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布局
」 電動車 鴻海外資變心?1/電動車貢獻仍待觀察 外資用腳投票 持股鴻海比重創3年低
兔年封關前,台灣兩大電子代工大廠鴻海(2317)及和碩(4938)一塊拼起來,不但1月15日同一天辦尾牙,外資也在元月的11個交易日裏,直接用資金對這兩家表態,賣超鴻海但持續買超和碩,讓投資人驚呼「外資變心了嗎?」鴻海去年繳出6.6兆元營收,董事長劉揚偉宣示,「鴻海布局3+3」新領域新技術,吸引更多客戶加入,業務會更多元化。去年交出1.3兆元營收的和碩董座童子賢則對於今年更放膽高喊「和碩搶訂單速度會比兔子跑得還要快」、「業績跳得比兔子還要高」。其實2023年一開年,鴻海就有了新併購,旗下子公司鴻騰精密(FIT)以1.86億歐元100%收購德國車用元件設計製造廠PRETTL SWH 集團,水平擴充FIT EV 關鍵零組件實力,預計第二季完成收購程序,可望為FIT帶來約3.5~4億歐元的年營收貢獻。儘管劉揚偉對於電動車的目標,是要在2025年達成年營收1兆元,甚至喊出,「希望有一天能為特斯拉造車」。法人觀察,儘管目前各國電動車品牌如雨後春筍,但是特斯拉仍是產業翹楚,如果鴻海要衝刺電動車營收,如果能拿下特斯拉訂單,絕對是關鍵。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設定,集團電動車營收要在2025年達到1兆元。(圖/黃威彬攝)而和碩在車用相關業務的營收比重約為個位數,共同總經理鄭光志在法說會上指出,車用電子需求相當龐大,預期2023、2024年公司在相關業務都會有雙位數成長。對於鴻海的「3+3」及和碩的「動如脫兔」兩大世界級代工廠展望,外資在2023年元月短短的13個交易日有明顯表態,除了1天賣超外,其他12天都是買超,對於佔台股市值第二大的鴻海,卻是僅在1月31日轉為買超,其他交易日均賣超,張數達11.4萬張,也讓股價跌破百元大關,進入盤整。相較下,這13個交易日裡,外資卻買超和碩8,091張,延續著去年第四季的加碼操作方式,和碩股價從去年10月20日的54.7元開始向上攀升,12月站穩60元關卡後,持續緩步朝65元邁進。法人指出,從鴻海及和碩對於今年的展望,可以發現,電動車是兩家公司重點發展目標,但是鴻海整體營收規模遠大於和碩,加上鴻海股本達1386億元,和碩僅266億元,換言之,也稀釋了電動車對於公司的獲利貢獻。而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證券更指出,鴻海的電動車布局目前都還在耕耘階段,要出現較明顯的營收貢獻,最快也要等到2024年才會看到。「除了電動車外,蘋果高階iPhone訂單變化也牽動外資對於鴻海及和碩的評價,尤其原本由鴻海所獨家取得的iPhonePro系列組裝訂單,去年12月傳出和碩也將分食,這對鴻海來說也不是一件好消息。」一位科技產業人士這樣分析。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蘋果基於風險分散,需扶植新組裝業者。(圖/中新社)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也指出,鴻海長年穩站iPhonePro系列的獨家組裝,但蘋果基於風險分散需扶植新組裝業者,從iPhone14 Pro系列上試行,而鴻海鄭州停工事件,就是大陸立訊精密(Luxshare)成了iPhone15 Pro Max組裝廠之一,此外,鴻海iPhone代工廠仍坐落中國,越南廠則以蘋果周邊為主,目前尚無iPhone產線規劃。另一方面,蘋果基於地緣政治的擔憂,也將擴大海外生產據點,除了既有的印度產能在明年將翻倍成長外,2023年中開始越南工廠也計畫加入生產。考量美中關係日益僵化,蘋果勢必要以「非中國境內的生產」才能滿足全北美銷售市場為目標。未來幾年蘋果在印度、越南生產製造的比重,預估將爬升至總產能的30-35%才得以過關。
劉揚偉現身G20峰會演說 鴻海在地化推全球電動車布局
