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大樓
」CEO老學長挺大同1/超硬背景「校友治校」 盧明光帶頭募5億拚「公立收費」
全國62間大專院校焦慮等著「111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8月公布缺額之際,大同大學已有了新計畫。CTWANT記者獨家取得訊息,8月3日卡努颱風假這天,大同大學董事會及老校友開起第一場募款專案會議,訂出短期募款3億元、5年募款5億元,還要透過活化資產收租,讓大同大學新學期開始,學費比照公立,開啟台灣「校友治校」新篇章。在少子化、私校入學缺額日益嚴重下,行政院6月底拍板,明年2月起全面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5萬元,7月初大同大學董事會通過,今年8月起補助每生1.5萬元。依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公佈,111學年度私立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平均4萬9615元,公立大學2萬5503元,整學年私校學雜費約10萬元,公立約5萬元。「加上教育部的補助,大同大學學費就等於公立學校收費。」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說。大同大學全校學生約3300人,預估每年補助經費需5000萬元,錢就從校友捐獻而來。「請家長放心,大學長們會照顧學弟妹!」大同大學校友中美晶(5483)創辦人盧明光發出豪語,除了3億元捐助會先到位外,還計畫5年內完成募款5億元,更長遠的目標是增加4年學費全免名額。林挺生任內,大同大學公立學校的收費,讓很多家境清寒的學生能完成學業;如今校友們希望再恢復過往傳統。(圖/翻攝自大同大學FB)聽到這個消息,大同大學學生及家長都相當開心,有同學說,「可以少打1份工了!」有人以為申請條件困難重重,但卻是「人人有獎」,大讚「減輕不少負擔」。知情人士告訴CTWANT記者,颱風假這天,盧明光等大同大學老校友及董事會約10人召開募款專案第一次會議。會後,大同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萬寶集團總裁朱成志在line的校友群組公告,「這學期將展開公益興學教育基金募款活動,…2026年將蓋好西北最靠近捷運的新教學大樓…目前已經準備好蓋大樓的專款現金了。」除了向老學長募到第一桶金,再透過資產活化後收租提供源源不絕收入,形成正向循環。朱成志向CTWANT記者透露,很多老學長準備進入退休,為母校未雨綢繆,決定讓原本預定在2026年公立學校收費的計畫,提前達標,接下來將和學長盧明光倆人親自拜訪其他大同畢業的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校友們,請大家為母校踴躍捐款,「希望未來5年後能不靠政府補助及校友捐助,也能維持獨立運作!」這場國內首見的「校友治校」,起於2020年10月大同公司(2371)變天,2022年1月大同大學完成第19屆董事會改組,從原本多數由大同公司主管組成的董事會,換成以畢業校友及教授的全新組合,15位董事中有9位是校友,包括盧明光,與前夏普會長戴正吳,及啟碁科技(6285)董事長謝宏波,大同林家,只留下大房長媳、前大同公司董事長林郭文艶一席擔任董事職務。林挺生曾幫每位工科學生上國富論,讓大同培育工業人才,同時也出了不少科技界的CEO,圖為盧明光於1991年接受林挺生頒發校友楷模獎。(圖/大同大學提供)根據《我們都是大同寶寶》一書中記載,家中排行老大的盧明光,下面有4個弟、妹,從小就感受沉重的經濟壓力,進入大同就讀後立刻申請工讀,曾經負責一整棟電機大樓的清潔,甚至包括所有的廁所及馬桶,他靠著工讀和獎學金完成學業。