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
」 中國人民銀行陸港股大暴走1/這六檔槓桿型ETF成交爆量 股價近一周最多漲33%
時序入秋,美股「九月魔咒」(大跌)被FED降息給破除,令全球投資人更驚奇的是中國重磅端出「924新政」,一登場陸港股就點火飆升,不單大陸香港資金急速南下北上,美國大型投行接爆投資人電話,台股投資人更是應聲買爆陸港股ETF,不到一周各檔股價已狂漲一到兩成,最高達33%。 「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9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句話,深化24日甫宣布救樓市股市政策決心,加深投資人信心,上證指數漲幅3.61%收復三千點,30日來到3,289.34點,恆生指數近一周上升4000點,且成交額不斷放大創新高,連帶台股與中國房市相關類股、ETF跟著看漲與出量。 根據Yahoo!股市統計,從9月24日至截稿前,台股中國主題ETF成交量暴增,其中以槓桿型ETF為主,包括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富邦恒生國企正2 (00665L)、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復華香港正2(00650L)、富邦上証正2(00633L)、國泰中國A50正2(00655L)股價上漲,在短短一周裡飆漲幅度從18%到33%,相當驚人。 這波驚動全球股市的陸港股大爆走,起於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及金融監管局三巨頭罕見地召開記者會,會及證監會大動作宣布降準、降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與房貸頭期款比例等多項貨幣寬鬆措施;同時降低人行政策利率,引導貸款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調,合計預期向金融市場釋出資金超過人民幣1兆元,這是自2015年8月以來,人行再度祭出「雙率雙降」政策。 接著在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特別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是中國政府近期再次發出希望房地產價格止跌回升的言論。 這次中國政府出重拳,源於大陸經濟近三年來疲弱,儘管官方已提出多項經濟刺激方案,人行在保持匯率穩定任務下,貨幣政策施展空間有限,市場多認為救市動作「雷聲大雨點小」。 永豐投信投資長林永祥跟CTWANT記者說,當前中國經濟正面臨長期通貨緊縮風險,多項指標顯示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進入負增長,解鎖社會流動性成為中國走出通貨緊縮的關鍵。永豐投信林永祥認為,中國股市第四季有望迎來反彈行情。(圖/報系資料) 林永祥進一步分析,此次中國人行提出的政策組合拳較市場預期更加積極,主要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2024年內還將視情況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降低7天期逆回購利率0.2%,由1.7%降至1.5%;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平均約0.5%,統一房貸頭期款比例至15%;創設股票抵押融資機制,首期挹注股市流動性約可達人民幣5000億元。 林永祥認為,當前在美國聯準會明確進入降息循環後,現正給予中國人行更多貨幣寬鬆政策空間;同時隨著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目標5%能否如期達到,需要更積極的財政措施支持,「在中國政策組合拳頻出招,Q4中國股市有望迎來反彈行情。」 台新投顧產經策略研究部總經研究組主管喬慕恩表示,「924金融新政主要是針對資本市場,短期打開陸港股反彈空間,對經濟基本面助益有限,陸港股中長期仍需視基本面改善觀察。」 「目前市場多憧憬10月人大常委會加碼國債增發!」喬慕恩說,「924金融新政是否能扭轉信貸成長,刺激房市銷量仍有待觀察,或僅起到短期緩解經濟壓力,中長期基本面不確定性仍大,關鍵仍在財政刺激與否及力度」,可以從習近平主席近期的談話來加以觀察。
大陸力推刺激經濟「政策大禮包」 台塑四寶及這類股迎轉機
