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訴訟
」 蘋果 集體訴訟 推特 馬斯克 美國![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92268/sm-0854af419ed9a99ced0e3a1057aa07df.jpg)
果粉愛注意!蘋果Apple Watch挨告 錶帶久戴恐誘發睪丸癌
蘋果(Apple)公司智慧型手錶AppleWatch,向來以健康功能和創新設計吸引消費者,問世10年更是旗下熱銷商品,不過Apple Watch近日卻被控訴,新款錶帶中含有高濃度的「永久性有毒化學物質」,使用者長時間配戴恐誘發腎癌和睪丸癌等疾病。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加州聯邦法院在當地時間21日接獲這起集體訴訟,這起訴訟引用了聖母大學最近一項研究,該研究測試了在美國購買的22條來自各個品牌的錶帶,發現其中15條含有高濃度的「永久性有毒化學物質」、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包括蘋果運動錶帶(Sport Band)、海洋錶帶(Ocean Band)及Nike運動錶帶(Nike SportBand)等,若長期佩戴含有PFAS的錶帶,恐導致皮膚吸收有害物質。據了解,PFAS屬於難以分解的化學物質,廣泛應用於製造業,並被證實與出生缺陷及前列腺癌、腎癌和睾丸癌等疾病相關。另據聖母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在美國,有21%的成年人使用智慧型手錶,平均每天佩戴11個小時,而市面上不少錶帶都使用PFAS製造,原因在於能抵抗汗水、皮膚油脂和乳液,研究表明,長時間和PFAS化學物質接觸,可能會讓它被皮膚吸收。原告主張,蘋果明知其產品含有有害物質,卻未告知消費者,並持續以健康裝置的形象進行宣傳,違反了消費者保護法。這起集體訴訟要求蘋果公司停止相關產品的銷售,並對受影響消費者提供賠償。對此,蘋果公司表示,Apple Watch錶帶的各項檢測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並強調出廠前,所有產品都經過嚴格測試。蘋果已與獨立實驗室合作,確保材料的安全性,至於停售和賠償這部分,則是未做回應。Apple Watch近日因手錶錶帶含有高濃度的有毒「永久化學物質」(PFAS)挨告。(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9713/sm-a6a36f8d653ba706a0a5bb219a6573d9.jpg)
蘋果遭控「App Store抽成過高」且排擠對手 涉603億元賠償金
蘋果公司(Apple)的集體訴訟案13日於英國開庭,係因遭到指控濫用App Store主導地位排擠競爭對手,並向App Store內應用程式消費收取「過高且不公平」的費用,恐面臨高達15億英鎊(約新台幣603億元)的損失賠償金。根據外媒《法新社》(AFP)、《歐洲動態》(Euractiv)報導,這起訴訟在2021年5月提出,指控蘋果「在iPhone和iPad等iOS裝置上排擠其他APP商店」的做法,已違反歐洲及英國的競爭法規。該訴狀指出,大約有2000萬名英國的蘋果用戶可能因此被多收費,且蘋果會對App Store內應用程式銷售收取「30%佣金」,此舉被形容為「犧牲一般消費者的利益」。這起官司由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學者肯特(Rachael Kent)和律師事務所Hausfeld共同提出,預計在倫敦競爭上訴法庭(Competition Appeal Tribunal)進行為期7週的審理,以向蘋果求償總計15億英鎊的預估損失。該訴訟旨在控訴蘋果利用App Store壟斷市場,迫使用戶只能使用自家系統,並藉此提高自身獲利。肯特以約會平台Tinder為例,指出這「30%附加費用」,會與用戶在App Store下載大部分應用程式,或進行程式內消費等活動有關。肯特認為,任何在2015年10月1日至2024年11月15日期間在英國版App Store購買應用程式或是訂閱的用戶,都可能有權獲得蘋果的賠償。對此,蘋果堅稱這項訴訟「毫無法律依據」,並引用2022年的聲明表示,App Store收取的佣金與其他所有數位市場相似,且App Store內85%應用程式都可以免費下載和使用。蘋果也在聲明中提到,「我們歡迎有機會與法庭討論我們對消費者堅定不移的承諾,以及App Store和蘋果寶貴技術為英國創新經濟帶來的許多益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89106/sm-5829c8b3f669159189ab1c3eb4e871be.jpg)
