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
」 陳志恆 黃宜靜壞掉的大人1/親職專家也差點對女兒家暴 沒人天生就會!父母必上「第一堂課」揭曉
暑假剛放,兒科醫師打小孩事件就引發社會譁然,對於不少「從小被打大的」的台灣人,多以為管教孩子就是棍子伺候,更令家長社群吃驚的是,「原來高知識、兒童專業人士也會如此。」曾出版《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一書的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每一位壞掉的大人,當年都曾是受傷的孩子」,半夜面對哭鬧的女兒曾衝動想「給她一巴掌」,幸好他自我覺察及時踩煞車,這是父母必備的第一個情緒調控能力。陳志恆說,那時年幼的女兒在半夜三點醒來,開始鬧脾氣,怎麼安撫都沒用。「眼看情況失控,顧不得睡眼惺忪,我只好放大絕,一把將她抱在懷裡,站起來在床邊搖呀搖。幾分鐘後,女兒沈沈睡去。接著,我把她放回床上,在碰觸到床的那一刻,女兒像被針扎到一般,又跳了起來,放聲大哭。」同樣的劇情不斷上演,如同跳針一般,不知道來回多少遍,直到最後父女兩人都睡著了。一早起床,陳志恆送女兒去保母家之後,便跟老婆說:「晚上,我差點對女兒家暴了!」陳志恆說,當父母的都知道,孩子總會在我們身心俱疲時出功課,考驗我們的耐性,但人是有極限的。「當我抱著女兒,站在床邊搖到天荒地老、永無止境時,我的精神狀態正瀕臨崩潰。當下,我真想狠狠一巴掌,往她臉上送去。但是,我忍住了!因為我知道,這麼做沒有用;因為我知道,這麼做只會造成傷害;而我更清楚,這麼做只是在發洩我的情緒。」忍住不出手、不暴怒、不失控,這就是「踩煞車」的功夫。你需要在心裡對自己喊「停!」,然後立即轉移注意力到別處去,爭取讓理智線再度接回來的時間。小兒科醫師管教兒子採取激烈的手段,在孩子臉頰上留下明顯掌摑痕跡。(圖/翻攝自網路)「這就是自我覺察!」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自我覺察可從認知、行為、情緒3點著手,隨時去感知現在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其次,要學習如何控制情緒,黃宜靜建議採取「情緒紅綠燈」的方式。「當父母被孩子激怒時,就是紅燈,此時需要避開刺激來源,例如離開與孩子共處的房間,或去廚房倒水轉移注意力,避免產生更大的衝突;當情緒稍微緩和來到黃燈,此時需要整理一下思緒,進行自我覺察,例如孩子總是亂丟襪子才引發怒火,家長可以思考:我是因為不耐煩才生氣?還是因為感覺不被尊重?」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後,家長也可以去想想孩子可能有的感受,以丟襪子為例,家長看到的是孩子「又」亂丟,但孩子可能想「累了整天想休息一下,等一會兒再放好」,家長若能站在孩子立場去想,情緒就會穩定很多。此時就進入綠燈,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溝通,如何做才能避免下一次的衝突再次發生,例如孩子可以先告訴爸媽「我需要休息10分鐘,等一下我會把襪子放好」。黃宜靜說,這是需要反覆練習的,一開始難免生氣就立刻罵人或想動手,再次發生時,試著讓自己可以深呼吸、數3秒後再開口,接下來就可以逐漸熟練。陳志恆則認為,自我接納是情緒調節的重點,能夠允許自己當下出現的狀態,就能慢慢消化這些情緒感受。「在育兒路上,孩子會激怒父母的機會還多的是,『家暴』的念頭可能再度被激起,但因為先前的情緒能被安頓,下一次,我就更有能力,也會更快地幫助自己踩煞車,甚至,採取更適切、更有效的方式處理當前的問題。」當父母的如何保持心平氣和?陳志恆說,如果做不到心平氣和,那就先接納自己做不到;如果對自己的情緒失控感到自責或懊惱,那就接納自己正處在自責和懊惱之中。接納當下的自己,才能穩穩地把自己接住。
壞掉的大人2/秋葉原殺人犯:我母親是一切的標準 用餐太慢下場「飯菜掃進報紙逼吃」