中國人民銀行周二(24日)宣布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國家主席習近平更表態「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降低房貸利率,試圖提振房地產、內需市場,被看好可以帶動石化、能源業。而旺季即將到來,台灣塑化類股也被看好,將迎來轉機。中國央行27日宣布,包括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至1.50%,並調整房貸政策,還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約1兆元人民幣流動性,都被看好有望刺激消費投資,提振塑化品需求,房貸政策調整可能帶動房市回暖,間接刺激建材及石化產業成長,整體經濟活動增加,製造業對原物料需求也可能上升。台灣塑化類股有望受此刺激提升,台塑四寶(台塑、南亞、台塑化、台化)長期以來都與中國市場有緊密的貿易往來,雖然近年來台塑化已將其基礎油產品外銷至中國的比重從約50%降至32%,但在不少廠區建置於當地,中國仍是其重要市場。此外,台達化(1309)生產ABS產品在中國的銷售占比約16%,隨著中國經濟復甦,可能會看到需求的回升,進而提升營收;華夏(1305)和台聚(1304)雖然已經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但仍可能從中國景氣復甦中受益。此外,印度雨季即將結束,營建工程逐步恢復,PVC建材及AE塗料的需求也增溫。印度作為目前亞洲石化原料需求增長最快的市場,包括台塑、華夏、及台達化都積極耕耘,助益營運能量。
中美降息利多激勵台指期 台積電夜盤一度衝破千元
中國大陸人行24日宣布降息、降準,包括降低房貸利率、平均降幅達0.5%等,以支撐中國房市,消息發布後刺激A50期瞬間漲超1.5%,法人指出,同步帶動台指期早盤走升,盤中高點雖浮現賣壓,而後A50期重啟漲勢大漲至4.8%以上,帶動台指期拉尾盤再攻高;台指期夜盤延續漲勢,上漲247點、暫報22,740點,不過隨後漲幅收斂至150點,美股四大主要指數開高後翻黑至平盤震盪,台積電ADR一度大漲逾2%,台積電期貨夜盤也最高上漲14元衝至1,005元後,回落到996元。凱基期貨表示,技術面觀察,台指期第二天守住季線支撐,即將越過前波盤整期間的高點22,574,現貨成交量略升至3,500億元,呈現價長量增的格局,若能回到4,000億以上會更有利於多頭消化前波賣壓。整體來看,走勢緩漲急跌維持中長線多頭格局,短線上量能略為不足可能有所波動,但市場情緒樂觀即使有負面消息反應並不劇烈,維持驚驚漲的節奏,操作上建議價格如果來到前日低點附近可以逢低承接。統一期貨指出,檢視選擇權金流,外資布局0.08億元偏多部位,自營商則布局0.09億元偏多部位。選擇權未平倉部分,9月第四周選價平近9檔賣權最大未平倉上升200點至22,200點,買權最大未平倉上升100點至22,500點,最大OI區間上移偏多。觀察期交所夜盤的商品報價,微台指漲244點、報22,737點;電子期漲14.8點、報1,222.2點;小型電子期漲14.5點、報1,221.9點;半導體30期漲80點、報5,949點;台積電期夜盤漲14元,報1,005元;台灣50 ETF期漲2.2點、報187.6點。國外指數期貨、商品期貨部分,美國道瓊期漲47點、報42,525點;標普500期漲8.25點、報5,783.25點;那斯達克100指數期跌14點、報20,131點;費半指數期漲52點、報5,138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7點、報8,337點;臺幣黃金期跌9點、報10,205點;布蘭特原油期漲22.5點、報2,408.5點。
阿里救市2/國家機器動起來! 「穩信心是目前工作重點」網絡巨擘有望重返榮耀
中國要重啟網路經濟火車頭?歷經美中貿易戰,疫情後民間投資消費保守、外資撤離,房產連環爆,「直升機式撒錢」救市無果,中國經濟儼然陷入霧霾之際,2024年初出現了兩個「新暗示」,在官媒消失近3年的民營企業大咖馬雲1月23日「出現了」,同一天,一項緊縮網路遊戲產業的政策草案也撤掉,網路概念股普天同慶。美國時間1月23日晚間,傳出阿里創辦人馬雲與現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大買自家股票,讓阿里在美股大漲7.85%、收在74.02美元,1月24日,阿里在港股也大漲7.32%、收在72.6港元。全球媒體都在關注馬雲是否能重回第一線,2月6日、阿里最新財報發布前夕,阿里在港股大漲近7%,連帶拉抬其他網路電商概念股一起爆發,可見其影響力。同樣在關鍵的1月23日,中國「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官網上消失了,原本打算緊縮網遊登入頻率與課金的政策,在一個月前宣布時,造成騰訊、網易這兩家公司的港股市值蒸發近5000億港幣,政策一撤,遊戲股午盤瞬間拉回、整體漲幅高達4%。中國房地產近來不斷傳出資金斷鏈等問題。