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脊鼠海豚
」 露脊鼠海豚綠能犧牲者1/離岸風場致鯨豚擱淺倍增 「彰化翻233%」保育員見遺體心痛
蔡英文政府自上任以來大力推廣綠能,蔡總統5月還到苗栗後龍參加海能離岸風場啟用典禮,更驕傲宣布今年會有4個風場陸續完工,但在剪綵風光背後,中華鯨豚協會卻驚覺鯨豚擱淺數量於離岸工程開展後不斷增加,更有許多鯨豚被發現時已明顯死亡,希望政府能多方面保護生態,別讓海中精靈成為經濟犧牲者。曾鉦琮說,業者曾保證在動工前會先「緩啟動」,等同是打第一下,通知附近鯨豚「逃跑」,但離岸工程噪音最遠能傳播到10公里外,在噪音的干擾下,鯨豚一定會想「逃命」,逃離的方向不是往外海就是靠內陸,而許多鯨豚游不到外海,且目前海域多為數個風場同時施工,鯨豚見往外逃生路艱困,最終只能在近岸擱淺或是遭漁民捕捉,讓救援人員看著遺體則無比心痛。根據統計,苗栗離岸風場於2019年建設,當年苗栗擱淺鯨豚擱淺數量即高達13隻,暴增了83%(以2015為分界點,前後7年的平均擱淺量計算),而彰化擱淺量近7年的平均數字更是過去的233%,離岸風場業者口口聲聲說會降低影響、保護生態,信誓旦旦的保證卻淪為口頭支票。苗栗與彰化的鯨豚擱淺量近年來暴增,學者皆認為與離岸風電工程有關。(圖/中華鯨豚協會提供)「像是風場就要在這邊蓋,所以任何環評流程都變得只是流程。」曾鉦琮表示,為了監測風場選址的海域是否有鯨豚出現,環評原本規定鯨豚水下聲學監測應該連續蒐集14天數據,但有業者反應監測儀器遺失,環保署竟大發慈悲,允許補充24小時的水下聲學監測即可,用24小時取代14天監測結果,也失去原先觀察的代表性。此外,鯨豚仰賴聽力來指引方向和溝通,而離岸風場建造的噪音嚴重影響鯨豚身心健康,中華白海豚「暫時性聽力損傷」閾值為160分貝,環評規定水下噪音閾值不得超過160分貝,此規定忽略了抗噪能力弱的一級瀕危物種「露脊鼠海豚」及「瓶鼻海豚」,環保署卻容許施工過程中「偶有」超標,超標閾值甚至高達190分貝,等同現行環評審查仍將鯨豚暴露聽力損傷風險中。曾鉦琮說,業者曾保證在動工前會先「緩啟動」,等同是打第一下,通知附近鯨豚「逃跑」,但離岸工程噪音最遠能傳播到10公里外,在噪音的干擾下,鯨豚一定會想「逃命」,逃離的方向不是往外海就是靠內陸,而許多鯨豚游不到外海,且目前海域多為數個風場同時施工,鯨豚見往外逃生路艱困,最終只能在近岸擱淺或是遭漁民捕捉,當中更有些鯨豚遺體被發現時聽骨碎裂,讓救援人員無比心痛。中華鯨豚協會長年協助擱淺的鯨豚與海龜,目睹多次海洋生物困境卻有心無力加以改善。(圖/周志龍攝)立法委員陳椒華曾召開公聽會討論離岸工程噪音對鯨豚的影響,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台灣白海豚顧問小組顧問湛翔智在會中表示,聯合國、歐盟、國際海事組織等均已制定水下噪音防治法案,降低人為水下噪音破壞海洋生態,台灣正在發展離岸風電,風電工作船舶對水下生物生存造成威脅,應將水下噪音納入《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法範圍,進一步訂定細則,才能有效管理水下噪音污染排放問題。
綠能犧牲者2/「最大受害豚」連續5寶寶擱淺亡 他:政府只管白海豚
離岸風場工程開發後導致鯨豚擱淺量暴增,政府為了降低環保團體罵聲,現行環評以白海豚為主要保護對象,卻也因此忽略與白海豚為同一保育等級的「露脊鼠海豚」。露脊鼠海豚近年擱淺數量倍數增加,西北海域今年初更在1個月內連續發現5隻露脊鼠海豚「寶寶」擱淺身亡,成為目前台灣鯨豚史上解不開的最大謎團,也是保育員心中最深的痛。據了解,中華白海豚現行數量不到60隻,牠們被稱為台灣海峽中的白色信使,屬於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在維持生態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在國光石化開發案中,前副總統吳敦義稱牠們「會轉彎」而大登媒體版面,白海豚更因此成為國人眼中開發與保育的代表動物。前副總統吳敦義說「白海豚會轉彎」引發議論,也讓該物種成為國人眼中開發與保育的代表動物。(圖/周蓮香提供)也因為國人對中華白海豚的重視,離岸風場開發時總以白海豚為「擋箭牌」,環境評估作業皆為白海豚量身打造,要求打樁噪音不得超過160分貝,並規定施工船隻在接近重要棲息海域時,需低速航行並避開白海豚,航道劃設也要避開敏感區,這些作業流程看在鯨豚協會眼中,卻是「治標不治本」的掩耳盜鈴。「露脊鼠海豚才是離岸風場最大的受害者。」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相較於抗噪能力強的中華白海豚,露脊鼠海豚更為敏感,且牠們體型小又沒有背鰭,海上觀察十分困難,在過去的評估中都不曾發現露脊鼠海豚身影,但牠們卻用一次又一次的擱淺遺體證明自己存在。台灣沿海今年初在短時間內,多次發現露脊鼠海豚寶寶擱淺,而該物種被認為是離岸工程最大受害者,讓保育界憂心忡忡。