大標:鴻海董座劉揚偉B20峰會專題演說 三大要素創造經濟成長記者:李宜儒圖說:鴻海董座劉揚偉應邀出席B20峰會進行專題演說。(圖/鴻海提供)內文:G20峰會系列活動的B20高峰會(Business 20)在印尼峇里島舉行,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14日)應邀出席,並以「運用創新力量,創造未來經濟成長」主題進行分享,提到三大要素「分享(Share)、合作(Collaborate)、共榮(Thrive)」。劉揚偉指出,在分享 Share部分,鴻海擁有技術實力與豐富經驗,且樂於分享,幫助發展中國家快速建立相關產業鏈,驅動創新產業的發展,並積極與客戶、當地政府、產業合作,以滿足利益關係人之需求。在合作 Collaborate部分,劉揚偉指出,透過鴻海營運本地化BOL模式(Build-Operate Localize),積極建立電動車出海口,與海外夥伴合作在地化打造電動車生態系統,推動整個全球的電動車布局。在共榮 Thrive部分,劉揚偉提到,更清潔、更環保、更智能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關鍵之一!鴻海承諾在2050年將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而鴻海推動電動車發展,也希望為大眾、環境帶來更多的好處,同時也為社會盡一份貢獻。劉揚偉強調,現在,正是處一個最關鍵的階段!台灣也會是世界各地商業夥伴最值得信任、依賴的合作夥伴。通過共享與協作,讓我們共同成長,共創美好的世界!
新南向搶鎳戰4/鴻海、華新麗華兩大指標企業 外界睜大眼看
當台廠的南向政策轉型,鎖定當地的人口紅利及新能源趨勢時,法人表示,鴻海(2317)及華新麗華(1605)將是指標企業,一個攻終端市場,一個攻原物料,有機會見到台廠在東南亞在電動車上下游領域開闢出可以跟陸企、日企競逐的空間。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傳統燃油汽車銷售量較2020年下跌1.7%,電動車市場卻大幅成長45%,達到1450萬輛,二者間出現截然不同的發展趨勢。另外IHS Markit及PwC Global也預估,2021年電動車銷售量已佔整體汽車市場的17.9%,2022年電動車市場將進一步成長至2090萬輛,較2021年仍保持44.1%的高成長率,整體電動車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至25.2%,並在2027年達到5100萬輛的銷售量,屆時電動車銷售量將正式超越傳統燃油汽車,傳統燃油汽車將逐步退出市場。根據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預測,東協汽車總銷量2022年將達465萬輛,為全球第八大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日系品牌包括豐田、大發、鈴木、本田、日產、三菱等總市佔率達80%以上,但這主要是在燃油車市場。電動車市場反倒由中國及韓國品牌領先,包括韓國現代汽車、上汽通用五菱汽車及中國長城汽車動作都相當積極規劃設廠生產及銷售。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表示,鴻海成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也正式宣告集團將全力進軍電動車。(圖/CTWANT資料)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指出,鴻海在2020年10月中旬成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In Harmony Open EV Platform),也正式宣告集團將全力進軍電動車。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在股東會上喊出,目標在2025年全球市占達到5%、電動車產業營收規模達1兆元,以及每年電動車出貨達50至75萬台。華新麗華搶攻電動車電池原料,陳唯泰也認為,這是台廠之前布局相對較少的領域,但也是一個很大的利基市場,預料隨著電解鎳、冰鎳等電池關鍵材料硫酸鎳所需的原料陸續開出後,搭配市場需求增溫,華新麗華的成長動能將不容小覷。永誠國際分析師陳威良則指出,綜觀鴻海的電動車布局,基本上策略相當明確,鎖定東南亞為主要市場,包括泰國及印尼將是整車的主要生產基地,印度則以車用半導體為主。另外美國也是另一個整車生產基地,進度也因為陸續完成併購動作,成果也會較快呈現。劉烱德表示,以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的談話可以看見,從印度、印尼、泰國到越南,一連串南向大擴廠,已成為鴻海集團發展電動車的重中之重,2024年上半年就會開始量產。
