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
」圓山大飯店再推文化新景點 重現臺灣神社神龍風采
圓山大飯店於11月28日上午10:00舉行「穿越百年時空‧圓山雙龍巡禮」揭幕儀式,再次推出文化新景點,向國人重現臺灣神社神龍的風采。葉菊蘭董事長表示,復刻金龍代表著圓山大飯店的「傳承」與「創新」,傳承自1919年的一百零五年以來,從當時位階最高的神社,曾是中華民國重要國賓接待的首站,到如今多元民主開放的時代,先後俯瞰見證我們的島嶼及人民休戚與共的風風雨雨。特別感謝財團法人薇閣文教公益基金會、日商富地滋(股)公司的慷慨捐助,順利完成復刻工程,還原其昔日歷史風貌,讓我們一起「神龍昂首,萬象皆新」。圓山大飯店再推文化新景點 重現臺灣神社神龍風采-「穿越百年時空‧圓山雙龍巡禮」揭幕儀式(左起、潘怡伶博士、蒲子超工程師、蒲浩明雕塑家、林育生董事長、李傳洪董事長、葉菊蘭董事長、和田社長、幸田社長、王佐榮老師、郭啟炫總經理)。(圖片/圓山大飯店提供)位於圓山大飯店花園廣場的臺灣神社神龍噴泉是百年金龍的前身,為日本商人於1919年11月28日獻上的奉納品,圓山大飯店在今天舉行神龍復刻揭幕儀式,更別具意義。直到1956年圓山大飯店金龍餐廳與客房落成啟用,神龍才隨之遷移於金龍廳內;1987年金龍廳改裝,為彰顯神龍的歷史意義、重要性及價值,特意將其外觀貼上一層光彩耀眼的24K金箔,形成現今百年金龍的樣貌。臺灣神社神龍噴泉復刻工程源於去年6月22日天花板藻井意外掉落造成百年金龍損傷,修復過程發現有多次人為改造情形,為了善盡保存與還原文史之責,組成「圓山百年金龍前身-日本神龍」復刻小組;復刻小組召集人、圓山大飯店前董事長林育生指出,由於百年金龍的樣貌呈現年代已久,在兼顧國人情感與還原歷史的考量下,決定保留室內「百年金龍」,選擇在飯店廣場復刻神龍噴泉,以還原其歷史風貌。圓山大飯店再推文化新景點,重現臺灣神社神龍風采。(圖片/圓山大飯店提供)本次復刻工程由復刻小組成員之一、國內雕塑名家蒲浩明老師製作,其父親是臺灣著名雕塑家蒲添生,外祖父為臺灣近代畫家陳澄波先生,本身是脫蠟精密鑄銅工法專家,此一工法在台灣屬於精密且複雜度極高的鑄造方式,成功保留了神龍噴泉當初在臺灣神社時期的經典造型和獨特的文化意涵。其他小組成員包括日本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鈴木惠可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張元鳳教授、潘怡伶及王瓊霞資深修復師、日治史研究專家王佐榮老師及蒲子超工程師,歷經一年多的研討與考究,完成臺灣神社神龍復刻工程。葉菊蘭董事長進一步強調,景觀建築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表徵,更代表著一段歷史縮影,復刻金龍是傳承前人的甘苦辛酸及心願的同時,不會拘泥於過去,心願一貫,但未來的挑戰與使命是新的。百年圓山,必須與時俱進,邁向創新的服務與硬體設備,打造創新的圓山,溫暖的笑容及喜悅的心,也是圓山全體同仁共同的新願景,讓圓山成為國人情感寄託的文化瑰寶,吸引更多國際旅客造訪,讓圓山故事成為世界旅人來台的動力。臺灣神社神龍噴泉已納入東密道導覽文化行程,與百年金龍一起帶領民眾跨越古今,感受更多精彩的歷史故事與文化體驗,歡迎預約申請導覽服務;行程結束後可以前往商品部門購買雙龍系列紀念品,包括雙龍紀念酒、小飛龍DIY吊飾鑰匙圈、雙龍骨瓷馬克杯及雙龍紅酒杯,與外界分享喜悅與留念。歡迎來趟穿越百年時空的感動,見證臺灣神社神龍與圓山百年金龍的前世與今生!
