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
」 雌激素 乳癌 月經 更年期 肥胖喝酒傷肝傷身「增加女人味」 醫抖恐怖後果:不可逆影響
喝酒會傷害健康,尤其傷肝,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還可能會減少男性特徵,因為睾酮(男性荷爾蒙)會變少、雌激素變多,而且對身體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專業指出,喝酒看似「男人味十足」的行為,卻可能偷偷削弱男性特徵,不但不會更有男子氣概,而會變得更有「女人味」。酒精之所以會影響男性賀爾蒙,主要是因為會提高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李思賢說明,酒精對肝臟的影響非常大,肝臟是負責代謝體內雌激素的主要器官,但酒精會干擾肝酶的正常運作,使雌激素無法順利被分解,長期飲酒甚至會導致肝臟損傷,如脂肪肝或肝硬化,讓雌激素在體內越積越多。再來,酒精會促進脂肪細胞中的芳香酶活性,芳香酶的功能就是把睾酮轉化為雌激素,喝得越多、脂肪越多,結果就是睾酮變少,雌激素卻變多了。另外,酒精還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進一步增加雌激素的再吸收。肝臟、脂肪組織和腸道這3重機制,讓喝酒成為「女人味」增加的推手。酒精會對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影響。(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不過,更年期女雌激素不足,也無法用喝酒解決,雖然有短期的緩解效果,但風險遠大於好處。酒精會增加乳腺癌這類雌激素依賴性癌症的風險,也會損害肝臟和心血管健康,最好的方式還是透過醫師的指導進行激素替代療法,或者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植物性雌激素,例如豆類和亞麻籽。假如無法完全避免喝酒,是否有辦法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李思賢解釋,可以補充一些保健品來輔助代謝,比如維生素B群,能幫助肝臟更有效地分解酒精產物;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和NAC則能減少氧化壓力,保護細胞健康;益生菌則能幫助腸道維持平衡,減少雌激素的再吸收。護肝成分如水飛薊或薑黃素,也能進一步保護肝臟免受酒精的損害。李思賢強調,戒酒是最根本的解決方式,需要一些計畫性,可以從減少飲酒頻率開始,同時尋找其他無酒精飲品代替。雖然喝酒可以在短時間內感到放鬆,但長期來看,「男人味」正被一點一滴帶走,甚至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下次端起酒杯時,不妨問自己:「這杯酒到底能帶給你什麼?」
更年期「失眠」怎麼辦? 中醫調理助眠!有效防心血管危機
隨著天氣轉涼,許多女性卻深受失眠困擾,影響情緒與健康。女性因月經、懷孕及更年期等生理變化,造成荷爾蒙起伏明顯,特別容易焦慮、失眠,影響日常生活。更年期生理變化 影響身心健康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表示,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55歲間,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驟降,引發潮熱、失眠、心悸、疲倦、頭痛、頭暈、夜間盜汗等不適症狀。這些生理變化若未經適當調整,容易導致所謂的「更年期障礙」。長期失眠恐增心臟病與中風風險莊可鈞醫師指出,長期失眠不僅讓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還會降低血液循環與氧氣供應,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更年期女性失去雌激素保護,更容易罹患高血壓、中風及心臟病等問題。什麼狀態算失眠?常見失眠三大徵兆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無法入睡。半夜醒來兩次以上,難以再次入睡。比預定時間早醒1至2小時。中醫眼中的失眠:從「腎虛」到臟腑失衡中醫認為,更年期失眠的根本在於「腎虛」,腎氣衰退會影響臟腑功能,引發頭暈、盜汗、記憶力下降等問題。不見得沒有睡著,而是睡眠品質不好的患者,往往在清晨醒來後仍覺得疲倦不堪,不僅記憶力越來越差,也會變得較沒耐性,影響生活與工作。改善睡眠小技巧 中醫穴位與生活建議睡前放鬆泡腳:促進血液循環與放鬆身心。穴位按摩:按壓攢竹穴(眉頭所在位置)、太陽穴(眉尾下凹陷處)、風池穴(後頸延伸至枕骨凹陷處)可幫助舒緩緊張。避免咖啡因攝取:停用提神飲品,改善入睡困難。健康生活型態調整 從調心、補腎開始莊可鈞醫師強調,除了臟腑調理,更年期女性應注重心態調整,適時藉由運動、參加社交活動及發展興趣減少煩躁,讓心情樂觀正向,睡眠就會好;積極的生活態度能有效減輕更年期症狀,幫助睡眠穩定。若嘗試多種方法後,失眠與其他更年期症狀仍未改善,建議儘早就醫,透過中西醫專業治療,從身心兩方面著手,提升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態。
乳房脹痛竟與咖啡有關? 專業醫:過量攝取恐會加重疼痛
