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習
」 婆婆 結婚 霸凌 過年 大陸![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93030/sm-0cb069d81ffe3bbaabd133e9d7214dfc.jpg)
婆婆堅持「除夕不能洗衣服」!尪超聽話要她遵守習俗 人妻傻眼大吵
春節有許多習俗與禁忌需特別留意,不過隨著時代變遷,應根據自身狀況,量力為之。一名人妻抱怨,除夕想洗衣服,結果被老公禁止,原因是婆婆說除夕不能洗衣服,讓她很傻眼。人妻在Dcard提出疑惑,除夕有不能洗衣服的習俗,但因為除夕前去3天2夜的旅遊,衣服超多,所以打算在除夕當天繼續洗,豈料老公卻生氣。人妻透露,由於婆婆在這之前有交待老公除夕不能洗衣服,而老公又很聽他媽媽的話,所以禁制她洗衣服,「可是我覺得還是要以生活方便為主,所以跟老公發生爭執,請問大家還會遵照這個習俗嗎?」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都民國幾年了,這些毫無根據的傳統居然還有人當寶」、「這時代了誰還管這種陋習啊,最好燒金紙拜拜全部都禁止」、「那是古代給女人一個休假的理由,坐月子不能洗頭一樣,現代人沒這些規矩」、「陋習一堆超無聊,遵守的人有每個都變有錢嗎」。至於年節禁忌,習俗是有一說,大年初一不宜掃地與洗衣,不然容易把好運洗光與掃光,另一說為大年初一與初二是水神生日,因此若要洗衣服,初三再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2917/sm-0e97ba1e9daa9476bbc2fc7c2c3e55a3.jpg)
婆婆往生她想回娘家過年 嫂嫂不准:晦氣會帶給家人
近日一位人妻表示,婆婆近期往生,嫂嫂卻不讓她回家過年,「那房子可是我父母的,我為什麼不能回?」有網友說,「你大嫂住海邊」、「那就問父母囉」。原PO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我家婆婆這個月往生了,嫂嫂講,我們不能回娘家過年,那房子可是我父母的,我為什麼不能回?」嫂嫂補充,因為喪禮有晦氣,回娘家會把氣給家人,她也不會回去。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那嫂自己也不會回家過年嗎」、「傳統觀念,你不要理也沒差」、「應該還沒百日」、「看你娘家忌不忌諱,公公剛好過年前往生我爸有說49天,我就等時間過了才回去」、「那就問父母囉」、「因為她沒有把你當家人!沒有同理心!什麼世代了!還在顧及這種陋習」。也有網友解釋,「在臺灣傳統文化中,媳婦在公公婆婆過世後的守喪期間不可以回娘家,因為尚未滿對年,仍在服喪。若遇到農曆大年初二可以回娘家嗎?以過去的傳統,因為仍有重孝,是不可以帶晦回娘家的。 但現今隨著現代化觀念的影響,許多家庭對這些傳統習俗的要求已不再如以往嚴格,具體何時可以回娘家,則會根據各家的家庭情況進行討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92876/sm-fe87b6b93bd51f6643e6b3b928e6ea94.png)
媳婦除夕想回娘家回爐「公婆怒撂1句狠話」 眾人笑了:拿到免死金牌
過年到來也是家族團圓時刻,結婚的女子面對習俗,除夕回婆家圍爐,娘家父母也只能自己過。一名女網友表示,妹妹剛出嫁不久,今年剩爸媽兩人過除夕,她婚前就與丈夫協議好,自己每隔一年就回娘家過,公婆知道後勃然大怒撂下一句狠話,卻讓媳婦嘴角上揚,底下網友也笑稱「怎麼突然給那麼好的福利!」一名女網友日前在Threads上以「吃個年夜飯 以為有皇位要繼承」為題分享,妹妹去年剛出嫁,今年娘家爸媽只有2個人自己過除夕,她與丈夫婚前就協議好,她一年回娘家圍爐,一年在婆家圍爐,不過都讓先生留在婆家過,夫家是大家族,每年都有10幾個人吃飯。豈料,公婆得知這件事後勃然大怒,撂下狠話「那媳婦也不用來參加家族其它聚會了」,還說要打給媳婦媽媽講道理,原PO內心竊喜卻也覺得煩惱,「媳婦我嘴角上揚,但心情還是很複雜。還好先生站我這邊。」貼文曝光後,不少人說中地方媳婦的心聲,紛紛笑喊,「怎麼會有人覺得媳婦不用參加婆家家族聚會是一種懲罰咧」、「其他聚會:當我想參加?」、「拿到免死金牌,以後都不用參加了」、「這句話出來真的就是:yes!(握拳) 」、「快~跟公婆說聲:謝謝爸、謝謝媽」、「結婚一定要在婆家圍爐根本是陋習。」事實上,古代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傳統習俗認定嫁出去的女兒等於潑出去的水,媳婦除夕必須在夫家圍爐,凡事必須以夫家為重,若初二前回娘家會把家裡「吃窮」或招致厄運,但現代人已逐漸放下老舊觀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90392/sm-a361cbc2726ab1300bb14b4772cadb04.jpg)
華航董座謝世謙辭世!總經理高星潢代理董事長 工會「2要求」拒空降酬庸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今(16)日上午於家中逝世,華航企業工會也發表聲明指出,謝世謙是華航員工最敬愛的大家長,聽聞噩耗,所有員工除哀悼外有更多的是不捨。謝世謙從華航基層做起,有營運本事,更是華航有史以來最善待員工的大家長,因此工會未來拒絕酬庸空降航空業門外漢領導華航,「我們不接受任何空降酬庸」,對此,華航指出,目前董事長職務暫由總經理高星潢代理。根據華航企業工會發布的聲明,謝世謙過往客、貨運經營管理經驗豐富,帶領華航突破疫情艱難,營運在疫後創下有史以來新高,他不僅對外有營運的本事,更是華航有史以來最善待員工的大家長,基層出身的他,深諳華航企業中潛在的次文化,謝世謙努力衝營收之餘,也大幅改變舊有的陋習,讓「公正文化」不再只是笑話。華航工會接著表示,不論是華航員工或是華航工會,華航在基層出身的謝世謙帶領下,已經回不去了,「我們無法再接受過去政府酬庸空降的航空業門外漢、或是沒有航空營運實務經驗只會紙上談兵的官派學者來領導華航」,? 工會表示,未來董事長人選必須是「華航基層出身」且「願意照顧基層員工」,因為只有華航人才能真正知道華航的問題在哪裡,才有資格帶領華航、改革華航。華航工會代表華航全體員工喊話政府,「我們不接受任何空降酬庸」,若政府一意孤行執意走回頭路,為了華航的未來、為了全體華航員工的權益與福祉,將不惜再戰。據了解,華航在謝世謙的帶領之下,2024全年合併營收2038.74億元,創開業以來最高。對於謝世謙辭世,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也在第一時間表達惋惜與不捨,機師工會表示,謝世謙在2019年華航公司與華航機師此前不斷惡化的勞資關係與勞資爭議過程中,以總經理身分參與主導協商,最終與機師工會達成歷史性協議,順利結束爭議行為並簽下團體協約。謝世謙一改華航公司過往高度敵視工會與工會會員的強硬作風,更在日後接任董事長的5年多期間,陸續修補過往勞資間緊張關係,並試圖建立勞資之間難得的互信基礎,持續和工會及基層保持良好的溝通管道,機師工會對於謝世謙的辭世感到無限惋惜與不捨。就在謝世謙猝逝後,華航也發布重大訊息,由於謝世謙原為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在華航的法人代表,今日辭世後,法人代表將另行公告,目前董事長職務暫由總經理高星潢代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85814/sm-ecf0915eba30cb67f91d76916f09fc23.jpg)
