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之亂
」 防疫險 金管會 防疫險之亂 產險 防疫保單保單夯什麼2/這些人都改買「定期型」保險 資深業務:30年前就力推給計程車司機
疫情前熱銷的終身壽險附約實支實付醫療險,在保險業者苦吞防疫險理賠巨虧後,去年紛紛停售,加上限縮「副本理賠」的金管會新政策今年元旦上路,「一年一期的『定期型壽險、醫療險』愈受青睞!」一名資深保險業務員告訴CTWANT記者。有「平民保險王」之稱的保險達人、本身也是做保險業務的劉鳳和跟CTWANT記者說,「快三十年來我就是力推『定期型』的保險,包括壽險、癌症險、意外險與一年期的附約型實支實付險,因為我的客戶很多是計程車司機、攤商,買定期險的保費不高,才有多餘的錢拿去投資理財買房。」另一名壽險業務員則告訴記者,他近年招攬「高額型」定期型壽險頗受高資產族群青睞,譬如一張一年1千萬保額壽險,保費約2萬餘元,首年度可以拿到的佣金就有1萬元,也就是50%。保險界主管跟記者說,「過去大家為了拚業績,經濟力尚可的保戶還買到7張實支險,住院一次的理賠金扣掉實際醫療費後還有餘額」「後來雖改為『限買3張』,只是加上醫界融通保戶很多非必要住院治療,龐大的理賠金則已讓實支險走向虧損,紛紛下架改版,像是有一張保單歷經13次改版後乾脆停售。」我國壽險業即將在2026年接軌IFRS17國際會計準則。右二為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示意圖/保誠人壽提供)尤其防疫險之亂,業者苦吞2700多億元的鉅額理賠,開始盤點恐面臨超額虧損的醫療險保單。CTWANT記者2023年7月即調查,疫情爆發三年內,停售的「實支實付險」共28張,其中產險占21張,壽險7張,有個人住院醫療險、團體住院醫療險、突發傷病住院險、癌症達文西手術增額保障附加條款等,包括AIA友邦、宏泰、台灣、遠雄、富邦產壽險公司等。「去年8月爆發癌症患者抗議健保署清查是否有必要住院治療的真實情況,其實背後很大的原因,就是保險業正在盤整『虧錢保單』,當發現到申請實支實付險住院理賠的保險費遽增,讓很多產壽險公司吃不消。」一名保險界人士接受CTWANT採訪時指出。「企業不會做虧損的事!好的商品,一旦超乎道德範圍的濫用,最後承受負擔都是年輕下一代,吃虧的都是民眾。」一名金融界人士分析。當時,為免重蹈防疫險鉅額虧損之路,保險界堅持依約「必要性住院治療」理賠定義底線,癌友界主張「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治療無須住院」,期盼應擴大住院險的理賠範圍與定義,為平息爭議,金管會邀產官學界辦公聽會,歷經三個月討論,去年底主委黃天牧宣布2024年起「六大主流保單」新政策中,其一即是「實支實付險」落實損害填補原則。小資族如何透過保險商品分散經濟負擔風險,要如何買得好用保費也負擔起,常是許多人的大哉問。(示意圖/公勝保經提供)依金管會新規定,今年元旦起的實支險核保政策將限縮接受副本理賠等投保條件,也因此,2023年底再掀起一波「實支險副本理賠停售潮」,保誠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等都跟進,2024年起台新人壽公布僅接受沒有買過任何一張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民眾投保,安聯人壽的副本理賠張數則限縮僅接受二張。「這項新政策,為要遏止保險公司、業務員亂賣,也讓保戶更了解,加上2026年接軌IFRS 17、ICS新會計政策,保險商品的定義與理賠條款,不會輕易放寬融通的。」一名業界主管跟CTWANT記者說。到底要怎麼買醫療險才會足夠?「以一個家庭(包含小孩)為例,我通常建議民眾保險費占年薪比例的十分之一。有限的收入費用範圍內,要買『高保障型』的意外險、壽險等。」力推「定期型保險」的保險達人劉鳳和說。「保險界推的一年一期『定期險』醫療險商品,可補強終身險的保額。」另一名資深業務員說,「保險非萬靈丹,要評估自身經濟情況。以小資族、上班族來說,最終還是要拚自身的財富累積,藉著加薪、投資理財等增加收入」,「建議民眾可以自行上網到基富通投保官方推廣的定期壽險、傳統型重大疾病險與小額終老險,少了業務員的佣金,相對來說保費較低。」此外,「很多經濟情況還不錯的老闆、醫生會計師等,也會買定期壽險、意外險等,當作一個分散風險工具」,「酌量自身的財務情況,在健康險部分,中風、失智、肢體受傷、癌症等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或會長期影響經濟收入的重大疾病醫療險、長照險等,也是許多民眾會趁年輕時規劃提早投保。」這位資深業務員建議。
實支實付「放寬」理賠癌友門診治療? 壽險公會千言書憂:怕步入防疫險之亂
針對癌友期盼「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能夠以「批註條款」方式,放寬理賠到癌友未住院時所做的治療,健保署建議再修以「發揮補位健保機制」等各界聲音,壽險公會今天(26日)發出千言字三點原則新聞稿,擔憂一旦融通恐造成繼防疫保單之後的再一次亂象,甚有保險公司高層疾呼「不要讓我們這一代,掏空了下一代」。壽險公會表示,對於近來許多新聞有關現在商業保險實支實付保單要求須住院治療才能獲得給付之紛擾議題,暨日前癌症希望基金會等病友團體以及立委舉辦商業保險協同健保等議題之相關公聽會所提之建議,今天就此加以重點說明。首先對於健保署先前曾經建議商業保險可再修正以發揮補位健保機制,壽險公會及保險業者均表示肯定其立意良善。但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於本質上仍有差異,不僅涉及國際再保公司的賠付條件,更攸關其他廣大保戶群之利益。以下為壽險公會說明全文如下:一、健保與商業保險於本質上有差異商業保險係客戶依自身需求與預算考量選擇購買,由經營者自負盈虧,保戶之權益悉依契約條款所約定,與一般社會保險採強制納保、非以營利為目的,以提供人民基本保障並以國家財政支持為後盾之性質迥然不同。二、保險商品設計已有與時俱進保險商品提供保障功能依不同商品類型而有所差異,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係屬基礎型之醫療保險商品,主要提供住院期間醫療支出保障,而針對有癌症保障需求之客戶,則另提供癌症等商品供其選擇。