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含價值
」 新光金不保證紅利1/蔡明興睽違13年賣「分紅保單」 富邦人壽搖旗衝陣為哪一樁
台灣保險市場再起騷動。這次是富邦人壽將停賣13年的「分紅保單」,全面重新上架,富邦金(2881)總經理韓蔚廷5月18日加碼喊話,年底前要賣上百億元。此舉,不但向壽險保費大池塘擲出巨石,震撼市場,也直球對決「分紅保單」大賣20年的英商保誠人壽。三天後,保誠人壽不甘示弱,財務長關永威公開叫陣,「連續十年分紅績效亮眼,分紅保單專家地位屹立不搖」,「保誠的投資策略,避免短期投機性操作」,「在匯率曝險及高風險投資比重上,均低於同業水準」,並強調「有集團跨國資源提升投資報酬」。這場壽險市場的新戰事,起於今年4月11日,富邦人壽主動發布一則消息,推薦新上市的四張「分紅終身壽險」保單為「資產配置新解方」,正式向廣大投資客戶招手,欲藉此搶吸市場資金。英商保誠人壽在台灣主打「分紅保單」,已連續銷售20年。右四為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圖/保誠人壽提供)CTWANT記者調查,近十多年來,「分紅保單」幾乎被保險公司及保戶打入冷宮,早在2004年以前,壽險公司推過「強制分紅保單」(舊有分紅保單),之後,富邦人壽、中國人壽等改推「自由分紅保單」(現行新制分紅保單),隨後陸續停賣,甚至商品下架銷聲匿跡,主要是受到金融風暴投資績效腰斬、低利率等影響而難獲保戶青睞。為何富邦人壽重新搶進「分紅保單」市場?「今年壽險業面臨『投資型保單』首季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衰退53.9%,『利變型保單』銳減六成的業績困境!」保險公司主管分析,富邦人壽可說是第一家展開自救行動的大型壽險公司。利變型保單原是熱銷商品,雖非分紅保單,但持有3年保本(拿回總繳保費),持有6年IRR(保單的投資報酬率)超過定存利率,具有「洗定存」效果,但在利率低迷之際,擔憂儲蓄險弱化壽險財務體質,金管會監管緊盯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勿過4%,去年還有多家人壽遭警告,甚至商品被要求下架。金管會出手後,「利變險少了儲蓄保本又領息的亮點,賣得比去年差很多,這是很多家人壽都面臨的問題。」「中壽、台壽等的利變險的宣告利率才2~3.8%之間,還比銀行給的美元定存4~5%低,保戶資金就這麼多,錢也多往銀行端流,壽險公司拼不過。」華瀚保經副總蘇桔明說。再者,台灣2026年即將接軌兩大國際制度IFRS17跟ICS,從舊制接軌新制,對保險業衝擊大,其中投資型保單雖風險資本低,但基本上沒法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IFRS 17基礎下預期未來的死差益與費差益合計數),而且繳費年期通常比較短,分紅保單因為不保證分紅,計算出來的ICS風險資本比利變型商品要低。多推分紅保單,逐年累積CSM有助富邦人壽資本,也有利於VNB(新契約價值)跟CSM增加,也能對富壽EV(隱含價值)有正面影響。因此,富邦人壽今年積極推動商品轉型,5月18日富邦金第一季法說會上,總經理韓蔚廷特別提及,「剛發行的分紅保單初年度契約保費收入(FYP)占比並不高,目前內部團隊訂定目標為今年底能有10%以上。」以富邦人壽今年初年度契約保費目標1,000億元,估算分紅保單至少要賣出100億元。對於富邦的大動作,這一個多月來,壽險同業還在觀望,遲遲未跟進。CTWANT記者詢問其他家人壽公司,包括國泰、南山、中國、新光人壽等,都表示「目前沒有推新的分紅保單」或是「正在研究中」。自許為「分紅保單專家」英商保誠人壽則老神在在,自2004年在台推出第一張「英式分紅保單」,迄今近20年,在「分紅保單」市場幾乎獨領風騷,累計推出140張分紅保單(含新台幣、外幣計價,52張已停賣)。「這場『分紅保單』土洋大戰,等一年後見真章!」保險業主管說,就看富邦人壽新招能否獲業務員及保戶支持。(富邦人壽分紅保單的紅利,係於契約屆滿第2個保單年度起開始有機會分配)
