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 川普 關稅川普狂語再起業界嚴陣以待 吳東亮:憂保護主義與關稅戰再起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近期接受媒體專訪,再度提到台灣拿走了所有的晶片業務,且應該付「保護費」等說法,造成17日台股重挫,企業界對此也嚴陣以待,其中,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提醒「台灣自己應該要小心」,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擔憂保護主義再起,恐引發關稅大戰。三三會17日舉行7月例會,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演講,林伯豐在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的晶片產業能發展,是靠過去政府跟民間企業共同的努力成長,最重要的是政府政策、產業韌性、人才取得,以及對晶片的研發、製造、成本控制等都能得到好的成效,才有今天的成績,不是任何一個外國政府可以邀功的。林伯豐表示,台積電是晶片的佼佼者,其他很多傳統產業在世界上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努力是台灣產業成功的基本要件;對於美國總統大選,希望台灣政府自己要看清楚,他也用台語提到,「腳在阮的身軀、心在阮在我們的身體,笨才被別人(他國)左右」。而工商協進會17日也舉辦公亮講座,吳東亮被問到川普的問題時,他也認為,大家比較擔心川普上台以後,是不是又要開始保護主義?「這是我們要小心的,是不是有關稅的大戰」,一旦提高關稅,恐怕加劇通膨,影響降息時間等,對世界經濟情勢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要密切關注。宏碁執行長陳俊聖也跟記者透露,現在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所以內部都有在做研究討論;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表示,美國的選舉台灣不宜指指點點,要尊重他國的社會、民主制度,他比較不擔心個別候選人的言論,但要謹慎觀察,最後當選的人是不是了解台灣的重要性。
逾400美企贊成貿易戰 白宮擬延長對中關稅
綜合外媒3日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美東時間2日宣布,由於超過400家美國企業強力要求,美方決定延長對中國的高額關稅,同時持續進行複審。中美關稅戰事件簿。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延燒至今,當前美國面對通膨危機,各界關注美國總統拜登,會否削減對中國進口商品關稅,以緩解國內經濟壓力。外媒報導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自5月7日起,對美國業界展開諮詢,評估對中國商品進口關稅的下一步走向,該調查於7月5日結束,但因官員意見分歧及美國期中大選將至下,拜登政府遲未做出決定。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曾表示,業界調查結果,將成為調整美國對中關稅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美國貿易代表署2日終於做出宣布,該次調查共434份,來自美國生產商和商會等實體的意見,要求政府維持美國前總統川普於2018年和2019年間,陸續向中國商品施加的「301條款」關稅政策。因此,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不會在實施後的第四年期滿終止。美國企業主張,懲罰性關稅可促使中國停止對美國有害的貿易政策和措施,包括技術轉讓等不公平競爭行為,同時可加強美國商品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競爭力等。公告並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將持續對關稅政策進行審查,強調拜登政府仍可能對此做出改變。但公告未訂定具體時間和審查標準等細節。