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鬆綁
」 防疫 新冠肺炎 口罩 防疫鬆綁 疫情賴清德大學被問「貪腐」顧左右而言他 媒體人批帶壞大學生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在中山大學演講時,遇到女學生問他「如何解決民進黨層出不窮的貪污案件?」賴清德卻反問學生:「你說的是哪個具體事件?」,引發外界議論。賴清德到大學演講被學生問到「貪腐」,趙少康痛批賴的回答避重就輕,根本帶壞大學生。(圖/報系資料照)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就認為,賴清德用反問的方式回應質疑,完全迴避閃躲作答「教壞囝仔大小」,媒體人陳揮文也說,藍綠都有媒體形容賴清德當天的演講是直球對決、還說非常精彩,但讀者只要網路搜尋一下女學生提問與賴的回答,那能算直球對決嗎?他說,如果賴的回答能算是「直球對決」,他只能說,民眾對侯友宜及柯文哲的要求真是「太嚴苛」了。趙少康昨日在臉書粉專貼文表示,賴清德到中山大學演講,有學生直接問他:「如何解決民進黨層出不窮的貪污案件?」賴清德居然以「哪個具體事件,讓你有這樣的想法」回應。他認為,女學生直球對決的勇氣令人激賞,賴清德卻用反問的方式回應質疑,完全迴避閃躲,真是「教壞囝仔大小」。趙少康說,賴清德身為民進黨主席,又是總統候選人,有義務向全民說明,並做出保證,他卻用「反質詢」方式化解自己的尷尬,還反將學生一軍,再度詮釋了「噁心的大人」是什麼形狀。趙少康點出,賴清德辯論技巧,掩蓋不了民進黨貪腐案件罄竹難書的事實。尤其賴清德的本命區台南市,涉入光電案、喝花酒、接受性招待的前經發局長陳凱凌,已經被判刑8年,是被法院認證的貪腐;更別提雲豹綠電發大財、新冠疫苗、黑心快篩、進口雞蛋到前瞻計畫的吃相難看。但趙少康也說,賴清德在現場還是說對了一點,就是面對假訊息和認知作戰,應該建立更開放、透明的政府,既然這樣,就請民進黨先把3+11防疫鬆綁決策過程、疫苗採購合約封存30年等「機密」攤在陽光下吧!資深媒體人陳揮文則在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時說,柯文哲已非台北市長,新北市長侯友宜為了參選也已經請假跑行程,但身為副總統的賴清德每天跑選舉行程,他有請假嗎?賴是用什麼身份去東海大學、中山大學發表演講「直球對決」呢?陳揮文還說,賴清德回答學生的問題「面對民進黨的貪污如何解決」,賴回答避重就輕,那些內容如果算是直球對決,那建議其他總統候選人也趕快去大學演講罷,好讓大家想想,外界對侯、柯是否真的太嚴苛了呢?他並表示,網路上有很多關於賴清德回答女學生的影片,大家不妨去看看,他還大酸賴難道沒有聽到現場同學在聽見發問女同學問賴「貪腐」時的如雷掌聲嗎?同學的問題、感受,與賴大談民進黨什麼時候創黨、黨有多常有何關係?陳揮文說,超思、台南光電案、88槍案,賴清德到現在為止有回答過嗎?如果這樣賴清德的民調還可以領先,他也要懷疑那些民調都是「虛的」。
家長注意!RSV來襲兒醫急診爆滿 醫師籲「能打的疫苗都去打」
「今年冬天不會太好過」。兒科醫師紛紛示警,新冠疫情解封後,免疫負債洶湧而來,社區至少有流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腸病毒等4種病毒在流行,兒童首當其衝。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8月開始,台大兒童醫院每天一百床病床都爆滿,「早上到醫院,急診室就有10多名兒童排隊等床」,近年來已少見,他呼籲「能打的疫苗都去打一打」,減少多重感染。過去呼吸道傳染疾病多發生在秋冬季節,但今年從夏天開始,流感就居高不下,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更讓不少兒童因併發肺炎住院。兒科醫師張博揚在粉專「張博揚小兒科診所」形容,「最近數種病毒在校園『煉蠱』,兩周一輪,前次感冒才剛好兩三天,又發燒來看醫生」。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紀鑫表示,近期就醫和住院人數都大增,8月開始出現較多RSV,9月開學之後則是流感、腺病毒加上RSV;近期兒童一般病房都是接近滿床狀態,8月份佔床率約8成,最近則上升到9成,甚至全滿,有時候急診需要待床。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指出,過去RSV都是在每年第37周才會開始上升,第45周達到高峰,今年卻罕見提早至31周就開始上升,若照往年是8周達高峰計算,預計再2周就會達流行高峰,接下來有望逐漸下降。為何今年RSV特別嚴重?黃立民說,台大因這2個月太多兒童急診住院,院內自行做病毒定序,發現今年的RSV為「ON1」,幾乎8至9成都是該病毒株,病毒性較強,因多年未流行,兒童身體沒有抗體,不少孩子引發嚴重的細支氣管炎和下呼吸道感染,病毒跑到肺部引發肺炎,病童多出現「咻、咻、咻」呼吸聲。黃立民表示,去年免疫負債沒有來,今年因防疫鬆綁,才能說正式來了,還有很多病毒及常見細菌還沒回來,例如黴漿菌,進入冬天時,預料新冠將再來一波流行,每天確診破萬例算輕鬆的,若再加上黑數,一天16萬人確診也不奇怪,其中約2至3萬人病情嚴重時才可能被通報。
屏東近年「最大鮪」! 東港383公斤黑鮪魚上岸