新光金公開信控「上坡中不適合換檔」 1700字四點訴求「合併不利股東」
新光金控(2888)將在6月9日全面改選董事,今年有「犯吳東進公司派」與「洪士琪公司改革派」兩大陣營共提出32名候選人爆炸,選情緊繃,新光金控今早也發出一封給全體股東公開信,四點訴求溫情喊話強調各項業務朝正向發展,「在上坡的路上,不適合換檔」,請繼續給予支持和鼓勵,努力讓「有光在,實現每個期待!」新光金控提出「持續壯大與股東共享營運成果,接軌後隱含價值將逐步實現」、「強化公司治理,連續二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 (DJSI World)」,備受國內 外專業評鑑機構認同」、「推選熟稔經營實務、兼具專業多元並與國際趨勢接軌的董事候選人」及「轉型持續進行,追求股東最大利益」四點訴求,強調60年來肩負對客戶、股東、員工、社會大眾的責任,始終如一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的價值。新光金控以2022年底金控總資產逾4.8兆元,客戶數達620萬、員工人數2萬人、逾50多萬股東,為台灣第五大金控公司的數字表示,新光人壽依總資產排名為台灣第四大保險公司,總保費收入排名第四大,初年度等價保費排名第五大等;過去三年每年均穩定配息,殖利率逾4%,近期因受到升息影響,影響公司短期的財務表現。就公司治理面向,新光金控表示,已從人力、組織、制度及企業文化全面進行強化,於2022年4月1日增設專責單位,負責董事會、功能性委員會等相關事務,並由法務長擔任公司治理主管,透過組織專責及律師法律專業,強化公司治理事務之處理;面對主管機關所關注之有控制能力股東互動機制建立,先於業界訂定相關作業規範並修正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確立與有控制能力股東間溝通互動應遵循之原則,確保溝通聯繫程序之合規性等。此次董事會通過提名的12席一般董事候選人、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人選特色包括強化公司治理、具備法律、財務、金融科技、精算等,有現任董事新光銀行董事長李增昌、新光人壽董事長潘柏錚、新光保全董事長吳昕東,新增的有新光金控總經理吳欣儒等,女性董事也由1位增加為4位,期透過女性董事參與決策,帶來正面影響力。對於外界關心的合併議題,新光金控也強調公司立場,係以能壯大金控獲利、業務互補擴大規模、發揮金控綜效,並維護股東、客戶及員工之利益為前提。目前子公司新光人壽正面臨2026年接軌會計新制度,相關法規與制度等都具有不確定性,公司隱含價值無法在接軌前體現,尤其公司每股淨值遠高於股價,此時談合併不利於股東利益。
富邦金Q1獲利近140億元 韓蔚廷:續衝「分紅保單」取代投資型保單
富邦金(2881)今天(18日)舉行法說會,公佈2023年第一季自結財務營運,稅後淨利139.83億元,每股盈餘EPS為1.13元;今天股價則以61.10元作收,為一年以來的最高點。至於對台股看法,富邦金則給出「中性看待」。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於法說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指出,繼今年4月完成首樁「金金併」富邦金併購日盛金,仍繼續觀察可併購標的,並強調「確實鎖定金融一直在看,也有考慮壽險業」,「是不是大家關心說的那一家(三商美邦人壽),因為是個案,不方便評論」;此外,就擬「分紅保單取代投資型保單」策略表示,「目標年底前,分紅保單的初年度保費比重將可達到一成。」富邦金4月27日董事會通過擬配發每股總股利配發2.0元,配發率56.5%,維持穩定平衡股利政策。