英國麥當勞也有?17歲少女被經理要求「上床換排班」 700員工提聯合訴訟
台灣麥當勞日前傳出性侵事件,其實就連在英國當地也發生類似的事情。英國麥當勞近期遭遇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戰,超過700名現任及前任年輕員工,指控麥當勞廣泛存在職場騷擾問題。這些員工年齡多為19歲或以下,涵蓋超過450家麥當勞分店。他們委託Leigh Day律師事務所提起法律訴訟,指控麥當勞內部存在包括恐同、種族歧視、性騷擾和對殘疾的不當言論在內的多種不當行為。當中甚至有一名17歲少女,為了更換排班,竟被經理提出「上床來談」。根據《BBC》報導指出,一名19歲的現任員工表示,他在工作中遭遇來自經理和同事的恐同言語攻擊,甚至被侮辱性稱呼。他表示,當試圖向上反映問題時,卻被經理要求「忍受」或離職。另一名曾在英格蘭中部工作的員工Matt,因學習障礙和視力問題多次遭到欺凌,並目睹經理對其他員工的種族歧視及性騷擾行為。還有員工描述經理在工作中以不適當的言行騷擾年輕女性,甚至提出性要求以換取工作班次。在蘇格蘭西南部的一家分店工作的19歲Alan,多次成為恐同言論的攻擊目標。Alan表示,這些侮辱性的言語有時在他面前出現,有時則在他背後散播。當他決定向高層經理反映時,卻被輕描淡寫地回應「這只是玩笑」,讓他感到十分無助。Claire也提到,自己17歲時曾在英格蘭中部的一家麥當勞分店工作。一名30多歲的值班經理向其提出以性行為換取更多的工作班次的要求。也有一名女性員工表示,一位男性經理曾向他發送赤裸上身的照片,這讓他感到羞辱且不安。最終該名女員工在2023年8月選擇辭職。也有一名年僅16歲的年輕員工提到,他在工作中不斷遭受辱罵和欺凌。經理經常使用粗暴的語言對他進行謾罵,甚至進一步恐嚇。報導中提到,雖然麥當勞於2023年因BBC的調查而引入了外部顧問普華永道(PwC)進行審核,但據內部員工透露,審核過程中存在操縱的情況。一些分店挑選特定員工接受審核,甚至訓練他們如何回答問題,導致審核評分不反映真實情況。身為經理的Elliott也提到,他親眼目睹一名因性騷擾年輕女性員工而被指控的經理,最後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而是被調往其他分店以避免紀律處分。Elliott表示,麥當勞進行內部審核時,選擇性地訪談「最佳員工」,掩蓋了許多真實的問題,讓整個審核過程充滿虛假與欺瞞。針對如此情況,麥當勞表示,公司已在過去一年內採取「廣泛行動」,以提升工作環境並保護員工安全。麥當勞還設立了新的投訴機制和調查單位,並強調將根除任何低於公司行為標準的行為。麥當勞英國及愛爾蘭首席執行官Alistair Macrow表示,公司「絕不容忍」騷擾或歧視行為,並將對相關人員施以嚴厲懲處,包括解僱。儘管如此,來自BBC和平等與人權委員會(EHRC)的持續調查顯示,麥當勞內部的問題遠未解決,新的騷擾指控仍不斷浮現。EHRC已宣布計畫更新與麥當勞的法律協議,增加新的監督措施以確保公司履行其承諾。接受集體訴訟的Leigh Day律師事務所表示,所有年齡未滿20歲的現任或2019年7月後離職的前任員工均可參與訴訟。如果索賠成功,受害員工可能獲得賠償。律所也為了確保受害者權益不受經濟限制,所以採取「無勝訴不收費」的模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7317/sm-0db2fd76ad199f4a82b6d8b7524a0ec2.jpg)
用戶控Siri偷聽對話透露給廣告商 蘋果同意付30.9億和解金
科技巨擘蘋果公司(Apple)的語音助理Siri於近日被指控,在用戶無意中記錄私人對話,並將這些對話透露給廣告商等第三方,侵犯用戶隱私,遭用戶提起集體訴訟。對此,蘋果已同意支付95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9億元)進行和解。據路透社報導,2名原告表示,他們曾在談話中提到運動鞋Air Jordan和餐廳Olive Garden,接下來手機竟會開始出現這些產品的廣告,另一人說,他在與醫生談話後,收到了手術治療的廣告。以上的用戶稱,蘋果公司經常在無意中啟動Siri,記錄他們的私人對話,並將這些對話透露給廣告商等第三方。對此,蘋果公司否認有不當行為,但同意支付9500萬美元現金以和解擬議的集體訴訟,去年12月31日晚,初步和解協議已在加州奧克蘭聯邦法院提交,並需要美國地區法官懷特 (Jeffrey White) 的批准。這9500萬美元相當於蘋果公司9小時的利潤,其淨利潤最新財年的營收為937.4億美元,而美國科技大廠Google的語音助理也遭用戶提起類似訴訟,目前正在加州聖荷西聯邦法院審理,該法院與奧克蘭法院位於同一地區,該案原告與蘋果案由同一家律師事務所代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86922/sm-f9475b1845127d7f6ee4558400ad19dc.jpg)