在如今的社會,相信不少人都習慣咖啡不離手的日子。但現在有醫師提醒,有良性乳房腫瘤的女性要額外注意咖啡的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恐會降低肝臟第一階段解毒酵素的活性,恐會加重乳腺腫脹與疼痛,要特別注意。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部分女性在乳房中出現良性腫瘤並非罕見,其中常見的包括纖維腺瘤(Fibroadenoma),這類約佔五至七成的病例,多出現在20至40歲女性間,質地較硬且通常無痛,形成原因多與雌激素波動有關。另一類則是乳腺囊腫(Breast Cyst),占約兩成至四分之一左右,內含液體且易受到月經周期影響,30至50歲的患者為主。劉博仁醫師也提醒,纖維囊性病變(Fibrocystic Changes)並非真正的腫瘤,但有高比例的女性一生中可能出現這種顆粒狀觸感的變化,常伴隨疼痛或腫脹,與雌激素過多相關。還有其他相對較少見的類型,如乳管內乳頭狀瘤(Intraductal Papilloma)、脂肪瘤(Lipoma)、葉狀腫瘤(Phyllodes Tumor)等。劉博仁醫師也提到,有著良性腫瘤的女性並非只要定期追蹤就好,還需留意個人生活習慣的調整。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深色蔬菜(綠花椰菜、菠菜、地瓜葉等)及水果(莓果類、柑橘類),適度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鮭魚、鯖魚)、亞麻籽或核桃,並減少高脂肪、高糖與過度加工的食品。除此之外,日常咖啡飲用部分也要特別注意,需適度控制咖啡因,因為攝取過多可能影響雌激素代謝,加重腫塊腫脹與不適,故建議適量飲用為宜。另外就是保持良好的體重控制,若過度肥胖或超重,可能干擾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問題風險。劉博仁醫師建議,適度的運動,如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走或瑜伽),有助於荷爾蒙調節。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減少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減少殺蟲劑及塑膠容器中雙酚A或定香劑DEHP的使用,以免進一步影響荷爾蒙平衡。劉博仁醫師也提到壓力管理,壓力過大會影響內分泌,建議透過冥想、深呼吸或其他放鬆練習紓解情緒。建議依個人體質,適度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穩定。
每天有42人發現罹患乳癌! 專家曝「護乳5招」讓癌退散
乳癌連續19年為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每天有42人被宣告罹患乳癌,當中約有9人因乳癌失去寶貴生命。乳癌可謂為國人女性公敵,尤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其中以45至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213人為最高,這年齡也剛好是家庭支柱角色,常身兼照顧長輩及兒女的多重角色,如不幸罹患乳癌,往往造成家庭的嚴重打擊,在經濟或是心理支撐上都陷入危機!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近100% 末期則僅剩約39.4%台灣癌症基金會蔡麗娟副執行長呼籲,乳癌雖然恐怖,其實只要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其5年存活率接近100%,但如果遲遲不篩檢,不幸拖到第4期(末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則僅剩約39.4%。「護乳5招」有效降低7成乳癌風險 定期篩檢最重要乳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從生活中落實「護乳5招」,就可以有效降低7成的乳癌風險:第1招:蔬果彩虹579蔬菜水果含有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可增強免疫力、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促進癌細胞凋亡、阻斷癌血管增生、抑制癌細胞分裂訊號的傳遞及抗氧化等作用。蔬果彩虹579是:12歲以下兒童每天攝取5份新鮮蔬菜水果,12歲以上女性每天攝食7份蔬菜水果,男性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菜水果,且蔬菜比水果需多1份。第2招:規律運動運動很重要的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尤其乳癌病友如有規律運動比沒運動的病友可有效降低復發率以及降低40%乳癌死亡率。第3招:避免晚生育女性愈來愈晚婚、晚生育,一生中身體受雌激素影響太久,當心包括乳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也跟著增加。第4招:定期乳癌篩檢預防乳癌最重要就是透過X光乳房攝影定期篩檢。政府免費提供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提升乳癌存活率。第5招:遠離菸檳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檳榔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癌症的死亡約有30%和抽菸有關。提醒女性戒菸並避免二手菸害,就可以減少乳癌風險。
酒量可以訓練?英國最新研究揭密:手指長度是關鍵