喊話北京重啟對話 賴清德盼兩岸朝和平方向發展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5月20日上任,新內閣人事布局引發外界關注。 賴清德25日釋出第6波內閣人事名單中,共有8位國安外交團隊成員。有關新內閣上任後,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賴清德表示,中國要有自信,要願意面對台灣人民託付的民選合法的政府,盼望兩岸望和平的方向發展。準總統賴清德第6波內閣人事名單中,前屏東縣長潘孟安出任總統府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接任外交部長、外交部長吳釗燮轉任國安會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 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邱垂正轉任陸委會主委、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接任海基會董事長、前國防部長嚴德發出任退輔會主委、國安局長則是蔡明彥留任 。賴清德表示,2015年擔任台南市長時,曾前往上海參加「陳澄波先生百二冥誕畫展」時,特別公開講,「兩岸要展開自信的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理解、諒解、和平發展、創造兩岸人民的福祉」,這個立場,他一直都沒有改變。賴清德緊接著指出,台灣做為區域負責任的一員,同時跟國際社會合作,要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繁榮,本身對國際社會包括對中國在內,就是一個善意,更何況台灣人民與人為善,非常希望能朝向兩岸和平的發展。「我非常期待,中國要有自信,要願意面對台灣人民託付的民選合法政府,這樣才是兩岸交流的正道」,賴清德指出,中國如果一直不願意與台灣民選的合法政府,而是跟在野設定前提之下的交流,長期來看,對中國也不見得是好事,對兩岸和平發展,更不會帶來正面影響。
台電、臺博館合推電力特展 明起南門館展出
台電自2017年起舉辦電力文資特展,以多元形式將電力發展轉化為歷史文資展覽,如2017首辦電業古蹟建築展、2018赴松山文創辦「電力大地」特展、2019水力發電主題「川流電湧」特展,與2020以電力傳輸為主題展出的「島嶼脈動」特展。如今,台電獲邀首度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聯手舉辦《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今(5)日揭幕。台電表示,特展規劃四大主題,展出來自台電、臺博館、臺史館、科工館等逾60件展品及超過160件珍貴影像,亦結合14顆歷史電表打造有如跨越時空的藝術互動裝置,6日起至2024年4月7日於臺博館南門館紅樓2樓展出,歡迎民眾一同探索島嶼來電的百年故事。5日下午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臺博館館長洪世佑及文化部次長李連權等貴賓共同為特展揭幕。台電表示,透過電業策展,除紀錄臺灣電力發展軌跡,也與社會大眾一起見證這片土地的歷史生活脈絡,感謝文化部支持且榮幸能與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臺博館聯手舉辦電力特展,讓台電投入電業展覽再邁進一大步。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右2)、臺博館館長洪世佑(左1)及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左2)與台電副總徐造華(右1)共同為「島電生活」特展揭幕(圖/臺電提供)。台電說明,特展序曲中,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1915年創作作品《水源地附近》透過電線桿街景展現當時電力已進入生活的樣貌;畫中有煙囪的紅色建築即為同年完工的臺北預備火力發電所,也是臺北市區首座具規模的發電廠(裝置容量950瓩),現為台電綜合研究所。主題二「電的供給與需求」亦首次對外公開1929年由台電前身、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製作的「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計畫圖」以及1937年的「日月潭發電廠相關設施分佈圖」,一窺日月潭發展歷史。