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
」 隔代教養 15歲 車禍 無照 弱勢![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91556/sm-5b3f6bb5c96f60c3626b573ef0fccd09.jpg)
檳榔西施要消失1/專法嚴害檳榔攤恐絕跡 「辣妹」轉職難喊:不想失業
檳榔西施多年來是台灣特有行業,總能第一時間抓住外國遊客目光,有「台灣芭比」之稱,國際媒體CNN和BBC更曾拍攝專題,記錄下這些年輕女性打拚的過程,但這專屬台灣風景恐將消失。衛福部近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計列管檳榔並設下層層關卡,將來如要販售恐難上加難,全台一半以上檳榔攤將倒閉,西施更面臨失業危機,希望能有配套方案,給她們留下生存空間。17日下午,記者造訪桃園知名檳榔攤,23歲的西施奈奈身著三點式洋裝,臉蛋在妝容點下更顯精緻,一見到貨車停下便立刻上前招呼,憑著業內的術語了解客戶需求,熟練的「水果」或飲料交給客人,腳踩高跟鞋的窈窕身影更讓路過民眾的眼光都難以移開。奈奈出身隔代教養家庭,由阿嬤一手帶大,清貧家境和逐漸衰老的祖母讓她年紀輕輕就擔下經濟重擔,16歲便輟學外出工作,並將賺到的錢用來貼補家用、照顧老人。檳榔專法若正式上線,業者需向政府申請商業登記並配合抽驗檳榔、添加物才得以繼續營業。(圖/趙世勳攝)「我們沒有學歷、沒有技術,除了做這個還能做什麼?」奈奈說,檳榔西施只需把自己打扮得「妖嬌美麗」,擔任活招牌吸引顧客目光,每賣出一包還有額外獎金抽成,每個月收入在3萬5000元到4萬5000元間。奈奈提到,因工作性質緣故,往往得穿著清涼,不免會遇上客人調侃騷擾甚至毛手毛腳,還曾有顧客直接當她的面手淫,身為西施只能將這些委屈嚥下,因這份收入不高但能兼顧家庭,是許多弱勢女性、單親媽媽或「沒選擇」女性的避風港。「資深西施」賴阿姨便靠著檳榔攤養大3個孩子,因丈夫收入難以支撐家計,賴阿姨想外出工作,卻因家有幼兒而難以脫身,年輕時看見朋友做檳榔業薪資穩定,發現時間自由又可以帶小孩並省下保母費,於是自己頂下一個檳榔攤,在路邊經營將近半甲子。賴阿姨說,早年檳榔風氣興盛,全盛時期每月業績約7、8萬元,如今檳榔人口只剩過去的不到三成,最慘時一個月收入僅3萬元,她原想靠著賣檳榔積攢自己的退休金,卻連這份餬口收入都可能消失。「我們真的很不想沒工作。」想到岌岌可危的將來,賴阿姨淚如雨下,表示如今兒女長大、各自成家,她不願成為孩子們的拖累,想靠著自己的雙手「一路做到老」,如今卻面臨專法上線,想到失業危機便夜不成眠。賴阿姨奉獻大半青春,靠著檳榔產業拉拔3個孩子長大,一想到即將失業便夜不成眠。(圖/趙世勳攝)「我們都這麼老了,唯一的飯碗還要被政府收走。」賴阿姨透露,檳榔業並非外界想像中的一本萬利,她曾因年紀大而被客人欺負,以問路或各種理由將她騙出前台,趁機搶走錢財或商品,如今年紀漸長、難以轉職,倘若檳榔攤被迫關閉,其生活則將雪上加霜。據了解,衛福部於 12 月 18 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計正式將檳榔列管,要求業者需登錄核准並配合抽驗,確認檳榔、荖葉及添加物是否符合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標準,並要求業者需項向在地縣市政府申請營業登記才得以販售,但檳榔攤多半是街邊角落的鐵皮屋,根本無法合法申請,專法上路恐將導致一半以上檳榔攤倒閉。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表示,全台十大工會、五大產區及檳榔農民皆有派出代表與政府持續協商,除了寄出陳情信外也將於2月10日上街遊行,表達意見捍衛自身權益,期盼能與政府在60天預告期內達到良性溝通,傾聽業者心聲並取得共識,為業者和西施們留下一條生路。衛福部去年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並邀請相關團體召開溝通會議,於1月21日會議中取得共識,承諾草案不會在2月17日送出衛福部,預告期過後仍會持續蒐集各方意見進行調整。草案中檳榔業者需向地方政府申請營業登錄之部分暫緩實行,並以輔導為優先會同農業部、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會,研擬相關輔導規定及配套措施,業者也承諾配合不販售檳榔給未成年、孕婦族群,並共同推動摳腔黏膜篩檢,將檳榔的危害降至最低,而2月10日預計在立法院前的陳情活動決定暫緩執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1557/sm-ba3ef81f0b254afb3c3a78a1ad99ab9e.jpg)
檳榔西施要消失2/專法上路一半以上檳榔攤將倒閉 公會:230萬人會失業
台灣檳榔文化歷史悠久,早在4、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先民嚼食,檳榔每年更創造百億元的經濟價值,但研究證明嚼食檳榔會造成口腔疾病,衛福部於2024年底預告將列管檳榔,要求業者合法申請,嚼食場所也有嚴格限制,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公會大力反彈,擔憂恐衝擊全台230萬元相關人員生計,希望建立溝通管道,盼與政府取得共識。據了解,檳榔種植地點遍布全台,種植面積僅次於稻米居全國第二,以南投、屏東、嘉義為主要產地,1999年種植面積達到最高峰5萬6596公頃,產量高達17萬3907公噸,如今每年創造上百億元經濟價值,但其對口腔健康的危害也是不爭事實。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03 年確定檳榔果實屬第一級致癌物,誘發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全台每年有8000人罹此癌,其中男性因口腔癌死亡的比率更是高居第四,因而在2024年12月18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計將檳榔正式納管。《檳榔防制法》規定嚴格,要求販售業者須向在地縣市政府申請營業登記,待核准後才可合法販售,且須比照菸品在包裝上標示警語及警示圖文,並得禁止未成年人和孕婦嚼食檳榔,嚼食地點也有禁止,學校、醫事機構、圖書館等社會教育機構,和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將來都禁止食用,業者還需配合政府進行檳榔抽驗,通過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標準才得以販售。