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排放
」 減碳電力業被收碳費「恐使台鐵、高鐵漲價」? 環境部回應了
環境部預計今年徵收碳費,即使運輸業不是徵收對象,但有媒體指出,台鐵、高鐵可能因電力業被收碳費,增加營運成本,造成票價上漲壓力。環境部17日強調,電力業主要負擔廠內用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對發電成本影響有限,不可能將碳費的支出轉嫁到電力使用端。環境部說明,碳費收費對象是符合事業應盤查登錄及查驗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排放源,且其全廠直接排放及使用電力之間接排放產生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值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電力業及製造業,運輸業不是碳費首批徵收對象。環境部指出,7月5日召開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已提出不同的費率情境研究顯示,碳費對GDP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造成影響均不顯著。環境部強調,依《氣候變遷因應法》,生產電力直接排放源,得檢具提供電力消費排放量證明文件,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收費排放量扣除,換言之,電力業主要負擔其廠內用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對發電成本影響有限,故不可能將碳費的支出轉嫁到電力的使用端。環境部表示,碳費是我國邁向碳定價制度重要關鍵,旨在促進事業實質減量,具體的碳費費率仍在審議中,促進溫室氣體減量的配套機制也正研訂中,建議相關評估應本於事實,不要基於諸多假設前提,以免造成社會紛擾。
統一超商逾1,500家循環杯租借點 累積減少近20萬一次性紙杯
響應政府環保減塑政策,統一超(2912)攜手統奕包裝整合集團資源自建「OPEN iECO循環杯服務」,其中7-ELEVEN服務據點提前於年底達成突破千店大關,為單一通路布建循環杯服務店數最多、提供規模最大的減塑循環服務,也提前於環保署法規要求前陸續在特定門市使用「OPEN iECO循環杯蓋」。「OPEN iECO循環杯服務」可於A店租借B店歸還,目前在7-ELEVEN、星巴克、21Plus /21世紀風味館架構超過1,500家循環杯生態圈,至今已累積減少將近20萬杯一次性紙杯。統一超也宣布,7-ELEVEN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當筆租借OPEN iECO循環杯享CITY CAFE大杯濃萃美式優惠價30元(原價50元),且自備飲料杯再省5元。同時,統一超在永續經營部分已陸續榮獲海內外超過30個獎項,在2023年第16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也蟬聯「永續綜合績效獎-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企業永續報告獎-貿易百貨第1類白金級」,並並以「低碳行動計畫」、「減塑推動及循環經濟專案」、「OPEN POINT生態圈」、「公益友善商店守護銀世代」、「好鄰居閱讀勵學永續扎根計畫」、「創新減塑愛地球」榮獲6項「永續單項績效獎」分別為氣候領袖獎、循環經濟領袖獎、創新成長領袖獎、高齡友善領袖獎、社會共融領袖獎、創意溝通領袖獎,共榮獲8個獎項,展現統一超商實踐SDGs及落實永續行動的成果。