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
」 高血壓 血壓 藥物 柚子 中秋節寒冬吃薑好處多多 專業醫:降血糖、預防癌症與失智症
隨著天氣日漸轉涼,薑茶、薑母鴨等怯寒料理也開始出現在民眾的生活中。而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透露,薑除了有活血暖身的效果外,當中還含有薑油醇等多種珍貴的植化素,對人體健康有著許多好處。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蕭敦仁醫師在節目上表示,根據伊朗的研究發現,吃薑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血糖水平。而印度科學家也發現,薑中的某些成分可以誘導癌細胞自然凋亡,對預防癌症有著一定的幫助。除此之外,美國學者曾讓常運動的受試者連續服用薑粉11天,結果發現薑粉能夠緩解運動帶來的疼痛感。而泰國一項長期追蹤研究則顯示,長期攝取薑粉似乎對預防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有一定的效果。蕭敦仁醫師解釋,薑之所以對健康有如此多的助益,主要是因為它含有4種珍貴的植化素,分別是薑辣素、薑油醇、薑油酮和薑烯酚。這些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癌、暖身、提升免疫力、助消化、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發炎、提高代謝等多重功效。蕭敦仁醫師表示,薑對人體的六大益處,分別是降低膽固醇、防癌、抵抗感染、降血糖、減輕肌肉疼痛與痠痛、預防阿茲海默症。但蕭敦仁醫師也提醒,雖然薑有諸多好處,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使用之前還是要諮詢醫師的意見,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台灣335萬慢箋長者 逾半有多重用藥問題
台灣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門診處方28天以上慢箋的長者,從2018年的256萬人,2023年增至335萬人。其中,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從130萬人增至178萬人,增加了36.9%。健保署統計,國人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2018年至2023年,占率從51%提升至53%,即每兩名領有慢箋的長者,就有1人有多重用藥問題。進一步分析去年335萬慢箋長者使用的藥品,降血脂藥最多,達54%,180萬人使用。其次依序為治療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糖尿病的腎素-血管收縮素(51%),以及抗凝血藥(34%)、糖尿病藥(34%)及降血壓的乙型阻斷劑(30%),都是慢性病用藥。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指出,人口老化、醫學進步下,病人年紀一定是越來越大,面臨的問題也相當多。他舉例一名心臟科病人,還需到腎臟科、內分泌科、腸胃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就醫,6科必須回診,無法一天看完,得分散在一周或一個月內,平均一科開立5種藥,領取的藥物共達20~30種。台北市藥師公會顧問、前理事長張文靜分析,多重用藥是高齡社會一定的趨勢。年紀大、患有糖尿病的人,若沒有照顧好,可能會併發腎臟、心血管問題,一些長者因腎功能不佳,沒辦法吃太多蛋白質,將會導致肌肉不足、活動減少,但若都吃澱粉,又會造成血糖問題。張文靜進一步舉例,另一些長者牙齒不好,無法咀嚼,只能吃糊狀食物,長期下來不僅營養不足,還會連帶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年紀越大,健康狀況通常都會越不好,國健署、健保署必須聯手,從營養、運動的方向來改善。
血壓低到難以測量 陸女把降血壓藥「掰開服用」險致命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的民眾們得注意!日前大陸一名女子因血壓過高,為了控制血壓,將降血壓藥片掰開服用後感到頭暈目眩,昏迷不醒。女子被緊急送到醫院時,血壓甚至低到難以測量,所幸經過搶救後脫險。醫師特別呼籲,有些藥物需要緩慢且穩定的釋放,自行掰開或研磨後服用,可能會因瞬間濃度過高,造成藥物中毒。據《福建健康報》報導,40歲的張女士患有高血壓已經一年多了,近來,她的最高血壓達160/100mmHg。張女士以為是服用的降血壓藥藥量不足,就把降壓藥用牙齒咬斷,服用了大半片。然而,服藥後不到半小時,張女士便突感視線模糊、雙腿無力,最終倒在沙發上,連睜開眼睛的力氣都喪失。家人趕緊將她送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搶救,經該院心內科林姓副主任醫師診斷,張女士所服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釋片,這種藥物1片相當於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劑量。一旦被咬碎、掰開或研磨後服用,大量降壓藥會瞬間湧入體內,導致血壓急劇下降。醫師特別提醒,緩釋片和控釋片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實現藥物的緩慢、穩定釋放,因此一般不能碾碎或掰開服用。否則,藥物將會迅速釋放,不僅無法達到長效治療的目的,還可能引發藥物濃度快速上升,導致藥物中毒的風險。該消息發布後,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有網友留言「原來這麼危險」、「藥名裡面帶控釋、緩釋的,都是要慢慢釋放的,不能打開吃」、「控釋片不能咬或掰,包衣膜破掉的一瞬間大劑量藥物會瞬間釋放」、「早就應該普及這方面知識,我吃了20多年這種藥,今天才知道。」
抗衰老、防止癌細胞轉移 醫曝茄紅素「4大健康益處」
