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零組
」 電子零組件 財政部 製造業2050淨零排放衝擊!電子零組件業明年恐逾萬人失業
台灣宣示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屆時將對我國勞工產生什麼衝擊?勞動部委外研究發現,在產業未因應淨零、轉型的情況下,以電子零組件業減少的就業人數最多,2025年就將有超過1萬勞工失業,到2050年高達4萬人以上失業,燃氣供應業的負面影響到2050年則高達84.1%。為深入了解淨零轉型對我國就業市場的可能影響,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委外執行「推動淨零轉型對勞動市場影響之國際比較研析」。根據該份研究,因電子零組件業、金屬製品業、批發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機械設備業、零售業、基本金屬業等產業使用較多能源、規模也較大,如果實施碳定價等淨零相關政策,將提升製造成本,造成直接衝擊,導致這些產業就業減少最多。在產業未因應、轉型的情況下,以電子零組件業失業人數最多,預估2025年1萬708人失業,逐年攀升到2050年將有4萬4599人失業,其次為金屬製品業,到2050年將有3萬909人失業、批發業則是2萬1445人失業。如果看淨零政策對各行業就業的影響幅度,燃氣供應業遭受的負面影響最高,從2025年的7%逐年攀升至2050年的84.1%,也就是到2050年將有4896人失業,其次為砂石及其他礦業,到2050年受到的負面影響為57.6%、592人失業,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到2050年受到負面影響為46.5%、2402人失業。勞安所勞動市場研究組長林詩騰解釋,傳統產業因應淨零政策,將陸續採用新設備與製程,基層的勞工將受到不少衝擊,例如電子零組件業,以機械設備操作、組裝人員最受影響。
搶攻電子零組件商機 國巨斥逾53億認購力智20.23%私募股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宣布參與電源IC廠力智(6719)私募普通股認購,將斥資53.13億元,以每股253元全數認購普通股2.1萬張。待私募普通股程序完成後,國巨將持有力智新發行普通股後的20.23%股權,成為力智最大單一持股的策略股東,進一步擴大雙方在未來電子零組件高成長市場的市占。力智是少數可同時提供電源管理晶片(PMIC)與半導體功率元件(Power Discrete)產品服務的電源晶片設計領導廠商。主要產品包含電源管理晶片、單晶片電源轉換器(Converter)、電池保護晶片、分離式功率元件與氮化鎵(GaN)電源解決方案等。相關產品並已跨足運算、網通、電池保護管理、工業與消費等五大平台,深耕於高密度電源解決方案及高效能功率元件技術的設計與開發。國巨指出,力智在許多重要的半導體產品中擁有強大的設計能力,期盼此次對力智的策略投資,彼此能共同開發及全球銷售通路的整合,進一步擴大雙方在未來電子零組件高成長市場的份額。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泰銘表示,經此策略合作,除強化集團半導體產業布局、提供如功率模組等差異化產品外,也可藉由強化與全球領導性晶片設計公司的合作關係。相信特別是在其多相位核心電源控制器與高整合功率級產品,與國巨現有產品擁有最佳互補性。力智董事長許先越表示,力智將積極擴大業務及營運範圍,致力成為功率元件產業中的領導廠商,提供更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並指出,這次私募引進國巨成為策略夥伴,將結合國巨在元件品牌及全球銷售通路的優勢,加速擴展過往需要長時間經營的高效能運算、汽車、工業與醫療應用市場,以及北美、歐洲及日韓等高階市場,未來與國巨並肩成為合作夥伴,雙方合作將共同創造更多商機。
連6紅!4月出口不如預期「表現像春天忽冷忽熱」 財政部:百花齊放需再等等
財政部公布4月出口為374.8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次高,微幅年增4.3%,連續6個月正成長,今年前4月出口1478.1億美元,年增10.6%。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形容現在的出口就像春天忽冷忽熱,訂單不穩定易造成「綠肥紅瘦」,真正百花齊放要再等等。在11個主要貨類當中,仍是資通與視聽產品一枝獨秀,其他貨類都呈現下降的情況,回到「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格局。資通與視聽產品受到AI應用商機的延燒、推升伺服器與顯示卡的出貨,4月金額117.4億美元,年增率1.1倍,皆創歷年單月次高的紀錄。