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代表業者發聲,點出產業現狀盼與政府取得共識。(圖/趙世勳攝)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表示,若草案通過後會有一半以上檳榔攤面臨歇業危機,透露全台檳榔攤大半開設地點多為鐵皮屋或是住家,因不屬於商業用地,在申請營業登記上恐面臨阻礙。「檳榔產業已經沒落了,這個法案更是沉重打擊。」李密說,檳榔銷量與過去對比逐漸走下坡,已經是夕陽產業,面對草案突來的頒布對業者及整個產業鏈來說,是非常大的衝擊,認為若專法上路後,業者恐因無力配合而面臨生計上的危機。李密也強調,檳榔販售或從業人員的大多是在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例如單親或是隔代教養的家庭,抑或是在求職上容易碰壁的更生人,會選擇門檻相對低的檳榔產業,只為了謀一份溫飽,倘若大量檳榔攤倒閉,恐導致這些「艱苦人」失去本就稀有的工作機會。「說轉職何其容易,但大部分都沒有能力。」李密無奈透露,隨著嚼食人口的減少,檳榔業者的平均收入約3、4萬元,只夠滿足三餐溫飽,無法再存更多錢,在資源和選擇不多的情況下,儘管業者有心想轉職也面臨重重阻礙,面對草案推動猶如晴天霹靂,全台恐有230萬人遭受嚴重衝擊。檳榔產業瀕臨夕陽化,生意下滑又面對突來草案頒布,讓業者不知該何去何從。(圖/趙世勳攝)除了販售業者遭受衝擊,檳榔農也連帶受到影響,雖政府有輔導農民廢園轉作油茶生產苦茶油或是果樹,來縮減檳榔種植面積,不過成效卻相當有限,無論是果樹樹苗價格及管理人力成本,都比檳榔樹高上不少,希望政府能匯集農民意見,調整輔導措施來提高農民轉作意願。李密表示,草案預告後,大量業者和農民在公民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留下數千則留言,字字句句都是從業人員希望保住飯碗的卑微心聲,全台十大工會、五大產區及檳榔農民皆有派出代表與政府持續協商,除了寄出陳情信外也將於2月10日上街遊行,表達意見捍衛自身權益,期盼能與政府在60天預告期內達到良性溝通,傾聽業者心聲並取得共識。衛福部去年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並邀請相關團體召開溝通會議,於1月21日會議中取得共識,承諾草案不會在2月17日送出衛福部,預告期過後仍會持續蒐集各方意見進行調整。草案中檳榔業者需向地方政府申請營業登錄之部分暫緩實行,並以輔導為優先會同農業部、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會,研擬相關輔導規定及配套措施,業者也承諾配合不販售檳榔給未成年、孕婦族群,並共同推動摳腔黏膜篩檢,將檳榔的危害降至最低,而2月10日預計在立法院前的陳情活動決定暫緩執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76978/sm-ed3cd45ba429b39dffc65e9984721ca8.jpg)
校長在台上說話阿嬤在台下煎蛋 張瑞夫坦言「當時尷尬現在感激」
由鄧惠文與黃豪平主持的公視節目《少年願望事務所》探討親子議題,當中隔代教養是當今社會中的普遍現象之一,新一集《少年願望事務所》討論「阿公阿嬤不要再假扮我爸媽了!」的主題,探討隔代教養性格與價值觀的塑造。這次邀請藝人張瑞夫與YouTuber「這群人」的成員董仔(董芷涵)分享成長過程,既有當著校長面前煎雞蛋的趣聞,也有求助於學校導師處理青春期問題的無奈。張瑞夫分享兒時面對國小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時感到極為尷尬,但都直接寫自己的阿嬤。他透露,三四年級老師要求他「不能再寫阿嬤」,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震盪,只能透過媽媽來學校找自己的記憶來完成這篇作文。張瑞夫還分享當時班親會上,其他同學的家長通常準備了零食或小點心,而他的阿嬤卻帶著雞蛋、吐司、火腿,甚至瓦斯爐和鍋子,當場在校長的講話聲中煎蛋,準備三明治給所有同學吃。當時他雖然感到尷尬,卻隨著年齡增長,去理解跟體諒阿嬤表達愛的方式,心中只有滿滿感激。張瑞夫(右)跟爺爺奶奶的合照。(圖/張瑞夫提供)而董仔則提到,在她首次遇到生理期問題時,是向學校的女導師請教,因為阿嬤的年代不同,董仔表示:「阿嬤當年包的是一塊布!」時代的差異讓孫子輩,有些困難只能靠自己解決。董仔坦言:「正是透過這樣的過程,一步步磨練出自己應對問題的獨立性。」鄧惠文感慨地提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可能有各式各樣的狀況,包含社會情境、生活情境等問題,能夠有祖父母來加入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鄧惠文鼓勵觀眾,孩子的需求和對親情的渴望不應被忽略,並以自己的經歷表示,從二十多歲起便想告訴母親「其實我還是妳的小女孩,妳不要覺得我什麼都可以獨立。」她期盼大家都能在有需求時,勇敢地對親人表達。董仔(右)分享因為阿嬤時代的差異所以有些困難只能靠自己解決。(圖/董仔提供)本集《少年願望事務所》探討隔代教養與不同家庭形態對成長的影響,讓觀眾感受隔代教養中有溫馨的故事,可能也有一些嚴厲的管教,但是不變的是都希望孩子好好長大。《少年願望事務所》每週一至週三晚間9點於公視播出,並在公視+同步上架,另於每週四至六晚間9點於小公視播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74968/sm-8f882b959beb09a41a7e63573e4ec357.jpg)
課後的家1/避免三重學子成為「8+9」 他辦「堂口」助弱勢兒逆轉人生