隨著科學對健康益處的深入研究,茄紅素的神奇功效逐漸被揭示。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茄紅素能幫助我們對抗衰老、減少炎症,以及預防各種慢性疾病。同時他也列出,4個茄紅素的主要健康益處。李思賢在臉書《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出,茄紅素(Lycopene)是一種重要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色素,擁有多種生理功能和潛在的健康益處,它以全反式(all-trans)茄紅素的形式最為常見,並因其獨特的結構和特性受到食品、營養和醫學領域的廣泛關注,不僅僅是一種天然色素,茄紅素還被認為具備強大的健康作用。茄紅素的主要健康益處包含:1.抗氧化作用茄紅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減少蛋白質、脂質和DNA的氧化損傷,從而降低氧化反應帶來的負面影響。2.心血管健康茄紅素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風險,幫助降血壓,預防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的氧化,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3.抗癌作用高濃度的血液茄紅素與前列腺癌、肺癌、子宮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風險的降低有關。茄紅素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誘導癌細胞凋亡,並防止癌細胞的轉移。4.其他潛在的健康益處茄紅素可能還具備神經保護、肝臟保護、骨骼健康、皮膚護理和抗糖尿病的作用。此外,李思賢也提到,茄紅素是脂溶性物質,因此與脂肪一同攝取能更好地被吸收,相較於其他類胡蘿蔔素,茄紅素的熱穩定性更佳,加熱反而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而富含茄紅素的食物包含番茄及其製品(如番茄醬、番茄汁,是茄紅素的最佳來源)、西瓜、紅葡萄柚、紅甜椒、紅番石榴。
「重陽節」最強祈福日 開運方法一次看
2024年10月11日為農曆9月9日九九「重陽節」,傳統上把一、三、五、七、九這些奇數視為陽數,把二、四、六、八則為陰數,九是這裡面最大的陽數,因此也稱為“老陽”。於是農曆九月九日此節的月、日皆為九,故稱為“重陽節”或“敬老節”。由於“九”與“久”同音,有長久長壽之意,故政府將重陽節訂為“老人節”,提醒為人子女者,要孝順及重視家中的高齡長者,並發揚我國傳統孝道的美德,敬老尊賢,取之長長久久(九九)、福壽延綿之意。 皇帝就是「九五至尊」,農曆9月9日為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代是驅凶避邪之日,「9」為陽數之最,當天也是陽氣最重的日子,在重陽節利用簡單的開運方法如下:一、淨宅: 農曆9月9日當天11點至13點,中午取「午時水」來灑淨家中每一角落,可達到淨宅的效果,要由內而外、由上而下灑淨。二、驅除「瘟神」:2024年「瘟神」在西方,「五黃星」又稱「瘟神」,主宰疾厄、意外、血光、官訟,宜靜不可動,動之必有凶禍,不可在此方位動工、裝修,輕則災病,重者損人丁。若遇此方位必須動工、裝修,則要拜「地基主」,以免太歲頭上動土,帶來不幸。若睡床在此方位,則可放置葫蘆、六帝錢、羅盤制化,葫蘆必須要有瓶蓋及瓶口才有效。可在當天11點至13點,中午取「午時水」,由東南方「瘟神」向門口灑淨,達到驅除「瘟神」的效果,減輕疾厄、意外、血光、官訟。三、旺財:大門斜方45度角位置為財位,若擺放水晶洞、彌勒佛等招財吉祥物,可在當天用午時水擦拭乾淨,增加財運。四、提升宅運:重陽節一早把家中電燈全部打開,一直開到夜晚就寢才熄燈,可增加房子的陽氣,提升宅運。五、泡澡去霉運:官司纏身,犯小人,運勢低迷而且很倒楣的人,可以準備菊花、龍眼乾、米、鹽、艾草、榕樹葉加陰陽水(陰水:沒有煮過的礦泉水或自來水。陽水:煮開的熱水。)、重陽節當天取用的午時水,在當天泡澡,可除去晦氣,達到開運的效用。六、點「藥師燈」:藥師佛,又稱作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其第七大願是:「消除一切眾生的病痛,使身心靈平安快樂。」祈求身體健康、疾病消除、心靈平和、增福延壽、延年益壽、身心安樂,子女常會幫長輩及家人到寺廟點藥師燈或華陀燈祈求護佑。七、佩帶「茱萸」趨吉避凶:「茱萸」可入藥,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佩戴茱萸可以防蚊蟲叮咬。據周處的《風土記》中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禦初寒」。茱萸雅號「辟邪翁」身上佩帶「茱萸」,驅邪避凶,防止小人陷害。八、喝菊花酒:菊花又名「延壽客」,菊花酒有清熱解毒、明目祛風、平肝疏肺、益陰滋腎之效”。《太清記》雲:“九月九日探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按照中醫的說法,菊花酒還可以明目、治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氣的功效。也可用菊花酒來擦拭身體,增加免疫能力。九、吃「糕」「高」升:在唐宋時期,重陽節特別講究吃糕餅,就如同中秋節吃月餅一樣,屬應景食物,現代人仍可在當天吃些重陽糕或米糕,取其諧音「高」之音,達到步步「高」升的好官運,考試的人可以「高」中。十、登高吸收陽氣:高為「陽」,低為「陰」,到戶外走走,登高爬山,吸收陽氣,增強運勢。十一、 孝敬老人:古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想要運勢好,孝敬老人、善待老人才能給我們增加正能量,才能風生水起好運來。
男星公開破百公斤肥胖黑歷史 瘦身成功自嘲「減掉一個蔡依林」