報導稱,因不滿中國長年不公平貿易行為,川普政府2018年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前後對約3,7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7.5%~25%的懲罰性關稅,相關措施原訂今年7月6日及8月23日到期。此前一度傳出,拜登會在7月敲定新關稅政策,在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為首的官員提議下,考慮取消部分不具戰略價值的中國進口商品關稅,涉及約100億美元的自行車和服裝等民生用品,同時針對中國補貼產業展開新一波調查。中國則數度對美國喊話,要求取消全部對中加徵關稅。但自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初訪台後,中國隨即在台海進行多次實彈軍演,據傳拜登為此延後對於取消中國關稅的考慮。
美股50年來最糟糕上半年表現 罪魁禍首是通膨
美股近期多個指數已紛紛跌入熊市,但跌勢還沒完,美股週四早盤3大指數續跌,其中標普500指數更創下1970年以來最差的上半年表現,而許多高風險資產,例如:高本夢比概念股、加密貨幣、NFT、IPO募資ETF,甚至是大宗商品市場的某些領域如今也全面崩潰。由於5月的通膨數據超乎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15日一口氣升息3碼(0.75%),為1994年以來最強力升幅,違背了先前只升息2碼(0.5%)的承諾,而7月可能還會再升3碼,更激進的量化緊縮政策讓市場陷入「經濟衰退已無可避免」的恐慌心理,利率的大幅調升也使融資和借貸壓力逐漸浮現。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一再誤判通膨情勢。(圖/達志/美聯社)「通貨膨脹是聯準會的剋星。」如同LPLFinancial首席股票策略師克羅斯比(Quincy Krosby)說的,聯準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誤判通膨只是暫時,導致目前的量化緊縮政策遠遠落後通膨形勢。通膨的基本邏輯是供不應求,因此美國通膨如此嚴重的原因得從「需求強勁」、「供給疲軟」這2個面向來觀察。首先是需求強勁,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了美國經濟,迫使聯準會開啟了量化寬鬆(QE)時代,但當美國還來不及透過量化緊縮(QT)的手段之一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來回收市場的氾濫資金時,又遇到了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於是聯準會在還沒縮表的情況下又開始QE了,而這次的QE規模又更甚以往,導致熱錢過度氾濫,引發股市、房市、加密貨幣等各類資產價格的快速膨脹,使美國民眾和企業的投資收入翻倍,市場需求因此暴增。再來則是供應疲軟的問題,全球尤其是製造業大國中國因疫情封城,以及英美各國缺工等原因引發了供應斷鏈和塞港危機,更糟的是,美國為了能在新冷戰中打敗中國,還積極拉攏盟友脫鉤中國,試圖建構自身的關鍵領域供應鏈,但這種反全球化分工、反市場經濟秩序和邏輯的結果就是推升生產成本,例如:美國發動的關稅戰和科技戰。事實上美國在2008年啟動QE後之所以沒有迎來通膨壓力,就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廉價商品向全球輸出了通縮的力量。最後,極端氣候災害、印尼和巴西等原物料大國興起資源民族主義、OPEC和美國國內的能源業不積極增產,以及俄烏戰爭和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等眾多因素,導致最容易推高各種商品價格的能源和糧食通膨迅速飆升,其中俄烏戰爭又是短期通膨狂飆的關鍵因素。而美國若想要讓通膨回落,除了聯準會激進加息和縮表來抑制需求之外,拜登政府其實還可以透過許多方法來改善供給疲軟的問題,但來自國內的阻力,以及過多的選舉考量,使拜登難以化解此次危機。例如:原油供應的問題,拜登可以解除針對委內瑞拉的制裁、在伊朗核協議上做出讓步,以及尋求OPEC領導國沙烏地阿拉伯的增產援助,但美國民主黨黨內卻因為這些國家的「人權劣跡」和「專制體制」向拜登施加壓力,導致原油供應的問題難解,而拜登政府又無意扶植美國的能源業,導致國內的能源商不願增產。