(圖/中華鯨豚協會提供)曾鉦琮說,今年農曆過年前後,台灣西北邊海域在短時間內接連出現5隻擱淺的露脊鼠海豚,牠們被發現時皆已身亡,身旁更沒有母親的陪伴,而鯨豚母性本能強烈,媽媽通常會陪伴並帶著孩子,幼體單獨落單案尤為罕見,學界多次推論都無法找到答案。「鯨豚擱淺,就差不多等於人類進加護病房。」曾鉦琮提到,鯨豚擱淺代表牠們已面臨生命危險,過往活體救援成功的比例僅10%,因海洋保育署成立及各項人力物力投資,近年救援成功比例已達30%,但在海洋大學退出海龜救傷計畫後,中華鯨豚協會目前成為北台灣最後的救援支柱,目前也正在籌備完善的海洋動物救援中心,希望大眾能多關心這些被人類所傷的動物,共同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
金門今年首起 窄脊露脊鼠海豚「船型堡」岸際遇難亡
金門金沙鎮祕境級景點「船型堡」岸際昨發現1隻死亡鯨豚,當地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確認是「窄脊露脊鼠海豚」,保育類海洋生物在大年初二不明原因遇難,從此回不了大海的娘家,讓保育團體扼腕不已。通報個體死亡原因不明,現場採樣進一步檢驗。(圖/海巡署提供)海巡署第12區指揮部昨接獲民眾118報案轉知金沙鎮「船型堡」岸際附近發現1隻死亡鯨豚後,立即通報金門岸巡隊第一機動巡邏站人員趕至現場,並聯繫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中華鯨豚協會及海洋保育署金門海洋保育工作站派員到場。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確認是「脊露脊鼠海豚」,體長110公分、寬30公分。(圖/海巡署提供)這也是金門地區今年通報的首起保育類鯨豚死亡個案,縣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陳光耀檢視後,確認為「窄脊露脊鼠海豚」,體長110公分、寬30公分,死亡原因無法確認,現場採樣等待進一步檢驗,其餘殘體則就地掩埋。通報個體死亡原因不明,現場採樣進一步檢驗,其餘殘體則就地掩埋。(圖/海巡署提供)金門近3年來,鯨豚死亡通報個案頻傳,2020年逾20起,2021年也有10餘起,發現地點涵蓋大、小金門島周界海岸,包括偏遠離島在內,爆量個案和超高頻度,引起保育團體和學術單位的關注,憂心大海到底發生甚麼事?海巡署呼籲,保護大自然資源人人有責,民眾若發現鯨豚擱淺,可撥打118免費報案專線,協助海洋保育工作。
台南市將軍生態公園沙灘發現擱淺鯨豚 惜已死亡多時
海巡署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安檢人員昨日下午在將軍區生態公園沙灘實施巡邏勤務時,遠遠看到沙灘上躺了1隻鯨豚擱淺,一波波潮水打在鯨豚身上,但鯨豚一動也不動,海巡人員趨前查看,發現鯨豚已死亡多時,經通報海洋委員會以及成功大學鯨豚研究中心人員,確認死亡鯨豚為露脊鼠海豚,研究人員隨後將死亡鯨豚帶回研究確切死因。研究人員確認擱淺死亡的鯨豚為露脊鼠海豚(圖/讀者提供)海巡署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將軍安檢所隊員昨日傍晚5時許,前往台南市將軍區生態公園沙灘執行巡邏,安檢人員在沙攤上發現1隻擱淺的鯨豚,經確認該鯨豚已死亡多時,隨即通報海洋委員會以及成大鯨豚研究中心及海洋保育署海共同處理。海巡人員將死亡鯨豚抬上車,送往成大鯨豚研究中心研究死因。(圖/讀者提供)保育研究人員判定擱淺死亡鯨豚應為露脊鼠海豚,體長約150公分、寬30公分,經評估後由農業局先行將死亡鯨豚帶回研究中心進行解剖,已了解鯨豚死亡的確切原因。
保育類海豚陳屍馬祖東引岸邊 「微笑天使」擱淺脫水模樣慘
馬祖東引岸邊又見死亡海豚,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一岸巡隊第一機動巡邏站昨天下午獲報後立刻前往處理,發現這隻死亡的海豚長度約130公分,寬度約27公分,拍照存證後,通報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漁牧科協處,經辨識品種為「窄脊露脊鼠海豚」,豚體完整,今天將交由產業發展處運回南竿。「窄脊露脊鼠海豚」隻數全球僅剩不多,在台灣屬於保育類動物非常少見,有「微笑天使」之稱,為延續下一代,海豚常依本能至近岸生產,如誤食海漂垃圾,生命恐受威脅,第一岸巡隊經常利用漁船進出港安檢時機,廣宣國人海洋保育及生態維護的觀念,重視在地海洋生態與永續漁業資源之用心。第一岸巡隊呼籲,海巡署除執行查緝走私、非法入出國,亦積極投入海洋生態保育工作,鯨豚對維繫海洋生態及環境調節具有重要功能,民眾於海邊從事遊憩活動時,切勿隨手丟棄垃圾,還給海洋生物一個乾淨的生存空間,若民眾有發現類案情形可直接撥打海巡署118免費服務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