2008年,日本秋葉原發生隨機殺人事件釀7死10傷,兇手是當年25歲的加藤智大,他撰寫的獄中手記《解》中寫道,「我的母親是一個認為自己絕對正確的人,她的價值觀就是一切標準。」加藤智大的弟弟透露,有一次哥哥吃飯太慢,母親勃然大怒,把飯、菜、味増湯全都倒在報紙上,哥哥一邊哭著,一邊把報紙上的食物吃掉。日本心理學博士碓井真史受訪時曾表示,加藤智大的母親管教孩子非常嚴格,電視只能看《哆啦A夢》與《漫畫日本傳說故事》;背不出九九乘法就會將小孩壓進浴缸懲罰;當孩子沒辦法照她的想法回話時,被甩巴掌是家常便飯。碓井真史說,相信加藤智大的母親一定非常認真教育孩子,普通媽媽應該會覺得太麻煩了,沒辦法做到這個程度,但這樣的方法對孩子而言,並不能感受到母愛,而體罰更可怕的副作用是,不管父母想教導孩子什麼道理,孩子所學到的卻是「必要時使用暴力也沒關係」。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工作模式,透過跟別人的互動,來產生對自我和世界的主觀看法。以親子來說,如果父母給孩子的回應是好的,那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就是好的,會認為自己是重要的、是被愛的,也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相反地,如果主要照顧者與孩子的互動,永遠就是譏笑、侮辱、貶低,那孩子不但看低自己,也會覺得所有人都不可信任。黃宜靜表示,簡單來說,孩子怎麼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受到父母很大的影響。「別以為打罵孩子,就能讓他們記住教訓。」黃宜靜說,臨床上看來,多數孩子因過於害怕早忘記或搞不清楚被打罵的原因,所以也很少能確實改過,但痛卻刻在心裡很久,這樣的創傷是一輩子的功課。尤其是青少年,黃宜靜說,許多父母認為孩子理應更加懂事,對青少年的忍耐度特別低,所以往往容易爆發大衝突,但青少年雖有能力,卻也開始有很多情緒,因此親子相處需要更多「緩衝空間與彈性」,例如冷處理讓孩子承受後果,亂丟襪子以至於沒有被洗,就讓孩子知道他即將沒襪子可穿,若家長自覺火氣上來,也可以等情緒緩和之後,再跟孩子溝通。當孩子犯錯時,與其責罵、處罰,不如尋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進一步幫助孩子釐清問題點。(示意圖/123RF)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說,孩子犯錯時,別老想著「如何懲罰」,孩子才不會再犯;而是「如何協助」,孩子才能正向轉變。我們可以「正向聚焦」在孩子沒犯錯、做得好、有進步的時候,具體地肯定孩子,同時鼓勵孩子表現更多良好行為。難道犯錯的孩子不需要付出代價嗎?陳志恆說,不懲罰不代表孩子不需要為其犯錯負責,而是需要去承擔犯錯後的自然後果。像是,捉弄同學會招致同學討厭,如果想不被討厭,就得透過道歉去彌補,這就是捉弄同學這個犯錯行為的自然後果,孩子依然可以透過自然後果去學習與反省。有人說:「我以前也是被體罰下長大,現在也沒有創傷呀?」陳志恆說,你覺得自己很正常,不代表其他人都沒事。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首先,你真的確定你一切OK嗎?再來,如果小時候可以被善待,你仍願意被體罰嗎?陳志恆表示,許多人長大後不願意體罰孩子,但在被孩子惹惱時,還是破功了,為什麼?因為,當你感到無能為力時,小時候從長輩那裡學來的那一套暴力模式,自動化地複製到孩子身上。然後你會告訴自己:「沒錯,孩子還是要打才會聽話!」或者「憑什麼我以前被打得那麼慘,我的孩子就過得這麼爽?」壞掉的大人曾經都是受傷的孩子,但你可以選擇不要複製傷害在孩子身上。首先,承認自己壞掉了,然後努力把自己給修好。
3C綁匪2/科技界CEO控管手機2裝置 透露「絕不在孩子臥室放電子產品」
《紐約時報》之前採訪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時曾問到「您家中牆壁上應該掛滿了螢幕和iPad吧?」沒想到賈伯斯回答「我連把iPad擺在身邊這種事都不會去做」,接著提到自己嚴格控制孩子螢幕使用時間的事。飛行器公司3D robotics執行長Chris Anderson也曾表示,他在家中的每個網路、手機設備上都設置了時間限制和家長控制裝置,例如Google就有「家長監護」的APP,就能監控孩子的所在位置、使用手機的時間、限制每日使用時數、設定就寢時間、禁用特定APP等。他說,「那是因為我們對於科技有什麼危害十分了解,我不希望在我孩子身上發生。」身處科技界,Chris Anderson深知沉迷網路帶來的諸多災難,他也分享許多科技界朋友控管孩子使用3C、手機的規定,「例如絕不在孩子房間放置電腦、網路設備,以免孩子過度沉迷。」