再者,拜登其實可以取消川普時期針對中國的關稅大棒來減緩國內進口商的壓力,使進口商品的成本不會轉嫁給美國民眾,但因為北京目前態度強硬,就算美國取消懲罰性關稅,中國也不見得會跟著取消報復性關稅,因此為了避免被川普批評對華軟弱,不利期中選舉,拜登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打關稅戰。拜登目前只剩下唯一的解方來壓制通膨,那就是採取更為激進的量化緊縮政策回收熱錢,使各類資產價格跌落,才能抑制強勁需求,讓通膨回落,但副作用是美國可能會陷入經濟衰退。目前聯準會和拜登政府面臨了2個難題,那就是到底要採取激進的QT政策來壓制通膨,但同時導致經濟衰退?還是為了避免陷入經濟衰退,而採取溫和的QT手段,但放任通膨繼續飆升?而美國的期中選舉馬上就要來臨了,所以拜登就會為了選舉考量來制定政策,例如:中下階層和少數族群是美國民主黨的大票倉,他們通常沒有投資行為,但卻非常難以忍受通膨之苦,也因此聯準會目前已把「壓制通膨」當成首要之務。上述政策的調整就會提高投資人對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疑慮,美股跌勢恐怕還不會那麼快落幕,在加密貨幣領域,對沖基金三箭資本的風險資產拋售和清算也引發投資人恐慌,擔憂美國經濟可能會因為流動性枯竭而引爆金融危機。
降美國家庭與企業成本 白宮:擬削減對中不負責任關稅
大陸財聯社引述美國總統助理兼白宮新聞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美東時間14日表示,白宮正在討論可能削減對中國商品徵收的一些「不負責任」的關稅,這些關稅提高了美國家庭和企業的成本。尚皮耶指出,白宮內部討論仍在繼續,但沒有詳細說明拜登對於關稅削減的想法。不過專家認為,這一舉措可能有助於美國政府應對通貨膨脹的壓力。尚皮耶表示,拜登政府早就指出,川普時代的一些關稅是不負責任的,沒有促進美國的國家安全,反而導致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更高。美國Axios網站14日報導稱,有知情人士爆料,拜登7日在與內閣主要成員會面時表示,他傾向於從川普時期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的清單中移除一些產品,相關的正式公告預計最早將於本月發布。根據Axios獲得的消息,拜登傾向於命令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一個正式的「排除程序」,以確定一些消費品(如自行車)是否應該被免除所謂的「301關稅」,但不太可能涉及鋼鐵、鋁等大型工業產品。上周,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也表示,拜登政府正積極考慮「重新設定」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但警告稱,削減關稅並非緩解高通膨的「靈丹妙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拜登總統已要求商務部考慮取消前總統川普對中國實施的部分關稅,以應對當前的高通膨。對於白宮最新表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記者會回應,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面對全球通膨居高不下的形勢,從企業和消費者利益出發,取消全部對華加徵關稅有利於中美兩國,也有利於世界。
拜登將發布「買美國貨」行政命令 貿易夥伴剉咧等
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後第一個周末與歐洲盟國領袖通話,表達就一系列共同關切的外交政策優先事項密切合作的願望,其中如何共同應對中國更是首要議題。另外,拜登25日將詳述其「買美國貨」計畫,但《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一計畫勢必讓其他國家政府心生警惕,擔心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來對抗疫情之際,別國的公司會被排除在美方巨大政府採購市場之外。別國公司擔憂被排除拜登上任後致力於與盟國修復關係。