ASML股價2024下半年狂瀉逾3成 外媒:股東二度集體提告「隱匿慘況」
台積電相當倚重的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近期遭股東發起集體訴訟,指控艾司摩爾沒有公開供應鏈的真實狀況,以及半導體產業的景氣,營造客戶需求良好的假象,導致股價下跌,使得投資人蒙受損失。艾司摩爾為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重要設備供應商。回顧艾司摩爾2024年股價,上半年隨著AI熱潮漲幅高達48%,7月更一度飆破1000歐元關卡,但下半年就開始熄火,股價幾乎每況愈下,尤其下半年重挫超過3成,回吐上半年的漲幅。綜合《GuruFocus》等外媒報導,股東指控艾司摩爾未如實揭露供應商的真實情況有多糟糕,也並未強調半導體市場復甦步伐緩慢,並質疑艾司摩爾營造利多假象,卻將大局的經濟波動,以及半導體技術等出口限制變嚴格後,可能擴大的風險等不利因素排除在人們視線之外。不滿的股東認為,艾司摩爾發布誤導性聲明,且未能披露有關半導體行業困境的關鍵資訊,讓投資人誤以為公司已經掌握良好的客戶需求,進而造成投資人出現損失,因此提出集體訴訟。艾司摩爾股東委託知名證券律師事務所The Gross Law Firm發起集體訴訟,呼籲從2024年1月24日至2024年10月15日投資艾司摩爾、損失超過10萬美元的股民,都應該挺身而出參加訴訟。該團隊並未公開目前已掌握多少投資人打算提告。截至目前為止,艾司摩爾也沒有針對此事發表看法。事實上,去年艾司摩爾就曾遭好萊塢市消防員養老基金為首的股東發起集體訴訟,批評艾司摩爾及其高管對於全球半導體業面對的問題到底多嚴重、復甦程度、預期的成長,以及客戶需求的真相,全都誤導投資人。只不過在去年11月底,艾司摩爾重申長期營運樂觀,預期到2030年營收約落在440億歐元至600億歐元,毛利率約為56%至60%,其中財測高標600億歐元是今年300億的1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76610/sm-83a858125372fb96673b81e725e5f275.jpg)
馬斯克準備入主白宮 狗狗幣投資者決定撤銷2480億美元訴訟
就在川普勝選、馬斯克即將入主白宮之際,馬斯克與狗狗幣(Dogecoin)投資者之間的集體訴訟如今也終於落幕。雙方於14日向曼哈頓聯邦法官提交撤回案件的文件,正式終結這場長達數年的訴訟。根據《decrypt》報導指出,該訴訟源於2022年,狗狗幣的投資者指控馬斯克因自身行為,導致狗狗幣暴跌,造成他們巨額損失。投資者認為,認為馬斯克有操縱市場的嫌疑,因此對其求償2,580億美元。而其實馬斯克在8月時就贏下這場集體訴訟,當時美國地方法院法官赫勒斯坦(Alvin K. Hellerstein)裁定,認為馬斯克在2022年關於狗狗幣的公開言論屬於「願景和誇張的說辭」,駁回了經過4次修訂的投訴。赫勒斯坦表示,投資者指控馬斯克和特斯拉(Tesla)涉及的所謂「拉高出貨」(pump and dump)計劃,根本「無法理解」。報導中也提到,在這場訴訟期間,馬斯克與狗狗幣投資者之間的關係一度十分緊張,投資者的委任律師斯賓塞(Evan Spencer)曾指責特斯拉的法律團隊,稱其利用「無底戰爭資金」對他發起非法騷擾行動,而特斯拉則反駁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且大膽」。除此之外,美國政局的改變也是這次撤訴的原因,自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與馬斯克聯手創立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縮寫為 D.O.G.E.),如此情況使狗狗幣影響力迅速上升。自選舉後,狗狗幣的價格飆升300%。報導中也提到,著名的「狗狗幣百萬富翁」康特索托(Glauber Contessoto),在 2020年底和2021年初花光所有積蓄並刷爆信用卡購買狗狗幣後,資產一度飆升至300萬美元,但後續又因為馬斯克的關係大幅下跌。而隨著狗狗幣近期再次上漲,他重新奪回了「狗狗幣百萬富翁」的頭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72935/sm-04433e1107e696f00aa669152b52b215.jpg)
連鎖潛艇堡店「肉量消風」!比廣告少 美消費者怒提告