汽車零件王辦學4/敏實返台布局電動車 蓋廠、渡假園「不缺錢就怕缺人」
當國際汽車及科技大廠喊著要蓋未來工廠、超級工廠之際,汽車零件起家的敏實集團已默默為培育未來人才布局。「集團計畫在台北成立電動車智慧座艙研發中心,目前也積極尋找萬坪土地設廠。」敏實集團創辦人秦榮華獨家接受CTWANT專訪時透露。總部設在大陸浙江的敏實集團,1992年從寧波市一家汽車小零件廠起家,如今已是全球百大汽車零件供應商,客戶及工廠遍及全球30國,2013年成立敏安電動汽車公司,並在2016年11月獲批大陸第5家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牌照的企業,首輛市售車原型早在2018年底就已發表,但至今遲遲未量產上市。秦榮華釋出好消息,預計明年就會量產,一開始鎖定中國大陸市場,年產量約50萬台。敏實集團近年積極布局電動車產業,是目前全球鋁電池盒在手訂單金額最大的供應商,客戶包括福斯、寶馬、賓士、本田等知名車廠,其中積極發展電動車的福斯集團,更將新一代電動車共用平台MEB的鋁電池盒訂單全數交給敏實。(圖/翻攝自福斯官網)知情人士透露,當初集團研發電動車是為了瞭解電動車的架構,希望知道集團未來接單的利基,既然已經研發出來,廠也都設好,目前應是卡在量產需要另外發照。由於敏實是目前全球鋁電池盒訂單金額最大的供應商,其中福斯新一代電動車共用平台MEB的鋁電池盒訂單,每年能為敏實帶入好幾十億人民幣。4年前中美貿易戰開打後,秦榮華的布局有了改變。3年前,他回台入股上市櫃公司淳安(6283)及精確(3162),掌握車載攝影鏡頭和汽車輕量化關鍵材料鋁合金,由兒子秦國峰擔任淳安董事長,還買下大華科大改名敏實科大,為集團發展電動車布局。「發展電動車第一件事是把市場需求摸清楚,因此我計畫在台北成立電動車智慧座艙研發中心,把國際上所有車廠最想看到的新技術發展出來。」他認為,台灣在傳統汽車製造已沒有優勢,但若是在現在電動車自動駕駛的革命時期,汽車零組件和電子行業能有很好的結合,應該是有些機會還可以把握。不只如此,秦榮華還要在台灣買地設廠。目前淳安電子在苗栗竹南有間小廠,秦榮華有意把產線擴大,不過他透露土地面積最起碼要1萬坪起跳,「這段時間大家都回流,工業土地漲很快,資源供應比較吃緊,不是那麼容易找。」但就怕有錢、有地,就是沒有人,他一再強調,「下一代人才培養才是核心問題。」敏實2018年投資入股淳及精確2家上市櫃公司,並由兒子秦國峰(左)擔任淳安董事長,2020年淳安舉行新品展示會,秦國峰還向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市府團隊大秀車載實力。(圖/淳安電子提供)除了電動車的布局,秦榮華也在家鄉宜蘭持有多塊萬坪土地,其中一處位於宜蘭大湖,占地8公頃,預計打造渡假農場,規劃親子體驗式DIY活動、露營車基地及特色餐飲,「宜蘭沒有塞車半小時就到,是相當好的旅遊地點,餐飲業務也能和學校(敏實科大餐飲系)有所配合(實習就業),預計明年6月就能營運。」對於近年大環境衝擊,勞工成本、原材料上漲,能源、人才短缺,以及政府對安全生產、環保管控更加嚴格,秦榮華坦言,所有對企業經營不利的因素這2年都冒出來了,但在有效應對下,對敏實的影響卻是正向。例如原物料上漲及全球制定淨零碳排規範,敏實透過垂直整合原物料端來應對,並透過生產改進、設計變更、優化過程,以消彌成本漲幅,「困難的經營環境逼迫我們改進效率、注重環保、生產智慧化,雖然有壓力,但因為所有競爭者都得面對問題,反而有些對手破產消失了。」秦榮華說,敏實體質比較好,所以越戰越勇,從長遠來看反而是創造更多機會。
立法院新會期報到 陳歐珀盼修憲2024年公民複決