許多人都認為「酒量」是可以訓練的,然而英國史雲斯大學(Swansea University)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人的飲酒耐受度或許早在母親子宮裡就已經決定,並與胎兒期接觸的睪固酮濃度有關。據了解,這項研究被發表於《美國人類生物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研究中指出,手指比例或許能反映胎兒期睪固酮濃度,進而影響成年後的飲酒行為。研究團隊針對258名學生,包括169名女性與58名男性的每周飲酒習慣進行調查,並測量他們的「2D:4D比例」,即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比例。研究顯示,無名指較長(比例較低)的參與者,可能在胎兒期接觸到較高濃度的睪固酮,與較高的飲酒頻率或重度飲酒行為呈現相關性;反之,食指較長(比例較高)則與胎兒期較高的雌激素接觸相關。該項研究的作者、演化生物學家約翰曼寧(John Manning)指出,酒精攝取量的差異可能早在胎兒期就被決定。他進一步解釋,胎兒期較高的睪固酮濃度可能提升酒精耐受度,因而更容易形成飲酒習慣。此外,男性胃中的酶能降低約30%的酒精吸收,而女性則會吸收更多酒精進入血液,這也可能影響飲酒行為的性別差異。曼寧強調,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飲酒行為的生物學基礎,而非為男性的飲酒能力背書。他表示,酒精濫用已成為全球重大社會與經濟問題,了解飲酒行為在個體之間差異的根源,有助於制定更有效的預防與干預策略。不過研究中也提醒,該研究的樣本僅限於少數學生,代表性有限。研究團隊也承認,目前尚無法確定產前睪固酮與成年飲酒行為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未來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加以驗證。
被三太子上身「沒問我要不要」 唐德惠出家斷慾7年
53歲唐德惠(本名黃子芸)2021年剃度出家,成為黃子芸老師,最近將她辦事案例寫成《一念心改寫神的劇本》,她今(20日)提到自己40歲初次起乩的經驗:「太子第一次就上來,完全沒問我要不要,在大年初一突然就起乩。」她答應三太子此後不行「男女之事」,戒斷慾望,已持續7年。唐德惠答應三太子後,從47歲守貞至今,「跟三太子做約定,一開始是3年多不碰熱水,冬天也沖冷水,再來祂進一步要求斷慾,說有男女之情,就會走鐘,辦事不準,不可以性交,我說到做到。」神奇的是,她斷慾後,身體也出現變化,感覺怪怪的,她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檢查出「雌激素零」,還被虧「已經不是女生」。她現在看到再帥的帥哥,也不會有其他想法。她兒子已38歲,前幾年疫情時期成家立業,已經生了兩個男娃,讓她升格阿嬤,唐德惠說:「修行中親情也要放下,這是『情執』,這樣辦事會不準。」唐德惠跟三太子約定斷慾,修行後不能再有男女肌膚之親。(圖/趙文彬攝)而最近邪教、心靈課程受到討論,唐德惠以書名「一念心」來說明,「一念心,歪掉就是邪了,祝福的力量最大」,說自己與信眾的關係就是祝福,目前信眾有百人,她說自己很怕處理金錢,更再三強調:「我不是邪教喔。」
不菸不酒罹癌 醫曝4招遠離毒物:吃這食物促排除塑化劑
不菸不酒、生活習慣良好卻罹患癌症的案例,越來越多。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列出4建議,讓大家遠離生活中隱藏版的塑化劑跟毒物。陳欣湄在粉專《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表示,最近有個很好的朋友不菸不酒、周末還時常爬山,最近卻被發現罹患乳癌,當然是很震驚的,但好險是例行檢查中發現,所以是早期,目前正積極治療中。陳欣湄認為,異種雌激素和內分泌幹擾物EDC,存在於塑膠製品、化妝品,甚至食物中,幾乎無處不在,這些化學物質能模仿或干擾荷爾蒙,影響正常荷爾蒙功能,可能導致乳癌、攝護腺癌和不孕症等健康問題。陳欣湄列出4建議:●食材上的細節:可選擇有機蔬菜,或洗菜時充分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有機食物其中一個定義是指種植及生產加工過程不使用農藥,這對排毒有什麼好處呢?許多殺蟲劑中其實含有內分泌干擾物,例如安殺番(Endosulfan)、七氯(Heptachlor)和氯化甲醇(Methoxychlor),雖然一些成分如DDT已被禁止,但由於殺蟲劑成分繁多,非專業人士難以完全記住,但有機蔬菜真的還是比較貴,沒辦法每餐都選擇的人,其實只要在煮菜前,讓菜在流動的水下清洗15分鐘,其實也可以下降很高比例的農藥。●使用塑膠容器的細節:避免裝熱、酸或油膩的食物市面上某些塑膠產品標示為「耐熱」,但實際上以常見的3種塑膠袋舉例,HDPE和PP容器適合裝熱食,而LDPE則不耐熱,但儘管耐熱,HDPE和PP,也不應裝載超過90度的熱食,同步響應環保,如果能自己攜帶「不銹鋼、玻璃或陶瓷容器」可以降低暴露風險。●選擇香氛產品的細節:香味過持久的要小心香精本身不等於塑化劑,所以不是叫大家「完全」避開香香的東西,畢竟香氛在某些輔助醫療裡頭,認為對於身心療癒有幫助,但某些香氛加入的產品,如洗衣精、洗碗精和沐浴乳中,會用到「定香劑」,這比較是塑化劑的來源,會建議選擇香味較淡或香味不會維持太久的產品,這樣就可以降低接觸的風險。●保持身體健康:三大原則多喝水、多排尿、少便秘塑化劑在人體內的代謝主要在72小時內進行,85%的代謝產物會透過糞便排出,其餘部分則透過尿液排出,因此保持良好的排便和排尿習慣,有助於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此外,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高麗菜和白蘿蔔等中的某些成分有助於促進排除塑化劑,運動也能透過排汗減少毒素累積。
