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美族
」學測地理考時事題 「狒狒事件」 高中老師:會心一笑
高中地理老師們直說,今年度分科測驗第38到39題考出了之前的熱門新聞「狒狒事件」,看到題目時,忍不住會心一笑。(圖/李侑珊攝)112學年度分科測驗今日舉行第2天考試,地理科考題出現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時事題,高中老師直說,特別是在第38到39題考出了之前的熱門新聞「狒狒事件」,看到題目時,忍不住會心一笑。麗山高中地理老師廖偉國表示,今年整體難易度跟去年大致相同,出題上則是延續近2年趨勢,不過今年(112年)圖表題占30%,比起去年(111年)的42%較往年少。跨冊題型往年都是命題常態,今年跨冊概念則較往年少,但單一概念較往年深入。廖偉國也說,整份考題在地理的主要概念都能兼顧,如地形作用力、氣候類型判釋、中地理論與人口議題都有出現,傳統題型也特別多,讓考生在準備考試上「沒有投機取巧的機會」,每個章節都必須有所準備。另外,試題當中也沒有具疑義的試題,值得讚許。而在特色題型上,中山女高地理老師林姿吟指出,今年時事題很有代表性,其中包含第5題以今年年初紐西蘭夏季出現洪患為例;第38題到第39題則是考出了之前的熱門新聞「狒狒事件」,看到題目時,忍不住會心一笑,而學生必須清楚地理解公民科學和公眾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內涵,才能正確地作答。林姿吟提到,出題同樣呼應108課綱強化原住民內涵,將原住民生活智慧與空間社會性納入題目中,如11、12題由蘭嶼的雅美族原住民的文學家作品作為命題素材,以了解雅美族的生活特色並帶入地方感的概念,「這樣的命題是很高明的命題設計。」此外,第35題到第37題考原住民的傳統領域,並利用GIS概念作為命題內容。第40題到第42題則以四川少數民族傳統生活智慧,讓學生了解人與大地是可以和諧相處。南湖高中地理老師林靜怡則說,今年地理科考試尤其照片解析度高,且照片內容與題目的相關性高,獲得解題老師們的肯定。
初夏藝遊台東1/打開史前館的全新方式 深耕南島文化、穿梭台灣3萬年
近期最受矚目的台東藝文景點,大概就是將於5月19日重新開幕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史前館休館兩年多進行大整修,除了建築再造與常設展廳更新,也透過展覽展示南島文化扎根台灣的當代性。建築部分,在尊重原建築師麥可•葛瑞夫(Michael Graves)設計的前提下,主要負責設計的建築師陳哲生讓入館地景與大廳空間從視覺上變得更開闊,彷彿館舍被「打開」來了,展覽空間也新設南島廳與適合親子族群的探索館,同時讓台灣史前史廳的參觀動線變得更順暢。5月20、21日還將推出精彩的開幕系列活動,包含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的職人導覽、建築師陳哲生帶路探訪史前館、無塑慢市集以及「在這裡•臺灣與世界交會」開幕晚會等,部分事先報名活動仍保留現場名額,有興趣的人可別錯過!磊勒丹.巴瓦瓦隆《煙路之源》畫作延伸在館內各處角落,以俏皮面貌讓人會心一笑。(圖/魏妤靜攝)藝術家韓旭東為「台灣史前史廳」量身打造大型畫素木雕創作《海風》,象徵移民無畏風雨抵達台灣,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圖/魏妤靜攝)走進史前館,首先會發現有一些新的公共藝術在各處等著民眾「挖寶」,例如一樓側廊的木作平台上,有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作品《時間織軸》,透過舊衣回收的線材纏繞製作,以此講述部落織布文化的傳承;而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的畫作《煙路之源》,藉由「煙」象徵文明導引的軌跡,彷彿還能穿越時空,讓觀者思索從過去、未來與進化的想像。有趣的是不僅一樓入口處有大幅畫作,由此延伸的相關圖案也貫穿博物館各空間,在樓梯、化妝室等不同位置以有趣面貌出現。