東港第一鮪拍結束後,宣告2023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正式展開,近來海上再傳捷報,一尾重達383公斤的「最大鮪」上岸,龐然大物引來關注;但在地人了解,東港不只有海鮮美食,豐厚漁業文化更令人癡迷,東港區漁會首次以食魚教育策展,邀請遊客走進討海人的世界,細細品味漁村故事。這巨鮪是漁民費盡辛苦捕撈上岸,更花了一番工夫才順利凍入魚艙,並驅船返回市場拍賣,最後秤重共383.6公斤;漁民表示,早年總會零星出現超過350公斤以上的大魚,不過沒有記錄,所以並無資料可查,可以確定的是,近幾年要看到同規格漁獲已經少之又少。加上這尾巨物,截至目前東港魚市場交易統計,現撈黑鮪已達49尾,累計平均價每公斤1217元;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表示,在進入捕撈高峰期前,希望讓遊客在大啖美食前,也能了解在地產業文化。漁業署長張致盛指出,東港是台灣漁業重鎮,漁船近海、遠洋世界跑,但根據調查,台灣消費者對於國產水產品消費力下降,因此,加強食魚推廣便顯得重要,讓消費者從魚類生產捕撈、加工處理及特色營養價值一次了解,可望帶動國內漁業永續發展及消費力。食魚展打造魚體模型、展示實體漁具,並透過影片展示東港主要的漁產、產季、捕撈方式及相關保育宣導等,更播放鮪釣漁船出海捕撈黑鮪及旗魚鬆製作影片,讓遊客對漁業文化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近幾年東港各產業嚴重受到疫情影響,連帶使得魚價滑落,因此趁防疫鬆綁之際,首辦食魚教育推廣活動。鄭鈺宸強調,在振興地方產業發展之餘,也盼遊客能藉此認識東港豐厚的漁業文化底蘊。
搭車可脫罩今上路!醫曝「一堆人戴緊緊」4原因 網驚喊全猜中
台灣防疫大鬆綁!自今(17日)起,不論外出或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民眾均無需配戴口罩,不過上路首日仍見許多人口罩戴緊緊。對此,ICU醫師陳志金點出「4大不脫罩」原因,讓網友看完點頭如搗蒜。指揮中心日前拍板,鑒於國內新冠疫情逐漸趨緩,自4月17日起開放搭乘大眾運輸免戴口罩,室內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不過像是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等指定場域,仍需全程配戴口罩,另呼籲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免疫低下與年長者、人潮聚集處,建議戴上口罩防護。對此,醫師陳志金今(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大眾運輸工具「口罩解禁」上路首日,還是看見多數民眾緊戴口罩,他點出「4大不脫罩」原因,第一、出門來不及化妝;第二、家裡庫存太多了;第三、不想被人家看到Monday Blue;第四、因為愛戴,才會受人愛戴。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紛紛留言表贊同,「被阿金醫師全猜到」、「習慣了!不戴覺得怪怪的」、「現在沒戴口罩,就感覺像裸體上街」、「沒化妝的時候口罩真的很好用」、「拿下口罩照了鏡子發現還是戴著好了」、「沒錯沒錯,家裡口罩還有半年庫存⋯」、「空氣品質不好還是要戴口罩有安全感。」
腸病毒大流行2/該來的擋不住!10年循環期已到 上波重症患者仍插管「這種家庭最危險」
今年3月中旬,腸病毒71型睽違一年半再度在台灣現蹤,感染科醫師表示,腸病毒本來就是每5~10年一次循環,前一次大流行已是10多年前,雖然因疫情拖延2~3年,但「該來的擋不住」,也提醒要勤洗手,上一波許多重症患者至今仍有後遺症,部分甚至臥床插管,尤其是同時有學齡前、學齡後孩童的家庭要特別小心,避免腸病毒「大傳小」鑽入家中。而腸病毒71型疫苗也可望於今年7~8月開打,將為2個月~6歲嬰幼童提供更多保護力。 腸病毒疫情創3年新高紀錄,且一連3、4月,台灣總計已出現4例腸病毒71型,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陳萬德表示,疫情這2~3年,一年中的腸病毒案例大概只有個位數,但目前是每周都有案例。感染科醫師黃立民預測,如果持續出現腸病毒71型案例,今年6~7月將出現腸病毒流行高峰,且腸病毒71型就會比較嚴重,可能會引發重症、甚至死亡案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則表示,國內已經有一年半沒有偵測到腸病毒71型,回顧過去,腸病毒71型最後一次大流行是2008年,而上一次中度流行已經是2019年,當時有69例腸病毒重症,71型占52例,4例死亡個案中有3人是感染71型。「腸病毒原本就大約每5~10年會有一次大流行!」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上一波腸病毒71型大流行發生在10多年前,由於疫情的緣故,所以這幾年腸病毒案例較少,但如今隨著防疫鬆綁,腸病毒案例也逐漸增加,若真的發生大流行也很正常,「因為循環是必然的」。但做好預防工作是必要的,張凱音說,腸病毒71型的神經傷害性高,除了會造成急性下肢無力、影響自律神經,還會導致腦炎。「若是引發成重症,由於肌肉無力也會影響呼吸,就可能導致終生必須配戴呼吸器,上一波大流行的許多重症患者至今仍插管躺在照護中心。」針對最致命的腸病毒71型,台灣終於即將有疫苗誕生,預計今年7~8月開打,讓許多家長相當期待。國光生技提供(圖/國光生技提供)腸病毒感染並不分年齡層,成人或青少年一樣也會中鏢,只是多半沒有症狀,但一樣的病毒若傳染給5歲以下的孩童就不同了,不僅症狀明顯,重症率也大為提升。「所以如果家中同時有學齡孩童、嬰幼兒最危險,因為腸病毒非常容易在校園傳布,但大孩子不一定有症狀,如果不小心將病毒帶回家中,再傳染給嬰幼兒,那就會變得危險。」過去家長們最害怕腸病毒,因為不像流感有疫苗可接種、也有抗病毒藥物治療,一旦孩子感染腸病毒,輕則忍受嘴破、咽峽炎的疼痛,重則可能造成神經系統傷害、甚至致命,且家長們往往時時緊繃神經注意是否有重症症狀,身心壓力之大難以言喻。如今除了勤洗手、做好環境衛生,腸病毒71型疫苗也終於誕生,目前預計7~8月開打,每一劑自費價格落在3,600~4,000元,需完整施打2劑,目標族群為2個月到6歲的幼兒高危險群,希望能盡量減少腸病毒大流行所帶來的傷害。
明起新冠「輕症免隔離」!8症狀快就醫 「防疫鬆綁」懶人包一次看