(圖/陳曼儂攝)事實上,中國前年解封後,經濟及股市表現幾乎是每下愈況。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出口、消費、投資,目前都不是太好,新冠封城嚇跑外資,而過去對民營企業友好、採取溫和務實派的李克強在2023年突然去世,「感覺很不吉利。」股市腰斬、房市暴雷、地方債務危機,讓北京當局下猛藥,去年陸續推出多項財政刺激措施,包括增發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4兆元的國債、提高赤字、提前下達地方債新增限額等,短短四個月內兩度降準,也是過去三年來第七次全面降準,並增加對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農業相關部門的金融支持。2023年中國股市已比2021年腰斬、市值消失6兆美元,至今還沒有恢復跡象,官方表示去年GDP成長5.2%、突破126兆人民幣,但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年貶值4.9%,《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把數字改美元計算時,反而下滑0.5%,赫然出現29年來首次負成長。另一投資圈台商說,「問題是『沒有信心』」,政策灑錢只是應急、沒解決根本問題,民間經濟除了消費還有製造,如果對未來沒信心,錢就只會壓在家裡的床墊下,政府放再多水也只是先填補虧空,對後續成長沒有幫助。大陸央行近來不斷釋出利多消息,希望讓資金流動。(圖/新華社、中新社)「穩定市場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說。而大陸網路科技業能否重返經濟火車頭,成了業界觀察的重點。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大幅成長,開始放資源給民間企業,網路巨頭成為經濟火車頭,要從2013年說起,以微信聞名全球的騰訊創辦人馬化騰,以及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象徵著民間人士能參與政治的最高權力。2015年的兩會上,馬化騰提交「互聯網+」議案,同年12月在浙江烏鎮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致詞,同場出席的蘋果、微軟、思科、高通等全球高科技代表都戴上翻譯耳機,因為主場說中文。2018年,馬化騰和李彥宏還連任人大代表。那是大陸網路科技產業的黃金歲月,當時全球都知道中國BAT、搜索引擎百度、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及社交媒體的騰訊,中國GDP持續每年以7到8%的高速成長。然2020年起,風雲變色。政府開始針對網路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騰訊的遊戲產業被官媒點名批評,阿里巴巴收巨額罰單,旗下螞蟻集團上市叫停,馬雲淡出群眾視野,滴滴則從美國紐交所退市。馬化騰在2020年以身體健康為由,請假未出席兩會。「2023年的全國政協人大代表中,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還有聯想楊元慶、網易丁磊、京東劉強東都被『除名』。」在大陸經營30多年的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如今,要繼續打壓科技巨頭或是放手,阿里能否再度活躍於市場的第一線,將是重啟網路經濟的第一顆風向球。全球都在關注,今年3月4日、5日兩會將釋出的經濟新走向。
全球景氣仍欲振乏力…10月出口恐翻黑 學者提醒銷陸兩跡象轉好
9月出口達到388億美元,終於由黑翻紅,但是全球景氣與終端需求仍欲振乏力,因此10月出口可能再度轉黑,呈現負成長;不過,學者表示,有兩大跡象,包含「十一長假」旅遊、消費熱絡、大陸人行降息、降準逐漸發酵,使大陸景氣回溫,可望帶動台灣對陸出口。財政部預計7日公布出口情形,據預估,10月出口在387億美元到399億美元,將年減3%,有可能又由紅轉黑。儘管近期美國聯準會連續2次不升息,外界也預期,聯準會「由鷹轉鴿」,再升息機會降低,但是高利率的後遺症已經影響到「經濟實體面」。美國10月就業人數僅增加15萬人、失業率已經升高到3.9%,雖還在「控制範圍內」,仍有學者對美未來景氣表達保守的看法。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隨著高利率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美國家庭負債、卡債持續惡化,將會影響美國消費,消費缺乏動能就會影響到台灣的出口。