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
」 柚子 葡萄柚 中秋節 藥物 心血管疾病台灣335萬慢箋長者 逾半有多重用藥問題
台灣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門診處方28天以上慢箋的長者,從2018年的256萬人,2023年增至335萬人。其中,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從130萬人增至178萬人,增加了36.9%。健保署統計,國人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2018年至2023年,占率從51%提升至53%,即每兩名領有慢箋的長者,就有1人有多重用藥問題。進一步分析去年335萬慢箋長者使用的藥品,降血脂藥最多,達54%,180萬人使用。其次依序為治療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糖尿病的腎素-血管收縮素(51%),以及抗凝血藥(34%)、糖尿病藥(34%)及降血壓的乙型阻斷劑(30%),都是慢性病用藥。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指出,人口老化、醫學進步下,病人年紀一定是越來越大,面臨的問題也相當多。他舉例一名心臟科病人,還需到腎臟科、內分泌科、腸胃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就醫,6科必須回診,無法一天看完,得分散在一周或一個月內,平均一科開立5種藥,領取的藥物共達20~30種。台北市藥師公會顧問、前理事長張文靜分析,多重用藥是高齡社會一定的趨勢。年紀大、患有糖尿病的人,若沒有照顧好,可能會併發腎臟、心血管問題,一些長者因腎功能不佳,沒辦法吃太多蛋白質,將會導致肌肉不足、活動減少,但若都吃澱粉,又會造成血糖問題。張文靜進一步舉例,另一些長者牙齒不好,無法咀嚼,只能吃糊狀食物,長期下來不僅營養不足,還會連帶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年紀越大,健康狀況通常都會越不好,國健署、健保署必須聯手,從營養、運動的方向來改善。
中秋烤肉潮釀「急診腸胃病患暴增」 30歲男子嚴重嘔吐「水都沒法喝」
今(17)日就是中秋節,相信不少人都會趁此機會烤肉歡慶一下,但近日也傳出,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急診室近期接連收治多起因烤肉引發的腸胃炎病例,引發外界關注。急診室主任陳莉瑋醫師表示,每逢中秋前後,急性腸胃炎病例通常會增加一到兩成。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陳莉瑋醫師表示,近日一名20歲女子在參加烤肉聚會後,出現嚴重腹瀉症狀。她不僅食用了烤肉和海鮮,還吃了自製的炒飯和炒麵。結果從當晚開始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症狀,一夜之間竟然腹瀉高達5次,整晚都無法離開馬桶。家人不得不緊急將她送往醫院就診。除此之外,陳莉瑋醫師也提到另一名個案,該名個案是一名30歲男性。他在前一晚參加了中秋節大餐,其中包含生魚片和海鮮。疑似是因為生魚片存放時間過長或海鮮未完全煮熟,他開始出現頭暈、胃痛,並伴隨嚴重的嘔吐和腹瀉。情況嚴重到連水都無法下嚥,甚至吐出了膽汁。他也被緊急送醫治療。陳莉瑋醫師提到,這兩位患者在醫院接受了類似的治療,分別是補充水分、服用止瀉藥和止吐藥,並在留觀後才被允許回家。為了讓民眾能夠安全享受中秋佳節,陳醫師特別提出「一要二不」的飲食建議。首先,食材一定要烤熟;其次,不要混合生熟食物;最後,避免食用烤焦的食物。遵循這些原則,不僅可以預防腸胃炎,還能夠降低致癌物質的攝入。除了烤肉之外,其實柚子也需要特別注意,陳莉瑋醫師表示,雖然柚子是富含纖維的健康水果,但它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影響特定藥物的代謝,如降血壓藥、抗凝血藥和降血脂藥物。這可能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升高,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正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民眾應該諮詢藥師意見,避免在服藥期間食用柚子。陳莉瑋醫師也提醒,如果民眾出現持續的腹痛、嘔吐或腹瀉症狀,不要輕視,應及時就醫。。
破除中秋謠言2/柚子配優酪乳不會中毒 「魔王成分」搭7大藥物才會索命
只要手機收到「柚子配優酪乳、香蕉會中毒」訊息,就知道中秋節要到了。營養師程涵宇告訴CTWANT記者,柚子配優酪乳、香蕉並不會中毒,因為柚子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成分,會干擾人體的CYP3A4酵素,進而產生不良反應,時間長達數天,尤其是服用抗凝血藥物可能會導致腦出血,建議服用「這7大藥物」者不要食用柚子。據事實查核中心調查,2015年中國河北一名3歲女童因胃穿孔而亡,醫師表示在其胃中發現柿子、香蕉、牛奶,因此便有柿子搭香蕉、牛奶會中毒的說法,後來一傳再傳又變成「柚子配優酪乳、香蕉會中毒」。程涵宇表示,柚子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若是腸胃功能較差,容易腹脹或腹瀉,再搭配優酪乳,若有嚴重乳糖不耐症的人就會更覺得肚子不適,但並不是中毒。不過,柚子搭配7類藥物恐會危及健康。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師柯瑩蓮表示,抗心律不整藥物、心臟血管用藥、免疫抑制劑、降血脂藥、抗凝血藥物、抗焦慮憂鬱安眠藥,上述藥物若與柚子同時吃,可能進一步導致藥物血中濃度增加,進而產生藥物不良反應。若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建議諮詢藥師相關注意事項與禁忌,以免誤踩地雷造成藥物不良反應。(圖/報系資料照)柯瑩蓮表示,柚子內含有呋喃香豆素成分,這成分會干擾人體的CYP3A4酵素,CYP3A4酵素是身體重要的代謝酵素,主要存在於肝臟和小腸。當酵素無法發揮作用時,人體分解藥物的速度會減慢,服用的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會延長,導致血中藥物濃度升高,進而可能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發生,例如肝毒性、腎毒性等。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陳志金醫師日前也在臉書上呼籲民眾,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千萬不能吃柚子,「輕則流鼻血、身體瘀青,重則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更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柯瑩蓮提醒,柚子抑制藥物代謝的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2~3天,所以即使吃了柚子後再間隔服藥,也無法完全避免交互作用的發生,因此建議在服用特定藥物期間,還是盡量不要吃柚子,若服藥期間有不尋常的症狀則應立即就醫。