男歌手盧學叡過去從歌唱選秀節目出道,溫柔嗓音深受粉絲喜愛,近期公佈肥胖黑歷史,坦言疫情前常聚餐吃美食、胃口變大日漸發福,體重一度飆破127公斤,直至健康拉警報才開始積極減肥,近日盧學叡登上《聚焦2.0》分享甩肉心路歷程。盧學叡透露當時檢驗出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被醫師警告「若不減肥恐一輩子吃慢性病藥物」才讓他有所警覺。他花1年半時間減下42公斤恢復正常體態,瘦身成功讓他開玩笑直呼:「我減掉一個蔡依林。」盧學叡花1年半時間減下42公斤恢復正常體態。(圖/年代提供)盧學叡過去為吃美食完全不忌口,自曝每天需要吃7餐,且每餐至少要吃2碗飯才有飽足感,體重一度標到127公斤,當時完全沒自覺過度肥胖,反而自嘲很像吉祥物相當可愛,直到蹲下綁鞋帶都開始喘,才驚覺健康已經亮紅燈,檢測發現血壓破200、膽固醇破230,醫師警告再不減肥恐一輩子吃降血壓藥。他靠多吃蔬菜及肉類、減少白飯份量,健康方式瘦身後,血壓也回歸到正常指數。
洋蔥全身是寶 醫曝能防4癌:促排便、增好膽固醇
你喜歡吃「蔬菜皇后」洋蔥嗎?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說,常吃洋蔥能讓胃癌下降25%,得卵巢癌、乳腺癌、咽喉癌等機會也會下降,洋蔥也能降血壓又助排便,有為病人天天吃半顆洋蔥,2個月後好密度膽固醇增10%,洋蔥「全身是寶」。劉博仁在節目「健康好生活」說,他在門診常推薦病人吃洋蔥,因為洋蔥有槲皮素與微量元素硒能抗癌,而由研究指出,常吃洋蔥的人,患胃癌機率會下降25%,胃癌死亡率下降30%,所以如果胃不好要多吃洋蔥,多吃洋蔥也能降卵巢癌、乳腺癌、咽喉癌比例。劉博仁說,洋蔥的前列腺素A是個特殊東西,能讓血管擴張,血壓就會下降,血壓也會較放鬆,有高血壓的人可多吃。劉博仁指出,洋蔥還有抗氧化物質,含硫化合物也防壞膽固醇氧化,有位病人膽固醇一直控不好,每天吃半顆洋蔥後,2個月,高密度膽固醇增加10%。劉博仁說,洋蔥纖維量很多,能助消化,所以吃洋蔥腸道蠕動好像較快,如果有便秘也能多吃洋蔥促進排便,女生便祕吃洋蔥特別好;如果停經婦女吃楊淙也能刺激女生雌激激素,增加鈣質吸收,降低骨質疏鬆,所以洋蔥入菜可以說全身都是寶。農業部也曾教大家如何挑洋蔥,農業部在臉書發文,「挑選時以球體完整堅實、表皮完整光滑、乾燥、無萌芽、無鬚根及無腐爛為佳。」至於要怎煮,農業部指出,「洋蔥烹調方式多元,生食清甜爽口,烹煮後柔軟甘甜,無論涼拌沙拉、洋蔥炒蛋、咖哩、蓋飯、搭配肉類快炒或熬煮鍋物高湯,生熟料理都好吃!」
中秋烤肉潮釀「急診腸胃病患暴增」 30歲男子嚴重嘔吐「水都沒法喝」
今(17)日就是中秋節,相信不少人都會趁此機會烤肉歡慶一下,但近日也傳出,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急診室近期接連收治多起因烤肉引發的腸胃炎病例,引發外界關注。急診室主任陳莉瑋醫師表示,每逢中秋前後,急性腸胃炎病例通常會增加一到兩成。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陳莉瑋醫師表示,近日一名20歲女子在參加烤肉聚會後,出現嚴重腹瀉症狀。她不僅食用了烤肉和海鮮,還吃了自製的炒飯和炒麵。結果從當晚開始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症狀,一夜之間竟然腹瀉高達5次,整晚都無法離開馬桶。家人不得不緊急將她送往醫院就診。除此之外,陳莉瑋醫師也提到另一名個案,該名個案是一名30歲男性。他在前一晚參加了中秋節大餐,其中包含生魚片和海鮮。疑似是因為生魚片存放時間過長或海鮮未完全煮熟,他開始出現頭暈、胃痛,並伴隨嚴重的嘔吐和腹瀉。情況嚴重到連水都無法下嚥,甚至吐出了膽汁。他也被緊急送醫治療。陳莉瑋醫師提到,這兩位患者在醫院接受了類似的治療,分別是補充水分、服用止瀉藥和止吐藥,並在留觀後才被允許回家。為了讓民眾能夠安全享受中秋佳節,陳醫師特別提出「一要二不」的飲食建議。首先,食材一定要烤熟;其次,不要混合生熟食物;最後,避免食用烤焦的食物。遵循這些原則,不僅可以預防腸胃炎,還能夠降低致癌物質的攝入。除了烤肉之外,其實柚子也需要特別注意,陳莉瑋醫師表示,雖然柚子是富含纖維的健康水果,但它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影響特定藥物的代謝,如降血壓藥、抗凝血藥和降血脂藥物。這可能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升高,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正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民眾應該諮詢藥師意見,避免在服藥期間食用柚子。陳莉瑋醫師也提醒,如果民眾出現持續的腹痛、嘔吐或腹瀉症狀,不要輕視,應及時就醫。。
原廠不玩了1/十年內13款藥物退出台灣 「年用2000萬顆」這顆血壓藥也bye了
國人一年使用2000萬顆的降血壓藥「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年底將退出台灣市場,引發震撼。受到藥價影響,近10年來已有13款原廠藥陸續選擇放棄台灣市場,其中血壓藥是重災區,除了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之外,「捷賜瑞錠10公絲」及「普心寧持續性藥效錠10公絲」也在名單內,這2款藥品一年用量也達430萬顆,其他還包括憂鬱症、青光眼、過敏、止痛藥等藥物。40年老藥百憂解即將在11月退出台灣,消息一出,讓近年原廠藥出走的窘境再度現形。隨著台灣健保藥價不斷下修,百憂解曾經1顆僅要價1.96元,被喻為「比買1顆糖果還便宜」,2019年藥廠曾宣布將停止進口,後來2020年9/1申請健保藥價調高後,該藥才得以繼續在台使用。今年6月,進口百憂解的台灣禮來向食藥署通報不再進口,百憂解確定在11月後退出台灣市場。由於百憂解過去就喊過退出台灣,所以身心科醫師大多以其他藥物逐漸取代,根據健保資料,百憂解去年的申報用量為292萬顆,市占率15.3%。新田身心診所院長張學岺曾受訪指出,目前百憂解的主要開立者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因16歲以下的個案在有憂鬱症、強迫症或拒學等情緒問題時,百憂解是該族群少部分能使用的藥物之一。且百憂解為口溶錠劑型,適合不太會吞膠囊的小孩。「百憂解雖是老藥,但相較於近期的新藥副作用較多,還是有一定的功效與重要性!」微煦心靈診所院長陳嬿伊告訴CTWANT,例如在某一些飲食失調或強迫症病患使用百憂解,效果就比其他藥物更有效。至於憂鬱症,「成人患者的抗憂鬱劑種類相當多,不只有百憂解能選。」百憂解退出台灣之後,勢必要更換其他藥物。