2月18日以時任長榮航空董事長身分在長榮航空自行宣布擔任集團總裁,旋因大股東家族共識而將此職稱永遠留給創辦人,爾後各公司秉持公司治理原則,由專業經理人妥善經營,績效有目共睹。2.張國煒先生表示四位遺囑執行人未選任其作為巴拿馬長榮國際之公司負責人即是違背遺囑之說法,顯然刻意忽略巴拿馬長榮國際僅單純為長榮海運體系其中一家公司的事實,而觀諸長榮集團轄下各公司章程,均未設有「總裁」乙職之職銜。巴拿馬長榮國際於1975年設立登記時,即於章程中規範「Permanent President」之公司負責人一職,而張榮發先生係於1993年始創設「長榮集團總裁」名號。兩者職銜身分截然不同,張國煒先生企圖將兩者混為一談,罔顧公司章程體制與企業運作事實,其心可議。3.張總裁辭世後,四位遺囑執行人為確保海運業務遂行,依循集團旗下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章程規定,指定張國華先生擔任新任Permanent President及Permanent Director,此業經巴拿馬當地主管機關依相關文件完成公司登記程序。張國華先生為巴拿馬長榮國際現行有效之合法代表人,依法規及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包括公平配發股利給全體股東,其中張國煒先生亦以股東身分完整受領股利,分毫不差,建請張國煒先生切勿得寸進尺、為一己私利妄圖影響長榮集團之穩定經營以及轄下上市公司股價,而應盡早止息訟爭,始為正軌。
遺囑成空?從三國託孤 看長榮接班內幕風暴
《三國演義》可說是最經典的歷史小說,不斷透過電視劇、電影翻拍,甚至作成遊戲,當中無數英雄人物和事蹟,早已深植人心,而諸葛亮又是《三國演義》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其「智」、「忠」形象之鮮明,更是深受眾人喜愛,例如為人熟知「劉備白帝城託孤」,劉備在臨終前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你的才華遠超過曹丕,必定能夠穩定國家,最終成就統一大業。如果劉禪有才能可以輔佐,那就輔佐他;如果他沒有才能,你可以自己做蜀國的君主),就落實劉備遺言的角度來看,說諸葛亮是劉備遺囑的遺囑執行人,一點都不為過。企業帝國的接班,謹慎的程度,實與國家領導人的接班,並無二致,正是因為如此,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臨終前,找來曾經信任的下屬-劉孟芬代寫遺囑、柯麗卿、吳界源及戴錦銓等人擔任遺囑見證人,而遺囑上寫著:「柯麗卿次席副總裁、謝志堅次席副總裁及林榮華副總裁,要多多指導四子張國煒」、「百年之後的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所有副總裁們要一起共同協助,讓四子張國煒能順利接任集團總裁,也多多指導孫輩們的經營能力,公司業務要正常運作,所有員工不因本人辭世而有所懈念」,並再指定柯麗卿、劉孟芬、吳界源及戴錦銓等4人為遺囑執行人。然而,對照大房長子張國華對外宣稱4位遺囑執行人早於2016年3月24日依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章程規定,一致同意並指定其擔任常任董事(Permanent Director)及常任總經理(Permanent President),以及日前長榮海運小股東主張長榮海運因與不具有合法代表權之巴拿馬長榮代表人簽署相關交易合約,對長榮海運全體董事提出非常規交易罪及特別背信罪刑事告訴等事實來看,柯麗卿、劉孟芬、吳界源及戴錦銓等4人是否有依照已故張榮發的遺願,共同協助「四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讓四子張國煒順利接任集團總裁」、有無忠實執行張榮發的遺囑?已無需贅述,其中恩怨情仇是非曲直,誠待法院釐清。有趣的是,當遺囑執行人未忠實執行遺囑任務時,誰可以主張權利受損?依照民法第1209條、第1211條,遺囑人得以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另外也可以由親屬會議選定或由利害關係人向法院聲請指定,因此,遺囑人與遺囑執行人間存有委任關係,應無疑義,然而,當遺囑生效時,遺囑人早已不在世,如何能主張權利?至於,遺囑執行人與繼承人間之法律關係為何,我國民法並未有明文規定,不過,司法實務上曾有判決認為,遺囑執行人畢竟係為他人處理事務,而遺產係屬於繼承人,故繼承人實際上雖未授與委任,遺囑執行人與繼承人間,實立於類似委任之關係,解釋上可類推適用關於委任之關係,因此依照司法判決之見解,遺囑執行人倘有違背受任之遺囑任務,繼承人應可基於民法委任關係對遺囑執行人主張債務不履行,並可對遺囑執行人提出刑法第342條背信罪之刑事告訴。上市櫃公司常因大股東繼承發生經營權變動,繼承過程中,公司當權派出現各種違反公司治理,甚至重大違法的情節,並非少見,但這已非單純大股東的家務事而已,影響所及的,更是公開發行公司數以萬計股東的權益,即便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找來四位信任的下屬擔任遺囑執行人,卻仍然衍生繼承風波以及各種違法,最後還是那句老話,「不是制度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執行制度的人。」
無腦存股18年!替孩子「賺進849萬」他曝存股清單 網讚:贏在起跑點
不少父母會幫孩子未雨綢繆,存錢、存股,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一名網友分享,幫小孩無腦存股18年,目前累積來到849萬,損益522萬多,讓不少網友直呼羨慕。原PO在Dcard表示,孩子出生後就幫他開戶了,每年小孩壓歲錢、夫妻兩人領的微薄年終,每年存一點一點進去,159%換算下來,平均每年才8%多,也沒多厲害,但這麼多年來好像也沒提心弔膽過;本來自以為是股神,自己多年存款結果虧到現在只剩10張國泰,還好孩子的帳號是無腦亂買,只進不出,也不敢亂動。一名網友幫小孩無腦存股18年。(圖/Dcard)原PO透露,孩子的錢,保守起見,因為電子業看不懂,所以剛開始都沒買電子股,只買自己身邊看得到的,2005年買第一張華南金,因為長官說他台灣土地很多,不會倒,平時吃桂格燕麥,所以2012年買一張桂格,平時剪頭髮阿姨說她買很多長榮海,2011年買了一張長榮海,家裡警衛是中興保全,所以2013年買了一張中保科,平常都會去超商買咖啡,因此2010年買了一張統一超,感覺每買一杯咖啡,有0.0000001元會回到自己身上,爽就好。原PO指出,組合裡賺最多的就是2019年9月疫情最嚴重時,那時總覺得身為台灣股民,沒有台積電怪怪的,終於就大膽用存的股利買了第一張電子股,還有很多隨便亂買的股票,因為都一張,根本也不怕哪家突然倒了,也從沒去關心,就莫名其妙的存到現在。原PO說,「如果有小孩的可以試試,小孩的帳號,比較不會手賤去動他,沒有要炫耀,因為報酬率也沒多好,只是給大家參考。」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如果每個父母都有這樣做,讓小孩剛出社會就贏在起跑點這樣就足夠了」、「好棒,是非常激勵人心的案例」、「要是被存起來的紅包錢有存在這種地方就好了」、「這孩子開局送的東西也太多了吧」。
