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昶宇
」 陳昶宇 AZ Omicron 疫苗 新冠肺炎Melody曝親戚「拉整缸血」拖半年!一驗大腸癌末期:他還以為是痔瘡
大腸癌在台灣已經連續15年蟬聯國民發生率第一的癌症,且死亡人數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女星Melody(殷悅)日前在節目中分享,她有位40歲的親戚持續「拉血便」半年,還以為是長痔瘡,沒想到一驗已經大腸癌末期,更令她震驚的是,那位親戚「吃得很健康」。《11點熱吵店》主持人Melody在節目中分享,記憶中當時那位親戚才年僅40歲,不僅維持良好運動習慣,飲食習慣也很正常、健康,沒想到一檢查就被醫師診斷出大腸癌末期,「大概有半年的時間,他都說他拉一整缸血,可是他就一直以為是痔瘡。」Melody分享一名40歲親戚持續「拉血便」半年,一檢查就被診斷出大腸癌末期。(圖/擷取自YouTube/11點熱吵店)Melody透露,直到吃東西嚥不下去時,那位親戚還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前往醫院求診才發現,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全身,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對此,胃腸肝膽消化內科醫師陳昶宇提醒,千萬不要忽略了排便的身體警訊,若是家族有腸癌病史,建議民眾在30歲左右進行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醫力挺高端…反被爆小黃卡「4劑都不是」 本人親曝理由:快笑死
曾多次公開力挺高端疫苗的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被網友發現,打的4劑疫苗裡,沒有任何一劑是高端。對此陳昶宇大方貼出小黃卡反擊,「一堆人連疫苗都不懂就來開砲,自己前兩劑打AZ的時候高端根本還沒推出,有人還把AZ跟高端搞混快笑死。」陳昶宇直言,當時一堆人嫌AZ嫌得要死,還得推廣第二劑不見得要混打莫德納,免得第一劑打莫德納的人一直打不到第二劑;再來第三劑是追加劑,一開始本來就只有半量莫德納可以打,國外也幾乎都追加施打莫德納或BNT,除非特殊考量不然不會再打AZ,跟前兩劑基礎劑混為一談也是真的很好笑。陳昶宇提到,唯一有機會選擇的就是第四劑,其實本來沒很想打,之前就寫過對年輕人Omicron感染幫助不大,頂多減輕一些症狀跟後遺症風險,有點想等次世代來再打,但當時聽到那批BNT沒打完就要報廢,加上看到電子疫苗護照顯示是最後一劑打的疫苗,的確對出國比較沒影響,才想說去打一下。他強調,「再說我前文也都有寫,除非擔心副作用及沒有出國考量,不然我都還是先推薦國際認證疫苗,這點有在門診問過我的病人都可以作證,但高端的存在的確還是提供了額外的選擇,直到Novavax出現。」陳昶宇表示,高端以二期安全性及免疫數據,在全球都在搶疫苗的緊急時刻派上用場,後期也提供擔心副作用及沒出國考量民眾其他的選擇,在臨床上沒看到施打高端疫苗的病人有出什麼狀況,效果看起來也不差,以完成階段性任務來說,事後看來依然不覺得高端疫苗政策有多大的問題。
百歲人瑞確診住院性騷護理師 醫無奈:家人說請多包涵
台灣疫情升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各個忙翻天,竟還有患者對護理人員性騷擾;北市聯醫醫師陳昶宇昨(26日)在臉書粉專發文透露此事,許多網友看過貼文後紛紛憤怒痛批,「太可惡了!」陳昶宇在粉專《陳昶宇醫師- 胃腸肝膽 消化內科》PO文寫道,「百歲人瑞確診入住專責病房,竟然手腳嘴巴不乾淨,對護理師性騷擾,卻又不能因此拒絕照護,護理師們真的是辛苦了。」貼聞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憤怒留言,認為醫院人員應將該名患者的惡行錄影,並告知家屬。醫師不滿PO文透露,有百歲病患性騷擾護理師。(圖/翻攝自「陳昶宇醫師 - 胃腸肝膽 消化內科」臉書)沒想到,陳昶宇看過網友留言後,也親自回覆表示,其實病患家屬都知道該名患者有這樣的毛病,「說一直都是這樣,請多包涵」、「當失智處理,而且無自傷傷人之虞,沒辦法送精神科住院治療」。一席話讓許多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議,「這個實在是晚節不保」、「虐待別人難怪長壽」、「欲望多才能長壽,還可以繼續殘害別人,所謂XX遺千年」。醫師不滿PO文透露,有百歲病患性騷擾護理師。(圖/翻攝自「陳昶宇醫師 - 胃腸肝膽 消化內科」臉書)
病人家屬等太久…衝診間飆罵「看這麼慢」 醫心寒:又不能隨便看
醫院看病人數眾多,本就要花時間耐心等待,但仍有少部分民眾不耐久候對醫護人員發飆。北市聯醫醫師陳昶宇表示,日前因看診速度太慢,結果被病人家屬大吼,讓他很無奈,「不能隨便問問看看,卻因此換來被罵的結果,真的在那一瞬間會覺得有點心寒氣餒。」陳昶宇在粉專《陳昶宇醫師 - 胃腸肝膽 消化內科》透露,日前因為看診速度太慢,結果被病人的家屬罵了。病人家屬一進門就大吼,「看這麼慢是要等到什麼時候。」陳昶宇嘆,當下一時之間還真說不出話來。他解釋,最近門診新病人數量真的偏多,但就算是老病人也還是要問問用藥反應如何,是不是每種藥都有需要使用,是否可以減量,還有沒有新的症狀需要加藥,之後還有沒有要追蹤什麼狀況,這些其實都還要花時間整理一下,而不是直接無腦延用前一次的藥物。陳昶宇表示,新病人就更要慢慢詢問症狀及病史,完整評估及安排檢查或用藥,這些過程當然需要花更多時間,「前面我知道病人不少,已經盡力加速了,但還是覺得不能隨便問問看看,卻因此換來被罵的結果,真的在那一瞬間會覺得有點心寒氣餒。」