儘管第4季、明年出口外界預期可恢復「成長」,主要緣故是基期偏低,第4季、明年仍呈現低度成長,以主計總處預估來看,第4季出口總額1173億美元,年增率4.94%,平均每月出口金額390多億美元;2024年第1季出口金額1070億美元,雖年增9.55%,但月均356多億美元,並非理想,其餘各季也多是個位數成長。吳大任表示,目前預期明年第2季美國才可能降息,要出現效果恐怕要要醞釀一段時間,所以要回到每月400億美元,恐怕要等到下半年。台灣第一大出口地區,今年前9月對陸出口1120億美元,年減21.9%,不過9月出口已經回到138億美元,年減8.8%,創今年以來最好的表現。吳大任表示,大陸近期景氣卻呈現逐漸轉好的訊號,首先是「十一長假」旅遊和消費都呈現熱絡的景象,顯示中國的內需動能還再;其次,中國大陸人行降息、降準,隨著時間發酵,有助於大陸經濟復甦,如此對台灣的出口會有幫助。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也表示,原本市場預期大陸可能會陷入「通縮」,現在走出通縮的陰霾,美中的情況若都轉好,對廠商庫存去化也有幫助。
大陸央行降準1碼 釋6千億人民幣資金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17日消息,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準,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決定於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率1碼,即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率的金融機構)。本次調降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率約為7.6%。分析師表示,此次降準最高可望釋出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陸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預計,釋放約6000億元中長期流動性。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釋放長期資金在5000億至5300億元。大陸界面新聞報導,王運金表示,在當前情況下,大陸央行小幅降準可能出於四方面的考慮。一是穩定國內市場信心,降低金融風險。二是境外緊縮性貨幣政策可能已接近尾聲,大陸穩健貨幣政策進行偏鬆操作的空間相對擴大。三是前瞻性布局需求恢復所需的流動性。四是降低金融機構持續上升的資金成本壓力。王運金指出,此次降準仍然延續去年兩次降準的0.25個百分點調整幅度,主要是考慮當前存款準備率已將至相對較低位置,貨幣政策仍應堅持穩字當頭基調,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繼續降準的可能性仍在。王青稱,在當前物價形勢穩定背景下,宏觀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推動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較快反彈。他表示,本次降準也表明,在通膨穩定的背景下,大陸貨幣政策有充分條件保持獨立性。這意味著無論接下來美國中小銀行危機對美聯準會加息過程有何影響,都不會影響央行「以我為主」實施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17日公告中還稱,將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著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疫控鬆綁大利多1/人民幣兌美元走高外資大舉買入 陸股ETF看俏報酬率翻紅
「最困難時期已過。」中國股市在新華社12月6日釋出放鬆防疫政策訊息後,被市場解讀為鬆綁大利多,早在訊息發布前夕,上海綜合指數(滬指)5日大漲1.76%站上3200點,地產、互聯網、醫療、科技股、金融股集體衝高,外資也大舉湧入一系列佈局中國重點的ETF基金。2022年全球跟著美國掀起升息潮之際,中國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但在清零防疫政策下,股市隨經濟一塊積弱不振,直到11月底防疫政策出現鬆動跡象,股匯市才從谷底反彈。「今年中國貨幣政策三次降準、一次降息的貨幣寬鬆,對企業、民眾與地方政府借貸等社會融資需求,都是走『撒錢』方向,照理股市應該跟著走高。」群益投信ETF經理人洪祥益說,「但在嚴管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下,錢無法花出去,傳不到實質經濟市場,股市也跟著低迷。」