特展展出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1915年作品《水源地附近》,透過電線桿街景展現當時電力已進入生活的樣貌;畫中有煙囪的紅色建築即為同年完工的臺北預備火力發電所,也是臺北市區首座具規模的發電廠(圖/臺電提供)。特展首次對外公開1929年由台電前身、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製作的「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計畫圖」以及1937年的「日月潭發電廠相關設施分佈圖」,一窺日月潭發展歷史(圖/臺電提供)。而特展主題三則以從古至今各類照明器具呈現電力對生活的影響,如臺灣早期電燈尚未普及的年代,主要以油燈、蠟燭、電石燈等作為夜間照明工具,其中現場展示的電石燈,在過往藉由上座盛水向下滴漏,讓水接觸放置於下座、主成份為碳化鈣的電土產生氣體,進而點燃噴火嘴作照明所用,更可透過水流速度調整火光大小,亮度比油燈、蠟燭高出許多。另展場亦結合動畫互動影像,可感受不同年代因電力帶來的生活景象變化。早期電燈尚未普及年代主要以油燈、蠟燭、電石燈等作為夜間照明工具,其中現場展示的電石燈,藉上座盛水向下滴漏,讓水接觸放置於下座、主成份為碳化鈣的電土產生氣體,進而點燃噴火嘴作照明所用,更可透過水流速度調整火光大小(圖/臺電提供)。台電指出,此次特展同步展出超過百歲的全臺第一顆電表,並由擅長沈浸式創作的范賀碩與來自英國的Blaine Whiteley兩位藝術家跨國合作,運用歷年具代表性的14顆電表,結合數位聲光特效打造互動裝置「島電風景」,讓參觀者彷彿瞬間跨越臺灣來電史。此次特展同步展出超過百歲的全臺第一顆電表(圖/臺電提供)。特展結合跨國藝術家合作,運用歷年具代表性的14顆電表,搭配數位聲光特效打造互動裝置「島電風景」,讓參觀者彷彿瞬間跨越臺灣來電史(圖/臺電提供)。台電表示,此次特展於臺博館南門館紅樓2樓自12月6日正式展出至2024年4月7日(週一休館),而門票20元可同時參觀該館其餘常設展及特展。台電除確保穩定供電,近年亦積極投入文資保存,自2016年啟動文資保存計畫、公共藝術與文化展演計畫,也成為第一個編列文資專案預算、成立專責單位並招募文資專才的國營事業,至今累積投入數十個單位、上百人清查萬件文資,2017年開始舉辦電力文資特展,除三度蟬聯文化部文馨獎,2019川流電湧特展更獲得與德國iF、美國IDEA、日本G-Mark並列世界四大設計獎的德國紅點設計獎殊榮。台電獲邀首度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聯手舉辦「島·電生活」特展,今揭幕,四大主題展出逾60件展品及超過160件珍貴影像,6日起至2024年4月7日於臺博館南門館紅樓2樓展出(圖/臺電提供)。(圖/臺電提供)。(圖/臺電提供)。(圖/臺電提供)。(圖/臺電提供)。(台電廣告)
台電、臺博館合推電力特展 明起南門館展出
台電自2017年起舉辦電力文資特展,以多元形式將電力發展轉化為歷史文資展覽,如2017首辦電業古蹟建築展、2018赴松山文創辦「電力大地」特展、2019水力發電主題「川流電湧」特展,與2020以電力傳輸為主題展出的「島嶼脈動」特展。如今,台電獲邀首度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聯手舉辦《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今(5)日揭幕。台電表示,特展規劃四大主題,展出來自台電、臺博館、臺史館、科工館等逾60件展品及超過160件珍貴影像,亦結合14顆歷史電表打造有如跨越時空的藝術互動裝置,6日起至2024年4月7日於臺博館南門館紅樓2樓展出,歡迎民眾一同探索島嶼來電的百年故事。5日下午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臺博館館長洪世佑及文化部次長李連權等貴賓共同為特展揭幕。台電表示,透過電業策展,除紀錄臺灣電力發展軌跡,也與社會大眾一起見證這片土地的歷史生活脈絡,感謝文化部支持且榮幸能與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臺博館聯手舉辦電力特展,讓台電投入電業展覽再邁進一大步。