吳淡如曬女兒國一數學考題 附中爸看完不想解答「小孩連題目都看不懂」
先前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在臉書怒批,「請問現在是什麼魑魅魍魎牛鬼蛇神都可以當國小老師嗎?」,原來他因為看到一則國小一年級的考題,令他相當不解題目內容,也痛批這樣的題目會誤導學生,如今知名作家吳淡如也曬出女兒國一的數學題目,裡面又是男護士、男醫師,又是女醫師、女護士,相當複雜也讓不少網友算到陣亡。畢業於北一女與台大法律系的吳淡如解出題目,自滿表示自己寶刀未老。(圖/報系資料照)吳淡如在臉書貼出女兒小熊的國一數學題目,她表示「以這個小孩天真的程度(七年級),我想她連題目都沒有看懂。小熊的家教老師是建中,他想得太複雜搞了一堆方程式,當然很難解。小熊的爸爸是附中,基本上上班太累不想解答。媽媽不算太笨,回答出來了。(因為寶刀未老而自滿中💪💪)」。她也請粉絲一起試試算算看,「一名護理人員說:『醫院裡的醫務人員,包括我在內,總共是16名醫生和護士。下面講到的人員情況,無論是否把我計算在內,都不會有任何變化。(1)護士多於醫生。(2)男醫生多於男護士。(3)男護士多於女護士。(4)至少有一位女醫生。請問說話的人是什麼性別和職業?」。但吳淡如目前尚未公布解答,不少網友則算出答案是女護士。(圖/報系資料照)不少人都算出答案是「女護士」,但依舊有許多民眾看不懂,也不想算懂,直接表示「老師!我直接跳過這題」、「對未來幫助是?」、看到了,也累了」,不過也有人將算式寫出「說話人是女護士,男醫生有6人、女醫師1人、男護士5人、女護士4人」,而吳淡如則表示她算出來了,但還未親自公布答案。
小一考題問「幾人在排隊」 答案有兩種…醫師嘆氣了
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最近在臉書怒批:「請問現在是什麼魑魅魍魎牛鬼蛇神都可以當國小老師嗎?」原來,他因為看到一則國小一年級的考題,題目上雖然幾人在排隊,但是卻在第2人頭上註明「第42人」,令他相當不解,也痛批這樣的題目誤導學生;事後他將題目分享至網路,也激起熱烈討論。陳昶宇在臉書分享這道題目,並稱這是國小一年級的考題,題目上詢問「全部有()人在排隊。」要學生在()內寫下答案,至於題目的附圖,在展示廳外一共站了6個人,不過排在第2位的人,頭頂上卻註明了「第42個」、排在最後的人,頭頂上也寫了「最後一個」。陳昶宇看到這道題目傻了,他認為,如果只是想單純讓小朋友數有幾個人,幹嘛在第二個排隊的人身上特別標註「第42個」?誰知道展示廳門內還有沒有人在排隊?不然題目文意也寫清楚,「請問展示廳門外目前總共有( )人『正在』排隊」。小一考題讓陳昶宇瘋狂嘆氣。(圖/翻攝自臉書粉專)陳昶宇最後也直搖頭,說:「可見這個老師程度真的很差,不是數學有問題就是國文有問題;請問現在是什麼魑魅魍魎牛鬼蛇神都可以當國小老師嗎?真的很擔心小孩未來的教育。」這道題目被陳昶宇分享至臉書,激起網友一陣討論,紛紛留言:「就題目文意跟標註42來說,46的確應該是比6更加正確」、「這題目爭議性不小啊」、「根本故意誤導學生,才能顯示老師的厲害,老師的國文真的不好」、「台灣的數學很多是在考中文不是數學」。
醫砲轟「運動戴口罩真的很蠢」! 陳時中回應:特定情境將解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今增2例本土、54例境外移入,新增本土病例皆與吃飯唱歌團相關,案20248和新北設計師同時段、隔壁桌用餐,擴大匡列後採檢陽性,無症狀,Ct值23,不排除有其他社區傳染源,而案20249則為台東領隊案19926的外甥,是未滿10歲的兒童,居家隔離期間陰轉陽,至此吃飯唱歌團相關已累計44人染疫。另外,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日前於臉書上提出質疑,認為目前本土個案傳播鏈幾乎都是家戶、職場及聚餐群聚感染,過去的確診案例中,從未看過因為運動造成染疫,指揮中心已經預計3月要鬆綁國外商務客入境管制,「到底為什麼國內運動還要戴口罩?」陳昶宇表示,其他時間口罩戴好戴滿都沒問題,但運動會留汗,汗水會讓口罩一下就濕掉,使得防護力也變得相當有限,「還要死戴著口罩真的很蠢」,更懷疑長官是不是都不運動,所以並沒有戴不戴口罩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意見,陳時中也於今日記者會上表示,防疫政策會「逐步鬆綁」,對於口罩限制當然也會滾動式調整,至於將會先鬆綁那些場域可以優先免戴口罩?他回應會朝向「運動不用戴口罩」這方向去研擬規定。