諮商心理師黃宜靜也建議,當孩子開始使用手機時,家長要先讓孩子知道「我會需要知道你的使用狀況,所以我會設定時間、同時查看瀏覽紀錄」,此外,平時要偶爾用「好奇」的態度跟孩子聊天,所謂「好奇」是指詢問、了解,但不帶任何評價、批評,這樣孩子才會願意分享,再從言談之中了解孩子使用網路的情形。如果發現孩子使用網路的狀況有異,例如上色情網站,千萬不要假裝不知道。「有些家長會試探孩子,當孩子發現時,就會覺得不被信任,如此就會失去親子雙方的信賴感,破壞信任關係。」黃宜靜建議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我注意到你的瀏覽紀錄偏向色情,我覺得你看了應該有一些想法,所以想要跟你討論看看。」青春期本來就會對性好奇,家長若採開放態度,才能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大驚小怪,孩子覺得不好說、不能說,那未來就更不會說。孩子可能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才會選擇躲在手機後面,建議父母要多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狀況。(示意圖/非當事人,黃威彬攝)除了控管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原則,如果發現孩子愈來愈沉迷手機,就要思考「為什麼孩子會躲在手機後面?」黃宜靜說,臨床上許多這樣的孩子,其實往往是現實生活中遭遇許多困難。「孩子永遠追求的都是價值感與歸屬感,如果他學習遇到困難、成績不理想,而父母似乎又將成績視為最重要的事,當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時,躲在手機世界裡是一個最舒適的狀態,他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與歸屬感,也可以和其他朋友有連結。」但父母常常忽略了「困在現在」的孩子,反而去焦慮過去與未來,例如「我以前太寵她了,所以要再嚴格一點!」或「他繼續玩手機下去,未來能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嗎?」父母帶著這些焦慮,看到正在玩手機的孩子,於是劈頭就是責備、怒罵,於是親子衝突一觸即發。黃宜靜分享一個例子,「有一位爸爸每次看到孩子玩手機就很焦慮,總是一直不斷叨唸,後來去上親職課程,才開始學習退一步給孩子多些空間,於是他就算看到孩子玩手機,也只是簡單說『吃飯了沒?早點睡覺喔』,沒想到隔一陣子後,有一次吃飯時,孩子居然放下手機跟爸爸討論事情。」這位爸爸非常驚喜,原來他與孩子已經很久不曾長時間聊天,更何況孩子還是放下手機才說話!黃宜靜說,當家長放下焦慮,不要見到孩子總是嘮叨、碎念,孩子自然就會願意分享更多自己的現況,因為孩子其實也有很多徬徨不安,如果父母一昧進攻,孩子只會武裝自己,當父母釋出善意、溫暖,孩子才有機會訴說自己的煩惱。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許多家長會問「可是,我的孩子一回到家,就黏在螢幕前面,一句話也不肯和我說,怎麼辦?」陳志恆反問,「一整天下來,你們完全沒有任何互動的機會嗎?」孩子除了上網,也需要喝水、吃飯、上廁所,也有離開房間、放下手機的時候。這時,家長就可以抓住機會,溫暖問候個幾句:「肚子餓嗎?要不要吃一些點心?」「你出來啦!想不想聊聊天呢?」當然,十次裡可能有九次,你會碰壁,或者,根本沒回應。如果談不下去,就暫停這一回合,等待下一次的機會。陳志恆說,一開始,你的關懷或許會令孩子厭煩,但你能夠不批評、不責備,就純粹只是表達關心,孩子會慢慢感覺到溫暖,也會開始善意回應的。
3C綁匪3/玩手機導致成績下滑? 專家透露:事實可能剛好相反
金車文教基金會2021時針對國高中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高達9成青少年使用手機,超過8成有專屬手機,過半數無法離開手機超過8小時、每日平均使用手機超過3小時。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當孩子過度沉迷手機世界時,千萬不要斷然沒收手機,而是應該循序漸進,例如從一天使用3小時,慢慢縮短成2.5小時,那半小時改做別的事。「很多孩子會覺得,大人一定就是要我去念書,如果他不想就會破局。」