近年因應醫療科技進步,業者設計癌症商品亦與時俱進,除早期提供住院醫療類型外,近期亦以提供一次或分期給付型並結合新型療法(如標靶藥物治療、基因檢測、質子治療、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之癌症保險商品為主,另癌症商品亦設計包含門診手術,甚至達文西手術等給付項目,來滿足客戶需求。三、採融通理賠將違反契約精神並影響多數既有保戶權益一旦放寬癌友門診治療可比照「住院」醫療理賠,將擴及全體醫療險保戶亦主張比照,恐造成繼防疫保單之後的再一次亂象,影響保險公司之財務能力,危及其經營之穩健性。更甚者,後續醫療險費率將上調,此果將轉嫁由多數未罹病的保戶承擔,實有違公平待客之合理性。另外,報導指出以批註條款方式來開放對未住院癌友的實支實付理賠,其本質就如同開發新商品一樣,需考量核保議題、是否有可靠發生率支持商品定價,及是否有合適的風險控管措施(如:再保可行性)等多方面向,業者需較多的時間審慎評估後方能有結論。至於健保署提出,希望保險公司設計病弱體(即已罹癌者)保單、自費治療項目保險,除保險局與健保署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多年,在發生率研究方面,已完成多項經驗統計資料外,壽險公會針對相關發生率、損失評估所需健保署提供及健保署協助媒介提供之統計資料,刻正彙整業者之需求。在此,也很感謝主管機關及健保署的協助,透過健保資料庫開放,將助於業者研發設計更多創新類型的商品,來滿足民眾更多元化之需求。最後,仍提醒民眾應依人生各階段需求,定期檢視自身保單,並評估是否需要強化保障,以適時補足保障缺口。
金融股王換「這一家」!連三天超車富邦金 10/17收62.6元
新產(2850)今天(17)終盤以62.6元作收,連續三天超越富邦金(2881)股價,拿下金融股股王。富邦金今收61.3元。新光產險股價在上周五13日以62.3元作收,超過富邦金的60.9元;昨日則以62.2元再超車富邦金的61元。新產因未推出高額理賠的防疫保單,是產險界少數幾家躲過防疫險之亂重災區的產險,在2022年稅後淨利20.0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6.34元,而今年上半稅後淨利11.71億元,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3億元,年增23.6%, EPS為3.71元。新光產險董事長吳昕紘雖為新光集團老二吳東賢長子,但新產為獨立的一家產險公司,並非為新光金控旗下子公司。111年新產總簽單業績達224億元,整體稅後純益20.04億元,每股盈餘6.34元,扣除依法規提列的「法定盈餘公積」與「特別盈餘公積」後,分派現金股利2.54元。
旅遊責任險擬提高至250萬 業者轟:有損遊客權益
旅客無論參加國旅或出國的旅遊團,旅行社都會代為投保最低200萬元的契約責任險,最高可投保至500萬元,旅客遇到天災或意外,就算旅行社無過失都能理賠。但旅行業指控,該條文日前被保險公司片面修改,甚至得到金管會撐腰,把理賠改為投保超過250萬部分,須旅行社有過失才能理賠,等於保愈高的人更沒有保障,損害每年3、4000萬人次旅客的權益。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指出,去年歷經防疫險之亂後,保險業賠到怕了,因此在一些保障權益上動手腳,最近的例子是契約責任險。按照法規,旅客參加旅行團,旅行社都要代保至少200萬元的契約責任險,主要精神是預防旅客遇到意外時,有中小型業者賠不出錢,不少旅行社會加保到300萬元、甚至500萬元,因每個級距的差額不大,旅行社一般會多保,買足保障。李奇嶽說,目前的規定是無論投保多少,旅行社無過失皆可理賠,未來條文改變,投保從至少200萬元提高為250萬元,且維持無過失可理賠,這條旅行社樂觀其成,但另外的250萬元變成「旅行社顯有過失」才能理賠,等於是要旅客與旅行社打官司,可預見的是,未來旅行社只會幫旅客投保最低額度,不再多保,這讓業界炸了鍋。李奇嶽批評,此次保險公司片面更改文字且得到金管會背書。2019年台灣人出國1700萬人次、國旅團也約1700萬人次,每年攸關3000多萬消費者的權益,就這樣被「喬」掉了。金管會則回應表示,《發展觀光條例》修法後,旅行責任險正式導入「強制險」概念,即採無過失責任,每位旅客出團強制投保、保額統一為250萬元,若不幸出險,旅客或家屬可直接向保險公司請求理賠,不必透過旅行社為中介;產險業透露,預計新制今年下半年上路,若認為250萬元保額過低,產險業建議,個人可用旅平險補強。產險業者認為,新制旅行責任險不僅理賠額度提高,承保範圍也因採無過失而變廣,對旅客出遊的保障是有正面幫助;至於保費,產險公司坦言,保額提高、範圍變大,費率也會跟著提高,費率還在最後審核的階段。交通部觀光局表示,這次修正是配合去年《發展觀光條例》修法明定旅行業責任保險採限額無過失責任,對消費者或業者均能獲得更多保障,會再協助業者溝通,了解條文及法規規範。
車界扛霸子3/防疫險慘賠400億「和泰員工平均年薪289萬」拿第一 總座:「再努力賺回來」
每年,新聞媒體都會報導和泰(2207)汽車對於年終獎金的大方發放,2022年雖然陷入防疫險之亂的泥沼中,依舊發出業界最高的3個月年終。且根據證交所調查,和泰集團2021年非主管員工平均年薪242.5萬元、薪資中位數193.6萬、員工(含經理人)平均薪資289.4萬元。「要成為幸福企業的第一要件,就是公司一定要賺錢!」蘇純興表示,以前公司獲利不像現在這麼好,不過和泰創辦人從一開始就訂定員工紅利辦法,就是公司獲利的10%一定分給員工。」「我們的員工人數不多,大約只有500多人,但是營收很高,所以光是從營收提撥的福利金,每人每年大概可以拿到10多萬元。」他補充,原本從福利金出錢舉辦的尾牙,隨著每年越辦越大、花費金額越來越多,「最後公司認為應該由內部出錢舉行,不再從福利金提撥支付。」還有一個成為幸福企業的要點,蘇純興十分肯定地說:「我們公司不鼓勵加班,鼓勵多休假,因為我們希望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能平衡兼顧。」加上公司內部有社團、家庭日會不定期舉辦活動,蘇純興認為,提供員工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是企業成長的必備條件,「我們公司內部氣氛算很好,主管很少罵人,開會時也不會很嚴肅。」也因此,和泰員工的流動率不到3%。和泰集團成立「原夢國家隊」公益計畫,長期以來持續運用旗下資源,投身社會公益。(圖/和泰汽車提供)是否曾經大罵過人?蘇純興思索了短短幾秒後說,「我沒有罵過,可能是個性問題,我連在家吵架都吵輸我老婆。」