聯邦銀行「尾牙場所工讀生也中標」 醫憂:可能擋不太住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聯邦銀行截至目前為止已累計14人染疫,就連7日員工曾前往聚餐的西堤牛排中壢中山店工讀生也確診。針對此情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陳昶宇便在臉書發文表示,「以Omicron的傳播力來說,可能都不知道傳到哪了,這波看來變數有點大,可能還真的擋不太住。」據了解,確診的工讀生就讀中壢區某高職學校,Ct值22.5;目前衛生單位已迅速匡列該個案的校園接觸者40名以及同住家人5名,集中送至檢疫所進行隔離,相關國中小學也已預防性停課1日。對於目前染疫人數仍有可能增加的嚴峻情況,醫師陳昶宇在臉書PO文分析,「聯邦銀行聚餐尾牙場所的工讀生也中標,ct值22.5 病毒量不算低。現在看來都還在追1/7聚餐,也就是一週前的足跡,以Omicron的傳播力來說,可能都不知道傳到哪了,這波看來變數有點大,可能還真的擋不太住。」接著陳昶宇也坦言,「如果指揮中心覺得Omicron大多輕症,且台灣疫苗覆蓋率已經夠高,未來傾向與病毒共存,應該提早向大眾預告,搞不好那兩成一劑疫苗都不打的民眾,有一部分會願意出來再打一下疫苗。」
前立委稱「打第3劑不如直接得Omicron」 醫打臉揭終結病毒唯一可能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Omicron變異株入侵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縮短接種第3劑疫苗的間隔,希望能遏止疫情蔓延,引發民眾搶打潮。不過,有腎臟科醫師背景的前立委沈富雄卻直言:「打第3針不如直接染Omicron」,對此,精神科醫師潘建志也提出建議了。沈富雄在臉書表示,如果出現類流感症狀,不用篩檢,如果篩檢陽性也不用通報,「反正無症狀的黑數大約是官方確診數5倍,真的不差你一個」,至於是否要打第3劑,他表示「打第3針不如直接得Omicron」,因為第3或第4針所提高的體液性(humoral)中和抗體半年後就降至近乎無防疫能力,認為只有直接得Omicron才能誘發細胞性(cellular)免疫力,「付出有限的代價,卻是一勞永逸」。前立委沈富雄認為「打第3針不如直接得Omicron」。(示意圖/周志龍攝影)針對此說法,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坦言,他不相信打第3針不如直接感染Omicron的神話,因為引發普通感冒的4種人類冠狀病毒,得過也不能終身免疫,過了一年還是會感冒,「如果感染Omicron,就能終結病毒帶來的煩惱,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你被上帝帶走了」。另外,他也提到,最近門診時又把面罩戴起來,口罩換成號稱N95等級的平面口罩,一個要價40元,自己其實只有接觸健保卡,卻看了幾個病人就狂噴酒精洗手,崩潰表示:「快要上癮了」。潘建志醫師給出建議。(圖/翻攝自潘建志臉書)事實上,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先前就在臉書發文說明,Omicron的傳播力,只要進入社區,長者就算只待在家,青壯年、照顧者甚至小孩,都很有可能會把病毒帶回家,在一劑疫苗都沒打的情況下,Omicron的重症死亡風險,還是有機會逼近Delta,因此他呼籲還沒打疫苗的長輩快去打。
去年5月疫情重演?「關鍵26.2%」一劑都沒打 醫曝觀察重點:有症狀就篩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再起,桃園機場染疫風波延燒,目前更已經擴及社區,現在全台灣民眾都在「挫咧等」,眼看農曆年假期快到來,擔憂去年5月本土疫情會再度上演。到底會不會重演去年的三級警戒,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指出,這得看這段時間,有沒有不明傳染源的社區感染;另外根據疾管署統計,有26.2%的75歲以上長者,至今還未接種第一劑疫苗,這也讓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發文,拜託這些族群快去打疫苗。桃機染疫風暴擴及社區,目前已有6所國中小預防性停課,針對許多人擔心,病毒會不會進入社區,李秉穎在昨天(10日)晚間播出的「年代向錢看」節目中指出,桃機這條傳染鏈會不會進入社區造成影響,現在就要看,是否出現「不明感染源」的社區感染。李秉穎提到,我們現在要擔心的,不是Omicron變異株有沒有進入國內,現在要注意的是,「有沒有爆發不明傳染源的社區感染」。以去年5月為例,一旦一天有4、5個不明傳染源個案接連爆出,這就代表傳染鏈埋伏在社區很久了。面對桃園機場群聚感染案持續擴大,這幾日已經有許多民眾搶打第三劑追加劑疫苗,但根據疾管署統計,有26.2%的75歲以上長者,至今居然還未接種第一劑。對此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特別在臉書發文,拜託這些長輩快去打疫苗。陳昶宇昨天在臉書說,「講了這麼多,其實都是為了這26.2%、接近3成,一劑疫苗都沒打的75歲以上長者。有人說跟病毒共存?我也很想啊,不就輕症、無症狀在家隔離就好,來醫院專責病房隔離。」陳昶宇指出,以Omicron的傳播力,只要進入社區,這些長者就算只待在家,青壯年、照顧者甚至小孩,都很有可能會把病毒帶回家,在一劑疫苗都沒打的情況下,Omicron的重症死亡風險,還是有機會逼近Delta。