今年4月單月賺78.85億元,累計今年前4月獲利218.68億元,每股盈餘1.76元,續居金控業獲利王,並公布富邦人壽2022年底隱含價值(EV)為7,986億元,反映在富邦金控每股EV 64.4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Q1入選2023年DJSI永續年鑑,ESG評分居全球保險業的前5%,包括富邦人壽電子保單簽發與契約條款申辦率已達22.4%,成長14%等。儘管升息效應及資本市場震盪持續,富邦人壽2023年第一季稅後淨利72.48億元,居業界第一。投資組合上,國內股票投資部位佔比上升,反映國內股市回升影響及股票配置增加;現金部位仍維持相對較高水位,將視市場變化伺機布局以提升收益,海外固定收益資產配置持續以投資等級公司債及金融債為主。富邦人壽截至3月底總投資資產達4兆7,405億元,受惠整體利息收益增加,經常性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成長13.2%,帶動投資報酬率為3.32%,與負債成本相比仍維持正利差。在保費組成調整下,損益兩平點改善。台北富邦銀行2023年第一季稅後淨利69.08億元,單季稅後淨利創歷史新高;富邦產險2023年第一季稅後淨損42.54億元,若排除防疫保單影響,2023年第一季稅後淨利為9.7億元,防疫保單自留賠款於3月底仍有準備金餘額23.87億元,預估足以因應後續理賠需求。富邦證券2023年第一季稅後淨利15.3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0.6%,主要受惠今年以來台股行情走升,證券金融資產部位獲利較去年同期獲利顯著增加。富邦金控今日也公佈2022年底富邦人壽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簡稱EV),由於2022年受到資本市場震盪影響,使得調整後淨值下降至4,155億元,年減30.3%;有效契約價值3,831億元,年成長0.8%;整體2022年底隱含價值7,986億元,較2021年底的9,765億元下滑18.2%。2022年受疫情、經濟環境動盪影響,整體市場銷售量下滑26.2%,其中投資型商品減少最為顯著,富邦人壽初年度保費年下滑16.3%,因分期繳銷售增加商品組合改善,新契約價值(Value of New Business,簡稱VNB)為166億元,年減6.8%。富邦人壽反映在富邦金控每股EV為64.4元。精算評估價值(Appraisal Value,簡稱AV)方面,若計入未來20年新契約價值,富邦人壽2022年底的AV為9,639億元,換算金控每股AV為77.8元。
台新金曾出價「0.584股換1股新光金」曝光 改革派轟:合併假議題混淆視聽
針對媒體報導「台新金曾開價併新光金」一案,兩家金控新光金(2888)、台新金(2887)今天(17日)皆對此發布重訊加以說明,新光金表示,對於台新金控來函事宜,均依公司法等法令規定辦理;台新金則以「避免擾亂金融市場」為由,懇請投資大眾勿遭不正確或不完整之訊息所誤導。新光金控將於6月9日召開股東會並全面改選12席董事、3席獨董,創始股東家族分為「泛吳東進派」與「改革派」兩陣營皆滿額提名董事候選人爭取經營權,目前也正在舉行股東電子投票與公開徵求委託書大戰,選情緊繃,而此時就「新光金、台新金」金金併議題,再傳出「換股合併」內幕。新光金控「公司改革派」今天急對此發出第四封聲明,代表發言的洪士琪指出,媒體刊登台新金控去年(2022年)致函新光金控(董事會)且標示「機密」之文件,再次突顯新光金控董事毫無法治觀念,以合併假議題模糊公司經營不善之焦點,混淆視聽,再次呼籲全體股東們全力支持改革董事會。根據《工商時報》報導,新光金董事林伯翰透露,台新金去年6月到10月間五度來函新光金,邀請以「換股為基礎」協商兩家合併,10月7日台新金更提出「合併意向書」,開出以0.584股台新金換1股新光金的方式合併。