明天要結婚「主管突不准假」…新娘遭記曠職解僱 惡劣公司下場虧大了
壓榨員工的職場陋習層出不窮!大陸一名楊姓女子因要結婚向公司申請休假,怎料主管卻不准假,甚至記她無故曠職並解雇,楊女一氣之下告上法院,近日判決結果出爐。綜合陸媒報導,該名楊姓女上班族在北京某公司任職1年,去年11月她因要舉行婚禮,於是提前2個月向主管申請放4天婚假,但她左等右等始終未得到公司回覆,沒想到就在結婚前一天,主管突拒絕她的請假要求,眼看婚禮在即,她也只能先放再說。直到楊女休完假返回公司後,竟發現公司記她4天曠職,更以此為理由將她炒魷魚,不滿遭到公司不合理對待,楊女憤而告上法院。對此,涉事公司辯稱,由於楊姓女員工未按流程請假,也沒有提交結婚證書影本,所提供的「婚禮現場照片」不能作為結婚依據,因此才拒絕准假。消息曝光後,網友紛紛齊聲撻伐,「什麼破公司啊!」、「女性結婚就要被開除,真的好過分」、「這是變相逼迫員工離職」、「這公司趁早倒閉吧!」、「把公司名字爆出來,以後換工作可以避雷」、「主管是人嗎,婚假提早兩個月不批」、「公司腦迴路有問題,補發文件就好幹嘛不批准?」、「這誰還敢結婚,工作都沒了,不趕緊整治一下嗎?」、「2024年還能看到這麼奇葩的公司真是少見。」近日法院審理結果出爐,認為楊女已提前並多次與主管溝通休假一事,但公司卻在請假當天駁回,不符合常理,事後還將她開除,此舉已屬違法解僱,故判涉事公司須賠償楊女3萬675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6.4萬元)。案經上訴二審,最終遭法官駁回、維持原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4746/sm-bd4a85c805e685f98549172d463d4b95.jpg)
柯建銘控不甩折衷方案釀立院衝突 朱立倫反嗆綠「邊打邊談」沒誠意協商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2日表示,民進黨在近日立院三法修正案中,口口聲聲說要協商,卻阻止立法院長韓國瑜上台,根本是「邊談邊打」,毫無誠意。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則反嗆,是朱立倫造成談判破局,雙方各執一詞。立法院20日三讀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期間朝野暴力衝突不斷,柯建銘直指,朝野協商曾有折衷方案,可惜朱立倫的方案是羞辱綠營導致談判破局,才釀成20日難看局面。柯建銘指出,協商時朝野折衷共識是《選罷法》修正案按程序走,《憲訴法》修正案等24日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投票過後再談,《財劃法》則由行政院與地方溝通後,2025年中提出行政院版。柯建銘直言,韓國瑜曾對此轉告朱立倫,但朱立倫卻說無論如何《財劃法》本會期結束前一定要完成修法,且民進黨不能占領主席台,如此限縮根本是把綠營的手綁起來,「羞辱綠營看在野黨表演」。朱立倫22日出席「KMT接班人計畫民主浪花旗艦場」活動時強調,自己跟韓國瑜的態度都是希望議事能順利進行,反而柯建銘一副邊談邊打「一定要打到底」的姿態,進一步霸占主席台阻止韓國瑜上台,「請問這是哪一種協調」?朱立倫怒批。朱立倫強調,民進黨在《選罷法》修正案通過後就要提出釋憲,又不准國民黨團通過《憲訴法》修正案,至於《財劃法》修正案則是在第一會期,綠營就已承諾本會期初要提版本,現在又拖拖拉拉說要再等半年,最後財政部或政院的版本恐怕就是不修法,這種「中央集錢又集權」陋習不改,協商根本毫無誠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82462/sm-469196ba0dd0b952f07346adfc24cf38.jpg)
欲破除「白單轉紅單」陋習 基層警:解散警友組織
台中市員警涉嫌受關說將「白單轉紅單」,目前已有2名官警收押禁見,另有17名員警交保,全案由台中地檢署擴大偵辦中。涉案楊姓員警交保後,在警察內部群組指「警友、地方人士關說是行之有年陋習」。對此,不少基層員警感嘆,日常執法得面臨民代、警友壓力,警紀出包背鍋的都是基層,盼政府提高警局預算或乾脆解散警友組織,才能讓員警執法沒有包袱。「假單事件是行之有年」,楊姓員警在群組發文指出,依法行政大家都懂,但哪個警察沒遇過「地方人士」、「警友會成員」關說罰單?警局、派出所沒預算,往往找警友要資源,對方自然會以此要回饋,他希望透過這起事件,換取「員警取締違停都不會被關說的環境」。楊員說法引發地方基層共鳴,有資深員警表示,礙於長官民代壓力,處理「白單改紅單」、「抽白單」等陋習早就不是祕密,他舉例早年曾接獲店家通報遭違停車輛阻擋出入,到現場發現車主是地方民代,正跟警局長官用餐,長官當下「曉以大義」,也只能摸摸鼻子放水。至於碰到「警友」的壓力,都來自於警友組織長期無條件出錢出力,小至添購文具用品、大到維修警車;基層員警說,警察機關經費預算有限,偏僻派出所、警察局想辦宣導活動,或電風扇壞了、印表機故障,沒錢時都得仰賴警友幫忙,「金主」遇到違規罰單,想圖個方便,誰敢不從?基層員警認為,警友、民代絕對是警察的靠山,但地方民代能掌控警局預算、警友則是支助經費,這些包袱跟人情之下,容易失衡衍生出陋習,如果政府單位能將警察局經費提高,甚至解散警友組織,或許能減少基層承受的關說壓力,否則長久之下,基層員警恐成弱勢族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79554/sm-789aa45d0665e62013d446ee930fb9d3.jpg)
霸凌貓膩2/勞動部霸凌案扯出菊系把持「小金庫」 年進帳比勞動部預算還多
