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簽名
」「疫情紅利」消失!電子簽名公司DocuSign研議出售 15日股價飆漲逾12%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電子簽章及數位交易解決方案供應商DocuSign在公布考慮出售方案後,該公司股價一度創下一年來的最大漲幅,最終截至上周五(15日)美股收盤飆漲逾12%,該公司總計市值約128億美元。媒體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該公司已聘請外部顧問探討潛在出售事宜,探索被收購的可能性,但談判仍處於早期階段,買方可能來自策略性買家或私募股權公司。DocuSign發言人表示,根據公司規定,不會對市場傳言或猜測發表評論。作為新冠疫情時代的寵兒之一,DocuSign主要業務是提供電子簽名和基於合約協議的數位化產品,該公司的銷售額和股價在2020年飆升,因為全球公司幾乎都需要與遠距工作的員工,一起以數位化方式處理更多的文件;此外,DocuSign還幫助用戶透過數位化方式進行合約簽署和管理,從而簡化和加速各種商務性質協議的處理流程。來自彭博產業研究分析師拉納(Anurag Rana)本月稍早表示,近期該公司的營收成長預期已放緩至個位數等級,甚至可能步入負成長區間,2024年的經濟成長放緩趨勢也很可能會推遲任何性質的業績改善。DocuSign近期面臨提供Photoshop等熱門產品的軟體服務巨頭Adobe的巨大競爭壓力,Adobe文件業務處理產品在市場的占比日益增長,因此,隨著疫情紅利徹底成為過去式,以及競爭趨於激烈,投資者對似乎無利可圖的DocuSign失去興趣,其估值也受到了影響。在潛在的出售消息傳出之後,該公司股價一度上漲了15%,至64.76美元,這一數據是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公司的股價今年迄今上漲近 14%,遠遠落後於那斯達克指數同期 42% 的漲幅。拉納表示,最有可能收購DocuSign的將是私募股權類型的大買家。他也強調,美國軟體產業巨頭Salesforce或微軟等大型公司都可能是潛在收購者,但它們可能忙於其他與AI有關的潛在收購事務,不會在短期內考慮這筆交易。
台南億級APP一哥1/累計超過2億次的下載量 從閱讀器打造生態系
生成式AI元可說是2023年的主旋律,在供應鏈及股市中從年頭唱到年尾,就連企業文件處理也不例外,今年10月一款名為「Kdan Office」的文件生成軟體一上架,就引來台灣及韓國企業戶關注,這款軟體由PDF閱讀器APP一哥「Kdan」與韓國軟體集團Hancom聯手打造。CTWANT記者調查,Kdan,其實是2009年在台南永康起家的本土APP軟體公司「凱鈿」(Kdan),以APP搶快搶多求生,但在免費APP海量出現後險遭滅頂,轉而聚焦PDF工具用程式,並推出訂閱制服務,定期根據用戶反饋進行更新,獲得用戶好評,在2016年起獲得天使投資新台幣4000萬元,2018年完成A輪募資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由美商中經合集團、達盈管理顧問及日本Accord Ventures等共同投資。凱鈿2019年第四季再推具有驗證功能的電子簽章「點點簽DottedSign」,恰好遇上疫情爆發,各國放寬視訊購買保險商品,順勢搭上商機,並引來韓國及台灣創投大咖目光,隔年順利完成B輪募資1600萬美元(約新台幣4.8億元),由Hancom集團與LINE母公司Naver合資的創投基金Dattoz領投,還牽起台韓合作開發文件生成軟體「Kdan Office」。11月中旬的一個下午,43歲的董事長蘇柏州在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的台北辦公室,接受CTWANT訪問,娓娓道來Kdan從名不見經傳到七年內引來三輪募資六億元,年營收突破億元大關的故事。「凱鈿從PDF閱讀器APP起家,其實成立前3年,我們還開發了上百種的APP軟體,像是計算機、鬧鐘、手電筒等小工具,就是一股腦地開發APP,並沒有明確的方向。」蘇柏州坦言,當免費APP當道時,他苦思不易被取代且可久可長的產品,最後回到創業初衷PDF上,「生產力工具才有長尾效應,不會玩一玩就不玩了」。凱鈿日前已正式進軍日本,並在日本舉行首場研討會。(圖/翻攝自dottedsign臉書)蘇柏州決定深耕生產力工具的產品,當時由凱鈿所製作的PDF閱讀器APP「PDF Reader」雖然是免費下載,但已經是AppStore下載排名第一名,下載量破1億次,且用戶評價達4.4顆星(滿分為5顆星),接著又推Creativity 365及Document 365等相關PDF產品,並鎖定企業客戶為主要客群。「為了要讓客戶可以持續使用,就改採訂閱制,畢竟付費下載只有一次,必須要隨著客戶的反饋持續調整,才能拉高續約率。」四年前,蘇柏州團隊從客戶端從每年使用上億份文件發現,傳統文件簽署,從文件列印、傳真或郵寄到簽回後回傳,基本上需要一周或更長時間,而各國力推文件數位化又遇上二個問題,一是簽名蓋章,一是歸檔保存,更棘手的是文件轉數位後,簽名檔可複製到文件上,文件有遭到偽造或竄改的風險,與上法律糾紛將有舉證的困難。蘇柏州回憶,當初決定開發,是希望加速文件處理過程,但文件電子簽章的關鍵是認證,要如何確保簽章是本人,「所以整合中華電信快意簽CA數位憑證,技術加密傳輸及稽核軌跡記錄,把關簽署人身份驗證以及電子簽名的有效性。」而「點點簽DottedSign」在2019年第四季推出,剛好搭上了疫情所帶動的遠距商機。金管會在2021年7月放寬保單銷售,點點簽剛好可為業者解決最後一關簽名的問題,「透過數位憑證、網路IP等紀錄,幾分鐘就完成,確定就是本人簽名,讓文件直接具有法律效力。」