他23日與英國首相強森通話,表示將參加英國主辦的七大工業國(G7)峰會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24日拜登又與法國總統馬克洪通話,承諾共同對抗新冠疫情、協助世界經濟復甦。白宮發表聲明說,在與英法領袖通話中,拜登都談到了在中國等問題上,盟國之間協調外交政策的必要性。根據白宮聲明,拜登也在談話中強調致力加強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包括透過北約組織(NATO)、或透過美國與歐盟的夥伴關係來實現。在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馬克洪曾因打算對美國科技公司課徵「數位稅」引發川普不滿,令美法關係陷入緊張。將評估放寬制裁措施《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拜登政府料將評估現有的經濟制裁措施,可能放寬部分限制,以助全球應對疫情。另外,拜登25日將發布「買美國貨」行政命令,以兌現其競選承諾。據拜登去年7月公布的政見,他將要求聯邦政府在4年時間內以4000億美元預算購買美國的商品與服務,並將3000億美元預算投資於美國重要科技的研發上。拜登也將更嚴格要求現行的「買美國貨」法規,當中有些漏洞讓聯邦機關能夠繞過去購買外國製造的產品與服務,拜登將會要求關閉這些漏洞。與川普計畫異曲同工《華爾街日報》指出,拜登此舉將受到其他國家密切關注。報導引述前加拿大外交官、目前擔任加拿大全球事務研究所副總裁的羅伯遜(Colin Robertson)表示:「這個政策尤其關係到加拿大和美國,因為兩國的經濟深度融合。」「一旦該政策生效,就將有加拿大公司宣稱,『看吧,我們被排除在外了』。然後,他們將開始鼓噪。」雖然在具體細節上存在差異,但拜登的倡議與川普提出的「買美國貨」計畫可謂異曲同工。川普的買美國貨計畫是其「美國優先」政策一環,基於「美國優先」的方針,川普發動關稅戰並挑戰世界貿易組織(WTO),導致美國與貿易夥伴關係緊張。
制裁大陸達最高點!356陸企遭表列封殺 反有助港股壯大
美國自從總統川普上台,與中國唱反調的態勢日趨嚴重,不僅打關稅戰,也打封殺陸企戰,從開始對華為下手後,制裁的名單愈來愈長,到今年12月為止,共有356家陸企上榜,可說是封殺陸企達到最高點,整個打擊涵蓋面很廣,包括通訊、航太、船舶、無人機與人工智慧等,甚至連學校與個人都慘遭列入制裁黑名單中。當前,美國對大陸企業、大學和個人的制裁越來越頻繁。以8月底為例,最後一周美國連續出手,繼美國商務部宣布將24家大陸企業列入制裁名單,隨後美國國防部宣布認定11家大陸企業為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為美推出新一輪制裁鋪路。中美爆發貿易戰開始算起,根據初步統計,自2018年至今美國政府對大陸企業制裁的全名單,共有11個批次356家大陸企業受到美國制裁。在這一連串制裁動作中,受創最嚴重莫過於華為,不僅因為美方的封殺,導致今天面臨缺乏高階晶片可用,最後被迫將手中手機大品牌榮耀品牌拋售出去,由深圳國資委所成立的集團接手。華為此舉明顯是採取斷臂求生的策略,希望以剝離方式,將華為受創降至最低,同時榮耀有機會脫離美方的制裁名單中。面對美方的晶片封殺,大陸也不得採取自保政策,大力砸重金出優惠措施,鼓勵發展半導體產業,計畫透過國產化機制,轉換進口替代,免得再受制於美方的制裁。大陸國務院特別8月4日公布重磅消息,推出發展半導體和軟體產業新政,砸重金採用更大手筆的補貼發展半導體產業,並加強國際合作尋求技術突破。最特別是,對製程小於28奈米且經營15年以上的企業或項目,免徵前10年企業所得稅。儘官大陸當局砸重金強力推動半導體產業,以減免稅制,激勵半導體業快速起飛,不再受制於人。可是,最近大陸卻一連串出現半導體連環爆事件,包括紫光集團債務危機,以武漢半導體根本是空殼子,使得大陸發展半導體埋下隱憂。中美貿易對抗,不僅讓雙方關係降至冰點,甚至開始出現脫鉤跡象,加上美方步步進逼大陸企業,尤其是鎖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並通過法令嚴審陸企的財報,導致不少中概股掀起回娘家的浪潮,包括阿里巴巴與網易等先後都返回陸港兩地二次掛牌,除了可避開美方的開鍘,陸港兩地的估值也較高,有專家形容2020年是中概股回歸元年。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2020年註定是中概股回歸元年。