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管理IC
」 聯發科 晶圓代工 天璣 台積電 力積電天璣助力!聯發科Q3毛利率48.8%超預期 上半年現金股利29元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在30日舉行法說會,聯發科表示,第三季表現穩健,營收達到高標。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預期來自天璣9400的強勁營收,可抵銷主流和入門級產品較低的季節性需求,因此第四季手機營收可望較第三季成長。法說會公布聯發科第三季合併營收為1318.13億元,年增19.7%,毛利率為48.8%,本期淨利為255.9億元,年增37.8%,每股盈餘為15.94元。董事會通過今年上半年現金股利每股29元,股息配發率80%,共投入464億元。總計聯發科前三季營收3925.43億元,年增29.18%,毛利率50.03%,年增2.9個百分點,營益率 20.63%,年增5.14個百分點,稅後純益825.97億元,年增60.96%,淨利率21.04%,年增4.15個百分點,每股稅後純益51.98元。但30日股價不敵大盤走弱,收在1290元、跌0.77%。蔡力行表示,手機業務在第三季佔總營收54%,較去年同期成長33%,來自新興市場的4G SoC需求穩健成長,而5G SoC需求與前季約持平。天璣9400已有vivo、OPPO和Redmi的採用,會有更多機型導入。日前vivo宣佈其X200系列的銷售額已達到前一代同期的200%,打破其新手機的銷售額紀錄,聯發科也提高對今年旗艦產品的營收預期,從50%、提升到超過70%的年成長。 智慧裝置平台方面,第三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8%,佔公司營收40%。蔡力行表示,無線及有線連結產品與運算裝置產品成長皆超過公司平均。受惠於業界朝WiFi 7及10GPON迭代轉型的趨勢,無線及有線連結產品在寬頻網路應用的成長動能持續。在運算裝置方面,平板電腦持續導入生成式AI,幾乎所有Android平板電腦品牌、包括三星都採用聯發科的晶片。在車用方面,聯發科持續贏得智慧座艙晶片專案,尤其在中國一線車廠進展順利,有助於中長期發展。電源管理IC則佔公司營收6%,較去年同期成長3%,較前一季成長5%,預期第四季營收與上季相當,值得注意的是,電源管理IC在新應用領域,如資料中心、車用,以及工業的營收成長速度,將持續超過其他領域。
520行情熄火?電金傳齊弱台股早盤跌逾百點
美股主要指數20日漲跌互見,道瓊指數下跌196.82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08.91點,收在新高16794.87點,台股21日開低起伏,盤中一度跌140點 ,最低在21131.62點,電金傳產類股齊弱,11點後跌勢稍緩,運輸、營建、觀光類股續跌超過1%,權值股台積電(2330)由黑轉紅,盤中漲0.5%力拼平盤。賴清德政府20日走馬上任,但台股開小高後多空一路對決,就職演說內容提到兩岸關係時略顯強硬,讓當時台股應聲跳水156點,最低在21102點、跌破5日線,後來由國家隊拉動金融股,終場再拉台積電收平盤,然而因未釋出兩岸明確利多,觀光股已連續兩日走弱,雄獅 (2731)盤中下跌逾2.7%失守160元,晶華 (2707)也跌逾3.2%。電子五哥則漲跌互見,英業達(2356) 、緯創(3231)盤中漲約1%,廣達(2382)、和碩(4938)力撐平盤,仁寶(2324)董事長許勝雄預計在5月底股東會宣布卸下董事長一職,盤中則小跌0.5%。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 選在21日舉行股東會,盤中小漲0.78%。總經理謝再居表示,近來雖然AI產業火熱,但手機及個人電腦市場呈現衰退,相關半導體產線如顯示器IC、影像感測器、電源管理IC都有衝擊,加上記憶體市場崩跌,也遇上中國市場疲弱與競爭激烈,2023年整體營收衰退42%,但已努力透過調整產品線與投資策略來改善,預估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客戶庫存調整結束,再加上銅鑼廠產線下半年也會提供業務新機會,屆時公司營收將逐漸回升。儘管這兩天台股表現平淡,投顧分析,輝達NVIDIA即將公布財報,微軟有開發者大會,6月有Computex電腦展、蘋果WWDC大會接連舉行,接下來科技股仍有動能,目前台股在類股輪動下,多頭趨勢不變。
聯發科天璣9300出貨旺 Q4營收季增上看15%近5季新高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周五(27日)召開法說會。展望第四季,副董暨執行長蔡力行表示,智慧裝置平台業績將呈現季減,不過受惠新一代旗艦晶片天璣9300出貨,帶動手機營收較第三季強勁,抵銷智慧裝置平台季節性下滑;整體第四季營收將季增9至15%,約在1200至1266億元間,為五季來新高。蔡力行說明,聯發科最新一代旗艦晶片天璣9300在CPU、GPU的性能上都有所提升,新一代晶片並配備可運行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的強大AI處理單元(APU)。而首款搭載該晶片的手機將在今年底前上市,聯發科預期,天璣9300出貨將帶動第四季手機營收繼續成長,增幅再優於第三季。若以美元兑新台幣1比32匯率計算,第四季營收1200至1266億元,季增9至15%,年增11至17%,毛利率45.5至48.5%,費用率預估28至32%,可望為第四季營收挹注強勁成長動能。蔡力行表示,手機業務第三季營收季增19%,佔整體營收49%,主要受惠於客戶回補庫存,以及推出4G、5G新產品。聯發科明年更規劃將生成式AI從旗艦晶片導入更多級別的晶片,旗下首款採用台積電(2330)3奈米製程生產的天璣旗艦晶片預計2024年底前出貨。其他產品線而言,智慧裝置平台受季節性淡季影響,蔡力行指出,由於第四季為傳統季節性及消費電子市場謹慎,智慧裝置平台營收估較上季減少,預期第四季營收將呈季減;電源管理IC方面,手機及PC的電源管理IC受惠於庫存回補,在第三季有較好的表現,預期營收在第四季約略持平。關於WiFi領域的佈局,除了WiFi 6的出貨量表現良好,聯發科的WiFi 7解決方案已獲高階路由器、高階筆電和寬頻設備採用,預期明年將有更多WiFi 7新品。蔡力行表示,聯發科將持續投資先進運算、下一代無線及有線連結、高速數據傳輸,以及邊緣AI等關鍵技術,冀提升獲利能力,並更佳掌握持續成長的市場機會。