中秋來臨!服「這7種藥」病患吃柚子注意 醫:小心影響藥效及交互作用
中秋佳節將至,柚子是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醫師提醒,柚子不可吃太多,只能淺嚐,尤其有服用抗凝血劑、降血脂藥、降血壓藥、心律不整藥、安眠藥、癲癇藥、免疫抑制劑等7種藥物的人,務必要小心「柚」與「藥」的交互作用。吃了柚子又服藥 易併發交互作用及不良反應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表示,柚子與葡萄柚裡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肝臟內的代謝酵素以及小腸內的醣蛋白作用,會影響藥物代謝。如果同時吃了柚子又服藥,可能造成人體內藥物濃度上升,引發不良反應。而可能與柚子或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的常見藥物包括:抗凝血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鎮靜安眠藥、抗癲癇藥物等。服用藥物者 應詳閱說明或諮詢醫師由於吃柚子後影響藥物的時間,可能會長達二到三天,因此若有固定服用藥物需求,建議避免食用柚子,不可以為吃完柚子隔了一段時間再吃藥就沒有影響。最後,楊晉州主任也提醒民眾,雖然在中秋節最應景的活動就是吃柚子和賞月烤肉,但吃柚子雖好,如果是有在服用藥物的朋友,在食用前還是先詳閱藥品說明書或是諮詢藥師、醫師,確認是否有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服藥期間若有不尋常的症狀也應立即就醫。
中秋節吃柚子應景!醫師警告「這類人」不能吃:嚴重恐出血致命
今年中秋節為9月17日,許多民眾已開始準備購買月餅、柚子要送親朋好友,一起歡慶佳節,但你知道有一部分人不能食用柚子,嚴重的話可能會致命!醫師陳志金昨(2)日在臉書上呼籲民眾,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千萬不能吃柚子,「輕則流鼻血、身體瘀青,重則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更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中秋節將至,大家會吃柚子和月餅應景,醫師陳志金特地在臉書上發文警告病患,「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不宜食用柚子,陳志金解釋,「因為葡萄柚、柚子會減少抗凝血劑的代謝,導致體內藥物濃度上升,效果就像藥物過量一樣!」陳志金表示,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置換、肺栓塞、深部靜脈栓塞、腦中風等病人皆有可能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所以要特別注意。除了抗凝血劑之外,陳志金也列出6項藥物,提醒有在服用的病人們,這些藥物也可能會和柚子有交互作用,包括「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降血壓藥」、「史他汀類降血脂藥」、「免疫抑制劑」、「安眠鎮靜劑」、「抗憂鬱、抗焦慮藥」。此外,陳志金也敬告在洗腎的病人,柚子要少吃,「因為葡萄柚、柚子含鉀量高,易導致高血鉀,引發心律不整!」有網友在底下留言提問,「印象中吃血壓藥也不能吃柚子,不知是否有記錯?」陳志金回答某些血壓藥服用後,的確不能吃柚子,如果不太清楚,請民眾記得向開藥的醫師或藥師諮詢。陳志金醫師提醒大家,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勿食用柚子。(圖/陳志金臉書)
新冠又開始流行了!疫情預計7月達高峰 疾管署:上周門急診破9萬人次
新冠疫情再起,預計7月中旬到達高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親自坐鎮疾管署召開記者會,強調「防疫體系還在」,多項防疫策略都在積極進行。疾管署長莊人祥說,上周健保門急診診斷新冠陽性約9萬人次,到了高峰期可能超過每周10萬人次,但由於已無適法性,不會恢復強制戴口罩的措施。近期有醫師反映新冠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缺貨,莊人祥說明,目前莫納皮拉韋仍有8000多人份,雖然今年3月衛福部傳染病諮詢委員會已決議原則上不再採購,但因應使用需求和疫情上升,已完成2萬人份採購作業,另有2萬人份的開口合約。不過莊人祥提到,莫納皮拉韋在臨床上和WHO都列為「有條件下使用」,全球僅日本給予藥證,在台灣仍屬於緊急使用授權(EUA),今年底就會屆效,待EUA失效或庫存用完後,將逐漸過渡到其他用藥,例如美國和我國食藥署正在審查倍拉維(Paxlovid)用於重度腎功能不全及透析患者。莊人祥提到,莫納皮拉韋預防重症效果只有3成多,倍拉維則有7成多。但臨床上有些醫師或患者擔心倍拉維的交互作用,因此希望開立莫納皮拉韋,莊人祥表示,相信醫師臨床上都有裁量,疾管署也和醫師公會溝通,未來在病例中加入開立莫納皮拉韋的理由,未來會做評估,讓大家更謹慎開立這個藥物。疾管署27日舉行「COVID-19抗病毒藥物處置議題」臨時記者會,衛福部長邱泰源(見圖)出席。(圖/中國時報記者劉宗龍攝)莊人祥也分享自己高齡9旬母親的經驗,當時使用心律調整器、抗凝血劑、心臟病和降血脂藥物,剛好都是倍拉維的使用禁忌,當時他也認為只能用莫納皮拉韋,但經過和醫師討論,由於倍拉維的療效較好,醫師認為只要慢性病藥物暫停幾天就好,最後開立了倍拉維,讓媽媽順利康復。另外,有部分縣市傳出倍拉維也缺貨,莊人祥強調,國內至少還有3個月用量,今年9月以前還會再來一批。目前倍拉維已取得藥證,屬於處方用藥,民眾如有自費需求,亦可請醫師開立處方箋,向該公司通路購買。近期疫情上升,預估在7月中旬達到高峰。莊人祥指出,這是Omicron第六波疫情,已經超過今年初的第五波的高峰,目前還在上升,但預估不會超過去年的第四波。國內上周併發症住院個案約800多例,預估在高峰時會達到每周1000多例,至於整體感染個案,上周健保門急診診斷新冠陽性約9萬人次,到了高峰期可能超過10萬人次,提醒高風險病人及早就醫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至於口罩令是否可能重啟?莊人祥說,目前疾管署建議進醫院戴口罩,先前強制戴口罩是因為第五類傳染病,但現在已經沒有了,因此不會恢復到過去的強制措施,但各醫院可以自行規定是否要求民眾入內須戴口罩。