7-ELEVEN自有品牌「天素地蔬」持續引領超商素蔬食風潮,與供應商攜手打造素蔬食產業鏈,今年達成複合店100店里程碑,鮮食及冷凍品專區更遍布全台逾2,500間門市,至今低碳飲食成效減少約2萬公噸碳排量,相當於54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7-ELEVEN門市將室內照明燈管改為LED,針對高耗能門市進行節能改善,降低整體門市用電,並取得超商首例近零碳建築授證暨綠建築標章,2022 年門市成功節省約1.17億度電,同時也減少間接排放59,524公噸CO2e。統一超商自1999年捐助成立「財團法人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以「提升閱讀力」、「落實永續教育向下扎根」雙重目標,改善城鄉閱讀差距,目前與117所鄉鎮小學、陪讀班據點共同推動「好鄰居閱讀勵學計畫」;2022年起更攜手捷盟行銷、供應商-正隆公司,運用7-ELEVEN回收的5千公斤紙箱,透過正隆公司的永續造紙技術,預計至2023年底前將建置4座「好鄰居紙圖書館」, 除了改善校內圖書館硬體環境,更減少近3萬公斤碳排放量。
陳揆指核電是綠電被王美花打臉 藍黨團問是測風向還是說漏嘴
閣揆陳建仁10月31日,回答國民黨立委羅明才質詢時說,核能若進入核融合,樂觀其成也可能會很快採用,還斬釘截鐵的說「核電就是綠電」,遭經濟部長王美花打臉行政院長、否認核能是綠電。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也質問綠營,部長打臉行政院長十分罕見,陳揆究竟是測風向,還是故意說漏嘴?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李德維表示,國民黨團要給陳建仁喊一個讚,也許是陳建仁說漏嘴,也許是說出實話,畢竟核電就是綠電,但反觀王美花,不知道是不是太上行政院長,竟然公開打臉核電不是綠電,違背世界各國主流意見的想法。王美花只是守著民進黨反核神主牌,不能讓神主牌跳票、倒下,甚至消失不見,更要確保反核人士的選票。李德維表示,民眾只想要穩定無虞的供電,沒興趣為民進黨顧好神主牌,民進黨不要核電,也無法穩定供電,面對淨零碳排,也拿不出具體政策,又如何能確保護國神山能夠有穩定充裕的供電呢?副書記長吳怡玎則說,今年9月,國際能源總署公布2050年碳排路徑圖,最終目標是零碳,不是零核,全世界的目標是減碳,不是減核。民進黨宣示在2025要達到綠電配比,而現在民眾都很清楚,民進黨所設下的綠電配比目標是無法達成;即便達到太陽光電20G/W、風力發電6.5G/W,都達不到核一、二、三、四加起來的七成。換句話說,風電、光電發展是很好的方式,但民進黨卻在風光發展的過程中,將核能降低,甚至大內宣稱,現在風光發電已經超過核能,但風電、光電發電量遠遠不及三、四年前核電發電量。吳怡玎表示,工商業界關心的是碳排,除了在製程當中所產生的直接碳排外,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間接排放」,2022年台灣工業、製造業、中小企業所產生的碳排,高達74%是來自於用電。要降到零碳排,除了節約用電、改善製程、更新設備,更重要的是使用的電乾不乾淨。也就是說,台電供電無論有多髒,廠商也只能接受。吳怡玎並引用經濟部能源署資料顯示,近5年台電電力排碳係數為0.495(單位:公斤CO2 e/度),對比OECD平均0.292,以及碳排模範生法國的0.062,台灣碳排是法國的好幾十倍。那麼,法國是如何做到的?因為法國在2022年已經達到85.24%低碳能源,其中核能占比即高達61.42%。她也因此主張,核能已經是成熟的能源,有成熟的技術,為何民進黨放著不用?為何讓國人的肺,當作空氣清淨機?