陳嬿伊說,臨床上會跟病人說明「有成分一樣、但廠牌不同的百憂解」可替換使用,依據過去經驗,多半病人都可接受,除非替換後效果不好,才會考慮更換成其他機轉的藥物。隨著原廠藥陸續出走,民眾未來將使用更多的三同學名藥,建議若感到效果不佳,可向食藥署反應。(圖/報系資料照)台灣禮來公司6/24通知食藥署11月百憂解將退出台灣之後,賽諾菲也在7/31告知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供貨僅到年底。這款降血壓藥1年用量突破2000萬顆,使用率占67%。其實早在2020年就有另2款血壓藥退出台灣,分別是捷賜瑞錠及普心寧持續性藥效錠。「近10年來陸續退出台灣市場的原廠藥將近達13款!」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說,包括必克喘乾粉吸入劑、可滅喘都保定量粉狀吸入劑、恩特來、普心寧、捷賜瑞、百憂解、及通安、安普諾維、貝特舒眼用懸浮液、愛敏定點眼液、立敏停點眼液、利視即樂點眼液、諾億亞膜衣錠,都已陸續停止供貨。這些藥物用於止痛、高血壓、青光眼、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愛滋抗病毒等治療。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參議戴雪詠表示,隨著藥品專利到期,學名藥逐漸取而代之成為主流,這是國際市場的常態做法。以百憂解為例,目前市面上已經有相當多同品質的國內學名藥,且其市占率達到85%,說明臨床醫師與患者對學名藥的接受度相當高。王明媛也認同,她表示美國、日本等國的學名藥涵蓋率皆達7~9成以上;發展學名藥可強化藥品供應的韌性,使藥品供應不間斷。而根據食藥署資料,目前台灣學名藥涵蓋率約84.14%,由此也可見政府推廣學名藥的決心。
中秋來臨!服「這7種藥」病患吃柚子注意 醫:小心影響藥效及交互作用
中秋佳節將至,柚子是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醫師提醒,柚子不可吃太多,只能淺嚐,尤其有服用抗凝血劑、降血脂藥、降血壓藥、心律不整藥、安眠藥、癲癇藥、免疫抑制劑等7種藥物的人,務必要小心「柚」與「藥」的交互作用。吃了柚子又服藥 易併發交互作用及不良反應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表示,柚子與葡萄柚裡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肝臟內的代謝酵素以及小腸內的醣蛋白作用,會影響藥物代謝。如果同時吃了柚子又服藥,可能造成人體內藥物濃度上升,引發不良反應。而可能與柚子或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的常見藥物包括:抗凝血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鎮靜安眠藥、抗癲癇藥物等。服用藥物者 應詳閱說明或諮詢醫師由於吃柚子後影響藥物的時間,可能會長達二到三天,因此若有固定服用藥物需求,建議避免食用柚子,不可以為吃完柚子隔了一段時間再吃藥就沒有影響。最後,楊晉州主任也提醒民眾,雖然在中秋節最應景的活動就是吃柚子和賞月烤肉,但吃柚子雖好,如果是有在服用藥物的朋友,在食用前還是先詳閱藥品說明書或是諮詢藥師、醫師,確認是否有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服藥期間若有不尋常的症狀也應立即就醫。
中秋節吃柚子應景!醫師警告「這類人」不能吃:嚴重恐出血致命
今年中秋節為9月17日,許多民眾已開始準備購買月餅、柚子要送親朋好友,一起歡慶佳節,但你知道有一部分人不能食用柚子,嚴重的話可能會致命!醫師陳志金昨(2)日在臉書上呼籲民眾,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千萬不能吃柚子,「輕則流鼻血、身體瘀青,重則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更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中秋節將至,大家會吃柚子和月餅應景,醫師陳志金特地在臉書上發文警告病患,「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不宜食用柚子,陳志金解釋,「因為葡萄柚、柚子會減少抗凝血劑的代謝,導致體內藥物濃度上升,效果就像藥物過量一樣!」陳志金表示,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置換、肺栓塞、深部靜脈栓塞、腦中風等病人皆有可能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所以要特別注意。除了抗凝血劑之外,陳志金也列出6項藥物,提醒有在服用的病人們,這些藥物也可能會和柚子有交互作用,包括「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降血壓藥」、「史他汀類降血脂藥」、「免疫抑制劑」、「安眠鎮靜劑」、「抗憂鬱、抗焦慮藥」。此外,陳志金也敬告在洗腎的病人,柚子要少吃,「因為葡萄柚、柚子含鉀量高,易導致高血鉀,引發心律不整!」有網友在底下留言提問,「印象中吃血壓藥也不能吃柚子,不知是否有記錯?」陳志金回答某些血壓藥服用後,的確不能吃柚子,如果不太清楚,請民眾記得向開藥的醫師或藥師諮詢。陳志金醫師提醒大家,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勿食用柚子。(圖/陳志金臉書)
憂原廠藥大舉退出國內市場 藥師呼籲比照美作法「可自付差額」