兩個原因:第一,早在2018年,港交所和大陸證監會就已作好中概股回歸的通道設計;第二,美國對華為及大陸高科技的無底線、赤裸裸打壓,已經嚴重波及中概股的生存,目前中概股在美國掛牌的成本與風險被數倍放大,甚至可能面臨集體摘牌的風險。因此,以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為代表的中概股,已率先回歸港交所,並搭建了中概股「第二上市」的通道,其他中概股也會紛紛仿效。2020年4月18日,搜狐公司宣布,暢遊完成私有化,正式從那斯達克退市。隨後,美股上市企業京東啟動了回歸計畫,很快它就登陸了港股市場,與它一起的還有網易。今年中旬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規定,即如果大陸等外國企業受到外國政府控制,或者不與美國企業遵守相同的會計準則,則有可能被禁止在美國上市。近期,美國眾議院全票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根據該法案,如果一家外國公司連續3年不允許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PCAOB)對其進行審計檢查,將面臨下市。未來,越來越多的中概股會從美國下市,而大陸的市場也會孕育越來越多的、改變世界的企業。
纏鬥16年!美歐關稅戰衝擊經濟 川普雖敗選仍可能報復
歐盟預計於11/9召開貿易部長會議,大多數歐盟成員國贊同對進口美國貨加徵關稅,可能從下周二起開始課稅。歐盟外交人士指出,此舉將衝擊美國製飛機及相關零件、水果和堅果等農產品、柳橙汁、烈酒、營建設備、賭桌等,恐對美國經濟造成影響。美國蒸餾酒協會總裁兼執行長史旺格(Chris Swonger)表示,受到之前歐盟課稅影響,美國威士忌對歐洲出口量已大減41%,歐盟再對烈酒加徵關稅,恐會進一步蹂躪釀酒業。美歐之間的關稅戰已經纏鬥16年,期間已經歷經美國4位總統執政,主要原因是針對波音和空巴的補貼爭議。世貿組織(WTO)上月亮綠燈同意後,歐盟6日表示,將自本周起對價值40億美元的美國貨徵收關稅,以反制美國補貼自家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還有就美國對空中巴士課稅進行報復。去年10月在WTO裁定許可下,美國對75億美元歐洲進口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以反制歐盟對空巴的非法補貼。除空巴飛機外,起司、橄欖、單一麥芽威士忌等也列入課稅清單。上月中旬,WTO也以美國政府補貼波音公司為由,裁定同意歐盟對40億美元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華府聲稱歐盟報復性課稅於法無據,理由是美國已撤銷對波音的補貼。歐盟官員反嗆只有WTO有權裁決是否合乎規定,而且歐盟課稅已在上月獲WTO同意。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Robert Lighthizer)上月警告,歐盟若有任何課稅動作,「將迫使美方有所回應」,川普政府揚言「大力反擊」。美國總統大選開票至今,雖然川普仍拒絕承認敗選,但美國媒體、世界各國元首已經紛紛致賀,認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是下一任的美國總統,但即便川普確定連任失利,他的任期要到明年1月20日才結束,仍有餘裕對歐洲貨加重課稅進行報復。歐盟當局將下周的美國貨品徵稅行動,視為終結雙方補貼爭議談判的重要籌碼,未來發展仍有待觀察。
中美對立!川普終極殺手鐧曝光 倒楣的是香港
美國總統川普相繼對大陸發動關稅戰、科技戰,美軍近期更在南海、台海強化與共軍的對峙,但川普對陸的殺手鐧、「核彈」卻是金融制裁;如果川普對大陸發射金融核彈,作為大陸境外金融中心的香港必然首當其衝。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諮詢顧問陳松興22日晚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美中正進入新經濟冷戰階段,除了軍政手段外,川普也用經濟、金融脫鉤的手段阻止大陸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即使拜登上台,也只是對陸「暫時休戰」,像是重建產業鏈的政策,必定持續推進。在阻止大陸崛起的諸多手段中,陳松興認為,對中金融脫鉤將是美方的核選項,具體手段包括:一,切斷人民幣與美國的結算管道SWIFT,或是藉口新冠肺炎賠償扣押大陸持有的美債;二,不再提供美元給香港,中止香港的聯繫匯率制;以不符合審計為由,逼迫陸企從美國下市,切斷陸企在境外的籌資管道。