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壯理
」醫示警:洗腎最大元凶不是「吃太鹹」 而是「它」!6成活不過10年
堪稱「洗腎王國」的台灣目前有超過9萬名洗腎病患,成為健保中最燒錢的疾病,其中不少人都以為這是跟台灣人愛吃重口味食物有關,但這個答案可能只對一半,有醫師直言,吃太鹹固然會影響腎功能,但吃甜食更容易步上洗腎的後塵,到後來10年的存活率僅剩35%。據《常春月刊》的報導,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闕壯理日前於受訪時表示,「事實上,吃甜的更容易洗腎。」因為根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約占9至12%,遠高於全球水準。而洗腎人口更是衝破9萬4000人,其中有46%的新洗腎患者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進而走到洗腎這地步,所以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其次才是高血壓,以及腎臟疾病」。闕壯理指出,吃太鹹雖然確實會導致高血壓影響腎功能,「但偶爾吃日本味拉麵就洗腎的機率非常非常低」,反而是攝取甜食更加容易導致洗腎。飲食方面,應盡量避免攝取過多紅肉,尤其培根、肉鬆等加工肉品對腎臟負擔大,必須減少攝取。而高糖、高鹽特性的食物也要盡量少食用為佳。生活習慣方面,平時也應避免體重過重,維持運動、不吸菸、少飲酒等良好習慣,以預防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當然更重要的是,千萬不可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不然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傷。腎臟如同人體的淨水器,若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功能惡化甚至報銷,就必須要使用血液透析(也就是俗稱的洗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腎臟移植等腎臟替代療法(Renalreplacement therapy, RRT)才能排出體內毒素,而「洗腎患者的10年存活率為35%,也就是說,超過6成的人都活不過10年。」
呼吸衰竭送急診…中年男「咳出整根人蔘」驚悚畫面曝 醫驚:好幾個月了
一名50歲男性病患,過去有酗酒和肋骨骨折的病史,因為意識呆滯加上呼吸衰竭被送到急診。因為病情嚴重,醫療人員迅速的執行氣管內插管(endotracheal tube)。病患的呼吸音衰弱,影像檢查發現雙下肺塌陷。他的肺部狀況不太樂觀,必須住院治療,不料後來竟咳出「整根人蔘」。家醫科醫師闕壯理今(18日)在IG分享,該名男病患過去有酗酒和肋骨骨折的病史,因為意識呆滯加上呼吸衰竭被送到急診。醫療人員迅速執行氣管內插管,但病患的呼吸音衰弱,影像檢查發現雙下肺塌陷,必須住院治療,「然後,開始出現奇怪的東西…。」闕壯理透露,「隔天,理論上通暢的氣管內管裡面,居然出現像是『白稠狀的軟塞』的東西。為了確認氣管內管到底發生什麼事,醫生安排數次支氣管鏡檢查(bronchoscopy),可以用內視鏡觀察氣管內部。內視鏡看到許多白色、橡膠狀的物體。幾天後再看,發現它們聚集在一起,一直延伸到細支氣管,導致整個左肺都塞住了。」醫師指出,「經過一番檢查,發現這並不是感染,也沒有肺部結構異常;這些物體是纖維蛋白、黏液、發炎細胞等等的綜合體。診斷為塑型性支氣管炎」。醫師說明,「塑型性支氣管炎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和先天性心臟病、淋巴系統疾病、鐮刀型紅血球病有關。因為淋巴回流異常,加上黏液和細胞等等物質,在支氣管內形成白色軟膠狀的圓柱體。」闕壯理提到,「就像幫支氣管灌模一樣,這些黏液最終成為塑膠質地的『模型』。它塞住氣管可能造成呼吸困難,嚴重者會窒息死亡。病患接受支氣管擴張劑、化痰藥、血栓溶解劑治療,8天後明顯改善、脫離呼吸器。可喜可賀病患的老婆說他已經咳出這樣的東西好幾個月了,居然沒有早一點來看病?圖片很震撼,如果不說還以為是人蔘」。
被雷擊中生還…她醒來驚見「來自天上神秘圖騰」 醫曝原因
雷雨天最好不要站在空曠處,容易被雷擊中,而你知道嗎?被雷擊中生還的人,身上可能會出現神秘圖騰。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闕壯理舉了一個國外真實案例,被雷擊中的女子身上出現像紅色蕨類、從脖子延伸到腹部和四肢的特別圖騰,這圖騰稱之為「利希滕貝格圖騰」(Lichtenberg figures)。闕壯理在IG指出,據說被雷擊的機率是60萬分之一,遠比中樂透頭獎還高,死亡率大概是10%,剩下的90%有不同程度的傷勢,而被雷公選上且大難不死的人,身上會有特別的圖騰。他舉一起真實案例,30歲英國女子艾蜜莉(化名)在路上邊講電話邊走路,忽然間「轟」一聲巨響,便就失去意識,醒來後艾蜜莉發現自己躺在地上,右側身體灼熱和感覺異常,之後被緊急送往醫院,雖意識清醒,但有些頭痛、耳鳴,右側身體覺得怪怪的,所幸灼熱感慢慢消失。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闕壯理|醫師 Dr. John (@drjohnchueh)醫師替艾蜜莉做了生命跡象、心電圖、神經學檢查、眼睛等檢查,結果都正常,僅有右耳耳膜破洞。不過艾蜜莉身上出現奇怪的圖騰,像紅色的蕨類,從脖子延伸到腹部和四肢,醫師認出來,這是典型的「利希滕貝格圖騰」,因此確定艾蜜莉被雷擊。闕壯理說明,「利希滕貝格圖騰」(Lichtenberg figures)由18世紀德國物理學家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發現並命名,原因是電流經過皮下組織,對微血管造成離子化和熱傷害,微血管的發炎反應形成特別的圖騰,利希滕貝格圖騰通常在24小時內消失,少數會留下色素沉澱,但戲劇化的樣貌,往往讓患者心理恐慌。闕壯理提醒,雷擊對皮膚的表現,可以像利希滕貝格圖騰一樣輕微,或是全層皮膚燒焦壞死,總之,以後下雨天還是留意一下,不要在空曠的戶外講電話。
血液抽出「豬油」!德國男子頭痛送急診 油脂太多卡住濾血機器
民眾在飲食時,真的要注意是否攝取的太過油膩。日前就有醫師分享國外病例,一名德國男子因為頭痛、噁心掛急診,結果醫院抽血檢查時,抽出的竟然是看似「豬油」的乳白色液體,醫院甚至想要使用血漿置換術治療,沒想到血液中濃稠的油脂竟然將機器卡住,讓全場醫生十分震驚。家醫科醫師闕壯理日前在IG上分享國外病例,2019年時,一名39歲的德國男子,平時就因糖尿病需服用多種藥物控制,有一日,他因為頭痛、噁心等陣狀前往醫院急診,沒想到在醫院的抽血檢查中,抽出的並不是鮮紅色的血液,而是看似豬油的乳白色液體。正常人的三酸甘油脂(TG)在150mg/dL以下,超過500mg/dL就是超標,但該名男子的三酸甘油脂竟然高達14000mg/dL,醫生想要用血漿置換術為其治療,沒想到因為男子血液中的油脂過多,竟然將濾血的儀器直接卡住。最後醫院透過放血的方式,降低男子體內的三酸甘油脂,接著再透過血漿置換術為其治療成功。但由於血液中血脂過多而導致濾血儀器發生故障卻是史上第一例,這起病例也成為全球許多醫師討論研究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