防疫政策持續鬆綁,明天(20日)開始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通報,改採「0+n自主健康管理」,僅中重症民眾須通報並隔離治療。指揮中心也示警,染疫者雖多數為輕症,但仍有機會發展成中重症,如果快篩陽後出現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明顯漸少、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等8大重症警示症狀,就要迅速就醫。另外,65歲以上、孕婦、產婦(產後6周內)、具慢性病或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是染疫後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切記快篩陽後要迅速就醫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對此,《CTWANT》也整理6大QA懶人包供民眾參考。什麼情況要快篩?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時候。快篩陽後出現什麼症狀要就醫?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指揮中心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雖然多數為輕症,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成中重症,若出現以上8大重症警示症狀請立即就醫。哪些高風險族群染疫後要就醫,吃口服抗病毒藥物?65歲以上孕婦及產婦(產後六周內)慢性病,包括: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等有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指揮中心表示,以上4族群為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導致併發症的高風險對象,快篩陽性請儘速就醫,以利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開立方式。(指揮中心提供)口服藥怎麼拿?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即使新制上路,醫生只要針對檢驗陽性結果,包括家用快篩、醫用快篩或是PCR陽性,且是65歲以上或是具有重症風險因子,就可以開立公費的口服抗病毒藥物。若想要服用中醫的清冠一號,則由中醫師針對檢驗陽性結果,包括家用快篩、醫用快篩或是PCR陽性,且符合重症風險因子或中醫急迫病勢的民眾,都會持續提供公費清冠一號。兒童染疫後,出現哪些症狀要就醫?指揮中心表示,兒童染疫後重症機會低於成年人,如家中兒童快篩陽性後,出現以下症狀,請家長儘速帶往就醫。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或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解尿若出現以下症狀,立即送醫:抽蓄、肌躍型抽蓄步態不穩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新冠輕症患者就醫建議流程圖。(指揮中心提供)快篩陽性輕症或無症狀,要做些什麼?指揮中心表示,有症狀時在家中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依照前述建議適時就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請勿從事群聚型的活動,外出時全程戴口罩。
防疫再鬆綁! 輕症3/20起免隔離 中重症仍需通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基於國內外疫情趨緩,宣布如疫情穩定,自今(2023)年3月20日(個案採檢日)起,調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改為:符合COVID-19併發症(中重症)條件之民眾需通報並隔離治療,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如檢驗陽性,不需通報也不需隔離,但建議進行「0+n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陰性,或至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已達10天無需採檢,即可解除。相關配套措施將配合修訂及實施。(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考量COVID-19疾病嚴重度下降,感染者多數為輕症或無症狀個案,且本土疫情穩定、2月起防疫鬆綁未明顯影響疫情,為減少確診對民眾影響、減輕醫療端逐案通報負擔,並與國際防疫調整方向一致,邁向疫後新生活,故調整現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由「確診均通報」改為「併發症(中重症)才須通報」,即如為新冠檢驗陽性,且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新冠相關併發症,因而住院(含急診待床)或死亡,醫事人員才須通報。(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調整後,其他因自行使用家用快篩檢測陽性、或因配合醫療院所相關感染管制等相關措施篩檢陽性的輕症或無症狀之輕症民眾,不需通報也不需強制隔離,亦不會收到隔離通知書及簡訊,此類對象建議進行「0+n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檢測結果為陰性,或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已達10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1天)後可安心外出;外出時請全程佩戴口罩;同時提醒,為降低感染後引發併發症之風險,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或免疫不全/免疫低下病史者等具「COVID-19重症高風險因子」之民眾於快篩陽性後,請儘速就醫,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另0+n自主健康管理屬於指引建議性質,由民眾自主進行,無相關罰則。