輝達Q2營收擠下高通、博通全球居首 集邦:IC設計Q3營收季增2位數
TrendForce表示,受惠於AI刺激相關供應鏈備貨熱潮,除了激勵第二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營收達381億美元,季增12.5%,也推升NVIDIA(輝達)在第二季正式取代Qualcomm(高通)登上全球IC設計龍頭,其餘排名則無變動。展望第三季,儘管各家公司庫存水位皆以較上半年有明顯改善,但基於多數終端需求表現疲弱,對於下半年展望趨於保守。值得注意的是,全球CSP、網際網路公司及私人企業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部署風潮湧現,預期下半年AI對相關供應鏈營運的助益會更明顯,且該類產品平均銷售單價較消費型產品更高。因此,TrendForce預期,第三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營收將持續有雙位數的季成長幅度,且產值有望創新高。從各家營收表現來看,NVIDIA受惠於全球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網際網路公司與企業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導入應用需求,其資料中心營收季增高達105%,包含Hopper與Ampere架構HGX system、高效運算交換器InfiniBand等出貨遽增。此外,遊戲及專業可視化兩項業務營收亦在新品驅動下持續成長,第二季整體營收達113.3億美元,季增68.3%,整體營收超越Qualcomm及Broadcom(博通)登上全球IC設計公司龍頭。Qualcomm第二季受Android陣營智慧型手機需求不振,以及Apple modem已提前拉貨,傳統季節性動能趨緩,第二季整體營收季減9.7%,約71.7億美元。Broadcom雖部分受惠於生成式AI催化的高階交換器、路由器銷售,網通業務季增約9%,然而在伺服器存儲、寬頻與無線業務營收下滑相抵之後,第二季整體營收大致與前季持平,約69億美元。AMD(超微)由於第二季遊戲GPU銷售與嵌入式業務下滑,整體第二季營收大致與前季持平,約53.6億美元。MediaTek(聯發科)經歷幾季庫存修正後,部分零組件如TV SoC、WiFi等庫存水位逐漸轉為健康,加上電視急單出現,手機、智慧終端平台與電源管理IC等平台相關出貨與庫存回補亦陸續啟動,帶動第二季營收成長至32億美元。Marvell(邁威爾),儘管資料中心受惠AI應用部署加速,帶來新訂單,但受到企業On Premise Server(地端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下跌相互抵銷。同時,受部分客戶仍處庫存修正期,及終端需求仍疲弱等衝擊,導致第二季資料中心、電信基礎建設、與企業網通等主流領域營收均下滑,影響第二季營收季減1.4%,約13.3億美元。台系IC設計公司Novatek(聯詠)主要受惠客戶回補TV相關庫存與新品量產出貨(如OLED DDI);Realtek(瑞昱)則受惠供應鏈回補PC/NB相關IC庫存,分別季增24.7%與32.6%。然而,由於整體終端銷售並無全面回暖跡象,庫存回補支撐動能不足,下半年成長動將因此受壓抑。第九名與第十名則分別為Will Semiconductor(韋爾半導體)與美系電源管理IC廠MPS,前者第二季營收5.3億元、季減約1.9%;後者第二季營收4.4億美元、季減約2.2%。
聯發科估Q3營收回升千億 蔡力行:主力產品展望三好兩壞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今(28日)舉行法說會,執行長蔡力行表示,第三季預期智慧手機、連網晶片和電源管理IC的營收將改善,可望抵消智慧電視和其他消費產品的下滑,在美元兌台幣匯率為1比30.7的水準下,預估單季營收為1021億元至1089億元之間,季增4-11%,年減約23-28%;營業毛利率預估將為47%±1.5%,營業費用率預估為32%±2%。聯發科第二季營收為981億元,季增2.6%,年減37%,營收季增主要受惠於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回溫,年減的原因為終端需求下降,各產品線客戶調整庫存。第二季合併毛利率為47.5%,季減0.5個百分點,年減1.8個百分點,主要是反應產品價格和成本上的變動。營業利益為147.5億元,季增2.7%,年減62.4%,營業利益率為15%,與第一季相同,但低於去年同期的25.2%。第二季稅後純益為160億元,季減5.2%,年減55%,純益率為16.3%,低於第一季的17.7%,也低於去年同期的22.9%。每股稅後純益為10.07元,低於前一季的10.64元,也低於去年同期的22.39元。蔡力行指出,今年上半年,包括聯發科技在內的半導體產業受到全球需求疲弱的影響,導致庫存消化週期延長。不過最近,我們觀察到主要應用的客戶和通路庫存水位已逐漸降至相對正常的水準,且近期客戶需求也已顯示出一定程度的穩定。儘管如此,由於全球消費電子終端市場需求仍然疲軟,客戶們仍然謹慎管理庫存。
高通新品發威 外資調降聯發科目標價至645元