黃宜靜建議念書只是其中一個選項,如果孩子不想念書,也可以全家一起看影集,或是外出運動等,採用這樣的方法,慢慢讓孩子回到現實生活,也與家人多一些連結。如果孩子沉迷手機的情形嚴重,尋求專業諮商協助也是一個方法,但黃宜靜認為家長的角色更加關鍵。「父母的穩定性很重要,例如在訓練孩子自律使用手機時,當孩子破壞約定時,是不是能做到情緒平和,而不是破口大罵說『你為什麼總是這樣?』」黃宜靜說,如果家長情緒失控,就會連帶激怒孩子,進而引發親子衝突,讓孩子更想躲在手機後面,但家長要做穩定情緒,首先要做到「自我覺察」。「簡單來說,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正在生氣,以及生氣的原因,才能去理解說這些傷人的話只是在宣洩怒氣,並不能幫助孩子。」如果無法平復情緒,起碼能夠選擇離開現場,避免情緒進一步擴展,如此也不會造成親子衝突,甚至激化孩子的情緒導致不理性的行為。自我覺察能力是可以訓練的,黃宜靜說,就算當時無法「煞車」大發脾氣了,但事後還是能透過反省、回想,慢慢練習自我覺察的能力,讓自己越來越早察覺情緒,遲早有一天就能在當場及時穩定住情緒。如果親子關係已經被一次次的衝突破壞得傷痕累累,黃宜靜建議要先回到原點,家長要先放下批評、成見,例如不要責備他一直玩手機,而是可以問他在玩什麼遊戲?先從一兩句的交談開始,讓孩子慢慢卸下心防。「家長一定要有心理準備,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要放慢速度,才能逐漸恢復親子間的溝通,唯有親子關係好,父母才能去了解孩子為何躲在手機後面,再一起協助孩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黃宜靜說。許多父母認為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過長,才會導致成績下滑,事實上這並非絕對的因果關係。(圖/大學學測,報系資料庫)另外,黃宜靜也認為「成績下滑的原因,不一定是因為使用手機」,有時可能剛好相反,可能是孩子課業跟不上,所以才去使用手機,如果父母能多跟孩子聊聊,或許就能知道真相,再進一步協助孩子克服課業上的困難。不只如此,修復親子關係也能幫助父母早一步阻止悲劇,近來發生不少青少年輕生的悲劇,若親子關係尚可,應該可以從言談、情緒中察覺蛛絲馬跡,例如是不是常說「為什麼要念書?人生無意義」,或是關在房間裡的時間越來越長,家人若能及早關心、開導,或許就能有不同結局。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不少家長因為理解了「重啟連結」的重要,特地學習親子溝通,也透過大量閱讀改善親子關係。「一開始他們是想找到一套能駕馭孩子問題行為的方法;慢慢地發現,只有自己先調整和改變,孩子才會開始改變。」陳志恆說,這些家長除了學習親子溝通外,還學習關照自己、安頓情緒。因為他們知道,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才有可能與孩子展開良性互動。他們不再只是要求孩子改變,而是願意回頭在自己身上做功課,深度探索與理解自己。唯有父母先成長,才有能力帶動孩子一同成長。
「父母管制手機」14歲少年墜樓身亡 防悲劇!專家建議「重新連結親子關係」
新北市新店區一位14歲少年昨晚因為手機使用問題,與父母發生爭吵,疑似因父母管制沒收手機一氣之下甩門離家,今天凌晨1時20分許大樓外突然傳出巨響,鄰居查看赫見少年倒臥地面,警方勘驗現場,發現大樓7樓窗戶開啟,懷疑少年從7樓墜落,最後少年不幸傷重身亡。根據國衛院針對台灣169所各級學校學生進行的調查,大約有3.1%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也許有人會驚訝數字比想像中低,但如果將範圍在放大到「網路成癮」,另一份研究量表的調查數據就暴增加至20~30%。雙和醫院身心科主任李信謙醫師表示,「現在諮詢網路成癮的患者,相較於十年前,增加七至十倍,大部分都是父母拉著孩子來。」常常聽到許多親子因為使用網路而爭執、互毆,實際上很多都不是成癮的例子,大多是夾雜了親子關係、學業成績、人際交往等種種問題,應該先理解孩子想逃避的東西是什麼,再對症下藥。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說,很多家長都希望能立即幫助孩子脫離網路沉迷,但事實上非常難,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會沉淪在網路世界中,是逐漸累積出來的,當孩子在生活中感受不到接納與肯定,充滿空虛與無力時,偶然間發現,打場連線遊戲竟然如此舒壓;後來,越來越常透過網路遊戲來排解煩悶。