停經後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 無有效篩檢工具如何及時發現、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每年新診斷的子宮體癌患者有9成以上都是子宮內膜癌。不過,目前子宮內膜癌還沒有有效的篩檢工具,民眾該如何預防、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呢?為提升民眾對子宮內膜癌的認識,國健署針對民眾最常見的3個問題一一解惑。常見QA一: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症狀?與子宮相關的癌症包括子宮體癌、子宮頸癌等。國健署表示,其中子宮體癌又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它好發於50-70歲女性,而且大多數都是停經後的婦女,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新發個案中50歲以上女性就占了73.5%。國健署指出,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常見QA二: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危風險因子?如何預防?國健署表示,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包括糖尿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有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等。其中,肥胖是子宮內膜癌很重要的關聯因素,國健署表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BMI正常者(18.5-24)的2-10倍,在澳洲有超過25%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是因為肥胖所致,而美國也有高達57%的病例歸因於肥胖。因此,在子宮內膜癌預防上,國健署提醒,民眾應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及適當的體重,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規律運動、健康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20-30%子宮內膜癌風險。常見QA三: 子宮內膜癌如何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過,目前子宮內膜癌還沒有國際科學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若要及時發現子宮內膜癌,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強調,女性應關心自身健康狀況,及時警覺身體異狀。吳昭軍署長提醒,女性若發現有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依照醫師指示進一步檢查、診斷、治療,以阻斷疾病進展。
混血天菜白梓軒演出《妮波自由式》 激情戲「快被榨乾」
2024年「可以色色的紓壓愛情性喜劇」《妮波自由式》今(1日)首播,前三集就突破台劇尺度天花板,演員真露點清晰無碼,戲中對白自然無尬感、辛辣無修飾,於上線前的大量口碑試片,更被觀眾喻為台版的慾望城市。而慾望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Mr.Big,劇組更跨海請到中英混血型男白梓軒飾演。為了演活林思宇飾演的肉食女Pony心中的暈船對象,同時又能讓廣大異性戀女性觀眾雌激素暴增的極致天菜,白梓軒在螢幕前將電眼開到最高,私下卻笑著透露:「跟Pony有許多親熱戲,體力都快被她榨乾了。」張書豪(右)劇中與邵翔是一對戀人。(圖/紅杉娛樂)此外,劇中針對開放式關係議題的討論,劇中張書豪面對另一半「吃外食」,求助閨蜜林思宇,透過兩人大量的對白,反映了時下年輕男女的新型態情感價值觀,在異性戀女性用「性解放」表達不願被社會框架所限制的當下,同性伴侶反而對「忠貞」更加嚮往,這些精彩辯證都代表了新世代各種情感價值觀的各自表述。
減肥喝「炸馬桶特調」體重不減? 醫:恐陷糖害危機
許多人有肥胖困擾,在減重時可能會排便卡關,網路上也有許多「清腸胃神器」或「炸馬桶特調」,而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說,喝「清腸胃神器」體重也可也可能不減,養好腸胃道比較重要。楊智雯在臉書發文,網路的「炸馬桶」特調,基底用優酪乳,再加上無糖綠茶、美式咖啡、綠拿鐵等,短期看似可以清胃排便,「但是阿雯醫師要在這邊提醒大家,如果我們喝『炸馬桶特調』或『清腸胃神器』是希望達到減重效果,最重要的優先事項,是養好腸胃道,因為腸道微生物群(腸道菌群)在體重控制、代謝調節以及整體健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腸道不健康的話會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進而導致肥胖。」楊智雯說,她遇到一位45歲女患者,近兩年追蹤時發現子宮肌瘤,患者150公分,體重69公斤,還有中度脂肪肝,體脂肪率43%,平常要吃軟便劑才能排便,買了「炸馬桶特調」,排便順了,體重卻沒變化。楊智雯指出,患者腸道慢性發炎,腸道好菌和壞菌比例失衡,體內雌二醇極高,原來是患者用餐習慣出問題,「吃進去的營養素明顯不足,影響肝臟代謝雌激素的功能,不健康的腸道菌也影響雌二醇的排出,造成體內雌二醇濃度過高,因此囊腫和肌瘤愈來愈嚴重。」楊智雯強調,「我們要的是「腸道健康」,而不是「只要有排便就好」,與其尋找排便的方法,我們更需要的是腸道健康,腸道健康,排便自然順暢。」清腸胃特調不是不能喝,但要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像超商綠拿鐵含有26.2克的糖,每天喝2杯反而陷糖害危機。楊智雯呼籲,「真正的健康減重是落實在每一天,從均衡飲食和規律生活習慣開始,而不是只靠某一種飲品或單一食物來實現。」