直到今年11月間,陸股隨著防疫政策放寬訊息有了大幅波動。「先是11月1日市場傳出解封消息,上證指、深圳指漲福3~4%,連漲了快四天,後被證實謠傳。」「但我認為11月有打底的跡象。」洪祥益解釋,因為11月10日中國政治局會議中提出優化防疫政策20條,隔天還放寬隔離細則,「這讓投資人看到一些曙光出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1日在北京會晤歐盟主席米歇爾後,一位歐盟官員轉述習近平提及「中國青年對清零政策感到沮喪」後,不少主要城市陸續放鬆防疫措施,大陸國務院7日更公布防疫政策「新十條」,輕症與無症狀者可居家隔離,不再提動態清零。12月8日零時起,上海對來滬返滬人員抵滬後不再實施「落地檢」,為進一步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的相關措施。(圖/中新社)連帶地,中國股匯市也火速走出陰霾。CTWANT調查,11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高,離岸、在岸皆雙雙收復7.00關口,華爾街大行輪番上陣「唱多」中國股市,資金大舉買入,A股、港股上漲;12月5日滬指上漲,港股恒生科技指數也收漲9.25%,恒指收漲4.55%,就連代表外資看好的國企指數也收漲5.26%。事實上,外資已不約而同看好中國市場,「從今年10月流出573億人民幣創歷史第三高紀錄,而在11月流進600億人民幣。」台新投信亞太部主管葉宇真則表示。摩根大通策略師在2023年全球股市展望中提到「MSCI中國指數可能上漲17%」,看好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將得到進一步政策支持;摩根士丹利上調對中國股市目標價,預計MSCI中國指數到明年年底將上漲14%;美銀策略團隊則認為「中國居民擁有超額儲蓄,放寬防疫後,國內股票勢將上漲」。確實,在過去一個月以來,美股中追蹤MSCI中國指數的iShares MSCI中國ETF在11月上漲了約32%,資金流入量約為5.67億美元;向來被投資者用來做空中國市場的KraneShares CSI中國互聯網ETF也上漲了48%,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上漲24%,Xtrackers Harvest CSI 300中國A股ETF上漲17%。「國內陸股ETF都是指數型ETF,跟著上證指、深圳指數走,近一月以來報酬率多檔翻紅。」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告訴CTWANT記者。目前架上新台幣計價陸股原型、槓桿型等ETF共25檔,再加上債券型ETF共計37檔;截至12月8日,這些股票原型ETF總規模較10月底成長了8.25%,來到470.87億元。據CMoney統計,陸股ETF近期以來績效,中信中國50正2(00753L)逾34%報酬率最突出,其他超過10%還有富邦上証正2(0066L)、國泰中國A50+U(00636K)、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國泰中國A50正2(00655L)、台新MSCI中國(00703)、中信中國50(00752)與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 全面降準一碼
一如預期,中國人民銀行昨下午宣布,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落實穩經濟一籃子政策措施,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率約為7.8%,釋出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此次為全面降準。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3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已預告「適時適度降準」。本次人行果如市場預期在25日宣布降準。人行上一次降準在今年4月,當時下調0.25個百分點,屬全面降準,向市場共釋出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當時宣布降準後,市場解讀為不如預期,香港恒指在下一個交易日大跌490點,並在未來一個月跌幅達9.42%。