(圖/指揮中心提供)(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指出,配合本次防治政策調整,同步修訂相關配套措施於3月20日實施,包括取消健保卡資料上傳COVID-19檢驗結果自動通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方式,請醫療院所改至傳染病通報系統網站或運用醫院電子病歷自動通報(EMR)等方式通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併發症)」、取消確診者自主疫調回報機制、取消居家照護遠距諮詢服務、取消確診者同住家人及入境民眾自主防疫措施、停止更新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DVC)及健康存摺中確診及檢驗資料、調整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措施、調整確診死亡個案遺體處理感染管制指引、調整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個人防護裝備建議等。指揮中心表示,為利政策調整推動順利,規劃3月20日至26日為7天緩衝期,供採檢日於本年3月19日(含)以前之民眾及相關單位在緩衝期時可進行通報等相關防治作為及行政作業。例如,民眾於3月20日持3月19日家用快篩陽性證明至醫療院所就診,如醫病雙方均同意3月19日快篩結果且醫師評估為確診個案,仍適用舊版病例定義及相關防治措施。此外,上述防疫鬆綁新制相關資訊,將置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輕症免隔離,邁向疫後新生活」 專區 (資料陸續建置中),歡迎各界參閱。指揮中心特別感謝疫情期間民眾的配合,以及醫事人員與投入防疫工作同仁的辛勞,請民眾持續配合相關防治措施,同時呼籲「疫苗加一,解封安心」運動已開始;接種院所時間、地點等相關資訊,可透過疾管署官網「疫苗加一,解封安心」專區查詢,也請民眾儘速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身及群體免疫保護力,共同邁向疫後新生活。
防疫鬆綁新制!3/20取消確診遺體強制火化 允許親友可瞻仰遺容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因應如疫情穩定,「輕症免隔離,邁向疫後新生活」防疫鬆綁新制,將自今(2023)年3月20日開始實施,指揮中心經參考國際間遺體處置建議及評估國內實務需求,規劃同步自3月20日起,調整COVID-19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建議,配合該新制,衛生福利部亦將同步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死亡喪葬慰問金及關懷金發給要點」之適用對象為新制實施日前往生者。COVID-19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建議修正重點說明如下:一、 取消「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建議,調整為「遺體得採火化或埋葬等方式進行處置」。二、 取消「不可再打開屍袋」建議,調整為「於符合感染管制原則下,親友可瞻仰遺容,惟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避免直接碰觸遺體」。三、 取消「使用雙層屍袋」建議,調整為「如有體液滲漏風險,應使用完全密封且非滲透性的屍袋」。四、 工作人員(包含醫護工作人員、太平間工作人員及禮儀人員等)建議依執行任務之暴露風險,選擇適當個人防護裝備。
擬讓新冠疫苗接種常態化 指揮中心曝規劃1年1劑、高風險族群2劑
本土疫情趨緩,為讓疫苗接種常態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擬讓新冠疫苗接種常態化,初步接種政策今天出爐。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明,經過專家會議通過,規畫未來一般族群1年接種1劑新冠疫苗;高風險族群(長者、慢性病患者)則1年打2劑。接種2劑者和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三、四月也將推出「疫苗+1」活動。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表示,未來新冠肺炎會很像每年10月、11月施打流感疫苗一樣,將會有催打措施,預計本周四於記者會說明。羅一鈞今日下午受訪表示,ACIP會議昨天下午針對新冠疫苗後續方案,初步決議後續方案將比照流感疫苗,一般族群每年接種1劑新冠疫苗、高風險族群(長者、慢性病患者)一年2劑,且不論何時接種,只要和前一劑間隔至少6個月即可接種。不過,為了再有更大的防疫鬆綁回歸常態生活,羅一鈞表示,3月、4月指揮中心研擬和地方政府合辦「疫苗+1」動員活動,屆時不管是否打過疫苗、不管打幾劑,只要「3個月內沒打過的或者沒確診」都可以在活動中接種1劑疫苗。活動方向,研擬規劃大型接種站、並以造冊通知或是到宅服務等方便民眾接種的方式,詳細規劃執行方式將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剩餘疫苗量為莫德納單價疫苗12.8萬劑、BNT 246.7萬劑、Novavax 19.9萬劑;雙價次世代疫苗部分,莫德納BA.1有89.8萬劑、莫德納BA.5剩餘155.3萬劑。目前疫苗庫存足以因應民眾接種。