勞動部引爆全國反霸凌之火,不僅未因為社運出身的洪申翰接任勞長平息,反而越燒越烈,還燒向綠營派系內鬥。知情人士說,勞動部掌管多種基金,總額破5兆,一向是綠營派系亟欲競逐掌控對象,惟目前仍由菊系把持。其中,就安基金更因非屬政府預算,用途名目多,無涉勞工實質權益(例如退休金),立院難實質監督,許銘春部長內任親自掌印,名義上,就安基金歸發展署負責,但發展署長「頂多只能蓋章同意」,動支其實是部長說了算,甚至因此被形容成是勞動部的「魔戒」就業安定基金在1994年成立,目的為振興國人就業之用,由企業、家庭外勞雇主按月繳納,但因屬非營業基金,立院難實質監督。隨著近年外勞人數成長逐年擴大,就安基金也從1994年最初的5億元增到2016年後平均每年收入超過200億元,目前規模約400億,表面上看,勞動部年度預算金額遠高於就安基金(勞動部114年度約2859億),但年度預算卻多為法定支出(例如支應勞保給付),能夠任意動用的金額僅佔總預算1成,所以,不論部內或部外(例如內政部、經濟部)想用錢常會想找就安基金「買單」。據指出,疫情前,就安基金原本還有累積盈餘,但疫情期間幾乎燒光,疫後每年僅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被動支率頗驚人。就安基金來源是工廠、外勞雇主按月繳交的就業安定費,如今卻被爆成為勞動部長小金庫、遭挪用,引發家庭外勞雇主「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主國際協會」的強烈抗議。(圖/報系資料照)知情人士說,就安基金由就業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但傳出許銘春就任後,管理委員除學者、雇主團體代表外,多為「泛菊系」人士,且就安基金管理委員會僅審核預決算,即動支計畫、執行率是否到位,至於計畫細節、核銷,由勞動部會計、政風把關,管理委員難過問。勞動部爆發霸凌疑案後,許銘春被控2022年曾挪用就業安定基金356萬元辦演唱會,並被指她唱了半小時疑涉貪污。許銘春雖透過幕僚喊冤,只唱了10分鐘,要大家去看網路直播瞭解。但立委徐巧芯狂酸,「小花媽」許銘春和「大花媽」陳菊登台高歌,許連禮服都被檢舉就安基金支付,若非勞動部有就安基金,怎能讓許銘春開個唱?其他部會首長有類似狀況嗎,「部長演唱會?誰想聽啊,大家都不想聽」。熟悉就安基金動支流程的人士指出,動用就安基金的計畫,多由勞動部官員或管理委員提議,報就安基金管理委員會審查。許銘春在2022年於高市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盛大舉辦的「敬!前進的光 性別工作平等法20年音樂會」,是由勞動部「條件及就業平等司」主辦提報就安基金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同意後動支。目前因霸凌案而「千夫所指」的時任發展署署長蔡孟良(謝宜容長官,因霸凌案調離主管職),其實也只能蓋章同意,呈報許銘春批准,畢竟要就安基金掏錢,蔡孟良還不夠格,得管理委員會點頭。該人士回憶,許銘春當年上台後,勞動部內外甚至部份媒體多是叫好聲,凸顯官場陋習。據他瞭解,多數委員審核動支計畫時,其實不知許銘春會粉墨登場,至於許銘春禮服、食宿交通開銷,甚至現場三萬名觀眾,是否也曾動支就安基金支應開銷,屬活動後報帳審核作業,由勞動部會計政風負責把關,管理委員更無從過問。「許銘春演唱會」後,曾任高雄市職業總工會理事長的就安基金管理委員梁素蘭臨時提案,力誇9月3日許銘春參與的演唱會,致敬勞動女性方式「令人深受感動」,盼以「性平工作法50周年音樂會」類似方式,與高市合辦活動,管理會無異議鼓掌通過。勞動部隨即在2022年12月頒訂「就業安定基金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辦理推展女性勞動計畫補助作業要點」,核定4000萬元就安基金,供各縣市舉辦性別工作平等法20週年音樂會,提出申辦計畫的高雄市、新竹縣、彰化縣、嘉義縣、嘉義市、屏東縣全獲准動支,不難想像音樂會登場時,又免不了會對「大小花媽」讚頌一番。一位就安基金管理委員向本刊表示,近年各縣市政府力爭就安基金應交還給實際負責管理外勞的縣市政府使用,但勞動部堅決反對,有鑑於就安基金已被形容成「勞動部長小金庫」,勞動部反對或許不難理解。但該委員也認為,就安基金動支既已成全國矚目焦點,是否確被挪用,除靠檢調釐清真相外,如何強化內控管理,例如強化外部公正人士、引進在野黨推薦代表甚至由各縣市推薦管理委員等,才可能避免類似爭議一再上演。勞動部霸凌案儼然昔日的metoo事件,引爆民怨,不少政府部會都相繼傳出霸凌檢舉,也有部會中層長官因調查屬實,被調離主管職,圖為白鐵聯盟舉行反霸凌守夜活動。(圖/劉耿豪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78952/sm-8d74dfbfeb0117d9c2bc7fc57dc94020.jpg)
勞動部霸凌事件補破網 張啓楷籲《公務人員保障法》加罰則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昨(26日)對考試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許舒翔進行同意權詢答時,當場唸出民眾獻花送到勞動部,聲援和悼念被上司霸凌輕生的吳姓公務員卡片內容,要求修改、補強反霸凌法令,包括修改《公務人員保障法》加入罰則,修訂《公務人員陞遷法》讓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許舒翔承諾,未來若獲國會通過上任,將協助院長儘快完成修法。立法院院會26日起針對考試院第十四屆院長、副院長及7位考試委員人事同意權同意案進行詢答,張啓楷表示,勞動部讓吳姓公務員受此對待,已經違反多項《公務人員安全及衛生防護辦法》的規定,但因為相闗規定「很空」、沒有罰則、漏洞百出,務必修法把反霸凌的安全網補起來、建構起來。許舒翔答詢指出,他相信吳姓公務員精神上和生理上應該都承受很大壓力,過去自己在考選部長任內為國舉才,讓政府有更多優秀的年經人才進來,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不幸事件。張啓楷表示,台灣民眾黨已經提出《公務人員保障法》增訂第十九條之一條文草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一、公務人員違反前條所定辦法,對提出安全及衛生防護措施事項之建議者,予不利益對待或不合理處置。二、公務人員違反前條所定辦法,未提供符合規定之必要安全及衛生防護措施。 另,有前項第二款情形,致發生死亡災害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致發生重傷災害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八萬元以下罰金。