降血壓藥「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將退出台灣,藥師直言,這恐怕只是原廠藥撤離國內市場的前奏,若政府持續砍藥價、一味鼓勵開立學名藥,恐怕會「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原廠藥大舉退出,呼籲政府盡快檢討藥品核價制度,比照美國做法,若民眾想用原廠藥,可自行負擔藥價差額。「有競爭才有進步!」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表示,學名藥並非不好,但政府持續砍藥價、一味鼓勵開立學名藥,恐怕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令原廠藥退出,現在20、30歲的年輕人未來恐怕生不起病。沈采穎認為,藥品應回歸自由市場,如同台北、屏東房價不一樣。政府應比照美國做法,例如民眾想使用原廠藥需自付100元,想用學名藥則付25元就好,讓民眾有自由選擇藥品廠牌的權利,也避免優質的原廠藥退出台灣市場。「難道沒看到輸液的教訓?健保價砍到25元一瓶,結果現在要用3倍價格跟國外進口!」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台灣藥品銷量少,價格又壓低,利潤空間太低,但生意人不可能虧錢,同樣的藥在國外銷售,價格都比賣給台灣高。黃金舜也支持藥品市場自由化,若民眾想吃原廠藥,可以自付差額,就像是搭高鐵要負擔較高的票價。他直言,健保署不要每次把藥廠找來都是談砍價,應檢討逐年砍藥價政策,否則會有更多藥物退出台灣市場。藥師公會全聯會已聯絡各大教學醫院,了解接下來還有多少藥品擬退出台灣市場、衝擊有多大。
「大腹人家」太危險!腹部脂肪過多將致癌 醫籲「5條件中3」要留意了
腹部內臟脂肪是健康的最大殺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指出,腹部脂肪細胞本身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會分泌出許多發炎激素,這些物質會不時在體內各器官「放火」,造成衰老、慢性病、癌症等;他強調,腹部肥胖的人容易誘發代謝症候群,若在「5條件」中含有3項,包括腰圍過粗、三酸甘油酯偏高等等,就要特別注意。劉博仁日前於臉書粉專提到,當遇到減重的患者時,除了看對方的體脂率以外,一定會看觀察是不是「大腹人家」,因為腹部內臟脂肪可以說是一種「包藏禍心」的脂肪,在10大必須減重理由之首,「腹部內臟脂肪簡直就是您健康的最大殺手」。劉博仁進一步表示,脂肪組織一般會分佈在皮下以及內臟之中,原本的功能是提供身體保暖以及內臟保護的作用,但當過多的脂肪細胞在腹部內臟儲存時,就會形成「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相當不健康,甚至可以說是萬惡淵藪。劉博仁引述研究指出,腹部脂肪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會分泌出許許多多的發炎激素,這些物質會不時在您身體各器官「放火」,導致衰老、慢性病、癌症等,「您腹部像座火山,如果不儘早減掉腹部脂肪,遲早火山會爆發的」。對此,劉博仁透露,醫學專家最早就注意到腹部肥胖的人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後來更慢慢發現這些病人會合併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逐漸有共識定義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簡稱「代謝症候群」。若在以下5項條件中符合3項,就代表是代謝症候群的患者:1.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2.三酸甘油酯≧150mg/dl。3.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是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5.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
腹部脂肪恐在身體各器官「放火」 醫示警:5指標符合3項要注意
肚子的脂肪要注意,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提醒,腹部內臟脂肪可以說是一種「包藏禍心」的脂肪,在10大必須減重理由之首,「我必須強調,腹部內臟脂肪簡直就是您健康的最大殺手。」劉博仁在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表示,脂肪組織一般會分佈在皮下、內臟之中,原本的功能是提供身體保暖以及內臟保護的作用,但是如果肥胖發生了,過多脂肪細胞就會儲存,在腹部內臟儲存過多的脂肪是挺麻煩的,大家聽過肥胖分為水梨型肥胖(臀部肥胖)以及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蘋果雖說健康,但這裡所說的蘋果型肥胖就相當不健康了,甚至可以說是萬惡淵藪。劉博仁指出,根據研究,這腹部脂肪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內分泌細胞,它會分泌出許許多多的發炎激素,包括IL-1、IL-6、IL-8以及TNF-α等等,大家如果不懂沒關係,但是只要知道這些物質會不時在身體各器官「放火」,造成衰老、慢性病、癌症等,「所以我在各處演講時都會指著有腹部肥胖的朋友說,您腹部像座火山,如果不儘早減掉腹部脂肪,遲早火山會爆發的。」劉博仁也提到,最早醫學專家就注意到腹部肥胖的人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後來慢慢發現這些病人還會合併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逐漸有共識定義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簡稱「代謝症候群」。至於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定義,劉博仁說明,以下5項判定標準,只要符合3項就屬於代謝症候群患者。1. 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2. 三酸甘油酯≧150mg/dl。3. 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 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是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5. 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
便宜貨大健康1/魚罐頭鈣質高43倍 顛覆印象!營養價值不輸天然食材