美系外資針對聯發科(2454)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隨著高通推出新品,聯發科高階智慧手機 SoC(系統單晶片)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威脅。為了解決高通在主流市場(Snapdragon600系列)激進的定價策略,聯發科可能需要加大營銷力度以留住客戶,故將聯發科目標價調降到645元、評等維持中立。美系外資表示,高通推出了具競爭力新品Snapdragon 7+ Gen 2,將於第二季用於高階Android終端手機,將會對聯發科天璣8200晶片需求造成衝擊,聯發科的高階智慧手機SoC也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因此,聯發科恐因此減少對台積電(2330)的4奈米(用於SoC系統單晶片)、12奈米(用於RF transciever射頻傳輸)和8吋(用於PMIC電源管理IC)晶圓的需求。美系外資近一步表示,為解決高通Snapdragon600系列在主流市場激進的定價策略,聯發科可能需加大行銷力道來留住客戶,預期聯發科第二季營運支出可能會增加。因此調降聯發科目標價由649元至645元,重申中立評等。中國手機市場方面,美系外資表示,中國第二季智慧手機需求持續低迷,主因為大陸的Android手機消費力道仍緩慢,造成該現象是因缺乏新功能而延長了更換周期,以及技術和硬體並沒在受益於首波大陸經濟重新開放效應(相對於服務業)。統計年初至今,中國Android手機需求年減5~10%,低於市場預期的持平到上漲;而今年第二季基於去年同期中國主要城市處於封鎖狀態,原先預估Android手機出貨量將年增15%,但基於當前市場銷售狀況,第二季出貨量可能僅為持平或年增,潛力巨大壓力。另外,矽智財(IP)龍頭大廠安謀(Arm)明年有意改變授權金收取模式,美系外資指出,若後續Arm的權力金利成本達到晶片成本的3%,將對聯發科2024年營業利益率造成1~2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
Type-C充電商機夯 通嘉股價一周飆漲20.2%
電源管理IC設計廠通嘉(3588)在蘋果將於全系列裝置都導入Type-C接頭情況下,帶動近期股價飆漲,昨盤中再拉上漲停達67.2元,最後收65.3元、漲幅6.87%,股價創2個多月以來新高,近7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45%。就營運基本面,通嘉上半年營收10.4億元、年增9.12%,稅後淨利1.5億元、年增近4成,每股稅後盈餘2.7元。但第3季景氣降溫,半導體業進入庫存調整,通嘉單季營收也降為3.07億元,季減逾3成,致使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13.47億元、轉為年減12.2%。近期受惠Type-C充電商機的利多題材,激勵股價飆漲,通嘉股價站上9月下旬以來新高,但三大法人逢高調節持股,共賣超270張,累計通嘉上周股價一共上漲20.2%,迎來V轉反彈潮。歐盟正式通過消費電子產品的單一充電介面設計法案,新法規將限制進口到歐洲境內行動裝置,涵蓋手機、照像機、電子書閱讀器等中小型電子產品,將統一使用USB Type-C充電介面,並且強制規定2024年底前在歐盟販售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都將一律改為USB Type-C充電孔。除了歐盟,中國工信部也在先前提出「促進充電介面及技術融合統一」的議題,在歐盟與中國強制的規定之下,蘋果手機的lightning充電頭未來都將改為Type-C接頭。這項法案的衝擊不止影響到蘋果,還有三星、華為手機的舊式Micro USB充電接頭,加上中國為全世界最大手機消費市場,所以各家手機大廠勢必要掀起一波規格升級潮。通嘉雖不是蘋果供應商,但電源管理IC被視為有機會分食Type-C充電商機。就籌碼面看,通嘉近期成交量放大,近7個交易日有2日衝高達逾1萬張,昨(4日)創近11個月以來最大1.11萬張,帶動近期股價飆漲。外資除了昨買超67張外,在此之前6個交易日皆持續賣超1584張。因近期股價波動大,通嘉昨公告自結9月稅後淨利為339萬元,年減逾9成,顯見第3季獲利將較第2季每股賺1.01元銳減;至於是否能分食到Type-C充電商機,法人認為,短期不樂觀,市場期待空間超期,宜謹慎看待。
雲端王者3/伺服器需求強、晶圓產能續增 外資法人按讚
台股股王輪替反映市場局勢變化,而疫情爆發觸發遠端生活需求下,整個科技業連同股王都陷入嚴酷大考驗,兩年內就出現三代股王,先是2021年5月,電源管理IC廠矽力-KY(6145)擠下蟬聯8年的股王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今年4月矽力-KY有了新勁敵,信驊(5274)一度奪冠。2022年開年第一個交易日,信驊股價飆出3675元新高後,隨即遭大盤拉回拖累,一路回檔到1965元,跌幅達47%,但在美系及日系等多家外資眼中,信驊仍是小而美的科技成長股,不但看好信驊營收、獲利成長,還喊出目標價最低2100元,最高到3300元。「信驊最大的優勢,就是只做利基型產品,不像其他廠商,是看到別人成功了之後,再衝進去做,因此就算其他廠商加入,信驊因為持續走在前端,競爭對手也無法超越。」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表示。目前,外資持有信驊股票約19456張,持股比重約56.6%,投信近期則是連續8個交易日買超信驊,累積持股約7.2%。「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操作高價股的成本較高,如果真想持股信驊,可透過購買基金,像是摩根新興科技基金、瀚亞菁華基金、華南永昌永昌基金等,都是持有信驊較多的基金標的。」陳唯泰說。信驊日前公告5月營收,衝高到4.65億元,月增率2.52%,年增率更達52.71%,也是連續3個月營收創新高;累計前5月營收20.7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1%。信驊表示,主要是受惠主力產品BMC業績成長,目前整體伺服器市場需求依然強勁,加上晶圓代工產能有望提升,下半年營運表現將較上半年佳,全年營收成長率也從原先預估的30%,上修到成長逾45%。不自滿於伺服器晶片的霸主地位,信驊也切入全景影像專用處理晶片,打造營運第二隻腳。(圖/信驊提供)野村證券在報告中指出,信驊近期股價急速修正,但信驊已從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領域,拓展到新伺服器上的CPU附加卡的微型BMC主板設計(BIC)、RoT安全晶片市場,將有利於整體市場規模在未來二、三年加速擴張,因此調高投資評等到「買進」,目標價則給予3300元。一家美系外資則表示,信驊股價修正幅度高於大盤,主因是市場擔憂伺服器需求有疑慮,但信驊5月營收略高於市場預期,而4、5月營收也已達到市場預期第二季營收的72%,且公司更將上修年度成長預估,換言之,市場雜音並未出現,也呼應信驊公司上修營運目標的預期。另一家美系外資表示,信驊上修全年營收成長目標,由原先的30%調升到45%,主要還是因為伺服器市場仍然強勁,且信驊下半年可望拿到更多的晶圓產能,因此繼續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2100元。還有一家美系外資表示,信驊5月營收數字相當強勁,預料6月營收仍有機會持續成長,推估信驊第二季單季營收有機會較第一季成長5-10%,因此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2400元。