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右2)、臺博館館長洪世佑(左1)及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左2)與台電副總徐造華(右1)共同為「島電生活」特展揭幕。(圖/台電提供)台電說明,特展序曲中,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1915年創作作品《水源地附近》透過電線桿街景展現當時電力已進入生活的樣貌;畫中有煙囪的紅色建築即為同年完工的臺北預備火力發電所,也是臺北市區首座具規模的發電廠(裝置容量950瓩),現為台電綜合研究所。主題二「電的供給與需求」亦首次對外公開1929年由台電前身、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製作的「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計畫圖」以及1937年的「日月潭發電廠相關設施分佈圖」,一窺日月潭發展歷史。特展展出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1915年作品《水源地附近》,透過電線桿街景展現當時電力已進入生活的樣貌;畫中有煙囪的紅色建築即為同年完工的臺北預備火力發電所,也是臺北市區首座具規模的發電廠。(圖/台電提供)特展首次對外公開1929年由台電前身、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製作的「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計畫圖」以及1937年的「日月潭發電廠相關設施分佈圖」,一窺日月潭發展歷史。(圖/台電提供)而特展主題三則以從古至今各類照明器具呈現電力對生活的影響,如臺灣早期電燈尚未普及的年代,主要以油燈、蠟燭、電石燈等作為夜間照明工具,其中現場展示的電石燈,在過往藉由上座盛水向下滴漏,讓水接觸放置於下座、主成份為碳化鈣的電土產生氣體,進而點燃噴火嘴作照明所用,更可透過水流速度調整火光大小,亮度比油燈、蠟燭高出許多。另展場亦結合動畫互動影像,可感受不同年代因電力帶來的生活景象變化。早期電燈尚未普及年代主要以油燈、蠟燭、電石燈等作為夜間照明工具,其中現場展示的電石燈,藉上座盛水向下滴漏,讓水接觸放置於下座、主成份為碳化鈣的電土產生氣體,進而點燃噴火嘴作照明所用,更可透過水流速度調整火光大小。(圖/台電提供)台電指出,此次特展同步展出超過百歲的全臺第一顆電表,並由擅長沈浸式創作的范賀碩與來自英國的Blaine Whiteley兩位藝術家跨國合作,運用歷年具代表性的14顆電表,結合數位聲光特效打造互動裝置「島電風景」,讓參觀者彷彿瞬間跨越臺灣來電史。此次特展同步展出超過百歲的全臺第一顆電表。(圖/台電提供)特展結合跨國藝術家合作,運用歷年具代表性的14顆電表,搭配數位聲光特效打造互動裝置「島電風景」,讓參觀者彷彿瞬間跨越臺灣來電史。(圖/台電提供)台電表示,此次特展於臺博館南門館紅樓2樓自12月6日正式展出至2024年4月7日(週一休館),而門票20元可同時參觀該館其餘常設展及特展。台電除確保穩定供電,近年亦積極投入文資保存,自2016年啟動文資保存計畫、公共藝術與文化展演計畫,也成為第一個編列文資專案預算、成立專責單位並招募文資專才的國營事業,至今累積投入數十個單位、上百人清查萬件文資,2017年開始舉辦電力文資特展,除三度蟬聯文化部文馨獎,2019川流電湧特展更獲得與德國iF、美國IDEA、日本G-Mark並列世界四大設計獎的德國紅點設計獎殊榮。台電獲邀首度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聯手舉辦「島·電生活」特展,今揭幕,四大主題展出逾60件展品及超過160件珍貴影像,6日起至2024年4月7日於臺博館南門館紅樓2樓展出。(圖/台電提供)(圖/台電提供)(圖/台電提供)(圖/台電提供)(台電廣告)
