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任醫師
」 中醫舌頭麻、食慾差又沒精神當心是更年期! 中藥針灸調理緩解不適
53歲黃女士最近看到食物想吐、食慾不振、全身無力沒精神。舌頭有麻刺感半年,吃東西時味道變差,於西醫看診檢查後,表示無特別異常。經過一段時間,狀況仍沒有緩解,於是尋求中醫協助,經中醫調理後,食慾改善能吃得下食物,味覺變化減輕,也比較不易疲倦有體力能出門走走。精神不濟脾胃虛 中醫治療精氣神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表示,黃女士精神較緊蹦伴隨疲憊,四肢稍冷,舌診稍胖有津,寸脈較弱、關脈較弦,中醫證型上屬於脾胃虛寒伴隨心陰不足。治療上給予小建中湯、甘麥大棗湯加上蒼朮、厚朴、陳皮、黃耆、何首烏等藥材,並針灸陷谷、足三里、太衝、三陰交、合谷、印堂、神庭、本神、耳神門等穴道。衛教飲食可用雞蛋、小米粥、小麥、麥茶及玫瑰等可以安神,避免難消化及烤、炸、辣食物以利健脾胃。鼓勵保持情緒健康並發掘個人興趣,多出門走走。黃女士回診表示,中醫調理次日就覺得味覺較正常,食慾也改善,也較有體力與精神能出門散步。更年期常見症狀 正確飲食加運動陳奕任醫師指出,女性停經後因為卵巢濾泡功能減低,在停經後第二到八年常有不適症狀,因濾泡刺激素及黃體激素升高,伴隨雌性激素下降,出現潮熱盜汗、睡眠變差、情緒低落、記憶變差、感覺異常及尿失禁等症狀。但非每位女性都會有更年期不適應症,透過正確飲食和運動,配合中醫依個人體質調理,可以幫助不適症狀減緩,安穩度過更年期。
男子肺癌化療噁心、嘔吐! 中醫治療大幅改善不適感
53歲林先生被診斷出第三期肺癌,接受西醫治療,於放化療期間身體不適,因而尋求中醫協助。經中醫師診治,林先生噁心嘔吐感減少、精神改善、多夢鬱悶減輕、白血球提升,不僅撐完辛苦的放化療療程,平時也能外出散步,稍作放鬆提升生活品質。中醫介入治療 緩解放化療副作用不適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奕任認為,肺癌治療仍以西醫為主,中醫則根據體質及患者化放療副作用,給予相應的調理與治療。林先生的生白血球偏低,免疫力下降伴隨疲憊,噁心嘔吐、口臭喉嚨痛、眠差難入眠、大便偏硬不順、多夢鬱悶,都是常見的副作用。而這些不適也經常使病人顧慮與煩惱,甚至對放化療產生卻步,而中醫的介入治療,能緩解不適讓病人有信心完成療程。喉嚨痛、口破熱毒治療 疲憊無力補肺氣優先陳奕任醫師表示,肺癌治療期間常有局部發炎及喉嚨痛、口破的問題,中藥治療熱毒常以散腫潰堅湯或甘露消毒丹加減;噁心、嘔吐需考慮從腸胃著手;口乾多夢兼有情緒抑鬱,則以滋陰疏肝為治療方向;疲憊無力、免疫力低下可以補肺氣優先,而體重減輕、食慾下降則選擇補養腸胃為主。依照個人體質調配藥方給予治療,減低放化療副作用,讓病人有信心完成治療。運動及調整作息 按摩穴道增強免疫力陳奕任醫師建議,適當運動散步,調整規律作息及睡眠,穩定情緒適時紓壓,都是重要的自我保養。平時也可按摩足三里穴、內關穴、合谷穴、三陰交穴,可緩解腸胃不適與疲憊,增強免疫力。此外,也提醒癌症病人,遵循西醫治療計畫,配合中醫調理,勿聽信偏方以免延誤治療。
「季節交替」過敏性鼻炎大爆發 4類型食療法一次看