物價漲不停,讓民眾大感吃不消,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6月食物類上漲4.16%最高,CTWANT幫大家顧荷包,邀請多位專家推薦營養不落人後的「便宜貨」,例如魚罐頭的鈣質就比實體海鮮多出43倍,「只要挑對食物,自煮就能省下更多伙食費!」受到原物料波動影響,加上電價調漲,八方雲集繼去年初調漲5%後,7月10日宣布再度調漲7%,招牌鍋貼直接變成7元。根據主計總處公布最新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是2.42%,創近4個月新高,且已連續3個月衝破2%通膨警戒線,其中以食物類漲4.16%最高,水果更是大漲22.6%,其他食用油、蔬菜、外食費亦各漲6.23%、4.55%、2.78%。若以每月消費支出約7萬元之家庭為例,就6月CPI較去年同月相比,在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及服務情況下,平均消費支出會較上年同月增加1548元,食物類則增加516元。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只要挑對食物,自煮就能省下更多伙食費,例如適時選擇罐頭也是省錢的小撇步,有些營養價值甚至不輸給天然食材,大大顛覆一般人的既定印象。對於食品罐頭,大多數民眾保持負面觀感,總覺得「不健康」、「能放久一定有防腐劑」,程涵宇解釋,其實食品罐頭採用加熱、殺菌等方法製作,除去有害活性微生物及其孢子,再以密閉容器包裝阻絕內外微生物入侵,就能使保存期限拉長,而非使用防腐劑。程涵宇營養師提醒,罐頭的保存非常重要,千萬不要放置於日照之下,以免罐頭內層塗料受熱溶出。(合成圖)「一般來說,罐頭主要的成分是主原料、水或油、鹽或糖。」她表示,是否含有添加物,看罐頭種類而定,如果是天然食物製成的罐頭,又幾乎不含添加物,營養就不會輸給天然食物,有些甚至更加健康。「例如鰻魚、鯖魚等含骨頭的魚罐頭,能同時吃進魚骨補充鈣質,更勝天然食物。」近年日本就非常流行鯖魚罐頭,主要就在於其營養價值。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食品藥理學專家矢澤一良表示,鯖魚罐頭營養價值可能比新鮮鯖魚還高,因為不但魚骨頭能吃,EPA、DHA等Omega-3脂肪酸也比較不會接觸空氣而氧化,有機會吃到比新鮮鯖魚多43倍的鈣質、以及1.3倍的Omega-3脂肪酸。市面上鯖魚罐頭的品項琳瑯滿目,程涵宇建議挑選成分單純者,例如有些是水煮、或是僅以橄欖油調味,都是比較健康的選擇。日本抗老名醫上符正志曾於《喚醒青春荷爾蒙》一書中寫道,富含EPA的鯖魚、沙丁魚、秋刀魚,無論是罐頭或新鮮魚貨,都建議與富含鎂、膳食纖維的食材如芝麻、海帶芽、洋蔥等一起烹飪,因為這些營養素搭配可促進脂聯素分泌增加,具有降血壓、降低膽固醇的功效。程涵宇則提醒,有些罐頭的內層塗料使用由雙酚A等合成的環氧樹脂,正常使用是不會溶出的,只有當材質不穩又受到日照、加熱時才可能溶出,所以應該放在陰涼處,且不可直接加熱罐頭,而吃剩的魚罐頭也要另外分裝冷藏,不可繼續放置罐頭內,避免鐵罐氧化生鏽,吃下肚可能會導致拉肚子。
水果迷思…香蕉比芒果更甜「熱量高」 醫揭關鍵原因
夏天是許多水果盛產的季節,一般人以為香蕉的糖份和熱量比芒果低,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一名糖尿病患者,三餐飯後都吃香蕉,結果血糖飆到1.5倍,讓醫師笑虧:「真的不要再誤會芒果了!」。減重專科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分享案例,有一名50歲男子患有糖尿病,原本血糖穩定控制,但3個月後抽血檢查,糖化血色素飆到7.5,追問下才知,男子因為想吃水果,選擇將「感覺糖分較低、熱量也低」的香蕉當作三餐飯後的點心,才會導致血糖失控。周建安說明,香蕉比芒果更容易引起血糖上升,因為糖分高於芒果,加上購買便利性,常被大量食用,糖分總攝取量就很容易過量,其升糖指數(GI值)51,高於芒果的41,GI值越高血糖上升速度就越快,而芒果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助減緩糖分吸收,成分中的「芒果苷」還具有抗發炎與降血壓的特性,更能穩定血糖。醫師建議,芒果是更好的選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周建安提醒,糖尿病患者選擇水果要更嚴謹,並注意份量。芒果中的芒果多酚與各種礦物質、維生素,雖然有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延緩糖分吸收,但就品種而言,糖尿病患者以「愛文芒果」最為恰當,且一次以半顆中型為限,1天不超過2份,並搭配纖維與蛋白質,降低血糖波動。至於什麼時候吃比較好?白天優於晚上、飯後勝於飯前,1天不能超過2份,也最後分散在餐後,一餐最多1份,才能在口腹之慾和健康飲食間取得平衡。
非端午也好用!「中藥香包」改善過敏、頭痛 藥材功效一次看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對於自然和傳統文化的尋求日益增加。中藥香包作為一種融合了古老智慧和現代需求的產品,正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這些香包不僅為家居帶來天然香氣,更蘊含中藥草本的療癒效能,為現代都市人帶來身心靈平衡與寧靜。中藥香包舒緩壓力和焦慮 平衡身心、促進健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偉杰表示,中藥香包是一些由精選中藥材製成的香囊,具有多重功效。它們通過天然的中藥成分,散發出清新宜人的香氣,有效舒緩壓力和焦慮,有助於平衡身心,促進健康。改善過敏、舒緩頭痛 調節免疫功能陳偉杰提到,常見中藥藥材及其功效如下:1. 白芷:白芷具有祛風散寒、舒肝理氣、解表散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同時還能改善皮膚瘙癢和過敏反應。2. 陳皮:陳皮有疏肝解鬱、健脾化濕、理氣化痰的功效。常用於調理胃腸功能,減輕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同時還能改善情緒不穩定和焦慮症狀。3. 桂皮:桂皮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的作用。