春節疫情少變化 李秉穎:建議再追加1劑新冠疫苗
明(20)起就是農曆春節連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表示,預計春節後宣布第二階段防疫鬆綁措施。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認為,春節後疫情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可以進一步解除防疫措施,以及今年應會建議民眾再追加1劑新冠疫苗,目前還在討論中。李秉穎今天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表示,很多人看到變異病毒就異常興奮,其實沒什麼好緊張,這些病毒變異會導致感染人數上升,可預期輕症變多,重症人數會持續下降,「至於誰感染後會出現重症?尤其是目前沒打疫苗,或只打一兩劑的人!」指揮中心多次呼籲民眾追加接種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但李秉穎觀察到,過去接種次蛋白疫苗(如高端)的人,不太會願意追加mRNA疫苗(如莫德納)。他提醒,如果擔心mRNA疫苗的副作用較多,也可選擇Novavax疫苗,雖然是原始株疫苗,但仍可減少突破性感染引起的輕症,指揮中心今年會持續進口Novavax疫苗。李秉穎亦指出,目前沒有實際數據支持「不需再追加疫苗」,因為抗體會隨時間下降,為了保險起見,今年應會找一個時間請民眾再追加一劑疫苗,但目前尚未定案。今年春節假期長達10天,許多民眾安排國內外旅遊,但新興變異株在各國流行,是否會影響本土疫情?李秉穎認為,應不會有很大變化,預估維持在每日1萬多到2萬例左右,可於春節後進一步判斷並解除防疫措施。不過,他仍提醒民眾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不要隨便觸摸眼鼻口部位,尤其出國旅遊的人,在國外生病會比較辛苦,不像台灣健保如此便利,因此更要保護好自己,避免病毒威脅。
開發金2022年獲利近164億 每股盈餘0.98元
開發金(2883)今日(10日)公布2022年12月自結稅後損失15.98億,全年稅後獲利163.92億元則較2021年同期獲利350.02億元衰退一半,每股盈餘0.98元則較2021年同期的2.34元減少1.36元。開發金表示,由於美國聯準會升息態度持續影響十二月國際金融市場走勢,及台美利差擴大影響壽險業務營運表現,開發金控子公司中國人壽12月份的單月稅後虧損23.22 億,累計全年稅後淨利達131.59億;因應市場波動,中國人壽將持續優化商品組合,關注市場變化適時調整投資配置,以創造穩定的投資收益。凱基證券受惠於十二月份經紀、衍商以及海外轉投資等多元業務獲利挹注,十二月份獲利4.64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獲利為36.65億元。凱基銀行持續呈現穩健成長動能,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收益貢獻獲利,十二月份稅後獲利5.51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獲利60億元。中華開發資本受到國際資本市場波動,影響投資部位評價,十二月份稅後損失0.52億元,累計全年稅後損失為3.33億元。展望2023年,開發金控指出,預期通膨及利率走升持續影響經濟成長動能;此外,中國防疫鬆綁恐推升疫情復燃並打亂供應鏈復甦,加上俄烏戰爭未解,皆為全球經濟前景增添變數,將強化競爭力與經營綜效,並落實風險控管機制,以因應外在經濟局勢波動,降低營運風險。
健喬12月營收4.63億再創歷史新高
健喬(4114)12月營收達4.63億,月增15%,較去年同期3.33億成長39%,再創歷史新高,累計2022年全年營收43.95億,較去年全年32.39億成長36%。由於大陸搶藥需求蔓延到香港及台灣市場,健喬香港子公司大大受惠,業績創新高;子公司優良生醫也因防疫藥銷售翻倍,帶動健喬12月合併營收創新高,再加上2023年健喬愛克痰600mg發泡錠將出貨中國大陸,營收成長可期。由於中國大陸近期宣布與病毒共存,三年封控期間對於止痛發燒等輕症防疫藥銷售加以管制,解封後開放民眾購買迅速造成供不應求,這一波掃藥潮也擴及港澳與台灣。健喬香港子公司透過健喬品牌藥愛克痰、優列扶及心得適濃縮注射劑成功進藥大型醫療機構,奠定經營基礎外,這一波的大陸搶藥潮也帶動12月業績大幅成長,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六成,創營運以來的新高紀錄。另外,健喬子公司優良生醫自2022年初從優良化學分割出來後,與健喬專業分工,健喬專攻處方市場,優良生醫主攻OTC市場。優良生醫1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足足成長120%,累計2022年營收成長超過六成。12月業績翻倍除了指示用藥的金吉胃福適凝膠大賣以外,市場搶購止痛藥,銷售較平時增加了數倍為另一主因。2022年優良生醫的三大營業主軸西藥、保健品及寵物事業都有突出的營業表現; 2023年優良生醫將提供更多高附加價值的醫藥保健品,讓這個銷售平台如虎添翼,成長大躍進。大陸搶藥潮終會退燒,但依台灣防疫鬆綁經驗,因為醫生開立處方的需求仍然強勁,健喬的NAC需求並未隨著感染人數下降而退燒。目前健喬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呼吸道產品NAC(乙醯半胱氨酸),以及已經在中國銷售多年的布地奈德鼻噴都出現在大陸官方發布的防疫指引用藥清單中,同樣的情況推估,醫生將有開立處方的長期需求。健喬表示NAC與中國大陸的全國經銷商已經完成經銷合約簽訂,2023年將陸續出貨,對於健喬NAC全球布局將再下一個新的灘頭堡,為健喬的2023年帶動另一個新的成長動能。健喬持續投入研發原廠新藥,可望於未來每年查登一個新藥,繼今年查登的膀胱過動用藥Uritos之後,腸胃道用藥Goofice、頭頸部癌新藥Nimo、以及治療子宮肌瘤的linzagolix等等健喬研發的新藥將奠定長期的成長動能;子公司優良生醫開始在自費市場大放異彩,2023年的成長會更可觀;NAC的海外布局也陸續在東南亞、中南美及中國開花結果。處方市場、自費市場及海外市場的成長都將值得關注,2023年成長不容小覷。