對此「新光金台新金」金金併議題,新光金控董事長許澎等經營團隊接受CTWANT採訪時就已表示,「此時談不恰當,也不利股東」;並進一步解釋,「現階段占新光金控資產比重最大的子公司新光人壽正面臨2026年接軌IFRS17與ICS,很多公司的隱含價值都無法體現,尤其公司的每股淨值遠高股價,在此時機談合併,不是這麼的恰當,對股東也是很不利的。新光金控並指出,針對金融機構合併,已有「企業併購法」、「金融機構合併法」等相關規範供業者遵循,若有合併議題自將依相關規範辦理,必要時,亦會與主管機關進行溝通。」新光金控發言人、副總經理林宜靜17日也透過重訊表示,有關媒體報導,本公司對於台新金控來函事宜,均依公司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辦理;董事會相關決議均依循「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辦理。台新金控發言人、總經理林維俊也維持昨天於法說會的「台新完全無角色」立場,今天再次透過重訊說明,「因合併案涉及公司、員工、客戶及股東權益;亦須經董事會、股東會及主管機關審查等法定程序,建請各界對此議題應謹言慎行,以免擾亂金融市場,亦祈請投資大眾勿遭不正確或不完整之訊息所誤導,是所至盼。」新光金大股東臺灣新光實業、新勝、王田毛紡、東興投資與家邦投資等則發出聯合聲明,代表人洪士琪指出,媒體刊登台新金控2022年致函新光金控(董事會)且標示「機密」之文件,再次突顯新光金控董事毫無法治觀念、公司治理淪喪,竟為阻撓公司變革契機,犧牲應有的公司治理,任意將職務上所取得之機密資料文件逕自對外揭露,視董事忠實義務於無物;以合併假議題模糊公司經營不善之焦點,混淆視聽,意圖動搖股東改革之意志。因此,再次呼籲股東明辨,務必把握三年一次改選董事機會,堅信改革的力量,全面整改董事會,讓新光金控回歸應有之公司治理正途、董事會發揮應有效能、員工重拾應有之信心,進而讓客戶安心、股東放心。洪士琪表示,新光曾以穩健經營、提供完善金融服務為本,陪伴臺灣民眾經歷人生各種階段;然因董事會持續失能,經營績效不彰、甚至敬陪末座,以致新光金控股價長期低於面額,愧對員工及股東。而大股東干政、公司治理弊病叢生,更屢將新光金控推向無底深淵。面對新光金控嚴峻之經營困境,以及新光金控董事會之公司治理亂象,您我共同支持改革的決定,將是翻轉改變新光金控、重新擦亮「新光」招牌之重要契機。
新光金要變天?3/許澎吳欣儒團隊回改革派 「增資、股利」別混為一談
新光金控(2888)6月9日改選在即,CTWANT記者就改革派質疑一一向現任董事長許澎、總經理吳欣儒等新光金經營團隊提問,該團隊回應「增資與股利不能混為一談」、「新壽早年高利率保單多造成負債成本較同業高」,「平均資金成本已從十年前逾5%,到去年降到3.69%」與「此時談台新金併不是這麼恰當,對股東很不利」等,經營團隊已訂出「穩定獲利」「落實公司治理」等六大策略為中長期目標。由於新光金歷年改選順利並無公開徵求委託書經驗,面對改革派掀開委託書大戰,親近公司派友軍也正組「捉鬼大隊」,要查「價購委託書違規案」,藉檢舉為無效投票來降低對手可掌握的股權數。2020年間,吳東進次女吳欣儒(中)出任新光金控總經理,進入經營團隊。(圖/報系資料照)以下為CTWANT採訪新光金經營團隊的內容。Q:「改革派」董事洪士琪所稱的「現增金額遠大於拿到的股利」,由於並非每位創始家族股東都有參加每一次現增,有的現增是以特別股、私募等方式完成,對此新光金控如何看待。A:增資與股利分屬二個不同議題,不能混為一談。隨著公司資產規模成長,風險承受能力也必然增加,所以增資是為了長期業務發展,穩健資本適足所必要的過程,也是公司負責任的態度。近三年,新光金控持續維持穩定配息的股利政策,以回應股東期待。今年受到地緣政治、升息、疫情及股、債、匯市波動影響,暫無配息,未來若市場穩定,仍會以穩定配息為目標。Q:新光金控是否會推動「與台新金控金金併」一案。A:現階段占新光金控資產比重最大的子公司新光人壽正面臨2026年接軌IFRS17與ICS,很多公司的隱含價值都無法體現,尤其公司的每股淨值遠高股價,在此時機談合併,不是這麼的恰當,對股東也是很不利的。