臺博館展出「島.電生活特展」邀您一覽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今(5)日於南門館舉辦「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開幕典禮,展覽以「電力與文明」為主題,透過「臺灣來電」、「電的供給與需求」、「生活與電」及「電的成本」等單元,介紹臺灣進入電力時代後的文明發展,並從早期畫家對「電」的風景描繪,以及常民視角述說島嶼上的電力故事,呈現臺灣電力發展與土地共譜的時代樣貌。展覽自即日起至2024年4月7日於臺博館南門館紅樓2樓展出。「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自12月6日起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紅樓2樓展出(圖/臺博館提供)。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台灣電力公司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及副總經理徐造華、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等共同出席與會。「島.電生活特展」由臺博館及台灣電力公司合作策展,融合了臺博館對土地、自然環境及永續議題的論述,以及台電對電力在臺灣發展的脈絡經驗。從第一盞電燈亮起、電廠及電網設立,到再生能源開發,由歷史的角度來看電力引進臺灣後人民生活方式產生的劇烈變化,並透過60餘件展品及160餘件珍貴的影像,呈現電力發展在臺灣土地上各時代的樣貌。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電力產業到哪裡,文明就到哪裡;台電到哪裡,產業就到哪裡」,電力產業不僅與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深刻的影響臺灣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甚至文化。期盼此次的展覽開啟博物館與台電及經濟部相關產業合作的開端,藉由博物館研究、策展、教育的功能,「帶動臺灣產業進入文化層次,使產業更有文化厚度」。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前)參觀1940至1950年代電費表、電費繳納收據、電表及用電紀錄卡等展品(圖/臺博館提供)。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島・電生活特展」談論電力發展的歷史,以不同角度連結歷史與社會脈動,別具意義。呼應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福祉與永續」,我們期待未來臺博館能與企業界跨域合作,成為提供對話、共作的場域,展現宏觀歷史與多元包容,並持續關注環境保育、生態永續的議題,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未來如何使用電力創造更多價值是我們關切的,除了電力本身的效益之外,透過電力的使用,為社會經濟產業帶來價值。期望未來透過展覽,讓更多民眾瞭解電力使用的價值,傳遞更多過去臺灣電力發展的來龍去脈,並與博物館加強館際合作,展現電力文化和歷史發展,以及電力為這座島嶼帶來的多元樣貌。(左起)國立臺灣博物館長洪世佑、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台灣電力公司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及副總經理徐造華共同為「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揭開序幕(圖/臺博館提供)。二十世紀開始是電力嶄露頭角的時代,電力發展代表了新時代的來臨,也是現代化的象徵,對百年來的臺灣人和臺灣社會來說,是一個嶄新的現代經驗和文化衝擊。此展以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的畫作「水源地附近」及臺博館所典藏日本畫家小澤秋成的「臺北風景」切入,藉由畫作上的電線桿、電線交織、發電廠等電氣設施所構成的視覺景觀,畫家筆下的線條和色彩堆疊出的現代化的城市,呈現當時人民對於現代化的追求,以及都市化背後對傳統景觀變遷的反思。退休抄表員楊清鐘分享過去在值班時,曾遇過被狗咬、被介紹認識未婚女子等有趣經歷(圖/臺博館提供)。台電特別提供了15件具代表性的電表,其中包含百年前臺灣第一個電表,來連結電與人們的生活,也傳達人們為了生活需求使用電力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展覽的結尾以藝術裝置「島電風景」與前輩畫家的畫作對話,展區內融合台電典藏的電表,透過編織隱喻電網,藉由光的視覺轉變,反映人的心裡對自然環境的歸屬感,以及文明與自然的循環關係,引導民眾反思臺灣來電後的百年期間,人與人、人與土地間的關係。期經由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讓我們理解過去,反省當下,也展望未來。「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紅樓2樓(臺北市南昌路一段1號)時間:即日起至2024年4月7日,週二到週日每日9:30-17:00(每週一休館)