大陸財長劉昆提明年「財政政策」5重點
大陸財政部長劉昆29日在全國財政工作視訊會議表示,明年財政政策重點有5方面,包括完善稅費支持政策,紓解企業困難;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提高支出效率;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嚴肅財經紀律,切實防範財政風險。劉昆指出,過去幾年,通過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中國稅收占GDP比重從2018年的17%左右,下降至2021年的15%。明年要進一步增強財政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5.5%,經濟學家普遍預測最終只有3.2%,屬1970年代以來第二低水平,僅比2020年好。隨防疫鬆綁「新十條」措施,明年北京當局工作重點將全力拚經濟。專家估計春節後出現消費反彈,在今年低基期基礎上,明年全年有望實現5%經濟成長,但首要關鍵仍是「信心」。本月中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經濟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而工作部署第一條便強調內需,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同時明確加大對民企、外資和平台企業支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22年國家發展論壇近日召開,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指出,過去3年不僅是收入問題,包括心態、預期發生很大變化,要走出陰影、回到比較理想的經濟狀態,需要時間和政策支持,「過程中,沒有經歷一輪小的通膨、小的過熱,可能也走不到那一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表示,現在防控鬆綁速度快於市場預期,相信大陸正向後疫情時代邁進。隨人們警戒心理消除,消費信心將逐步恢復,預計明年春節後釋放大量消費,「目前提振消費肯定是最關鍵的,消費起來了,投資信心也會增加」。
日本強制篩檢中國旅客 美國有意重啟政策跟進
中國宣布防疫鬆綁之後,各地就出現大規模的確診病例。但中國於26日宣布隔年1月8日取消入境旅客隔離措施,這也代表著有不少中國旅客也會趁隙外出旅遊。消息傳出後,日本第一個宣布要針對中國旅客進行嚴格的篩檢,目前也有消息傳出,美國似乎也有意跟進這項政策。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由於自從宣布鬆綁防疫規定後,中國當地的確診人數變得非常不透明,近期更是直接宣布「不公布確診人數」。就有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政府可能會針對中國旅客實施新的防疫措施,但至於是要強制篩檢還是隔離,報導中並沒有明確提及。就在中國政府宣布要在2023年1月8日取消入境旅客的隔離措施後,日本就隨即宣布要針對入境的中國旅客、或是曾造訪中國的旅客進行全面的快篩,就算是只有7天旅遊史也要。而如果快篩結果呈現陽性的話,旅客必須接受7日的隔離。除了日本外,南韓也在21日宣布,自16日起將中國列為重點查驗國家,將會加強篩檢力度。除此之外,馬來西亞、義大利等國家也是採取相同的態度。
保養品界新星出現!法式精緻保養品Bisou優雅登場,宛如天使之吻,點亮黯淡沮喪的面容
因為疫情,民眾這兩三年來都必須戴著口罩,但長時間戴口罩悶住臉部肌膚,容易使膚況不穩定,如果有化妝的話,情形還會更嚴重,過敏、泛紅、口罩痘總是反覆出現,所以許多女性已經很久都不化妝、保養了。然而年底防疫鬆綁,在室外可以不必配戴口罩,女孩們又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去了!但這時才突然驚見,鏡子裡的自己看起來蠟黃、暗沉、還有消不去的痘痘與痘疤……這種膚況要怎麼上妝呢? 妳正因為膚質變差而焦躁沮喪嗎?讓充滿法式浪漫的神隊友Bisou拉妳一把!經過長時間研發,Bisou團隊推出6款全新保養品,成分自然無負擔,且每款保養品都融入多種花朵萃取精華,不論妳是想從頭開始好好呵護自己,還是臨時需要緊急保養,Bisou都能派上用場!(圖/Bisou提供)【林柏妤擔任一日店長最愛Bisou的花香療癒】Bisou特邀知名演員林柏妤擔任一日店長,從主播轉戰演藝圈、現在成為八點檔演員的她,每天行程都很緊湊,壓力也很大。但Bisou系列保養品令她驚喜連連,尤其是洗面凝露,可深度清潔又能充分保濕,讓她不禁大呼:「原來我從洗臉就開始保養了!」林柏妤表示,她最喜歡Bisou的一點,就是Bisou充滿法式風情的細緻,雖然是保養品,卻跟香水一樣有前中後味的香氣,且每一款產品都是不同的花香,有如置身凡爾賽花園般,帶給她放鬆又療癒的感受。(圖/Bisou提供)【重現疫情前的柔嫩明亮臉貼臉親吻也不怕!】Bisou源自法語,是「臉貼臉親吻」的意思,而選在口罩令解封時上市,正是想為女孩們傳遞一個祝福:讓天使之吻覆蓋妳的臉,為妳注入溫柔卻有感的能量,修復妳的肌膚、重新找回妳的美麗與自信,大膽無畏地脫下口罩!Bisou全系列共有6款保養品,依照不同需求,加入多醣體、玻尿酸、神經醯胺等極佳保養成分,並萃入芍藥、突厥薔薇、櫻花、茉莉、接骨木花等多種花朵精華,打造高機能保養成分。可舒緩、修復臉部肌膚,使妳的臉再度水嫩透亮,展現如法式女伶般的優雅從容,就算真的臉貼臉,妳也不會怕!