新北市三重區宮廟密度為全台之冠,也讓「8+9」的刻板印象揮之不去,當地孩子在大環境下容易受到影響,新北市議員王威元因而成立「堂口」,每月耗費10萬元創辦「元氣小學堂」,給無處可去或家庭功能失調的孩子一個「課後的家」,讓他們能在此學習、玩樂、吃飯,期盼透過教育和關心植下改變的種子,逆轉人生。11月1日下午,記者踏入小學堂,一進門便聽到陣陣的歡聲笑語,孩子們在學堂內嬉戲打鬧,一樓有與新北市立圖書館合作、定期更新的書櫃,還有滿地的懶骨頭沙發、遊戲機以及電腦,讓孩子一進到這個空間,就能夠像來到遊樂園一樣,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孩子的笑臉。隨著樓梯走上二樓,與一樓歡樂的氣氛截然不同,放眼望去的課桌椅,和白板上的班級規定,要求孩子到小學堂後要先將聯絡簿放到老師桌上,並將當日作業寫完才可以到一樓的遊樂區休憩。元氣小學堂不只提供課業輔導,還與餐廳合作每日提供伙食,達到完整照護需求。(圖/讀者提供)元氣小學堂週一到週五都有開辦,目前照顧20多位孩子,他們無須低收入戶或清寒證明,只要有需要就能加入這個大家庭,小學堂配合低年級孩子的放學時間,往往中午就會開放,並建立能彈性調整的課表,學生到教室後除了要先將作業寫完,小學堂還會提供評量讓孩子在課業上能夠更熟悉。4點後是小學堂最熱鬧的時候,孩子們到了這裡就像回到家一樣,有舒服且安全的環境,到了6點,孩子們守秩序的排隊洗手,迎接期待已久的晚餐時間。小學堂與外面的廚房合作,每天時間到就會送餐過來,讓高年級的莊小弟「愛不釋口」,身材瘦小的他可以一次吞下5碗飯,但在到元氣小學堂前,莊小弟的晚餐往往是以空氣果腹。 「以前都是有一頓沒一頓,晚餐最多就是吃個泡麵。」莊小弟說,他是單親家庭,媽媽要獨立撫養3個孩子,由祖父母照顧他們,但隔代教養讓祖孫間頗有隔閡,他下課後常因不想回家而四處遊蕩,晚餐更是「有一餐沒一餐」。莊小弟因為家裡的人無暇管他,不被重視的情況下在學校也無心學習,當時是在公園看到傳單才輾轉進到小學堂,老師的耐心教導和「寫完功課就能玩」的自由度讓他十分自在,如今已能好好完成每項作業,並十分享受在元氣小學堂的時光。議員王威元(右)歷經一年的努力開辦元氣小學堂,為的就是給需要幫助的孩子一個依靠。(圖/讀者提供)「三重弱勢家庭真的比其他行政區多,單親、隔代教養或家庭失能,受苦的都是孩子。」王威元說,他之所以創立「元氣小學堂」,是看見孩童因家庭因素無人照顧,下課後在外遊蕩無處可去,才下定決心成立一個課後空間,讓孩子能在一起,建立屬於他們的避風港。「與其讓他們有那麼高的風險被人家利用做壞事,不如我把大家都集中起來。」王威元說,學子在外遊蕩除了顯示出家庭照護問題,更可能會為了追求歸屬感,被犯罪集團慫恿吸收,在不知情或是被蒙騙下做出不法行為。而小學堂位於眷村文化園區「三重空軍一村」內,4月租屋成功,還得提交營運和裝潢計畫書通過文化補審核,正義國小家長會長汪上玄則慷慨提供課桌椅,以及懶骨頭、遊戲機、電腦、電視、投影機等3C硬體設備,而小學堂9月中正式開課,接下來才是「燒錢」的開始。「每個月大概10萬元,大部分是我自己出的。」王威元說,小學堂開銷包括租金、水電、師資費及孩子每日餐費,他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把大家接住」,提供安全的環境守護孩子成長外,也期許這能成為善的循環,幫助這些學子逆轉人生,也期望這些孩子們長大後能成為溫暖的人,繼續回饋社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74969/sm-012045dc67be101f106925011a417266.jpg)
課後的家2/軟爛瑞典爸拿到監護權卻不養她 小一女童成跨國婚姻犧牲品
新北市三重區「元氣小學堂」專門照顧弱勢、單親或家庭功能失調的孩子,讓學童能在此學習、嬉戲以及好好吃飯,而這些孩子各有故事,台瑞混血的王小妹是跨國婚姻的犧牲品,「元氣小學堂」創辦人、市議員王威元則期望透過這個「課後的家」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與愛。據了解,元氣小學堂9月開辦,至今已有20多位學生,他們多半是來自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照顧者忙於工作,在經濟的壓力下分身乏術,無法給孩子完善的照護和陪伴。課輔老師林佳臻表示,在家庭照護失衡狀況下,班上有幾個孩子,在小學堂開辦前都是在便利商店完成作業,往往會受到來往客人的干擾,更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所幸如今小學堂創立,讓他們能在安全的空間學習。父母親分別為瑞典、台灣人的王小妹目前就讀小學一年級,父母相戀結婚後生下了她,瑞典爸卻沒有因此負起做父親的責任,在沒有穩定工作的前提下棄妻女於不顧,只想要每天吃喝玩樂,過著富裕奢侈的生活。元氣小學堂與新北市立圖書館合作,建置會定期更換叢書的行動書櫃,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圖/讀者提供)媽媽為了讓瑞典爸能夠過上「理想中」的有錢人日子,犧牲自己為對方欠下了一屁股卡債,怎料付出了這麼多卻慘遭男方背叛,瑞典爸在婚內利用媽媽對其的愛意將她吃乾抹淨,得到利益後卻對婚姻不忠在外出軌,甚至與小三有了情種。王小妹的媽媽揭穿此事後傷心欲絕,也看清男方的惡劣,下定決心要與他離婚,沒想到男方為了符合入出國及移民法規定,竟將女兒監護權拿走,只為得到在台居留權。而瑞典爸拿到王小妹的監護權後並沒有盡到扶養的義務,過去雖曾擔任過外語教師,但現在是處於失業狀態,整日無所事事,一個人獨居,領著微薄的失業補助過活,根本無力再扶養一個孩子。王小妹雖和媽媽及奶奶住在一起,日子卻沒比較好過,媽媽為了還清為前夫背上的卡債,日兼3份工作,同時也犧牲掉陪伴女兒的時間,照顧的重擔全落在奶奶身上。奶奶由於年事已高患有慢性病,全天照顧孫女對她來說頗為辛苦,所幸在里長輾轉介紹下,王小妹加入「元氣小學堂」,成為開班第一個學生,在中午放學後能先到小學堂玩樂學習,傍晚再由奶奶接回家。除了一樓的休憩區與二樓教室外,這裡也有電腦讓孩子能以更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圖/讀者提供)元氣小學堂因在光興國小附近,不少學生來自於此,光興國小校長鄭秋嬋提到課後照顧班及社團只到下午六時前即結束,確實會有一些弱勢學童課後無處安置。元氣小學堂補足了家庭與學校間的空窗,提供課輔、餐盒及陪伴需求,讓社區鄰里的學童有一個全面的照護環境,感謝王威元打造溫馨且安全的照顧空間,也期許此處未來能成為家庭與學校間溝通平台。而小學堂不只是孩子們的課後天堂,同時也是家長們的救贖站。一位詹姓家長表示,她弟弟在離婚後就棄3個小孩於不顧,身為姑姑的她心生不忍,因而將姪子姪女帶回照顧,連同自己兒子一同照料,4娃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為了一家溫飽,她往往要工作到晚上9點,孩子們的課後的照顧及課業問題也成為一大難題。孩子送到小學堂後她「壓力減輕很多」,不用在下班回家後再檢查課業進度,也能讓孩子早些休息養足隔日上課的精神。王威元表示,開辦小學堂後得到滿滿成就感,他認為錢沒有消失,只是變成喜歡的模樣,在能力範圍內做出最大的努力,提供這些需要依靠的孩子一個處所安心快樂的成長,只要看到孩子的笑容就是最大的回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74500/sm-2ea038c74d737372bbe5dc5d53c2e889.jpg)
