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營業稅
」立院法制局籲降金融營業稅 財經立委3點認同
立法院法制局日前發布報告,指出立院大方向支持金融業調降營業稅,評估對國庫實質損失不大,且能在稅負公平狀況下,增加金融業競爭力。法制局官員說明,我國主要金融業目前按營業總額5%課營業稅,其實比各國重。然而,營業稅收本屬統收統支,但是現行將金融業營業稅5%中,只有3%實質進國庫,另2%稅收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限定用於解決金融問題用途,早期是為了不良金融公司擠兌等歷史因素,因而修法增訂其特別準備金,有其時空淵源。官員補充,然而現今金融體系在高度監理已趨健全,反而凸顯此種「金融業特別準備金」破壞了原有營業稅制的完整性,也非銀行存款保險準備制度的正常功能,因產業本須自負盈虧,獨獨要求金融業有準備金制度,恐有失其公平性及正義性。且經試算,金融業營業稅稅率若由5%降至2%,且稅收全進國庫、不再撥入特別準備金後,加加減減對國庫並不至於造成稅收損失。對此,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接受CTWANT記者採訪表示樂觀其成。如能從5%降到2%,大方向支持,原因有三:首先,營收提高能強化公司體質,為健全台灣金融業注入強心針;此外,金融業也更有餘裕能照顧中小企業融資等需求,畢竟中小企業家數占全台98%以上,就業人口更逾全台8成勞工,必須被照顧。最後,曾銘宗提醒,企業也別忘了承擔企業社會責任(ESG),畢竟《公司法》第一條已經修法,明訂企業在營利之餘,應遵守法令及商業倫理規範,「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以善盡其社會責任。」
「國家稅收不錯都可發6千元」 金融業:期待公平性降營業稅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新金控董座吳東亮今天(30日)對金融業界希望降低5%營業稅回應說「未達到希望,表示遺憾!」「金融業沒有外界想像中的利潤高,現在國家稅收也不錯,還可以退稅普發6千元了。」吳東亮提到此項提案,說明其來有自的背景,由於多年前降低5%營業稅產業中,唯獨將金融業排除在外僅有現在的3%,「我們這次有提案希望金融業也能跟進降低為5%營業稅,非獨厚金融業,而是希望能與各行各業公平性」。但該案在30日的「工商早餐會」與行政院部會溝通的過程中,並未獲財政部正面回應。吳東亮繼續說,過去金融業被各界認為利潤高而被排除在外,其實非如此,金融業的成本也提高,「我們看到國家的稅收也不錯,還可以退稅普發6千元」,「未達到金融業的希望」感到遺憾。吳東亮並補充說,日前美國等發生的海外金融風暴,是比較特殊案例,就如同副理事長、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所說的「國內銀行、壽險業等金融業都受到嚴謹監督管理」,「台灣是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
企業界無奈接受電價調漲 三三會籲請穩供電及通膨
經濟部今(1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審議會議決議,平均電價調漲 11%,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 17%,三三會代表企業界回應指出,企業雖然無奈但也只能接受,但須做出供電穩定的保證。三三會認為,工業用電大戶貢獻經濟成長率、稅收、出口及創造就業,以達到供電穩定及合理電價。為了避免電價調整影響通膨,三三會建議應加大調降關鍵原物料的關稅及貨物稅範圍、幅度,並延長期限至少到今年12 月底。並檢討調降營業稅、取消油氣類以外之貨物稅以穩定物價。
政府紓困有感嗎? 企業滿意不到三成
疫情爆發以來,工商企業界雖肯定政府在防疫方面的成績,但在協助產業界紓困政策上,據工總針對「政府各項紓困政策滿意程度」最新調查發現,感到滿意的業者占比不到三成,顯示相關紓困政策仍有強化力度的進步空間。企業對紓困政策的態度因應疫情,政府今年2月公布《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並陸續提出多項紓困措施,工總為瞭解產業界對紓困的需求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對政府紓困政策,絕大多數業者表示「普通」(35%),超過三成表示「不太滿意」,甚至有5.7%表示「完全不滿意」。對政策表示滿意的業者只有26.4%,表示非常滿意的不到2%。有趣的是,調查也發現規模愈大,對紓困滿意比例愈高。工總指出,規模在2千萬美元以上的業者,對政府紓困政策滿意比例(48.7%)大於不滿意(12.8%);相對的,規模100萬美元至500萬美元以下業者,對紓困政策的滿意比例降為15.4%,不滿意比例上升至超過五成。工總分析認為,這與政府紓困方案眾多,申請條件複雜有關,導致規模較大的企業有較多資源、管道,並選擇符合其需求的紓困方案來申請。在紓困方案上,調查發現,最多業者選擇「租稅減免」。工總指出,經過交叉分析後顯示,認為需要租稅減免的業別以機械、資通訊業及生技醫藥業占比較高,都超過七成,分別是81.3%、71.4%及71.4%。工總指出,調查結果反映出,業者仍認為直接減免類稅費措施,相較其他措施對企業而言更直接、有感,因此建議,即使現階段政府沒有調降營業稅等規畫,至少可針對艱困企業調降油、水、電費,並避免加徵碳費、空污費等。依據調查結果,工總再次呼籲行政院,比照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紓困指揮中心」,除能強化不同機關的橫向連結外,也能透過統一的指揮中心,審視各業別受創程度的差異,提出相對應紓困標準,才能以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紓困與振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