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氣球
」47%美商用腳投票 張其祿:務實具體兩岸對策是總統必考題
中國大陸氣球在美國領空被擊落一事,在國際間發酵,而美國商會也公布最新調查,有過半會員認為台灣政府未來的施政重點是兩岸關係。民眾黨立法委員張其祿今(8)日表示,氣球事件凸顯大國博弈仍是鬥而不破,不同陣營雖然各有主張,但仍是有所節制;拜登表示不會改變美中關係,代表衝突管理之默契仍在。張其祿表示,近日中國大陸氣球被美國擊落,在國際間發酵,連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在例行記者會上都表態,外國氣球一旦侵入日本領空,自衛隊可依法予以擊落;而美國總統拜登已於1月6日表示,美國打下可疑的中國大陸高空偵察氣球是正確行動,但這不會改變美中關係。張其祿指出,實際上大國博弈的衝突反而更常發生在大國外圍,抑或是以代理人戰爭或衝突的方式呈現,直接涉及大國兩造的衝突,如這次氣球事件反而被雙方節制,但間接之角力或是在大國範圍以外的衝突卻難以控管。張其祿說,近日台灣美國商會公布最新調查,逾半會員認為台灣政府未來三年的施政優先重點為「兩岸關係」,「國家安全」也取代了「疫情控管」成為美商最關切的另一個施政重點。台灣美國商會擔心台灣地緣政治風險和兩岸衝突其來有自,亦即是對上述情勢的對應,甚至有「用腳投票」的現象出現,列如有47%的美商已經或計畫調整業務,外商及投資者大多希望兩岸經貿環境能維持穩定和平。張其祿認為,因應國際共同關注海峽兩岸局勢發展,台灣所有主要政黨都必須對國人提出能「務實」解決兩岸問題的具體對策,像是「和平保台」、「兩岸和平」、「不做強國棋子」、「維持等距」等倡議的具體或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及作為等等,仍需由各政黨說清楚、講明白,這也定是2024總統大選的必考題項。
陸氣球入美國領空爭議 邱臣遠:台灣要審慎應對大國角力
立委邱臣遠今(4)日指出,美國務卿布林肯原訂於本月5日訪中國大陸,此行原有望成為2018年以來美國訪中最高層級外交官,本可為緊張的中美關係降溫,如今因為間諜氣球事件,投下新的變數。他呼籲,面對美中之間的壓力測試,台灣絕對要審慎以對,避免受到大國角力的波及。邱臣遠說,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說法,中國大陸高空偵查氣球疑似是在蒐集敏感情資,陸方的行為也引發美國不分黨派的批評。中國大陸外交部隨後回應,指出氣球用途是氣象等科研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因素誤入了美國的領空。不過,這樣的說法美國並不買單,且認為是對美國主權和國際法的侵害。邱臣遠說,美中爭霸,從經貿、科技到軍事全面較勁,已持續多年,如今在雙方重啟實體外交訪問之際,卻發生這樣突發事件,將對美中關係、印太區域安全產生不可評估的影響。他認為,中共針對偵查氣球侵入美國領空事件的回應避重就輕,尤其在美中關係緊張之際,應避免任何情勢誤判,或可能導致擦槍走火的風險。「我認為中共應以世界和平、區域穩定和人民安全為責任,且每一個國家應該尊重各國的領空權、主權,不應該有所侵犯。」邱臣遠說,此次事件給予我國國安單位一個很好的案例,思考中國大陸的戰略目標與滲透手段的難測性,面對對岸頻繁派出軍機擾台與各種滲透及挑釁行為,國安單位必須提前部署應對,以維持台海和平穩定。邱臣遠說,美中互信基礎薄弱,面對美中之間的壓力測試,台灣絕對要審慎以對,避免受到大國角力的波及;他建議,「兩岸和平、台灣自主」,是最高指導原則,同時台灣亦需積極爭取國際支持,對於國際友人來訪,台灣沒有理由拒絕。
陸為何要用古老間諜氣球? 專家曝原因
美國蒙大拿州(Montana)近日發現一個大陸的間諜氣球漂浮上空,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北京的行程也因為此事延後。許多人疑惑,為何要用古老又簡單的工具來監視美國,對此,專家表示,大陸可能正在使用氣球來證明,他們擁有先進的能力穿越美國領空。據《BBC》報導,北京3日表示,該氣球是「民用氣球」,主要用於偏離計劃航線的天氣研究。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承認,美方追蹤的氣球源於大陸。不過美方懷疑,氣球是一個高空監視裝置。據了解,間諜氣球是古老的監視技術形式之一,在二戰和在冷戰期間,被日本、美國和蘇聯廣泛使用。據報導,美國一直在考慮,在五角大廈的監視網絡中增加高空充氣裝置。分析師何元明(He Yuanming)表示,北京想向華盛頓發出信號,「雖然我們希望改善關係,但也隨時準備好進行持續競爭,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而不會嚴重加劇緊張局勢。」大陸問題專家何本傑明(Benjamin Ho)說,北京擁有更先進的監控技術,氣球只是為了對美國發出訊號,同時看看美國人的反應。卡內基國際事務倫理委員會的邁克(Arthur Holland Michel)指出,被人發現可能是氣球的任務所在,氣球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據《CNN》報導,一位美國國防官員說,這不是第一次在美國上空發現大陸氣球,但這似乎與以往不同,「它停的比以前更久。」前澳洲皇家空軍軍官萊頓 (Peter Layton) 說,從冷戰初期後,美國用數百台計算機監視其對手,但隨著現代衛星出現,已經可從太空蒐集情報,監視氣球已過時。美國企業研究所印太防禦政策專家赫辛格(Blake Hessinger)說,儘管氣球飛行速度緩慢,但它不容易被發現,「它們的特徵和排放量非常低,幾乎為零,因此很難用傳統的態勢感知或監視技術來識別。」赫辛格強調,也許這事件事一個意外,氣球被吹離了航線,或是大陸營運商對它失去控制,氣球落在了北京沒預料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