布丁三姊弟「么弟染毒、詐騙、欠債」!全家人搬家閃逃 屋主:愛心布丁就是騙局
高雄「布丁三姊弟」過去因家庭經濟困難和阿嬤一起販售布丁,受到外界同情,立刻以新台幣幫忙下架。然而,布丁三姊弟卻被爆穿名牌服飾,生活實況與宣傳不符,如今更有網友表示,么弟似乎染上毒癮成為詐團車手,甚至欠錢跑路,而三姊弟和阿嬤似乎已在10月下旬搬離原本租屋處,而房東對他們搬離一事感到相當高興。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屋主說法,三姊弟在10 月就通知他要退租,而ㄊ個人為此感到開心,「就沒有管他們,已經走了就好啦」,這位房東更表示,當初三姊弟一家愛心布丁就是騙人,「大家都知道,只是不說破」。屋主繼續表示,三姊弟的母親過世後,父親也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缺席,由於家庭背景複雜,加上隔代教養,導致小孩學壞,雖然屋主是布丁三姊弟的親戚,但認為三姊弟一家是「問題鄰居」,還指「爸爸也是兩光,不正常的家庭」,由於三姊弟捲入債務等諸多糾紛,最近還有不明人士出沒徘徊,甚至有黑頭車直接停在樓下堵人,讓鄰居們陷入恐慌,三姊弟還因此不敢回家。就在三姊弟搬走後,屋主也在租屋處外張貼告示,表明三姊弟一家已在113年10月20日搬家,警告他人勿擅闖屋內,否則將報警,雖然三姊弟搬走,但屋內、信箱仍留有法院行政訴訟文書通知書和被撕毀的本票。稍早據《三立新聞網》指出,有網路爆料稱其中的么弟不僅濫用愛心賺錢,還疑似吸毒、約砲等不良行為,甚至欠債跑路,近來還捲入詐騙案當車手,據判決書顯示,這名么弟是高屏地區相當活躍的詐騙集團成員,並和同夥「荔枝」等人共同擔任車手,據了解全台都有受害者,相關案件目前在高雄和屏東法院都審理中。CTWANT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74271/sm-9612efbcfc8a97aacf2801d563c9b7bb.jpg)
私立大學校長同聲籲漲學雜費 教育部:會將建議帶回研議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5日在靜宜大學舉行私立大學校院校長會議,31所私立大學校長、副校長共同探討私校發展與困境,並以教師聘用制度、學生招收及校方財務等3大層面,向教育部提出訴求;教育部則回應,會將建議帶回研議。昨天會議中,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提到,108課綱上路後,讓私校營運愈來愈困難,私校已成為1種產業,現在也得照顧學生畢業後的「售後服務」,像是協助海外研習、產學合作,才能讓私校得以生存。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則分享,早在2、30年前,是擔憂人口販運問題多,不少東部年輕少女被拐騙到外縣市,現在教育環境除有少子化問題,還有隔代教養、經濟弱勢等問題需要重視。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表示,私校學雜費已約20年沒有調漲,學雜費收入對私校財務影響遠大於公立大學,政府對公立學校的政策支持和經費補助都遠多於私校,公私立資源差距逐漸擴大。私校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說,各校達成共識向教育部提出訴求,包括希望放寬或調整專案教師8%上限比例;還有新創課程會因為沒有著作等條件限制,難以聘請專家擔任專任教師,盼聘用專任教師能更彈性。另外,也建議提升私立大學招收外籍生的彈性,比如設立海外分校、開設海外線上課程;以及多年未調漲學雜費,建議恢復過去統一由教育部訂定,以維持大學間公平競爭。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說,政府目前推動補助私立大專院校學士班學生,每年減免學雜費3.5萬元,已縮短公、私立大學的差距,昨天各校提出的議題,若短期內無法解決,將帶回教育部逐一檢討研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73938/sm-4dcacdf3aa8614b98878c5d1708db9d6.jpg)
孫女住院想喝奶茶 不識字阿嬤翻回收桶找飲料「封口膜」沿路比對店家
每個孫子孫女都是阿嬤心中的小寶貝。近日一名網友在網路上分享了自己兒時住院的故事,因為自己愛喝奶茶,阿嬤在回收裡一杯一杯找孫女最愛的奶茶店,網友們深受感動,紛紛留言說阿嬤「好有愛」。近日一名網友在threads以「隔代教養蘊藏阿嬤最純情的浪漫」為題發文,分享自己兒時的溫馨回憶。原PO回憶,小時候她因病住院,剛能進食時,阿嬤特地叮囑原PO爸爸帶她喜歡的奶茶來病房。沒想到,爸爸卻不小心買成了紅茶,阿嬤生氣的對他說「就跟你說她要喝奶茶,你還買紅茶」,說完就走出病房,幫自己最愛的孫女買奶茶。過了一段時間,阿嬤提著一杯奶茶給原PO,奶茶還是她最愛的飲料店奶茶。讓原PO驚訝的是「阿嬤不認識字,也沒在喝飲料,怎麼知道我最愛哪間?」阿嬤得意的說,自己在回家後從回收裡找原PO喝過的杯子,撕下封口膜,再到附近飲料店一家一家比對封口膜和店家招牌,從阮綜合醫院一路回到草衙,終於成功找到孫女最愛的奶茶。原PO感動的表示「那杯奶茶我喝好久,除了配著眼淚在喝,還滿腦都阿嬤騎車的畫面」。文章一出,引起網友熱議,不少網友感動留言「你阿嬤也太棒了吧,這就是捧在手心上的感覺啊」、「好感動喔,害我眼框都濕了,阿嬤好用心喔」、「看完我也好想最疼我的阿嬤了」、「要好好孝順阿嬤,她真的好疼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73859/sm-3e6940e6fe4a568f41dd95b03bb36776.png)
楊祐寧求歡跳「創意國標舞」 曾沛慈婆媳過招好氣又好笑