此次降準共計釋出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為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解釋,本次降準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落實穩經濟一籃子政策措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二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三是此次可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可促進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表示,臨近年底進行降準是「基本功夫」,可紓緩短暫的流動性緊張,而降準幅度亦屬意料之內,相信當局有將未來通膨列入考慮。他又認為,這次降準是一系列撐房地產措施的「組合拳」之一,可關注後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會否下調,以刺激民眾需求。大陸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研判,12月5年期LPR報價單獨下調0.15個百分點的可能性更大。
受惠疫苗與長壽需求 永豐投信:中國創新科技、生醫動能強
全球新冠疫情依舊嚴峻,尤其是變種病毒肆虐,未來疫苗施打可能成為常態。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認為,全球推升疫苗施打覆蓋率,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醫藥概念股可望成為重中之重,新冠製藥、疫苗等醫療生技產業將持續成為投資焦點,COVID-19疫苗研發、用藥相關概念股成長動能強,中國創新科技近期深受矚目的生醫板塊,同時受惠疫苗與長壽醫療需求,成長前景持續可期。中國國家藥品監管局(CDE)於7月初祭出《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其中針對部分藥效重複與其同類型的藥物制定相關更嚴格的上市法規。對此,林永祥認為,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製藥大國,新政策影響不少新藥公司與生產企業,但站在創新醫療的角度之下,加大的監管政策反而更加利於龍頭藥廠的研發,穩定且有品質的創新療效方可帶來長遠的投資價值。(圖表/永豐投信提供)根據Wind數據統計中國生醫板塊企業2020年年報發現,中國近400家A股醫藥公司研發佔比較低,僅有部分藥廠投入超過10億的金額進行研發,如恆瑞醫藥、復星醫藥、邁瑞醫療等龍頭企業。林永祥強調,2021年是十四五計畫的開局之年,更是中國醫藥行業迎來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政策鎖定創新醫療升級和供應鏈完備等,此外,還有針對中國老齡化社會所聚焦的長壽醫療等研發及市場。近期陸股大盤指數受到國家監管政策影響,跨國掛牌網科股受衝擊大,中証科技50指數表現逆勢優於A50、上證、滬深300等綜合型指數,林永祥表示整體中國股市仍保持看好,包含貨幣政策降準、釋出長期資金等,皆有利於下半年市場資金流動性持續保持寬鬆狀態,建議投資人可保持樂觀態度,並把握中國境內具題材性、成長性的科技型陸股ETF為首選。
利變險仍是主力 美元保單受惠匯率升值賣相較佳
7月1日起保險新制上路,主要為調降準備金利率、調整壽險門檻法則、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平穩機制、修正保險法107條兒童投保等四大規定。壽險業者指出,新制對於保戶或是業務員來說都有學習及適應的問題,投保思維要與時俱進,但保險的功能與意義,就中長期來說,仍會回歸民眾對於此類商品的需求。全球人壽指出,新制法令雖自7月1日開始,但2020年上半年的商品銷售態樣跟2019年底差不多,整體市場仍是以「利變型保險」商品為主,其中美元保單受惠於新台幣匯率升值賣相較佳;保障型則仍以失能扶助險以及醫療險為主,其中醫療險因為防疫議題又更加引起民眾關注,詢問度最高。投資型商品因目標到期債自2020年2月起業者已不再發行新商品,所以主要來源為類全委保單,但全球人壽指出,已觀察到分期繳投資型商品占率有些微提升,民眾願意以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分散目前市場波動的風險。全球人壽表示,保險規畫或是風險預防本來就是一個超前部署的觀念,建議民眾應與時俱進,不管法規的變化,保險的風險移轉功能本來就需要與時俱進,跟著自己的人生階段,檢視自身與家庭的保障需求,或甚至超前部署到未來可能的風險變化,例如結婚生子、提前退休等,並在自己可負擔的預算範圍內盡量先讓風險高的因子能夠有所保障,如進入成為家庭經濟支柱階段,應優先保障移轉中斷收入對家庭影響的風險。