一向是台灣出口主力的電子零組件,4月出口金額僅129.5億美元,年減17.7%,表現弱勢,蔡美娜表示,主因終端需求仍處於薄弱狀態,此外全球供應鏈重組,很多業者擴大在台產能,出口轉為內銷,或者生產為資通訊與視聽產品再出口。傳產貨類表現皆不太理想。出口地區方面,五大市場中表現極端,其中對美出口最為突出,4月首度突破百億美元,為101.6億美元,年增率81.6%,出超63.8億美元,締造3項歷年單月新高紀錄。蔡美娜分析,隨人工智慧應用商機熱絡,美國政府積極把先進製程及產能引導回美國本土,帶動對台的拉貨。整體而言,出口仍受到高利率遞延效應、地緣政治動盪加劇與大陸經濟疲軟、美中科技對抗等因素干擾,不過朝正向發展並未改變。蔡美娜表示,今年上半年只要5、6月出口金額能超過296億美元,就可望超越2021年的2069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次高紀錄,估計年增率約1成。相較資通與視聽產品強強滾,傳產貨類表現弱勢。蔡美娜形容,目前出口的狀況,像春天天氣忽冷忽熱,一下花開很多,下了一陣雨後又導致「綠肥紅瘦」,傳產訂單不穩定,現在以補庫存的短單居多,真正要長期、訂單堅實復甦,恐怕要再等等。
逆襲大聯大2/他與女友租公寓創業 4年前險遭收購如今拚上IC通路股王
在IC通路產業的生態裡,併購是生存壯大的主旋律。月前,以1200億新台幣,約當12倍股本併購加拿大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的台廠文曄(3036),成軍30年來經歷8次併購,才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壯大為全球第四大,四年前,還險些被台灣同業大聯大「併購」,成功突圍的59歲創辦人鄭文宗,如今越戰越勇,月前完成第9次併購,一舉打入世界前三強。「IC通路的產業規模其實佔整體半導體產業來說,大約10%左右,其實並不大,因為多數的IC產品,主要還是由原廠直接銷售給系統廠(如ODM、EMS)或是品牌廠(如蘋果),這樣大約佔了超過60%,透過通路商銷售的產品比重約35%左右。在市場成長空間有限下,併購就成了通路商擴大供應商及客戶的重要方式。」光電協進會特約顧問柴煥欣告訴CTWANT記者說。自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的鄭文宗,雖有工程師背景,但對工廠生產興趣遠不如銷售工作,他先到仁寶、英群擔任工程師,後轉到光寶集團旗下的旭寶,負責半導體零件銷售,越做越有興趣,1993年29歲的鄭文宗決定創業,與當時的女友許文紅(鄭文宗妻子,文曄資深副總)在新北市租了一間小公寓,成立「文曄」,從電子零組件銷售做起。回顧文曄成軍三十年,從兩人小公司翻身為世界前三強,法人分析,可分為3個階段,首先是上市櫃,2000年就上櫃,2002年轉上市,當時文曄的股本才3.6億元,但是每股稅後純益(EPS)超過4元,透過募資,來獲得營運資金。上櫃隔年,鄭文宗展開第二步擴張布局,由於中國是台廠主要生產基地,因此進入上海設點,卡位崛起的中國市場。第三階段則是併購。據文曄年報資料,從2008年開始,加上這次併購Future,文曄共計有9次併購,包括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5年都有併購案,接連併購所羅門半導體部門、通訊領域的茂宣、車電相關領域的韓國NSU、以及網路通訊領域的志遠,5年後,收購應用設計解決方案供應商宣昶,2022年收購新加坡商世健科技,今年則是併購Future。大聯大無預警宣布將公開收購文曄30%股權,讓文曄董事長鄭文宗親自寫報告指出合併將造成四輸局面。(圖/報系資照料)法人分析,文曄持續透過併購,增加通訊及資料中心、伺服器的新趨勢市場所需。接連的併購,也反應在文曄營收上,從2007年不到400億元,2014年衝過1000億元,四年後翻倍2000億元,直上2734億元,2019年再飆到3350億元,2021、2022年受惠疫情缺料,連續創新高達4470億元及5710億元。今年前三季,文曄營收已達5700億元,其中逾60%來自中國。與此同時,身為台灣IC通路龍頭的大聯大,也從2005年啟動併購,比較受市場關注的有2008年換股併購凱悌、2009年換股併購詮鼎,及2010年換股併購友尚,而最知名一役,就是2019年11月大聯大無預警宣布,將以溢價逾26%的價格公開收購台灣第二大半導體通路商文曄流通在外30%股權。這場突如其來的訊息,讓人在大陸的鄭文宗如臨大敵,立刻飛回台灣迎戰。當時,大聯大宣稱收購案是「財務投資」,鄭文宗親自寫分析報告,昭告天下,強調若大聯大成功入股,將讓市場成為寡占,客戶或供應商都不樂見,一定會轉單,這樣兩家公司的股東及員工也會受害。後來2020年2月,在鄭文宗的「好鄰居」華碩副董事長徐世昌居中牽線下,由祥碩以換股方式取得文曄22.39%股權,化解文曄被併吞危機。目前兩家持股分別為大聯大19.96%,及祥碩19.27%,而併購危機解除後,這四年來,文曄也交出漂亮成績單,營收成長70%,獲利更是翻倍,連股價也從大聯大相當,直接衝過百元大關,海放大聯大。儘管鄭文宗四年前化險為夷,「文曄對於大聯大的併購依然有一定程度的芥蒂,這次併購Future,不排除也有互別苗頭的意味。」法人分析。文曄在度過大聯大併購危機後,營運呈現大幅成長。(表/記者整理)