立法院新會期今(7)日開始報到,民進黨團書記長陳歐珀搶得綠營報到頭香,他也發表新會期看法指出,這會期已進入實質修憲時刻,除了18歲公民權修憲案已出委員會,希望朝野能繼續努力,將有共識的修憲案能在2024年順利公民複決。陳歐珀表示,修憲委員會已初審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修憲順利啟動,這一屆立法院肩負高難度的修憲任務,似乎有好的開始。他也提到,降低修憲門檻、廢考監落實三權分立、基本人權保障等修憲案,希望能繼續審議協商完成,朝野努力將有共識的修憲議題在2024年順利公民複決,讓中華民國憲法能與時俱進,並回應人民對修憲的期待。 此外,陳歐珀也提到,綠色能源是未來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政府積極展開風、光電政策,而未來10年電動車布局需配套的電池產業將是重要基石。他表示,美國拜登政府已將電池產業列入國安項目,積極獎勵培植並予規範保護。陳歐珀也強調,台灣已有台積電這座舉世聞名的護國神山,政府更要掌握契機籌組「電池國家隊」,讓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即時行動,建置完整國家政策並積極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確保台灣優勢,繼續享有傲人的全球競爭力。宜蘭出身的陳歐珀說,全球化發展下,觀光業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台灣物資有限,唯獨不缺好山好水,拚觀光是翻轉台灣經濟的好機會,宜蘭有世界級的12大酷島之一的龜山島,每年湧入不少遊客。他認為,若在兼顧生態環保前提下,政府以BOT與民間有效開發頭城五漁村及龜山島觀光廊帶,招商引資在島上設置國際級飯店,國內外旅客到來絕對能活絡地方經濟繁榮發展。
鴻海北美電動車工廠落腳俄亥俄州 斥資66.7億元買電動皮卡Lordstown廠房
鴻海(2317)電動車布局再下一城,宣布以 2.3 億美元(約新台幣66.7億元)買下美國電動皮卡Lordstown Motors(NSDAQ:RIDE)俄亥俄州車廠,並投資5,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14.5億元)取得普通股後,11日正式簽定最終資產購買協議(APA)。稍早在美東時間9月30日,Lordstown與鴻海簽訂原則協議(AIP)雙方將在俄亥俄州Lordstown的現有生產和裝配廠,共同推動Lordstown Motors的電動車項目。簽訂原則協議後,鴻海隨即以每股6.8983美元的價格,向Lordstown Motors 認購約5,000萬美元的普通股股份。根據協議內容,鴻海以2.3 億美元購買的廠房與設備不包括輪轂電機裝配線、電池模塊和電池包資產,並在11月18日前支付頭期款一億美元,接著2022年2月1日以及4月15日之前各支付5,000萬美元,最後餘額則在交割日支付,鴻海將取得170 萬股Lordstown Motors普通股認股權,每股認股權價格為10.50美元。雙方也針對Lordstown的Endurance電動皮卡車款,於交割日前簽署一份代工製造協議,預計在4月30日前完成簽署。另外,再簽署一份合資協議,以MIH開放平台為基礎,設計開發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的商用電動車。Lordstown 和鴻海分別有在北美以及國際市場銷售新電動車的權利。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表示,這項合作將讓俄亥俄州發展成為鴻海在北美洲最重要的電動車製造和研發樞紐,鴻海將結合在地夥伴的豐富汽車產業經驗,並注入自身在資通訊產業的軟硬體能力,共同開發產品及市場。Lordstown Motors執行長Daniel Ninivaggi則認為,這項合作賦予了更靈活的商業模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車需求。Lordstown工廠占地640英畝、樓地板面積620萬平方英尺,是北美最大的汽車廠房之一。先前鴻海與另一家電動車Fisker合作的PEAR專案,未來也會透過Lordstown工廠生產。
鴻華先進攜手三地集團 E BUS電動車高雄客運明年上路