全新的台灣史前史廳帶大眾重回3萬年前,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回顧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故事。(圖/魏妤靜攝)「史前館ft.辛卡米克開幕特展」設置了修復室,讓民眾動手體驗如何將碎片拼組成陶器原貌。(圖/魏妤靜攝)民眾可以透過手機拍「文物記錄照」,彷彿自己也化身博物館員。(圖/魏妤靜攝)接著準備走入常設展廳「台灣史前史廳」,原本大眾以往得先上2樓參觀,現在則以地下室為起點,讓人體驗考古需向下挖掘的特色。根據考古學證據,台灣史前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至少3萬年!期間還陸續吸納來自各地的移民、包容不同的故鄉文化,我們可以從各時代留下的物質變化,一窺台灣土地上各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景。史前館考古團隊也精心創作劇本,打造大型牆面RPG互動遊戲「黃金傳說」,讓民眾透過互動認識史前交易和製作金屬器物的工序,也讓博物館變得不那麼嚴肅。逛完展廳可別急著走,在地下室還有個「史前館ft.辛卡米克開幕特展」,只見漫畫家辛卡米克創作出的多隻屁貓角色竟變身博物館員,帶領大眾直擊博物館後台,我們可以透過隨機拿到的陶器碎片學習單,找尋碎片對應的實際年代,並透過學習單編號找到對應文物,自己動手拍一張文物記錄照。南島廳的印尼巴龍獅舞面具來自由台灣各工業區移工及看護組成的Singo Barong Taiwan舞團,他們會在台灣巡演舞劇、紓解鄉愁。(圖/魏妤靜攝)南島廳有一區透過球衣、影像等展示原住民族在運動界的活躍與艱辛,例如職棒球星林智勝於2015年WBC的實戰球衣。(圖/魏妤靜攝)另一常設展廳「南島廳」,入口以「世界開始的地方」為主題製作一部長度約3分鐘的動畫,融入雅美族/達悟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馬來西亞伊班族、吉里巴斯與夏威夷等地南島族群的創世起源神話,也帶出展廳「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的主軸。在這裡將透過6大單元,從南島族群的視角理解大洋多元文化面貌,還有自史前至今,台灣島上不同人群移動的軌跡與文化的交會,呼應策展概念的「島是船‧海是路」。我們可以在此看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2005年致贈給台灣的舷外浮桿船「臺馬號」、蘊藏帛琉工藝技術的故事板、傳統文化中的多元性別等,拓展了當代南島視野。民眾可在創意工坊使用特製的史前磨石與鑽孔器,親手打造一個玉器配飾。(圖/魏妤靜攝)以小型迷宮打造的「害羞的史前豬」區域,可讓小朋友在各角落尋找躲起來的史前豬。(圖/魏妤靜攝)親子族群更不能錯過空間從1樓延伸至2樓的「探索館」,在1樓以大型繪本方式,讓孩子們同理與了解原住民族被迫離開家園的遷徙故事,另外還有可體驗「鑽玉」DIY的創意工坊,以重現卑南玉飾的磨製方法與穿孔技術,讓民眾帶一個小玉飾回家。在2樓還有史前探索遊戲區,以「巨石森林」、「害羞的史前豬」、「寶物大逃脫」等6大主題區,讓小朋友透過觀察、尋寶與動手操作等方式,無形中對史前歷史更加親近。博物館中庭鋪上人工草皮讓民眾可以自由休憩,也更加融入天際、山稜線的地景中。(圖/魏妤靜攝)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電話:(089)381-166地址:台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1號開放時間:09:00~16:00,週一、二休網址:https://www.nmp.gov.tw/、https://reurl.cc/AdGkR8備註:即日起至112年6月30日免費參觀,112年7月1日起正式收費,全票100元、團體票80元、優待票60元
太挺了Bar!KIRIN Bar BEER與原住民族合作推出全新六款「Bar原民傳智設計罐」!