壞膽固醇太可怕!破壞全身血管、加速腎老化 醫曝7招改善
許多人都會說膽固醇太高不好,但事實上,膽固醇也有好壞之分,其中壞的膽固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諸如運動不足、高壓、肥胖、吸菸等都可能是壞膽固醇升高的危險因子。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指出,壞膽固醇不僅會破壞全身血管、加速血管老化,還會大幅提高中風、心血管疾病與腎衰竭、間接性跛足的風險。洪永祥日前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分享道,壞的膽固醇會聚集在血管壁,使血管彈性變差,造成粥狀硬化,也意味著將破壞全身血管,加速血管老化速度,大幅提高中風、心血管疾病與腎衰竭、間接性跛足的風險。「血管年輕你的全身器官就年輕。」洪永祥進一步建議,無論有沒有慢性病,40歲以前一定要控制到100mg/dL以下才是及格,若能控制到70mg/dL才是理想的抗老化逆轉血管健康目標值;若身體已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腎衰竭等慢性病及格標準要控制到70mg/dL,若能控制到55mg/dL才是理想標準。對此,洪永祥也提供7個方法,能夠有效降低壞的膽固醇:1.飲食: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2015-2020飲食指南」,需要減少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的攝取,而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油與植物油,則有助降低血膽固醇值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並建議多吃高膳食纖維食物,如全穀根莖類與五顏六色蔬果,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添加糖的攝取。2.運動:研究顯示,運動有助降低壞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並增加好膽固醇,建議每週5天、每天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3.維持健康體重:過重或肥胖的高膽固醇患者,可藉由控制體重改善健康。研究顯示,肥胖、過重的成年人在減掉3至5%的體重之後,壞膽固醇有所下降,同時好膽固醇也上升,建議的減重幅度為6個月減少5至10%的體重。4.管理壓力:研究指出,慢性壓力也可能增加壞膽固醇並減少好膽固醇,而包括瑜珈、靜坐、冥想、唱歌、泡澡、按摩、接近大自然等,都是抒壓的好選擇。5.戒菸:抽菸不僅使脂肪代謝惡化,更會加速血管內皮細胞發炎與粥狀動脈硬化進行。6.降血脂藥物:很多人都會拒絕服用降血脂藥物,但據研究顯示,使用他汀類藥物降低低密度膽固醇,能有效減緩腎功能惡化,而這類藥物還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能減少腎臟炎症和氧化壓力,進一步保護腎功能 。7.雙重過濾血漿離析術(血液淨化):是一種比較侵入性的降膽固醇治療,用於部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類似血液透析的過程,藉由機器像是大掃除般濾除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1次進行2至3小時,可清除掉約70%的低密度膽固醇。
食安連環爆3/日本紅麴風暴釀4死 燒到台灣?食藥署坦承使用同批原料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風暴持續擴大,截至29日已有4人死亡,114人住院。台灣也傳出疑似案例,高雄一名70歲婦人去年3月開始服用大醫生技的「紅麴膠囊」,2個月後出現急性腎臟病需洗腎,食藥署表示婦人服用的紅麴膠囊是使用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是否因此導致腎功能惡化,仍需進一步釐清。另外,日本知名味噌製造商「丸米」也傳出疑似混入蟑螂殘骸,台灣也有相關產品輸入,邊境也採檢到一批日本秋刀魚乾含有一級致癌物,已全數退運銷毀,未流入市面。小林製藥在28日舉辦的股東大會上坦言,去年4到12月生產的紅麴產品中,可能混入了「未知成分」,因此導致使用者出現腎臟疾病。根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29日表示,小林製藥紅麴保健品中驗出的不明物質為軟毛青黴酸,是青黴菌中衍生而出的天然化合物。目前不清楚產品為何會含有這種物質。而這種物質具有抗生物質的特性,「毒性相當高」且效果幾乎可以到抗瘧疾的程度,目前仍不知道如何影響腎臟。根據富士電視台報導,一位45歲男性因膽固醇高,從今年1月起每天服用小林製藥的紅麴保健食品,2個月後再抽血檢查,竟發現腎功能急速惡化,被醫師告知「如80多歲老人的腎」。日方目前已有26家業者、49項產品啟動自主回收。我國食藥署也指出,國內有兩家業者進口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其中「三合興產驗股份有限公司」由新北市衛生局預防性封存紅麴原料共405.7公斤;「和司特股份有限公司」由台中市盤點其39家下游業者及少量自用,總計3120公斤已預防性下架。包含上述2家業者在內,目前共有31家業者自主通報使用到相關紅麴原料提供消費者「退換貨服務」。由於部分產品有不同批號或製造日期,目前總共123件產品啟動預防性下架,食藥署已將資訊公告在官網,提醒民眾避免食用或購入。(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2919)。紅麴屬於發酵食品,是利用蒸熟的米飯經由紅麴菌發酵所製成。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紅麴菌的代謝物天然紅麴色素、水解酵素等等,被認為能降膽固醇、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成為受歡迎的保健食品。但紅麴發酵過程中也容易遭橘黴素汙染。