台股大漲358點站上22155點 長榮H1賺逾2個股本14日爆量2.3萬張
台股14日大漲358點最高站上22155點,長榮(2603)一開盤也受到第二季單季獲利賺得1.37個股本、累計上半年獲利468.41億元,賺得2.18個股本的亮麗成績激勵,股價開高走高,來到181元、上漲2.5元、漲幅達1.40%,交易量更是爆量,才半個多小時即累計到22,287張,已超過昨天一整天的交易量22,072張。長榮海運13日董事會通過113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063.29億元,年增57.79%,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為294.59億元,年增478.50%;長榮實收資本為215.14億元,單季已賺超出一個股本(1.37個股本),累計上半年獲利為468.41億元,超出2.18個股本,相當亮麗。長榮海運指出,受惠於海運市場運價走揚與貨載量增加,帶動長榮今年度上半年合併營收及獲利表現,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949.67億元(年增45.27%),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為468.41億元(年增362.17%),毛利率28.12%,每股盈餘(EPS)則為21.86元。
貨櫃三雄僅長榮收紅 萬海跌最多2.03%
貨櫃三雄近期成交量放大,萬海交易量仍超前陽明、長榮海運,但9日收盤僅見長榮收紅,萬海跌最多達2.03%,陽明也下跌0.65%。而陽明海運「動明輪」(YM MOBILITY)9日下午傳出在中國寧波舟山港發生爆炸,無人員傷亡,但爆炸造成的損失,包括3個月修船期、港口的損失等,恐是一筆龐大數字。貨櫃三雄近期股價起飛,萬海6日一度攻漲停板,7日還漲到84.2元,未料在8日、9日連著兩天跌,收盤價77.2元,跌了1.60元,跌幅2.03%,單日成交量超過7.3萬張。陽明收在60.8元,跌了0.40元,跌幅達0.65%,單日成交量62,182張。長榮成交量40,500張,收在173.0元,上漲了0.50元,漲幅達0.29%。陽明海運也發布重訊說明此案,動明輪(YM Mobility)9日於寧波港作業時,船上發生失火事故。現場已即時採取滅火措施,火勢已受控制,全船人員均已安全撤離。陽明海運指出,事故確切發生原因仍需待專業判斷釐清,為維護船舶安全與加速事故處理,現場已派遣6條拖輪協助戒護,國際船東互保協會P&I、船級社及公證人等專家均陸續抵達現場與主管機關協調,陽明的技術人員也全天候現場支援,以確認失火事故與後續救災對船舶的安全性、適航性影響程度。
台股續漲逾805點!貨櫃三雄再高飛 長榮漲6.95%最多
台股7日開盤再翻紅,收盤21,295.28點,漲了794.26點,漲幅達到3.87%,台積電上漲到920元;貨櫃三雄受到中東傳出開戰等地緣政治影響、五大航商醞釀漲價等所致股價也收紅,其中長榮海運漲幅6.95%最多,預定13日召開董事會決議113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萬海單日成交量達60,717張拔頭籌。今日台股加權指數最高來到21,306.23點,最大漲幅805.21點,台積電上漲了40元收盤價920元、漲幅4.55%。其中,「貨櫃三雄」萬海、陽明與長榮海運也看漲,根據Yahoo!股市統計今日成交量排行榜,萬海60,717張居第20名,收盤價84.20元、上漲4.60元、漲幅達5.78%。陽明的成交量48,742張,居第25名,收盤價63.60元、上漲2.50元、漲幅達4.09%;長榮的成交量28,758張,居第53名,收盤價177.00元、上漲11.50元、漲幅達6.95%。貨櫃三雄近期股價起飛,萬海昨天還一度攻漲停板,受到以色列、伊朗、黎巴嫩等開戰危機,市場傳出五大航商運價調漲,包括中遠(COSCO)、地中海(MSC)、長榮、達飛(CMA)及海洋網聯船務(ONE)將在8月陸續調整運價,美西線上看到7000至7400美元,漲幅達15%,美東線預估回到1萬美元,漲幅約9%。
台股大跳水834點!貨櫃三雄翻紅接棒 萬海漲幅最威
台股反彈又大震盪跳水,2日開盤後最低來到21,807.96點,重挫834點,除了00632R元大台灣50反1、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等ETF的成交量佔排行榜前三名外,陽明、萬海、長榮海運等貨櫃三雄也爆量接棒,在一片綠海中翻紅抗跌。根據Yahoo!股市的成交量排行榜統計,排名第17名的2609陽明股價,今天已上漲到65元、最高為66.4元、漲幅達0.62%、2日早盤累積到目前的成交量超過5.3萬張。2615的萬海則是排名到第30名,萬海股價上漲到81.10元、最高到83.2元、漲幅達1.76%、成交量累積達3.4萬張;2603長榮海運則是排名第66名,股價一度漲到最高177元,目前跌到174元、跌幅達0.57%、成交量超過1.8萬張。
看好海運市況 長榮海將斥164億元購6艘貨櫃輪+5萬只貨櫃
運價持續上漲,長榮海運(2603)昨(7日)公告5月合併營收321.6億元,月增1.09%、年增達40.34%;累計前5個合併營收1526.12億元,年增36.16%。此外,長榮海運也同步公告,將花費約112億元購買6艘甲醇雙燃料貨櫃輪,及約52.48億元購買5萬只貨櫃,共斥資近164億元。法人指出,受到5月份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持續上揚,加上紅海危機持續、船舶繞航與塞港等因素影響,尤其海運運價及營收反映具遞延效應下,認為長榮5月份營收表現,相較於市場運價的漲幅較低,不過展望後市,營運表現值得樂觀看待。另外,看好貨櫃海運市況,長榮除了公布營收外也重訊公告,除了子公司陸續購置新造貨櫃,董事會通過義大利子公司購買6艘2400 TEU(20呎櫃)甲醇雙燃料貨櫃輪,每單位價格落在每艘5200萬美元至5800萬美元之間,交易總金額落在3.12億美元(約新台幣100.65億元)至3.48億元(約新台幣112.27億元)。同時也斥資1.62億美元(約台幣52.52億元),購買5萬只貨櫃。