常用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於經期不調、寒性痛經有輔助療效。4. 薰衣草:薰衣草具有鎮靜安神、消除焦慮、促進睡眠的功效。常用於緩解壓力、改善失眠問題,同時還能舒緩頭痛和肌肉緊張。5. 菊花:菊花有清熱解毒、明目養肝、降血壓的作用。常用於調節免疫功能、改善眼睛疲勞和頭痛,同時對於高血壓有一定的調節效果。中藥香包屬香氣產品 結合傳統智慧與生活陳偉杰說,中藥香包不僅是一種香氣產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們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為當代人們帶來了一份獨特的生活享受。讓我們一同擁抱這份來自中國傳統醫學智慧的禮物,讓中藥香包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帶來健康、平衡和美好。
苗栗豐水梨評鑑頒獎出爐
113年度苗栗縣豐水梨評鑑頒獎於今(18)日上午十時在縣府大廳舉行頒獎典禮,共計有26位獲獎者,特等獎由林春蓮拿下,其餘獲獎者頭等獎吳文宏、鄭美子、張薆璿、黃春英、徐源基、貳等獎謝文恭、彭澄妹、陳賢芳、鄒淑妹、賴鉦來、陳禾其、李炎乾、陳正烈、孫于鈞及徐智恆、參等獎賴錦成、賴沁林、黃玉蘭、鄭意生、孫薰、李孟儒、吳兆志、楊瑞謀、温錦郎及賴玉賜。頒獎現場也準備了水梨大餐,水梨鮮果供到場嘉賓品嚐。苗栗豐水梨評鑑頒獎來賓大合影。(圖/苗栗縣政府提供)評鑑於7月12日在三灣鄉農會農民活動中心舉行,由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國立中興大學共計五名評審在現場仔細評分每位參賽者精心栽培的水梨。評分重點為果品不宜過重或過輕,果型外觀需圓整飽滿,果肉質地細膩且清脆無異味,最重要的即是甜度需足夠!評鑑獲特等獎及頭等獎果品也在活動會場陳列展示,希望能増進高接梨產銷班班員的自我進步空間,並作為隔年果品生產的標竿。苗栗縣長鍾東錦歡迎大家到苗栗遊玩並選購高品質的水梨。(圖/苗栗縣政府提供)縣內高接梨種植面積約1200公頃,栽種區域包括頭份市、三灣鄉、大湖鄉、卓蘭鎮等鄉鎮市,其品種多達10多種,但以豐水梨、甘露梨、蜜雪梨、新興梨、晶圓梨等為大宗,皆大受市場青睞。雖然今年年初縣內的梨穗受到低溫寒流的侵擾,但在縣府、農糧署、改良場等單位大力協助下,以及果農們的悉心照料後,今年的高接梨依然大放異彩。水梨除了是夏天消暑解渴聖品亦對人體有多項幫助,如:利尿消腫、幫助排便、養顏美容、降血壓與血脂、促進新陳代謝,且煮熟後的水梨亦有潤喉潤肺的功效。水梨好處多多,每年7至8月是水梨產期,歡迎大家到苗栗遊玩並選購高品質的水梨。
「大暑」將至!10大禁忌小心別犯 4生肖注意健康
《黃帝內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運行狀態分別有著「生、長、收、藏」的特點,所以春天要懂得養「生」氣,夏天要懂得養「長」氣,秋天要懂得養「收」氣,冬天要懂得養「藏」氣。 2024年7月22日15點45分節氣來到「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節氣,在養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寒病夏治」,意思是一些在冬季比較容易發作的病應該在夏季治療,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痺症等陽虛症,暑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所謂「小暑大暑,曬死老鼠。」高溫來襲,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動肝火,感到心煩意亂、睏倦乏力、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注意「大暑」的一些禁忌和養生了。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2024年「大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馬、羊、豬,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腸胃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爲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 以下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大暑」開運養生及禁忌:一、食的開運大法:1.飲食宜「以清為補」:「大暑」養生飲食宜「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宜藥粥進補。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選用西洋參、太子參、黃芪;健脾養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藥粥有綠豆粥、扁豆粥、蓮子粥、薏米粥等。2.宜吃三種苦味食物:苦瓜,可清熱解暑,苦菜,可防治貧血,苦蕎麥,可清腸排毒等。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遠離濕熱邪氣,還可預防中暑。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3.宜吃三種瓜類:西瓜,可生津止渴,甜瓜,可清熱利尿,哈密瓜,可緩解焦慮。夏天,酷熱的天氣使人體過度出汗,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吃瓜要適量,不可過量,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4.宜喝三種湯:雞湯,可提高免疫力,冬瓜荷葉湯,可降血壓,綠豆湯,可消暑、除煩惱。夏天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另外,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聖品。