《太太太厲害》上週末開播,好評如潮。首集劇情中,曾沛慈發現婆婆苗可麗偷偷給小孩喝可樂,為此感到不開心,要老公楊祐寧居中協調,無奈一見到婆婆,楊祐寧立刻改口轉移話題。這場婆媳交手情節,也反應在首集收視高點,在25歲以上女性族群收視高達0.58,顯見「婆媳問題關鍵在老公!」議題獲得女性觀眾高度共鳴。劇中苗可麗飾演「第一名情勒婆婆」,除了常常給孫子偷喝可樂以及用計算機寫作業的隔代教養問題,婆媳同住所產生的兒媳隱私問題也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很常碰到的課題。首集名場面,楊祐寧跟曾沛慈希望讓媽媽可以搬到外面住被偷聽到,苗可麗要兒子跟媳婦跪在死去父親的牌位前跟父親報告,卡在老婆與太太之間的楊祐寧脫口說出:「我們要頒發一塊模範母親的匾額給妳。」「搬出去」變成「頒匾額」,曾沛慈一氣之下帶著兒子回到娘家,幾番波折好不容易和好回到家,夫妻求歡又被婆婆破壞,演變成「創意國標大賽」,又好氣又好笑的成功鎮,讓人期待接下來的發展。苗可麗演出情勒婆婆。(圖/鹿路電影)隋棠飾演退休女特務,因為要搶救老公才重出江湖,第一集就展現準備已久的「功夫」,一場與壞人扭打的戲,從客廳打到廚房,武器從餐桌椅到菜刀亂飛,整場戲對打超過1分鐘,導演一鏡到底拍攝更呈現了真實的臨場感,在在顯示隋棠的投入與拍攝前的認真準備。楊祐寧、曾沛慈劇中夫妻互動創下收視高點。(圖/鹿路電影)隋棠精彩武打戲,一鏡到底。(圖/鹿路電影)飾演國際特務的王陽明打戲也沒少,首集就被泰國毒梟唐宸禹(TAE)奪走男男吻之外,最後還被擄走毒打到滿臉是血,非常敬業。整部戲王陽明有很大篇幅都需要使用全英文詮釋台詞,他自己開玩笑說:「其實我真的是國際特務,臥底都不會被發現。」《太太太厲害》愛奇藝國際版每週六20:00更新,每週日20:00八大戲劇台播出。海外觀眾可透過「GTV DRAMA 八大劇樂部」YOUTUBE頻道收看。王陽明敬業挨拳。(圖/鹿路電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70676/sm-f40f2b0dc4993bdfdde0d3400e3e9a51.jpg)
15歲少年「偷開外公車」釀3死2傷! 他「這原因」沒回國不會被通緝
台北市內湖區15歲曾姓少年,17日趁著外祖父出國,偷偷無照駕駛對方的車輛出門找朋友,最終在行經東湖市場附近時,釀成3死2傷的嚴重車禍。目前尚未釐清祖父是否「同意」少年用車,因此將以「證人」身分傳喚,無通緝問題,不過須在11月1日返國到案說明,若屆期未到案,就會將人拘提到案。據悉,曾姓少年自小父母離異,因此原本是祖父母隔代教養家庭,直到高中後,父親才把他接回來住在新北市。同學透露,曾男在事發3天前曾表示想學開車,但同學勸他,沒有駕照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殊不知17日晚間5點,2人碰面分開後,曾男就趁外祖父出國時,從永和搭捷運跑到東湖的家偷開休旅車,並因此鑄下大錯。曾男事後也供稱,是因為自己駕駛技術不純熟,「會車太緊張」,才會錯把油門當煞車踩,釀起意外。由於曾姓少年的肇事車輛之車主為少年的外祖父,因此當事人後續也恐因未妥善保管車輛,追究相關法律責任。不過外祖父是否具連帶責任,包括少年是否徵得外公同意用車、是否有相關因果關係?,仍須調查釐清。目前檢警仍以「證人」身分傳喚外祖父,所以無通緝問題,然而若11月1日前未出面,後續將核發拘票「拘提」將人到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70356/sm-c0a5a2470842e7ec1e1282910db4a93a.jpg)
撞死3人!目擊者斥15歲少年「還在笑」 親友揭私下個性
台北市內湖區17日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名年僅15歲的曾姓少年偷開外祖父的車,因為會車時緊張,錯將油門當成煞車,導致車輛失控衝入小吃攤,釀成3死2傷的悲劇。這起事故引發社會震驚,有目擊者指出,少年下車後表現冷漠,似乎不在意自己造成的嚴重後果,而少年的親友則感嘆,「他從小乖巧懂事」。據了解,曾姓少年趁外祖父出國期間,偷偷拿走車鑰匙,開車外出找朋友。車輛行駛東湖路進入安康路時,因為下班時間車流量大,少年自稱緊張中錯把油門當煞車,先是擦撞一輛停等紅燈的車輛,隨後失控高速衝進路邊的臭豆腐攤,造成3人當場死亡,另有2人重傷。有目擊者描述,曾姓少年肇事後下車的表現令人錯愕,「他看起來還在笑,臉上帶著嬉皮笑臉的表情。」另一名目擊者則表示,現場有3人倒在地上,救護人員正進行心肺復甦術(CPR),而少年站在一旁,表現呆滯,彷彿被嚇到,「眼神冷漠,看起來非常年輕,應該是沒開過車。」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曾姓少年父母離異,從小由外祖父母隔代教養帶大,直到上高職後才回到父親身邊同住。有一名親友透露,外祖父母因近期出國,未料曾姓少年趁機偷取車鑰匙,最終釀成悲劇。該親友說:「看到新聞時才知道是朋友的孫子,真的很難過。他們一家人很善良,從未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據親友表示,曾姓少年從小乖巧懂事,「他小時候非常可愛,也常跟外祖父母一同出門旅遊。這次發生這樣的事,大家都感到非常震驚和不解。」親友也提到,事故發生後,外祖父母心情沉痛不已。「昨晚他們打電話給我,心裡非常難過,應該整晚都睡不著吧。」這場車禍對曾姓少年的家人和親友而言,是一次極大的打擊,大家對這個善良家庭的處境深感同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70235/sm-a8d21d72a270294032f829aa1d41831e.jpg)
15歲少年駕車撞死3人!游淑慧:警分局將做「這程序」保障受害者家屬後續求償
台北市內湖區一名15歲曾姓少年,昨(17)日晚間6時許偷開祖父的休旅車外出,卻在經過東湖市場附近時,失控撞進一家臭豆腐麵線店,釀成3死2傷悲劇。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18)日就指出,為保全後續受害者家屬求償的權利,內湖分局將同步建請法官針對監護人的財產做一定的保全程序。據了解,曾姓少年自小父母離異,由祖父隔代教養,直到升上高職才由父親帶回同住,而他昨日先是從永和住處出發,搭車前往東湖祖父家拿走車鑰匙後,再到汐止區某停車場取車,但在開往東湖的路上,全程不到10分鐘,便在轉進安康街時,擦撞路上其他車輛,並於蛇行後高速撞進店家,造成3人傷重不治身亡、2人燒燙傷。今日中午,曾姓少年在警詢後被移送少年法庭,只見他頭戴深色鴨舌帽、戴著口罩,坐在警車上全程把頭壓低。對此,北市議員游淑慧表示,昨晚接獲東湖重大車禍家屬陳情,也和內湖分局了解處理狀況,今天偵訊完畢後,除將肇事者移送少年法庭外,由於肇事者未成年,其監護人應負有連帶賠償責任。游淑慧強調,為保全後續受害者家屬求償的權利,內湖分局將同步建請法官針對監護人的財產做一定的保全程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370120/sm-9d2f8e192df088d39bbf4e2b16a848df.jpg)