愈關愈大尾3/貨櫃三雄「股價高點還未到」 散裝船族群接棒航海王
「航海王」能否在2024年中上演續集?CTWANT記者採訪投顧副總、資深證券分析師,看法迥異,對貨櫃三雄下半年看漲,一是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不可能」另一相反看法「股價高點還未到」;但皆認為,「散裝船群族接棒機率高,較為安全」,也同時提醒說,「追高股價,要謹慎評估自身財務情況與風險評估。」向來風平浪靜的航運股在2020年疫情後,有了驚滔駭浪的表現,在封鎖邊境的防疫措施下,全球航運商瘋狂「按天報價、加價搶艙、長約改簽」,造就航商獲利表現突出,長榮海運還締造史無前例「做3年,抵10年,超領100個月年終獎金」的紀錄,股價也是屢創最高。2021年5月間PTT論壇Stock出現一篇署名「robertshih」(本人張濬安,台大資工系畢業)的分析陽明海運20年歷史數據貼文,並秀出對帳單,他在2020年以2億元資金「All in」航運股,鎖定長榮、陽明,藉著台指當沖獲利,並於2021年第二季股價高點全數出清,估計獲利逾50億元,因而被網友封上「航海王」,並大舉瘋搶航海三雄。疫情過後,2023年受到全球通膨、經濟成長放緩、運價下滑、美元匯損等所致,萬海每股虧損2.07元為史上最慘一年;陽明每股賺1.37元,長榮全年稅後淨利則年減近九成,每股盈餘16.7元,皆較之前低。長榮公布前的2023年前十大股東中,航海王張濬安以持股1.09%居第七,今年則未在名單中。今年因紅海危機航運股價再度飆起,台股上兩萬點新高後,「航海王」有無續集,成了股民新焦點。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今年上半年,貨櫃三雄股價激勵飆漲,確實是受到運價指數上漲、個股第一季表現亮麗所致;至於下半年的表現,還要持續觀察運價反映,尤其是要看全球景氣復甦情況,目前看來沒有預期那麼佳,股價追高的同時,還要留意風險。」「下半年,恐將是供過於求,運價會有變化,可能是下跌」「我覺得很難再複製二年前的航海王時代」最關鍵原因,就是「疫情造就航海王,現在已到後疫時代,時空背景完全不一樣了。」不過,資深分析師陳唯泰卻持相反的看法,「股價高點還未到。」但他也再進一步說,「大家在二年前航海王疾駛乘風破浪,許多人有受過傷,這回大家比較謹慎些了。」「由於SCFI(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持續走高,貨櫃商萬海、陽明今年轉虧為盈機率很大,況且現在股價低於淨值,雖然進入處置股期間,股價仍然持平地上漲」陳唯泰說。CTWANT記者繼續詢問,「萬海、陽明,會不會像股民期待,愈關愈大尾?」陳唯泰說,「我認為不會在解禁出關時,股價下跌。」而長榮也未因萬海、陽明處置股而交易明顯爆量,股價則稍有上漲。至於股民也關切貨櫃三雄再創「航海王」美好時代之際,也帶動到散裝族群股價上揚,「若有些股價低於淨值,還沒有特別噴發飛高,是可以關注的,可以從個股逐季營收成長趨勢來看,且第二季為穀物運送旺季。」陳唯泰說。貨櫃三雄股價齊飆,股民也看好散裝船族群走勢。圖為慧洋海運董事長藍俊昇(圖/報系資料)黃文清更是很樂觀地說,「散裝船的基本面,優於貨櫃三雄。」「我評估航運股中,貨櫃商下半年可能會受到運價修正而有下跌機率,看法持『保守』;反觀,對散裝群股的看法是較為『安全』,主要是受到中國、印度的房產、車市等景氣復甦來看,帶動原物料需求的回升,也就是基本的鐵礦砂等。」散裝航運族群集體上揚,包括裕民(2606)、新興(2605)、中櫃(2613)、四維航(5608)、中航(2612)、台航(2617)、慧洋- KY(2637)、益航(2601)等。就拿00944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ETF最新公布的成分股名單來看,就納入一些航運族群,除了長榮海運之外,還有裕民、慧洋- KY,也是看好航運族群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慧洋前4月合併營收65億元,年增21.45%,營業利益21.12億元,年增 166%,稅前盈餘20.69億元,年增1189.35%,每股盈餘2.77元。慧洋董事長藍俊昇表示,除了受到全球區域衝突造成船舶繞道、週轉天數增加,現逢第二季南美穀物旺季,散裝船舶需求正在擴大,但疫情期間散裝新造船數量遭排擠,使今年散裝市場新增運力較過去幾年偏低,樂觀看後市營運。
愈關愈大尾2/萬海陽明轉虧為盈激勵股價 鄭貞茂示警:仍供過於求
紅海危機再起,讓今年全球運價比去年高,帶動航運股股價這一波上漲,下半年還仍順風順浪?陽明董事長鄭貞茂日前示警,市場上雖普遍樂觀看待,但「供過於求」事實仍存在,關鍵數字可以觀察全球運力與供需缺口的數據比對窺知一二。萬海(2615)、陽明(2609)2024年第一季財報出爐,受惠航線運價上升,首季財報通通轉虧為盈,其中,陽明首季每股獲利2.69元,已賺贏去年一整年;萬海首季每股賺1.65元,光是4月0.84元的EPS就賺贏第一季過半。長榮第一季稅後純益173.82億元,年增244.7%,每股純益EPS為8.14 元,創2022年第四季以來的單季次高。不過,萬海、陽明二家股價都噴飛快六成,萬海一個月來漲逾58.98%最多,陽明漲逾56.19%,長榮(2603)僅漲了20%。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說,「長榮股價較萬海、陽明高,投資人入手會比較謹慎。」此外,法人分析長榮第一季財報主要是業外獲利貢獻較顯著,本業獲利不如預期。紅海危機再起,航商需繞至南非好望角航行。圖為蘇伊士運河。(示意圖/翻攝自推特)航運股今年下半年是否還會順風順水?陽明董事長鄭貞茂在4月29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大會後,提出保守論點,他認為2024年「仍是供過於求」,紅海危機讓業者增加船隻調度,運價上漲,市場上普遍樂觀,惟供過於求紓緩僅是暫時現象,運力供過於求的事實仍存在。鄭貞茂表示,就需求而言,主要國家經濟體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到50以上,才是景氣復甦的訊號。「貨量還沒起來,也沒有下去,約與去年持平,紅海危機後運價比去年高。」