藥師沈采穎表示,如果大量吃下橘黴素超標的紅麴,可能會損害肝臟、腎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許多民眾吃紅麴產品的目的是降血脂、降膽固醇,但其實應該先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如果效果不佳再用藥物控制,例如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沈采穎說,研究顯示,藥物能降低38%的高血脂,而魚油只能降低3.4%的高血脂、薑黃是1.3%、紅麴是6.6%,相較之下,保健品的效果並不好。食藥署指出,國內有兩家業者進口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分別是「三合興產驗股份有限公司」、「和司特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皆以預防性封存與下架。(圖/台中市食安處提供)顏宗海則提醒,紅麴產品基本上是安全的,但如果民眾有服用慢性病藥物,就要當心,因為紅麴產品跟很多藥物會有交互作用,會增強藥的濃度,例如紅麴產品不能跟Statins的藥一起吃,否則容易導致肝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其他一些降三酸甘油脂的藥物也不能和紅麴產品一起吃。日本食安問題連環爆,知名味噌製造商「丸米」也傳出疑似混入蟑螂殘骸,緊急回收10萬多件商品。食藥署3月26日證實國內有輸入同製造廠的味噌產品約3.25公斤。食藥署指出,依《食安法》第7條第5項規定,將請業者落實自主管理與自主通報。同樣在3月26日,食藥署公布的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當中,也有一批從日本進口的秋刀魚乾,被驗出一級致癌物苯駢芘超標,達80.6µg/kg,超標近40倍,全數50公斤,依規定退運銷毀,未准予進入國內市場。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業網購或出國時,應避免購買以上產品,也要避免食用。
用藥當心肝損傷 身體出現11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吃藥治百病,仍有一定機率導致身體負擔。1999年至2024年1月的藥品不良反應通報數據顯示,肝膽疾患就佔當中的204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主任謝右文指出,一旦出現「全身疲乏」、「食欲減退」、「噁心嘔吐」、「茶色尿」、「灰便」在內等11個症狀,恐是藥物性肝損傷狀況,建議儘速就醫檢查。根據1999年至2024年1月統計的藥品不良反應通報,肝膽疾患就有204件,比例達到全部案件的8.59%。謝右文提醒,一旦出現「全身疲乏」、「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右上腹疼痛不適(肝區疼痛)」、「茶色尿」、「灰便」、「黃膽」、「搔癢症狀」、「淋巴腺病」、「脾臟腫大」、「關節炎」等症狀,就需留意恐有藥物性肝損傷狀況。謝右文說明,造成藥物性肝損傷成因分為體質性因素、藥物因素,其中體質性因素包括人體藥品過敏、藥品代謝異常、酒精影響藥物代謝等關鍵因素;藥物因素包括藥品特性,或者藥品代謝的產物對肝具有毒性,而且服用的藥品劑量、常見的止痛藥如普拿疼成分的乙醯胺酚,都有相關風險。民眾若為「高齡」、「長時間常服用多種藥品」、「肝功能不佳者」、「慢性B型、C型肝炎帶原者」、「慢性酗酒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6類族群,用藥也需特別留意藥物性肝損傷。藥害救濟統計資料指出,常見造成肝損傷的藥品包括「抗結核藥(如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Ethambutol、Rifabutin、Rifapentine)」、「抗黴菌藥(如Terbinafine)」、「抗生素(如Co-trimoxazole)」、「抗癲癇藥(如Valproate)」、「降尿酸藥(如Allopurinol)」、「降血脂藥(如Atorvastatin、Fenofibrate)」、「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 (如Etoricoxib)」、「抗甲狀腺藥(如Methimazole)」、「抗發炎和抗風濕藥(如Sulfasalazine)」等,且有超過6成肝膽疾患救濟案例年齡在50歲以上,大多罹患多重慢性疾病,服用藥品繁雜,用藥容易發生藥品交互作用,造成肝損傷。食藥署提醒,民眾用藥期間若有食慾不振、全身虛弱、疲倦、噁心及茶色尿等症狀,可能是肝損傷警訊,應當儘速就醫檢查。
吃降血脂藥恐引發失智? 神經內科醫師曝真相
高雄讀者蔡先生來函詢問,聽說吃降血脂藥會引起失智,我長期服用,發現最近容易忘東忘西,是降血脂藥引起的嗎?來看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兼任主治醫師游家銘怎麼說。游家銘表示,國外研究報告確實發現Statin類的降血脂藥,具有輕微使患者血糖略升,及記憶力減退現象,但目前臨床觀察,Statin類降血脂藥引起記憶力減退的程度不會很嚴重。若血脂很高,有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靠飲食控制及運動等方式,無法使血脂降到安全範圍者,和醫師討論服藥與不服藥的利益得失後,若發病風險高,建議還是繼續服藥較安全。但若血脂控制得不錯,可和醫師討論,考慮是否可減量或暫停一段時間,改用飲食控制及運動,來輔助血脂控制。Statin類降血脂藥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抑制HMG-CoA還原酶,減少肝臟合成膽固醇來降低血脂肪,目前常用的降血脂藥,有6、7種以上都是這類藥物。要提醒的是目前市面上有些食療降血脂,如紅麴等的作用和Statin類降血脂藥相近,可能會有類似記憶減退問題,食用要小心。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魚油這樣吃最好! 專家曝4種「會出事搭配」:沒效又傷身