中國防疫政策鬆綁 春節台商返台恐引發「外溢效應」
台灣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過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表示,台灣疫情趨勢和新加坡相似,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認為,台灣疫情若套用新加坡模式來看,下一波疫情不用太擔心,但是現在恐有變數,1月6日後台商返台可能會造成「外溢效應」,針對疫情他也提出3項忠告提醒民眾。中國防疫鬆綁疫情擴散 台商返鄉「外溢」影響大於他國中國面對COVID-19疫情一直是採取清零政策,進行嚴格的防疫管控,然而在「白紙運動」影響下,近日中國清零政策大轉彎,防疫措施快速進行全面鬆綁,不再堅持動態清零,疫情也因此快速展開。姜冠宇醫師推測,中國有數億人口,接下來六個月應該會有1.12億人有COVID-19症狀,大約會有270萬人重症,重症ICU治療需求應該會超過其醫療量能的15.6倍,預期將有155萬人死亡。而且他認為一定會有「外溢效應」,疫情影響範圍不會只有中國境內,尤其台灣,農曆新年台商返鄉,受到的影響可能是其他亞太國家的N倍。施打時間拉長保護力↑ 但醫師籲「盡速」接種雙價疫苗姜冠宇醫師形容中國有如一大片純淨的紙現在才真正要接受挑戰,疫情的外溢效應會增加台灣確診母數,而需要醫療支持的分子也會隨之增加,他提醒民眾明年還是要特別注意,並提出美國數據呼籲民眾應「盡速」施打雙價次世代疫苗。他在臉書上提到,根據美國CDC MMWR之前釋出的資訊顯示,施打兩劑以上單價疫苗的保護力,50-64歲平均為28%,65歲以上為22%,幾乎已經沒有什麼保護力,間隔4-5個月施打美國當地雙價疫苗後,才勉強有接近四成的保護力。姜冠宇醫師表示,隨著施打間隔拉長,保護力其實會更高,也就是說很久沒打疫苗的民眾,施打一下雙價疫苗反而會獲得比較高的保護力。但他也特別提醒,民眾不要為了更好的保護力,而一直拖延施打疫苗的時間,因為很有可能在台商返鄉期間就被感染了。姜冠宇醫師強調,尤其長者受急性後遺症困擾居多,臨床上遇到許多長輩從專責病房轉至一般病房後仍出不了院,有的需要類固醇治療,導致慢性疾病控制變差,有的甚至不幸走向安寧治療,家中長輩們保護力不夠,急性後遺症是相當可怕的。三重威脅:新冠、流感、RSV 醫師有3忠告提醒此外,冬季適逢許多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期,面臨新冠病毒、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三重威脅,加上「免疫負債」影響,過去有許多專家示警,病毒恐會反撲,姜冠宇醫師也表示,尤其是0-4歲的小朋友,流感和呼吸道融合病毒在很多先進國家幾乎都指數飆升。因此,姜冠宇醫師提出3點忠告,第一,小心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第二,1月6日後小心台商返鄉潮;第三,打針、再打針,打雙價疫苗、適齡者打流感疫苗。他表示,「有打有保佑」,不僅能保護自己,減少後遺症可能性,也能保護家人。資料來源: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退燒藥將祭「限購令」 薛瑞元:不排除更嚴格管制
受到中國大陸新冠疫情,在防疫鬆綁後出現大爆發,引來搶藥潮,這波搶藥風潮也燒到台灣,不少台灣人寄藥到中國大陸救急,影響國內退燒藥物的供應。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今表示,第一步會先請第一線與民眾實際接觸的藥局,「勸導」顧客不要大量購買,細節還要跟藥師公會討論;他也坦言「不排除如果大陸疫情更嚴重,會用更嚴格的管制措施。」近期社區藥局的藥師都發現,開始有民眾大量購買退燒止痛藥、消炎藥,甚至有顧客直白說出,買這些藥是要寄到大陸給親友。針對現在的現象與管制措施,薛瑞元受訪時表示,民眾購買的這些鎮痛解熱藥物是成藥,可自行在藥局購買使用,第一步預計會先請藥局,針對民眾進行勸導性的限量購買。薛瑞元認為,國人因為多數有健保,遇到身體不舒服,通常都會直接去醫療院所看醫生,自己買成藥的比例相對之下並沒有特別高。所以目前會優先把醫療院所的藥物供給量穩住,民眾到藥局購藥的部分,會進行初步管制,但他也坦言,如果大陸疫情發展更嚴重,不排除會啟動更嚴格的管制措施。
疫控鬆綁大利多2/就跟著習近平政策走!新舊經濟雙尬 槓桿型陸股ETF報酬率逾3成
隨防疫鬆綁,中國ETF重獲市場青睞,國內上架的25檔中國ETF中,以「中信中國50正2」一個月報酬率34.54%的績效居冠。「正2陸股槓桿型ETF跌深現在雖看漲,吸引很多投資人入場,就長期投資策略來說,還是要緊跟著中國政策走較宜。」群益投信ETF經理人洪祥益告訴CTWANT記者。目前國內新台幣計價的中國ETF,主要追蹤上海、深圳兩個交易所的中國境內A股指數,包括上海綜合指數(上証指)、深圳成指、滬深300指數,MSCI指數則是追蹤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從ETF名稱就可知道是追蹤哪個指數。」洪祥益表示,「舊經濟」以金融股、地產股為主,例如中國平安(保險),「新經濟」則指互聯網等創新科技公司,「例如上証、上証50、上証180、滬深300、中國A50等,多以『舊經濟』個股為主」,「中國科技50、深圳中小、深100,則是A股科技公司占比較高」,「以阿里巴巴、騰訊、京通等互聯網為主的,則有中國50、MSCI中國」。而近來人氣最旺的中國ETF,就屬「中信中國50正2」,一個月淨值報酬率近35%,在前五檔報酬率約13%到19%的表現中,遙遙領先。投資人還可以加碼嗎?尤其美中科技戰中,美國擴大晶片管制加上缺乏日本提供化學材料等,中國晶片及科技發展後勢難料。「股市愈跌愈用力買,但不一定跌多就會漲得多,是要在好的多頭趨勢回檔加碼。」洪祥益提醒,「中國政府執行政策堅定,因此要跟著政策走!」寧德時代電池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圖為法蘭克福國際車展。(圖/中新社)到底市場會看好哪一類股趨勢?「過去中國作後端產品,從20大會、五年計劃要發展高端科技,就是要突破美國卡脖子的問題。」