張啓楷也提醒,即便《公務人員保障法》有罰則,但沒有《吹哨者保護法》的配套,仍有所缺憾,出了事都噤若寒蟬。也因此,民眾黨團將全力推動《公益揭弊者保護法》,在本會期完成立法。張啓楷並引述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導,文中以「新聞人間:酷吏謝宜容」為題,批評台灣政府部門的官僚霸凌文化和包庇行徑,讓「勞工天堂」的形象蒙羞,甚至形容這是人權倡議者的諷刺。張啓楷說,《公務人員陞遷法》第七條,公務人員只要當到主管級,他們的領導能力未經評比,但這次霸凌的就是長官。所以應修改第七條第一項、第十條第三項,以後主管應經過評比。許舒翔答稱, 未來會研礙處理。張啓楷指出,勞動部前部長何佩珊在立法院曾說,她來勞動部是她首次至行政部門,對龐大的官僚體系陌生,始終抱持戒慎恐懼,也希望與文官發展合作及友善關係,卻忽略文官體系有難以掌控的陋習或惡習,「來自於不曾想像過的邪惡」。許舒翔則表示,考選部的同仁都很配合與合作,都很奉公守法。時代正在改變,主管不應該用指揮和命令的方式帶領團隊,應該用溝通說服的方式。如果同仁尋求協助,也不應只是退件,而是想辦法一起解決,公務員絕大多數也都是奉公守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77677/sm-aa894f6bb0997d460779dec01fb3df88.jpg)
卓揆致歉後疾管署火速濃縮霸凌查案時間 游盈隆示警只有一途能避免案件狂燒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霸凌案持續延燒,賴總統、閣揆卓榮泰昨天傍晚先後對外致歉,雖然卓榮泰還未決定是否准辭勞動部長何佩珊,但下令各部會已經「被媒體揭露的案件」,全部要一週內完成調查,追究責任。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則認為,總統閣揆雖已為勞動部霸凌案鞠躬道歉,但此事其實比「八掌溪事件」還嚴重,他建議賴政府應該秉持一個原則,就是「站在已死的年輕公務員這一邊。」游盈隆在臉書強調,政院不能只將問題丟給檢方處理,司法調查費時,行政調查本應先於司法偵辦,「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也無法避免悲劇一再重演」。他認為,賴政府處理這件事只須秉持一個原則,就是站在已死的年輕公務員這一邊,站在弱勢這一邊,不管涉案官員背景有多大多強。行政機關本就應該第一時間如火如荼調查,才能回應民意的怒火,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難以避免悲劇一再重演。卓揆昨晚緊急下令所有已曝光的政府部門霸凌疑案,都要提前在一週內完成調查,是否與游盈隆示警有關,外界尚不得而知。但卓揆的緊急命令證實有效,也確實讓不少還在觀望、遭疑仍有「事緩則圓」僥倖心態的政府部門動起來。例如,衛福部疾管署近期遭網友檢舉一位整備組長與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被檢舉的謝姓長官一樣「都是土皇帝」,包括大聲咆哮部屬、摔公文、對員工人身攻擊,罵部屬「你是豬嗎」,該組公務員申請調離職比率也「超高」,驚動藍委在立院質詢時追問官員「是否聽說此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昨日中午首度對外說明,此事已經成立專案小組,將依照「職場霸凌作業規定期限2個月內」儘速完成調查,他並緩頰強調,整備組仍然業務繁重,還負責其他重要疫後工作。但在卓揆傍晚鞠躬道歉、下令各部會一週內交出霸凌案調查報告後,羅一鈞於傍晚尷尬改口,雖仍堅持該位被檢舉霸凌組長,先前任職其他組別時,確曾遭投訴「但無關霸凌」,在有新事證前不會對該組長做停職處分。但因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被媒體揭露或討論案件,全部要在1週內完成調查」,疾管署會依照指示辦理。不過,羅一鈞仍堅持,該霸凌檢舉案與「勞動部公務員輕生案」不同,也沒有明確檢舉者或受害當事人,疾管署須「尊重外部專家」對調查程序建議,避免職員「有話不敢講」。疾管署對霸凌案的立場在網路上引發議論,有網友認為勿枉勿縱原則很重要喊讚。但也有網友也質疑,疾管署高官目前說法,與勞動部長何佩珊最初面對霸凌案立場如出一轍,疾管署查霸凌案的時間突然180度的大幅濃縮,更受人矚目。因為疾管署昨日上午才剛強調,須兩個月才能完成調查,為何閣揆下午一句話立馬能縮短到一週?這是否顯示「職場霸凌作業規定」確實可能有問題,霸凌案調查其實不必拖到兩個月?該作業規定會不會對遭檢舉施暴者比較有利,但卻有沒有站在被檢舉者立場、換位思考?署內調查能否避開勞動部的覆轍、繞過官官相護職場陋習?難道非要到鬧出人命,官員又要緊急掉淚不捨、強調會認真調查,並立即嚴懲施暴霸凌的長官,也難怪有網友會怒批「鱷魚眼淚」對於已經往生的被霸凌者,一點價值都沒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77488/sm-21f722a4d568018230400e2ebcaa6b11.jpg)
認「目的良善」錯了!何佩珊淚灑立院 稱文官體系有「不曾想像的邪惡」
勞動部轄下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1名39歲公務員,本月4日在辦公室輕生,引發職場霸凌爭議。勞動部昨日公布調查報告,一句「目的良善」引爆全網怒火。勞動部長何佩珊今(20)日前往立法院接受質詢,上午仍堅稱是「專業用語」,午後再度被質詢「什麼是目的良善」時終於情緒潰堤,坦承用語錯誤,將重做調查報告。不過何佩珊也表示,自己第一次進入到行政部門,原想跟文官發展出合作的友善關係,但忽略了當今文官體制有著難以掌控的陋習與惡習,甚至是她「不曾想像過的邪惡」。不過她還說,看到現在的社群網路、媒體對文官體制的凌遲與剝削都不遑多讓,稱「我覺得這是當今文官體制的困境」。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日安排「職場霸凌防治與處理作業」專題報告,今日上午何佩珊面對外界詢問「目的良善」一詞時還回覆「是專業用語」,至中午12點54分,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質詢「什麼是目的良善」時,何佩珊終於情緒崩潰、淚灑立院,主席只好暫停時間等她平復心情後再做說明。之後,何佩珊面對質詢終於坦承:「謝分署長確實有霸凌的行為,那『目的良善』這樣的用語錯了,我們承認錯誤。」