不禁內用只對小項目開刀 陳時中批:不負責任…他挑出一句話回擊
隨著桃機群聚案爆發,中央也再度緊縮防疫政策,像是戶外拍照、唱歌等等都必須重新戴好口罩,不過卻引來醫界不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陳昶宇昨(10日)就直言,中央只敢對小眾項目開刀,不肯禁止餐廳內用;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就駁斥,認為說這樣的話是不負責任的,而陳昶宇聽到後,再於臉書發文回擊。中央於前天(9日)宣布維持二級警戒,不過有鑑於疫情再起,民眾在戶外拍照、運動,或是在公共場所都必須把口罩戴好戴滿,但是內用尚未禁止,對此,陳昶宇在臉書發文,他認為室內用餐的傳播風險,比上述行為都還要大得多,還舉出金嗓歌友會傳播鏈,是因為群聚用餐,加上室內通風不良所造成的,因此直批指揮中心只敢對一些小眾項目開刀,不敢禁止內用。陳時中昨天被媒體問到時,也向陳昶宇喊話,認為他說這樣的話是不負責任的;陳時中認為,目前社區的情況尚未考慮禁止內用的層級,都在可追蹤的範圍,確診數與國際相比也不算多,所以認為「禁內用」這種會影響社會穩定度的措施還沒有必要。針對陳時中的回應,陳昶宇發文回擊,他說:「就邏輯上來說,『外出及各種活動需全程配戴口罩,除了傳播風險最高的室內用餐之外』,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太合理?我當然也知道吃飯不能戴口罩,但有說吃飯就一定要在外面吃嗎?」陳昶宇認為,如果指揮中心覺得內用吃飯沒什麼風險,那除了唱歌這種會造成口沫傳播的高風險外,其他如運動拍照攝影演講等活動,傳染風險都比室內用餐要低得多,其實也不太需要強制配戴口罩。陳昶宇最後也不忘狠酸:「如果指揮中心覺得,由於會影響民生經濟,不得不冒一點風險持續開放餐廳內用,其他活動雖然風險較低,但不影響經濟所以還是得戴口罩,那其實也可以說清楚,我個人是可以接受。」
不封邊境等於走鋼索 醫曝最糟情況:過年前後疫情大爆發
桃園機場群聚感染事件,目前已經傳進社區內,截至昨(9日)起一共有23例確診,當中更是以傳播力即強的Omicron變種病毒為主,不過目前中央似乎沒打算緊縮邊境措施;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陳昶宇就直言,這樣的行為就宛如是在走鋼索,最糟的情況就是在過年前後疫情大爆發,最終導致大家都不用過年了。陳昶宇昨天在臉書發文,他指出,可以理解指揮中心不想封鎖邊境,想讓國人都能回來過年,全民皆大歡喜,但這就是一種走鋼索,他認為,國外確診個案一直湧入、國內本土傳播鏈也尚未確定擋住,又不敢過度緊縮防疫政策怕影響經濟,而這樣的情況,最糟的結果就是:「境外個案把各家醫院塞好塞滿,塞到過年前後剛好本土疫情爆發,最後大家都不用過年了。」陳昶宇認為,有些事情不太可能兩全其美,如果不想開源,那就得節流,面對接下來的疫情,他也呼籲政府:「要嘛(馬)就加強邊境管制減少境外個案移入,不然就是要想辦法集中管理輕症個案,保留醫療資源緩衝以防本土疫情重症爆發,或是加大力度緊縮防疫政策且阻斷本土傳播鏈。」陳昶宇表示,如果都沒做到,那就只能祈求上蒼賜與台灣好運,也希望自己的預言不要成真。目前境外移入案例持續激增,陳時中最近接受訪問時表示,現在基本上已經禁止外國人入境,除非是停飛停航,不然未來的邊境管制都會維持現狀,但也不太可能會停飛,畢竟現在返台的都是國人,如果這樣做會影響國人回家的權利。
1922平台暫關「第3劑怎預約」 超神疫苗地圖+懶人包一次看懂
眼看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國內也爆出多起本土案例,為了加強保護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2月24日起,18歲以上、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並滿5個月者,即符合打第三劑的資格。針對外界對Omicron病毒與第三劑的問題,《CTWANT》也整理出懶人包,供民眾參考。針對Omicron病毒部分:1.若確診Omicron,感染症狀有哪些?根據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指出,Omicron主要症狀有「嚴重鼻塞流鼻水、頭痛及合併身體痠痛、咳嗽、喉嚨痛,吞嚥時感到不適、嚴重的疲累虛弱」,由於目前境外移入個案中,也有多起是沒有症狀的情形。2. Omicron和Delta相比,重症和死亡率如何?「Omicron的重症及死亡情形看起來未如預期的嚴重」,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一般冠狀病毒突變、流感化趨勢及目前基因分析跟重症初步資料研判,Omicron傳播力比Delta略高,但重症、死亡率比起Delta低,至於疫苗的保護效果,也比Delta產生的抗體效果差一些。羅一鈞表示,Omicron重症及死亡情形未如預期嚴重。(圖/報系系資料照)至於施打第三劑疫苗部分:1. 為何要施打第三劑?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有鑑於Omicron肆虐全球,加上接種疫苗後體內中和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國際建議可施打第三劑,但必須和第二劑間隔6個月,不過部分國家也提到在必要條件下可縮短至5個月。