蘇柏州指出。目前包括金融業有南山人壽、王道銀行、凱基證券,科技業也有光菱電子(8032)、麗臺科技(2465)、邁特電子,傳產大廠奇美也都採用了點點簽。參與了凱鈿A、B輪募資的創投公司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副總經理孫紹祖告訴CTWANT記者說,「凱鈿在PDF閱讀器市場也相當有名,他們APP下載量超過2億次,而且從B2C市場轉型到B2B也很成功,產品力跟品牌力都算是相當頂尖的。」繼PDF閱讀器、點點簽之後,凱鈿日前也推出文書軟體Kdan Office。(圖/翻攝自凱鈿行動科技臉書)「一般來說,軟體公司要推廣產品,很多都是靠打廣告的方式,傳統上,都是先打廣告,增加觸及率,再想辦法讓客戶付錢下載,但是凱鈿則是靠口碑,而極少透過廣告,加上具有亞洲的在地優勢,可以爭取到歐美公司所碰不到的市場。」孫紹祖分析。「決定投資凱鈿之前其實已經觀察了差不多有2年的時間,一方面是看到他們在PDF領域做的不錯,產品的研發方向是有符合市場趨勢,另外是他們的經營團隊,也很有國際化,這也是凱鈿雖然是台灣公司,但是能夠在海外軟體市場有不錯成績的關鍵。」在B輪募資加入的台杉投資科技基金執行合夥人李一平說。而根據市調機構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研究指出,全球數位簽章市場,預測將從2022年的51億美元到2023年成長到67億8000萬美元,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32.8%。目前,凱鈿主力產品從最基礎的閱讀器PDF Reader、數位內容創作服務Creativity 365、PDF文件解決方案Document365,及電子簽章服務點點簽等,已經相當完整。對於凱鈿的下一步產品布局,蘇柏州透露,AI將是主要方向,不排除會透過其他軟體公司進行併購。
環保署推「廢機車智慧回收」車主免到場 一次看懂3步驟3注意事
以往廢棄機車回收時,車主需要在現場等待回收商,而環保署為推動廢車回收的智慧化和提供更大的便利性,31日宣布最新「廢機車智慧定位、車主免到場收車」服務,將於8月1日正式啟動試辦,也就是民眾無需到場配合回收商收車,即可完成回收,不僅節省時間也帶來革命性的變革。環保署指出,過去廢車回收流程存在痛點,例如車主必須事先與回收商約定時間後前往約定地點完成回收程序,這種互相等待的模式可能造成時間的浪費,且在回收過程中還可能遭遇回收商無法及時聯絡車主或地點不準確等問題;此外,許多車主為辦理回收,必須請假或耽誤其他重要事務。環保署表示,目前透過「廢車回收一站通」平台申辦車籍報廢及繳納汽燃費、牌照稅等自去(2022)年1月正式上線起,截至112年6月累計已有108萬9,833人次使用該平台,節省民眾約436萬小時請假臨櫃辦理時間,同時也降低郵寄費用約達5,450萬元,估計節省民眾辦理註銷車籍、報繳車牌等間接時間成本已超過5億元以上。現在,環保署「廢車回收一站通」再進化,推出「廢機車智慧定位、車主免到場收車」服務,這一項新服務的推出將使廢車回收更加便利快捷,服務申請3步驟為:第一步、輸入車主身分證字號(或營利事業統一編號、居留證號)、選擇車種為「機車」後輸入車牌並點選需申請「廢機車智慧定位收車免到場」。第二步、選擇回收商並進行手機驗證。第三步、定位回收車輛停放地點、上傳車體照片及遠端電子簽名。環保署也呼籲使用「廢機車智慧定位收車免到場」服務停放車輛應注意3不事項:包含不違規停放、不留下鑰匙、不移動車輛。
美科技大廠疫情間急劇擴編 調研:近3個月裁員11萬人「斷臂求生」
2023年,科技行業裁員風暴還在繼續,甚至比2022年來的更加猛烈。國際裁員網站Layoffs fyi顯示,自2023年初以來,全球已有超過11萬名技術部門員工被解僱。而自1月中旬以來,該網站統計的2023年失業科技員工數量翻了兩翻。2023年全球科技企業裁員人數有望超過2022年,今年年初以來,已有403家科技企業裁員,裁員人數高達110721人,相比去年全年1024家科技公司,共裁員154336人。根據美銀全球研究(Bank of America Global Research)的估算,裁員宣布預估平均可讓成長型企業2022年的成本節流營收佔比拉高1.7個百分點。美銀策略師Savita Subramanian發表報告指出,微軟、谷歌、Meta、亞馬遜、Salesforce Inc.這五家科技大廠與2019至2022年期間的營收增幅相比、同一時間的員工人數增幅仍高出20個百分點,亞馬遜、Meta的情況特別嚴重。隨著金融環境持續收緊,美國經濟增長放緩,許多科技公司不得不「斷臂求生」,英特爾在不到一個月內裁員超過2.5萬人,亞馬遜暴裁1.8萬人,微軟、Alphabet均宣佈了萬人級別的大裁員,除此以外,戴爾、IBM、支付公司PayPal、雲通訊公司Twilio、電子簽名解決方案供應商DocuSign、串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等行業巨頭紛紛加入裁員大軍。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上月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表示,裁員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此舉是為我們的未來做準備。Pichai表示,Alphabet在疫情期間擴張以滿足需求,在過去兩年中經歷了急劇增長的時期,為了配合並推動這種增長,我們僱傭員工,然而我們今天面臨的經濟現實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