依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公布,美國4月綜合PMI初值由3月的52.1降至50.9,創四個月新低,依高於榮枯線50,顯示商業活動擴張速度放緩,主因為需求減緩,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訂單都減少,其中服務業PMI由51.7降至50.9,創五個月低點。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全球船隊運力年增9.7%,全球貨量年增3.0%,供需缺口約6.7個百分點,全球的貨櫃航運市場運力,仍是供過於求。 再看投顧公司分析,2024 年貨櫃市場運力增速逾9%,「新船大量下水」對運價走勢是一大變數,但因紅海事件導致航商繞道而行有望去化部分過剩運力,一旦航商繞道好望角成為常態,市場供需結構有望接近平衡,航商的獲利及評價將可望獲得提升。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認為,紅海事件、巴拿馬運河限制過河艘數,已吃掉今年約5%的供給過剩。(圖/報系資料)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則表示,受惠紅海事件遞延到第二季,價格居高不下,客戶簽長約的速度加快,且紅海事件、巴拿馬運河限制過河艘數,已吃掉今年5%左右的供給過剩。群益投顧5月10日的長榮海運分析報告指出,「2024第二季運價走勢優於預期有利調升2024年獲利預估,加上近期股價有所修正,建議調升至買,目標價205元。」萬海因無歐洲航線挹注業績回升幅度較同業低,總經理謝福隆在第一季法說會中仍樂觀預期,第2季、第3季的運價走勢將比第1季好,由於許多美國客戶多求提供穩定艙位和合理運價,而非不斷的殺價新約價勢必比目前現貨價高。
愈關愈大尾1/貨櫃三雄再創「航海王」時代 陽明萬海股價持續衝高
水手們齊聚開趴!520台股行情小漲13點收在21271點,航運股貨櫃三雄萬海、陽明、長榮不畏風浪,從四月齊漲迄今,其中兩檔上周還被關禁閉列為處置股,股民照樣給力,期待二年前股價一路狂飆的「航海王」乘風破浪再現。這波航運股齊嗨續航行能否持續?本周將一一揭曉,先是24日陽明打頭陣召開股東會,28日換萬海、長榮登場,釋出營運政策、下半年展望,緊接著30日、31日陽明、萬海先後「出關」,股價是否「愈關愈大尾」,股民引頸期待著。從四月中起漲的航運股,隨520行情起舞到最高點,萬海(2615)、陽明(2609)由於連續六日交易爆量、單日逾48萬張,股價強漲逾三成,超溫過熱,證交所依規定宣布兩檔從注意股進入處置期分盤交易,萬海為5月16日起至31日,陽明為5月17日起30日。兩檔熱門航運股「關禁閉」消息一出,萬海隔天股價照樣上漲1.4元,17日下跌1.9元,上周五作收70元;陽明隔天則下跌3.1元、收在71元。儘管520台股盤中急殺逾百點,航運股仍逆勢強漲,長榮(2603)漲最猛最高來到222元,萬海(2615)漲到70.9元、陽明(2609)則漲到72.5元,隔天才收斂漲。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認為,航運股2024年上半年股價飆漲,主要有三因素。(圖/報系資料)「航運股這一波飆漲,主要從三因素來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跟CTWANT記者說,「紅海危機、一年一約運價換約期與第一季營收、獲利數據等的基本面營運。」紅海危機起於2023年10月,胡塞組織發動的武裝攻擊以色列和穿越紅海的商船,迄今這場國際危機仍未歇,導致大量船舶繞道消化運力。「航商縮減運能,增加議價籌碼,市場期待運價上攻,運價指數上漲。」黃文清解釋,「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是投資人可以觀察航運股營運的一項指標。」依SCFI指數,紅海危機爆發後,指數從2023年10月間近900點,漲至2024年5月17日的2520.76點,漲了快3倍。今年第一季末,SCFI指數在衝一波。「每一年3月~4月即全球航商與貨櫃商進入一年一約的運價換約期。」黃文清指出,以5月17日最新出爐的SCFI運價指數來看,「已經連六漲。」SCFI運價指數上漲214.97點至2520.76點,周漲幅9.32%,創下2022年9月2日的2847.62點以來新高。萬海、陽明股價今年4月以來,漲逾快六成。圖為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圖/報系資料)四大主要航線的澳新、西非、南非、南美以及東南亞航線的運價都上漲,像是亞洲至西非、南非、南美漲幅都逾20%以上,亞洲至歐洲線破3000美元,亞洲至美西線破5000美元,亞洲至美東線破6000美元。運價上漲牽動航運股營收獲利,貨櫃三雄股價自然跟著水漲船高。以長榮來說,2月19日約150元起漲,5月14日來到高點225元;萬海4月22日起漲從43.85元到上周高點72元;陽明起漲在4月19日46.25元到上周的高點76.4元;萬海、陽明一個月來漲幅近六成,長榮也快二成。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則告訴CTWANT記者說,「股民也在看股東會釋放出的公司營運政策,從運價、運力來看,審慎樂觀,應該會有好消息」「萬海、陽明雖進入處置股,股價還是持穩地,而長榮海運的交易量相對萬海陽明沒有那麼熱,應該是股價相對另二家偏高。」
2024股東會紀念品 「公園四件組」超夯又搶手
2024年股東會紀念品風格想到戶外來個野餐,不需要去大賣場採購用品,有這幾間公司的股票也可以!股東會紀念品愈來愈多元,今年吹起「公園風」,永豐金控、三陽工業都送摺疊椅,開發金控送野餐墊,康和證券送餐盤組,再搭配長榮海運送的輕柔薄毯,剛好湊成「公園四件組」,聽起來雖像玩笑話,但還蠻實用的,意外成為今年最搶手紀念品。揮別新冠疫情肆虐,在疫情期間最夯的口罩、酒精擦拭紙巾、抗菌噴霧等防疫用品,陸續從股東會紀念品榜單退位,除了超商商品卡、折價券及餐券這類長青贈品,今年各公司發揮創意,尤其幾個公司的股東會紀念品湊成套又不違和,還能引發搶領風潮。搭配野餐套組 選擇多樣今年「成套」股東會贈品中,最完整的就屬公園風,以永豐金、開發金、康和證及長榮的「公園四件組」搭得最好,有網友笑說「有公園套組之後 睡覺好安心」、「公園住得越來越舒服了」、「兩萬點怎麼住公園的變多」,還有網友打趣說「就缺蚊帳了」。永豐金去年贈送「K’s寬庭」盤子,讓不少股東相當驚艷,今年改弦易轍,以豐收椅起了「公園四件組」的頭,接下來是開發金送的經典野餐墊,加上康和證送的「樂美雅LUMINARC強化餐盤三入組」,成為到公園野餐的最佳三件組,被股民奉為郊遊3大法寶。