2. 哪些人符合施打第三劑?從7日起,年滿18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不論任何廠牌,且滿5個月的民眾皆可追加第三劑,指揮中心也列出4類對象,建議優先接種: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及高風險工作人員(第1~3類)、容易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第9類)。此外,12歲以上者可在打完第二劑28天後,預約接種第三劑基礎劑。3. 如何預約施打第三劑?民眾可透過各地的衛生局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也可多利用衛福部所屬醫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醫院及國防部所屬醫院在周一至周五增設的夜間門診預約打第三劑疫苗。指揮中心將加速建置「疫苗地圖」協助民眾搜尋,前往接種時,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和健保卡。由於「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暫時關閉,若要施打第三劑,也可透過「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來查詢、預約。以往前兩劑疫苗可透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統一登記,指揮中心這次推出的「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已於12月29日上線,該系統的使用方式類似於Google Maps,會顯示有哪些醫療院所有提供疫苗施打,民眾也可點擊查看預約網址和電話資訊。除此之外,該系統右上方還可選「篩選查詢」,有AZ、莫德納、BNT及高端4個選項,方便民眾直接掌握哪些醫療院所有自己欲接種的廠牌。 右上方的「篩選查詢」可直接點選欲接種的疫苗品牌。(圖/翻攝自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4. 目前有哪些疫苗廠牌可以選?廠牌分別為:半劑莫德納疫苗(50微克)、一劑BNT疫苗、一劑高端疫苗(限20歲以上民眾接種)、一劑AZ疫苗 (有過敏反應、特殊情況可選擇施打)。另外,疫苗組合供第三劑混打參考如下:AZ+AZ→第三劑:BNT或莫德納AZ+莫德納→第三劑:莫德納AZ+BNT→第三劑:BNT莫德納+莫德納→第三劑:莫德納BNT+BNT→第三劑:BNT5. 若前兩劑施打高端、沒有要出國,第三劑如何選擇?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高端屬於「自由選擇」的情況,因為也有經過緊急授權使用,前兩劑施打高端的民眾,第三劑可繼續打高端,專家小組會保留民眾的選擇權利。另外,哥倫比亞大學新冠肺炎醫學團隊領導者、中研院士何大一建議,由於國內民眾大多施打AZ或高端疫苗者,應該選擇「mRNA疫苗作為第三劑加強針」。6. 若在國外接種兩劑者,在台灣補如何施打第三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國外接種兩劑疫苗的民眾,可以先赴衛生局登錄疫苗接種資料。7. 第三劑是否有副作用?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何忠祐表示,根據現有安全性資料顯示,施打第三劑莫德納副作用發生率與第二劑雷同,若把副作用細分為局部和全身性的話,第三劑的局部副作用比第二劑略高(84.7%vs.83.5%),但全身性副作用比第二劑略低(79.0%vs.81.3%)。至於BNT的副作用,整體發生率和第二劑雷同,第三劑的局部副作用比第二劑略高(74.1%vs.71.7%),全身性副作用則略低(69.2%vs.71.7%),另外施打兩劑AZ後追加mRNA疫苗副作用,常見狀況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至2天、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症狀。若有混打,從學理上來看,現在有不同疫苗的前後施打經驗,安全性沒有什麼太大問題,有些混打出現局部反應發生率較高一些,但整體仍不算有嚴重不良反應。8. 國內「完整接種」定義為何?台灣目前對於完整接種定義是施打過兩劑疫苗(含AZ、BNT、莫德納或是高端)滿14天者,先前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指出,以美國「完整接種」來定義,可能會改為已接種三劑mRNA疫苗(BNT、莫德納),或是兩劑嬌生疫苗,至於台灣會否跟進仍未定案。
多名患者呼吸道症狀看診…醫:覺得不妙 Omicron症狀與感冒難區分