以AI技術復刻大師海洋名畫 盼大眾關注塑膠垃圾議題
在日本,秋天除了讓人想大啖美食,同時也是舉辦藝術活動的「藝術之秋」,從日本引進、位於桃園的新都會型水生公園Xpark,從10/5~12/31也舉辦「復刻未來•AI海洋名畫特展」,該展透過藝術創作帶出令人省思的海洋污染問題,過去由日本橫浜八景島公司在仙台和東京舉辦過2次,並在亞太地區頗具規模的廣告節「Spikes Asia 2021」獲頒獎項、在英國最大型創意獎「Cresta Awards」消費者廣告獎項獲得最高等級金獎,以及在日本的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2020年度獲獎。首次海外移展選定台灣,最大特色是透過風格轉換(Style Transfer)的AI技術,重現多位大師的畫風與筆觸,並於其中融入和環保結合的「2050年海洋」想像樣貌,台灣展更以同樣技術再現「陳澄波〈濤聲〉2050年版」,成為最大亮點。〈沙灘上的大溪地女人 2050〉把保羅・高更畫作透過AI技術結合環保議題,讓人遙想未來沙灘可能充滿塑膠垃圾。葛飾北斎名畫也融入塑膠垃圾,再現為〈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2050〉。近年來因塑膠垃圾帶來的海洋汙染在世界各地受到重視,每年因工業生產所排放出的數百萬噸塑膠廢棄物,對整個海洋生態系都造成嚴重影響,目前預估全世界每年至少有超過800萬噸塑膠垃圾被排放到海裡。如果海洋塑膠垃圾持續增加,有預測指出「到2050年時,海洋塑膠垃圾量將會超過世界魚類總量。」本次策畫的「復刻未來.AI海洋名畫特展」,最初是於2019年由日本橫浜八景島公司營運的宮城縣仙台市「仙台海洋森林水族館」所舉辦,目的便是希望人們能更進一步地在「生活周遭」實際感受到海洋塑膠垃圾問題。小巧展場內設置兩個展區。台灣展場分為兩區,第一區:「熱愛海洋的世界名畫大師╳用AI描繪的『2050年的海洋』」,除以AI技術在文森.梵谷、保羅・高更、喜多川歌麿、葛飾北斎、艾鐸・里歐、馬遠等6位知名畫家所描繪的各一幅海洋畫作中,適度放入塑膠垃圾元素,另外還邀請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參與、展出第7幅名畫,即將台灣西畫大師陳澄波的畫作,以同樣技術再現的「陳澄波〈濤聲〉2050年版」。畫中原本描繪1939年壯麗的鼻頭角海岸,畫筆下洶湧海潮一波又一波地朝著岸邊翻捲,而到了2050年,岸邊密布的可能將是塑膠垃圾。水晶球中可見受海洋塑膠垃圾影響的海月水母、綠蠵龜、麥哲倫企鵝、小丑魚等生物模型。特展就在最具人氣的「福爾摩沙Formosa」展區旁,許多遊客會在高達四層樓的觀景窗前和魚群拍照。第二展區為:塑膠微粒飄舞的水晶球「Microplastic Globe_化身水晶球的未來海洋」,展出海洋生物與塑膠微粒共處的5顆水晶球作品,在水晶球裡飄舞的雪花,就是實際使用從海洋裡回收的塑膠製成,球體內同時可觀賞到,據報告指出受到海洋塑膠垃圾影響特別大的5種生物:海月水母、大翅鯨、小丑魚、綠蠵龜、麥哲倫企鵝的模型。各個水晶球的設計、製作皆由雪花水晶球作家石田兵衛負責執行。使用於水晶球的塑膠,則透過以藝術活動方式推行海洋塑膠升級再造事業的「REMARE」公司協助收集取得。此次活動結束後預計會做拍賣活動,所得將作為公益用途回饋社會。「台灣插畫藝術家聯展produced by 秋刀魚」。「樸實無華麵包丁」(左,50元)、人氣飲品「企鵝拿鐵」。(咖啡拉花隨機提供,140元)接著轉往3樓虛實互動區入口處,還有一個從相同議題延伸出來的「台灣插畫藝術家聯展produced by 秋刀魚」小展覽,Xpark與在台灣傳遞日本文化情報的雜誌《秋刀魚》攜手,以「我們都住在地球上~Taiwan Chapter」為主題,邀請10名台灣藝術家思考「地球環境問題」進行創作。此外也於館內的「Xcafe by PRONTO」,利用形狀不完整、顏色不完美的麵包,推出期間限定餐點「樸實無華麵包丁」,落實愛物惜物不浪費的理念(視當日食材狀況,每日限量販售)。為了紀念展覽開展,館方特地將此次7幅畫作原畫,設計製成明信片型票券,並且在誠品線上及門市販售。讓本來應該一次性使用的票券,還能用來寄給親友、做為美麗的明信片重生。