據了解,戴正吳小時家裡也非常窮,還要在學校餐廳打工,不然生活費不夠,也是靠著大同林家對於學費上的補助挺過大學生活。「我們在念書時就是這樣,學校經費不足時就是靠林家捐款,但現在時空環境變了,大同易主,過去18年來也無股息分配;但以前受惠學校照顧的老校友們,現在各個是業界精英,我們可以為學校做點事。」朱成志說,這次董事會、校友會希望藉募款凝聚校友共識,喚起讀大同的榮譽感。朱成志說,現在的董事會校友比重高,想法觀念也較相近,除了想比照公立大學收費,「未來學生人數不求多,就如同我們以前唸書時,集中火力在電機、機械、化工、工業設計、事業經營5個系所,培養產業的將帥。」大同大學校訓「工業報國」,並強調實作的重要,目前有50家育成廠商進駐校園,學校工廠的機器設備開放給學生及廠商使用,業者也會帶進最新的設備和新知讓產學接軌。(圖/翻攝自大同大學FB)一位年輕校友也觀察到,其他大學是想方設法開設新班、新課程吸引學生就讀,大同大學則是反其道而行,有計畫性的縮減班系。根據大同大學官網顯示,108年化學工程學系與生物工程學系整併成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學系,110年機械工程學系與材料工程學系整併成機械與材料工程學系;111學年度起,電機資訊學院則併入工程學院。已從15個系所,縮到10個系所。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向CTWANT記者證實,確有此事。他解釋,過去30年來高教採擴充政策,機械系衍生材料系,電機系衍生資訊工程系,化工系衍生生物工程系,工業設計系衍生媒體設計系…;如今風潮轉向科技跨域整合,美國各名校電機及資訊重新合一放入EECS或ECE,「學校有計畫回到民國70年代以前,機、電、經、化、設5個為首的專業範疇,並以加州理工為標竿,將學生人數也縮減至1200~2400人,集中資源,以迷你精緻辦學邁進。」由於計畫性系所收斂,學生數減少,也讓何明果更有信心喊出,「未來每位學生都享有50萬的教育資源,是公立學校的2倍」。至於何時能達成這個終極目標,他回應,目前正努力經營學校資源、活化資產,目標每年能穩定產生6億元營運收入,這要看後續執行的進度,「但我認為,10年內一定能達成!」
CEO老學長挺大同3/備15億銀彈蓋新大樓 7公頃綠地資產活化拚年收6億治校
2020年大同公司(2371)易主,坊間不時就有大同大學遷校傳聞,就在8月17日,大同大學西北角,位於民族西路上的「挺生大樓」都審過關,預計斥資15億元興建,2026年完工,遷校賣地傳言不攻自破。大同大學積極活化資產,「2031年要達成每年自產6億元校務經費」,有著大同公司廠長歷練的校長何明果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信心滿滿立下目標。就在通過都審的當天下午,何明果和副校長吳志富帶著CTWANT記者巡校園,從學校大門一路穿越白宮,眼前滿是綠意,「前面室內體育場,以及籃球場、網球場這塊,未來都將是新大樓的基地。」何明果說。未來「挺生大樓」基地就位在臨淡水線和民族西路的轉角,規劃地上8層、地下2層建築,樓地板面積約7500坪,將規劃智慧型多功能教室、國際會議廳、羽球及籃球場,另外臨民族西路將有咖啡廳、書店等街邊店,高樓層則有育成廠商進駐,預計2026年完工。吳志富透露,民國80多年,前校長林挺生就有興建計畫,設計圖也都畫好了,但當時認為學生人數不多,用不到這麼多空間,所以計畫被擱置,「現在我們重新修改設計圖,建築風格時尚,也符合現在的法規,我們很多建築都是『尚志』為名,是紀念林挺生的爸爸,這棟樓會叫『挺生大樓』,紀念林挺生。」不過翻開大同大學地圖,東北角也有一棟「挺生大樓」,何明果解釋,是因為林挺生百歲冥誕,當時學校沒有錢來蓋房子,所以先把原本的電機大樓改名挺生大樓來紀念他,等到新大樓落成,名字會再改回電機大樓。大同大學最醒目的便是外觀如羅馬萬神殿的「尚志教育研究館」,又有「白宮」美名,吸引不少拍攝婚紗、COSPLAY取景。