台灣麒麟深耕台灣多年,秉持著希望能回饋台灣這塊土地的初衷,2022年再次以罐身結合雅美(達悟)族、阿美族梧繞部落、鄒族、太魯閣族、邵族及撒奇萊雅族註冊「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以下簡稱傳智權)的部落傳統圖紋做設計,即日起推出全新六款「Bar原民傳智設計罐」於全台販售,持續與原民會一起推廣傳智權議題。台灣麒麟啤酒與大家一起分享全新6款「Bar原民傳智設計罐」將於全台各大通路開始販售(圖/台灣麒麟啤酒提供)12月20日於台北市NUZONE展演空間2樓舉辦授權簽約上市記者會,由台灣麒麟董事長上田隆史先生與此次合作的雅美(達悟)族、阿美族梧繞部落、鄒族、太魯閣族、邵族及撒奇萊雅族部落代表,進行傳智權的簽約儀式,亮相全新的「Bar原民傳智設計罐」。記者會現場除了有六項傳智權授權儀式、精彩的設計罐亮相儀式及傳智權合作的內容介紹外,也邀請了「原林藝術舞集」以原民樂舞創作出部落歡慶的氛圍,用原住民族的活力熱情揭開記者會的序幕。此外,也安排進行戴上「阿美族情人袋」的橋段,象徵Bar BEER和原住民族朋友們的深厚情誼。麒麟董事長上田隆史分享其對於台灣原民文化CSV理念(圖/台灣麒麟啤酒提供)此次推出的六款「Bar原民傳智設計罐」,罐身上的原住民族傳統圖紋分別是運用「阿美族梧繞部落伐木樂舞及男子服飾配件」、「鄒族男女傳統服飾」、「太魯閣族男女傳統服飾」和「邵族邵織紋」、「撒奇萊雅族文化袋」、「雅美族傳統圖騰船眼」做設計,同樣透過取得部落同意並支付授權金供部落發展使用,並於罐身上標記傳智權官方LOGO,台灣麒麟希望藉由此次合作能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傳智權,進而提升對於原住民族文化保護的意識。阿美族梧繞部落、鄒族、雅美(達悟)族、邵族、太魯閣族及撒奇萊雅族族人共同到現場歡慶「Bar原民傳智設計罐」正式上市(圖/台灣麒麟啤酒提供)「Bar原民傳智設計罐」於全台販售中,消費者購買後掃描罐身QR code進入活動網站,於網站上登錄拉環序號即可享有一次拉霸機會,有機會抽中BarBEER原民限量好禮及來去部落住一晚旅遊體驗券。此次Bar BEER與撒奇萊雅族設計師「吳秀梅」、阿美族設計師「黃敬家」、雅美族設計師「張世凱」及太魯閣族設計師「廖曉蓉」相繼推出聯名好禮,藉由和原住民族文創工作者合作,推動部落產業發展。從2020年開始至今,已經進行到第三年,台灣麒麟陸續透過和不同原住民族合作推出「Bar原民傳智設計罐」,除了希望能普及化傳智權的申請意願外,也期許能透過品牌行銷資源推廣原住民族文化,讓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夠被社會大眾所重視。台灣麒麟與鄒族傳智代表人簽約,授權傳統圖騰於Bar BEER罐身(圖/台灣麒麟啤酒提供)台灣麒麟啤酒將於12月27日(二)於信義誠品對外展出的2020、2021及2022 三年的CSV成果,集結了全台灣11族 13個部落的巨大傳智設計罐,展覽為期長達七日,快跟Bar原民傳智設計罐一起歡樂迎新年。>>太挺原民了Bar活動網站 https://www.kirin.com.tw/barbeer/tingyuanminbar/content/
核四公投項目未過關 黃士修轟「對民主最深層傷害」恐怕再無公投
四大公投結果出爐,核四公投項目未過關,該案公投領銜人黃士修以聲明表示,很遺憾地,最令人憂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投票率僅有4成,核四公投未通過」的結果,依法不生任何效力,核四維持封存現況;他並在文內砲轟民進黨大規模政黨動員,中間選民被蓋過,無法參與國家政策之形成,這是對民主最深層的傷害,從此之後恐怕再無公投。以下為黃士修聲明全文:很遺憾地,最令人憂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投票率僅有四成,核四公投未通過」的結果,依法不生任何效力,核四維持封存現況。長年被污名化的核四,加上民進黨挾千百倍龐大資源的動員,公民團體發起的核四公投始終在民調的誤差範圍內,等同被一半民意間接肯定,縱使未能啟封商轉,也是民主的里程碑。作為領銜人,我要感謝辛苦奮鬥的志工,以及所有為科學而戰的各方友軍。然而,這對於擁核反核雙方,都是懸而未決的結果。公投脫鉤大選,民進黨大規模政黨動員,中間選民被蓋過,無法參與國家政策之形成,這是對民主最深層的傷害,從此之後恐怕再無公投。我以領銜人身分聲明:一、核四公投未通過,中央政府更不可能處理核廢料。