台Q2製造業投資年減16.1% 電子零組件年減近30%居首
經濟部統計處今(11日)公布「第二季製造業投資及營運概況調查報告」指出,受到全球終端需求減弱影響,廠商持續庫存去化,國內製造業固定資產增購(不含土地)年減16.1%至僅4509億元;包含海外生產的製造業營收,也年減15.7%至7.3兆元。製造業投資及營業收入變動方面,國內固定資產(配合國民所得統計定義不含土地)增購為4509億元,季減3.6%,年減16.1%;累計前兩季製造業國內固定資產增購9185億元,年減10%。對此,經濟部解釋,電子零組件業者因投資擴產轉趨保守,加上去年同期部分業者設備到位,基期較高以致年減幅擴大等影響,但國營事業重大建設投資挹注,抵銷部分減幅。製造業營收方面,含海外生產之收入為7.35兆元,季減1.1%,年減15.7%。經濟部表示,終端消費需求低迷加上產業鏈庫存去化,導致生產營運動能疲弱。固定資產增購方面,按資產型態分,仍以機械及雜項設備增購占79.3%最多,但年減18.7%;其次為房屋及營建工程占19.9%,年減4.3%。其中,電子零組件業仍為國內製造業投資的主要動力,固定資產增購2745億元,年減28.8%,但仍占製造業超過60%,居各產業之冠,主因半導體業者投資力道放緩,加上去年同期基期較高所致。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表示,隨著綠能建設建置、台商回流投資陸續落實,均有望支撐製造業投資動能,但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產業庫存調整時間拉長,恐怕會導致企業在資本上的支出趨於保守。
8月出口連12黑 電子零組件恐虛到年底
全球經濟復甦遲緩、手機等消費產品黯淡,使電子零組件需求疲弱。財政部昨日公布海關進出口統計,8月出口金額373.6億美元,年減7.3%,連續12個月負成長,累計前8月出口金額2781.1億美元,年減15.7%。財政部認為,電子零組件市況不佳,恐怕會「黑」到年底,創連續14黑,追平2015到2016年間最長負成長紀錄。今年前8月各月出口表現。(圖/吳靜君製表)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分析,雖然AI議題持續發酵、進入傳統外銷旺季,8月脫離雙位數負成長,不過整體而言,台灣最大外銷貨品、最大出口市場都是貧瘠的,外貿還處於盤整狀態。8月出口仍「黑」,受到大幅升息影響,終端需求放緩仍未見到好轉;其次民間消費偏向觀光旅遊與休閒娛樂,取代有形商品購買;中國大陸的復甦力道不如預期;以及供應鏈還有庫存壓力,客戶下單相對謹慎。貨類方面,8月只有1貨類成長,即受惠於新品以及AI商機活水的資通與通訊產品,伺服器、顯示卡底氣十足,出口規模75.8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次高,年增43.1%;前8個月年增9.9%,是唯一貨類逆勢上升。電子零件組受到智慧型手機消費相當黯淡,衝擊國內半導體產業,加上陸港拉貨不足,將形成連續14個月下滑,恐「黑」到年底,將追平2015年到2016年間最長「負成長」紀錄。蔡美娜表示,客戶端庫存仍有壓力,調整庫存期間將延後到明年第1季、第2季。市場認為,今年手機下半年表現黯淡,晶片需求降低,導致半導體無法大幅回升,縱使第3季有急單,卻無法延續到第4季,電子零組件還未轉好之前,出口無法強力復甦。至於AI商機挹注,僅是一小部分,無法撼動大局,加上半導體還有產能不足等問題,很難扭轉整體趨勢。中國大陸與香港市場影響8月出口衰退達到7成,確實是台灣出口表現的最大因素,蔡美娜表示,大陸官方近期提出經濟方案,有時間落差,還是要等1、2季之後才能觀察出效果。主計總處近期調降下半年的出口展望,從原本的年增2.9%,調降為年減0.5%,第3季減幅大約是個位數,年減為5.5%,但是從7、8月已經實現的數據,9月必須年成長2.1%,才能達成主計總處預期。惟財政部預估,9月的出口值介於368億美元到383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為年減2%到年增2%間。
台灣上巿櫃公司加大力度西進!獲利匯回逾千億破歷史紀錄