因為花大量時間在網路活動上,造成課業落後、人際疏離等排擠現象。此時,大人若沒意識到孩子需要幫忙,反而給予更多責備與否定,又更把孩子推往虛擬世界中。最後,越陷越深、出不來了!所以,你要他立刻回到生活常軌,談何容易?陳志恆說,當然,也並非完全沒有辦法,但家長需要有「長期抗戰、重啟連結」的心態準備。所謂長期抗戰就是,你得理解,幫助孩子脫癮,得循序漸進。往往要花費許多時間,絕不可能是幾天或幾個月,有時候是以「年」為單位。甚至,看似好轉也有可能一夕之間故態復萌。這對一心想幫助孩子脫困的家長而言,是種身心上的折磨。但是,戒癮的過程就是如此,尤其是大腦尚未發展成熟的兒童或青少年,更需要耐心等待。有了這個覺悟,家長要做的,就是設法沈得住氣,不斷告訴自己:「慢慢來,比較快」。許多父母認為網路成癮的孩子,似乎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不思改變,但陳志恆卻觀察到,有更多的孩子,其實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下去,也想脫離現況,甚至,有時候也掙扎著,要不要乾脆破釜沉舟,重新開始。只是,即使有些意願,卻三心兩意,無法下足決心做出改變。陳志恆說,身旁大人要努力的,就是相信孩子也想改變,設法支持孩子提升改變的動機。然而,這常是來來回回、反覆漸進的過程。甚至,有時候看似成功脫離網癮了,過幾天又被虛擬世界召喚回去。孩子的三分鐘熱度令你心灰意冷,但這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請相信,即使耗時費力,進步狀況時好時壞,我們的努力仍然不會白費。只要掌握要領,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日積月累,終將看見曙光。另位,家有「迷網」兒,親子關係肯定惡劣到了極點,要不是緊張衝突,不然就是冰冷疏離。陳志恆建議家長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如何把孩子從螢幕前面給帶離,而是,如何與孩子修復關係,重啟溝通,增進彼此的信任關係。陳志恆坦言,這確實非常困難,但是,少了這個步驟,肯定不會成功。當你無法和孩子有效溝通時,你的人生智慧再有道理,也進不到孩子的心裡;當你無法和孩子有效溝通時,你也無法讓孩子開口說出他的困境,給他支持與協助;當你無法和孩子有效溝通時,你也難以讓孩子去接受專業協助,因為,不管你做什麼,孩子只會拒絕與反抗。重啟連結需要從生活的細微處著手,在有機會和孩子說上幾句話的時刻,溫暖關懷孩子,在孩子願意說話的時候,傾聽孩子的想法。甚至帶著好奇去探問:「還有呢?我還想多知道一些!」鼓勵孩子多說一點。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把孩子的心給拉了回來。有些家長會問「可是,我的孩子一回到家,就黏在螢幕前面,一句話也不肯和我說,怎麼辦?」陳志恆反問,「一整天下來,孩子真的一句話都沒和你說嗎?」「一整天下來,你們完全沒有任何互動的機會嗎?」孩子除了上網,也需要喝水、吃飯、上廁所,也有離開房間、放下手機的時候。這時,家長就可以抓住機會,溫暖問候個幾句:「肚子餓嗎?要不要吃一些點心?」「你出來啦!想不想聊聊天呢?」當然,十次裡可能有九次,你會碰壁。孩子會用冷漠的眼神回應你,或說「不要」、「沒有」、「不知道」,或者,根本沒回應。如果談不下去,就暫停這一回合,等待下一次的機會。 請務必沈住氣,這是正常的!你越沈得住氣,越能為未來的良性溝通打下基礎。一開始,你的關懷會令孩子厭煩,但你能夠不批評、不責備,就純粹只是表達關心,孩子會慢慢感覺到溫暖,也會開始善意回應的。
高壓還是放任? 小心!別落入全有或全無的教養陷阱中