桃機群聚感染事件擴大,目前累積8人染疫,包括7名清潔人員、1名防疫計程車司機,其中有2人確定感染Omicron,讓外界相當擔心病毒會往社區擴散。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指出,上午門診連續看了不少個呼吸道症狀,看到最後,直接建議病患到附近的忠孝篩檢站確認狀況。陳昶宇昨(5日)在臉書透露,一個上午門診連續看了不少個呼吸道症狀,覺得狀況不是很妙;他提醒,Omicron主要症狀包括「嚴重的鼻塞流鼻水」、「頭痛及可能合併身體痠痛」、「咳嗽」、「喉嚨痛,尤其吞嚥時會不舒服」、「較為嚴重的疲累虛弱」。陳昶宇表示,是不是跟一般感冒症狀難以區分?而且還不見得會發燒,所以有上述呼吸道症狀,有任何相關疑慮,建議乾脆直接去做篩檢,一旦拉高篩檢量,就算Omicron進入社區,也能提早察覺。一名醫師也在下方留言,「我今天也看到好幾個這樣的,怎麼辦?」陳昶宇回應,「我連續看了好幾個,到最後說之後有呼吸道症狀就不看了,建議直接轉忠孝篩檢站確認狀況,忠孝社區篩檢站有免費的額度可以採檢,就怕病人大多不願意去篩檢。」
只打2劑AZ對Omicron「等於白打了?」 醫出面打臉:睜眼說瞎話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歇,現在又多了新冠Omicron變異株快速傳播,日前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提出相關研究數據直言,現在新冠疫苗對Omicron保護力等研究陸續出爐,打了兩劑AZ的血清中和病毒後,發現其保護力,幾乎降到可偵測的水平之下,直言「不要再打AZ了!你打了也是白打啦」。對此,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出面表示:「不會白打啦,擔心就趕快打加強針保護自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陳昶宇則批:「睜眼說瞎話、誤導民眾。」針對沈政男認為2劑AZ對Omicron保護力等於0,更挑明的說那些打AZ的人,疫苗等於白打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回應,全球的主流意見,是Omicron會讓疫苗保護力減低,而不是指保護力變成0,太過度的解讀也不好。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則在臉書發文表示,「打兩劑AZ不會變成白打啦!只是無法防止Omicron感染啦!還是可以保護重症。如果擔心,就趕快打加強針保護自己。」陳昶宇醫師昨天也透過臉書發文指出:「打AZ白打?明明打完『重症死亡風險』至少降低9成以上,什麼『混打』或『第三劑』,都是要加強抗體,不要太容易被『輕症感染』突破,說穿了都是在增加自己的副作用風險,要去保護那些『不打疫苗的人』,睜眼說AZ白打這種瞎話,真的是在誤導民眾耶。」除了直批「打AZ白打了」這種說法,陳昶宇醫師後來又二度發文指出,「AZ+AZ+莫德納,能得到最高的中和抗體,以及最好的細胞免疫能力,這是最近英國第三劑加強針試驗,較BNT+BNT+莫德納都還要來得好。打AZ兩劑等於白打? 是嗎?」
年輕人混打…醫:安全牌就是選BNT 「這族群」別輕易嘗試混莫德納
國內醫護近日全面開打第三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陳昶宇表示,國內外已經看到太多案例,不管怎麼混打或是打了三、四劑以上,都還是會被病毒突破,所以重點還是降低重症死亡風險;他也提醒,太年輕的,尤其心臟可能有問題的族群,還是不要太輕易在前兩針就嘗試AZ混打莫德納的組合。陳昶宇在臉書指出,目前第三劑定位是「加強針」,不同於前兩劑的「標準針」,目的在於喚醒體內的免疫記憶,提高一定程度的中和抗體量,以免「太容易」被病毒突破性感染,至於想要完全避免感染,大概不太可能。陳昶宇提到,英國最近也有較大規模研究,針對前兩劑施打AZ或BNT的族群,施打多種疫苗當作第三劑觀察效果,其中第三劑也打AZ這組,其實還是能有效提高中和抗體及加強細胞免疫能力,但的確效果是弱了一點,如果第三劑施打不同種類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嬌生」或是次蛋白疫苗Novavax,則可以得到更高的中和抗體量及細胞免疫能力,若第三劑施打mRNA疫苗,效果又比前兩者更好,其中莫德納的中和抗體量又比BNT再高出一截。陳昶宇表示,第三劑加強針的施打時間,目前大多在第二劑滿5-6個月後,時間拉得較長,莫德納打半量mRNA濃度也較低,副作用大多為施打部位局部痠痛,看來是比混打第二劑的副作用要低不少。針對有人說「反正你遲早要混打,不如早點混打」,對此陳昶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反正你遲早會混打到第三劑,何必提早混打增加副作用風險?疫苗嚴重副作用的機率跟強度就像被雷打到,明明可以躲在室內穩穩度過,何必要多增加一次出去被雷打到的機會?當然年紀越大,嚴重副作用機率越低,想試AZ混打莫德納未嘗不可,至於年紀較輕又真的很想混打,安全牌就是選BNT。陳昶宇說,「不過現在疫苗打氣急速下降,也完全可以預期,很想打疫苗的人大都打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在疫苗量過剩的情況下,其實想怎麼混打都可以,但我還是建議太年輕的,尤其心臟可能有問題的族群,還是不要太輕易在前兩針就嘗試AZ混打莫德納的組合。」