美國知名潛艇堡品牌「Subway」近日遭到顧客提告,指控廣告嚴重誤導顧客,潛艇堡的含肉量,比實際賣給顧客的多出了至少2倍。對此,Subway目前尚未針對此事發表任何評論。根據《路透社》等外媒綜合報導,美國紐約市皇后區一名女子安娜(AnnaTollison)28日向當地布魯克林聯邦法院提起集體訴訟。指控知名潛艇堡品牌Subway廣告中的牛肉起司三明治(Steak & Cheese sandwich)與實際產品不符。安娜指出,她花了7.61美元(約新台幣244元)購買這款潛艇堡,卻發現實際的牛肉份量比廣告內的整整少了2倍之多。並表示,因為通貨膨脹和食品價格高漲,許多低收入消費者在經濟上陷入困境。因此,安娜要求Subway為過去三年來,購買他們商品的人提供賠償,因為Subway已經涉嫌違反該州的消費者保護法。事實上,Subway過去就曾因為潛艇堡的長度尺寸縮水問題被起訴,不過該案在經過4年多的訴訟後,於2017年被駁回。而Subway今年4月被美國私募基金公司Roark Capital收購,目前尚未針對此事發表評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67851/sm-42aa8d14b3c41cbb258f6edc86909145.jpg)
賓士電動車爆毀滅性火災事件 韓國執行長公開道歉
賓士韓國區執行長懷特爾(Mathias Vaitl)7日為旗下電動車8月引發的毀滅性火災事件公開道歉。該事件發生於仁川一棟大樓的地下停車場,火災燒毀87輛汽車,並建築物本體造成嚴重損害,同時引發韓國全國對電動車安全性的擔憂。懷特爾在公開發言中表示:「賓士對我們的車輛引起的爭議表示誠摯歉意,並為受影響的人提供充裕的支援」。車商和政府機構仍在釐清火災的具體原因,初步結果顯示,起因可能是電動車配備的中國製電池損壞所致。針對這一事件,韓國賓士已採取多項應對措施。懷特爾表示,他已兩度會見受災居民,並承諾將捐贈45億韓元(約 334 萬美元)幫助受害者。此外,該公司將提供免費出借最新款E-Class轎車一年,作為對受災家庭的臨時支援措施。然而,受害者們對這些措施感到不滿,並準備提起集體訴訟,要求更具體的賠償。一位法律代表透露,民事訴訟將於10日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進行,針對賓士隱瞞汽車缺陷和進行虛假廣告的行為,要求賠償損失。在此次事件中,事件緊急計畫委員會還揭露賓士的銷售指南,用於指導經銷商如何應對客戶詢問。指南建議經銷商向消費者保證,該電池雖由中國企業生產,但採用頂級技術。火災事件對賓士在韓國的銷售產生了嚴重影響。數據顯示,該公司8月的電動車銷量出現明顯下滑,僅售出133輛電動車,較前一個月減少50.4%。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31110/sm-077e278cec9842b8b874dbced7bf4cdd.jpg)
魔法衣櫥突歇業撈300萬 北市府:已請業者4/19說明
台北市東區服飾店「魔法衣櫥」無預警歇業,300名被害者遍及全台,北市法務局指出,雙北市府、警局已收到52件申訴案害詐欺報案,台北市議員顏若芳17日表示,市府除通知負責人說明外,也要業者把預付款項退給消費者,若沒有得到正面回應,市府應協助民眾提起集體訴訟、聲請假扣押。法務局回應,已請業者19日至市府說明,否則依法最高可處30萬元。魔法衣櫥服飾店近日無預警歇業,導致已預付款項的消費者蒙受損失,受害金額初估共超過300萬元,如今業者避不出面,緊閉的店面門口甚至已貼上招租公告。被害民眾警覺魔法衣櫥無預警歇業後,隨即籌組自救會,數十名被害人向顏若芳陳情。顏若芳昨指出,業者在歇業前不斷利用折扣手法,誘使消費者預付款項,金額從數千到數萬元不等且遍及全台。顏若芳要求市府立即啟動行政程序,通知負責人出面說明,並將預付款項退費給被害者,如果沒有得到正面回應,市府則要協助被害者提起集體訴訟,聲請假扣押避免求償無門。此外,北市警察局也應該立即受理被害者報案,不要將疑似惡意倒閉的案件視為一般消費糾紛。法務局簡任消保官龔千雅說,至昨早11時,雙北市已收到52件申訴與報案,前天會同北市商業處派員赴業者在東區的2間門市及2處辦公室稽查,因大門深鎖無人回應,後續將由主管機關請負責人到市府說明,若業者規避、妨礙或拒絕主管機關調查,將依《消保法》裁處3至30萬元罰鍰。她提醒消費者,如果採取刷卡儲值,可盡快洽詢發卡銀行提出信用卡爭議款申請並留意申請期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26789/sm-8f95bb98a327aa9ced482a51dba8f1ab.jpg)
「AirAsia X」航約鬧烏龍!台北飛東京「無預警退款」 網怒:真的要遠離亞航