鴻海集團電動車布局再下一城,鴻海集團旗下負責電動車事業單位鴻華先進宣布與三地集團旗下北基國際、高雄客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雙方將以鴻華先進自主研發的MIH商用車平台為基礎,打造首款電動巴士「E BUS」,並結合三地集團客運系統、充電設施佈局優勢,共同推動國產化電動巴士產業。這次簽署MOU過程,鴻海董事長兼鴻華先進董事長劉揚偉、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及三地集團董事長鍾嘉村以視訊方式進行。劉揚偉表示,鴻華提供MIH商用車開放平台所延伸出來的電動巴士「E BUS」,能與三地集團合作證明MIH電動車生態系正逐漸壯大,而三地集團的電動車充電設施與客運經營已有成果,雙方一起推動電動巴士,可以逐步為台灣打造更完整、堅實的電動車產業。三地集團董事長鍾嘉村表示,三地集團旗下高雄客運、嘉義客運、台南府城客運、以及台東普悠瑪客運,約六百多輛車子,具有豐富的路線和營運經驗,已規劃逐步更換為電動巴士。本次北基與鴻華先進合作,借重北基快速充電樁布局和雲端管理系統,不僅能提供符合電動巴士在營運需求上的充電方案,同時透過我方進行路試與前後勤營運測試,藉由電巴營運路線大數據反饋鴻華先進優化電動巴士之設計及規劃。按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以三地集團既有客運系統為基礎,採階段性合作規劃,導入電動巴士,前期以試運行方式服務乘客,貼近乘客與客運業者需求,提升客運運營車隊品質,預計明年正式加入三地集團旗下高雄客運。此外,鴻華先進表示,未來亦可延伸至中、小型電動巴士,甚至進軍其他車用需求市場方面,為雙方帶來更多合作機會。鴻華先進科技宣布與三地集團簽署電動巴士合作MOU,鴻華先進董事長劉揚偉、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左下)及三地集團董事長鍾嘉村(右下)以視訊方式進行。(圖/鴻華先進)
富士康威州布局最新協議僅投資6.72億美元 解讀對大家都好
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辛投資案最新協議將是投資6.72億美元(約新台幣195億元),雇用1,454名員工,而威斯康辛政府也會提供8,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3.2億元)獎勵。對於這樣的調整,外界認為富士康將取得更大的應變能力面對市場變化需求,例如在美國生產電動汽車的布局。根據《ars TECHNICA》報導,民主黨州長埃弗斯(Tony Evers)在上個月20日宣布,威斯康辛州與富士康的達成了最新的大幅縮減協議。新協議內容中,富士康將投資6.72億美元興建一座工廠,該工廠到2025年時將僱用1,454名員工。同時,州政府將向富士康提供8,000萬美元的獎勵,比原始獎勵計劃減少了30倍。威斯康辛州的投資計畫,原是在2017年時宣布,將斥資100億美元興建一家生產大型液晶顯示面板的先進工廠,在2032年時雇用1萬3千名工人,前任美國總統川普在工廠奠基儀式時還以世界第八大奇蹟來稱讚這個計畫,而此大手筆投資富士康也將獲得言該州政府28.5億美元(約新台幣827億元)的激勵回饋。州長埃弗斯對此協議表示,對我們州而言更好的交易(a better deal for our state)。而對富士康來說,可以不用處理前案多項因素導致進度緩慢、巨額投資金流、增加彈性布署與電動車未來發展需求,成為對大家都好的事。
隱形護國神山3/掌握充電、馬達、零組件3關鍵技術 台達電坐穩電動車Tier 1供應商位置
2008年特斯拉推出第一款純電動車,鄭崇華立馬嗅出商機,下令成立數個研發團隊,儘管次年營收負成長,仍堅持砸錢研發;如今醜小鴨變天鵝,當年營收及股價一點也「不性感」的台達電,已從能源、工業自動化及零組件的事業3本柱,翻身為充電、馬達驅動器及汽車零組件的國際車廠第一階供應商。特斯拉電動車2020年交出全球銷售約50萬輛的成績,市場認為充電樁的普及與否,是電動車銷售表現的關鍵。(圖/報系資料庫)其實,台達電原本被特斯拉視為勁敵。「特斯拉本來就是電力服務公司,做電動車是為了後續的電力服務商機,與台達電在重疊的技術領域是對手。」台達電一名老員工透露,特斯拉後來向台達電下訂單,意味「買單」台達電的技術。除了充電樁,在電動車的布局上,台達電依序切入3大領域,一是馬達相關,包括動力馬達、動力馬達逆變器和整合型馬達驅動器;二是電力相關,包括電源模組、電池連接配電盒、直流電添模組與車載充電器;三是零組件,涵蓋電感元件、區域網路通訊電感元件、感應電阻、直流風扇及鼓風機。2008年鄭崇華一聲令下,台達電投入電動車研發,奠定了今日在電動車市場的關鍵地位。(圖/黃耀徵攝)「台達電在電動車充電市場布局已久,從Tier 2(第2階)供應商開始,做到Tier 1(第1階),這一路要打入結構關係穩固的汽車產業並不容易,一旦進入Tier 1,格局及能見度就不一樣。」