魚油富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Omega-3」,有調節血脂、抗發炎、降血壓等作用,成為不少人家中必備的保健食品之一,若想讓它發揮最佳保健效果,也要注意應該怎麼吃、什麼時候吃,並且勿與鈣片、抗凝血藥物等一同食用,否則可能沒效又傷身。藥師廖偉呈指出,魚油無論是早上或晚上吃都沒有差異,只要注意在飯後吃,並且搭配油脂併用,更能提高吸收度;而關於「要不要咬破」的問題,取決於該產品膠囊是否有特殊設計,若為腸溶劑型膠囊建議別咬破,一般膠囊則因為能於10至20分鐘就可完成溶解,因此咬破與否不會影響吸收率。而除了吃的時間以外,廖偉呈提醒,每天按時補充、持續保持體內Omega-3濃度,其實才是發揮於油保健效益的最佳方法。另外,營養師劉雅惠提到,服用魚油時應避免「這樣吃會出事」的4種組合,首先是減重的保健食品,像是強調包覆油脂或排油的類型,尤其甲殼素、洋車前子、幾丁聚醣等成分將會吸附油脂,意味著也會把魚油排出去,吃了等於沒吃。再者如紅麴、納豆、蚓激酶等降血脂、抗血栓的保健食品,就有個案出現過凝血功能異常,於手術時發生血流不止的狀況;而鈣片這類食品,當油脂跟鈣片在高溫強鹼下,便會產生皂化反應影響吸收;最後,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肝素(Heparin)及華法林(Warfarin)等抗凝血藥物,一起吃則會增加出血的風險,要特別注意。對此,藥師花逸修也補充,魚油是由魚類萃取,若加工技術不佳易殘留過多魚腥味,容易使人感到噁心、打嗝有魚腥味,因此建議避免同時服用大量魚油,改為可分次服用,並選擇經過較佳的萃取技術的高品質魚油,或以同樣富含Omega-3的藻油代替,都能大大減少、避開魚腥味。
大腸直腸癌「三多」特色 AI「三段五級」精準防治
大腸直腸癌具有「三多」特色,包括慢性病多階段歷程「多相病程」、不同原因導致各階段疾病的「多因精準」,以及個人客製化治療的「多元介入」。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探討大腸直腸癌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並藉由動態效益評估進行滾動式調整與監視,再結合大數據和數位資料應用於「三段五級」防治工程,達成智慧精準健康防治。▲大腸直腸癌具有「多相病程」、「多因精準」,「多元介入」之三多特色。(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5旬老煙槍又肥胖 差點大腸癌中標一位55歲中年男子每天抽菸,菸齡長達20年,且長期喝酒又肥胖,有代謝症候群、糞便潛血濃度100ng/ml,中度基因變異,醫師判斷罹患大腸癌危險分數達42分,5年內罹癌危險性12%!經由科學檢測與評估,改變生活型態、戒菸戒酒、減重降血脂,糞便潛血濃度降至100ng/ml,危險分數下降至32分,5年內罹癌危險性僅剩3%。▲大腸直腸癌與多項影響因子相關,且具有多階段疾病進展。(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個人化「三段五級」預防架構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教授嚴明芳表示,大腸直腸癌從正常轉變為癌症,病程中會出現「腺瘤」階段,腺瘤階段時間很長,故能藉此介入;每一階段有許多原因影響疾病進展,每一種原因都能以不同措施預防,因此藉由不同階段滾動式調整,可達到最精準、最有效的介入。利用大數據與數位化方法,與「三段五級」預防策略結合,提供精準預防措施。▲AI結合「三段五級」預防策略,提供大腸直腸癌精準預防措施。(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初段預防:健康階段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或使用化學藥物預防,甚至基因編輯等方法達到初段預防目的。次段篩檢:在大腸直腸癌出現前的亞健康階段,也就是已有疾病發生,但尚無症狀,這個階段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進行次段預防,檢測是否有腺腫或早期癌症。末段預防:在最後疾病期目標要遏止疾病惡化,針對侵襲癌或是遠端轉移,透過手術、達文西微創手術、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進行末段預防。個人化篩檢 可減少臨床負擔及過度診斷嚴明芳表示,大腸癌不同疾病階段有不同原因,關於多相病程疾病,首先最重要的是開發評估模式,藉由過往文獻、資料、實證資料,建構整體疾病生態系,在這個生態系中,針對每一個不同個體進行危險分層,設計不同介入方式,進行結果評估與成本效益分析。以大腸直腸癌為例,從正常到腺瘤至發生癌症,不同病程面相都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各種風險因數,如生活習慣、基因變異等資料,可利用這些資料建立風險分層分數,像是性別、生化指標及糞便潛血濃度等,提供個案風險指數。計算風險分數後,便能設計個人化介入措施,如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等,評估介入措施後的風險分數是否改變,以評估介入措施效益。接著,透過個人風險分數進行風險分層,進而提供不同篩檢間隔;如此一來,可降低臨床負擔以及過度診斷問題。舉例來說,大腸直腸癌篩檢具成本效益,若以百萬人規模來評估,每年進行1次化學法糞便潛血篩檢,比起不提供任何介入措施,約可拯救30000壽命年。特別要注意個人化精準介入措施,與每年1次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相比,可拯救壽命年相近,但成本更低,如上述提到個人化精準介入,可降低臨床負擔。 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三段五級防治工程-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柚子熱量高嗎? 營養師讚「高纖維助排便」:這3族群別吃
中秋節連假來臨,不少人會食用月餅和柚子來歡慶佳節,但也不免擔心著熱量的問題。對此,營養師李婉萍就指出,1顆如同女生手掌大的柚子只有140大卡,大概如同半碗飯的熱量而已,並不算高,還有豐富的纖維能促進排便。不過,仍有3族群應該特別小心,食用前應先詢問醫師。李婉萍於25日在臉書粉專分享到,之前聽到有人和她說「吃柚子很胖」,但仔細去看柚子的營養成分,1小瓣35克,熱量約12卡,並有0.5克纖維,一般老欉柚子熱量僅140大卡而已;並且,柚子的水分高,吃2瓣就等於吃下1米杯煮熟的高麗菜,又不會像其他高纖維的食物硬梆梆很難咬,中秋節就可以選擇吃柚子來解膩、加速排便順暢。李婉萍提到,柚子除了高纖維、高維生素C外,也含有鈣質、檸檬酸等營養素,適合當作飯後水果,雖然大部分的民眾都可以安心食用,但有3個族群要格外小心:1.腎臟病友:柚子的含鉀量較高,腎臟功能受損會較難代謝過多的鉀離子。2.服藥中的人:由於柚子裡有呋喃香豆素成分,可能會導致藥物血中濃度過高,特別是有服用如降血脂藥、降血壓藥、鎮靜安眠藥、抗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藥、抗癲癇藥的人,要更加注意並詢問醫師。3.消化系統欠佳的人:柚子有很多的纖維和水分,消化系統虛弱的人吃太多柚子可能就會拉肚子。