位於馬來西亞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全亞洲航空」(AirAsia X)19日開賣桃園-東京成田航線,未料2天後竟疑似因為大馬民航局片面取消延遠航權的許可而下架,昨(27日)更通知已訂票旅客退款。對此,民眾也怒批「這種事情要發生幾次啊?」「第一次買就出包!沒有以後了!」AirAsia X上周宣布,與泰國亞洲航空(Thai AirAsia)攜手利用延權共推日本航線,將從2024年5月31日開始首航台北至東京(成田)航線。Thai AirAsia也將從2024年6月15日開始營運台北至沖繩、高雄至東京(成田)的新航線,機票已於3月19日開賣。不過旅遊粉專《台灣航空福利社》昨發文指出,AirAsia X上禮拜二才剛開賣的桃園-東京成田航線在開賣2天後就全部下架,27日正式通知已經訂票的客人將全數退款。更透露,亞航X的吉隆坡-桃園-東京成田被迫下架的原因,不是台灣民航局,而是馬來西亞民航局片面取消延遠航權的許可,「至於退款的部份,目前謎之音透露機票退款會在30天內退回信用卡/簽帳卡帳戶。實際還是以亞航公告為準。」旅遊達人粉專《布萊N機票達人》也在昨發文表示,亞航確定無法用第五航權開航台北-東京,據了解是在航約上鬧了場烏龍事件,全亞航(D7)將在30天內全額退費,這次是退回原刷卡信用卡,而不是代金券,「亞航據說也是被擺了一道,本身也是相當錯愕,但不論如何對消費者而言,全額退費回信用卡,而不是給代金券就好。」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怒轟,「這種事情要發生幾次啊?這樣的航空公司民航局還要給航權?」「第一次買就出包!沒有以後了」、「真的要遠離亞航」、「幾年來都是亞航的苦主,幸好這次忍住沒下海」、「現在只希望退費不要再搞烏龍了」、「不能集體訴訟嗎?這種應該有處罰,才能避免以後亂取消」、「傻眼耶亞航怎麼常出狀況」、「搶了個寂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25529/sm-7e01e5692cc0bd4c999caee5342f30b8.jpg)
愛馬仕被告!入柏金包前先撒錢買周邊 「配貨潛規則」 遭抨擊
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ès)的柏金包(Berkins)向來都是許多消費者眼中的夢幻包,不過他們卻要求消費者在買柏金包之前,必須先購入其他周邊商品,等到湊到規定金額後才有資格購入。對此,這項規定已引起長年支持愛馬仕的消費者不滿,且已向對方提起訴訟外,甚至要求法院下令愛馬仕禁止這種反競爭行為。根據外媒報導,一名居住在加州的女子蒂娜(Tina Cavalleri)表示,她買柏金包時被要求必須先購買其他周邊商品,其理由為「柏金包因低供應量,造成難以置信的高需求」,她質疑,愛馬仕就是藉「配貨潛規則」拉高柏金包價格,再提高消費利潤。蒂娜指出,愛馬仕的銷售人員對這些遵守規定購買附屬產品,包括絲巾、珠寶、鞋子、皮帶等家居用品的消費者,建立夠多「購買紀錄」及建檔後,才對這些消費者釋出選購柏金包的機會,或是帶他們進入小房間內看包款。蒂娜及另位女子為美國數千名買過愛馬仕產品、或者被要求買這些產品來買柏金包的消費者尋求集體訴訟,且蒂娜也請求賠償金,並要求法院下令禁止愛馬仕這種反競爭行為。不過目前愛馬仕及蒂娜律師均未回應此事。在時尚圈中,柏金包被視為「時尚指標」,並以英國出生的演員兼歌手珍柏金(Jane Birkin)的名字命名,且她深受法國人喜愛,不過她已在去年於巴黎逝世,享壽76歲。目前愛馬仕在全美共有43家門市,其中有8間位於加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24636/sm-81628db998c44386db6584850b5c8fb3.jpg)
全球首例!嚴重影響運將生計 Uber支付56億元與澳洲計程車業和解
自從共享汽車的概念問世、Uber的迅速擴張後,各個國家的計程車行業都被Uber嚴重影響。雖說各國政府都有祭出相關法規來改善情況,但對於既有的計程車業者而言,傷害依舊存在。而如今有消息指出,Uber斥資1.78億美元與澳洲計程車業者達成和解,以此來補償因為Uber而影響生計的計程車業者。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源自於2019年,當Uber進入澳洲市場、嚴重衝擊到當地計程車行業後,澳洲「莫里斯.布萊克本律師事務所」(Maurice Blackburn Lawyers)代表近8千名計程車業者與司機,在維多利亞法院對Uber提出控訴,指稱其進入澳洲後,不僅破壞原本必須「有執照才能營業」的規定,甚至還破壞原本計程車業者的獲利。而在歷經多年的訴訟後,莫里斯.布萊克本律師事務所於18日宣布,Uber同意支付1.78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6.26億元)與控訴代表達成和解。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唐納利(Michael Donelly)表示「多年以來,Uber一直拒絕對我們認為受到傷害的人採取正確的行動,如今終於有改變了」。Uber一名發言人透過電子郵件表示,Uber自2018年起就一直為州級計程車做出補償計畫,而如今也提出了相對應的和解方案,希望將這些法律問題就這樣留在過去中。報導中也指出,澳洲當地的計程車法規曾於2015年進行一次修改,當時允許Uber的司機在沒有計程車執照的情況下進行營業,而州政府必須要制定相對應的賠償計畫給原有的計程車業者與計程車司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24298/sm-f2dfcea3742ac2686d0cd407e0e8d5d8.jpg)