針對金融機構合併,已有「企業併購法」、「金融機構合併法」等相關規範供業者遵循,若有合併議題自將依相關規範辦理,必要時,亦會與主管機關進行溝通。新光人壽面對虧損情況,已向金管會保險局允諾將於2023年底前辦理現增。(圖/新光人壽提供)Q:對於董事洪士琪接受媒體採訪,提到「當大家是笨蛋」等評論,請問經營團隊對此有何看法與說明?A:董事的個人發言與感受抒發,公司無從再做評論。公司及子公司之經營團隊長期以來做了很多辛苦、改善體質的事,如降低資金成本,從十年前平均資金成本逾5%,到去年已降到3.69%,希望逐步將過去高利率保單的包袱化解掉。Q:新光金經營團隊對實績自我評價,未來如何改善獲利、配發股利等表現的策略目標。A:主要關鍵還是新壽早年的高利率保單,造成新壽的負債成本較其他同業高,多年來持續努力改善,透過低利率產品逐步稀釋,調整保險商品結構,已顯著降低負債成本,自2018年的4.08%,降至2022年的3.69%,每年以近10bps的幅度逐步改善。新壽也積極轉型調整商品策略,以價值型商品為主,堆疊基礎利益,近三年新契約CSM(contractual service margin,即保險合約利潤之概念)每年均逾300億,這些努力在現行會計制度下尚無法呈現,但未來在接軌後可以逐年釋出,亦可強健接軌後的財務體質;並將以降低損益兩平、優化國內、外資產配置效益,動態調整避險策略,善用新制外匯價格準備金等因應計畫。面對新國際制度接軌與股匯市波動等結構性問題,中長期以「穩定獲利,增加淨值」、「開創利源、拓展市場」、「資源整合,深化綜效」、「數位轉型,優化體驗」、「注重法遵風控,完善公平待客」、「落實公司治理,推動永續經營」六大策略為主。
台灣人壽董座黃思國請辭 新選出鄭泰克接任9/1生效
被業界譽為臺灣「信託教父」、台灣人壽董事長黃思國因個人因素辭任,9月1日生效,董事會推選台灣人壽子公司中國信託資融公司董事長暨台灣人壽董事鄭泰克為新任董事長,此項人事案擬報請主管機關認可後生效。中信金控(2891)總經理吳一揆於7月下旬請辭消息公布後,中信金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董事長黃思國也傳出辭職消息,其個人婉拒慰留,台灣人壽於18日召開董事會補選董事長。台灣人壽18日公布,新任董事長補選案。(圖/台灣人壽提供)黃思國曾任中國信託綜合證券董事長、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全球個人金融執行長,以及中國信託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服務中國信託集團逾36年,貢獻卓著;任職中信銀期間,開辦臺灣首家本國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因創新引進多元信託商品,開啟客製化信託金融服務的新時代,被業界譽為臺灣「信託教父」,打造中國信託個人金融服務第一品牌。2017年黃思國任職台灣人壽董事長,即創下台灣人壽稅後獲利新臺幣第一個百億、102億元,2021年更達231億元,佔金控獲利逾4成,成為中國信託金控第二大獲利引擎,總資產規模亦從1.3兆元,至今(2022)年第一季躍升為2.2兆元,2021年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 EV)達2,57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新任董事長鄭泰克服務中國信託集團逾46年,現任中國信託資融董事長,曾任中信金控代理總經理、中信金控風險長及授信長、中信銀行全球風險總管理處總處長等職,為中國信託集團建置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提升質量並重的風控效能,未來將借重其豐富金融資歷及風險管理專業,帶領台灣人壽有效管理企業風險、提升決策效能、強化內部控制、落實公司治理。