「台北市中山北路如同日本東京的表參道,未來新大樓完成後,就會和白宮一樣,成為最亮眼的地標!」大同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朱成志滿心期待地說,大同大學位於市中心黃金地段,如有效經營,可創造學校永續辦學的財源。大同大學及高中部占地7公頃,有不少綠蔭,如城市之肺,何明果說,中山區有一半的保護樹木,都在大同大學裡,新大樓的規劃開發,都要避開這些保護樹木。(圖/方萬民攝)不過他也強調,目前學校與大同公司雖然座落於同一個街廓,但各自土地產權清楚,兩者是完全獨立的個體,即便未來要做整合性開發,也不會賣任何一塊地,學校也不會變小,「以往每年各種遷校傳言,都是穿鑿附會的謠言,大同大學不搬家的立場是不可能變的!」實際走往大同大學最深處,即可見大同公司的廠區卸貨碼頭。據了解,全區共10公頃,大同公司3公頃、大同大學6公頃、高中部占1公頃。雖然沒有圍牆、圍欄的劃分,但關係人都清楚,「線都在彼此心裡!」何明果說,「其實社會大眾,甚至很多校友都搞不清楚學校跟公司的關係,兩者有共同的創辦人,創辦人捐了很多大同公司的股票給大同大學及大同高中,使得大同大學和高中成為公司的股東,但我們專注辦教育,不參與公司經營,公司經營的好,我們就會獲利。」目前大同大學和高中占大同公司約4%股權。大同大學積極做資產活化,有目的性的找收入來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創新育成中心,據了解,目前進駐大同大學的廠商已達50家,依照專業性分散在各個教學大樓中,每年可為學校帶來6000萬元的收益。大同大學強調學生實作能力,綜合大樓1樓是設計學院的學習工廠,24小時開放讓學生使用,一名學生正在做滑板;2樓則有廠商進駐,並展示以3D列印製作的各種商品。(圖/方萬民攝)何明果與吳志富帶著記者來到綜合大樓,「這裡是設計學院和機械、機材系的實習工廠,這裡集結了跟智慧製造相關產業進駐。」走進1樓,有金工區、噴漆房、木工房、燒窯區、攝影棚、雷雕室、玻璃纖維加工室,一名學生就拿著看似滑板的原型體,正在金工區打磨著。「這裡像是共享工廠,學生只要登記就能使用裡面的機器設備,進駐的育成廠商也能免費使用機台,同學有機器不會操作沒關係,隨時都有學長姊可以問。」緊接著上到2樓,吳志富介紹,「這層樓共匯聚9家3D列印的生產和設計公司,形成一種3D列印的聚落,除了可印塑料,還有可印金屬的3D列印設備。」整棟綜合大樓可說是臥虎長龍,有台灣最大的3D列印公司極印公司、全球最大的學步車製造廠貫新企業的設計團隊,台灣虛擬網紅產業的先趨羊咩咩整合行銷,曾承接台北市政府跨年活動影像媒體,大家在裡面互相激盪。這樣的產業聚落散落在大同的各個教學大樓中,例如另外一棟尚志大樓,則是吸引不少電商上下游進駐。綜合大樓2樓像是商辦或共享辦公室,大小不同的空間中,孕育著一家家新創公司,一旁還有多個會議室,目前進駐大同大學的育成廠商已多達50家。(圖/方萬民攝)何明果解釋,「我們學生少,可用空間非常多,學校大樓樓地板面積共3.8萬坪,以我們未來的學生數,1.6萬坪就遠遠超過需求,其他空間用來進行產學合作研究、育成中心,提供新創廠商進駐,不僅可做為同學的實習工廠,還能增加學校育成輔導的收入,把學校、研究中心、育成中心整合在一起,創造一個學習的生態池,真正落實業界接軌。」吳志富也在一旁說,「廠商進駐也會帶進市場最新的專業設備,有機會讓同學觀摩學習及操作;學校也聘用廠商擔任業師為同學上課,他們能當我們的業師很開心,因為可以在學校就挑選人才。」「我們對資產活化的收入目標是2026年後要實現3億,2031年要實現到每年6億元。」何明果曾任大同公司廠長、系統事業群及能源事業部副總,他帶著業界資歷要讓大同大學不靠補助也能收支平衡,他信心滿滿的說,「創辦人林尚志、林挺生還是留給我們很大資產,未來如何透過校園經營讓它每年產生6億營運經費,是我校長的責任,我是很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