蘇純興表示,和泰員工們都很懂得自我要求,會把交代的事情做到最好,「所以他們在開會呈報成果時,多少都會有擔心做得不夠好的壓力。」不過幸福企業從傳統產業跨入多元經營,包含和泰商城、yoxi等,要怎麼進行新世代的人才招募?蘇純興回憶,「我們以前很被動,有人離職才登報招募,比較沒有系統性。不過近3、4年開始比較積極,我們開始跑校園徵才。」和泰目前除了參加每年各校徵才季以外,還會參與包含職涯探索講堂、產學合作等活動,「現在也執行實習生計畫,招收學生在暑假時間實習,可以先了解和泰的文化,也實際接觸到部門的工作,而且有支薪3.6萬元。」由於實習待遇不低,雖然僅提供16個實習生名額,每年卻有超過一兩千人申請。而且公司內部流動率不到3%。對於入選《哈佛商業評論》的2022年「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第14名,蘇純興笑說,自己事先根本不知情。據了解,這項調查是比照《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的做法,主要以財務績效來看各領導人的營運成績。「是公司員工跟我講我才知道,我覺得很高興的是,其實入選的幾乎都是電子、科技產業,以傳產排名來說,我們是第一名!」不過他不忘強調,自己的入選是因為有整個團隊,加上總裁(蘇純興父親蘇燕輝)多年的努力才有的成果。講起敏感的防疫險虧損問題,蘇純興難得收起笑容說:「去年大概賠了400億吧!不過為了保障保戶權益,也實現企業社會責任,會全力支持和泰產險。」話畢,他又恢復原本的笑容和活力說:「就只能再努力賺回來了。」蘇純興入選《哈佛商業評論》的2022年「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第14名,他不忘感謝團隊的努力(圖/趙世勳攝)
防疫險之亂金管會開鍘了 6大產險中槍「合計開罰1080萬元」
去年4月隨新冠病毒Omicron疫情爆發、確診率驟升,保險公司緊急停賣熱銷的防疫保單,衍生出不續保、拒絕重複投保等紛爭,引發軒然大波。對此,金管會辦理新安東京產物、國泰世紀產物、富邦產物、中信產物、兆豐產物、和泰產物之專案檢查,發現上開公司辦理保險業務有違反法令規定情事,各核處罰鍰新臺幣180萬元。金管會表示,新安東京產物、國泰世紀產物、富邦產物、中信產物、兆豐產物及和泰產物於防疫保險商品銷售前未能充分辨識法定傳染病之風險特性,合理評估銷售限額與訂定預警值,且未落實對個別承保對象進行核保評估,另部分公司費率釐訂僅參考未發展完全之損失經驗,且未妥適建立與執行風險控管機制。不僅如此,上開公司於銷售中未能及時因應外部情勢變化,重新檢討評估風險管理計畫之自留風險並採取措施;另保險商品評議小組與管理小組會議未能充分發揮評估控管風險之功能,核與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規定不符,應依保險法第171條第1項規定核處。金管會考量,上開公司已提出具體內控改善措施並積極執行,且持續依約履行保險責任,維護保戶權益,亦就財務影響陸續增資以為因應,業發揮安定社會之功能,斟酌上開情事,各核處罰鍰180萬元。金管會強調,保險公司應落實保險商品管理,於銷售前應建立保險商品之風險控管機制,銷售後並應定期檢視,且應落實對銷售通路之管理。保險公司精算、核保、理賠及風險管理等人員及部門,應發揮各該專業功能,落實保險商品銷售前、中、後之風險控管,並定期將相關評估報告提報董事會,金管會亦將檢視相關法規,督促公司落實風險管理與課責機制。
蔡明忠談富邦防疫險「跟父親說對不起」 產險界保全台灣珍貴醫療「摸良心對得起自己」
第四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今天(28日)舉行贈獎典禮,由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國際知名導演侯孝賢兩人獲獎各得獎金一千萬元。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致詞時提到富邦在防疫險應變不及受到社會誤解與責難,感性地對父親說一句「對不起」,但他也說「自己摸摸良心,對不起總裁(蔡萬才),但對得起自己。」「蔡萬才台灣貢獻獎」為蔡萬才家族紀念富邦集團蔡萬才總裁一生熱心公益、關心台灣社會發展而設立,每兩年舉辦一次,採推薦提名制,每屆選出兩人或團體得獎者,2015年開辦以來歷屆得主為林懷民、湯靜蓮、朱銘、許金川、門諾醫院、李安。去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至今年舉辦。第四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獲獎人張上淳(中),右為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圖/李蕙璇攝)富邦集團已故總裁蔡萬才家族今天全體總動員出席頒獎典禮,包括總裁夫人蔡楊湘薰,蔡明忠、陳藹玲夫婦,蔡明興、翁美慧夫婦,蔡明玟、蔡明純及第三代蔡承儒、鄭舒秦夫婦,蔡承媛、周佳歐夫婦與蔡承道等都到場觀禮。蔡明忠說,父親創業取名「富邦」是富國強邦,經營企業不是為了賺錢,是要對社會國家有貢獻。的確,蔡萬才生前自己也提到富邦這個名稱很好,不是要自己發財,而是要能取之社會、用於社會。蔡萬才台大法律系畢業,他說自己善惡分明個性,想主持社會正義,最想當的是法官。蔡明忠說,父親生前就規劃成立一個獎項,鼓勵對這片土地、社會國家有貢獻服務人士。2014年他驟逝突然離我們遠去,臨終前最掛念的就是要辦好這個獎,身為子女最應該盡的義務是完成父親遺願,也就是今天「蔡萬才台灣貢獻獎」成立緣起。他接著提到二年來疫情變化多端,停辦一年後於今年擴大辦理,「大家辛苦了!」「做好防疫是全民的工作與功勞,我們也因此才能維護好社會運作,富邦集團前年捐款感謝第一線醫護人員,參與慈濟購買疫苗等活動,陸續捐贈五億多元,雖然比不上其他企業與個人,總是沒有辜負總裁(蔡萬才)的遺願。」蔡明忠接著很感性地說,「我要在此跟總裁說一句『對不起』,防疫險事件最大的問題,就是總裁生前一再提醒的『風險管理』。」他繼續說,隨著疫情詭譎與防疫政策改變,富邦應變不及受到社會誤解與責難,疫情最嚴重時,許多民眾到醫院做篩檢PCR,尤其是有買防疫險的保戶,防疫險也配合快篩、居家隔離照護等同住院等理賠,「可以說是,整體產險業在疫情時,保全台灣珍貴醫療資源。蔡明忠因此說,「我自己摸摸良心,對不起總裁,但對得起自己。」這也是蔡明忠在2022年4月爆發防疫險之亂以來,首度對此表達看法,目前產壽險界就防疫險、疫苗險「防疫雙險」的理賠金額已累積到近1400億元,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已宣布11月7日起取消居家隔離措施,在防疫險理賠金額占比最多的隔離金將因此走入歷史。