柚子可和10類藥物成交互作用 醫指「間隔2小時」也不行:嚴重恐致命
今年9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除了月餅,柚子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腎臟科醫師陳佑丞提醒,柚子的營養價值極高,仍要特別留意其與抗凝血劑、降血壓藥、鎮靜安眠藥在內等10類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有人或許以為「間隔2小時服用」就算安全,但為避免產生危及生命的副作用都應禁止。陳佑丞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分享,民眾所吃的柚子的營養價值極高,果肉帶有包含維生素C、鉀離子、鈣、磷在內等各種營養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檸檬的1.5倍,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消化,可以說是「百果之王」。然而,他引述國民健康署指標,建議一天應當攝取2份水果,一份柚子約是160公克至165公克,相當於5瓣柚子果肉的重量,若將一顆柚子全部吃下,小心攝取超標。陳佑丞指出,每100公克的柚子含有132.3mg的鉀離子,換算成每份柚子(5瓣),約有215mg的鉀離子,因此隨便吃個兩份(10瓣),鉀離子就超標了。因此他還提醒,有在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務必留意。值得一提的是,也要特別注意柚子與多種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陳佑丞說明,柚子與葡萄柚皆屬芸香科柑桔屬的水果,成分都含有呋喃香豆素 (Fluranocoumarin) ,此會抑制小腸及肝臟的代謝酵素CYP3A4,導致藥物代謝下降、血中濃度上升;也會抑制腸道中的P-醣蛋白 (P-glycoprotein),使得藥物無法排除,而在如此加乘作用之下,就會導致體內藥物濃度過高,一旦作用時間過長,則將出現危及生命的副作用。對此,陳佑丞列舉一些常見且與柚子、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的10類藥物,包括抗凝血劑(Rivaroxaban、Apixaban)、抗血小板藥物(Clopidogrel(保栓通)、Ticagrelor(百無寧))、抗心律不整藥物(Amiodarone(臟得樂)、Dronedarone(脈泰克)、Quinidine(奎尼丁)、Propafenone(律諾))、降血壓藥(Amlodipine(脈優)、Felodipine(普心寧)、Nifedipine(冠達悅、壓達能)、Verapamil(心舒平))、降血脂藥(Atovastatin(妥寧、立普妥)、Simvastatin(素果)、Lovastatin(美乏脂))、鎮靜安眠藥(Diazepam(煩可寧、樂平片)、Midazolam(導眠靜)、Triazolam(酣樂欣)、Buspiroene(克煩)、Quetiapine(思樂康))、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新體睦)、Tacrolimus(普樂可復、安瑞福)、Sirolimus(斥消靈)、Everolimus(癌伏妥))、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癲通))、攝護腺肥大用藥(Silodosin(優列扶)、Tamsulosin(暢利淨、活路利淨))、促腸胃蠕動藥(Domperidone (癒吐寧)、Cisapride(西沙必利))。 (圖/翻攝自臉書/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最後,民眾也許好奇,柚子與藥物「間隔2小時服用」是否安全?陳佑丞續稱,葡萄柚或柚子抑制藥物代謝的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2、3天,縱使間隔2小時服藥,也仍無法完全消除安全疑慮。他以研究說明,喝一杯240cc的葡萄柚汁,影響藥物代謝長達72小時,所以為了安全,理應盡量避免用藥同時服用葡萄柚或柚子,「如果真的想吃,淺嚐一兩瓣還算安全,太多就不建議!」
猝死不分年齡「65歲前後僅差3%」 高血脂患者風險增3倍
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結果,國內十大死因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這四種疾病直接或間接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態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18 歲以上成年人,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脂,而造成血管阻塞的主因之一,便是高血脂以及其延伸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健保署長石崇良也指出,近十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病人數持續增加,其中,高達79%源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據108年其延伸的住院醫療費用約佔健保支出10%、將近638億元。所幸,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約80%心血管疾病可以預防,提升國人對高血脂的病識感與血脂數值的重視刻不容緩。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柏勳表示,許多中壯年族群存在「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是長輩才會有的疾病」的迷思,但事實上絕非如此,檢視各年齡層的心臟疾病死亡比例,更發現驚人的結果,25至64歲的青壯年、中壯年族群,其死亡比例竟與65歲以上長輩激似、僅相差3%左右。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暨成大內科部部主任劉秉彥指出,高血脂病人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為健康民眾的3倍,而主要原因就是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多。低密度脂蛋白如同亂丟垃圾的壞人,會把膽固醇丟在血管壁上,隨著「垃圾」越來越多,血管便會變得越來越狹窄。