雙鏡頭不夠看 智慧手機三鏡頭成主流 TrendForce:2022年出貨49億顆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配備的相機鏡頭配備多鏡頭模組設計,根據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顯示,三鏡頭在2020年超越雙鏡頭成為主流,帶動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出貨量持續成長,預估2022年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出貨量有望達49.2億顆,年增逾2%,占比達到34%。TrendForce分析,多鏡頭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後,在歷經過去幾年的高成長曲線自2021下半年起的情況開始轉變。先前四鏡頭的滲透率大幅提升主要是由2020下半年起的中階機型引爆,品牌手機商透過更多顆的鏡頭行銷宣傳,但隨著消費者逐漸認知通常做為第三、四顆的微距與景深鏡頭使用頻率較低,且對整體拍照效果的提升有限,四鏡頭需求逐漸退燒,品牌手機商回歸消費者實際需求。此外,隨著電源管理IC、驅動IC等半導體晶片漲價,以及運費高漲等問題,也讓手機成本大幅上升,在未能有效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之下,因而排擠低階手機鏡頭搭載的空間。智慧型手機(後)鏡頭數量占比一覽。(圖/TrendForce)雖然鏡頭出貨量成長趨緩,但鏡頭解析度仍持續提升。以主鏡頭為例,目前主流設計為1,300~4,800萬,2021年占比超過五成;其次為4,900~6,400萬畫素的產品,去年占比突破20%,預期在2022年滲透率將提高至23%。占比第三高的為1,200萬畫素產品,目前主要以iPhone及三星的旗艦機系列為主,但預期蘋果今年將發售的iPhone 14 Pro系列(暫名)也將導入4,800萬畫素,使得1,200萬畫素產品在2022年將進一步降低至15%。此外,採用1.08億畫素的品牌商除原先的三星與小米之外,Vivo與榮耀也在2021年陸續導入,且兩億畫素的產品也將有望在2022年進行商用,使得這類超高畫素產品的滲透率在2022年有望突破5%。TrendForce認為,智慧型手機相機所搭載鏡頭數量的多寡,將不再是品牌商主要追逐的重點,而是回歸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因此,預期三鏡頭仍將是未來2~3年的主流設計。
掛牌發紅包1/每張賺逾30萬元 搶抽力智近2500億元資金凍結
2021年台股大好,大盤指數在疫情中逆勢創新高,總市值增加11兆元,每位股民帳上可賺96萬元,但這只是紙上富貴,小股民最夯的則是去年9月登場的IPO(首次公開發行)抽抽樂,一連10家公司掛牌上市,最大獎就是甫於上周五(7日)抽籤開獎的力智(6719)IPO,抽中一張現賺近30萬。從去年9月開始,短短4個月,從水餃股八方雲集(2753),到滿血復活的力積電(6770)等,每次公開申購(抽籤),都讓參加抽籤的股民擁有抽紅包的發財夢。同在上周五(7日)掛牌上市的驅動IC大廠瑞鼎科技(3592),掛牌首日最高漲至542元,終場則以526元作收,上漲70.78%;若是掛牌首日隨即賣出,對照其承銷價每股308元,等於一抽中等於現賺22.2至23.4.萬元。為了公開申購瑞鼎而凍結的市場資金更是超過2千億元,刷新台股紀錄。小股民為了搶抽瑞鼎1517張股票,在12月27至29日、短短3天內就湧入69.7萬筆申購,中籤機率僅約千分之2.1,凍結資金逾2146.8億元。但這紀錄隨即被有興櫃股后之稱的力智打破。力智承銷價高達589元,是目前台股史上最高承銷價,但是其興櫃價格近900元,價差近300元,也就是說抽中每張現賺近30萬元,也難怪小股民搶翻。另,力智的承銷價、凍結資金數量以及競拍均價高達803.69元,均刷新台股多項紀錄。力智原是由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右)所創立,2012年時華碩前執行長沈振來(左)決定接手,如今成為華碩的小金雞。(圖/報系資料庫、馬景平攝)備受小股民青睞的力智是何方神聖?它是台灣唯一同時具備電源管理IC(Power IC)與功率元件(MOSFET)兩項關鍵技術的IC設計公司,外界多以「華碩小金雞」形容的力智,其實與去年12月初從興櫃轉上市的力積電(6770)是無緣的同門師兄。雖然力智目前最大股東是華碩集團,知情人士表示,「其實,力智2005年成立時,是由力晶(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所投資成立。當時黃崇仁為了布局半導體產業,陸續成立了包括力旺、力相、力積電、力智等近20家公司,涵蓋PC、通訊、光電等次產業。」與一般IC設計公司不同,力智擁有自己的FAB(Maxchip),主要產品為電源IC、LED驅動IC等,早在2006年就拿下英特爾、AMD、NVIDIA等平台設計及供應商資格。而為了區分產品線,所以將PC相關產品線分割出來,成立了力祥半導體。而華碩也在2006年時入股力智。不過,好景不常,2008年至2012年DRAM價格一路崩盤,力晶陷入巨大虧損,最後黯然下市,已背負千億元債務的黃崇仁,2012年無力解決力智的虧損問題,因此找上華碩,當時華碩執行長沈振來看好行動裝置帶動電源管理IC的成長,決定加碼增資力智,也因此取得力智逾半股權,沈振來也因此當上力智董事長。華碩入主力智那年,力智大虧2.22億元,雖然2013年虧損減少,但還在營運谷底,2014年雖然小幅獲利,但2015年又再度虧損逾4000萬元,甚至還裁員2成人力。2016年起,先是電競與挖礦帶動顯卡需求,市場對於電源管理及功率元件IC需求增加,力智才轉虧為盈,從此營運蒸蒸日上。