夏秋交替天氣開始忽冷忽熱,許多人一早起床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也跟著加重,有時甚至會眼睛紅腫、伴隨咳嗽和疲倦,睡眠品質和生活作息也被影響,常提不起勁總覺得懶懶散散的。40歲張先生從小就有鼻過敏困擾,每逢夏秋交替症狀加重,吹到風就會打噴嚏且鼻水流不止,到了冬天鼻子會乾到流血,其他還有便秘問題。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透過中藥、穴道、並建議搭配食療與三伏貼,一週後張先生回診表示,鼻水量及便秘問題均有改善。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與體質、氣候、情緒、飲食、活動有密切相關。肺氣虛弱則抵禦溫度變化的能力變差,冷風容易趁機侵襲導致鼻竅不利。陳奕任醫師表示,除透過辛夷清肺湯、防風、烏梅、蟬蛻…等中藥,搭配穴位按摩,如口禾髎穴、迎香穴可宣通鼻竅兼疏風解表,配合眉衝穴、五處穴、承光穴及通天穴,能改善鼻塞症狀。此外也可透過飲食調整來加強日常保養。陳奕任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大致分為4種類型,建議以下調養方式。生薑能改善寒性體質,鼻水清稀量多的人可於早晚以生薑加少許紅棗煮水喝,日常飲食可多食用生薑及胡蘿蔔增強體力及免疫力。若容易鼻塞,可選用洋蔥湯加蔥白,兩者都有緩解鼻塞的功效。若鼻乾伴隨眼癢的則可多食用山藥、秋葵、納豆,適量搭配當季水果如梨子和橘子來改善容易鼻乾眼睛紅腫的症狀。若伴隨不好入睡容易醒來的則可選用小米粥、小麥茶、百合及山藥來作為日常保養使用。過敏性體質易在季節交替時加重鼻塞、流鼻水及打噴嚏症狀,陳奕任醫師建議,在此季節除透過中藥調理、食療、穴道按摩外,也要留意居家環境通風及除濕並搭配三伏貼能大幅改善惱人的過敏性鼻炎問題。
女子鼻塞10年「中醫調理即改善」 症狀好轉仍不可吃冰冷食物
季節轉換,許多人都有鼻塞困擾,60歲王小姐十多年來受鼻塞困擾,鼻兩側時常有痠痛感,嚴重時眼眶兩旁也會有疼痛感,平時鼻涕少但是睡覺時會有倒流感,影響睡眠品質,吃橘子或是吹到冷風會加重鼻塞狀況。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診治,採用中藥治療後,鼻塞症狀大為改善、生活品質也變好了。陳奕任醫師依王小姐體質與脈象用藥,以知柏地黃丸及少量辛夷清肺湯為主,視鼻涕及鼻乾的狀況琢加少量柴胡、澤瀉、杏仁、陳皮或是半夏瀉心湯;經1個月調理後,狀況明顯改善。陳奕任醫師表示,中醫治療鼻塞主要以肺、脾、腎為三大方向,臨床常見伴隨鼻子太乾或鼻水流不停兩大分類 ,且兩者也常夾有腸胃不好的體質。鼻乾型和鼻水型兩者會因為生活作息的關係互相轉變,許多病人在症狀改善後,因吃到生冷飲食或是吹到冷風而有鼻塞復發的狀況。陳奕任醫師建議,長期鼻塞的病人在症狀改善後,仍應減少攝取冰冷飲食,及注意天氣變化時的保暖。寒性食物如:西瓜、番茄、白蘿蔔、牡蠣…等,若需食用則可稍加蔥薑烹煮。平時鼻子容易乾燥不適的人可選擇食用秋葵、納豆、山藥等。而若屬鼻水較多的人,可多採用蔥、薑調味日常飲食。且要避免吹風遇寒,環境濕度不要過高,外出溫差大可戴口罩,可適度打太極拳及瑜珈調節體質,合併一段時間的中藥治療就能有更好的療效。
32歲女罹「媽媽手」 醫師建議抱小孩應「五指併攏」
32歲吳小姐因要照顧新生兒,需時常擰毛巾或是抱小孩,一陣子後感覺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持續疼痛及腫脹,嚴重時會極度痠痛導致無法使力,但又無法放下手邊的照顧工作,就診中醫尋求協助。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診治,認為吳小姐是俗稱「媽媽手」的症狀,施以針灸治療兩週並建議使用護腕,痠痛大幅緩解。