CEO庫克隱瞞中國iPhone需求下降情況 蘋果4.9億美元與股東和解
外媒報導,蘋果已達成了一項價值4.9億美元的和解協議,以解決集體訴訟。該訴訟指控其執行長庫克(Tim Cook)隱瞞了中國iPhone需求下降的情況。這項初步和解協議於周五(15 日)提交給了加州奧克蘭的美國地方法院,需要美國地方法官的批准。這起訴訟源自於蘋果在2019年1月2日突然宣布,將季度營收預期最多下調90億美元。庫克曾在2018年11月1日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告訴投資者,儘管蘋果在巴西、印度、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市場面臨銷售壓力,當地貨幣貶值,「但我不會把中國歸入這一類」。幾天後,蘋果便告知供應商削減生產。這是蘋果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來首次下調營收預期。隔日蘋果股價下跌10%,市值蒸發740億美元。據法庭文件顯示,蘋果否認了責任,但為了避免訴訟的成本和干擾而達成了和解。其中一位股東的律師稱,這項和解是對股東的「有利成果」,集體股東包括在庫克發表評論和收入預期之間兩個月內,購買蘋果股票的股東。蘋果最近一個財年的淨收入為970 億美元,而和解協議的賠付金額相當於不到兩天的利潤。去年六月,美國地方法官認為,庫克一直在討論蘋果的銷售前景而不是匯率變動是可信的,並表示蘋果知道中國經濟正在放緩,需求可能會下降。自2019年1月以來,蘋果的股價已經翻了四倍以上,使該公司的市值超過了2.6兆美元。截至周五收盤,該股跌0.22%或0.38美元,報172.62美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23089/sm-72b2ebae70fc62c471c94f92d68425e7.jpg)
輝達遭3位作家集體訴訟 「未經允許濫用著作權作品訓練AI平台NeMo」
輝達(Nvidia)受惠人工智慧風潮而成為市場寵兒,不過該公司近來也捲入侵權風波,上周五(8日)被3位作家起訴指控侵犯版權,稱該公司未經許可使用了他們受版權保護的書籍,來訓練其NeMo人工智慧平台。並表示,他們的作品是約19.6萬本書組成的數據集的一部分。據金色財經報導,在上周五(8日)晚間有3位作家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起的集體訴訟。他們表示,輝達訓練人工智慧上採用他們的作品數據且未經允許,這些書幫助訓練NeMo模擬普通的書面語言,但在去年10月已因侵犯版權所有而被撤下。作家們稱,下架反映出輝達已「承認」其在該數據集上訓練了NeMo,從而侵犯了他們的版權,因此他們要求進行賠償,但具體金額不詳。這起訴訟將輝達拖入了圍繞生成式人工智慧發起的越來越多的訴訟中,其他因該技術被起訴的公司還包括OpenAI及其合作夥伴微軟。去年12月,《紐約時報》以侵犯版權為由起訴OpenAI和微軟,稱這兩家公司應為「非法複製和使用《紐約時報》獨特且有價值的作品」和與之相關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法定和實際損失」負責,並要求兩家公司銷毀任何使用到《紐約時報》版權資料的聊天機器人模型和訓練資料。作為證據,《紐約時報》當時在訴訟中引用了幾個案例,顯示包括ChatGPT在內的聊天機器人向用戶提供的內容與《紐約時報》的文章幾乎一字不差,而這些文章在《紐約時報》網站上需要付費訂閱才能閱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21786/sm-04cd463b51bc2455dfc322e137ee41b4.jpg)
員工提告後馬斯克再度挨告 這次是推特前高層追討40億遣散費