大魔王來襲1/三商壽、宏泰人壽淨值比吊車尾 新壽增資逾92億最大宗
2022年對保險業肯定不是一個好年。壽險業在戰爭、升息、通膨等衝擊股債的拖累下,前5月淨值狂掉1.07兆後,又經歷防疫險之亂,已有6家申請增資,金額逾兩百億元,五年累計破四千億元;如今再爆,7家壽險未收到俄羅斯政府應支付的公債利息,認列預期信用損失逾142億元。看來,風暴持續中。「今年第一季各壽險淨值比率中,三商美邦與宏泰人壽都是低空飛過,各為3.04%、3.16%」,「宏泰人壽已在去年1月減資223.9億元彌補虧損,同年2月現金增資19.5億後改善財務,三商美邦人壽今年3月完成增資35.26億元,創十年來最高一筆!」一名金融界資深高層說。截至6月,金管會核准增資案中,目前最大筆新光人壽92.43億元、台新人壽現增50億元、盈餘轉增資21.45億元,以及第一金人壽、中華郵政壽險、安達人壽申請現增、資本公積增資共約32億元,總計增資達231.14億元。新光金控日前公開表態展開金金併計畫,旗下的新光人壽申請增資逾92億元。(圖/報系資料照)壽險業今年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引發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回檔。據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5月底,壽險業淨值降至1兆6,47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102億元、減幅達33%;與2021年底相比較,今年前5月淨值大幅蒸發1兆750億元。接著5、6月間,台灣疫情急遽升溫,業者過去一年多來狂賣的防疫險保單,集體慘賠逾126.03億元,已是保費收入的3.23倍。與此同時,俄烏戰爭開打至今超過4個月, 5月25日俄羅斯受到新的國際制裁手段,外國代理銀行被禁止處理,出現自1918年以來首次的外債違約,其中一檔寬限期到6月26日,俄羅斯政府也曾在6月23日表示將以盧布支付利息。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證實,有7家壽險未收到俄羅斯政府應於5月27日支付的公債利息。(圖/CTWANT資料照)但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28日證實,「目前有7家壽險未如期於5月27日應收到俄羅斯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包括盧布、美元計價者皆未收到。」保險局雖未公布7家壽險公司名稱,但根據保險局統計,截至5月底已有8家壽險認列投資俄羅斯公債預期信用損失142.35億元(以預估未來1年無收到利息計算)。包括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人壽,以其投資俄羅斯公債帳列價值逾1,035.64億元來看,較去年底1,470億元,銳減金額達434.36億元。一名熟稔保險業資深主管說,「應該是受到國際制裁影響,俄羅斯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應該已經給銀行端,只是壽險公司還無法收到」。如今,美國聯準會Fed再放鷹訊傳7月升息3碼,台股近日頻頻探底,接下來就看「壽險公司的股債投資有否踩雷,才是主要影響」。
體檢產險業 郭國文:輕忽巨災、專業度不夠
隨著防疫險之亂相關指引陸續推出,下一步除了確保產險業者都有按照保險局指示,進行核保與理賠外,就是要防亂,產險公會日前想申請161億「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度過防疫險理賠,引發立委擔憂;對此,立委郭國文、林楚茵和鍾佳濱等人今(15)日召開產險業體質大健檢記者會,指出業者輕忽巨災、專業度不夠,未來將透過修正制度面,預防下一個「防疫險之亂」。郭國文指出,保險局一再稱防疫險之亂爆發前,就多次提醒業者要注意風險,甚至下架理賠金額過高的商品,更稱「鐵血」保險局長施瓊華已嚴格把關,是平亂象功臣。但他認為,今天或許因保險局長採俾斯麥風格,但未來不一定如此,產險業者對於風險分散的標準不該取決於誰當主管,連全台最有錢的金控富邦,這次都一度發生輸不起爭議,更凸顯要強化風險分散監督機制,確保業者不會擔心慘賠而賴帳。郭國文表示,「再保險」是重要風險分散手法,尤其產險特性就是會有「巨災」的風險,比如颱風、地震等狀況,導致一次大規模理賠。他認為,保險局可針對巨災訂定最低再保險比例,確保所有業者都賠得起。郭國文指出,過去10幾年來,台灣產險很少發生慘賠,即便高雄氣爆、莫拉克颱風等大型災害,都沒有所有業者一起大賠的狀況,導致業者似乎輕忽巨災的衝擊,才會有今年防疫險再保險比例幾乎全跌至5成以下,業者仍信誓旦旦地販賣商品。「輕視巨災破壞力,也引導出下一個產險業病徵,就是經營階層專業度不夠!」郭國文指出,清一色產險業董事長、總經理的公開資訊,與保險直接相關背景的人恐怕不在多數。據業界觀察,管理階層屬於正宗產險出身的更是少之又少。他強調,若產險背後母公司只將產險業視為集團下的一分子,負責金控、人壽的跨售工具,產險業就不可能真正蓬勃發展,管理階層的獨立性,對產險業發展具相當重要性。此外,郭國文也指出,礙於《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限制,評議中心無法公開當事人資訊,但實際上,若遭評議中心評為有責任,就應該揭露給消費者知道,才有保障。他認為,應該將揭露業者評議敗訴案,納為《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內容》一環,藉此提升投保人對業者的誠信評估。林楚茵指出,保險公司是民眾發生事故時最重要的依靠,倘若一再發生糾紛不僅沒有「商道」,嚴重損及客戶信賴,也會讓民眾在日後選擇保險公司上多加考慮。她強調,基於金融服務公平待客原則,保險公司應該友善經營、落實誠信,評議中心應就此次防疫保單之亂,公布各公司遭申訴及申請評議的客訴量。林楚茵表示,一方面透過統計客訴,讓民眾能選擇適合的保險公司,另一方面保險局也應以此為鑑,作為未來新保單發行的審查依據。她強調,不能再讓產險業成為金融秩序的亂源!