上市(櫃)公司近十年大陸投資原始投資金額統計中國大陸自去(2022)年起疫情走緩,台灣上巿櫃公司加大力度西進!金管會昨日公布去(2022)年上市櫃公司對大陸投資新增1744億元,是2019年來新高,合計1210家上市櫃公司去年獲利匯回台灣金額1144億元,首度破千億,更是歷史新高紀錄。川普總統任內美中掀起貿易大戰,美國在2018年對大陸部分產品祭出高關稅,台商對大陸投資暫停觀望、思考分散生產基地,蔡政府並順勢推出「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台商對大陸投資金額由2018年的1839億元,縮水至2019年的117億元,至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當年對大陸投資僅8億元。但自去年起,大陸疫情走緩,上市櫃公司投資大陸逐漸恢復動能,呈現「報復式成長」。根據金管會資料顯示,至去年底,686家上市公司、524家上櫃公司對大陸投資較前年底,新增1744億元,累計達2兆7032億元。金管會分析指出,上市櫃公司因營運策略考量,以併購方式取得大陸子公司,或因應子公司業務拓展、建廠資金需求所致。金管會表示,上市公司獲利表現最亮眼產業,主要在科技業,由「其他電子業」獲利1902億元拔得頭籌,「電子零組件業」、「半導體」分別以726億元、709億元排名第二、三名。上櫃公司獲利前三名也清一色為科技業,依序為「電子零組業」、「半導體業」、「電機機械業」。值得注意的是,上市櫃公司去年投資收益匯回台灣1144億元,刷新歷史紀錄。截至去年底止,上市上櫃公司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7040億元,占累計投資金額的26.04%。金管會表示,上市櫃公司將資金匯回,主要是配合集團配發股利股息、盈餘分配等考量,匯回金額較大者則是電子零組件業。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受訪表示,兩岸關係特殊,台商投資大陸相較於歐美外商,要多一份謹慎,資金透過免稅天堂、維京群島等轉個彎進入大陸,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實際投資金額應比官方統計還要多,現在看到的投資收益匯回1144億元,只是浮上檯面的數字而已。
ADI、Xilinx產品出貨穩 安馳前11月合併營收59億
電子零組件代理商安馳(3528)公布11月合併營收5.1億元,月增0.9%、年增2.7%;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59.4億元,年增1.1%。主要受惠ADI及Xilinx(賽靈思)產品線出貨量維持穩健成長。安馳表示,受惠遠端智慧監控、多工視訊會議等產品需求增加,11月主要兩大代理產品線ADI與Xilinx維持穩定成長,並帶動Qorvo代理產品線在無線通訊、5G及Wi-Fi 6/6E相關應用的產品銷售業績上漲;在產品組合持續優化下,安馳11月營收維持在5億以上的高檔水準。該公司聚焦於工控自動化領域發展20幾年,所代理產品均具有少量多樣、壽命長、穩定度高、客製化高,及可替代性低的特性,在全球遠距經濟及智慧工廠快速發展的趨勢推動下,其自動化測試設備、工業電腦及國防航太等相關應用產品訂單與出貨量穩健成長,預估今年整體營運表現將優於去年全年。安馳進一步表示,將持續致力於工控、通訊、國防航太等產品的升級,強化「雲端運算+5G傳輸+AIoT」的科技應用技術,提升高整合度智慧製造方案的比重,並持續開發利基型的高階應用方案,拓展金融科技、精準醫療及儲能環保等利基型應用領域產品,維持公司中長期營運成長動能。
台股本周跌3.96% 市值縮水1.86兆元 汽車、生技、電子零組件人氣最夯
本週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跌幅約為3.96%,上市股票總市值達45.84兆元。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111年9月2日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收盤為14,673.04點,較上週(111年8月26日)的15,278.44點下跌605.40點,跌幅約為3.96%。台灣50指數收盤為11,180.59點,較上週的11,745.86點下跌565.27點,跌幅約為4.81%:寶島股價指數收盤為16,854.65點,較上週的17,498.43點下跌643.78點,跌幅約為3.68%。產業別指數方面,漲幅以生技醫療類指數上漲3.94%為最大,跌幅以航運類指數下跌11.26%為最大,未含金融類指數下跌540.53點,跌幅約為4.12%,未含電子類指數下跌658.52點,跌幅約為3.67%,未含金融電子類指數下跌602.92點,跌幅約為4.04%。本週集中交易市場總成交金額為1兆855.11億元,全體上市股票成交金額為1兆93.17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1.99%。各產業上市股票交易情形如下:成交金額前三名為:第一名,半導體類3,158.99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31.30%;第二名,電子零組件類1,079.12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10.69%;第三名,航運類923.38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9.15%。成交量週轉率前三名產業為:第一名,汽車類8.38%;第二名,生技醫療類8.04%;第三名,電子零組件類5.35%。累計今年年初開盤迄今共163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金額為42兆5,792.38億元,市場日平均成交金額為2,612.22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79.82%,股票日平均成交量週轉率為0.49%。2022年9月2日全體上市公司市場總值為新台幣45兆8,442.70億元,較上週(2022年8月26日)市值47兆7,111.94億元減少1兆8,669.24億元,減幅約為3.91﹪。