他分析,「像是電動車的電池,寧德時代EV的技術為全球領先,還有太陽能、風力、儲能等新能源也是重點。」群益基金經理人張菁惠則以群益深証中小100 ETF(00643)為例,成分股科技含量較高,占比最高達6.86%的為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次高為立訊精密占比4.09%,還有開挖重要金屬鋰礦場的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全球市佔八成的電池電解液大廠天賜材料、隔膜大廠恩捷都在名單中,「這一檔就是以『新經濟』發展趨勢為主的ETF。」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雖消費力降低,中國民眾的儲蓄金額則從2021年增加幅度1.4兆人民幣,來到2022年前十月的的5.4兆。」台新投信亞太部主管葉宇真表示,以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來說著墨內需市場,看好民眾儲蓄金額高、疫情解封的報復性消費,根據Lipper統計, 該檔新台幣計價近一個月來報酬率2.05%,美元計價的則為7.20%。葉宇真進一步說,近期港股反彈最為明顯,主要是港股可以作空,要回補空倉,而陸股A股是不能作空的,遂港股前十月跌深之後的回漲較上証指、深証指大。至於全部A股2022年三季度是盈利低點,A股盈利有望在低基數基礎上逐步回升;目前滬深300指數的靜態市盈率為11.3倍,低於五年均值1.2個標準差,且位於2016年和2018年的低點,今年市場估值下跌幅度過大,預期2023年有望回升。
大陸防疫規定鬆綁「搶購潮」再現 藥品被掃光連「黃桃罐頭」也不放過
大陸防疫規定鬆綁後,民間陸續開始湧現藥品囤積的浪潮,不光藥房的感冒藥被一掃而空,日前還傳出黃桃罐頭能抑制新冠病毒,造成民眾瘋狂搶購的現象。不過有廠商和醫學專家出面闢謠,指出黃桃罐頭沒有任何藥效,純粹只是一種甜蜜的「安慰劑」。綜合陸媒報導,陸網日前傳出許多以黃桃罐頭作藥的文章,稱能抑制新冠病毒,短短幾天就造成民眾瘋狂搶購的熱潮,商品一度被賣到斷貨。對此,病毒學專家常榮山表示,黃桃罐頭不能代替醫學治療,最多只能起到心理上的安慰作用。不過,他還是建議民眾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C、D、E的水果,如橘子、奇異果,可緩解染疫後導致的疲倦感。大陸病毒學專家常榮山表示,黃桃罐頭不能代替醫學治療,最多只能起到心理上的安慰作用。(圖/翻攝自微博/新京報我們視頻)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高曉玲也強調,吃水果無法替代藥物治療,黃桃罐頭可說是一種甜蜜的「安慰劑」。他呼籲,一旦確診新冠肺炎,一定要藉由科學藥物治療才能痊癒。同時,位在遼寧省的林家鋪子食品有限公司也發文透露,在市面上出現搶購黃桃罐頭的期間,甚至收到了民眾詢問,「你家的黃桃罐頭能治病嗎?」對此,廠商澄清,黃桃罐頭本身沒有任何藥效作用,民眾應理性囤貨勿盲從。
RSV更狡猾…急診醫揭「兒童免疫債」問題顯現:比新冠凶險 8症狀曝光
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稍緩,各項防疫措施鬆綁。不過,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透露,因應COVID-19疫情的一系列防護措施,使得兒童的免疫系統錯過了成長過程中的免疫力訓練,對包括RSV(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內的多種呼吸道病毒傳播,產生了顯著影響,如今防疫鬆綁,「兒童免疫債問題開始顯現」。吳昌騰在臉書粉專表示,過去2年多,世界各國為控制疫情,實施了一系列的非藥物干預措施,包括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隔離、網路視訊上課等方式,「這些措施除了防止及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也對包括RSV在內的多種呼吸道病毒的傳播產生了顯著影響,但絕大多數在冬季流行的呼吸道病毒並沒有消失」。醫師說明,RSV是肺炎病毒屬(Pneumovirus)的成員,因為它與呼吸道感染有關,並能把感染的鄰近細胞融合起來,所以稱為「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途徑包括鼻黏膜或眼結膜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分泌物、吸入感染患者含病毒的呼吸道飛沫等,「接觸傳播中,RSV在皮膚上保持有傳染性的時間為20分鐘,在衣服和紙巾上能維持20~30分鐘,在物體檯面可長達6小時」。吳昌騰示警,「單就疾病嚴重度來說,RSV對於兒童威脅要比新冠病毒Omicron病毒株更凶險的。兒童人群普遍容易感染RSV,一旦感染,最容易侵襲影響呼吸系統,常常表現是,發燒、咳嗽、食慾下降、活動力不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呼吸衰竭或呼吸暫停。其主要致病機制為呼吸道阻塞、細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及隨後的氣道超敏反應。」「RSV很狡猾的!」吳昌騰提醒,「人類獲得免疫保護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自然感染的被動免疫,其次是疫苗接種。但RSV具有一個血清型,可分為A、B 兩種亞型,多數情況下,在一個流行季節中,孩子感染一次,但是有些不幸的孩子確實會感染2次。原因是,孩子感染後雖然能產生抗體,但是因為RSV兩種亞型之間的抗體缺乏交叉保護性,孩子是會感染了不同型的病毒。」醫師強調,「過去兩三年,由於這些呼吸道病毒流行規律被打亂,兒童可能會面臨免疫負債,而免疫負債仍會不斷累積,未來日子,對兒童來說,呼吸道病毒傳染會不會更頻繁,目前還無法預測,真的需要我們密切觀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