在馬斯克(Elon Musk)買下推特(目前已改名為X)後,可以說是爭議不斷,先是在2023年7月遭到裁員的推特前員工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出集體訴訟追討前散費,目前推特幾名前高層也在加州法院提告馬斯克,要索討1.28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0億元)的遣散費。根據《Innovation Village》報導指出,推特前CEO阿格拉瓦爾(Parag Agrawal)與推特前財務長西格爾(Ned Segal)、法律顧問艾德格特(Sean Edgett)和法務長蓋德 (Vijaya Gadde)在加州法院對馬斯克提出告訴,他們指控馬斯克在收購推特後,就直接強硬的開除他們,而且拒絕支付1.28億美元的遣散費。報導中指出,這些人在馬斯克提出收購推特之初,就用各種方式來阻止馬斯克的收購,因此在馬斯克收購完成後,會遭到解聘並不意外。但在當初收購之初,就有討論到如要開除現有員工,就必須要支付遣散費,這是馬斯克收購推特的重要環節。但實際上,在收購完成後,馬斯克就以「沒有充足提供推特假帳號的資訊,誤導投資人」為理由,就逕自將幾位推特前高層開除,並且拒絕支付前散費。同時也在完成收購之後,就試圖以「拒絕履行明確合約承諾」來回收部分收購時的支出。截至目前為止,社群平台X與馬斯克方面,均未針對此次訴訟提出任何回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18697/sm-3a9a84657170501110bc8c604e38de49.jpg)
292旅客遭丟包越南富國島 北檢「懷疑涉詐」主動分他字案調查年代旅遊
在農曆過年連假期間,年代旅遊疑似因積欠接地旅行社款項,結果292名旅客被丟包越南富國島,整起事件傳開後,年代旅遊負責人林大鈞的黑歷史也一件一件被踢爆。而目前由於整起事件影響甚鉅,台北地檢署於19日主動分案,調查其中是否有涉及詐欺等罪刑。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於大年初三(12日)爆發後,觀光署就啟動調查,發現年代旅遊的財務、業務狀況都十分異常,對外甚至有積欠近千萬的債務,明顯無法提供履約服務、損害旅客權益。為此,觀光署對年代旅遊處分停業3個月,17日又宣布會重罰81萬元,甚至還發文要求年代旅遊(每家國際旅行社)負責人林大鈞繳納積欠的甲種旅行社135萬保證金,更表示如在3月4日前無法補足保證金,將會撤照,屆時林大鈞於5年內不得再經營旅行社。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也呼籲受害旅客提供證據,品保協會會協助打集體訴訟。而目前北檢也主動分案調查,將全案交由民生專組檢察官以他字案偵辦,會向有關單位調閱資料,全案也會依是否涉及詐欺罪方向進行偵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08080/sm-01a7fe24886f7c32a1bce4cc4c43657b.png)
無痕模式照樣追蹤使用者侵犯隱私 Google遭求償50億美元
由Google所推出的網頁瀏覽器Chrome,其剛推出時就有十分特別的「無痕模式」,只要使用該模式進行網頁瀏覽,就不會留下任何紀錄,十分適合那些重視隱私的使用者。但現在有消息指出,其實Google還是會追蹤使用無痕模式下使用者的網路瀏覽紀錄,Google也為此面臨集體訴訟,被求償50億(折合新台幣約1538億元)。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有使用者發現,即便用戶使用Chrome的無痕模式進行上網,但是Google還是會透過Google Analytics、Google Ad Manager或Chrome的擴充功能來追蹤用戶的上網紀錄。在起訴書中也提出賠償要求,集體訴訟代理人認為,Google應賠償每位受影響的用戶5千美元,共計50億美元。而原本傳出Google希望法院能駁回此訴訟,但是最後卻遭到法院拒絕,因為法院認為,使用在使用Chrome無痕模式的時候,的確沒有收到Google通知會追蹤、蒐集數據。報導中也指出,原本該案將於2024年2月25日進行審理,但檯面下卻傳出Google疑似已經與原告達成和解,預計會在2月底前提出正式的和解,屆時將會有相對應限制Google的條款正式問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06690/sm-41adfd6fde879f96a566293a6209567b.jpg)
柯文哲原定韓國瑜作副手 吳欣盈:我是最好的選擇