碳焦慮上身2/台廠最怕「時尚憲章RE100」 公會特訓班從0開始教+大廠出錢請供應商去上課
「環保署、金管會、客戶要公司做碳盤查,就像提交財報一樣」,節能科技公司顧問師林建志以財務報表做比喻讓業者秒懂,8月10日他應絲綢印染公會邀請為紡織業者講解,什麼是碳(溫室氣體)排、如何進行盤查,到做出一份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台灣碳盤查總動員從去年3月開始,金管會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2023年開始118家資本額超過百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和45家鋼鐵、水泥業者,依法要盤查碳排放資訊、強制揭露於年報中,並提出溫室氣體管理計畫,目前國內有51%上市公司、25%上櫃公司發展永續路徑圖揭露碳排情況,自今年到2029年以資本額100億元、50億元分階段,逐步擴大強制揭露對象。與此同時,環保署要求2023年起事業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間接排放」相加大於2.5萬公噸CO2e者需要登錄,目前第一批有287家碳排大戶,規劃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徵「碳費」(排碳要收費)。「減碳成為今年供應鏈新考題!」林建志提醒,碳盤查後,更重要是碳排減量,「儘管不是碳排大戶、也不在歐盟名單裡,但品牌要求最讓人緊張。時尚憲章宣告2050年達成時尚產業淨零排放RE100,LULULEMON、ADIDAS都跟供應鏈要求。」絲綢印染公會祕書長李惠敏指出,「碳」議題對紡織業並不陌生,因為品牌早就開始要求,工業局在10年前就開始跟業者一起準備,到今年更是紡織供應鏈絲織、皮革、包包等公會等全面對碳開課。「碳」議題對紡織業並不陌生,因為品牌早就開始要求,工業局在10年前就開始跟業者一起準備,到今年更是紡織供應鏈絲織、皮革、包包等公會等全面對碳開課。(圖/陳柔蓁攝)一位紡織業者向CTWANT記者表示,以歐盟碳邊境稅CBAM來說,10月試行的是水泥、鋁、電力、肥料等212項輸歐產品,不含紡織業,但不少台廠是「把碳盤查做起來等」,更有不少產業供應鏈採打群架,例如半導體大廠出錢補助每家供應商上課,盤查碳排狀況。做碳盤查、碳足跡不只是應付客戶或是為碳費、碳稅準備,「現在越來越多銀行放款,開始把企業碳風險、氣候風險、環保違規次數納入考慮。」林建志認為這會是個趨勢。為了解如何做碳盤查,25位紡織業者8月10日在絲綢印染公會舉辦的碳盤查課程中,專心聆聽林建志解惑碳盤查三部曲,步驟一「要先知道數據給誰」,因為環保署、金管會、客戶要求三者有點不一樣,「就像一份財報,給外面股東、給公司內看不一樣。進一步講求數據正確性、接軌國際、給國際客戶數字,就要外部第三方查證」。步驟二,依預期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因為「環保署以工廠為邊界,金管會以公司為邊界」,給金管會的報告就是整個公司的辦公室與工廠全加起來、給環保署的則是「以工廠登記證為主」。例如半導體公司或水泥業,有幾座晶圓廠、幾座水泥廠要分開算;金融業銀行有300家分行則一起算。如果是預期使用者(品牌客戶)為了跟上淨零碳排趨勢,也需要提供工廠溫室氣體排放量、再計算分配到個別產品中。搞清楚是誰要看這份報表後,就可以開始進行盤查了!來到步驟三,「碳盤查是在調查『溫室氣體』,計算人類經濟行為造成的排放量」。林建志表示,現在有7種氣體被歸類為溫室氣體-「CO2、CH4、N2O」三種主要是燃燒行為造成的排放,「PFC」從光電半導體製程產生,「HFC」從冰箱、冷氣、除濕機、汽車空調、空壓機冷凍乾燥機、恆溫恆濕櫃、有冰水的飲水機等設備中冷媒所逸散排放。「SF6」是氣體絕緣設備逸散,還有「NF3」。金管會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自今年到2029年以資本額100億元、50億元分階段,逐步擴大管制對象;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黃鵬杰攝)因為二氧化碳佔溫室氣體佔9成以上,因此溫室氣體盤查簡稱碳盤查,「如此計算出二氧化碳當量CO2e,像匯率換算成同一幣值,算好後再讓稽查員簽核。」林建志以財報方式解說。碳盤查之外,還有一個名詞「碳足跡」,「碳盤查是算整間公司的碳,碳足跡是計算個別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排放量。兩者的標準分別是ISO 14064-1/CNS 14064-1、ISO 14067/CNS 14067。」盤查邊界是大門內生產活動造成的碳,碳足跡則是產品從原物料開採到廢棄處理。
減碳玩真的!中華電7月實施內部碳費每噸碳1600元計價