5.宜吃薑: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6.忌油膩食物: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7.忌喝冷飲:很多人喜歡以喝冷飲、吃冰品等方式消暑降溫,這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反而會造成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8.忌大量飲水: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會發生熱痙攣。9.忌空腹飲茶:忌空腹飲茶,尤其是腸胃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二、衣的開運大法:忌曝曬:大暑室外溫度高,若長時間曝曬,會造成人體脫水、中暑等症狀,中暑之後,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要穿吸汗排熱功能及輕便舒適的服裝,大太陽底下行走要戴帽子遮陽。三、住的開運大法:1.忌長時間吹空調:夏天使用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同時也帶來"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頭昏、鼻塞、打噴嚏、耳鳴、記憶力減退、乏力等症狀,以及一些皮膚過敏的症狀,例如皮膚發緊發乾、易過敏、皮膚變差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症"或"空調病"。2.忌冷水洗浴: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細孔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身體在燥熱的情況下,突然下到冷水裡,身體受到冷的刺激,會造成不適,一冷一熱更容易得風濕。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洗浴後避風,嬰兒及小孩更需注意。四、行的開運大法:忌熬夜:「大暑」炎熱,容易耗氣,最好能早點休息,不要熬夜。要調整起居,讓睡眠充足,中午應午睡半至一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抵抗力會變差。五、育的開運大法:忌大量勞動:大暑天氣悶熱、潮濕,人體感覺不舒服,容易中暑。因此,要避免過度勞動,同時減少運動量,少出門活動。六、樂的開運大法:切勿急躁:「大暑」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容易心煩意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沸騰索命2/吃感冒、過敏藥竟易中暑 全台1286萬名慢性病患風險也高
連日高溫,體感溫度更是飆破40度,依衛福部統計,台灣6月1日至26日熱傷害就診已達563人,已超越去年整個6月的517人。多位醫生及藥師告訴CTWANT記者,「在極端高溫下,民眾常服用的感冒藥、過敏藥因為會影響排汗,易增加中暑風險」,「慢性病患者血液循環差,高溫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是引發心臟衰竭。」專家們提醒,要注意用藥。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醫師表示,中暑的症狀猶如「溫水煮青蛙」,許多人往往只是覺得熱、頭有點暈,下一秒就已經倒地暈厥,中暑時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橫紋肌溶解,甚至死亡,所以若已覺得不舒服,就要趕快到冷氣房或陰涼處讓身體降溫,若體溫依舊很高,要儘速就醫。根據國健署資料,熱傷害的風險,從輕微到嚴重可分為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和中暑等,又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甚至可能超過30%,「部分藥物會影響排汗功能、或是增加體熱,所以會增加中暑風險!」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舉例,例如感冒或過敏時常吃的抗組織胺藥物,因為會抑制副交感神經,所以會影響排汗。另外如治鼻塞用的麻黃素,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同時增加代謝熱能產生,使體溫上升。中暑時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若沒有及時降溫,死亡率甚至會超過3成。(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另外,根據健保署2022年的資料,全台有1286萬人因慢性病就醫,而這些患者也是中暑高風險族群,因為散熱需要有良好的血液循環,但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疾病、肺部疾病、代謝疾病與精神疾病患者,身體散熱機能較差,再加上長期服用藥物,因此更容易造成中暑。朱柏齡分享案例,曾有一名三總60多歲男性駐衛警,因為天氣炎熱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症狀,還不到熱傷害的程度。但抽血檢查卻發現,腎功能指數已經飆高到一般人的4倍,出現急性腎衰竭的情形。經查原來男子本身有在吃降血壓藥和利尿劑。朱柏齡解釋,天熱會使血管擴張,血壓會比平時更低,但對於平時有在吃降血壓藥的民眾,若吃平常劑量,血壓就會掉得太低,連帶影響腎功能,造成腎臟負擔增加。另外,這名駐院警衛又因心臟病問題,需要吃消水腫的利尿劑,容易導致體內水分不足,增加腎臟負擔。在雙重因素下,才造成男子出現急性腎衰竭的狀況。朱柏齡提醒,服用降血壓藥、利尿劑的患者,天氣炎熱時,可和醫師討論用藥減量,利尿劑則可討論是否停藥,避免因為高溫天氣造成的急性腎衰竭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