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23日於高雄造勢活動時指出,曾經幫韓安排台北市政府顧問一職,「如果當時韓有來,現在副總統搭檔就是他。」對此,有關被外界質疑為柯文哲副手備胎的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24日表示,韓國瑜是選過總統、總統Level的人,不可能再選副總統,所以主席選我,我是最適合、最好的選擇。民衆黨24日於高雄岡山大集合造勢。白營六都巡迴造勢,16號從台南開始,一路北上,最終選前之夜將會回到大本營台北市。民衆黨大型造勢23日來到高雄,現場湧入大量民衆黨支持者,據民衆黨估計,綫上、綫上合計約莫有5萬人力挺。柯致詞時特別透露,新潮流先前要搶北農位置,他告訴韓國瑜,提供市政顧問職位給韓國瑜,但卻被婉拒,并稱若當時韓國瑜有來,現在副手應該是他。 對此,吳欣盈24日前往桃園異域故事館參訪時表示,韓國瑜是選過總統、總統Level的人,不可能再選副總統,所以主席選我,我是最適合、最好的選擇。另外,有關早前在政見會上提到關於口罩實名制恐引發資安外泄危機,而健保署回應實名制資料都已銷毀;而提到希望數位發展部建立便民數位環境,數位部也說在做,吳欣盈於個人臉書再度對此回應,這類思慮不周的政策,容易造成更大的問題,政府應建立一套可以保護民眾資料的制度,以及民眾權益受損時,如何保障民眾的權益,才能在未來有效降低資安外洩的情況。吳欣盈强調,台灣應該與國際對接,參考歐盟GDPR,讓個資安全可以回到以人為本的原則,擁有個人資料的自主退出權力,並且落實集體訴訟,#建立完善的制度,人民的 #權益才有保障,也才是我們所急需執行的方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02528/sm-582311ef2b4f91ef0223d6ffba1d8221.jpg)
舊版iPhone被降速 韓法院認定「造成精神損害」:應賠每人1680元
蘋果於2017年時對外坦承,會故意限制舊款iPhone的性能,避免舊版手機發生問題。消息曝光後,引起極大的爭議,甚至掀起幾波集體訴訟案。其中一起由南韓用戶集體提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纏訟多年,今(6日)二審宣判,認定蘋果公司未善盡告知義務,須賠償每名受害者7萬韓元(約新台幣1680元)。《韓聯社》報導,南韓6萬名iPhone用戶於2018年3月提起集體訴訟,指控蘋果透過iOS系統更新,故意降低手機效能,要求賠償每人20萬韓元(約新台幣4800元)。不過,一審認為,相關系統更新並未損害手機,也非惡意程式,沒有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難以認定更新程式對用戶帶來負面影響,判消費者敗訴。一審判決出爐後,僅7人提起上訴,主張蘋果違反告知義務。首爾高等法院民事庭今日宣判,指蘋果釋出iOS更新內容,即便是為了避免自動關機等問題,然而只要透過限制硬體設備效能達成目的,就有義務充分說明,讓用戶自行選擇更新與否,但蘋果未盡告知義務,對用戶構成精神損害,應賠償7人每人7萬韓元。據了解,整起事件源自2017年,當時不少蘋果用戶發現,在新版iPhone上市後,舊版iPhone在速度、續航力上都會大打折扣。之後有專家爆料,蘋果會故意限制iPhone的性能,以避免舊版手機在新版作業系統上發生問題。最後蘋果官方對外坦承,的確有限制舊版手機效能的行為,又被稱為「電池門」或「降速門」。整起降速門事件中,受影響的手機有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 與第一代 iPhone SE。之後陸續有用戶提起集體訴訟,其中一樁在美國的集體訴訟今年8月結案,蘋果以最少支付3.1億美元(約新台幣98億元)、最高支付5億美元(約新台幣160億元)達成和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Booking.com欠款千萬!日本業者集體提告 官方回應了
知名訂房網Booking.com日本分公司遭爆積欠多國飯店款項,日本多家飯店業者表示,已被積欠上百萬至千萬日元不等,且多次詢問都得不到回應,因此決定向荷蘭總公司及日本分公司提告,請求賠償。而Booking.com日本分公司也緊急於10日晚在官網發布最新聲明。根據日媒報導,東京都內與西日本多家飯店業者表示,已被Booking.com積欠1至2個月的款項,金額從300萬日圓至1千萬日圓(約新台幣65萬至216萬元)不等,就有業者表示因為Booking.com積欠款項以嚴重影響他們營業,連帶影響支付員工薪水,且多次詢問都得不到回應,因此決定向荷蘭總公司與日本分公司提出集體訴訟,請求賠償。遭拖欠住宿款項的飯店業者從東京至西日本皆有,原告團委任律師之一的加藤博太郎表示,如此鉅額的欠款規模是首次發生,因此應盡快提出集體訴訟、解決爭議是比較好的做法。對此,Booking.com日本分公司在10日晚發出聲明稿,表示最近的付款延遲主要是因為系統更新,包含支付平台搬移,對系統安全性進行維護、改進時,發生技術問題導致積欠款項,為此深感歉意。雖然目前部分支付作業已恢復正常,但仍有部分業者受影響。Booking.com日本分公司表示目前正積極處理中,對於尚有部分業者尚未收到款項,可和網站對應窗口直接聯繫,若是有需要緊急之協助者,則可透過指定的信箱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