中華電信(2412)宣布,預訂於今年7月1日起,分階段實施「內部碳費」,將以每噸碳1600元(約54美元)的「有感價格」計算排碳費用,並以此列計為各事業部門的費用,以督促內部各單位積極節能減碳。碳費計價先以事業部門的範疇二排碳(間接排放,用電為主)為基礎,並於明(2023)年1月起新增涵蓋範疇一(直接排放)之碳排。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表示,「公司去年特別將『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改組為『永續發展委員會』,加強ESG各個面向的推動力道,今年更積極落實ESG新作為。對內,除了希望公司各單位及同仁都要把ESG的思維納入日常的營運工作內,本次更超前部署領先國內同業實施『內部碳費』,希望公司上下更重視節能減碳,積極提升能源效率,為環境永續進一步做出貢獻。對外,藉由對金融機構與資金需求方要求達到一定ESG門檻,讓短期的資金運用能發揮責任投資的影響力,促使更多機構落實及提升ESG。」中華電信表示,設定內部碳費是敦促同仁落實節能減碳的重要措施,但公司更重視以創新的方式實行節能減碳,未來亦將設立碳費基金,做為各事業部門鼓勵創新減碳、採購再生能源、更換節能設備、推動社會公益等投資ESG所需之財務來源,持續加強推動ESG永續發展。中華電信已設定2030年碳排放要比2020年減半與IDC機房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積極目標、長期目標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同時也經公司同仁的努力,採取節電與採購再生能源雙管齊下的策略,積極汰換老舊網路設備與洽詢再生能源供應商,可望順利達成規劃的減碳目標。
淘汰燃油機車! 台塑補助4.5萬員工買電動機車每人1.6萬不等 力拚年減排碳9362噸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及營造優質的生活 環境,台塑企業(含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及旗下公司)今(30)日舉辦「幸福企業,一騎減碳!」記者會,宣布為鼓勵通勤員工騎乘電動機車,從日常生活中落實減少排碳,只要是台塑集團員工到職滿1年之正式員工,無論是新購或是換購電動機車,均可申請領取公司補助,合計台塑企業最高補助金額介於4.5億至7.2億元之間。依經濟部能源局資料統計,2020年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含間接排放)約2億5,743萬噸,其中運輸佔14.17%。台塑公司表示,為響應政府環保政策,台塑企業制定員工新(換)購電動機車補助方案,鼓勵員工若有換購機車需求時,優先考慮更換電動機車,藉以汰除對環境影響較大的1~4期燃油機車。依燃油機車碳排量0.055公斤/公里與電動機車碳排量0.0265公斤/公里為基礎,考量國內每人每日平均行駛里程20公里及台塑集團目前台灣地區員工人數約45,000人來估算,若台塑集團員工全數換成電動機車後,每日約可減碳25.65噸,每年將減少排碳9,362噸。台塑企業總經理林善志表示,電動機車的推廣是對環境保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台塑企業首先響應政府政策,加碼鼓勵員工購置電動機車,友善環境,希望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同時,我們也呼籲政府,應該制定一套法規,鼓勵並強制要求民眾使用電動機車,加速提升環境品質。林善志強調,台塑企業所屬各公司均成立ESG推動組織,只要能對環境帶來貢獻的,我們均全力以赴。補助員工購買電動機車是公司的重要政策之一,讓員工能輕鬆入手電動機車,打造幸福企業。Gogoro(睿能創意)營運副總經理陳彥揚亦說明:「追求更乾淨的能源是全球所趨,很高興能與台塑企業合作,我們亦於台塑六輕周圍強化建置電池交換站及服務中心,提供員工更便利的服務及全新的騎乘體驗」。目前國人購買電動機車,可申請經濟部工業局、行政院環保署及各縣市政府公告之補助金額。台塑集團員工加碼方案則是:新購補助金額為10,000元、換購為16,000元;只要符合到職滿1年之正式員工均可申請領取台塑補助,每人以一次為限,若以集團員工數4.5萬人計算,此次台塑企業最高補助金額介於4.5億至7.2億元之間。為提高員工購買電動機車誘因,台塑也與國內Gogoro、宏佳騰及光陽等電動機車廠商洽談其他合作中,像是購車時出示員工識別證即可享有購車車價折扣或領取7-11禮券等。
全球碳經濟2/台拚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政府民間揪團卡位綠色轉型