有股民發揮創意,再搭上長榮送的「Jack wolfskin輕柔薄毯」,戲稱直接睡公園,也有股東開出公園組夢幻清單,「毯子、椅子、墊子、餐盤、工具、香皂,公園實用組」,「公園套組越來越完整豐富了」、「公園配備就差紙箱或者帳篷了」,創意令人莞爾。除了公園四套組,翻開已公布的股東會紀念品一覽,與「公園風」相關的還不少。星通送飲料提袋、樺晟送露營304不鏽鋼摺疊餐具、耀登送保冷袋、聯嘉送保溫保冷袋、智冠送內陶瓷塗層保溫杯,搭配楠梓電的複合式餐盒、威健的玻璃保鮮盒剛剛好。商品卡、折價券 仍是大宗公園風增添不少樂趣,然而股東會紀念品還是以超商商品卡、折價券及餐券為最大宗,今年也不意外,占約4成。比較特別的是LINEPAY今年送LINE POINTS 100點,除了回饋股東,也藉此提高使用率,天鈺送Edenred股東會好禮即享券,讓紀念品走向虛擬化。日常用品以紙用品最搶手,沐浴及清潔用品緊隨在後。山隆、正隆送春風三層抽取式廚紙,雷科、耀勝送濕紙巾,聯上發送妙管家洗衣粉、新美齊送毛寶洗衣精、華通送南僑清潔用品、興農送楓康吳羽保鮮膜,光鼎、幃翔送好無比洗衣精。生技產品單價高,當紀念品犒賞股東面子十足。葡萄王送健力蟲草王,台苯、聯光通、力新都送甲魚全沛全方位維他命,沛波送牛樟芝菌絲體精粹,上曜、斐成送葉黃素魚油軟膠囊,寶齡富錦送自家面膜,日勝生送抗痕肌能拉提面膜,都很搶手。這幾年「股東變鐵粉」當道,不少公司開始送自家商品,最經典的是王品每年都送出價值上千元的「大禮包」,邀請股東到王品旗下餐廳用餐,六福則送六福村主題樂園門票、大魯閣送800元消費抵用券、味王送威士忌桶麵、味全送蔬果本味調味料、愛之味則送愛之味鮪魚片2罐,提供股東評鑑自家產品競爭力的機會。
航空股高飛2/台灣虎航Q1營收漂亮漲停板創新高 一個月來漲幅逾26%超越兩大哥
「兩岸觀光解凍」利多題材激勵下,航空四雄一個月來股價表現兩樣情,華航(2610)、長榮航(2618)有可能收復最後一塊市場樂土,股價日日走揚,台灣虎航(6757)靠著第一季漂亮營收獲股民青睞,一個月來股價漲幅後來居上超越兩位大哥且創新高來到43.55元;星宇航(2646)則在增資股賣壓出籠下跌回到平盤,昨收21.6元。2023年8月15日由興櫃轉創新板上市的台灣虎航5月6日一開盤,股價即從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37.25元跳高到40.95元漲停板,單日成交量5796張,較上一個交易日放大近五倍;9日則收在43.55元,一個月來漲幅達26.23%。今年是台灣虎航開航第10年,目前機隊15架,航點以日本為主,擴及到韓國、澳門、東南亞的泰國、越南等共26條航線,受惠疫後客運班次恢復及新航點布局,5月3日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營收42.47億元,年增64%,營業利益12.36億元,年增124%,稅前淨利10.76億元,稅後淨利8.61億元,每股純益EPS為1.92元,均創單季新高,股價站回9個月前的40元大關。台灣虎航目前機隊15架飛機,受惠疫後客運班次恢復及新航點布局,營收成長。(圖/報系資料)台灣虎航表示,今年第一季適逢農曆春節、日本櫻花季,航班數較去年同季增加62%,平均載客率突破9成,旅遊運輸需求續強,將持續拓展直飛日韓二、三線航點,增加一線航點航班;看好中南部旅遊市場,如桃園-釜山、濟州自3月底起增加為每日1班,桃園、高雄-大阪增加為每週21班。4月2日也再拓展東南亞的飛航版圖,直抵越南最熱門的度假島嶼天堂桃園-富國島航線,同日也首航桃園-福島航線,7月、8月也預計將增開台中熱門航線布局,滿足中部地區的旅客及暑假旅遊需求。成軍六年的星宇航空目前機隊共21架客機,今年3月受惠新客機A350交付,整體運力較前月增長近一成,載客率仍維持八成以上水準;4月24日受到45萬張增資股賣壓出籠影響,股價大跌逾10%,但隨著航空類股上揚,股價回到平盤收在22.50元。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曾表示暫不考慮拓展大陸航點,全力衝刺歐美、東南亞等航線,3月開賣越南第四個航點富國島,以及美國第三個航點西雅圖,並正式啟航台中飛往澳門、越南峴港及日本高松三條航線,7月將開闢台北香港航線,積極拓展航網版圖。與此同時,張國煒與兄長間對於父親、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的爭執,仍然持續。張國煒向大哥張國華喊話,「贊同分家,需公開透明」。張榮發過世迄今逾八年,複雜的分家事宜毫無進展,要等遺囑訴訟確定才能進行。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中)近期公開對大哥張國華喊話,希望分產能夠公開透明。圖為星宇航空台中航線於2024年3月底啟航,台中市長盧秀燕(左三)等人主持剪綵儀式。(圖/報系資料)CTWANT調查,近兩周頻傳長榮海運股東控訴張國華消息,由於受託律師的法律事務所一直以來曾為張國煒處理相關官司事務,因此市場熱議應是張家兄弟的「遺囑無效官司」三審將要宣判在即,而預做準備。法界人士指出,去年4月高等法院駁回上訴,仍認定遺囑有效,一旦審理法官維持一、二審判決、張榮發生前預立遺囑有效、張國煒勝訴且就此定讞、判決確定的話,張國煒到底真能拿到外傳140多億元遺產,引人關注。星宇航空2018年5月成立迄今滿六年,目前機隊共21架客機。(圖/黃耀徵攝)
00940等四檔高股息ETF要換股了! 網友熱議「誰是新豆腐?誰是臭豆腐?」
包括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39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等多檔高股息ETF的成分股將在5月更換,其中00940被外界預測可能剔除長榮海運,新增長榮航空、潤泰全等,而遭網友熱議「能吃到起飛的新豆腐?還是臭豆腐?」「原來這是它們股價漲的理由」。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39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也有可能納入長榮航。5月為高股息ETF換股潮,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等多檔高股息ETF在今年4月1日掛牌,5月10日是成分股審核基準日,5月17為成分股更動生效日,其他三檔則預計為5月底。