該當虎爸、虎媽?還是完全放任孩子?許多父母都難以掌握其中的尺度。圖片來源/pixabay一位父親,對孩子成長中的大小事,極度關注,親力親為;尤其在學習這一塊,著力甚深。無奈,孩子才小學三年級,對學習就興趣缺缺,回到家不願意溫習功課,寫作業也總要三催四請,令父親擔憂不已。一開始,父親每晚押著孩子寫作業、溫習功課,盯著孩子完成每一項作業,順便指導孩子不會的題目。但這樣緊迫盯人,實在很累;而孩子的成績依然不見起色,面對學習也意興闌珊。這讓父親傷透腦筋,便與長居國外的友人交流。好友告訴他:「在國外,讀書或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越逼他,他越不懂得自己負責任了!」「那我該怎麼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啦!作業不管有沒有寫完,都在聯絡簿上簽名,別管他太多啦!」聽到好友這麼說,他也想嘗試看看,卻發現狀況更糟,自己看不下去。以前盯著唸書時,孩子遇到不會的題目,會來問父親;現在不管他了,孩子遇到問題便也就擱著了。「到底該怎麼辦呢?」那天,演講結束後,這位父親前來與我討論。他的身材矮胖,有著一張圓臉,戴著金邊的圓形細框眼鏡。我認出他來,剛剛就坐在最前排,專注聽講,還抄滿了筆記。他走向我時,眉頭深鎖,臉色沉重;用嚴肅又苦惱的口氣問:「到底要管他,還是不管他?」「我正在考慮,是不是應該對他更嚴厲一點,更凶一點?」聊了一會兒後,我問:「除了高壓嚴厲和放任不管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做法呢?」被我這麼一問,他瞬間愣住。許多家長,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行為,常陷入了「全有」與「全無」二選一的局面——嚴管還是放任——中間少了灰色地帶。究竟是要使出高壓威嚇的手段,讓孩子立刻明白規矩和分寸;還是乾脆別管了,船到橋頭自然直,等以後長大付出代價,自然就學會了。可是,除了「管很嚴」和「都不管」,難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或者,是否有個中介的彈性區域呢?我認為,對孩子的有些要求,是不能妥協的。例如,每天把回家作業寫完、遵守使用數位裝置的時間限制、分擔家務、收拾歸位……等,父母要讓孩子清楚知道這些生活常規,並要求做到。然而,每個孩子的狀況不一,執行這些常規時,質量的好壞,或執行的方式,則是可以商量或彈性調整的。就像,孩子回到家該把作業完成,但哪一科的作業先寫,如何寫,最好尊重孩子,或者與孩子討論;而完成度及品質如何,父母則視狀況予以提醒或協助。重點是,如何讓孩子願意自動自發去做到這些生活常規呢?除了知道「這麼做很重要」的道理外,孩子更需要有內在動力。於是,我問:「你很希望孩子願意寫作業、溫習功課,對學習自動一點,是嗎?」他點點頭。我又問:「當孩子不寫作業或不唸書時,你都怎麼做呢?」「我會罵他、念他,再不然就揍他。」「那麼,孩子的反應是什麼呢?」「他會怕我,所以就趕快寫作業了。」「那麼,剛剛你告訴我,當你不管他時,他就開始打混了,是嗎?」父親再度點點頭。「所以,孩子如果會去碰點書,大概因為怕你。哪一天,他不怕你時,你就拿他沒輒了。更麻煩的是,他現在懼怕你,他會把這份恐懼連結到課業上,未來只要翻起書,就莫名感到厭煩,更不會主動唸書了。」講到這裡,這位父親眉頭皺得更緊了。「所以,你需要讓孩子先不畏懼你才行!」「可是,我之前試過不管他,他更是擺爛了呀!」「這是一定的呀!我是要孩子不怕你,而不是要你什麼都別管,這樣是放任,久了肯定會出事。我要你做的,是停止責備和辱罵孩子,而不是要你雙手一攤,什麼都當作沒看見!」「反而,你不但要管,還要有效地管!」當我這麼說時,眼前的男人眼睛一亮。「過去,你都把眼光放在孩子寫作業時『做不好』或『沒做到』的地方,例如,敷衍、動作慢、字跡潦草、一錯再錯……等;現在,我要你去看到孩子寫作業時,那些『有做到』或『做得到』的地方。」「他每天多少會寫點作業,不至於完全空白吧?」「每次寫習題時,總有些題目會答對吧?」「每次寫字時,不是每個字都潦草到難以辨識吧?」「就算拖拖拉拉,最後也都會去寫作業吧?」「他的考試成績再差,也有不錯的時候吧?」每問一個問題,父親就點頭一次,我說:「對了!這些就是『有做到』或『做得到』的地方,我要你看見並說出來,然後肯定他,告訴他,你很欣賞他這麼做。」父親點點頭,笑著說:「喔!我懂了,就是你剛剛演講時說的『正向聚焦』吧!」我也笑了:「沒錯呀!你學得很快喔!」「可是,他錯誤的題目或者做不好的地方,我就都不管了嗎?」「你當然要把孩子該改善的地方點出來,只是,要用溫和且不帶評價的語氣說出來,而不是破口大罵或責備批評。若孩子願意修正,也別忘了指出來並肯定一番。」當孩子發現,不管作業寫得如何,都不會被責備,面對課業學習,自然能夠放輕鬆,不感到厭倦;當孩子發現,自己表現良好與盡力付出的地方,會被看見與肯定,自然會有成就感,願意繼續投入更多心力。一旦投入更多心力,便會看到學習成果,當發現自己正在持續進步中時,內在動力才可能湧現。
當另一半正是難以改變的豬隊友時,該怎麼辦?