並表示勞動部「會依委員會決議重做調查報告」。此外,面對廖偉翔質疑調查「為何拖了好幾天才啟動」,何佩珊同樣承認有啟動速度太慢的問題,但稱一開始是「家屬想低調」。此外,何佩珊在接受國民黨籍立委蘇清泉質詢時,針對自己上任半年的表現自評「不及格」,認為這次事件對自己是「很有意義的教訓」。何佩珊表示,這是她第一次進到行政部門,對龐大的官僚體系很陌生。她原本期待與文官之間能發展出一個合作、友善的關係,但她忽略了文官體制中有著難以掌控的陋習及惡習,甚至是她「不曾想像的邪惡」。不過何佩珊還指出,現在的網路社群、媒體等,對文官體制的凌遲與剝削同樣「不遑多讓」。她自述看到文官們每天為了應付網路上層出不窮的質疑跟謾罵疲於奔命,感嘆:「我覺得這是當今文官體制的困境,希望這個例子可以提醒大家看到這裡面的問題。」此外,面對國民黨籍立委陳菁徽爆料,何佩珊曾致電黨中央要求新北綠縣議員「閉嘴」,何佩珊坦承有打電話給何博文,但原因是她想與質詢此事的議員李宇翔「溝通」,而非施壓。對此何博文也在臉書公布了自己與李宇翔的LINE溝通紀錄,還特意強調自己在溝通過程中沒有施壓、包庇,「一切坦坦蕩蕩」。何博文也在臉書公布了自己與李宇翔的LINE溝通紀錄。(圖/翻攝FB/何博文 Ho Po-wen)何博文強調,他在轉達何佩珊意見時還勉勵李宇翔,「人命關天、做你該做的」,並還原11月11日與何佩珊通話的5大重點:一、何佩珊表達她和李宇翔完全不認識,希望透過他轉達勞動部的作為和立場。二、該案勞動部將正式啟動行政調查作業,同時會邀請外部人員參加,請李宇翔放心。三、何佩珊親自建立辦公室幕僚和李宇翔的管道,不用擔心任何陳情資料或訊息會遭到隱匿。四、行政調查報告原則上10日左右會出爐。五、行政調查報告後續若牽涉司法或其他程序,勞動部也會配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76637/sm-99a750384129805a3c22c2ac382a9587.jpg)
妹子深夜過馬路被撞飛 闖紅燈又犯「1現代陋習」沒人挺
新加坡近日傳出一起驚險車禍,有駕駛行車經過一處交叉路口,突然一名長髮女子從右側走出,駕駛煞車不及將對方撞飛,慶幸的是,女子送醫後沒有生命危險。駕駛的行車紀錄器畫面曝光後,廣大網友卻沒人挺遭撞飛的女子,因為細看竟發現她闖紅燈又低頭滑手機。綜合新加坡媒體報導,近日當地網上瘋傳一段行車紀錄器拍下的車禍畫面,事發在11月13日深夜2時許,駕駛在綠燈的狀況下行經一處交叉路口,卻突然出現一名長髮女子走斑馬線過馬路,但駕駛看到對方時已煞車不及,女子也被撞飛到馬路中間,撞擊力道十分嚇人。影片中還能聽到駕駛和乘客的喊叫聲,「不!不!」、「該死」,駕駛隨即也下車查看,好險女子還能自己坐起身,當下應該沒有生命危險。據悉,駕駛有趕快通知警察和救護車,女子也被送醫治療。不過在影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雖然駕駛撞傷人,但大多數人一面倒批評過馬路的女子,因為有人仔細看之後,發現女子過馬路時低頭滑手機,且她根本沒注意路口號誌,直接闖紅燈想通過4線車道,被撞飛沒死已經要偷笑,反而同情肇事駕駛,遵守交通規則還被違規路人連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74559/sm-29e00f9ad0905a2e388f1849f3347e10.jpg)
不願多做事!新進菜鳥喊「我來做身體健康的」老屁股氣炸 網友竟大讚:值得鼓勵
壓榨員工的職場陋習層出不窮,不少人抱持著「領多少錢做多少事」的心態在工作,不過就有一名男網友抱怨,近日有新人書記前來報到,但他卻拒絕負擔額外工作,還因此鬧到要申訴,甚至不諱言直呼,自己是來「做身體健康的」。貼文曝光後,網友反而一面倒大讚新人,「勇敢說不,值得鼓勵!」一名男公務員在Dcard以「台北天龍人同事當書記當出優越感」為題發文,表示近日公司來了一名新進書記員工,是一名家住台北的90年次Z世代,由於主管覺得該職位的工作量太少,於是打算讓新同仁負擔一些高考科員的業務,怎料該名新人入職不到1個月,便向主管反應「不想多做」,甚至還揚言要申訴,鬧出如此大動靜,主管也只好應允對方要求。原PO透露,事後一名老鳥科員在與新人書記聊天時,問及對方是否有意願報考高考,沒想到他卻一派輕鬆地答覆,家裡不缺錢,也沒有買房、結婚生子的壓力,加上自己沒什麼物欲,每個月3萬元的零用錢已經夠用了,直言「我是來做身體健康的」。一番話讓公司老鳥頓時啞口無言,最後苦笑帶過結束話題。貼文一出,網友紛紛力挺新人書記,「領多少錢做多少事很正常」、「書記本來就應該只做書記的工作啊,偷塞科員的事,以為人家好欺負啊」、「書記領那一點薪水卻要做跟高考一樣的事?勇敢說不,值得鼓勵」、「我不覺得那書記有啥問題啊,是你們想凹人家有問題吧」、「滿懷期待,結果三萬不奴,尷尬了」、「書記不是領3萬多而已嗎,科員領多少啊?好意思塞業務給人家哦,主管要臉不要?」、「我還以為他做了什麼事才被你說當出優越感,結果居然只是不想多做不在份內的工作,以及說自己家裡不缺錢」、「有沒有優越感我沒看出來,倒是看到一堆想狠狠凹爆菜鳥的老屁股行為」、「90年次Z世代的直接果然是治理這個病態職場的最佳典範,期待更多的Z世代進入職場,翻轉台灣這種老愛佔人便宜還理所當然的職場文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73875/sm-93f4068a86e5616b7d412ba2965752fc.jpg)
喬瑟夫談階級確認的陋習 「只有自己嘗試過才能真正成長」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搭檔黃豪平主持的公視節目《少年願望事務所》,邀請到藝人喬瑟夫分享,在劇場界有「倚老賣老」以及階級確認的現象。喬瑟夫談到倚老賣老這種行為往往不是出於真正的指導或關心,而是在職場、學校等環境中以「階級確認」的方式自我肯定,讓後輩怒不敢言。節目將於11/06晚間9點於公視播出。《少年願望事務所》聚焦於不同世代的溝通,新一集探討青少年在校園及剛踏入職場環境中面對階級制度該要如何應對。喬瑟夫參與「不過多吃了幾年米!不要再倚老賣老了!」的主題討論,節目中說出少年們心底滿滿的怨氣,控訴那些倚老賣老的前輩!而節目邀請各立場的來賓,激發不同世代的共鳴與對話。《少年願望事務所》最新一集將於11/06晚間9點在公視播出。(圖/公視提供)節目中,喬瑟夫描述了年長者往往透過「階級確認」的方式進行指導,包括優先權的行使、指派瑣事等,這其實是一種確認自身「位階」的手段。他指出:「許多學長姐在給意見的時候,並非真正想要教導後輩,而是透過這些行為來證明自己的優越性。」他更進一步表示,這種社會階級觀念一直在無形之間影響成長環境,而他的世代的任務之一,就是讓這種觀念「停在我們這一代」,避免對下一代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傷害。喬瑟夫同時呼籲,前輩若真正希望後輩成長,應該放手讓年輕人去探索、嘗試甚至犯錯,這才是經歷過的人應該做的事,而不是過度干涉。他表示:「即便你看見他們做錯了,應該鼓勵他們去試試,因為只有在自己嘗試過後,他們才能真正成長。」《少年願望事務所》每週一至三晚間9點於公視播出,並在公視+平台同步上架,每週四至六晚間9點於小公視播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71412/sm-b272f66c31e15720765516b28c2cab11.jpg)