隨著可以通過的血液變少,體力變差、頭暈嗜睡等症狀便會接踵而來,血管堵塞的機率也會隨之增加,且「堵哪裡,壞哪裡」,若堵塞在心臟血管,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在腦內,會造成腦中風;出現在周邊動脈,則會造成周邊血管阻塞等。除此之外,其他三高疾病、脂肪肝、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會有所增加。黃柏勳說,每年定期篩檢、了解自身血脂數值是血脂控制最關鍵的第一步。然而,我國高血脂診斷率僅有52%、僅半數國人知道自己罹病,對比同為三高的糖尿病與高血壓,前者診斷率高達77%、後者也有63%。放眼亞洲地區,更是遠低於日本的80%、韓國的63%。在血脂控制想要贏日、韓,國人仍需努力。劉秉彥秘書長進一步提醒,許多長輩會誤以為服藥對身體健康不好,用保健食品降血脂即可,但事實上,約7成5的膽固醇問題是源於基因影響,僅有2成5與飲食有關,保健食品對控制血脂的成效有限,若誤信偏方,還可能導致肝功能變差,健康、經濟都受全面衝擊。黃柏勳指出,想要擊退高血脂的陰霾,先了解自身血脂是最重要的事。若忘記自已血脂數值或控制標準,只要打開《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即可快速檢視相關數值與衛教資源。根據過往經驗,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療程展開一年後,高達三分之一的病人中斷服藥;兩年後,更有超過一半病人放棄治療。提醒民眾,若對療程有任何疑慮,也切莫聽信偏方或中斷治療,透過與醫師配合,才能奪回人生主導權,享受暢心無阻的「心」健康。
每年65萬人創傷性腦損傷! 「降血脂老藥」成治療新曙光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台灣每年約有65萬創傷性腦損傷案例,其中約10萬人為中重度腦損傷,倖存者長期後遺症嚴重,包括神經功能受損及認知功能障礙等,失智症風險亦高於一般人4倍以上,但目前仍缺乏治療藥物。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林秀芳與研究團隊以「老藥新用」策略,發現降血脂藥「普羅布考」(Probucol)有促進神經可塑性及神經發育之特質,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突起之生長,獲刊於國際知名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創傷性腦損傷極度不可逆 目前仍缺乏治療藥物國衛院副院長陳為堅表示,創傷性腦損傷泛指外力撞擊所造成的腦部傷害,常見於交通事故、摔倒和暴力事件等。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陳倩玫說明,創傷性腦損傷可能導致長期後遺症包含頭痛、暈眩、嘔吐、感覺障礙等神經功能症狀,及注意力不集中、記憶障礙、失智、失語等認知功能障礙;住院復健患者5年預後僅26%改善,另有22%不變、30%惡化與22%死亡。▲台灣每年約有65萬創傷性腦損傷案例,其中約10萬人為中重度腦損傷,倖存者長期後遺症嚴重。(圖/國衛院提供)頭部遭外力撞擊當下,除了局部腦神經細胞死亡,更恐造成腦神經網絡大範圍受損,包含瀰漫性軸突損傷、神經樹突退化、和突觸消亡等。但成年人大腦神經元新生能力及可塑性有限,若由其他未死亡之神經細胞來產生替代作用,也需要修復軸突和樹突,並重組腦神經網絡,速度緩慢,難見明顯功能性改善。因此,尋找及研發藥物刻不容緩。腦壞死區域減小、神經功能改善 成果登國際期刊林秀芳研究團隊以老藥新用策略,尋找可促進神經再生的臨床藥物,並探討其擴大應用至創傷性腦損傷的潛力。降血脂藥普羅布考是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藥物,研究團隊於離體細胞實驗發現:普羅布考有促進神經可塑性及神經發育之特質,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突起之生長。▲在創傷性腦損傷之動物模式中,降血脂藥普羅布考可促進大腦神經新生及神經可塑性,可改善創傷性腦損傷,降低神經及認知功能障礙。(圖/國衛院提供)研究團隊於小鼠模式發現:在腦損傷後給予普羅布考,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之表現增加,新生神經細胞及增殖中之神經前驅細胞增加一倍,腦壞死區域減小33%;腦神經網絡修復及重組亦受到促進,壞死腦區四周神經樹突及突觸皆大幅增加,並和腦損傷後運動功能成正比,顯示普羅布考可透過促進腦神經可塑性,改善腦損傷後之神經功能。同時,普羅布考也可以降低腦損傷所引之認知障礙,記憶功能大幅改善,有望降低倖存者罹患失智症之風險。此研究成果於今(112)年6月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本項研究於小鼠模式發現降血脂藥物普羅布考可促進腦損傷後腦神經再生及可塑性,可改善腦損傷造成之神經及認知功能障礙,如未來於臨床試驗建立合適人體的劑量及療程,將有望擴大應用於創傷性腦損傷之治療。陳倩玫指出,這項研究為「老藥新用」,有助省下研發新藥的大量成本,讓藥物更快速且安全的應用於患者。不過根據現階段研究顯示,若創傷後3-7天才給藥,效果較為不明顯,因此需把握黃金用藥時間;且先前研究指出,若腦神經短時間發展太多,可能會促進癲癇,因此仍需要更多臨床資訊。 研究論文全文之網址:https://bps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bph.16157
30歲男「1週頭痛3、4天」竟是高血脂作祟 醫揭:消瘦者也可能罹患
一名30歲男子中學開始就會莫名頭痛,後因年紀增長、工作壓力變大,一週大概有3、4天症狀都在發作,赴醫查出血脂過高。所幸他接受減重手術與吃降血脂藥物,肥胖及困擾多年的頭痛得以改善。外科醫師陳榮堅表示,高血脂易致血管破裂,甚至中風、猝死,身材消瘦的人也可能患有此病。陳榮堅臉書粉專、個人網站透露,身材較胖的30歲男子,中學開始容易頭痛,隨著年紀增長、工作壓力變大,一週大概有3、4天症狀都在發作,經測BMI指數為40,血壓跟血糖雖是正常範圍,但標準在150以下的三酸甘油酯數值,卻被測出1200。之後男子吃了降血脂藥物,過了1週頭痛症狀改善許多,三酸甘油酯數值也從1200降到300、400左右,並動減重代謝手術,術後肥胖及困擾多年的頭痛也都消除了。為何高血脂會引起疼痛?陳榮堅表示,若當血脂升高,會使血管內壁發炎反應, 所以有些頭痛、脖子痛、肩膀痛,其實都是高血脂導致,一旦高血脂久了就會造成血管硬化、血管破裂等問題,嚴重可致心肌梗塞、中風,甚至猝死。此外,高血脂患者並不一定很胖。陳榮堅提到,也有身材消瘦的人,三酸甘油酯數值曾被測出 7、800,且當數值飆到500以上,就有脖子痛、肩膀痛等症狀。患者後經用藥,三酸甘油酯降到2、300,症狀也改善很多,而該患者的高血脂與其家族遺傳有關。