女子懷孕不順! 中醫處方「迎子方」與「啟宮湯」有效助孕
林小姐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排卵,並且血液中黃體素水平偏低影響受孕,經診斷為胞宮經絡痰濕瘀阻、腎陽虛。經中醫治療後順利懷孕,寶寶平安健康出生。「迎子方」與「啟宮湯」 提升助孕品質與便利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安履表示,為了提升助孕品質及備孕民眾的便利性,特別推出「迎子方」與「啟宮湯」兩種即飲包處方可供選擇。這兩種處方的設計是將過去成功幫助備孕女性懷孕生子的科學中藥與煎劑處方整理條列,同時考慮影響備孕與活產的病因以及月經週期各階段會碰到的問題去做歸納整理。一、「迎子方」內含養血、補腎陽、養肝腎的助孕安胎中藥補養氣血藥:例如何首烏、熟地。透過動物研究發現,這些處方具有提升囊胚著床數、子宮內膜微血管密度、促進子宮內膜血管新生與促進囊胚與內膜間著床所需黏著因子之生成。也能輔助雌激素與黃體素更穩定有效率的作用於子宮內膜。溫補腎陽藥:例如巴戟天、仙靈脾。溫補腎陽藥具有提升黃體素水平作用。補肝腎強筋骨的安胎藥:例如續斷。其機轉為抑制子宮的不正常收縮,穩定子宮內膜避免剝落,有文獻指出類似的中藥治療方法可能有降低反覆流產風險的發生。二、「啟宮湯」改善排卵功能與改善骨盆腔內血循環境活血化瘀中藥:例如丹參、紅花、益母草與牛膝。通絡利濕中藥:例如路路通。行氣活血中藥:例如延胡索與烏藥。濾泡期使用改善排卵障礙 提升自然受孕率此類中藥於濾泡期使用能改善排卵障礙,因此對於因為巧克力囊腫、多囊卵巢症候群或卵巢水瘤影響排卵而干擾備孕者有所幫助。有文獻指出,這類中藥處方對於排卵障礙與輸卵管部分阻塞的備孕女性能提升自然受孕率。陳安履說,於女性生理期後半使用能幫助子宮較正常收縮,避免經血逆流以降低內膜組織對於子宮或卵巢的刺激與侵犯,因此有可能避免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子宮肌腺症惡化進而達到助孕之功。備孕成功因素百百種 仍需經醫師諮詢治療陳安履最後指出,由於影響備孕成功的原因百百種,不論是迎子方還是啟宮湯的使用,都必須根據中醫師診斷為基礎同時搭配科學中藥(或其他煎劑)做加減來服用。
治療乳癌釀「類更年期」! 中醫師曝「1茶飲+1穴位」可緩解不適
50歲的林小姐一年前確診乳癌第一期,經外科手術後持續接受化療並服用抗賀荷爾蒙藥物,身體卻開始出現潮熱盜汗等不適,不僅晚上不斷被熱醒,白天也因情緒暴躁讓工作受到影響,導致生活品質嚴重下降,因此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門診求助。經問診,醫師診斷為因乳癌治療造成的類似更年期症狀,透過中醫調理,林小姐的症狀明顯緩解,不僅能夠熟睡到天亮,情緒也變得平穩。乳癌化學治療與荷爾蒙療法 易致更年期提早發生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是一種和荷爾蒙息息相關的病症,體內雌激素影響過高是主要的成因之一,因此治療方面以切除腫瘤並抑制雌激素對乳癌細胞的刺激為首要。其中化學治療與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病友出現更年期症狀有著密切關連性,治療過程中會導致雌激素作用減少,甚至進而停經。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許雅婷醫師說明,雌激素的作用減少意味著女性逐漸進入類更年期狀態,所以乳癌病友在治療期間便容易出現潮熱盜汗、心悸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焦慮煩躁、陰道乾澀、排尿困難等表現。中藥調理+針灸穴位 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許雅婷醫師指出,此類提早發生更年期女性與一般按生理變化所出現的女性症狀相似,診斷上主要透過望聞問切的方式了解病人情況,但因為有乳癌病史,在中醫治療上,主要用來緩解上述各種不適,醫師也會視病人情況決定是否使用類雌激素的中藥。此外,也會搭配針灸穴位緩解症狀,如三陰穴能夠調理人體脾腎、補充氣血,太衝穴則可以舒緩精神、緩解緊張,至於肌肉痠痛的狀況則由醫師視其部位予以治療。自行保養舒緩 1茶飲+1穴位都有幫助而為了讓病友能夠在家自行保養舒緩,許雅婷醫師也提供保養茶飲以及舒緩穴位。一般民眾情緒緊張時也可用來舒緩身心。1. 保養茶飲-甘麥大棗湯:取甘草2錢、紅棗5顆、浮小麥6錢,放入鍋後加入1500cc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5至10分鐘,放涼飲用。甘麥大棗湯具有平撫焦慮不安、舒緩情緒起伏等功效,建議一天至多飲用350cc,不可替代開水。2. 舒緩穴位-耳神門穴:耳神門穴位於耳朵由上至下的第一個三角凹陷 處,藉由手指按壓至出現痠脹感,有平靜情緒、穩定睡眠的作用,建議每日定時按摩3至5分鐘。
罹癌並非是中老年的專利 醫師:17種癌症「病患年輕化」比例增高