蔡尚樺險遇車禍!陽金公路「高速擦肩」衝撞後車 驚悚畫面曝光
女星蔡尚樺23日下午開車行經陽金公路一處彎道時,遇上對向一輛轎車疑似過彎失控,雙方高速擦肩而過後,撞上她後方另一輛轎車,驚險的場面讓她跟經紀人都看傻眼。警方表示,事故造成其中一名66歲女駕駛受傷送醫,另一名37歲男駕駛未受傷,雙方駕駛酒測值為0,詳細車禍原因待釐清。蔡尚樺今(23)天在社群上報平安,並貼出車禍當時的行車紀錄,表示下午跟經紀人淳淳去金山拜拜,回程時走陽金公路回台北。根據影片,當時山路上的霧氣極重,視線惡劣,突然對向車道衝出一輛轎車「離我們超近!下一秒碰一聲就撞上我們後面那台車,我跟淳淳都傻眼了!」蔡尚樺忍不住感謝上天保佑,還感嘆「天雨路滑一定要減速慢行」。行車紀錄器畫面曝光,引起許多網友驚嘆,「這種視線開這麼快!自己不要命還拖別人下水」、「差1公尺就撞到妳們的車,真的是上天保祐」、「這是習慣性壓線的陋習吧,不要扯什麼天雨路滑」、「有那麼多台可以撞,他就要挑AMG」、「側撞要換到門了,這個撞擊力道感覺側梁也凹了,稀有車折價估計比修車價還多。」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警方表示這起事故發生在金山區台二甲線8K處,69歲女駕駛沿台二甲線台北往金山方向行駛時,跟37歲男子駕駛的轎車發生碰撞。救護人員趕到後發現事故造成女駕駛受傷,立刻協助送往基隆長庚醫院,後續出動吊車移除車禍車輛。現場經檢測雙方酒測值為0,詳細車禍原因則有待釐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70483/sm-edbf682f9a75d1e40846feb143772ca3.jpg)
金鐘59/黃柏雄獲特別貢獻獎 揭《初擁》「演員腰綁麻繩」高危拍戲
第59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頒發給已過世的攝影師黃柏雄(雄爺),他的遺孀在上台領獎時大聲疾呼要求戲劇製作的資方、製作方、導演要重視拍攝現場的安全及過勞問題,一番振聾發聵的演講令台下所有演藝人員皆大力鼓掌,觀眾也表示「在電視機前站起來鼓掌」,並佩服遺孀的勇氣。CTWANT在2023年時也接到《初擁》拍攝人員的投訴,怒揭其血汗又高危的工作環境。CTWANT透過管道,獨家取得一張讓人毛骨悚然的照片,從照片的內容中可以看到,一名男演員站在公寓頂樓的女兒牆上等待拍攝,而身後有一名工作人員拉著一條繩子,以此來維護演員的安全。而這名「賣命演出」的演員,就是在《初擁》劇集的男主角,也是在意外發生之後第一時間宣布停拍的藝人炎亞綸。照理說,在拍這樣的戲份時,劇組應該要請動作導演來幫演員在戲服內穿著俗稱為「威亞衣」的裝置,接著透過器械牽引鋼絲到演員身上,避免演員在拍戲時發生意外。CTWANT也就針對這張照片的情形,獨家訪問到影視圈中以特技、高樓跳躍見長的成家班成員蘇杭,他表示,成家班在拍攝高樓邊緣或是跳樓戲分時,會十分精確的計算大樓的高度,因為他們要據此來決定出動吊車的噸數。而除了演員會穿威亞衣在身上外,也會從演員身上拉出一條鋼索與吊車連動。除此之外,他們也會在大樓外圍底層鋪設至少3層2.5公尺高的紙箱,搭配2個30公分的海綿墊來做緩衝。蘇杭解釋「在執行這些事情時,特技導演一定會在現場全程監控。我們這樣準備的用意,除了避免發生意外之外,同時也是要讓演員能夠演得安心」。可回到外流的那張照片外,據傳炎亞綸的戲服底下並沒有身穿所謂的威亞衣,公寓底下也沒有鋪設任何安全防護,而且劇組疑似要省下動作導演的出班費用,當天並沒有動作導演在現場監控安全,而牽引那條麻繩的,也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員。「這還不是最扯的,你有沒有看過攝影師被吊上去拍的」雄爺生前摯友、同為攝影師的陳柏言從手機中出示了一段影片給,影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演員與一位攝影師被鋼絲吊在空中,並隨著器械的拉扯而在空中「飛行」,但周圍也沒有看到任何的安全防護。右邊被吊起來的攝影師就是雄爺,可以清楚看到除了威亞外,地面上沒有安置任何緩衝設備。(圖/陳柏言提供)陳柏言解釋「這位攝影師就是雄爺」,同為攝影師的陳柏言解釋,並不是說不能把攝影師吊起來拍攝,但攝影師為了穩定拍攝,必須要使用一種坐姿的「威亞衣」,但當天劇組並沒有提供。而且同屬《初擁》劇組的陳柏言在看到這個畫面後十分憤怒,隔日到場後就質問「誰下的命令?」後來才知道,原來早在勘景當天就決定要這樣拍攝,雄爺也是被迫妥協。之後陳柏言就搭建了一組高空懸吊拍攝的裝置供劇組使用「他們這樣亂搞,頂多也才省10萬元而已,就是2台吊車跟一日的出班費用」。說到省錢,《初擁》劇組為了省下工作人員得出班費用,從開拍之時就「瘋狂趕場」。黃得又就提供了《初擁》劇組實際上的拍攝日程:《初擁》劇組實際拍攝日程。(資料/黃德又提供,廖梓翔製表)由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到,從3月1日開拍到11日,每日工時幾乎都是12小時起跳,中間多次出現跨縣市的遠距離的移動,工作人員則必須要撐著疲勞的身軀自己開車。而如此誇張的工作強度,隔日又是一大早的工作。而在比對另外一名攝影助理詹智涵提供給CTWNAT的工時表來看,幾乎是相差無幾。攝影助理詹智涵自己紀錄的工時表。(圖/詹智涵提供)除了為了省錢缺乏安全意識、瘋狂趕班血汗工作外,《初擁》劇組還是會「為了省錢而冒險」。依照業界常理而言,幕後工作人員在與劇組簽約接案時,合約上會承諾由劇組幫工作人員投保工作期間的人身意外傷病意外險,甚至還會標註投保金額。但在事發之後,就有工作人員自掏腰包去保險商業工會查詢後發現,多曼尼根本沒有幫自己投保。除此之外,照理說在神仙谷如此濕滑與險峻的地方工作時,現場應該要布置臨時地安全釘、安全繩,工作人員身上應配戴安全帽、防滑鞋等物,避免工作人員發生意外。但CTWANT獨家取得神仙谷拍攝現場的照片,透過照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現場沒有看到任何安全繩,工作人員身上也沒有防滑止摔的裝備。