參與過我關於情緒安頓或親職教養課程的學員都知道,我常會在課堂上透過家庭成員位置的排列,呈現出家庭動力對個別家庭成員及家庭發展的影響,以及代間傳遞與複製的現象。我還會特別解說,夫妻之間的關係和睦與互助合作與否,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夫妻之中有一人在親職教養與情感連結上缺席,便可能讓孩子無法待在孩子應在的位置上,而有所謂過度承擔的現象。當然,也可能使孩子失去了一份支持的力量。曾有幾次下課後,憂心忡忡家長,可能是父親,也可能是母親,通常是母親居多,前來告訴我:「老師,你所舉的例子,正是我家裡發生的狀況。我的另一半對孩子根本就不聞不問,情緒上來了還常對孩子言語怒罵。」這只是其中一例,常見的還包括,抱怨另一半:▪️對孩子的管教完全置之不理;▪️對孩子施以言語或肢體暴力;▪️高壓管控及過度干涉孩子的成長與獨立性;▪️過度寵溺孩子,任憑孩子予取予求;▪️情緒反覆無常,捉摸不定,對孩子的管教態度完全看心情;▪️難以與另一半達成共識,總是打破另一半設立的規矩;▪️在孩子面前說另一半的壞話;▪️對自己的壞習慣毫不在乎,總是給孩子做錯誤示範。還有很多,夫妻之間為孩子教養問題產生的衝突狀況,不勝枚舉。這些憂心的家長,最後總會問我:「老師,孩子的爸/媽都不願意改變,怎麼辦?」不僅夫妻關係常因孩子教養問題而惡化,看到另一半從此退出孩子的教養,更是心寒不已。來上課的家長都是有著成長意願的,但另一半卻怎麼推也推不動,甚至總是扯後腿,可說是十足的豬隊友。「那麼,下次邀他一起來上課吧!夫妻一起學習,課後一起討論,比起你單方面轉達專家的說法,來得有說服力。」我說。「拜託!他怎麼可能會來!」也是,如果會來,早就來了。就是無法自覺自己的問題,沒有改進意願,才不會跟著一起來上課。「那麼,也許提供他一些親職教養的書籍,讓他閱讀吧!」我趁機推銷我的書。「老師,別傻了,他從來不看書的,更何況是專業的書,他連碰都不碰。」好像也有道理。對於一個不認為自己有需要改變的人,如果拿起這類書來看,不就間接承認自己的不足了嗎?我想起有許多人會在我臉書分享的文章上,tag自己的另一半,不知道效果好嗎?面對這類問題,真的很傷腦筋。正如許多從事婚姻及家庭治療工作的人,也會遇到類似的瓶頸——前來求助並接受治療的人,通常是系統裡最有改變意願,也最有功能的人(也是最感痛苦的人),但真正需要幫助與改變的,卻永遠不會出席。我思索這個問題很久了,始終沒能找到好解方。而且,一個人永遠別想改變另一個人——特別是在婚戀關係中;但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又不可能視而不見,該怎麼辦呢?還是有幾個可以嘗試的策略,提供給在親職教養上,另一半屬於豬隊友類型的家長們,好與這個難解的課題自在共處。(一)降低教養目標,把自己照顧好因為另一半是豬隊友,所以你得承擔得更多,甚至得為他捅出來的樓子善後。一方面要帶給孩子正向力量,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來自另一半的毒害。於是,在親職教養上,你會付出過多,疲於奔命,常常覺得瀕臨崩潰。正因為你需要承擔更多教養上的責任,彌補另一半的不足,所以你更需要把自己照顧好。請把教養的目標降到「過得去就好」,期許自己當個「夠好」的家長就好,對孩子的照顧「還可以」就好,多花些心力讓自己好過一點,舒服一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是你燃燒殆盡,對孩子也沒好處。(二)修復婚姻關係優先於把孩子教養好事實上,許多夫妻在孩子還未出生前,就已存在著婚姻關係中的問題,而孩子的出生,只是讓問題更加惡化的壓力來源。