侯友宜市長對所有公投案的異常消極,造就了核廢料永遠放在新北市的政治現實,將在歷史留下紀錄。你的歲月靜好,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二、核四公投未通過,許永輝說的工程問題是真是假,永遠不會有答案。民進黨完全執政五年從來不查,到底在掩蓋什麼真相?三千億蓋好的核電廠白白報廢,沒有人負起法律責任。三、核四公投未通過,每年少200億度電,中南部多燒730萬噸煤。每年超過九千人死於肺癌,空污還要帶走多少我們親人的生命?佔比過半的天然氣有國安危機,民進黨後續的四五六接計畫,將徹底弱化國防安全,出賣台灣主權。四、藍綠兩黨必須面對,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全國六成民意續用核電的事實。非核家園的再生能源進度已經破功,核四又未能啟用,台灣面臨嚴重缺電問題,朝野是否考慮核二三延役,或跟進國際將核能作為綠能的趨勢,在核四廠區新建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的可能性?五、藍綠兩黨必須面對,核四終究必須決定啟用或報廢。待公投法之兩年效期解禁,2023年可再提起公投,然而民間已無心力發動第三次公投,是否會有政黨發起之核四公投?抑或2024年總統大選,就是第二次核四公投。國民黨和民進黨,仍然逃不過回答這一個問題。六、藍綠兩黨必須面對,蘭嶼核廢是我們漢人虧欠原住民族的責任。我在此訴求將核廢最終處置與蘭嶼核廢遷出脫鉤,無論反核或擁核都得處理核廢料。即使是安全無害的廢棄物,達悟雅美族仍然有絕對的權利,要求核廢回到它該去的地方。七、在此預告,近期歐盟會做出正式將核能列為綠色投資的重大決定,其中的關鍵要件就是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可處理。這個遲來的正義還給核能一個公道,希望能消解社會大眾對核廢料的疑慮,對抗反核集團長年散布的假訊息。八、歷史上,科學家哥白尼與伽利略都遭到異端審判,布魯諾在火刑架上燒死。蘇聯的李森科主義也曾壓迫數千名科學家,遭受監禁或處決。非核家園政策等同對中南部民眾宣判慢性死刑,未來將有十幾萬條生命因為肺腺癌逝去,無異於當年納粹黨將猶太人送進毒氣室的罪行。九、反核集團的利益結構實在太過龐大,在如此艱辛的情況下,有一個人為了追尋真理,將撼動廢核的微小希望,寄託到下一個有同樣志向的人,下一個人接著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以核養綠,又將微小的希望再傳承下去。因為我們相信,科學終將勝利。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2021.12.18
尊重傳統 原民會研擬放寬雅美族人改名限制
蘭嶼原住民雅美(達悟)族人傳統長子、長女出生,需更改族語名字,原民會13日預告《姓名條例》第9條解釋令草案,放寬雅美族人傳統名字變更,不受姓名條例僅能改名字3次的限制。雅美族人、族語老師謝和英表示,如果夠長壽的話,族人甚至可以改到4次、5次名字,一旦選擇傳統姓名,每次改名都要改身分證,得要搭船到台東市辦理十分麻煩,坦言「多數族人身分證還是選擇以漢名為主」,但支持原民會的給予雅美族人「無次數限制改名」的政策,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希望相關單位能設單一窗口,統一修改名字。原民會表示,雅美族傳統名字採取「親隨子名制」,也就是家庭內長子女出生命名後,直系血親尊親屬要隨同改名為該子女的名字,並冠上輩分稱謂,例如長子命名為Si Mivilang,父母就要改名為Syaman Mivilang與Sinan Mivilang、祖父母要隨同改名為Siapen Mivilang、曾祖父母要隨同改名為Syapen Kotan,高祖父母以上直系血親尊親屬要隨同改名Si legay。原民會統計,截至今年7月止,雅美族人數為4692人,原民會官員表示,雅美族的傳統名制中,傳統名字會因生命歷程而有多次變更的可能性,但姓名條例規範最多僅能改名3次,對雅美族人甚為不便,同時也是對雅美族傳統文化的不尊重。在與內政部多次協商後,決定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34條授權,共同發布姓名條例第9條解釋令,以盡速解決這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