根據統一投顧、凱基投顧預測,00940將有18檔可能被剔除,包括長榮、鈊象、廣達、亞翔、世界、統一、神達、東陽、大聯大、巨大、中磊、佳世達、上海商銀、神基、帝寶、光陽科、耕興、合勤控。18檔可能預計納入,包括長榮航、潤泰全、台郡、華南金、天鈺、長榮鋼、台肥、亞泥、洋基工程、元大金、三陽工業、兆豐金、台企銀、國巨、鴻海、第一金、微星、玉山金。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依成分股篩選標準預測,預計納入聯詠、亞泥、群光、力成、和碩、宏碁、 鈊象、鴻海、中鋼;剔除的為英業達、瑞昱、可成、中信金、永豐金、國泰金、兆豐金、富邦金、台泥、第一金。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也可能納入長榮航、台郡、世界、亞泥、聯陽、至上、精成科、榮剛、玉山金、精誠、裕民、南寶、遠東新;可能剔除的有鈊象、京元電子、日月光投控、東元、神基、瑞鼎、緯創。00939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也有可能納入長榮航、復盛應用、新普、至上、精成科、長榮鋼、致伸、玉山金、寶雅、長科*、聚陽、中華;可能剔除的有緯創、緯穎、京元電子、台光電、英業達、川湖、欣興、佳世達、中光電、景碩、南電。
SCFI連3漲美東線跌幅縮小 貨櫃三雄逆勢收紅陽明漲逾3%
上海航交所公告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本周漲幅0.71%至1769.54點,連三漲。其中,4大主要航線中,歐洲持平,僅遠東地區到地中海航線上漲,遠東到北美地區雖持續下跌2.58%,但跌幅縮小。受長榮(2603)法說會釋樂觀展望帶動,貨櫃三雄昨(19日)皆收紅,終場長榮、陽明(2609)、萬海(2615)漲幅分別為2.68%、3.08%、0.82%。長榮總經理吳光輝日前在法說會上指出,紅海危機影響海運市況的船舶周轉率將延長到第二季,且對美國航線合約的簽約數量、進度、價格等都相對正向。預估長榮第一季財報比原先預期好;至於北美線長約,吳光輝表示,對於今年合約的換約價格及總量仍樂觀看待。 有市場人士指出,中東再度爆發衝突,然目前國內貨櫃航商、航空貨運業者的航路都未受波及。5月貨櫃運輸裝載率據觀察市況不差,遠東到美西線滿載,遠東到美東線較鬆,而遠東到歐洲線狀況不錯,第二季是貨櫃航運淡季,在目前各航商嚴控艙位下,若淡季運價跌幅不大,第三季旺季就一定會比去年好。此外,承攬業者台驊投控(2636)也持續買進長榮海股票,買進區間3月8日到4月19日,以每股平均價格171.65元,購入長榮海1735張,交易總金額2.97億元,截至昨日,台驊總計持有長榮3985張。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1971美元,與上周持平;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3048美元,周漲38美元,漲幅1.26%;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3175美元,周跌30美元、跌幅0.93%;遠東到美東每FEU達4071美元,周跌108美元,跌幅達2.58%;遠東到澳洲、西非、南非、南美持續上揚,分別上漲29、105、23及526美元。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日本關西為292美元,較上周下跌2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較上周下跌4美元,報價305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周漲15美元,到295美元,漲幅5.35%;遠東到韓國每TEU較上周上漲9美元,為164美元。
長榮經營權最後一役? 長榮國際再賣長榮航中再保股票「看誰接盤」
長榮集團持續進行「海空分治」,長榮國際昨(12日)公告出售長榮航空(2618)與中再保(2851)各3萬張與1萬張持股,採一般交易,將在集中市場賣出,預計1個月內轉讓完畢。長榮股東會將至,張家四兄弟經營權大戰將再度展開。長榮集團張家四兄弟協議和平分家,由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創立的家族控股公司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陸續出售資產。長榮國際是長榮集團金庫,為主要的控股公司,且是長榮航、立榮、中再保等公司的大股東。老大與老三近幾年因啟動海空分家,張國華陸續買進海運事業體之相關股權,張國政則買下航空相關持股。由於家大業大,長榮國際2023年已分批賣出長榮航空持股,至今尚未處理結束,12日再度決議出售長榮航持股引發關注,預計4月14日至5月14日轉讓完畢。長榮國際目前持有長榮航53.22萬張,持股比重約9.86%,此次轉讓3萬張後,持股降至50.22萬張;長榮國際則持有中再保26.64萬張,比重約33.29%,出售1萬張後,持股則剩下25.64萬張。值得注意的是,長榮國際本月3日舉行董事會,會中改選董事長,由老大張國華人馬葉佳全出任董事長、總經理,取代老三張國政人馬、董事長張明煜職位;同時決議出售長榮航、中再保股權。長榮國際、長榮海運去年來共有四次鉅額交易,轉讓長榮航空股票,合計達55.54萬張,外傳已由張國政接手,但不久前長榮國際的董事會中,原本張國政的董總人馬遭張國華人馬取代。長榮國際此次申報轉讓採一般交易,未說明受讓人是誰,但外界高度觀察張國政是否持續接手航空股權。
碳權擠毛巾2/「百分百綠電根本做不到!」 減碳遇瓶頸「國際大廠拿我們開刀」