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本周登場 雙主題共6公司線上進行
「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將於4月7日、8日接續推出「櫃買特色」及「電子零組件」等雙主題發表會,包括西柏(3541)、三聯(5493)、久正(6167)、晶片電感廠千如(3236)、電感廠商台慶科(3357)以及陶瓷粉末及利基型元件廠商信昌電(6173)共6家公司參加櫃買中心表示,上櫃公司產業類別多元,產業聚落完整,本周四(7日)邀請到在各自相關領域表現優異的企業,分別是專業影音設備設計研發廠商西柏、感測與監控專業系統整合廠三聯,以及液晶顯示器及模組製造廠久正等3家公司經營團隊,以線上直播的方式(不開放現場參加),說明公司財務業務最新發展情形及產業概況。櫃買中心指出,櫃買市場最大族群為電子產業,所以本周五(8日)則是特別安排「電子零組件」相關廠商,後續還將會有「半導體」、「半導體應用」及「富櫃200」等不同主題,由相關上櫃公司經營團隊說明營運績效及對未來產業前景看法,是投資人進一步瞭解企業營運發展契機及研究產業的最佳平台。櫃買中心提醒投資人,各場次業績發表會簡報資料可於會議前一營業日至活動網頁下載,亦可於活動網頁提問欄位輸入想詢問公司的財務業務問題。另,各場次皆有錄製影音檔,活動後將置於櫃買中心網站提供投資人點閱觀看,歡迎至櫃買中心網站(網址:https://www.tpex.org.tw;「首頁/最新訊息/櫃買影音」)查詢。
11月製造業燈號連2綠 電子零組件、機械設備表現穩健
台經院公布1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信號值由今年10月修正後的15.14分,增加0.14分至11月的15.28分,燈號連續2個月維持在持平的綠燈,同時也是台經院今年以來第3個代表持平的綠燈,從信號分數來看,本月分數不僅高於10月及2月,也比過去幾年好,顯示目前製造業景氣表現仍屬穩健。台經院表示,雖Delta變種病毒肆虐全球,Omicron已在歐美地區快速擴散,讓多國重啟防疫管制,影響經濟的復甦,然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持續擴展,使得進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等經濟數據呈雙位數成長,推升原物料投入面指標表現,加上11月國內股市雖有美國聯準會因高通膨可能加速緊縮貨幣政策等不利因素,然在電子業獲利展望轉佳,外資看好台股而加大買氣下,呈現量價齊漲,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因此,整體製造業景氣燈號連續2個月維持在持平的綠燈。就細部產業來看,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受惠於5G、車用等相關晶片需求持續,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等年增率呈雙位數成長,惟部分客戶進行庫存調整及比較基期逐季墊高下,影響售價面、原物料投入面表現,致11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維持10月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在機械設備業方面,受惠於國內外廠商設備投資意願提升,電子、自動化等設備持續增產,生產指數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出口及外銷訂單也呈雙位數成長,惟原物料價格續維持高檔,影響成本面表現,致11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維持9月代表持平的綠燈。整體來看,11月份仍受惠年終消費端需求增加、帶動出口、生產及外銷訂單等指標續強,惟缺櫃、塞港等供應鏈瓶頸尚待解套、原物料價格續維持高檔,推升物價上漲壓力,加上去年比較基期逐季墊高,約有6成左右的製造業廠商持平看待未來半年景氣表現,雖然接踵而來的新變種病毒Omicron致死率不高,但其快速傳播速度,已造成多國重啟管制措施,恐進一步影響全球需求。展望未來,台經院認為,近期美國聯準會宣布加速縮減購債,及預期2022年將升息3碼等效應,是否帶動其他國家跟進,引發部分高外債的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危機,進而干擾2022年全球景氣?尤其是中國,原本房地產市場問題已造成其經濟發展上的隱憂,而現在因變種病毒疫情蔓延,西安已重啟封閉式管理措施,由於西安是記憶體、汽車、高端設備、新材料、新能源的生產重鎮,若疫情無法有效控制,是否像武漢封城,引發新一波供應鏈危機?皆是未來觀察重點。