15歲少年開車釀3死2傷 蘇一峰示警「它毒害腦子」:不是好東西
台北市內湖區昨(17日)發生少年撞死3人的嚴重車禍,15歲曾姓少年無照駕駛偷開祖父的車出門找朋友,結果在行經東湖市場附近時,高速撞擊盧姓機車騎士,並導致車輛失控撞進安康路上的臭豆腐攤位,最終釀成3死2傷。事後警方在車上搜出電子煙彈,也讓胸腔科名醫蘇一峰表示,尼古丁毒害青少年的腦子,造成衝動的人格,以及認知思考能力下降,直言「電子煙真的不是好東西」。據悉,曾姓少年自小父母離異,因此原本是祖父母隔代教養家庭,直到高中後,父親才把他接回來住在新北市。同學透露,曾男在事發3天前曾表示想學開車,但同學勸他,沒有駕照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殊不知昨晚5點2人碰面分開後,曾男就趁祖父出國時,從永和搭捷運跑到東湖的家偷開休旅車,並因此鑄下大錯。曾男事後也供稱,是因為自己駕駛技術不純熟,「會車太緊張」,才會錯把油門當煞車踩,釀起意外。警方搜查後在曾男包包內,找到電子煙彈,酒測值為0,也沒有毒品反應。對此,蘇一峰醫師今(18日)也在臉書發文指出,台北15歲少年衝動偷開阿公的車,上路撞死三人,車上查出電子煙彈,並警告「發育中的青少年過早接觸尼古丁,會影響腦部的發育,尼古丁毒害青少年的腦子,造成衝動的人格,認知思考能力也會因為尼古丁而下降。」他也直言,電子煙真的不是好東西!另根據衛生福利部官網顯示,9成以上的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尼古丁容易導致成癮,會影響正值青春期少年的大腦發育,對大腦前額葉皮層中會產生神經毒性作用,干擾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執行功能和抑制控制能力,導致對尼古丁產生更高的依賴。國外研究顯示,學生使用電子煙後,會導致氣喘盛行率上升及上學缺課率增加。另根據2018年美國國家科學工程與醫學研究院報告發現,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年輕人會增加使用菸品的風險,成為持續吸菸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70114/sm-3fc3f7e5da4e5bc46d8201ec62588694.jpg)
無照開車撞「臭豆腐攤」釀3死2傷! 15歲少年「最慘下場」曝
台北市內湖區昨(17日)發生少年撞死3人的嚴重車禍,15歲曾姓少年無照駕駛祖父的車出門找朋友,行經東湖市場附近時,高速撞擊盧姓機車騎士,並導致車輛徹底失控,接著又撞進安康路上的臭豆腐攤位,最終釀成3死2傷。曾男事後供稱駕駛技術不純熟,「會車太緊張」,才會釀起意外。對此,也有網友查詢類似案例,分析15歲少年的「最慘下場」。據悉,曾姓少年自小父母離異,因此原本是祖父母隔代教養家庭,直到高中後,父親才把他接回來住在新北市。同學透露,曾男在事發3天前曾表示想學開車,但同學勸他,沒有駕照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殊不知昨晚5點2人碰面分開後,曾男就趁祖父出國時,從永和搭捷運跑到東湖的家偷開休旅車,並因此鑄下大錯。死者及傷患方面,當時正在臭豆腐攤位裡用餐的60歲陳姓男顧客及51歲高姓女子,以及騎車路過的61歲盧姓男子都遭到撞擊,3人分別送往汐止國泰、三總及北醫急救,但仍不幸在晚間8點左右宣告不治。而臭豆腐攤的40歲陳姓老闆娘、41歲黎姓女店員則是被燙傷,送往汐止國泰醫院治療,意識清醒。警方事後也聯繫上曾男的父親,但他對兒子開車出門一事完全不知情。對此,有網友查詢相關案例,表示:「刑事部分,因為並無肇事逃逸也無喝酒,加上屬未成年,若能與對方達成和解,可向法官爭取緩刑或僅有期徒刑6個月得易科罰金。」此外,根據《全國法規資料庫》指出,如果無照駕駛撞傷人,依據刑法第284條前段規定,過失傷害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若汽車駕駛人有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的情形的話,應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造成被害人傷害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被害人死亡或重傷者,則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過為考量未成年人思慮尚未成熟,而無法負擔完全責任,依據刑法第18條第2項規定,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人的行為,得減輕其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70096/sm-edb95a0dbfe87cc18a36ff7621ed8877.jpg)
撞死3人15歲少年「家庭背景」曝!同學嘆:他3天前說想學開車
台北市內湖區昨(17)日發生少年撞死3人的悲劇,一名15歲曾姓少年偷開祖父的車,卻因會車緊張「分不清煞車和油門」,失控撞進路旁小吃攤,造成2名客人和1名騎士死亡。與肇事者同窗4年的同學透露,曾男3天曾說過想學開車,友人極力勸阻,沒想到仍發生憾事。據《東森新聞》報導,曾姓少年自小父母親離異,他原本由祖父母隔代教養,住在台北市東湖的住處,高中後父親把他接回來一起住在新北市,並在當地就讀某高職進修部餐飲科一年級。曾男的同學受訪時透露,同窗4年這段期間,鮮少聽見曾男談論或是抱怨家中狀況,曾男家境小康,對友人都還滿大方,還時常請喝飲料。同學透露,曾男在3天前有向他提及想要學開車,同學還提醒他,不知道車輛的距離,也沒經過訓練,苦勸他千萬別嘗試。兩人昨晚5點才碰過面分開,豈料沒多久後就接到曾男的電話說「出事了!」他趁祖父出國時,從永和搭捷運跑到東湖的家偷開休旅車,同學前往察看後才發現曾男已闖下大禍。據了解,15歲曾姓少年昨日傍晚6時許,偷開祖父的休旅車行經內湖區安康路東湖市場時,突然失控暴衝撞進街邊一間臭豆腐攤,用餐的1對男女及1名機車男騎士,被撞後當場失去生命跡象,分別送汐止國泰、三總和北醫急救後,晚間8時宣告傷重不治。而另外2名女燙傷的女子則送往汐止國泰醫院治療,送醫前意識清醒。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67199/sm-448aba790f2be50bf6d2e49a80d2f82e.jpg)