教養態度不同調,凸顯的是婚姻問題,而不是親職教養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只不過是在提醒父母該去修補與經營好婚姻關係。而當婚姻中存在著難解的困境時,特別是一方灌注許多心力,另一方又很努力地逃避,付出較多的那一方就會很自然地把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便更有立場指責或怪罪另一半不負責任。而很多時候,夫妻關係改善了,孩子自然就好了。所以,你需要把婚姻關係置於親子關係之前,優先處理。另外,任何在婚姻中的人都得有一個體悟——真正能陪伴我們走完下半輩子的人,不是我們的孩子,而比較可能是我們的另一半。所以,再怎麼樣,都請把更多心力花在改善夫妻的互動品質上吧!(三)把教養中的溝通回應技巧先用在另一半身上你努力自我成長,參加各種講座課程,閱讀各門派親子教養書籍,學習各式與孩子溝通的技巧,無非是想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連結,支持孩子過好自己的人生。你可能沒想到,這些溝通技巧適用於孩子身上,當然也適用於另一半身上。你的傾聽、同理、肯定、正向回應、不評價、保持情緒穩定等溝通技巧,若在孩子身上會有效果,在伴侶身上同樣有效。與其不斷指責與抱怨另一半,或總在另一半面前面露失望與無奈,不如把這些建立親子關係的技巧派上用場吧!因為,每個人都想要被看重,每個人都想要被理解,孩子需要,大人也同樣需要。(四)正向聚焦在另一半做得到或有做到的地方這個策略事實上是上一項的延伸。促成行為改變最好的方法,是當對方表現合宜行為的時刻,給予肯定;而不是每次在對方又出包時嫌東嫌西、落井下石——這正是「正向聚焦」。再會對孩子失控怒吼的大人,也會有心平氣和與孩子互動的時刻;再常對孩子的問題冷漠、置之不理的大人,也會有關心孩子的時刻;再常打破另一半設下的規範的大人,也有表現配合的時刻——請務必看到這些微小的閃亮片刻,給予大大的稱讚。告訴他:「當你這麼做時,我覺得對孩子很有幫助,我很喜歡你這麼做。」或者「謝謝你做了一件對孩子很棒的事情!你是個用心的爸爸/媽媽!」婚姻中伴侶的態度與回應,常是影響一位家長是否願意花費更多心思,投入親職工作的關鍵。(五)在孩子前說對方好話即使你每天都對你家那位豬隊友恨得牙癢癢的,也請務必在你的孩子面前多多讚許你的另一半,至少不要表現出抱怨、批評或否定,更不要藉此尋求孩子的認同。孩子若認同你,就背叛了另一方;孩子若在內心否定雙親之一,便會失去一份內在的力量。請記得在孩子的心中為另一半保留一個重要的位置。具體的方式就是,告訴孩子另一半的好。例如:「你的身手矯健,很像你爸爸,他就是個身強體壯的人。」、「你的心思細膩,很像你媽媽,她總是對事情考慮周詳。」最好,這些話也能讓你的另一半聽到,肯定對彼此攜手合作有所幫助。我知道,要做到上述這些,真得很難,但至少是些值得努力的方向。只是,在豬隊友還無法立即覺醒並改變時,你得暫時辛苦忍耐一陣子。當然,當你發現另一半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有讓你或孩子暴露在嚴重身心受創的風險中時,帶著孩子離開他,或許也是不得已之下最好的選擇。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近10年,專長為親職教育、婚姻與家庭、學習潛能、人際溝通、生涯規劃、助人技巧、情緒與壓力管理、創傷知情、NLP潛意識工作。著有《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擁抱刺蝟孩子》、《正向聚焦》等書,為2018年博客來、讀冊百大暢銷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