電子零組件需求創新高帶動 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創歷史次高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7.57,為歷年單月次高(僅次於2021年3月的138.46),年增率20.20%,「連17紅」。統計處表示,6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之主要貢獻。主因於全球經濟穩健復甦,終端需求擴增,加上新興科技應用、遠距商機持續推展,致各主要中行業年增率多呈二位數成長。展望7月可持續走旺,有望「連18紅」,估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8.4至19.5%間。綜計第2季製造業生產指數131.08,創歷年單季新高,年增17.61%,延續108年第3季以來之正成長走勢,且增幅創下99年第4季以來新高。累計1至6月較上年同期增加15.66%。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圖/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至於各產業表現部分,資訊電子產業方面,6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3.61%,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24.56%,主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相關晶片需求強勁,帶動晶圓代工、記憶體等產能滿載;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亦因宅經濟、遠距商機需求持續,年增23.16%。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7.57%,主因固態硬碟、其他光學元件、汽車電子控制器、全球定位系統等生產增加,惟筆電受缺料影響而減產,抵銷部分增幅。傳統產業中,隨全球景氣穩步成長,帶動上游塑化、金屬等原物料需求回溫,加上產業自動化升級商機挹注,致化學原材料業、機械設備業及基本金屬業分別年增15.01%、30.67%及18.66%;汽車及其零件業因歐美海外售後維修市場需求升溫,以及物流業對大型貨車需求遽增,年增35.77%。展望未來,近期變種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蔓延,部分國家反覆解封又封城,加以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持續,恐擾亂相關供應鏈及產銷步調,進而影響我國製造業生產表現,惟隨全球疫苗施打率提升,以及主要經濟體擴大提振經濟計畫,皆有助全球經貿穩定成長,加上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將陸續推出,相關資訊電子產業鏈進入生產旺季,均可望維繫製造業生產動能。依據統計處調查,製造業者認為2021年7月生產量將較6月增加之廠商家數占11.7%,持平者占74.4%,減少者占14.0%,以家數計算之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48.9,按產值計算之動向指數為51.0,預期7月生產指數將較6月增加。
9月出口超旺 飆破300億美元
出口超旺!受惠蘋果iPhone 12訂單、5G應用商機及華為禁令提前拉貨,剔除春節因素,9月出口年增率9.4%,為2018年7月來最高,優於預期,出口值也爆發性成長,再次飆破300億美元,至307.1億美元,創史上單月次高,僅次今年8月的311.7億美元。財政部7日公布9月進出口統計,今年第三季出口值900.8億美元、創下歷年單季新高,比起主計總處預估值多出60億美元,而今年第三季出口年增率6%,創2018年第三季以來新高水準,同樣優於主計總處預估的年減1.1%。美宣布9月15日實施華為管制禁令、要求供應鏈不能提供華為晶片與原料,華為趕在期限前大舉下單囤貨,除挹注我國8月出口20億美元,也挹注9月訂單10億美元以上,台灣廠商因此受惠。此外,電子產品傳統旺季來臨反映在9月出口。