為減重不吃早餐或攝取太少油脂 當心膽結石找上門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昨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合作舉辦「今年超了沒?」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由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家洪弘昌醫師與肝膽腸胃科賴馨吾醫師及南投縣西醫診所協會理事長詹建盛醫師親自為民眾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守護民眾的健康。接受腹超檢查 才發現膽結石由於內臟的感覺神經較不明顯,因此初期症狀不明顯也不易察覺,大多靠意外發現病灶。民眾黃先生表示,妹妹透過醫院公告幫忙報名,此次是第一次檢查,發現有膽結石症狀,後續會返診追蹤;另一名陳小姐已經超過五年沒接受檢查,此次夫妻一起報名,發現有輕度脂肪肝現象,回家後會重新調整作息與飲食,覺得該活動讓自己更重視自身與家人的健康。對於民眾有膽沙或膽結石的狀況,經過關心就發現許多人為了減重或養生而不吃早餐或只吃生菜。對此,洪弘昌院長表示,膽結石患者女性多於男性,不過近年隨著飲食習慣改變,男性患者也有增加的趨勢;因肝臟製造的膽汁會儲存在膽囊中,吃含有適當油脂的食物有利於膽汁排出,若空腹過久,尤其是過了一晚再加上隔日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上升沉澱而形成膽沙、膽結石或是刺激膽息肉產生。脂肪肝轉肝炎 嚴重恐變肝癌詹建盛理事長指出脂肪肝是三酸甘油脂在肝臟內的細胞質內形成白色泡狀類的堆積,台灣大約有20-40%的民眾有脂肪肝,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一般不會有明顯症狀。但可能會轉為脂肪肝炎甚至形成肝硬化等風險,甚至病變為肝癌的可能,因此不可大意。適度的運動跟均衡飲食相當重要,目前沒有藥物對脂肪肝有確定的療效,不過降血脂及降血糖的藥對於降低脂肪肝有正向的幫忙。洪弘昌院長提醒,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重要性,事前預防及篩檢,能夠即早發現病灶,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颱風天別只吃泡麵!營養師大推「12款耐放蔬菜」:在家也能提升免疫力
中颱卡努來勢洶洶,雙北、基隆、宜蘭等4縣市宣布今(3日)停班課,不少民眾昨天一得知放假消息後,紛紛湧入各大賣場搶購泡麵、罐頭、生鮮蔬果、肉類等物資,貨架商品全被掃空,不過菜類大多容易放到壞,讓家庭主婦們不敢多買,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也推薦12種「耐放又營養」的蔬菜,颱風天在家也能健康吃。營養師高敏敏推薦12種「耐放又營養」的蔬菜,颱風天在家也能健康吃。(圖/翻攝自高敏敏臉書)以下為12種耐久放蔬菜:1.高麗菜鮮甜的十字花科蔬菜,無論炒菜或煮湯都適合,還能幫助打擊身體自由基、降發炎。2.青花菜消化後產生的「吲哚」物質,不僅能幫助細胞修復,更能降低致癌機率。3.洋蔥辛香類的食材能幫助強化免疫系統,簡單炒蛋就很美味。4.玉米筍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有助減少3C藍光對眼睛的刺激,玉米筍的熱量低、纖維高,單吃就很爽口。5.甜椒富含植化素、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有效維持粘膜健康、提升防護力,建議攝取不同顏色的甜椒來獲取多種營養。6.大黃瓜、小黃瓜含水量超高的瓜類蔬菜,能使肌膚水嫩Q彈,具礦物質鎂可幫助放鬆心情,大黃瓜煮湯、小黃瓜涼拌、直接食用或炒菜都很適合。7.紅蘿蔔、白蘿蔔紅蘿蔔鞏固黏膜健康,白蘿蔔屬十字花科蔬菜,能抑制自由基、保護細胞,一起料理美味加分。8.黑木耳 、白木耳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助排便,炒菜、煮甜湯都好吃。9.四季豆豐富膳食纖維幫助排便順暢、維持腸道健康,餐桌上曝光率超高。10.大白菜口感軟嫩鮮甜,膳食纖維幫助降血脂、清血管。11.冬瓜豐富鉀離子減少鈉含量囤積,促進排尿、消水腫。12.香菇富含大量多醣體、維他命D,全面提升保護力,幫助人體遠離病毒威脅。對此,高敏敏也提醒民眾,採買並不代表要大量囤貨,而是在不方便出門之際,還能吃的安心、健康,因此買對東西、適量購物才是重點。
陳喬恩「葡萄柚減肥法」10天狂甩3公斤 但吃「這7藥物」恐引副作用
網路上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水果減肥法,而日前女星陳喬恩也透露了她的瘦身小妙招,藉由「葡萄柚減肥法」讓她在10天掉了3公斤,堅持2.5個月後還共甩掉23公斤。不過,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雖然這種方法確實能快速減肥,但可能造成營養失衡、復胖機率高,並且若是服用一些特定藥物,更會導致副作用的產生。據陳喬恩公布的減肥菜單,她每餐都需要食用半個葡萄柚,早餐是搭配2顆雞蛋和2塊培根、午餐選擇沙拉和肉類、晚餐則為魚或肉以及沙拉或蔬菜(綠或紅色),除了葡萄柚外都沒有限制分量,並且要連續12天才可休息2天。對此,高敏敏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雖然這種方式可以快速瘦身,但她自己有點不喜歡,除了容易營養失衡(缺少澱粉攝取)外,復胖風險也會提高,甚至可能較減肥前還胖,若是真的想嘗試,則建議可選擇熱量低的和風醬、油醋醬來搭配沙拉,烹煮也最好以原型食物去料理,將培根換成雞胸肉、雞腿肉等,並運用蒸煮烤煎的方式來處理。另外,高敏敏也提醒,若有服用以下7種藥物,則不適合這種「葡萄柚減肥法」,並可能引起副作用的產生,包括:降血壓藥(容易頭痛、臉紅、低血糖)、降血脂藥(容易肌肉痠痛、肌肉病變)、抗栓塞藥(會增加藥物濃度一半以上)、抗癲癇藥(會增加血液濃度,易造成不適)、免疫抑制劑(容易造成嘔吐、頭重腳輕、腹痛、腎毒性)、抗心律不整藥(影響藥物控制心跳速率)、抗組織胺(會增加心臟不良反應)。高敏敏解釋,因為柚子、葡萄柚等水果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這種成分會使得藥物分解速度減慢,如同過量用藥一樣產生副作用,所以建議服用這些藥物期間,要盡量避免攝取柚子、葡萄柚類,才不會造成非必要的食物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