一家電動車零組件及軟體開發商表示。台達電的電動車布局,包括馬達、電力及關鍵零組件3大範疇,主要客戶包括特斯拉等全球十大車廠。(圖/翻攝自台達電官網)這間台灣最老牌的電源器大廠,之所以搭上電動車潮,完美布局下一個10年獲利成長動能,全奠基於鄭崇華昔日打下的深厚基礎。在電動車的動力總成領域深耕多年的台達電,2020年開始進入收割期。(圖/台達電提供)綠色企業 身體力行以綠色企業自我期許的台達電,主管及員工的交通工具也實踐節能。本刊調查,董事長海英俊選擇的是賓士EQC電動車(圖中同款),創辦人鄭崇華及跟執行長鄭平都以LEXUS油電混合車為座車,至於大多數主管也都使用油電混合車。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落實節能,以賓士EQC電動車(圖)為代步工具。(圖/翻攝自Mercedes-Benz臉書)
隱形護國神山4/10年外商經驗讓鄭崇華學了技術、掙了錢、娶了嬌妻還創業
1936年出生的鄭崇華,兒時逢戰亂,13歲隨舅舅從福建逃到台灣,當起流亡窮學生,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服完兵役後,考進位於台南的「亞洲航空」,簽約5年。有了收入,他才敢迎娶太太謝逸英。1971年鄭崇華退伍後,第一個工作是在亞洲航空擔任技師。圖為亞洲航空為俄羅斯航空SAT的飛機進行檢修。(圖/報系資料庫)「當時年輕,晚上不睡也不覺得累,學習新東西主動積極,學會了飛航儀器及電子控制系統等新科技。因為是飛機,深怕自己疏忽讓飛機出意外,深切體會到產品可靠度與品質的重要性。」鄭崇華回憶。鄭崇華與鄭平父子倆,在台達電50周年慶記者會上互動密切。(圖/黃耀徵攝)合約期滿後,鄭崇華看到報紙上登載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在台招募經理人赴美受訓,「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可以增加自己的技術能力,就跑到台北應徵。包括我在內的6位工程師,加上3位主管,一同赴美受訓。」為了把握難得的受訓機會,鄭崇華在美受訓期間,總是利用時間跑到其他部門實習,「例如在工程部實習設計產品、訂定標準工時、架設機器與汙水處理等,甚至到生產線當作業員、領班及學習調整機器。」鄭崇華歷數在美受訓的收穫。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台達電歐洲總部大門外,設有一排電動車充電樁,展示自家科技。60至80年代,政府祭出外資獎勵投資措施,吸引不少外國公司來台投資,TRW因此來台設廠,供應外商電視廠的零組件。「結訓返台時,(TRW)的台灣工廠正好完工,我就負責架設生產線,然後訓練員工生產。」鄭崇華在TRW工作,從充滿信心建廠,五年後卻「切心」離開。「我切身地感受到,這些外商來台,只是為了廉價的人工及生產成本,不但不重視環保,生意不好就裁員,完全沒有長期投資經營的打算。」鄭崇華迄今仍忿忿不平,「這些事實,在我心中種下了創業及關心環保節能的種子。」台達電的電動車布局,包括馬達、電力及關鍵零組件3大範疇,主要客戶包括特斯拉等全球十大車廠。(圖/翻攝自台達電官網)
開啟「北大同、南唐榮」新時代! 首筆電巴馬達訂單告捷
由大同(2371)力推台灣第一套國產大型電動巴士動力系統,今年1月底成功問世,並火速完成第一筆「100組國際銷售」訂單。大同董事長盧明光與唐榮車輛暨四方電巴董事長何義純今天出席締約儀式,再次宣示「北大同,南唐榮」的產業聯盟新里程碑。由唐榮車輛科技採購大同IE5超高效率大型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包含馬達與驅動器,首批交貨10組,用於首車匹配與整合,預計3個月內測試完成。首車在運行3個月後,若成效良好,雙方將共同執行以大同公司MIT品牌之電動巴士底盤平台,行銷海外市場,印度或泰國將為示範項目優先推動之城市地區,並計劃延伸產品線至電動環保商用車與電動輕型3.5t商用車。唐榮車輛四方電巴。(圖/王永泰攝)大同董事長盧明光表示,大同在技術到位後發揮極大效率搶市,在不到一個月內就完成國產電動車核心模組、電動商用車產品及電動巴士運營之生態鏈垂直整合,企圖心十足。