微光孩子2/單親媽5小孩全是不同爸 微光兒嘆:誰不想當正常人
台北市最後貧民窟「安康社區」過去提供低收入戶免費借住,依據每戶家庭經濟條件,每戶每月僅需支付1000元以下的管理費,住著約2500多人,在2012年全面改建,但安康社區的孩子們卻並沒有隨著社區的拆遷而消失,混亂社區遺留下的人與問題依然存在。「微光盒子」台灣兒少玩心教育協會創辦人蕭羣諭,透過在街頭與孩子聊天建立關係,曾有孩子因經濟環境不佳,身上散發味道被排擠霸凌,在進入微光後才卸下心房無奈表示「如果可以誰不想當正常人?」安康社區的居民多由單親、隔代教養、越南華僑、原住民、身心障礙等家庭組成,成員複雜,也因此逐漸成為治安毒瘤,自成一格對外自稱「安康幫」,吸毒、幫派、竊盜、打架、家暴層出不窮,是派出所過去首要重點關注對象,曾有資深派出所員警表示,「派出所缺什麼績效,只要進去安康社區走一圈就都有了」。正因為安康社區組成的複雜性,讓在這裡誕生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故事,有父母雙雙吸毒,卻為了領取補助選擇懷孕生子,等到孩子呱呱墜地後全然不顧,任由孩子自生自滅,讓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光是生存就得耗盡全力,才能勉強讓自己溫飽,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來說,就連呼吸都是一種錯誤。蕭羣諭說,這群孩子光是活著就已拚盡全力,何談要他們學會社會化、情緒穩定,微光所做的是陪伴,讓他們也能有機會被愛一次。(圖/翻攝自微光盒子臉書粉專)有知情人士曾指出,過去曾遇過一個單親母親獨自養育5名孩子,但這5個孩子全來自不同父親,母親為了溫飽不時會有小偷小竊,小孩耳濡目染之下也有樣學樣,甚至也有青少女為了換取穩定的經濟來源,自願下海性交易,或在包養網上尋找乾爹。微光盒子的創辦人蕭羣諭表示,這群孩子長期生活在毒性環境裡,腦袋中的警鈴24小時不間斷的響著,因此出現偏差行為,在校園邊緣遊走,「只要我先攻擊別人,別人就不會攻擊我」,這樣的觀念甚至會一路伴隨他們至成年,每個人都因各種不同的童年創傷無法做情緒調節與人際互動,渴望與人連結、有歸屬感,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從而形成無法打破惡性循環,最終成為自己小時候最討厭的人,喪失對生活的動力與生命的熱愛,全因「不去做就不用看到自己爛」。蕭羣諭說,他想做的不是單純社工,是要讓孩子知道有個地方會永遠有人,「人生總要被好好愛一次」,他和協會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會陪著他們一起去面對、去經歷,最終要的是「你可以犯錯,但犯錯不代表你整個人都錯了」,儘管理想很美好,在實行的過程中也曾遇到挫折,他也曾在解救遭到家暴的三姊妹,事後卻被姊妹的父親怒告誘拐兒童,報警要求協會不得再與姊妹花接觸,讓他氣得和姊妹父親大吵,事後三姊妹偷偷和他說,「謝謝你為我生氣」,讓她得以找到堅持下去的動力。微光盒子創辦人蕭羣諭說,他想做的不只是社工,而是一個和孩子一起生活的人,讓他們知道永遠有個地方可以回來。(圖/翻攝自微光盒子臉書粉專)對蕭羣諭來說,他和孩子們之間不只是單純的社工與個案的關聯,微光盒子要成為和孩子們「一起生活的人」,孩子的課業問題固然重要,「文山區有5個兒少據點,其中有4個在做課輔」,他想做的是陪伴在孩子身旁,和他們一起培養適應能力,調節他們的童年創傷,儘管家庭破碎不堪,但仍有人願意好好愛一次他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61539/sm-51c7cb9400460c86bec1ae249ebdb396.jpg)
林逸欣忘記拔隱形眼鏡 見父母只剩「輪廓」嚇哭
林逸欣響應臺灣防盲基金會的「偏鄉學童護眼計畫」,日前特地南下,前往屏東牡丹鄉高士國小,擔任護眼大使,探視該地學童,關心大家靈魂之窗問題。本身就擁有一雙水靈大眼的林逸欣,成長過程也曾出現眼疾,而被父親送往醫院急診,當時她眼球紅腫,完全看不清楚週遭事物,連眼前的父母親,「都只剩一個大概的輪廓。」讓她一度讓她嚇到花容失色,痛哭:「我會不會快失明了?」所幸醫師診斷可能是她連續數日戴著隱形眼鏡忘了拔,而導致細菌感染及眼角膜受傷,經過細心醫療後,很快恢復正常,也讓她深深鬆了一口氣,從此就對雙眼問題不敢怠慢,她也跟高士國小學童們分享自己的慘痛經驗,希望可以藉自身經驗,讓小朋友都能正視靈魂之窗,開創美好明亮的人生。林逸欣為了至偏鄉服務孩童,特別前一天就南下,並在屏東市過了一夜,隔日一早再驅車前往位於牡丹鄉的高士國小,當美麗大方的大姊姊林逸欣,一出現在校園,所有小朋友都大喊:「姐姐好~」並且交頭接耳直說:「姐姐好漂亮喔~」讓林逸欣開心又疼惜每一張仰望的臉蛋,跟小朋友們打成一片,非常溫馨。林逸欣與高士國小孩童大合照。(圖/台灣防盲基金會提供)林逸欣表示孩童視力問題真的需要被重視,「一般認為,偏鄉有著好山好水,小朋友眼睛不會發生問題,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舊觀念應該被打破。」並表示:「不只大人,現在兒童也普遍過度使用3C產品,不僅僅使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視力更面臨嚴重威脅。」此外,偏鄉醫療資源相對不易取得,更使得視力問題難以有效控制。「與資源豐富的都市相比,偏鄉地區定期眼科回診治療困難重重,導致許多眼疾未能及時診斷和治癒。」其次,家中照顧者缺乏正確的衛教知識,無法有效控制孩子使用3C時間,正確的用眼資訊無法普及,加上隔代教養和父母外地就業等因素,使得孩子的視力問題容易被忽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59137/sm-ed51bfd41b57d4b53b6570b52b421366.jpg)
麵包賣不完「丟滿垃圾桶」 網曝「台人陋性」:等拿免錢的