為減少碳排全球幾乎總動員。歐盟7月提出2023年起試行國際碳邊境稅(CBAM,碳關稅),將對出口至歐盟的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2026年全面上路,我國鋼鐵等200項製品約245億元將受影響,為此環保署已修法預計2023年徵收碳費,以減少衝擊。「碳,是有成本、有價的時代已經來臨。」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直言。事實上,環保署早在2009年就制定碳足跡,成為全球第11個有碳足跡制度的國家,2015年訂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但遲遲無其他具體配套。隨國際社會開始推動碳交易及碳關稅,台灣迄今仍無動靜。「我們(公司)許多物料都來自海外,歐盟2023年要開徵碳關稅,怎麼辦?我國在碳費、碳排量及碳足跡數據等相關機制上都不足」一家金屬及塑膠的原物料業者告訴CTWANT記者,「究竟碳費多少錢才合理?政府要有給企業經濟誘因,才能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火力發電廠燃煤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會造成溫室效應,有鑑於此,我國正積極發展風電及太陽能等綠能發電,預估2025發電量占整體發電的20%。(圖/報系資料照)台灣在碳定價、產業碳排量與碳足跡數據都付之闕如,與政府及產業界多以「增加成本」的角度看待碳稅、碳費有關。「難道碳費格高、能源稅多的歐盟、瑞典跟日本,經濟發展有落後台灣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認為,應該要把此事當成產業升級的助力。直到歐盟7月預告兩年後將試行碳關稅,環保署才在10月21日預告,將修法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針對288家包含鋼鐵、電力、光電半導體、水泥、煉油、石化等產業、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碳排大戶,自2023年開始徵收碳費,目標是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長蔡玲儀指出,碳費收取將分直接排放源與間接排放源,企業在生產過程直接排放溫室氣體會收一筆碳費,另外,製程中的用電屬於「間接排放」,也需繳納碳費,碳費會專款專用,用來推動溫室氣體減量、低碳工作等。據能源局統計,我國2020年的燃煤發電佔比仍近45%,過去5年來並無明顯下降。煤炭消費量則在2017年達到6734萬餘噸高峰,逐年下降到2020年的6,350萬餘噸,減少約384萬噸。除了發電使用外,石油化工原料製造業、水泥業及鋼鐵業是我國進口燃料煤及無煙煤的消費大戶。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台灣碳排放量最大的企業中,前五名有3個是國營事業,分別為台電、中鋼、中油,因此政府必需以身作則,甚至跨部會成立「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組」,劃出能源減碳、製程減碳、交通減碳、負碳技術(植物造林、碳捕捉)4 大工作圈,要讓2050年碳中和目標可以達成。合計營收占全國4成的27家民間企業,共同組成「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民間國家隊拚淨零碳排。(圖/本刊資料照、沃旭能源臉書)除了國營企業動起來,民間企業也揪團組隊減碳排。今年9月「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發起,邀集中鋼、中華電信、日月光半導體、遠傳、中鼎、台新金控、台泥、台積電、玉山金控、亞泥、信義房屋、新光金控、鴻海集團、沃旭能源、友達、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台綜院等逾20家,合計營收占2020年我國GDP比值超過四成,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占近兩成的企業,成立「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承諾以行動、第三方驗證、資訊透明、議合及教育等方式,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投入資源並進行轉型,達成台灣淨零碳排目標。對於發展淨零碳排,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表示,「隨著全球暖化議題的持續深化,碳稅、碳費及排放交易制度將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不可迴避的挑戰,科技業都應該及早做好減少碳足跡的綠色轉型,搶占商機。」就看企業看到的是危機還是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