唐榮車輛科技為台灣最大的鐵路客車與貨車製造廠,四方亦有台灣及台中市電動巴士規模與市佔率均為第一的優異實績,這樣的組合堪稱是台灣國產電動巴士三強三贏,未來朋程科技也將全力支持大同在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提高競爭力。大同董事長盧明光。(圖/王永泰攝)唐榮車輛董事長何義純則說,過去在機械鋼鐵類製作時期,兩家公司即有「北大同,南唐榮」之稱,很高興現在能在電動巴士車輛部分,啟用大同國人設計的馬達動力系統,更為「北大同,南唐榮」雙方合作帶來新里程碑。儘管目前電動巴士(甲類+乙類)的市場占有率之冠為華德動能科技,相信在唐榮與大同完成簽約之後,唐榮除了在市占率躍進超越華德,還要大布拓展海外市場。唐榮車輛董事長何義純。(圖/王永泰攝)大同為國內大小馬達產品之領導品牌,深耕馬達事業70年,鑒於國際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產業崛起的龐大商機,3年前即結合馬達專業自力研發台灣第一套國產大型電動巴士動力系統,該系統甫於今年1月底成功問世,大同並借重執行副總戴豐樹於豐田及汽車相關產業的經歷,統籌旗下電動車布局與發展,在董事長盧明光全力支持下,大同快速完成生態鏈統整,與國內電動商用車生產銷售領導商唐榮車輛及電動巴士營運商四方合作,在首車可靠度與妥善率測試完成後,預計將於今年第二季,由四方於東海大學第一校區與第二校區之間,進行為期3個月之接駁示範運行。此為大同自力研發台灣第一套國產大型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左起為唐榮車輛科技董事長何義純、大同董事長盧明光、執行副總經理戴豐樹。(圖/王永泰攝)
Audi新純電休旅Q4 Sportback e-tron 續航可達500公里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爆發於全球造成顯著的影響,即便如此,作為高科技導向的百年德國豪華汽車品牌,AUDI 總部仍持續大力推動永續、零排放的移動世代,繼2019年於日內瓦車展推出品牌旗下首部緊湊型純電休旅作品- Audi Q4 e-tron概念車之後,今日更推出車格定位截然不同的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pt,作為四環純電休旅陣列的嶄新成員,不僅導入動態日行燈燈形設計、運用擴增實境技術於大型抬頭顯示器,更展現突破500公里的優異續航表現,嶄露全方位強勁的產品實力,將於2021年進入量產階段,還請全球車迷引領期待!(圖/Audi提供)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pt全球矚目亮相車長4.6米,車高1.6米的Audi Q4 Sportback e-tronconcept 今日全球耀眼現身。相較於去年於日內瓦車展推出的Audi Q4e-tron concept概念車款,兩款車型雖擁有相近的車身尺碼,以具有高度辨識性的單體式水箱護罩,並採用可降低風阻的封閉式造型,作為車頭的視覺主軸;車側輪拱上方,同樣融入代表著品牌賽車血統、飽滿有力的quattro特徵線。然而Audi Q4 Sportback e-tronconcept車頂輪廓採用更流暢斜背的線條,自B柱後向下流暢延伸,連貫至車尾擾流尾翼,呈現運動化十足的Coupé的流線造型,營造極具跑格的視覺造型,視覺上相較於Audi Q4e-tron concept更優雅、低趴。同時,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pt更採用動態日行燈設計,未來消費者可依個人偏好選擇屬意的頭燈動態顯示模式。首度運用擴增實境技術於抬頭顯示器 打造高科技駕駛座艙受惠於埋藏與車身下方平整化的電池模組設計,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pt 免除中央傳動軸與排氣管的限制,擁有長達 2.77 公尺的軸距,讓車室內部座艙的規畫更為寬敞舒適,使車室空間能突破A級距車身尺寸的限制,達到C級距的空間表現。而在前座駕駛座艙部分,採用以駕駛導向的規劃,中控台上方嵌入 12.3 英吋觸控螢幕,用車人可輕易透過語音與觸碰的方式操作中央娛樂系統和車輛功能。而中控台則不需安排傳統排檔桿等功能元件,因此可作為手機無線充電座並提供寬敞充裕的儲物空間。