「再選一次,我還是不會想AZ混打莫德納」 醫揭原因
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認為,以他30歲為例,染疫重症危險性本來就不高,兩劑AZ就很夠用,根本就不需要混打莫德納吃副作用全餐,去承擔最高的嚴重副作用風險。陳昶宇說,「如果要再選一次,我還是不會想要AZ混打莫德納。」陳昶宇昨(21日)在臉書表示,若真的要選混打組合,也許AZ混打BNT還可以試試看吧,BNT第二劑風險看來是比莫德納小一些,但還是比AZ高不少。看到有人在鼓吹,只推薦AZ混打莫德納這個組合,陳昶宇說,「如果是針對40歲以上族群,那我其實也沒什麼意見,之前就大略提過,不同年齡層的施打策略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年輕族群光打一劑副作用較低的BNT,心臟就出問題了,12-15歲以下未成年族群甚至考慮只打一劑即可,因為第二劑的嚴重副作用機率,並不低於染疫重症的風險。」他認為,稍微年長一點的年輕族群,其實染疫重症風險也不高,AZ第一劑副作用已經很強,好不容易打完沒問題,沒有血栓等嚴重副作用,現在又要補上莫德納第二劑,用最強的免疫反應催出最高的中和抗體,勢必也會面臨更強的發炎反應及心肌炎風險,在「重症死亡」保護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有必要承擔這樣的危險嗎?陳昶宇指出,而40歲以上的族群,已經打了一劑AZ還沒打第二劑的,大概就幾十萬人,多這20%「症狀感染」保護力,多算一點30%好了,根本也是幫助有限,比較可能有幫助的,大概就是完全還沒打疫苗的那一群,但記得沒錯的話,之前就有人在批評打AZ後死了好幾百人,也沒在管這些死亡個案是不是真的跟疫苗有關,但也因此造成不少自覺身體不好的,或是不信任疫苗的民眾不敢打疫苗,要這些族群接受這個最強副作用混打組合,來承擔最高的副作用風險,談何容易。另外,又有人說Delta進入社區,AZ會被打趴;陳昶宇說,「但目前打了很多AZ的英國,看來也沒趴到哪去,有實施混打的德國,疫情狀況也沒比較好,基本上整體公衛防疫政策還是很重要,而各種疫苗廠牌或施打方式都有其好處及壞處,並沒有什麼是『最好』或是『唯一推薦』的疫苗施打組合。」
指引說不清1/戴口罩飲食揭防疫措施三大矛盾 民眾業者霧煞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中心)自7月26日宣布降為二級警戒以來,指揮中心數度分階段鬆綁防疫指引,包括免戴口罩與開放飲食空間等限制,然而許多「滾動式修正」的防疫政策依據究竟為何?指揮中心提出的理由往往令人難以信服,本刊也特地整理出以下三大指引矛盾,比對涵蓋多處活動空間與行業別防疫措施的荒謬之處。指揮中心18日宣布高鐵開放自由座,且室外拍照、運動免戴口罩,逐步放寬生活限制令民眾感受到輕鬆自在,不過還是有許多措施讓人很疑惑。例如最近天氣開始轉冷,許多民眾紛紛跑去泡湯,不過根據目前指揮中心公布的二級警戒防疫指引,戶外仍一律需戴上口罩,除了戶外運動、爬山、海邊活動、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工作無須戴口罩,泡湯還要戴口罩就讓民眾及業者一頭霧水。「泡溫泉大概五分鐘就會開始出汗,戴口罩真的會很悶,整個口罩黏在臉上,不只是我會拿下來,其實大家都會拿下來,很少看到有人從頭到尾遵守規定的,如果規定泡完上來再戴會好一點,流了汗整個口罩都濕,真的很不舒服。」熱愛泡湯的陳先生說。新竹縣溫泉觀光產業協會理事長廖錦龍也坦言,「溫泉區大多在鄉下和高山,其實真的很難做到(戴口罩),如果硬性規定距離、戴口罩,站在業者立場會很難做生意,因為規勸也沒用,尤其服務業若管得太多,客人反彈對業者也不好,會經營不下去,而且政府稽查也不容易,政策落實有困難,變相縱容民眾陽奉陰違,我認為應該適度開放。」針對室外運動、室內外拍攝照片時可免戴口罩措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主治醫師陳昶宇就在臉書點出矛盾。他說,室內運動的人流密度,比大部分餐廳內用都還要低很多,而且一般室內運動場所,通風大多做得不錯,還硬要規定戴口罩才能運動,其實沒什麼道理。陳昶宇進一步指出,如果在場上(室內)打球要戴口罩,但在場邊(室內外)拍照的話就可以不用戴,實在不太能理解指揮中心的考量為何,「小心謹慎當然是件好事,但不合邏輯的防疫措施,會顯得有點搞笑。」除了戴口罩的標準令民眾和業者無所適從,部分場域限制飲食也影響業者生計,尤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進一步說明,室內外辦桌、流水席無須梅花座、間隔座,也讓目前復業仍受飲食限制的業者抱怨連連。10月5日起內用全面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距,宴席也開放離桌進行敬酒,反而是有隔板的網咖仍禁止飲食,認定標準令人莫名其妙。(圖/報系資料庫)在雙北經營網咖14年的小連(化名)告訴本刊,旗下的八間店停業五個月,好不容易盼到10月5日終於復業,但「復業條款」卻限制店內不能提供顧客飲食,「為何餐飲業不用隔板就能作生意,顧客圍著桌子吃飯喝酒,甚至逐桌敬酒,口沫橫飛,他們都不是一家人,難道這樣距離還不夠近嗎?