《初擁》劇組在神仙谷工作照。(圖/陳偉民提供)《初擁》劇組在神仙谷工作照。(圖/陳偉民提供)最後,陳柏言也強調「家屬就是要把這些事情全部公開,不公開根本不會有人在意!公開了才有改變業界的契機」。而據CTWANT側面了解,其實在《初擁》劇組發生意外後,其實不到半年的時間,台灣也有劇組發生工作人員疑似猝死、車禍等事情。當觀眾在看一部部精美又膾炙人口的戲劇電影、欣賞著自己喜愛的角色的演出時,已故攝影師黃柏雄的遺孀Una、生前摯友陳柏言,希望透過揭發這些內幕,也能注意到這些具有專業技術、但卻被長年陋習所危害的幕後工作人員。誠如陳柏言所言「能改變多少不知道,但至少一定要做」。苗栗地方法院於2024年3月依「過失致死罪」,判處製作公司柯姓導演、童姓製作人,各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2年,另外也依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對製作公司開罰10萬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69569/sm-59bca333901558e178aaf5da3edd5876.jpg)
被重案改變的台灣/為洪仲丘廢軍審法卻難阻共諜 國防部急補破網
役男洪仲丘於2013年7月4日、在退伍前兩天不幸離世,他的家人控訴軍中的霸凌及不人道操練,是洪仲丘最主要的死因。而國防部不積極的態度、軍檢始終不願意公開的調查進度,都令民眾無法接受,大批網友自發性在社群平台上號召「討真相」,發起兩次遊行活動,參與人數逾25萬人,並推動加速軍事審判法改革、廢除禁閉制度,更間接導致募兵制的失敗。23歲役男洪仲丘在退伍前兩天不幸離世,他媽媽淚控兒子是「被軍方整死」的。(圖/報系資料照)雖然國軍在洪案第一時間(2013年7月13日前)就關閉全台18個禁閉室,並暫停禁閉及悔過懲罰,也懲處了相關人員共37人,但民眾仍對於國防部的調查報告有諸多不信任,尤其是關鍵禁閉室的16支監視器「完全沒有畫面」,讓人質疑是否證據已遭軍中人士銷毀。39位民眾自發性組成「公民1985行動聯盟」,喊出「要真相!要人權!」盼藉由訴求讓事件真相出爐,並且要求國軍改革、屏除陋習及潛規則。陸軍下士洪仲丘死亡案,引發社會關注,公民團體號召近3萬人穿著白色上衣聚集國防部前抗議。(圖/報系資料照)楊梅高山頂禁閉室7名戒護管理員,在洪仲丘靈堂前下跪,表示歉意。(圖/報系資料照)公民1985行動聯盟更選擇在8月3日舉辦「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晚會,當天推估參與人數逾25萬人,晚會過程平和理性,群眾離去時甚至沒有留下垃圾,登上眾多國際版面。3天後,2013年8月6日,立法院加開臨時會,僅用2小時就三讀通過《軍審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明訂現役軍人若是在承平時期(非戰時)犯罪,其偵審程序不再適用《軍審法》,改依《刑事訴訟法》由普通檢察署、法院處理,自此《軍審法》幾乎名存實亡,各級軍檢署、軍事法院也於隔年正式裁撤。2015年4月,立法院三讀通過《陸海空軍懲罰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確定廢除「禁閉」懲罰制度,將「禁閉」修正為「悔過」,且若被懲罰人或他人認為人身自由受到拘束,可向執行單位提出異議,而執行單位權責長官必須要在24小時內完成審查,且不得因被懲罰人提起救濟程序,給予歧視或不公平的待遇。另外,被懲罰者也可向法院提起訴願、行政訴訟。以上種種修法,都不難看出立法單位竭盡一切所能,避免洪仲丘的悲劇再度上演!而洪仲丘的姊姊洪慈庸在2016年選上立委後,更提案修法《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讓任官滿一年的軍官士官,若真的自覺不適任可申請退伍,並經人事評審會三個月內審定,依循各軍職的賠償辦法「正常」退役,此修正案於2018年6月三讀通過,讓軍官士官不用像過去自傷、裝病、犯錯記過,折磨自己也影響軍隊風氣。然而,當外界都認為軍法改革是國軍進步的重大象徵時,廢除軍法卻帶給軍中意想不到的變化:共諜案頻繁發生。2022年起,就有學者呼籲應要恢復軍法審判,才能有效嚇阻共諜案類似事件再度發生,並確保軍隊治理的統率權與軍隊安全。時任民眾黨立委、現任新竹代理市長邱臣遠也指出,近年來的重大共諜案,涉案人員有多名高階將官,但自從軍法移交一般司法審判後,共諜案多以輕刑宣判,恐因此導致軍人法紀觀念偏差。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作戰研究發展室時任上校主任研究教官向德恩(右)接受中共每月4萬元供養,還簽下「支持兩岸和平統一」效忠誓約書。(圖/高雄地檢署提供)民進黨前立委趙天麟先前受訪時表示,在先前洪仲丘案發生後,因民氣可用,確實揭發很多弊案和過當處置的狀況,後續便將整個軍法制度廢除;但在軍事反情報作戰內,軍審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軍審廢除後不僅沒能發揮嚇阻力及司法審判機制,也流失掉很多優秀軍事司法官。時任國防部長邱國正也指出,根據這幾年的經驗,例如營區裡面發生士兵鬥毆,交給一般法院審理以後,最後結果是不予處分,因為法官覺得鬥毆沒造成公共危害,但此舉實則給軍隊帶來很大的風氣問題,這就是認知不同的情況,會產生很大差異。而在經過今年(2024年)5月、7月的審查後,立法院通過《陸海空軍懲罰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最特別的是,新增了「罰款」與「剝奪或減少退除給與」2項針對財產的懲罰,另外修改了與原本禁閉類似的「悔過」,取消不能外出的限制,強調不得以拘禁方式做為手段,但為了能達到嚇阻效果,悔過期間不得計算在服役時間內,若當事人退伍,需折算成罰款。此次的修法,被認為是加強軍中懲戒,又沒有讓軍審復辟,朝野雙方均認可,但實際效果如何,仍有待時間觀察。時任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正草案將軍人悔過懲罰期間不納入役期計算,避免軍人不在乎自己行為,誤認在悔過室比操課輕鬆。(圖/黃威彬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69562/sm-57e9c3cf8d5a01e85499148c581ce6e5.jpg)
被重案改變的台灣/「網路的力量」激出25萬白衫軍 為洪仲丘討真相