出國確診不賠!產險業者喊停「突發疾病醫療險」 品保協會憂衝擊旅遊意願
繼先前「防疫險之亂」後,產險業者危機意識出現危機意識,國泰產險今(9日)首先宣布,明日(10日)起暫停海外旅平險「突發疾病」醫療保單,而後新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也宣布跟進。對此,創新旅行社董事長、品保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表示,未來開放國境後,國人沒了此種保險恐影響出國意願,大家出海外旅遊醫但確診,恐怕必須付出高額醫藥費,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再跟保險公司進行協調。根據「三立新聞」報導,李奇嶽表示有保險公司提出取消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單,他擔憂如果後續有其它保險業者跟進,未來國人出國的風險會暴增,畢竟國人出國若沒有此類醫療保單,不幸確診新冠肺炎恐將面臨龐大的醫療費用和滯留成本,這些費用都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負擔的。李奇嶽也說,許多保險業者因為先前在國內推出防疫保單虧錢,才會現在聽到防疫險就怕,他擔心如果還有其它業者跟進,恐怕會大幅降低國人出國意願,希望保險公司、政府有關部門可以一起協商,畢竟開放觀光以及海外防疫險是必要的事物。
防疫險之亂「行政減災」被破功 五家產險「承認」可重複投保
金管會保險局今天(7日)再次強調,包括和泰、中信、明台與新安東京產險,不可以拒絕已經投保多家防疫險的保戶案件;兆豐產險也於傍晚在官網宣布「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之同類商品。至於「非親簽」要保書案件,保險局也說,產險公司會對有疑慮案件通知民眾,確認是否有意願投保及重新簽名即可。一名資深保險界官員跟CTWANT記者分析說,防疫險之亂爆發以來,其中可以看到產險公司欲透過「行政減災」方式,來降低承保防疫保單數量與理賠金額,譬如在保險公司可做的審核範圍內,對民眾投保防疫險的家數、張數設定上限的「核保」政策。如今看來,透過民眾與保經代等業務通路合力,提供產險公司招攬業務相關規定QA網頁截圖與教育訓練資料,部分公司不僅未設限,甚至還說可以接受「重複投保」且不限家數與張數,依照民法契約精神與規定,產險公司理應履約而非招攬收件後單方面毀約。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像是和泰、中信產險,就是因為在其產險公司的官網或是保經代等業務通路,有說明表示可接受投保多家防疫險的保戶,即表示同意「重複投保」;明台產險則是有與業務通路約定「上限3張」;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防疫險保單則是在今年1~2月銷售,非為4月確診率驟升時期,更應儘速核保。兆豐產險則於今天(7日)則是在官網公告最新聲明,對於國內防疫政策由清零轉為共存,隨著「居家照護」、「自主通報」、「數位健康證明」、「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後視同確診」⋯等防疫政策的調整,兆豐產險秉持著官股企業精神,放寬理賠條件,以減輕醫療量能負擔,全力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兆豐產險並說,現經評估防疫保單風險胃納量造成之整體財務影響,於疫情依然嚴重之際,提供民眾充足保障,本公司於核保綜合考量時,將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之同類商品。兆豐產險將持續關注國內疫情發展,善盡社會企業責任,動員一切資源,全心全力加速出單及理賠作業,若有延遲及耽擱,尚請見諒!至於「非親簽」要保書案件,保險局長施瓊華則表示,由於停賣效應與疫情所致,業務員搶時效而便宜行事,因此可能為保戶代簽名,雖違反《保險法》規定,但難將責任全由保戶承擔,業務通路也與有責任,因此先前就已請保險公司就有疑慮案件,聯繫保戶本人確認投保意願重新簽名補件。
百萬保戶發威1/消費者受屈自發防疫險自救會 林楚茵:保險公司拿商譽開玩笑
今年4月隨新冠病毒Omicron疫情爆發、確診率驟升,保險公司緊急停賣熱銷的防疫保單,衍生出不續保、拒絕重複投保等紛爭,紛擾近兩個月,日前業者承諾趕在6月底完成核保出單,在多項非保單約定保障範圍,採取融通放寬理賠共識下,這場史無前例的「防疫險之亂」即將落幕。CTWANT記者調查,這場防疫險之亂能儘速告歇,重要關鍵之一就是遭到拒保、拒賠的近百萬保戶透過社群通訊軟體迅速集結,民氣可用,立委諸公不分政黨監督公部門、業者,在「保戶、立委」共同撥亂反正下,終讓保險公司願信守承諾,依契約履行。防疫險之亂延伸一現象,就是衛生所前有民眾大排長龍就是為儘速拿到紙本居家隔離書。圖為中和衛生所,現場工作人員將排隊人潮區隔成辦理紙本居隔書及其他事務兩種。(圖/報系資料庫)CTWANT調查,防疫險之亂約從4月上旬開始,產險公司發現疫情確診率逐漸大增,疫情中心防疫政策從「清零」改為「與病毒共存」明朗化,業者擔憂像去年臺灣產物「防疫神單」(保費500元,保障主要有隔離理賠金10萬元、確診理賠金5萬元)大賠,陸續宣布停賣防疫保單。這讓民眾紛紛趕在下架前搶買防疫保單,富邦、國泰、中信、和泰、兆豐、泰安等多家產險湧入大量新契約案件;接著富邦產允諾即將到期、續約的防疫保單舊保戶,臨時收到公司「不續約」簡訊,激怒保戶。同時,陸續傳出「非親簽」要保書、不受理逾1家以上「重複投保」等拒保案件,以及新增「居家照護」,「快篩陽視同確診」等政策,非在防疫保單條款範圍內,保戶集體憂慮難獲理賠而擠進醫院治療,衍生新一波理賠爭議,還有「家長陪同孩童隔離」新安東京產險拒賠爭議,讓防疫險亂上加亂。也因此多家產險保戶開始在LINE社群、臉書社團裡,自發性組成「防疫險&拒保&理賠」自救團體,還有「未核保」、「靠北XX產險」-提起集體訴訟等討論群、專區等,各群從數百人到數千人、上萬人皆有,藉此蒐集各家保險公司招攬保單邀約、回覆與處理作法,且聚集律師、醫師、學者等各行各業專家,達到互助力量。在LINE社群、臉書搜尋「防疫險、防疫保單、產險公司」等關鍵字,可找到許多相關討論團體與自救會。