現在卻限制網咖、KTV、MTV等行業只能喝水,這分明是針對性的做法,有些餐廳可以容納上百人,我一間店平均2、30個顧客,彼此都有座位隔開,官員都坐在辦公室空想,制定政策不符實際,根本是雙重標準!」小連說,現在多採儲值制的網咖十分仰賴餐飲的收入,以他的店面來說,平均每位顧客一小時消費約30元,就很需要一杯現金40元的飲料來維持營運。「我們的收入相對減少,餐飲品項大約佔整體營收的四成,有些同業因此(限制飲食)不開店,就是因為要請員工和負擔店租,開了反而賠更多!」 一名位於新北市的KTV業者抱怨說,復業以來其實業績很不好,因為不能飲食,影響顧客消費意願,尤其警察三番兩次上門臨檢,最近疫情更穩定,甚至聽說政府考慮降至一級警戒,但其實降級也沒有意義,屆時不一定會開放飲食,一切都是政府說了算,但又說不清執行依據,到底是為了疫情?還是為了權威?至今搞得大家烏煙瘴氣。KTV雖然已經開放,飲食禁令還是限制顧客消費意願,警察三番兩次上門查緝也令他們生意受影響。(圖/報系資料庫)
不是BNT或莫德納!新冠疫苗「第一劑」打這款 醫推薦:保護力最好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近日Delta病毒又攻破國門,造成群聚感染,但許多國人與長輩想要跟需要打的莫德納疫苗,卻遲遲未到貨,許多已經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的長者,憂心打不到第2劑;想苦等莫德納,連第一劑都還沒打的民眾,疫苗之路更是遙遙無期。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主治醫師陳昶宇在臉書發文表示,如果有朋友問第一劑要打哪支疫苗,他個人幾乎一律推薦「AZ疫苗」,他並提出許多相關研究,與外界一起分享。陳昶宇近日在臉書發文提到,最近開始看到有越來越多人抱怨,有人打完莫德納第一劑後,隔了6到8周;或是AZ打完第一劑隔了10到12周,還苦等不到第二劑,擔心會不會第一劑疫苗漸漸失去效果?他表示,民眾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就目前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第二劑間隔越久,效果越好。陳昶宇表示,依照WHO官方資料,在疫苗量不夠充足的情況下,先將第一劑的覆蓋率拉高,以現有資料而言,莫德納第二劑拉長到12周是可接受的。新冠疫苗施打其間的保護力分析。(圖/翻攝陳昶宇臉書) 而如果有朋友問,第一劑要打哪支疫苗比較好?陳昶宇指出,他個人幾乎一律推薦「AZ疫苗」。因為就目前研究均指向,AZ疫苗的第一劑保護力最好,且效果幾乎是永久存留,至於什麼時候打第二劑?或是混打任何其他廠牌種類疫苗,都可以加強保護力;甚至第二劑間隔時間,拉越長效果越好,拉長到45周效果,還比間隔12周還更好,會產生18倍的抗體免疫反應,及4倍的抗體效價濃度。至於輝瑞BNT跟莫德納,陳昶宇提到,其第一劑的保護力可能沒那麼好,但基本的保護力還是有,且打了第二劑保護力會大幅提高。不過很多已經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的人,現在都很憂心莫德納的供貨問題,擔心若疫苗遲遲進不來,隔太久才打第二劑,會不會就沒效果呢?陳昶宇提出統計數據表示「完全不會」,他以目前相關研究資料表示,拉長兩劑間隔到9至15周,可將保護效力拉到最高,有效降低輕症傳染、重症住院及死亡風險。陳昶宇說,莫德納及BNT相關效力,在第二劑間隔9至12周時達到巔峰,在間隔15周時,效果仍然呈現持平。而雖然莫德納跟BNT目前還沒有間隔更久的研究統計,但若就相關圖形曲線去推估,綜合AZ疫苗施打間隔研究,他簡單下了一個結論表示:「在疫苗量有限的前提下,第二劑疫苗施打間隔越久,效果越好。」
美國CDC不承認混打、高端?醫曝「4種認證打法」:否則仍要隔離7天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接種疫苗是許多民眾相當關心的議題,除了考慮保護力,也要考慮到未來出國能否被承認。聯合醫院醫師陳昶宇發文表示,AZ混打BNT或是莫德納,在美國可能會被視為沒有完成兩劑疫苗接種。陳昶宇指出,AZ混打BNT或是莫德納,在美國可能會被視為沒有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因為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所規定完全接種(Fully Vaccinated)的定義為「美國認可的兩劑輝瑞/BNT、兩劑莫德納,或一劑嬌生,以及符合WHO緊急授權的兩劑AZ」。 陳昶宇指出,若是沒有完全接種,則需自我隔離7天,「兩劑混打AZ+莫德納或AZ+BNT,目前並沒有被包含在美國CDC所規定的完全接種內,也就是說,入境美國後還是會需要自我隔離7天」。陳昶宇表示,疫苗混打的根本原因是供貨不穩,效果跟副作用各有優劣,也不是各國都承認,因此本來就不是都有好處,所以也無需強求一定要混打;不過他也指出,隨著世界各國越來越多施行混打,美國CDC之後也有可能修改相關規定,「另外美國人應該也沒在管你有沒有自我隔離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