配合保險法107條修正兒童投保規定,壽險保單若15足歲以下需提供具喪葬費用的給付內容,如果保戶首張保單已滿61.5萬元,之後仍想再投保第二張以上的保單時,要保人需簽署同意聲明書後才可以投保,預計將有六家壽險公司將推出具喪葬費用的兒童保單。台灣人壽指出,7月新制上路之後,保險商品將逐漸回歸保障本質,對此台灣人壽特別推出外幣健康險「台灣人壽美好健康美元終身健康保險」主約及附約,針對有美元配置需求的客戶,提供積木式健康險保障,包含心腦血管、肝腎、類長期看護型相關疾病及重度癌症,客戶可依自身需求選擇搭配組合。另外,台灣人壽亦推出具有壽險及意外險保障的「台灣人壽意享人生終身保險」,因意外導致身故,或失能最多可領三倍保額,若發生意外時有配帶安全帽或安全帶可再給付30%保額,適合預算有限、想一次享有壽險及意外險保障的族群。(圖/工商時報魏喬怡)
人行全面降準釋放9,000 億元 排除3類金融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自9月16日起降低存款準備率2碼,用以支持大陸實體經濟發展、降低整體社會實質融資成本。本次人行降準估計約釋放9,000 億元人民幣,但不包含3類金融機構。資深證券分析師李全順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程人行)9月6日公開表示,為促進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將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降存款準備金率1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 0.5 個百分點。人行將繼續實施穩健寬鬆的貨幣政策,注重定向調控,兼顧內外平衡,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以保持廣義貨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目義GDP增速達到基本匹配,更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面結構性改革創造妥適的金融環境。人行本次降準將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全面降準將釋放資金約 8,000 億元人民幣,定向降準將釋放資金約 1,000 億元人民幣。大陸內地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法定準備金率目前為 6%,是所有金融機構中最低的,已處於較低水平。因此,人行此次全面降準不包含這三類金融機構。
中美貿易下的台股震盪不安 投資尋找資金避風港類股
美國9月ADP就業數據、ISM非製造業指數大幅高於預期,經濟數據表現強勁,Fed主席樂觀看待美國經濟前景,表示通膨正朝目標2%靠近及利率在政策收緊的路徑上可能超越中性水平。市場解讀官方可能進一步升息,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竄高並上升至2011年以來高點,資金面預期轉緊,國際股市隨之下挫。 中國上月外匯存底續降,十一長假後再次降準,對此後續仍不排除偏鬆貨幣政策基調恐加速資金外流,進而加大人民幣和美元的貶值壓力。國票投顧預期中國人民銀行還需仰賴外匯存底來緩和匯率波動,並推論在美國加息循環尚未結束前、中國外匯存底數據將持續面臨下修的壓力,人民幣恐難逃貶勢。中美貿易戰層面擴大、美債殖利率飆高,諸多利空襲擊,台股呈現恐慌性多殺多,並一度見到萬點之下,雖目前外在變數雖多,但考量資金面仍充裕且時值美台選前空窗期間,加以台幣31的整數關卡已見買盤基於預期心理進場作價,從而降低熱錢撤離壓力,而10月份美台企業財報法說又將上路,預期台股跌深尚有反彈機會,但趨勢已轉為空方掌控,故操作宜採取遇壓調節為主,待盤勢趨穩後再逢低擇優進場的策略。近期科技股受外資調節,股價頗為弱勢,但國票投顧認為跌深後買盤仍將優先進駐產業居龍頭地位,且技術領先的電子上游受惠華為新機推出和車用以及5G題材的類股。傳產方面,FED今年共將升息4碼,加上民民併題材利多,且殖利率保護下,預期金融股將成為資金避風港,銀行型金控將相對優於壽險型金控。此外,近期油價續走揚後,將接續帶動的後節能題材概念,包括電動車與電動腳踏車均有望重獲市場青睞。在中美貿易戰氛圍下,將引流台商回台買地擴廠增產,有利資產股表現,另一方面,雖原物料股受外資轉賣而有修正,不過中國將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基建原物料供需可望延續至2019年,且有殖利率保護,相對仍是穩健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