財政部指出,國際手機大廠提前備貨,台灣蘋概股供應鏈受惠,加上部分國家疫情加劇擴大,遠端視訊會議及5G通訊需求持續提高,帶動台灣筆電、路由器、伺服器等產品銷量。從貨品來看,9月電子零組件出口值達130.7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26.1%,連續十個月雙位數成長,對整體出口增幅貢獻至少有7個百分點,表現最亮眼。資通訊與視聽產品出口值44.2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22.5%,同樣繳出好成績。展望10月出口表現,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10月出口成長率應在年減2%~年增1%之間,主因受二利多、一利空牽動。利多包括蘋果手機延後至10月底上市、帶動我電子零組件出口,還有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受美方管制的轉單效應;利空則是今年中秋、國慶連假在10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月減少三天,將影響出口表現。蔡美娜說,一般預測機構認為,中芯國際受禁令管制將帶給台廠轉單效益,但她認為,台灣半導體業目前多半產能滿載,效益不會像華為提前拉貨那麼高,如果國際市場對半導體產品需求量大幅提升、但供給量不變情況下,半導體產品價格可能水漲船高,有助出口值成長。
7月出口282億美元年增0.4% 電子零組件表現強
財政部發表109年7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顯示7月出口282億美元,較上月增3.9%,較上年同月增0.4%(按新台幣計算減4.5%);累計1至7月出口1862.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0.5%(按新台幣計算減2.8%)。進口方面,7月進口228.3億美元,較上月增2.4%,較上年同月減6.8%(按新台幣計算減11.3%);累計1至7月進口1594.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1.3%(按新台幣計算減4.6%)以出口主要類品分類來看,109年1-7月中,以電子零組件年增率19.4%最高,達716.69億美元,占總出口38.5%,其次是資通與視聽產品,達260億美元,占總出口14.0,年增率11.6,至於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塑膠、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礦產品、光學器材、運輸工具、電機產品、紡織品年增率皆呈現衰退。若以我國對主要國家/地區出口金額及年增率來看,109年1-7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美國、日本出口呈現成長,但對東協年增-5.4%、歐洲年增-10.5%,則呈現衰退。在109年1-7月的進口年增率成長中,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年增21.5%最多,精密儀器17.5%其次,再來則是電子零組件15%、電機產品12.6%,其他像機械及塑膠、橡膠及其製品則呈微幅成長。進口年增率衰退的是化學品、礦產品、運輸工具及基本金屬及其製品。
製造業研發投入創5年新高 台積電、聯發科、緯創包辦前3名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去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研發支出達4,608億元,年增7.9%,金額與增幅雙雙創下近5年新高紀錄。受美中貿易戰干擾、全球景氣趨緩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影響,經濟部統計108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個體營收淨額為16.5兆元,年減2.8%,企業積極提升研發能量,去年研發支出明顯增加,達到4,608億元,年增7.9%,金額與增幅均為近5年新高。其中電子零組件業研發支出2,663億元,較上年成長8.7%,占整體製造業57.8%居首,其次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1,238億元,年增6.3%,占26.9%,兩者合計占84.7%。個體財報研發支出前3大公司依序為第1名的台積電,投入905億元,金額續創歷年新高,年增6.5%,占整體製造業研發支出近2成;聯發科投入369億元居次,較上年增加105億元,年增39.5%,對製造業研發支出成長貢獻最大;緯創投入123億元居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