(圖/翻攝LINE、臉書)蔣萬安、蔡易餘、郭國文、林楚茵、賴士葆、蔡壁如、李貴敏、鍾佳濱、高嘉瑜、吳秉叡、曾銘宗、沈發惠、羅明才、高虹安、林奕華等立委就接到防疫保單保戶、自救會等民眾陳情,提供保險公司在銷售、承保、理賠等話術證明資料,希望立委為保戶發聲,爭取合理權益。CTWANT記者聯繫到有兩千多人的LINE「中信產防疫險自救會」版主張小姐,她本身是購買中信產防疫保單還未獲核保,再加上幫父母買的兆豐產防疫險也未核保,就還加入到「兆豐防疫險未核保討論群」。「中信產防疫險自救會」聯絡人方先生則告訴CTWANT記者,每天上萬則訊息有時讓大家看得眼花撩亂,因此初期透過較早成立「新安東京產防疫險自救會」管理群的建議,第一步就是聯絡立委,並再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提出申訴。方先生說,這次非常感謝立委、市議員相助,為廣大保戶發聲,加上得知單向金評中心提出調解,保險公司就要先支付一筆約1萬多元的服務費,若進入評議還得另付5萬多元服務費,可藉此增加業者處理財務壓力;一旦為全年度申訴案遭扣分最多業者,未來投資海外業務額度等還因此被限縮等,可謂付出相當高的成本。立委賴士葆、林楚茵等人,在立院財委會會期間頻就防疫保單質詢,強調要督促保險公司依承保約定履約。(圖/報系資料照、翻攝立法院)記者截稿前,張小姐透露6日已獲中信產回覆說,將會依照官網原公布的投保QA,不會拒絕投保多家的「重複投保」案;至於非親簽要保書案件,本為保險法禁踩紅線規定,非自救會主訴求,但中信產也釋出很大善意,會就此類疑慮件通知保戶加以了解其投保意願而論。其實,包括CTWANT等多家媒體記者,也曾以化名身分加入這些社群,蒐集新聞報導素材。就有保戶聯繫到記者本人,提到包括他共逾800多件遭以「行政疏失」為由拒保;該案經記者反應給保險局、銷售的保經業務通路與產險公司,隔天即獲業者同意受理。立委林楚茵說,疫情為全民皆有感且涉及生命危險、工作收入損失等,才會有很多人購買一張或多張防疫險轉嫁風險,卻遭保險公司以「道德風險」汙名化而欲卸責,實在是拿商譽開玩笑。因此當保戶們受到委屈,防疫險的影響層面又極廣,遂匯成一股很大的陳情力量,她和許多立委都知道此時更須維護弱勢保戶基本權益,做好監督金管會與業者的防線。目前雖防疫險之亂暫告歇,但林楚茵要求金管會就涉及的產險公司董事會與風險控管機制失靈之處,提出調查報告,進一步了解其公司治理與疏失責任,並要求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受理各家產險案件數,將擇時公布便於消費者了解。
百萬保戶發威2/防疫險慘賠「千金難買早知道」 郭國文:保險公司不該虧待保戶
依彙整中信、國泰、富邦、兆豐等金控公布旗下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相關資訊,每天理賠款可說是以逾2億元速度累積,待6月公布的理賠金額更加明朗化時,預估光是防疫險相關保單可能就會將二年所收共96.08億元保費,幾近賠光,進入「倒賠、慘賠」階段。根據金管會統計與業者年報揭露,2021年產險業承保910.56萬件的防疫保單(部分仍為有效保單),保費收入71.56億元,光是臺灣產物「防疫神單」這一張保單,即理賠逾19億元。今年初到5月30日為止,防疫保單累計承保逾296.74萬件,保費收入逾24.52億元,理賠案件則已達11.54萬件,占今年新承保件數3.89%,而今年理賠金額已逾40.4億元,遠超過今年保險公司所收取的保費。防疫保單的保戶們透過LINE群組,分享彼此面臨產險公司在核保、理賠等情況。(圖/翻攝LINE群組)一名保經界資深副總跟CTWANT記者說,「買保險就是要轉嫁風險,產險公司出的這一張防疫保單,不用體檢,確實幫助很多買不到健康醫療險的慢性病患者、高齡者、幼童等,增加保障」,「不能說怕賠很多就想辦法找理由拒保,這次保險公司的表現,很多荒腔走板讓人失望,還好現在業者也在努力挽回形象與保戶信心。」「保險公司自己設計的保單就要有虧損風險的承擔,非只是推給說疫情中心政策的大轉彎……」,「希望業者能虛心檢討,誠懇認錯」一名資深官員對CTWANT記者說。立委郭國文(左)與林楚茵,皆認為防疫險之亂源起保險公司。(圖/趙文彬攝、翻攝自林楚茵臉書)立委林楚茵就說,防疫險之亂起源,根本是保險公司自己造成的;立委郭國文也分析,這場風暴來自於保險業的精算失靈,也因為許多產險背後的母公司幾乎都有上市,代表以決策者的角度而言,是對不起投資人,更不該再虧待保戶。立委郭國文提到,對於民眾想藉由集體訴訟迫使業者儘速履約,不一定是最好之策,但如評議中心創立「集體評議」措施,會減少業者走評議的成本,嚇阻效用就有限,有幫產險公司解套的意味;因此在防疫險之亂這局,他不贊同集體評議,希望還是個案處理。郭國文並說,未來若還發生類似保險業者不認帳的狀況,若有損及所有保戶的權益,希望能透過代位求償或其他方式,來建構一個集體解決爭議機制。政治大學法學院、開課保險法、金融消費者保護的教授葉啟洲,則在這次「防疫險之亂」中,頻頻發表個人對於防疫保單理賠措施、保險法的解釋等文章。「我並不樂見產險業因為這個事件而危及清償能力,這不是社會大眾之福」「千金難買早知道,是沒買保險的人在出事之後經常有的感嘆,只是這次感嘆的是保險公司。」葉啟洲跟CTWANT記者說。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葉啟洲,本身也是防疫保單保戶,透過長期經營的臉書社團與粉專,提出他個人對保單條款的約定與見解。(圖/翻攝自當保險遇上法律臉書)葉啟洲因為認識多家保險業務員,自己也因此買了三張防疫保單,「我幫家人投保,也有因為已投保他公司而遭到某公司拒保的,這我也沒辦法在法律上主張什麼,只能怪自己太誠實。但如果說已承保的跟我說要退費拒保,我會跟他沒完沒了。」至於國內產險公司是否會如泰國出現二家保險公司「破產」命運?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就再三強調,「該賠的還是會賠」,不夠賠就要想辦法透過增資等改善財務,不能以此當藉口而拒保、拒賠防疫保單。「現在看來,先前傳得沸沸揚揚說保險公司會因防疫保單大賠而破產之論,已透過各家保險公司整理的數據,更加具體化來做解讀」一名資深保險界人士分析說,「如同主委黃天牧說的,保險公司要重誠信!莫因一味拒保拒賠而失去保戶信賴,大傷商譽」。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則說,目前有銷售防疫保單的12家保險公司,僅剩兩家公司預定於6月召開董事會討論,其餘10家業者有的已明確回覆說會增資、有的則說承保件數上不會影響整體財務等。