2018年,為推動力智IPO掛牌,也為強化策略聯盟關係,沈振來決定出售力智持股給電池廠新普(6121)以及具有聯電(2303)背景的士鼎創投,持股也降至36.75%。到了2019年時,為強化技術及產品投資,提供全球客戶更完整、具競爭力的產品及服務,力智合併了100%持有的子公司力祥半導體,整合公司資源、提升經營效益。力智產品可用在元宇宙、車用電子等相關產品上。(圖/中時資料、翻攝自Meta臉書)力智目前深耕於高效能功率元件技術及高密度電源解決方案,近年隨元宇宙、車用電子興起,力智因在產品整合上較同業更具有優勢,順勢推出特有整合型產品SPS(Smart Power Stage),主要應用在網通、伺服器、5G基站、HPC等領域,業績可望逐步升溫。力智(6719)小檔案資本額:新台幣7.07億元董事長:許先越總經理:黃學偉承銷商:福邦證券主要業務: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MOSFET)之設計銷售市場結構:內銷:21.98%、外銷:78.02%全體董事持股比率:董事9席,占39.24%每股稅後盈餘(EPS):2018年7.19元,2019年1.03元,2020年6.27元,2021年上半年6.24元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華碩小金雞力智公開申購「一張大賺逾30萬」 MOSFET概念股發酵
華碩(2357)旗下小金雞、電源管理晶片廠力智電子(6719)3日起至5日進行公開申購,並將於7日抽籤,投資人抽中一張有望大賺逾30萬元。不過,在中籤率預估極低下,市場資金也積極轉入功率半導體元件(MOSFET)族群,杰力(5299)、富鼎(8261)、大中(6435)同步大漲逾8%,MOSFET概念股掀比價效應。2021年底多起興櫃高價股IPO案熱鬧滾滾,「史上最高價興櫃股后」華碩旗下小金雞力智3日起公開申購、承銷價589元。而7日也將進行「2022年第一抽」,預計13日掛牌上市,以興櫃2021年12月30日均價915.21元計算,中籤投資人可望直接抱走32.62萬元、提前領到「超大紅包」。 不過,市場預估,2022年台股新股抽籤將更為暢旺,眾多投資人為搶逾30萬元紅包摩拳擦掌「預備衝」,中籤機率恐持續向下探低。台股MOSFET族群「新兵將至」,3日相關概念股題材集體發酵,杰力股價3日盤中最高衝上213.5元、逼近漲停價,拉出長紅K棒、突破均線糾結,股價創逾四個月新高;大中、富鼎漲幅也同步逼近9%,尼克森、全宇昕亦勁揚逾半根漲停板。力智為業界少數能同時提供電源管理IC、MOSFET廠商,目前產品比重為電源管理IC 72%、MOSFET 28%,產品主要集中於PC與NB之MB、GPU,以及其他電源周邊解決方案。不過,力智與同屬華碩旗下的IC設計廠杰力產品同質性高,加上杰力前三季(EPS)達13.38元,仍優於力智的11.4元,股價僅213.5元,比價效應可期。
盤點聯發科2021戰績 營收170億美元 全球每10支手機有4支是聯發科晶片
2021年可以說是聯發科(2454)躍進的一年,不僅營收與獲利大幅成長,手機晶片也站穩全球第一市占位置,另外包括Chromebook(ARM-based)、智慧電視、智慧語音助理等多項產品也拿下全球市占第一,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將貫徹聯發科的核心策略「one of the leaders。」蔡力行表示,2021年聯發科締造了歷史紀錄的亮眼成績,2021年營收預計將達170億美金(約新台幣4760億元),約為2019年80億美金(約新台幣2240億元)的2倍,淨利也約是2019年的5倍。聯發科技有信心明年雖然沒有今年全球半導體產值25%的成長,但每年都可以有10%以上的成長,優於全球平均。蔡力行細數聯發科重要的表現,包括已經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電源管理IC(PMIC)連網晶片設計業者外,在ARM-based Chromebook、智慧和數位電視、智慧語音助理、光碟機與藍光播放器等,全球市占均為第一、WiFi 6方面也取得成功的位置,未來公司的維持方位的產品組合及多元布局站穩跨平台的策略。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在隨著雲端計算持續成長,終端裝置也倍數成長,低功耗的需求會越來越高,相信數位轉型會帶給來很多機會,一年驅動超過20億終端設備,在未來隨時隨地連網的需求下,公司前景一片看好,所以對未來成長很有信心。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表示,聯發科技5G手機SoC在過去兩年積極佈局下成為領先的品牌,全球所有智慧型手機中每10支就有超過4支內有聯發科技的晶片,聯發科技手機晶片出貨量自2020年第三季到現在連續於全球奪冠,這樣市場的成績讓我們也很有信心可以在2022年蟬聯寶座。在5G覆蓋方面:我們和超過100家全球主流的運營商合作5G IoT 互聯測試認證,覆蓋超過37個主要佈建5G網路的國家地區;在5G手機終端導入方面,已經和國際上主要的各5G手機製造商進行設計導入,協助這些主要客戶的5G手機終端在全球上市布局。
力晶同樂會1/從3000萬元到3000億元 黃崇仁上市路走了9年
12月6日,力積電(力晶積成電子製造,6770)終於要上市。「很不簡單,替你高興能夠這樣轉型!」去年12月9日力積電上興櫃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向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道賀,事隔一年,順利轉上市。這一條「回歸」上市路走了9年。力積電前身為1994年成立的力晶半導體,2010年改名為力晶科技(5346),2012年下市,黃崇仁背負1,200億元債務,2014年轉型專業圓代工(Foundry),還清負債開始獲利,2018年將子公司鉅晶電子改名力積電,隔年收購母公司晶圓廠,2020年重新上櫃。黃崇仁不諱言,「力積電轉型晶圓代工,正是向張忠謀致敬。」張忠謀之於黃崇仁,既是貴人又是恩師。兩人的深厚關係,早在1998年力晶上市前就建立,當年聯電(2303)想吃下力晶,黃崇仁找了張忠謀救援,「聯電加上力晶的5萬片產能後,台積電的老大就會變老二。」