「造紙、水泥業者跟我說,現在他們看煙囪,都感覺噴出的是錢!」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說。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2026年開始交費,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預計2024年上路,不過台灣政府收錢的腳步更快,2024年1月起計算、2025年收碳費,還不能抵減國際間的稅費和碳權,讓業者集體陷入「碳焦慮」。聚集全台最高市值企業家的三三會,3月20日邀請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總經理田建中面對面;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一開場就提到,台灣明年開徵的「碳費」和全球的做法不一致,擔心錢付出去了,在國際上卻不被認可。事實上,業者已多次表達意見,認為台灣收錢進度超前,在全球經濟尚未完全復甦時增加成本是雪上加霜;田建中也提到,碳費不是稅,未來會有專戶處理,以此培育節能減碳新創業的產業聚落。林修銘表示,2023是台灣推動碳定價制度元年,8月7日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12月22日首批國際碳權掛牌交易,首日吸引台積電、聯電、鴻海、中鋼、長榮海運等27家企業搶購一空,首波售出共8.8萬噸碳權,金控是最大買家,交易金額逾80萬美元。在全球供應鏈居重要地位的台灣科技廠,為接軌國際減碳,目前以採用RE100及ISO14068等標準為主。「我們聽到很多產業界的聲音,就是不要急著去加入RE100,」田建中解釋。RE100是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及碳揭露計畫(CDP)所提出的國際再生能源倡議,要求百分百綠電生產。「我建議業者先考慮ISO14068比較適合台灣,因為這一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推出的新碳中和管理標準,允許使用碳權去做折抵,對企業來說有緩衝的餘地。」田建中說。台灣某傳產龍頭大老跟CTWANT記者直接攤牌,「因為RE100根本辦不到,台灣火力發電超過8成,綠電根本不夠分。」另一位業內人士說,「連RE100的最大擁護者亞馬遜,最近因AI高用電,加上綠能不穩定,現在轉而購買核能,因為實在太難了。」像是蘋果、微軟、HP等國際科技大廠,原本講得很高調,但現在也都把減碳壓力往產業鏈延伸「就是朝我們台廠開刀。」而承壓最重就是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以台灣『用電怪獸』台積電為例,身為『護國神山』,大家都讓著他,但台灣根本沒有這麼多綠電」身為台積電重要供應鏈的傳產業者向CTWANT拆解其中奧秘,他說,台積電本身生產的碳排放只有約11%,50%以上來自電力,剩下的39%就是產業鏈,「台積電減碳已摳到極致,就像擠毛巾擰不出水了,就會把壓力轉嫁給其他供應鏈的廠商。」台積電為了減碳,連新蓋的工廠都要求使用電動水泥車,讓國產加速轉型。(圖/報社資料照、翻攝自無限+生活誌官網)台積電的ESG電子報就提到,他們在2022年開始,分別針對尚未取得ISO 14064-1溫室氣體查證證書、年用電量大於500萬度的供應商,推出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盤查主題工作坊,找講師去「鑑別」與「規劃」,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429間供應商的工廠、以及131種原料分析,今年目標是500間供應商、200種原物料,還會設立AI平台持續追蹤。田建中也提起一個小故事,碳交所在2023年10月跟英國標準協會BSI合作,開設ISO標準的認證課程,台積電馬上跑來詢問,要培養一批「稽核隊」,去產業鏈做碳排查與建議改善。未來若要做台積電的生意,沒有碳排查是拿不到門票的。除了供應鏈,承包科技廠建案的國產集團,居然被要求把柴油發動的混凝土預拌車,換成排碳較少的電動版;為了台積電這「貴客」,國產集團只好加速採購流程,去年起逐步更換成符合第六期環保標準的預拌混凝土車,今年也引進全台第一台電動預拌混凝土車,為24噸純電車,搭載350kW動力電池,充飽後一天可跑200公里以上;目前國產建材擁有350輛柴油的預拌混凝土車,將逐步汰換為電動預拌車,小貨客車也都汰換為電動車,「現在全部都要綠色了!」國產建材實業董事長徐蘭英說。其他科技廠的減碳招數,更是五花八門。田建中舉例,科技廠跟他說,現在工廠內的電梯是給機器坐的,員工被要求5樓以下用腳爬,有廠商規定辦公室無紙化,每個月結算用紙量來罰錢,「還出現一個新趨勢,就是『零售轉租賃』,新公司不買電腦了,改用訂閱制,不用時就還給電腦製造商。」台灣是筆電王國,業者為了減碳,除了材料、包裝、運輸,甚至也從回收下手。(圖/黃鵬杰攝)畢竟電子產品要回收,沒人比製造者更清楚怎麼拆解零件,就不會是過去那種壓碎、燒製與化學溶解等分離金屬的做法;田建中說,台灣是筆電王國,但生產一台筆電需要300到4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經過大廠們努力在生產、包裝、運輸上減碳,目前極限就是220公斤,「他們說是最緊繃了,再往下不可能,會損害效能,要等整個科技大變革才有辦法。」受限於科技瓶頸的,還有造林賺碳權,法新社報導,澳洲先前撥出近4200萬公頃土地去造林來賺碳權、也已賣向世界各國,但最近同業用衛星去調查,發現有八成的樹長不好、林地也在萎縮中,被媒體稱為「一場災難」。田建中表示,前一陣子不少企業老闆被徵詢過,是否要去投資東南亞的造林計畫,「要留心問一下『方法論』,是否為『REDD+』的專案,因為國際間正在質疑他的減碳效益,如果投資這種林場,可能會卡在『最後一哩路』、認證過不了。」雨林國家聯盟在2005年首次提出REDD構想,透過付錢的方式勸阻破壞森林,200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擴大了可獎勵範圍,轉變成REDD+,但缺乏證據證實REDD+專案有助於減少毀林,可能只是導致破壞移到別的地方。「其實聯合國也坦言,對於碳權就是『做中學』,標準可能會一直變動。」所以投資前更要謹慎,至於在台灣造林賺碳權,田建中也坦言,種樹不難,問題是拿證書要花很多錢,且是每年都要重新認證,「一個案子成本10萬美元以上,如果土地小於100甲,就不划算了,不如拿去種水果」。
張國煒向大哥喊話「贊同分家,需公開透明」 七年來最氣憤的是這一件事