糧食浪費成習慣?據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每天浪費掉的食物相當於10億份餐點,而亞太糧損資料庫也統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浪費170公斤食物。近日,就有一名網友疑惑,「為何烘焙坊寧願把麵包丟掉,也不願送給顧客」,引起網友熱議,並有不少人認為,「怕送人吃出毛病」、「送多了,下次客人就直接等你賣不完拿免錢的」。這名網友日前在「Threads」貼出一張照片,只見套著黑色塑膠袋的垃圾桶裡,滿滿都是麵包、甜甜圈、三明治等食物,甚至堆到快滿出來,而這也讓原PO忍不住發問,「為什麼烘焙店寧願把東西丟掉,也不願意免費給顧客吃呢?」貼文一經曝光後,迅速引來近萬人關注,有一派網友指出,這其實與食安問題有關,「怕你吃出問題還來告他」、「大家可能會覺得送給街友什麼的,但只要其中1個人吃了出問題,店家就倒霉了」、「假如把這些已經放置了1天的麵包捐出去,就算有福利中心接收,若是存放不當導致變質,麵包店也可能需要負責任」。也有人認為,「會丟掉就是放久沒賣出去的,口感上味道上一定不好,別人吃到影響店家口碑」、「雖然滯銷品銷毀很可惜,但客戶要確定買的食品都是新鮮製作的」。此外,更有人坦言,「送客人送多了,他們就不買等你賣不完拿免錢的,關店前打折也一樣,他們以後就等你賣不完打折。之後我都拿去育幼院、課後輔導、獨居老人、隔代教養的孩子,我寧可拿去送給真的需要的人,因為他們不是我的客群」、「若經常打折,顧客可能會習慣等待折扣,影響正價商品的銷售,這對店家的盈利會有負面影響」、「有些人會為了貪小便宜而在麵包店關門前才進店買麵包」、「因為台灣的陋性就是…看到免費的後,不會有人花錢買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53938/sm-2f8ea2fdf192b42e38071021a1f255c9.jpg)
有洋蔥!「畢業旅行沒錢去」超強阿嬤這舉動帥死 她淚崩:想成為一樣厲害的大人
許多人心中都有個令人景仰的家庭成員!有女網友分享過去和阿嬤生活的點點滴滴,透露阿嬤帥氣的身影,以及對她的各種付出,讓她雖然因為隔代教養,家裡又貧窮,所以備受各種歧視,但她活得非常踏實,也期許自己,雖然阿嬤已經離世了,但還是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像超強阿嬤一樣,帥氣又厲害的大人。1名女網友昨(2日)在Dcard以「我的超強阿嬤」為題發文透露,自己是「隔代教養」下長大的,阿公是失智狀態、阿嬤是很沉默寡言的人,「小時候我媽生完我就跑了,我爸天天酗酒、不上進,又打老婆,所以我覺得我媽跑的好,只是下次記得帶上我哈哈哈。」原PO也回憶,因為她爸跟家人感情好像很差,所以從小她一直跟他在台北某區長大,「長大的過程中要嘛被打、要嘛被忘記在家裡,到小四的時候老師發現怪怪的就問我很多問題,答完後有社會局介入,其實這段記憶我已經很模糊了,只記得我爸很兇。」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阿嬤某天出現在她家門口,並瞇著眼打量她很久,用台語說「妳就是阿婷嗎?」,當時原PO內心還吐槽「什麼阿婷啊」,聽起來有夠土,但當阿嬤一踏進家門後,打開家裡每個房門,找到睡死的父親,並揪著其耳朵開始大罵時,「我瞬間覺得阿嬤好帥!」原PO後來也被阿嬤從台北帶回屏東一起住,「沒錯,我這時候才知道我爸是屏東人。」 她也回憶,一開始她對屏東阿嬤家的環境很不適應,因為阿嬤中文不好,只會講台語,但是和阿嬤朝夕相處後,發現臉長很兇、話又少的阿嬤對她超級好,又很有能力,「早起下田幹活、再去市場賣菜」,她也因此跟著阿嬤一起下田賣菜,並照顧失智的阿公。當時高中的她因為要畢業旅行,想到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沒打算去,沒想到,阿嬤知道後便拿出「一大袋零錢」給她,並馬上帥氣的轉身離開,讓原PO直呼,「再次被阿嬤帥到!」原PO前往台北後,有次和以前的國小同學見面,結果聊天過程中因為習慣講台語,不時就會冒出幾句,也被嘲笑「你講台語好俗哦!」雖然她當下很氣,但不知什麼原因,「阿嬤帥氣的身影突然出現在我眼前」,她便不甘示弱的嗆回去「你才俗勒你全家都俗!」再像阿嬤一樣搭配一個帥氣的轉身,「現在想來我還滿中二的?」原PO也坦承,「打這篇文是想分享其實我成長過程受到很多歧視,一方面是我阿公失智,一方面是我們家境很差。但是,我有很帥很酷的阿嬤!所以我不怕大家的歧視,也謝謝阿嬤的照顧,雖然妳在阿公過世後的3個月也跟著離開我,但我知道妳會一直看著我。」「我依然在努力讀書考取好功名,成為厲害的大人!我依然會想到妳就哭。依然很想妳煮的超好吃台式肉燥飯,也記得你跟奧客嗆聲的畫面,記得你偷偷半夜把錢塞在我枕頭下的畫面」,原PO認為,成長過程中,那位陪伴她的帥氣阿嬤一直在她心中指引著她,也希望自己成為一樣帥氣的人!貼文曝光後吸引眾多網友加油打氣,「阿嬤的愛讓妳成為一個很正向的人,沒有因為被歧視而敵視這個世界,謝謝阿嬤讓這世界多了一個溫暖的人~她一定很欣慰的,也預祝妳考上想要的志願,加油」、「讓我想起佐賀的超級阿嬤,你的阿嬤超棒!是屏東的超級阿嬤!」「討厭這種催淚文,我也是隔代教養,好怕外婆離開,可是時間好快喔」、「人生絕不會一帆風順,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克服的,往後也要繼續加油下去,你超棒」、「有洋蔥要講,害我默默兩滴淚」、「感恩阿嬤讓妳帶著美好的童年回憶長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47540/sm-8c8ef30191e108b60c72341e3c5bf090.jpg)
台、印跨境遣返11名通緝犯回台 彰化鹹粥阿嬤19歲孫不在名單內
彰化縣伸港鄉73歲賣鹹粥阿嬤隔代教養19歲黃姓高職生,黃男今年3月4日出境到泰國後,迄今杳無音訊,疑被詐騙集團誘騙到國外打工。印尼移民局6月26日在峇里島省一棟別墅逮捕103名涉及網路犯罪的犯嫌,經刑事警察局確認102人為我國籍,1人為香港籍,而彰化鹹粥阿嬤的孫子黃男則不在名單內,據悉已循陸路轉往寮國。我國與印尼啟動跨境合作機制,4日晚上會合作遣返11名台灣籍通緝犯。黃男小時候父母離婚,由阿嬤撫養長大,阿嬤每天推攤車出門賣鹹粥、麵線糊,一天收入不到500元,今年3月黃男在高職沒有畢業的情況下,背背包出門說要找朋友,過4個多月仍音信全無。刑事局指出,印尼峇里島移民局破獲的103名台灣人名單內,極少數是彰化人,黃姓高職生不在名單內,外傳黃男沒有轉往印尼峇里島,而是循內陸轉往寮國,具體行蹤無法掌握,警方將持續追查。刑事局表示,印尼移民總局6月底公布有103人在當地被逮捕,經後續清查有102人為我國籍,另1人確認為香港籍,除11名我國通緝犯將交由我方押解返台外,其餘國人因違反印尼移民法,則會由印尼移民局分批驅逐出境、遣返回台,11名通緝犯預計在4日晚間9點15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