後來台積電由旗下世界先進跟力晶電策略聯盟,入股11%。黃崇仁跨入半導體業,鎖定DRAM。「以前力晶賺很多錢,但是也賠很多,起起伏伏,因此很羨慕台積電一直賺很多錢。」當DRAM產業被韓國大廠殺價砍價血流成河後,黃崇仁想方設法要把力晶電轉型成「台積電」,擺脫DRAM慘業的厄運。以DRAM製造為主的力晶,遭遇韓國大廠砍價搶市惡性競爭,出現巨大虧損,2012年底時股價剩下0.29元,不得不走向下櫃道路。(圖/報系資料庫)11月9日宣布上市的記者會上,黃崇仁想起張忠謀夫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曾經問他,「力晶半導體做這麼大,你資金怎麼開始的?我告訴她,父親給我3,000萬元,之後沒有跟爸爸拿半毛錢,現在公司上市已經是3,000億元的公司。」對於這1萬倍成長,黃崇仁驕傲地說,「沒有辜負父親!」回首這段創業路,黃崇仁最費心就是由DRAM代工廠,變成晶圓專業代工廠。「因為以前做DRAM,一個產品可量產十萬片,現在一個晶片產品只能做一千片、兩千片,生產線只能慢慢調整。」黃崇仁說。「力積電花了不少力氣讓生產模式少樣多量變成多樣少量,這就是我們的突破,堅持到底是能走到今天的關鍵。」放眼全球半導體業,做DRAM就做DRAM、做邏輯晶片就做邏輯晶片,壁壘分明,就連三星要做邏輯晶片,也是分出一家公司來做,像力晶這樣從DRAM轉型為力積電做晶圓代工的公司,全世界沒有第二家。力積電現有兩大產品線,一條是記憶體代工,約占營收45%、一條是邏輯晶片,占營收比55%;前者包括快閃記憶體(Flash)、動態存取記憶體(DRAM)及邏輯運算功能的新世代記憶體,後者則以取代性低的利基型產品為主,像是顯示器驅動、電源管理及功率元件、影像感測器、微控制器等。今年3月力積電苗栗銅鑼廠舉行破土典禮,將打造產能10萬片的12吋晶圓廠,預計2023年完工。(圖/胡華勝)據產業分析機構IC Insights資料顯示,力積電2020年的全球半導體市占率僅2%,微不足道,但從產品線來看就很不一樣。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說,「手機電源管理IC市占為30%、顯示器驅動IC約在30%、手機光學防手震IC市占高達75%、NFC與RFID等通訊IC也各有20%及30%市占、容量2GB以下的物聯網記憶體市占超過50%。」轉型後的力積電戰術變靈活。「未來在wafer on wafer技術的應用下,將著重在邏輯加上記憶體異質晶圓代工的市場,力積電有機會卡位像是HPC(高效能電腦)這類對儲存速度快、資料比對快需求的應用市場。」謝再居表示。
高油價賺一波3/無懼能源搶購潮 省電、低耗能概念股蓄勢待發
受到原油上漲而可能的受惠股,除了塑化類股外,法人提醒,「還可觀察有助於省電的裝置『電源管理IC晶片設計』供應鏈。」也就是股民所稱的「Power IC 概念股」,像是茂達(6138)、致新(8081)、矽力-KY(6415)。其次是「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表示,「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有助於電池、充電器、基地台、5G 通訊高頻產品、電動車與再生能源等效能,又稱『寬能隙半導體』(WBG),是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為主的材料,有別於第一代半導體的矽(Si)與第二代半導體的砷化鎵(GaAs)。」目前包括台積電、聯電、中美晶、漢民等陣營積極布局,搶攻龐大GaN及SiC晶圓代工商機,相關供應鏈有台積電(2330)、世界先進(5347)、聯電(2303)、頎邦(6147)、環球晶(6488)、宏捷科(8086)、朋程(8255)、漢磊(3707)與嘉晶(3016)。由於中國採取限電措施,勢必對電子供應鍊以及全球消費電子旺季造成重大衝擊,消費性電子產品可能庫存調整,「建議避開高存貨的下游電子股。高附加價值產品,如HPC、伺服器等產品需求仍強勁,逢回可以留意。」他還說。台積電等大廠,搶進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市場。(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至於中國推出限電政策,一部分原因也是針對碳中和的目標,對於高耗能產業將持續限制產能,可以留意碳中和受惠概念股。黃俊斌強調,台灣廠商若具創新能力、技術領先則可望積極搶佔市佔率、成為趨勢上的贏家,因此科技創新趨勢題材仍是電子業成長主軸,包括先進製程相關利基半導體(矽智財、新應用IC)、伺服器新平台(Whitley+Eaglestream)、車用(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車、自駕車)。永豐投信則指出,原物料股是其中受惠標的,綠能及碳中和概念股,如運用新能源的電動車概念標的,也是投資人在觀察油價變化,帶來的投資趨勢轉變時,可以留意的標的。油價也帶動歐股反彈,能源大廠佔居歐股重要權值,能源股帶動歐股反彈之際,也同步提振歐洲消費股的表現,先前歐洲精品股一度受到中國共同富裕政策的壓抑表現偏弱,隨景氣復能、邊境旅遊需求提升,加上歐洲氣氛向好,也帶動投資與需求的正向循環。隨著各國擴大施打疫苗,推出振興經濟方案,法人分析全球景氣可望持續復甦,加上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需求強勁,宅經濟、遠距商機延續,以及我國半導體業者高階製程具競爭優勢,有助延續科技類貨品接單動能。整體而言,第四季還可布局明年看好的產業,晶圓代工、第三代半導體、高速傳輸、伺服器、電動車、封裝測試、半導體設備、電子紙等族群。
聯電華麗轉身3/外資喊目標價破百 產能滿載依舊供不應求到明年