扣掉少部分無藥可治的絕症外,癌症可以說是如今最令人頭痛的疾病。但這在往年以為在中老年族群上比較容易發作的疾病,如今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稱,其實有17種癌症的患者逐漸年輕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日前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近期《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人員對美國超過2364萬名癌症患者的資料,以及超過734萬例癌症死亡案例進行分析後發現,在34種癌症中,有17種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群中發病率正逐年增加。黃軒醫師解釋,這些年輕人(1990年後出生)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較1955年出生的人高出數倍。其中,小腸癌的發生比率(IRR)達到3.56倍,甲狀腺癌為3.29倍,腎癌和腎盂癌為2.92倍,胰臟癌則為2.61倍。這意味著,這些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生率已經是過去的兩到三倍。此外,某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的增長速度也相當驚人。在25至29歲的年輕人中,胰臟癌的平均每年百分比變化(AAPC)增加了4.34%,小腸癌增加了4.22%。在35至39歲的人群中,腎癌和腎盂癌的AAPC也增加了3.93%。AAPC指的是某一特定時期內癌症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變化百分比,數值增加表示該癌症的發生率或死亡率每年都在上升。黃軒醫師也提到,雖然年輕人(25至49歲)罹患癌症的死亡率大多趨於平穩或沒有上升,但35至39歲的年輕女性若罹患肝癌及肝內膽道癌,死亡率每年增加了1.95%(95%可信區間為0.59%至3.34%)。研究指出,以下17種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膽囊和其他膽道癌腎癌和腎盂癌胰臟癌多發性骨髓瘤胃癌(非賁門)睪丸癌白血病女性胃癌(賁門)小腸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非HPV相關的口腔和咽癌男性肛門癌卡波西肉瘤其中,有10種癌症與年輕人肥胖密切相關,包括大腸直腸癌、腎癌和腎盂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賁門胃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以及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這強調了控制體重對於降低癌症風險的重要性。而以下9種癌症,在老年族群中發病率下降,但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中卻是明顯上升。這些癌症包括: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子宮內膜癌大腸直腸癌非賁門胃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卵巢癌睪丸癌男性肛門癌男性卡波西肉瘤其中1990年後出生的人,罹患卵巢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75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2%;罹患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30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69%。這些資料顯示,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癌症發病率再次攀升。黃軒醫師表示,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熬夜、吸煙、飲酒等現代生活方式,是導致這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增加的主要原因。加工食品、高油脂、高鈉、高糖的飲食習慣,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面對如今的情況,黃軒醫師建議年輕人應該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保持規律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避免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熱量食物。同時,加強癌症的早期預防和篩查也相當重要。
泌尿專家證實「陰莖會變短」 這壞習慣恐害弟弟軟趴趴
陰莖大小一直是男性們最關注的話題,有人以為「頻繁性生活」會使陰莖更加雄偉,不過國外就有泌尿科專家研究後發現,性生活頻率過高實際上會使陰莖附近受傷、降低彈性,最終導致勃起時的大小縮水。男性小弟弟大小會隨年齡增長而縮水,且有「4情況」將加劇變小速度。(示意圖/達志/美聯社)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南加州大學泌尿科專家瑪麗(Mary Samplaski)接受美國雜誌《男士健康》(Men's Health)訪問時指出,每位男性總希望自己的「下半身」能雄壯威武,但即使男性興奮時會「升旗」,但膨脹的尺寸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小,醫學研究顯示,隨著年紀增長,男性小弟弟勃起後的尺寸平均會減少大概2.5公分,且如果生活習慣不佳的話,甚至可能加劇縮水的速度。像是抽菸,據瑪麗表示,這會使人體血管受損,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無法流到陰莖,進而導致勃起功能退化、尺寸跟著縮小。