此外,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npt更運用擴增實境技術於大型抬頭顯示器,可將重要的交通號誌、限速、圖像指標等行車資訊,精準投射顯示於眼前擋風玻璃上,駕駛眼睛無須重新聚焦,大幅度提升駕駛人用車的輕鬆度與便利性。(圖/Audi提供)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pt大量運用白、米色超細纖維 (micro fiber fabric) 並採用磨砂樹脂玻璃 (Plexiglas) 於車內飾板,營造寬敞的氛圍。而於車室地毯則採用環保回收材質,呼應電動車永續性與環保議題,於細節上展現AUDI 原廠團隊的目標不僅僅是研發零排放的車輛,更在發展電動車脈絡與生產面向,每一項細節均以永續發展作為核心的精神。電動化quattro恆時四輪傳動系統 百分之百Audi DNA來電更帶勁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pt採用Volkswagen集團為新世代電動車產品所開發的MEB模組化電動車平臺為基礎開發而成,並運用雙電動馬達的配置,前後軸馬達分別可產出功率75千瓦 (kW) 、150 牛頓米 (Nm) 以及150千瓦 (kW) 、310 牛頓米 (Nm) 的扭力表現,使車輛具備高達225千瓦 (kW) 的綜效輸出動力,0至100公里加速僅需6.3秒的性能表現,依據WLTP測試亦可成就超過50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埋藏於車身下方重約510公斤的平整化電池模組,不僅可儲存82千瓦‧時(kW h)的電容量,亦可於30分鐘內透過125千瓦 (kW) 的高功率完成80% 的充電流程。受惠於車頂圓滑流暢的斜背設計與連貫至車尾的鴨尾造型,使得Audi Q4 Sportbacke-tron concpet擁有極佳的氣動力學表現,造就出0.26 Cd值的超低風阻係數。電動化的quattro恆時四輪傳動系統不僅具備過往在各式地形上優異的牽引力和動力,更受惠於電動化的優勢,可更敏捷、立即調節前後車軸之間的理想驅動扭力分配。在一般的道路行駛模式下,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pt主要仰賴後軸電動馬達的動力輸出,以維持最佳的電能效率使用。而當駕駛為追求更豐沛的動力輸出,只需進一步踩深加速踏板,前軸馬達則可在毫秒間立即啟動,帶來充沛的加速感受。而當車輛遇上濕滑路面或在高速過彎的情形下,Audi Q4 Sportback e-tron concep亦可預先啟動前軸馬達,事先避免車輛在行進中發生打滑、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的狀況,協同後軸馬達一同穩固車身動態。Audi e-tron 純電休旅將於今年第四季正式引進台灣 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Audi 總部預計將大規模推出共 20 餘款電動產品陣列,包含Avant與 Sportback等車款,將純電驅動的車款拓展至各級距休旅、轎車市場,預計將佔其 40%的銷售額,展開四環永續電能移動世代的嶄新紀元。在台灣市場方面,為啟動純電移動生活的新篇章,台灣奧迪與Noodoe攜手打造完善的家用充電體驗,提供消費者家用充電裝安裝評估等服務,同時也從三大面向進行完善的充電網絡規劃,包含家用充電、快速充電與公共充電,利用全台由北到南僅500公里的地理優勢與七大都會區完善的道路交通建置,將於2020年底前建構至少5間展示中心提供車主最便捷且快速的充電服務,積極推動在台電動車布局。(圖/Audi提供)此外,台灣奧迪日前已於2020世界新車大展推出「即刻預約e-tron未來」專案,國內對於Audi e-tron有興趣的消費者,可透過線上註冊參與專案,於活動期間內預付訂金「新台幣30,000元」,即享 Audie-tron 到港優先交車權。同時,台灣奧迪正式宣布將於今年第四季引進Audi e-tron 純電休旅,Audie-tron 除了展現品牌研發電動車的領先地位與創新思維,完善的產品均衡性更使Audi e-tron成為台灣大眾消費者感受純電新生活最合宜的移動利器,以純正德國造車工藝正式開啟純電移動世代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