23歲役男洪仲丘在軍中疑似遭不人道操練引發運動型中暑,最終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他的死,激起民眾對於國軍的不信任感,再加上洪仲丘7月4日過世,國防部直到13日才發布初步的調查報告,對於國防部僅8頁的調查報告,態度明顯避重就輕,於是網友集結成為「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了兩次遊行活動,參與人數逾25萬人,讓台灣各界重視起「網路的力量」。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活動,估計有25萬人參與。(圖/報系資料照)2010年12月17日,突尼希亞一名失業多年的青年因擺攤謀生遭取締,一時想不開做出激烈行為,畫面被上傳臉書等社群平台,隔天,數千人聚集在現場抗議政府腐敗導致經濟崩盤,接著,越來越多人利用各種網路資源傳播抗議訴求、遊行畫面、集會資訊,成為「茉莉花革命」,最後讓突尼西亞獨裁總統班.阿里(Ben Ali)宣布解散政府、倉皇出逃。「茉莉花革命」效應更擴散到北非及中東地區,成為「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2年後,2013年7月4日,23歲的台灣役男洪仲丘家人召開記者會,淚控兒子是「被軍方整死」的!國防部雖保證一定徹查,但首次調查結論卻是令人傻眼的「洪仲丘人緣太好遭忌妒」;洪男姊姊洪慈庸則透露,要求調閱的監視器畫面有多處消失,尤其關鍵的禁閉室竟然16支監視器都「完全沒有畫面」;更有爆料指出,洪仲丘的長官、542旅士官長范佐憲其實是「地下連長」,甚至在軍中放高利貸、收取裝備用料回扣,而洪仲丘就是得罪了范,亦或是擋了范的財路,才會被整死。陸軍下士洪仲丘疑遭虐死,時任總統馬英九到洪家捻香慰問,洪仲丘姊姊控訴,軍方調查速度太慢,又偵查不公開;洪仲丘媽媽(左1)聽聞這些話語,再度悲傷落淚。(圖/報系資料照)時任陸軍542旅旅部連士官長范佐憲(左一)遭網友爆料是「地下連長」。(圖/報系資料照)洪仲丘案引發民眾對軍中人權不滿,大批民眾在網路上表達對洪家的力挺之意,其中39名網友更組成「公民1985行動聯盟」,喊出「要真相!要人權!」望藉由訴求讓事件真相出爐,並且要求國軍改革、屏除陋習及潛規則。各自都有正職的39人,每天晚上在Skype上開會,利用Google協作平台撰寫計畫或是新聞稿,臉書的不公開社團,則是各組留言討論細節、追蹤進度的平台;而活動發起的台大批踢踢(PTT.cc)BBS,則成了民意風向球。2013年7月20日,「公民1985行動聯盟」號召群眾到國防部前「公民教召」,抗議軍方欺瞞大眾,原本擔心會「萬人響應無人到場」,沒想到現場竟來了3萬人,大家都身著白衣要求「真相大白」,要求國防部還洪仲丘公道、給家屬一個真相,並提出嚴懲失職人員、確保軍中人權、暢通申訴管道三訴求。陸軍下士洪仲丘死亡案,引發社會關注,公民團體號召近3萬人穿著白色上衣聚集國防部前抗議,希望督促政府盡快讓真相大白。(圖/報系資料照)(圖/報系資料照)之後,公民1985行動聯盟質疑國防部在洪案中沒說真話,加上洪仲丘的家屬將在2013年8月4日舉行洪的告別式,公民1985行動聯盟決定於8月3日在總統府前舉辦「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晚會,呼籲公民上街送洪仲丘最後一程,參加人數聚集於凱達格蘭大道,隨後人群蔓延到景福門周遭、中山南路一段、信義路一段及仁愛路一段,主辦單位推估參與人數逾25萬人,北市警察局則統計參與人數為約11萬人。晚會過程平和理性,群眾離去時甚至沒有留下垃圾,登上眾多國際版面,令外媒嘆為觀止。這兩場完全由民眾自主發起、不具高組織性、由網路(特別是台大批踢踢實業坊與臉書)動員的「白衫軍運動」,顯示台灣的社會運動,已從傳統的組織動員,進入到網路動員的時代,並被部分媒體譽為「台版茉莉花革命」,也喚起更多民眾主動關注公共事務。◎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65418/sm-1a3a4e57cb7c8a189591b7bd8c35362e.jpg)
哥哥結婚父母要她當天顧家 竟是因為「這原因」…網友看傻:親生的嗎?
家人有喜事,理應一家都要參與其中。然而,有名網友分享,哥哥要結婚了,爸媽卻說她不能去參加婚禮,其原因竟是「因為小姑不能見新娘子,以後新娘子會『孤』寡」,此言論讓她十分不解,直言「跟嫂嫂老死不相往來,我哥就能長命百歲?」原PO於26日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指,她跟哥哥感情很好,最近哥哥要結婚了,她準備開心前往哥哥的大喜之日,豈料爸媽卻說她不能去參加婚禮,要她當天顧家。對此,她問原因是什麼,爸媽則說「因為小姑不能見新娘子,以後新娘子會『孤』寡」,此言論讓她十分不解,認為若新嫂子進門是不是自己就要搬出去,還是「跟嫂嫂老死不相往來,我哥就能長命百歲?」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網友紛紛不敢置信,留言表示「你是你爸媽親生的嗎?」、「這啥謬論」、「這父母腦袋進水ㄇ」、「那是迷信,妳父母親腦筋有問題」、「真是無知,我結婚我小姑整場都在,我跟我老公還是恩愛如昔啊!有這種傳統陋習的老人才是造成離婚的罪魁禍首好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61834/sm-36c52be3a7e4822dc70b1df4665ab4d3.jpg)
小大一被直屬猛催繳系費「沒繳會怎樣?」 過來人解答了
9月開學季,不少大一生也要展開新生活。一位網友發文問,直屬一直要她繳系學費會,但她真的沒錢。過來人說,「不一定要繳,但是如果你是喜歡團體活動或是參加不一樣的活動的人,繳會比較好喔!」原PO在論壇《Dcard》以「系費沒繳會怎樣嗎?」為題發文,「直屬學姊一直要我繳,但是我真的沒錢,現在在學校遇到她,我都好害怕。」此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真的是陋習唉,為什麼學長姐都要強迫學弟妹繳」、「不一定要繳,但是如果你是喜歡團體活動或是參加不一樣的活動的人,繳會比較好喔!有繳系學會費之後系上有活動,部份是免費,有些只要稍微負擔就好,沒繳會費的話基本上都要另行付費!學生會費也是一樣的喔。」許多人傾向不繳,「不要被騙,錢拿去買書吧」、「不要繳,學姊大概是系學會的臥底」、「本身不繳也爽過四年,只參加過一次活動,還是新生宿營。那種會情勒的學姐還是小心謹慎吧」、「我就是大一上繳了1500但後面發現我根本不會想參加系上活動」、「我之前傻傻地繳了三千塊,超級貴,超後悔,然後我也不是很喜歡參加活動很活躍的人,想退費還不行,真是大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