另外,若本身具有「心血管疾病史」的話,也可能會因為血管被斑塊堵住,造成陰莖無法正常充血。男性小弟弟大小會隨年齡增長而縮水,且有「4情況」將加劇變小速度。(示意圖/達志/美聯社)瑪麗指出,脂肪內的酶會促使人體脂肪中的睪酮轉化成雌激素,因此肥胖男性的陰莖也會在睪酮減少的情況下萎縮,且男性增胖後,其下腹部的脂肪也會將陰莖包覆起來,視覺上會有「比較短」的感覺,因此若要讓小弟弟看起來更加顯眼,建議要適當減重。除此之外,若平時「使用過度」也會造成勃起狀況不佳。據瑪麗補充,「頻繁性生活」並不會讓陰莖更加雄偉,實際上是會造成陰莖附近受傷、降低彈性,最終導致勃起時的大小縮水,不過太過頻繁實際上難以量化,因此很難評斷性行為多少才算太多。瑪麗最後也強調,陰莖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小是不可逆的現象,但只要能夠保持健康作息、避開上述的幾種情況,就能減緩縮水速度、確保良好的勃起功能。
月經來時到底能不能「碧血洗銀槍」 專業醫提醒:要做好兩件事
在女生月經來的時候,到底是否能發生性行為?這件事情一直以來都眾說紛紜,而泌尿科醫師廖奕安表示,女生經期期間,細菌感染的機會會增加。如果真的要發生性行為,有兩件事情務必要做好。泌尿科醫師廖奕安日前在FB粉絲專頁上傳影片解釋,經期確實會增加女性感染的風險,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經期時女性陰道的酸鹼值會上升,這種環境更有利於細菌的生長。其次,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導致陰道正常菌群減弱,使外來細菌更容易入侵。最後,經血流動可能會將細菌帶到尿道附近,進一步增加感染風險。廖醫師也解釋,這並不意味著經期就完全不能進行性行為。他建議如果民眾真的要在經期階段發生性行為的話,只要採取一些簡單的預防措施,就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風險。廖醫師建議,就是要性行為前後要多喝水,並且不要憋尿,如此就可以將細菌感染的機會降至最低。
每當聚餐、中秋就過敏!這「婦科病」竟惹禍 醫示警:烤肉5食材要小心
中秋節是家人團聚、一起享受美食的時刻,但有一名年約30歲的女性患者卻稱,自己每逢中秋節就會過敏,甚至曾因皮膚嚴重搔癢而掛急診,抽血檢查發現,原因與雌激素過高有關。醫師就解釋,此類患者若短期內大量攝取高組織胺食物,包括加工肉品、柑橘類水果、帶殼海鮮等等,就容易引發過敏反應。「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提到,她日前收治一名年約30歲的女性個案,該患者自述,只要聚餐頻繁,就會出現皮膚搔癢等過敏現象,去年中秋節,她在烤肉後因過敏反應強烈掛急診。患者表示,她至皮膚科進行過敏源檢測,確認對蝦、蟹與塵蟎過敏,當下也立即進行飲食調整、定期清洗床單,希望改善過敏狀況,沒想到一旦聚餐增多,過敏仍然會反覆發作。楊智雯詢問其病史後,發現她患有巧克力囊腫,認為可能是因其體內雌激素與黃體素的比例失衡,以至於抑制了分解組織胺的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導致組織胺代謝不良,進而引發「組織胺不耐症」(Histamine Intolerance)。楊智雯說明,當婦科疾病患者在短時間內大量攝取高組織胺食物,就容易引發過敏反應,而中秋節的烤肉食材,部分就含有高濃度組織胺,這也正是患者每逢中秋就會過敏加劇的原因。楊智雯進一步整理中秋烤肉常見的5大高組織胺食材,包括:加工肉品(香腸、培根)、柑橘類水果(柚子、橘子)、發酵食品(乳酪、起司、泡菜)、酒精(紅白酒、啤酒、香檳)、海鮮(帶殼海鮮、鯖魚)。楊智雯提醒,婦科患者除了避免大量食用高組織胺食物外,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維持體內雌激素的平衡;而肥胖、長期便祕、肝功能代謝異常以及接觸環境荷爾蒙是雌激素增加的4大原因,從源頭改善體質,才能真正解決因組織胺引起的「假性過敏」。
肥胖竟是慢性病?營養師曝「7狀況」自我檢視 吃6食物抗發炎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營養師李婉萍說,肥胖會影響身體機能平衡,讓人處低度慢性發炎狀態,而她教大家7種狀況自我檢視,如果中3項表示發炎,另外也能吃6種抗發炎食物。李婉萍在臉書發文,「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病,它對身體機能的平衡有很大的影響,會讓你長期處於低度慢性發炎的狀態,從而讓各組織器官受到傷害,先來檢視你有沒有慢性發炎的狀況。」李婉萍列出7狀況,中3症狀代表身體發炎:1.時常疲倦睡不飽2.情緒莫名低落不開心3.吃完飯馬上跑廁所4.時常偏頭痛/肩頸痛/肌肉痛5.皮膚紅癢起疹子/鼻子過敏/咳嗽6.常感冒掛病號7.四肢&臉常被說水腫李婉萍說,吃蘆筍可降低腸道發炎反應;喝綠茶可降低壞膽固醇;皇帝豆有植物雌激素能抗發炎;酪梨有鉀、鎂、纖維,對心血管疾病有益;莓果類能針對脂肪細胞降低發炎;吃地瓜葉族補充鎂離子。最後李婉萍提醒,「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疾病,一定要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來管理,讓體重慢慢瘦下來,擁抱健康。」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攀升 婦產醫示警4族群要注意:肥胖也是致病因素