星宇航(2646)董事長張國煒針對長榮海運小股東提出告訴一案,他以身為巴拿馬長榮國際(EIS)股東身分直言說,「我對大哥(張國華)分家沒意見,但不能你說了算,不能如此鴨霸。分家要秉持公平、公開、透明原則,就怕有些分了藏口袋,我也不知道。」根據長榮海運公告的交易內容,從去年6月花費7.8億美金買新加坡公司股權,到今年1月買south asia 1980萬美金、倫敦不動產5300萬英鎊和台北港貨櫃公司4億台幣,半年多來總共近300億元的鉅額交易,對象都是EIS,讓長榮海運小股東委託律師林文鵬,25日按鈴控告長榮海運以張國華為首的董事會所有成員,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非常規交易罪及特別背信罪。身為EIS股東的張國煒則對這些鉅額交易提出多項質疑,第一 半年來三、四百億元的交易金額,應該提到股東會追認,但從未召開股東會,七年來EIS到底賣了多少,我都不知道,我們股東權利已被嚴重侵害。第二 關係人交易這麼複雜,長榮海運怎麼會去買EIS的資產,真是匪夷所思。尤其EIS董事長是指定的,到底是誰具有效性,要等遺囑官司確定,如果遺囑有效,董事長就是我;無效就是張國明(2022年5月臨時股東會選出),再怎麼樣也不是張國華,所以張國華以董事長身分賣資產,是可以被質疑的。第三,EIS董事長鬧雙包,還在訴訟中,張國華應主動跟海運董事說明EIS有這些問題,尤其張國華跟柯麗卿分別身兼EIS 董事長跟總經理,均未揭露相關風險,這都是在損害小股東權利。除了以上質疑,依照張榮發遺囑,EIS董事長是張國煒,張榮發在EIS的20%持股也由張國煒繼承。張國煒最氣憤難平的就是七年來遺囑執行人表示很難執行張榮發遺囑內容,所有東西要等遺囑訴訟確定才能做,但四位遺囑執行人不執行張榮發的遺囑內容,卻以遺囑執行人身分指定張國華為EIS的Permanent President(常任董事長),邏輯令人不解。張國煒想問「難道長榮海運的董事、獨董都不知EIS的PP鬧雙包嗎?還去買EIS資產,這公司治理有瑕疵,通常經營權有爭議的公司都不會去碰,因為買了不小心可能會惹禍上身。」張國煒說:「我贊成大哥說的把資產分一分,我不可能回長榮,分家的錢可以來發展我的星宇,但不要虧待我。不是你自己想怎樣就怎樣,賣了好幾百億元資產,鑑價報告也不給EIS股東看,鑑價報告可大可小,但好幾百億元差一點就差很多了。我(EIS股東)是怕低賣,海運小股東是怕高買,所以,最好方式是公開透明、合理合法」。除了要求公開透明,讓張國煒擔心的是遺囑官司一、二審都勝訴,張國華是否趕在遺囑官司確認結果出來前,處理掉EIS資產,且移轉到大哥可控制的長榮海運。張國煒強調,「這不是爭經營權,我也不是阻止你賣,但要公開透明,大家持股都是20%(長榮四兄弟及張榮發持有EIS各20%),我尊重你,但你不能不尊重我,很多次要(EIS)公司財報都不給,寄存證信函也不收。」根據日前林文鵬律師的告訴狀指出,張榮發先生遺囑指定張國煒接任長榮集團總裁,巴拿馬長榮董事長應為張國煒,巴拿馬長榮也曾在111年5月選出張國明為常任董事長;長榮海運是否和合法的巴拿馬長榮國際代表人進行交易?張國華為長榮海運實質控制人,自詡實質控制巴拿馬長榮國際,相關交易左手換右手,是否經過合法估價和審計委員會審查簽約?董事會為何未利益迴避?長榮海運及其子公司流出高達新台幣數百億元鉅款,日後恐有交易無效致造成長榮海運蒙受數百億元鉅額損失之重大損害。長榮海運則發表聲明,長榮海運基於營運需求之任何投資皆經獨立專家出具報告、經審計委員及董事會依程序通過,股東針對長榮海運投資的指控與事實完全不符。針對25日長榮海運某位股東控告本公司董事一事,長榮海運一向注重公司治理與股東權益,本公司暨子公司舉凡重大資產取得與處分,均依據本公司暨子公司資產取得或處分處理程序辦理,除取得業界具公信力之專家出具資產價值評估報告外,另委請獨立公正會計師針對各案交易價格出具合理性意見書,所有資產取得與處分案均經本公司審計委員會與董事會核議通過,並依主管機關規定發佈公告、重訊與辦理重大訊息記者會等事宜,相關程序皆遵循法規,各該資產之取得亦均為公司長遠發展所需,絕無任何違法情事,該股東之指控完全與事實不符。依巴拿馬當地政府機關登記資訊,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之董事長為張國華先生並無疑義。自2016年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先生逝世後,四位遺囑執行人依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章程第7條第9項及第10項規定,一致同意指定由張國華先生擔任Permanent President (常任董事長)之職位至今。巴拿馬當地政府機關所登記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之常任董事長為張國華先生,並無疑義。該名股東主張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的Permanent President(常任董事長)應為張國煒先生或張國明先生,此為毫無法律根據之錯誤事實。長榮海運一向尊重所有股東的意見,董事會及經營團隊也會站在公司永續經營的角度繼續努力為股東爭取最好的權益,董事會與經營團隊基於營運所需之任何決策皆經得起檢驗。若為有心人士操作或唆使他人做出影響公司營運的行為,對長榮海運的聲譽造成傷害,公司也將採取必要的措施,以捍衛公司的清白。
長榮海運擬配息10元「與前一年70元落差大」 股價15日重挫一度
長榮海運(2603)日前公布2023年財報,合併營收2767億元,年減56%,每股稅後盈餘(EPS)16.7元,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10元,配發率達6成。雖然去年海運市場回檔整理,長榮仍是貨櫃三雄中表現最好的業者,但相較2022年配發70元大幅縮水,也低於2021年的18元。由於配息與前一年仍有落差,因此影響周五(15日)股價一開盤就重挫9.26%,終場收在166.5元。長榮海運公告2023年合併營收2767.15億元,年減55.89%,稅後淨利353.37億元,年減89.43%,每股EPS為16.7元,連續3年賺超過一個股本。細看去年第四季表現,雖出現紅海危機,長榮稅後淨利仍有32.9億元,EPS為1.56元,是貨櫃三雄中唯一有賺錢的公司。長榮海運表示,董事會通過決議,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0元,配發率達6成,主要是綜合考量未來經營環境與營運需求、資本支出規劃和股東權益,現金殖利率仍超過5%。不過相較2022年每股賺87.07元,配發現金股利70元,雖然連續三年配發一個股本,但仍大幅縮水。長榮海運上周五盤中湧現投資人的失望賣壓,一度觸及跌停板,終場跌幅9.26%收在166.5元。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 Alphaliner 最新預測,今年海運供給成長9.7%,需求成長為3%,航海族群的獲利表現將更趨分歧。法人指出,隨著財報出爐,不少投資人認為配息仍有落差,因此急著下車,不過法人認為,去年第四季長榮是貨櫃三雄中唯一獲利的業者,加上今年首季受惠紅海危機推升運價,前2月營收成長幅度達3成,營運展望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