負義拆古蹟2/施家古厝超過200歲 台灣史懷哲祖宅被點名拆遷
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命運多舛,歷史價值屢遭挑戰,修復預算被前任市議員、前立法委員呂孫綾之父呂子昌凍結多年,近日又遭呂子昌點名「擋路」,要求拆除或拆遷,但本刊調查,施家古厝的「輩分」可與淡水福佑宮比肩,其子孫更是菁英輩出,「社會福利之父」施乾也是施家人,文史工作者則盼地方民代「放過」古蹟,別因開發而掀起文化浩劫。文史工作者張建隆表示,施家古厝原名「榮記大厝」,是由清朝富商鄭榮記所建,正確興建時間已難以確認,但從鄭家家譜來看,此房子已有超過200年歷史,「與淡水最老的廟宇福佑宮幾乎同年代,輩分非常高」。文史工作者張建隆推斷,施家古厝應有超過200年歷史,輩分上可與淡水福佑宮比肩。(圖/方萬民攝)張建隆提到,施家古厝於1915年轉手,由當時淡水最大木材行、「施合發商鋪」老闆施坤山買下,施坤山有做門面上的整修,但房子仍維持清朝時的三合院格局,不論是建法工材還是牆面窗櫺的裝雕都極具藝術價值,被視為施家財力雄厚的象徵,其文化意義可謂彌足珍貴。而施坤山更是當年「響噹噹」的大人物,他做石油起家,先是取得日本石油和寶田石油的代理商權,後又接手「植村木材屋」,施家當時有碼頭、製材場、事務所,更擁「大觀丸」、「達發丸」、「合順發號」、「新達發號」等多艘輪船,最顛峰時期淡水有25%人口靠施家討生活,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都曾繪製《滿載而歸》記念施家的輪船與木材產業。施家當時不僅富賈一方,對淡水的貢獻也居功厥偉。施坤山曾多次捐贈米糧賑災,其子在清水巖建廟時慷慨捐贈,姪子施乾對弱勢民眾更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大愛,還為了幫助乞丐而辭去在總督府的工作,偉大情操讓施乾被稱為「台灣史懷哲」,是公認的「社會福利之父」。本刊調查,施乾出身富裕,20歲就進入台灣總督府上班,其後受命調查艋舺地區乞丐生活狀況,也親眼見到弱勢民眾衣不蔽體、食難果腹的慘況,他不忍同胞淪落街頭行乞,在1923年成立「愛愛寮」,專門收容孤苦無依的乞丐。施乾當時散盡積蓄並向親族借錢,施坤山則贊助木材支持其慈善事業,施乾親自幫助乞丐洗淨身體,並教導他們讀書認字,更訓練乞丐養豬種菜、編笠製鞋以培養一技之長,他還撰有《乞丐撲滅論》、《乞丐的社會生活》等著作,在其不懈努力下,終於喚醒大眾對乞丐議題的重視。施乾為弱勢民眾盡心盡力,還創立愛愛寮收容乞丐,並親自為他們清潔身體,偉大情操讓他被尊為「台灣社會福利之父」。(圖/翻攝愛愛院官網)施家對淡水的付出有目共睹,其古厝的保存上卻是備受挑戰,2005年被公告為古蹟後仍頻頻遭到攻擊,近日清水巖更直接點名施家古厝擋路,呂子昌更要求「拆除或拆遷」,此論點也被張建隆視為「很文盲」,期盼歷史建築能繼續屹立,使大眾能回味老淡水的璀璨風華。呂子昌辦公室回應表示,最重要的是祖師廟廣大信眾與居民的心聲與需求,畢竟6號道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也最大,他如今已不是清水巖主委,也卸任議員多時,唯一能做的是在座談會上發表其所聞所見,並陳述6號道路歷程給大家明白,也希望新北市議員鄭宇恩表態,到底是要開路還是要修復古蹟,別玩二面手法,應清楚給大眾交代。
防疫不防藝!逛線上藝廊 VR、AR看展新體驗
疫情升溫、新增本土案例不止,室內博物館、美術館等藝文展覽空間,在疫情尚未穩定之前,全都暫停對外開放,但換種形式以VR、AR等方式看展,不受空間限制,也能隨時隨地體驗線上展覽的新穎體驗。 國立歷史博物館現正展出嘉義畫家陳澄波所收藏的書畫作品。(翻攝自國立歷史博物館官網)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了讓民眾防疫不防藝,可以在家暢遊博物館,在官網設置「720°VR走進故宮」、「3D文物賞析專區」、「故宮Open Data專區」等,另外,故宮近期特展「國寶聚焦」與「四方來朝—職貢圖特展」也推出線上展覽,由「國寶聚焦」認識美術史中聲名赫赫的一時之選;也可透過職貢圖特展專屬網站,一窺描繪邦交國、藩屬國與邊地部族的圖像。「主題式策展」內更有歷年經典大展線上資源可供回顧賞味。 去年的《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可透過國美館線上展覽欣賞。