陳松興指出,作為大陸最主要的海外籌資中心,如果美方對大陸發動金融戰,香港必將首當其衝。大陸通過《國安法》後,美國威脅要制裁港府,而衝擊最大的正是在港的中資企業。《華爾街日報》即指出,由於香港擁有獨立的貨幣和司法體系,大陸企業的確需要香港來尋找海外資金和國際貿易,其中,2018年大陸企業通過香港的IPO籌資達350億美元,遠高於大陸上市的210億美元,可見香港地位難被取代。而且,大陸企業已占港股市值的70%左右,如果港股崩盤,受創最重的就是陸企、陸資,隱約可見在大陸官方的支持下,京東、網易搶在6月底赴香港上市,肩負起穩定港股的作用。大陸必救的香港金融市場,顯然也是美國一旦發射金融核彈時,首先攻擊的目標市場。
中國獲勝!WTO裁決出爐 美國祭「關稅戰」違反國際規則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提出的「美國優先」政策,對來自大陸的商品課徵關稅,15日被世界貿易組織 (WTO) 裁定,已經違反國際貿易規則。據《華盛頓郵報》報導,WTO判出三位專家,裁定川普2018年時對價值美金2340億元(約台幣6.92兆元)的大陸商品徵收關稅,已經違反了美國在國際貿易規則下曾做的承諾。(圖/WTO推特)不僅世界貿易組織做出裁決,加拿大也對川普政府進行威脅報復,所以美國原本一系列新的進口稅計畫也只能腰斬。另外,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貿易逆差處於12年來最糟糕數字,也反映出川普承諾的「全球化改革」根本不完整。報導指出,雖然這個裁決無法立即影響美國海關向外商收關稅的能力,但足以代表川普對貿易攻勢的外交縮影。
大陸也要審查網路安全 衝擊蘋果高通
中美科技戰戰鼓頻傳,在美國不斷以國安、資安為由箝制華為等陸企之際,中國決定反制,網信辦等12部門日前公布網路安全審查新規,授權相關部門可以國安為由限制外企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此案實施後恐衝擊在大陸擁有龐大市場的蘋果、高通等美企,中美關係與全球科技供應鏈將再起波瀾。中國網信辦等12個部門制定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6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法目的是在保障中國國家的網路訊息安全,賦予中國主管機關得以對進口到中國的軟硬體進行審查,若預判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則得以禁止進口,且包含半導體產品在內。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之前的舊法「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新法增加了資訊基礎設施、供應鏈、國家安全等關鍵字,在審查上也新增貿易與外交等政治性風險、符合中國法規等條件。新法不僅涵蓋範圍廣泛,誤觸的空間也更大。對於台廠影響,法人表示,未來不論高通、蘋果等外商進入中國市場都必須通過審查,一旦中美關係惡化,或川普濫用關稅戰時,將使中國加速去美化效應,有利聯發科、瑞昱搶下手機晶片、WiFi等晶片訂單,大啖中國大陸去美化訂單。業界人士指出,雖然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對各國都適用,但很明顯是在中美貿易戰的框架下,針對美國科技業者的意味濃厚。其中,高通及蘋果等硬體業者將直接受到衝擊。對中國手機廠及系統廠來說,未來向美國購買晶片將充滿更多不確定性,無形加速「去美化」速度及幅度,預期會有更大規模的轉單動作,且聯發科、瑞昱等IC設計廠受惠將最大。從手機晶片層面來觀察,目前中國本土自製晶片僅華為旗下的海思表現具有全球一線廠商實力,不過海思產品並沒有開放其他手機品牌使用,因此如OPPO、Vivo及小米等手機大廠都採購高通及聯發科的手機晶片,用在自家智慧手機當中。網通產品層面來看,原因在於高通、博通當前在WiFi主晶片市場佔有全球前三大廠商的重要地位,博通更擁有乙太網路產品線,為光纖網路及5G基礎建設的重要產品線之一,不過瑞昱也不遑多讓,在WiFi及乙太網路市場亦具有高通及博通對抗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