拒當韭菜3/阿堯等待反彈 鎖定關鍵字
阿堯與威宇將股海淘金致富的方法,歸納出三大重點,首先是「生活即投資」。阿堯解釋:「看到路上騎電動車的人變多,就要去思考電動車相關的供應鏈有哪些公司?還有毛利率、成長空間,以及上中下游獲利模式為何?」威宇進一步舉例,全球機場因疫情獲利大減,一般投資人會認為「慘了」,「但每間機場獲利來源不一樣,有的來自通關或消費人數,人愈多獲利愈多;有的收固定費用,不受人流影響,前者現況最慘,但疫情過後反彈空間會最大。」威宇(左2)與大慶證券投資顧問林雷惇一同參加波克夏股東會,接受當地媒體採訪。(圖/威宇提供)其次是「學習評估隱含價值」,阿堯說,在評估要不要買一家公司股票前,不只看外在營收數字,還要看懂公司的隱含價值,例如A公司沒有業務營收,只有土地資產,賣掉後可得十億元,但市場給出的市值只有五億元,隱含價值大於市值,就值得投資;再如B公司有兩大業務,一個業務每年虧一億元,另個業務每年賺一億元,一加一減獲利數字是零,如果突然宣布要處分掉虧錢的業務,代表日後帳上會賺一億元,這也值得進場投資。職業投資客的父親是阿堯(左2)的理財啟蒙,走技術分析及強勢股路線,阿堯則偏向追求長期報酬。(圖/阿堯提供)第三個重點是「從關鍵字中挖寶」,阿堯指出,每天收盤後,證交所公告的重大訊息會藏有許多寶藏,像是「處分、併購、清算、買回庫藏股、減資」等關鍵字,「例如某家公司要『買回庫藏股』,我就會看該公司的股價是高點或低點?若在低檔、公司業績又穩定,就代表大股東對公司前景有信心,我就跟進加碼。」再如某公司宣布要「處分資產」,阿堯會翻出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看現金、存貨及應收帳款的比重,是否具備資產活化題材,「處分後會帶來多少隱含價值與利益,這些都有機會反映在未來股價上。」阿堯及威宇建議,投資人依這三個淘金守則按圖索驥,也能挖出自己的金山銀山。
未來三年低利率 李長庚:資本市場波動大
利率環境可能要持續很長的時間。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19日在法說會上表示,至少3年的時間,市場都會持續低利率,金融業者的利差收益會被壓縮,但他不認為從此就會過「苦日子」,因為資本市場波動會加劇,投資機會會比「過去更大」。亦即國泰金靠著強化投資能力及風險管理能力,可創造更大的獲利,李長庚說,順手時獲利佳,不順手時亦可創造機會,「沒那麼悲觀」。由於國泰人壽預期利率短期內難以大幅彈升,因此在計算隱含價值(EV)及精算價值(AV)時 ,首度大幅彈降投資報酬率,約58個基本點(58個百分點),計算後國壽2019年底隱含價值(EV)達9,350億元,換算國泰金股數,每股EV達74.1元,僅比前年底增加4%。因為降低未來20年投報率,造成國壽有效契約價值少了3,170億元,影響最後EV及AV的結果,將未來保單價值折現後的精算價值到2019年底亦只有1兆2,420億元,以國泰金股數來看,每股AV降到98.4元,比去年的107.5元,下跌8%,算是相當罕見。國壽發言人林昭廷表示,主要是反應今年以來市場利率真的降非常多,尤其是美國10年債、30年債利率降非常低,所以國壽今年算是「很大幅度」調降投報率假設,也一定程度反應國壽對未來利率的看法,即利率短期內難以大幅提升。國泰金控第一季稅後收益23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74%,每股稅後獲利1.77元;由於首季債券殖利率往下,國泰人壽實現資本利得較往年多,首季稅後獲利1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8%。國泰世華銀因淨利差及投資收益增加,首季稅後獲利76億元,亦成長15%以上,同時因為實現資本利得多在海外分行,因此首季海外獲利44億元,占國泰世華銀全行獲利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