由於5G應用、電動車市場興起,全球晶圓需求強強滾。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估,2021~2022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由5272億美元成長至5734億美元,年成長8.8%。工研院IEK產科所更預測,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將攀至3.8兆元新高,年成長18.1%,優於全球水準。在需求強勁帶動下,全球晶片大缺貨,外資看好晶圓價格持續推升晶圓代工廠獲利,9月初外資對台積電(2330)、聯電(2303)評等維持「買進」不變,美系則將目標價從877元、102.8元,上調到1014元、119元,另一亞系外資也將聯電目標價上調到百元之上。美系外資預估,聯電不僅下半年營收成長幅度將高於市場預期,明年毛利率還可進一步提升到44.6%,每股盈餘(EPS)上看6.25元,因此上調聯電目標價。全球晶圓需求起飛,工研院IEK預測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將達3.8兆元新高,年成長達18%。圖為聯電廠房。(圖/黃耀徵攝)聯電在日前法說會上表示,第三季晶圓出貨季增約1~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增加6%,平均毛利率將提升至35%;而此波結構性需求可望延續,晶圓產能供不應求的狀況將會延續到明年之後,並且繼續支撐整體晶圓平均美元價格的上升。其中,8吋成熟製程受惠於微控制器(MCU)、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等訂單湧入,產能已全線滿載,滿產能投片情況可望延續到明年中。至於12吋廠產能利用率也已達滿水位,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持續訂單湧入,22奈米、28奈米製程產能持續供不應求。法人預估,聯電第3季合併營收將介於545~550億元,季增約7~8%,可望再創歷史新高,第4季可望跟隨台積電腳步,調漲價格,挹注獲利,「至於明年度能否逐季調漲,則要看第4季電子業銷售狀況以及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狀況而定。」
黃鐵嘴搶晶圓財2/疫情助長半導體缺貨潮 力積電蓋新廠擴產線「捕」需求
這波半導體缺貨潮在疫情推波助瀾下,去年第4季正式引爆,除了電動車、5G等新產品需求,物聯網的興起,也加速了WFH(在家上班)、民生和育樂數位化需求。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指出,去年原本僅PC面臨中央處理器短缺的問題,但今年以來,半導體成熟製程產能也供不應求,包含記憶體、面板、面板驅動IC、音頻管理IC、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等均嚴重缺貨,使得車廠、組裝廠、代工廠無法出貨。今年是5G商轉的第二年,從基地台到手機換機潮,都帶動一波晶片需求。(圖/123RF)IDC還預測,零組件吃緊現象將至少持續到今年第3季,才可望逐步緩解,明年上半年逐步恢復平衡。業界則普遍看壞,預期至少要到第4季或明年初才有機會紓解,尤其晶圓代工廠新增產能最快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之後,才會陸續開出。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持續滿載,客戶預先下單還不見得保證出貨,也讓力積電成熟製程晶圓價格水漲船高。(圖/王永泰攝)力積電的主要代工業務包括顯示IC、電源管理IC及消費性IC等,都是現階段市場最缺貨的品項。除了現有的5座晶圓廠,3月25日更在苗栗縣銅鑼鄉舉行新廠動土典禮,鎖定25至55奈米成熟製程,並預計在2023年投產,年產能達10萬片。此外,6月15日還完成120億元現金增資案,要將現有兩座8吋廠及3座12吋廠持續增加產能,分別達10.5萬至11萬片規模;力積電成了唯一在成熟製程蓋新廠、擴充產能的業者。在力積電3月25日銅鑼新廠動土典禮上,黃崇仁(右2)向總統蔡英文(左2)等出席者大膽分析,晶圓產能缺口仍大。(總統府提供)
黃鐵嘴搶晶圓財4/精準預測半導體走勢贏得「鐵嘴」封號 負債千餘億10年大翻身
資深股票投資人湯瑪士表示,DRAM當年是相當風光的產業,不光是投資金額大,DRAM的價格波動甚至足以牽動個人電腦組裝價格,所以每次黃崇仁現身公開場合時,都會被記者追問,「黃崇仁也是很敢講,特別是預測DRAM價格的變化部分,幾乎都很準。」湯瑪士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二○○九年初,當時金融海嘯剛過,各行各業還處於療傷止血階段,擔任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的黃崇仁卻舉辦記者會明確地說:「我們看到燕子了,景氣回升了,大家有救了!」那時沒人相信,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因此被冠上「黃鐵嘴」。隨著汽車製造使用愈來愈多電子產品,對晶片的需求大增,因此在這波缺貨潮中,也連帶受到影響。(圖/張文玠攝)不料,在韓國大廠砍價搶市的惡性競爭下,「兩兆雙星」不到10年就淪為「兩兆傷心」慘業。2012年DRAM報價崩盤,力晶連續2年大虧近千億元,股價只剩下0.29元而下櫃,陷入銀行監管財務的紓困窘境,而約28萬名股東手上的股票也淪為壁紙。 當年負債1,200億元的黃崇仁並沒有跑路,靠著出售力晶廠房給美國DRAM大廠金士頓,再承接金士頓的代工業務,成功度過財務危機,兩年後開始賺錢,5年內還清銀行1,200億元債務,在業界一片看衰中,自救重生。黃崇仁與藝人于素珊結縭多年,感情相當深厚,他曾公開表示:「老婆就是要用來疼的。」(圖/報系資料庫)黃崇仁曾說,在貴人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指路下,力晶才從DRAM轉入晶圓代工,二○一八年將子公司「鉅晶電子」更名為力積電,增資至310億元,並收購母公司力晶所有晶圓代工業務,包括3座12吋晶圓廠、2座8吋晶圓廠,搖身一變為台灣第3大晶圓代工廠,並於去年12月間上櫃,力晶母公司則轉型為控股公司。力積電在苗栗銅鑼建造12吋晶圓廠,成為今年唯一蓋晶圓新廠的業者。(圖/報系資料庫)如今站在缺貨風口上,力積電報價獲利都飛起來。美系外資指出,力積電重壓在顯示器驅動IC、電源管理IC和相機影像感測器,由於利基型記憶體售價持續上揚,預估力積電下半年的毛利率將會達45%,相較去年下半年的23.8%,可說翻倍成長,優於大盤評等,股價上看85元。DRAM當年相當風光,甚至因為DRAM價格波動大,牽動個人電腦組裝價格。(圖/報系資料庫)