(翻攝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官網) 自幾年前便著手規劃實境虛擬展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則全年24小時不打烊,建立多個線上瀏覽作品的「線上展覽」專區,還可以利用「虛擬實境」瀏覽看展動線,彷彿親臨現場。目前在「虛擬的」博物館中正展出嘉義畫家陳澄波所收藏的書畫作品,透過滑鼠即可拉近、放大,近距離地欣賞展覽作品。目前臺灣唯一的國家級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作品豐富,去年沒看到的《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現在可以透過國立臺灣美術館「線上展覽」的服務一次補回來了。去年以「禽獸不如」為主題,藉佛教「六道輪迴」的「畜生道」切入,反思人類對自然生物的長期掠奪與宰制,原本只展至2月28日,現開放以線上展覽的形式,一次49位(組)藝術家,展出的201件作品。
修法肥富人4/堅持「沒收」公聽會 藍委痛批「替富人減稅」
民進黨政府推動修改文獎條例,讓藝術品交易收入改為分離課稅,儘管理由是「讓台灣取代香港成為國際藝術品拍賣中心」,但遭學者及藍委質疑其實是替富人減稅,引發民眾高度關切,對於此次修法初審內容是否能發揮鼓勵正在創作的台灣藝術家、進而讓台灣藝文環境更好更進步,藝文界看法也不盡相同,也才讓外界赫然發現,如此重大稅制改變,藝文界看法也見仁見智,立院在初審文獎條例修正案前,居然未依立院慣例先開公聽會廣徵民意,相當不尋常。雜誌《台灣畫》前發行人黃于玲認為,文獎條例修正案過於側重藝術品交易收入稅制,「鼓勵台灣藝術創作」的誘因有限,不利於實際從事創作者的發展,畫廊營運協助也有限,相當可惜。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理事長劉熙海則持樂觀態度,他指出,二十年前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公司,都曾在台設立亞洲總部,讓已故油畫家陳澄波的作品在國際發光發熱,此次修法可再度吸引國際拍賣行重回台灣,對台灣藝術家會有好處。本刊調查,去年十二月九日,文獎條例修正案進行初審時,教育委員會藍委林奕華、李德維和財政委員會立委林德福等人,都要求先開公聽會參酌外界意見,當週教委會召委綠委吳思瑤卻以「財政委員會已經辦過很多次」、「別再讓藝文工作者等待」打了回票,並強調反送中後,香港發生變局,台灣可趁勢重返二十前的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大投資文化藝術時代來了。」當天,吳思瑤質詢文化部長李永得時,毫不諱言文獎條例修正案就是側重「租稅改善」,還逼問對方是否滿意修訂方向,只見李永得支支吾吾地說:「政策不可能一次到位……,稅制改變感謝財政部。」吳思瑤一聽立刻狠噹「聽起來就是勉為其難接受」、「思維應要有更大躍進」等語,才會讓李永得藉「感謝財政部支持」的說法、意有所指地暗示應見好就收,以免呷緊弄破碗。 此外,吳思瑤還當著財政部次長李慶華的面猛酸「佛系的文化部對上狼性的財政部……,財政部如此狼性壓迫我們……,讓我覺得想哭!想哭!想哭!我好想哭啊!」她甚至提出分離課稅比政院版實質稅率一.二%更低的○.六%。近年不少台灣收藏家轉往大陸、香港等地拍賣藝術品,但由於時局的變化,認為還是台灣比較安全,遂遊說政府降稅。(圖/翻攝自Art Press官網)李德維質疑,即使財政委員會多次討論藝術品交易降稅的議題,但只聚焦藝術品交易是否降稅,反觀文獎條例修正案,竟將藝術品交易改成分離課稅,兩者天差地別,「面對藝文界存在不同意見,吳思瑤卻堅持『沒收』公聽會,難道不怕被懷疑是替富人減稅?」國民黨立委曾銘宗直言,他鼓勵藝術創作,支持藝術家出售五千萬元以下的作品,應採分離課稅,藝術商和收藏家則仍須課徵綜合所得稅。全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財富分配正義的話題愈來愈受到關注,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賽斯(Emmanuel Saez)和祖克曼(Gabriel Zucman)在《不公不義的勝利》一書中警告,導致貧富不均的並非經濟,而是政治,尤其政客根本不管貧富差距,不斷找各種藉口替富人減稅。對比文獎條例的修法過程,印證學者警語所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