「媽媽手」常見於常見於30~50歲女性,其中一部分女性在產後4~6週會受到這個病症困擾,大多與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或是反覆用力過度有關。陳奕任醫師表示「媽媽手」是指第一背側間隔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因手腕或拇指重複性活動,導致大拇指肌腱和滑膜發炎腫脹疼痛使活動受限,當用患側握住物體時會出現疼痛。大部分可以透過休息恢復,西醫的治療有夾板固定限制活動、抗發炎藥和類固醇注射,嚴重者也可能需開刀治療。陳奕任醫師指出,依中醫觀點「媽媽手」為筋傷勞損,特點是手腕活動過多,久則傷筋耗血,筋腱氣血循環較差,修復能力跟不上勞損速度,造成局部代謝不良,時間一久會促使肌腱粗糙纖維化,導致症狀加重。治療方式最基本為多休息,與透過針灸手三里、陽溪、合谷…等穴位幫助修復,以及艾灸及熱敷的輔助治療方式。「媽媽手」不只媽媽專屬,只要是長使用手腕或大拇指,即使爸爸也會有「媽媽手」,其他像上班族長期用滑鼠鍵盤,以及裝修工人等,也都易罹患「媽媽手」。陳奕任醫師提醒,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必須避免拇指長時間、經常重覆的動作。新手爸媽照顧小孩時,無論單手或雙手抱嬰兒時,盡量讓五指拼攏,手掌、手腕成水平狀,平均分攤嬰兒的重量,避免重量只由虎口及大拇指承受。並配合正確的伸展運動和肌力訓練,可以預防「媽媽手」的產生。
溫差大!早晚按壓4穴位 輕鬆減緩過敏性鼻炎症狀
31歲林先生因嚴重鼻塞難以入睡,入睡後則因打呼導致睡眠品質不佳。起床後仍為鼻塞所困擾,鼻水也難以流出。尤其是空氣差的時候會加重不適。林先生求助中醫,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診治,以中藥治療並輔以生活習慣改善與居家穴道按摩,治療一週後鼻塞症狀大為改善,睡眠品質也變好了。陳奕任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為嚴重鼻塞、打噴嚏或是流鼻水,嚴重時會影響到睡眠、工作、甚至是情緒。中醫認為與先天體質、氣候、情緒、飲食、勞作有密切相關。先天體質以身體虛寒常見;氣候以溫差大及濕度太高多見;情緒則常和睡眠問題一起發生;飲食來說腸胃不好則容易合併鼻塞的問題發生,因此建議注重平時的保養與預防。中醫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方面,以健脾補養為主、兼清濕氣或濕熱為輔,中藥處方以小青龍湯、小建中湯、蒼耳子散,依患者體質調配。穴位針灸常見以迎香、上迎香、上星、風池、風府、百會、合谷、足三里...等。食療可依症狀選擇,體質屬於腸胃虛寒者,可選擇小米玉米南瓜大棗粥;環境溫差大或濕氣大,可喝些薑茶;情緒比較容易焦慮者,可食用蓮子桂圓棗核粥;難入睡或睡眠品質差,可選用桂圓小米百合粥、芝麻核桃柏仁粥;太勞累的話,可以喝枸杞黃耆茶。陳奕任醫師表示,患者告知其住家濕氣較重容易發霉,平時容易胃脹悶痛,食量不好,並伴有陰囊搔癢的問題。因此,建議居家環境加強通風及定期開除濕機。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開水,飲食三餐按時吃並且細嚼慢嚥,少吃冰涼食物。另一方面鼓勵稍加運動及進出溫度變化場所戴口罩預防溫差。平時睡前及起床可以每天按摩上迎香穴、迎香穴、合谷穴及足三里穴各兩分鐘。就能減低過敏症狀,降低鼻塞發作與皮膚搔癢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