要求確診保戶臨櫃親簽 林楚茵批和泰產險阻核保
金管會因應「防疫險之亂」,下令業者對已經收件或繳費,卻還沒有核保的防疫險保單,必須在6月底前全部出單。但立委林楚茵表示,辦公室接獲民眾陳情,和泰產險月初才在官網上公告放寬該公司核保原則,如今卻又要求保戶限期親簽,企圖阻撓核保。林楚茵指出,她在周一質詢時就特別提醒金管會,各家產險公司都在玩「諜對諜」的遊戲,等著別人先核保,再用重複投保的理由拒保,對保戶極為不公平。她說,「現在金管會下令6月底前完成核保,保險公司才強求保戶限期臨櫃確認親簽,假設被保險人己確診或隔離中,難道要違反防疫規定跑到營業據點去簽名?」「如果一開始保險公司不要惡意拖延核保,現在就不會發生保戶染疫了保單卻還沒下來的狀況。」林楚茵說,保險公司不能為求自己方便漠視保戶權益,這樣的無理要求將讓公司信譽大打折扣。她也立刻向金管會瞭解,並建議在疫情期間可透過視訊確認或提供多元的聯絡管道給民眾報備,讓保戶權益不會受到傷害。目前金管會已表示,將協調公司透過視訊確認簽名,如果保戶確診或隔離中都可以先告知產險公司,等解隔離後再去驗證簽名。林楚茵說,保險公司應該盡速審核,不要再耍小手段,「不要以為不是銷售量第一的台北富邦,出奧步就不會被看到,身為立委的職責就是要為民眾權益發聲,不會因為公司大小而有不同差異。」
郭國文緊追「家長陪同隔離」質詢 金管會承諾:朝理賠方向研擬
「防疫險之亂」延燒多日,家長照護隔離不理賠的問題引發民眾不滿,立委郭國文今(23)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就此質詢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而保險局長施瓊華也在會後鬆口表示,若隔離通知書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立,就符合保險契約條款規定,防疫險會依約理賠。郭國文表示,感謝保險局正面回應訴求,還給家長公道,也避免政府與業者「信用赤字」。郭國文指出,上周他舉行記者會時,疾管署官員在現場明確表示,隔離通知書只有一種,都是經染疫風險評估後,認為有必要性,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的行政處分,具有強制性,違反者將面臨最高新台幣100萬元的處分。這項解釋等同於打臉金管會所謂「家長為自願隔離,不符合第48條所匡列的對象」。「經過一周的跳針回應,今日終於看到保險局的正面回應。」郭國文說,金管會之前仍不斷替保險公司找藉口不理賠,更引述疾管署《防疫政策QA》作為反駁法條與契約的依據,甚至限縮解釋指家長並未接觸確診者,不符合保單的契約精神;所幸今天的政策態度轉變,表示將研議,只要拿到依據第48條所開立的通知書都須理賠。郭國文強調,金管會這番調整,不只還給投保的家長一個公道,更省下後續許多司法、評議成本,更能避免政府與業者「信用赤字」,必須給予肯定。郭國文也感謝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日在質詢台上答應會回去重新檢討,會後立刻調整方向,「拆炸彈能力有目共睹。」
立委續轟「防疫險之亂」何時結束? 要求金管會監督產險6月底前核保出單
防疫險之亂繼續是立委財委會質詢的焦點,立委林楚茵今天(23日)質詢金管會,認為應要求產險公司核保可否在6月底前完成期限;立委林奕華也擔憂產險公司處於一個「觀望」態度,是否先會等別家產險公司核保後而找理由拒絕、拖延承保。立委今天關心防疫保單核保塞車之況,立委林楚茵提到之前臺產處理爆量「防疫神單」(400萬張)時,很明確告知外界說會在6月底前完成出單作業,建議應要求產險公司可仿照此例給予核保期限,避免產險公司拖延。立委林奕華也提到,「防疫險之亂」發生至今快要兩個月了,金管會不能以保險公司所稱的「人力不足」為由,而還無法就現在「在途件」的100萬件防疫保單完成核保?立委江永昌也擔憂保險公司的現金是否足夠理賠防疫保單?真的會像外界說保險公司面臨財務壓力而「破產」?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說,目前「已有幾家保險公司說會增資」。至於是否可以要求完成核保期限,金管會說會與保險公司研議。
獨家/防疫險「4/15生效新契約,一概不受理」? 某金控旗下產險以「行政疏漏」拒承保
防疫險之亂餘波盪漾,有保險業務員代保戶向CTWANT爆料,某金控旗下的產險公司近期以「行政疏漏」為由,拒絕保經業務某通訊處所招攬應於「4月15日生效」的全部保單,這讓夾在中間的保險業務員相當為難,已醞釀要對兩家公司提出告訴,為保戶爭取權益。根據該名保險業務員向CTWANT記者的爆料,近期有一家大型保經公司主管透過LINE發布訊息,針對所合作招攬某金控旗下產險公司於4月14~15日期間的新進送件防疫保單(新契約)的核保進度,竟是收到「總公司已與XX產物高層討論爭取中,但很遺憾的必須告知大家,談判破局,還望各位海涵」這個結果。這名保險業務員也提供,遭到「行政疏漏,一概不受理」的保戶,原本要購買的防疫險保單「法定傳染病醫療及費用補償保障保險(計畫三)」,保費近900元,可獲理賠保障為「法定傳染病補償保險金(關懷保險金)」一次6萬元,即「確診定額理賠保險金」,還有「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補償保險金」一次2萬元,住院日額2000元(最高45天)、加護病房住院日額2000元(最高45天)。據了解,由於4月中起,多家產險陸續宣布要停售相關防疫險保單,因此在停售前,各家保經代業務通路湧入爆量的新進承保案件,而成為現今產險公司所稱的「在途中」正在進行「核保程序」的新契約,同時並有多家產險公司宣布核保「會採取一人一張」為主要控管風險胃納的審核原則。這名保險業務員則跟CTWANT記者說,以往保經代業務通路與產險公司合作招攬保單的作業,除了要請保戶簽名填寫要保書、收取保險費,並將要保書正本送件給產險公司,同時還要掃描要保書做檔案備份;過往完成上述該程序之後,保險契約即已成立。「因為4月停售效應爆量期間,行政作業程序根本會來不及,保經業務通路這邊的窗口與產險公司的窗口就討論後,決定趕緊把『要保書正本』先送至產險公司收件,原只是想說可以加速產險公司的核保流程,讓保戶都有機會買到防疫險。」這名爆料保險業務員說。「沒想到,5月初就通知說,因為少了一關『掃描要保書備份』的作業,產險說因為窗口的『行政疏漏』,導致沒有完成『新契約報備』,因此原本應該在4月15日契約生效的案件,一概不受理。」這名保險業務員很無奈又憤慨地說,「不曉得受到無辜波及會有數百到數千件嗎?」「產險公司明明都收到保戶簽署的『要保書正本』,如今卻以未完成『掃描備份檔』的行政程序瑕疵為由而拒絕承保,產險公司真的可以這樣做嗎?最終受害的是保戶呀!請金管會、保險局好好評個理!」保險業務員代保戶傳達無奈心聲。目前CTWANT記者也將該名業務員代保戶陳情的資料,同步提供給金管會保險局、產險公司、保經業務通路等三方單位,協助保戶釐清為何遭到拒絕承保的真正原因。