許多人聞癌色變,然而近年來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攀升,目前已經位居女性生殖器官癌症首位,婦產科醫師蘇俊源也提醒,這4族群罹患風險最高,要多注意身體狀況。據國民健康署官網刊登,子宮內膜癌為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類型,每年新診斷子宮體癌個案中有超過九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根據《健康2.0》的報導,婦產科醫師蘇俊源指出,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因子有更年期婦女(黃體素缺乏)、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及過多的雌激素,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蘇俊源說明,肥胖會促使雌激素水平上升,因為肥胖者擁有更多的脂肪組織,這些組織內的芳香化酶活性較高,進而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如果長期暴露於高雌激素環境中,而沒有足夠的黃體素進行調節,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從而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這種風險在停經後的女性中尤為顯著。國民健康署官網也記載,據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括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罹患糖尿病等因素。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也指出,規律運動、適量飲用咖啡、健康飲食及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國民健康署呼籲,子宮內膜癌常見之症狀為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婦女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
25歲妹子吃避孕藥「罩杯大升級」! 他這原因「求刪文」全場笑翻
長期吃避孕藥胸部會變大?近日有妹子在網路上透露,她的胸部本來在小學高年級就已經定型了,沒想到25歲吃了避孕藥後,罩杯卻從C升級到E,停藥半年後也沒有變回去,因此好奇詢問網友。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甚至有男網友驚慌失措,「這篇很危險先刪了吧,我女友都沒有胸部,連貧乳都不算,她看到會發瘋想試試看」,讓全場笑翻。原PO近日在Dcard以「吃避孕藥 胸部二度發育發文」為題發文稱,她的罩杯在小學6年級就固定在C75沒再發育過,前陣子婦產科開了黛麗安給她調經,吃了半年居然長到E75,而且體重也沒變。她之後也去爬文,看網友都說沒繼續吃黛麗安,胸部就會消回去,「但我已經停藥半年了還是維持這個罩杯,覺得很訝異,因為我已經25歲了,很怕有長什麼不好的東西。」不過她去看醫生檢查又都說沒問題,因此也好奇問「有女孩跟我一樣有類似情形的嗎?不知道是黛麗安造成的,還是我只是晚發育?」沒想到有男網友看到後竟告訴原PO,「這篇很危險先刪了吧,我女友都沒有胸部,連貧乳都不算,她看到會發瘋想試試看」,引來全網笑稱,「好好笑真的會昏倒」、「你們要不要那麼搞笑」、「我女友奶頭下面就是骨頭,這樣有安慰到你嗎?」「真的會有想要嘗試的衝動」。對此,原PO也回應,「小奶也很時尚 真的沒事不要亂吃藥喔!」還有網友表示,「避孕藥全台大缺貨」、「調經藥品通常都是會影響激素分泌的,所以造成胸部長大也是有可能的,是因為藥品的激素影響後的結果」、「我原本是E變成H,整個大開眼界,吃了3到4年」、「我記住了」。不過也有人認真回應,「每個人對藥物與激素的反應不同」、「我剛爬文,它副作用很大,有些人因此得憂鬱症;主要副作用為噁心,腹痛,體重增加,頭痛,情緒低落、情緒改變,胸部疼痛、 乳房觸痛」、「建議固定每年做乳房超音波,有可能是雌激素促進乳腺增生,所以停藥也不會消下去」、「有疑慮快點看醫生。」
他皮膚「冒這詭異症狀」 醫一照驚罹肝癌:死亡率極高
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近日在節目中分享,一名60歲台商近期發覺不明原因變得特別累、胃口差,明明沒吃什麼肚子卻越來越大因此求診。醫師從他的臉、前胸和手臂處發現很多蜘蛛痣,還有紅斑掌,一眼看出恐是酒精性肝硬化,安排腹部超音波一掃還滿肚子腹水、肝硬化嚴重,甚至有6公分肝癌,三者加在一起「死亡率極高」。葉秉威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這名台商因工作關係幾乎天天要應酬,飯局多,幾乎天天喝酒,近期發覺不明原因變得特別累、胃口差,求診時一眼看出「標準教科書肝硬化」,包括臉、前胸和手臂上長滿很多紅色小點,周圍冒出一根根觸角,因而被稱為蜘蛛痣,「尤其酒精性肝硬化,每3人就有1人可能會有這種狀況」。除此之外,男子的雙手手掌大拇指和小拇指旁肌肉特別紅,這是「紅斑掌」,也是典型肝硬化會有的症狀。葉秉威進一步解釋,肝硬化患者因身體的荷爾蒙改變,雌激素會增加,有些人會出現性功能退化、男性女乳症;雌激素也會導致手掌顏色變化,且容易長出血管擴張的蜘蛛痣。加上男子酒喝很多,種種跡象都很像肝硬化,因此推測是酒精性肝硬化的機率很高。葉秉威替男子安排腹部超音波一掃,果真看到滿肚子的腹水,且肝硬化很嚴重,還有一顆6公分的肝癌,「一發現就是非常棘手,死亡率很高」。所幸男子後來接受藥物治療效果超級好,經過治療待肝功能穩定下來後,就轉介至外科,進一步切除肝癌腫瘤。這位患者因腹脹看診,意外發現肝硬化撿回一命,若未及時就醫,「肝腫瘤再放幾個月,大概整個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