晶圓二哥聯電股價遭評估為40元 謝金河:外資疑欲進場而暗算
聯博(BERNSTEIN)日前開出半導體晶圓代工大廠降評首槍,並且將目標對準了國內晶圓二哥聯電,認為聯電的營運動能雖然還沒到極限,但各項利多已經反映在市場預期中,未來很難給投資人驚喜,將投資評等降為「劣於大盤」,合理股價下修至40元。為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聯博雖然評估聯電在2022年收益會相較2021短少78%,但並沒有清楚交代估算過程,質疑有影響股價、暗算聯電的疑慮。謝金河在臉書上以「外資暗算聯電,背後的算盤?」為題發文,內容中表示,聯博評估聯電2022年的獲利會比2021年少78%,但沒有清楚交代估算流程,有意圖影響股價之嫌。而他也去PTT看文章,發現有很多網友都認為外資可能是想要進資聯電,所以故意發布利空報告,將聯電的股價打下來。而謝金河認為,蹲了廿多年的聯電,去年才展現價值,市值一度衝上第七名。過去聯電毛利率約在11%左右,去年第四季拉升至23.9%,今年首季達26.53%,今年有機會朝30%的目標邁進。而聯電首季Eps0.85元,今年坐三望四機會不小。明年晶圓產能仍吃緊,謝金河質疑聯博「我不知道衰退78%的數字是怎麼出來的?」謝金河也表示,這兩個月,高盛出具的報告給台積電880元,聯電76.3元的目標價,另一半外資機構Aletheia說聯電最甜美的時光還沒有到來,給予聯電75元的目標價。聯電基本面沒有什麼變化,外資機構看法卻南轅北轍。同時他也提到,聯電有8家客戶在上個月集資千億給聯電擴充產能,並綁約六年,前兩年允許聯電漲價。謝金河最後也提到,Garmin主管曾告訴他,去年一顆電源管理IC報價0.6美元,年初漲到16美元,最近廠商報價一顆45美元,這也是矽力KY搖身變成股王的背景,由此可見晶片缺貨問題仍難解。最後他也呼籲,聯博極度悲觀報告,也許大家可以參考,「但基本面的探索,仍得靠自己努力做功課」。
新股王揭密2/矽力創新整併晶片功能 併購壯大切入物聯網
月6日這天,台股在拚搏萬七高點的驚濤駭浪中,蟬連10年的股王「大立光」(3008)下台,由年營業額138億元的IC設計廠「矽力杰」(矽力,股名矽力-KY,6415)以3,095元收盤價,成為新股王;不過,對台股投資人而言,新股王十分陌生且遙遠。本刊調查,矽力是「陸皮陸骨」的電源管理IC設計廠,51歲的董事長陳偉鮮少露臉。8年前,矽力來台上市,背後不但有兩岸「創投大咖」抬轎,連台積電及聯發科也參與其中,在半導體產業技術、資金及市場生態中,盤踞關鍵位置。矽力備受法人寵愛,與主要團隊陣容堅強有關。3位來自美國矽谷的創辦人陳偉與Budong You(游步東)、Michael Grimm是美國碩博士班的同學,目前分別擔任矽力董事長和兩位總經理。矽力的車用新品包括電源、訊號處理器、電動車充電站與感測器等,今年第一季末已小量出貨,第二季可望開始放量。圖為矽力晶片產品。(圖/翻攝自矽力官網)陳偉是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美商「凌力爾特」科技技術經理、美商「茂力半導體」系統和應用副總裁,以及美商「芯源半導體」(MPS)副總裁,擁有15年的美國電源管理晶片相關經驗;MPS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之後,陳偉卸下副總裁離職,回大陸創業。矽力的車用新品包括電源、訊號處理器、電動車充電站與感測器等,今年第一季末已小量出貨,第二季可望開始放量。圖為台達電電動車。(圖/報系資料庫)業界人士表示,矽力一開始就是走創新這條路,完全不同於習慣跟從「美信集成」與「德州儀器」等大廠規格、以成本優勢和低廉報價取勝的台廠。例如筆記型電腦的電源控制模組,長期由不同晶片公司所供應的3顆晶片組成,矽力在2012年推出新品,將3種功能整合在一顆晶片上,替客戶省下一半成本與物料,印刷電路板體積也縮至原本的三分之一,成功拿下大半市場。陳偉站穩腳步後,靠著併購迅速壯大,2013年買入生產靜電防護元件的「賽拓克」,3年後併入美信集成的智慧電表和能源監控部門,以及「恩智浦」AC LED(交流發光二極體)照明驅動IC部門,年營收從創業時的新台幣20.87億元,跳至新台幣7、80億元。業界透露,陳偉現正積極獵尋射頻(RF)、感測器等併購標的,尋求切入物聯網的機會。
搶當5G話事人1/過去4月發動3次併購 聯發科要做「最強老二」
IC設計大廠聯發科收購九暘電子案,2月23日破局,然此事絲毫不影響聯發科前行。2019年底漂亮超車高通(Qualcomm),搶先推出全球第一顆5G手機晶片的聯發科,過去4個月來,先吃下英特爾(Intel)的Enpirion電源管理晶片產品線,接著又認購工業乙太網路晶片公司亞信電子2成股權。包括realme、小米及華為等手機品牌都採用聯發科天璣1000晶片,讓聯發科在5G市場拿下話語權。圖為去年底realme 5G手機X7上市記者會。(圖/黃耀徵攝)本刊調查,聯發科積極砸錢向外併購,是出自董事長蔡明介及執行長蔡力行聯手換檔加速,朝工業物聯網、寬頻通訊、雲端應用及電源管理IC等新方向快速壯大自己,要在IC設計界搶當「最強老二」。台灣IC一哥聯發科,去年底宣布以每股22元、總金額15億元,收購電腦網路通訊IC設計公司九暘電子,儘管2月23日因九暘電子股東臨時會出席股數不到3分之2而破局,卻絲毫不影響聯發科身為台股前五大權值股「第一千金」的身價及布局;聯發科內部人士也透露,聯發科原本就是在九暘電子持股逾18%的大股東。聯發科入股亞信電子2成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從亞信電子的工業乙太網路產品,不難看出聯發科朝工業物聯網的新布局。(圖/翻攝自亞信電子臉書)回顧過去4個月,聯發科已發動3次併購。先是去年11月間,聯發科子公司立錡以24.3億元併購業界龍頭英特爾的Enpirion電源管理晶片產品線,1個月後,另一間子公司絡達又以4.95億元認購工業乙太網路晶片公司亞信電子的私募股1239.53萬股,成為在亞信電子持股2成的大股東。光靠5G手機晶片,聯發科即可吃香喝辣,為何接二連三發動併購?一家系統業者告訴本刊記者:「從(聯發科)的收購項目來看,包括工業物聯網、寬頻通訊、雲端應用及電源管理IC,可見除了行動運算外,聯發科有了新方向,正換檔加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