產險跟進「拒重複投保」:只限一張 8大業者規定曝光
本土疫情暴增,造成「防疫險之亂」,有產險業者以「重複投保」為由陸續退件,不少業者跟進,引發軒然大波。對此,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做出回應,業者的相關做法也曝光了。繼富邦產險公告拒絕「重複投保」,不少業者也跟進,包括國泰世紀產險、和泰、明台、旺旺友聯等,基於風險控管,祭出只限投保一張的規定。據了解,和泰產、明台產等業者率先祭出「保戶只能投保一張」的規定,但當時並未引發巨大爭議,直到富邦產險宣布後,限保一張疫苗險,有賠到法定傳染病的醫療險也算,才讓風波愈演愈烈。多家保險業者紛紛跟進「拒絕重複投保」。(示意圖/報系資料照)目前國泰產、富邦產、泰豐產、和泰產、旺旺友聯、新光產,只限保一張;明台產及第一產(疫苗險)則是3張以上婉拒承保。其中,富邦產規定疫苗險、含法定傳染病的健康險,兆豐產、和泰產未將疫苗險列入計算,旺旺友聯則是,只要疫苗險商品含有施打後確診的理賠金,就會被篩入退保的標準。值得注意的是,兆豐產的疫苗險僅保障「施打疫苗之後的不良事件」及「喪葬費用」,但不含「突破性感染的確診」,因此退保篩選不包含疫苗險。和泰產解釋,純疫苗險和法定傳染病不同,不會合併考慮重複投保。施瓊華說明,許多民眾認為保險公司針對投保、續保有主張不能重複投保,是否牽涉到「複保險」問題,但產險公司防疫保單採定額給付,裡面有綜合險和健康險,人身保險不適用「複保險」,所以沒有複保險問題,「只要經核保通過,保險公司就應該就有效契約負保險責任」。然而,保險公司基於風險胃納量,做出「核保程序篩選」,不管是投保或續保,只要保險契約還沒成立前,保險公司都可以先做核保,這是商業保險常常在做的方式。
防疫險「核保可限一張」?保險局長施瓊華親上火線說明白
防疫險之亂成為全民焦點,不僅有網友拿產險公司作梗圖,數周來立委也猛烈砲轟,質疑「理賠、核保」等政策恐將損及保戶權益之外,金管會是否有做好監管督責也成議論焦點。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天(19日)則再次親上火線,強調金管會維護保戶權益、監督保險業者履行保險契約的立場。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對於富邦、兆豐等產險表明在防疫保單的「核保」政策僅限一張的「重複投保」爭議,首先說明就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是定額給付,有健康險、綜合險等的人身保險,並不適用《保險法》的「複保險」規定。至於產險公司是否可以拒絕賣給已經買一張以上防疫保單的保戶?施瓊華指出,這即是牽涉到各家保險公司在同意賣保單給保戶前的「核保政策」,也就是說由各家保險公司所做的內部控管,了解可受理保單件數的風險胃納,這也非《保險法》所稱的「複保險」。因此,照施瓊華所說的,過去有民眾可以買到多家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應是當時保險業者採取較為寬鬆的核保政策;如今隨著隔離、確診人數遽增,部分保險業者則開始採取較明確、緊縮的核保政策。施瓊華也進一步說明,保險局本周一也已兩度了解富邦產險續保、核保爭議,富邦產險也透過聲明說明處理方式,解決民眾疑慮;至於有立委擔心兆豐產險也只限投保一張的核保政策,會擴及到疫苗險部分,施瓊華了解後說「兆豐產的防疫保單沒有包括疫苗險」。但施瓊華也提到,有的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為綜合險,確實有包括疫苗險,除了理賠接種疫苗的不良事件,也擴及到突破性感染的確診治療費用的保險金,因此有部分保險公司有此核保政策,「只要在保險契約未成立之前,不論是投保、續保,保險公司都可以先做核保,這是商業保險常常在做的方式」施瓊華說。那麼,金管會又是如何監督產險公司所推的防疫保單?施瓊華指出,我國第一張相關防疫保單是在2020年4月核准制通過(富邦產險所推的),之後的相關防疫險則是採取備查制。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今年1月初見到國外爆發Omicron時,保險局即重新檢視當時有上架共34張防疫險保單(皆為備查制)的14家業者,並從1月起至3月就多次去函上述保險公司,提醒要符合保險商品的「損害填補原則、額度的合理性、風險對稱性」三項要點,據了解此類「示警」公文多達二十張。施瓊華也提到,由於這一類防疫保單的隔離、確診的定額補償金相當高,14家產險公司扣掉未賣的臺產(即臺產的防疫神單,已於2022年1月到期終止合約,並非為續保保單)以及與星展銀合作的安達產險(並無隔離、確診等理賠金),因此有理賠隔離、確診的則為其餘12家產險公司所推出的防疫保單。而在這段公文往返期間,多家產險公司將高額理賠金的防疫保單下架,雖改為較低理賠金額的防疫保單,但仍抵擋不了「非清零」政策下的暴增隔離人數與確診率,讓多家產險公司也坦承到「與病毒共存」的疫情環境,非為防疫保單的計算費率基礎,也因此衍生此場「防疫險之亂」的風暴。國內產險界此次理賠金額是否會如外界所推測的上百億元?由於攸關金融秩序以及避免排擠到非防疫險保戶權益,保險局長施瓊華說,已請保險公司大股東召開董事會了解及研議增資等方案,各家董事會討論結果的資料還待5~6月的董事會召開後彙整中;至於各家理賠金額、壓力測試等統計結果,也還需時間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