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產業
」 友達 面板 群創 彭双浪 台積電![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91525/sm-34571e3bae55d189b4ffaf0e5e52a6ff.jpg)
南台灣大震! 集邦:恐加劇電視面板第一季供給吃緊
台灣南部於21日凌晨12點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震央位於嘉義。因台南是重要面板產地,據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第一時間瞭解,廠商實際受影響情況尚待確認,但此次地震可能加大第一季電視面板供給壓力。另外,TrendForce第一時間了解鄰近的晶圓代工廠、面板廠受損和運作情況,台積電(2330)及聯電(2303)的台南廠因震度達4級以上,當時已疏散人員並停機檢查,未有機台遭受重大損害,僅爐管機台內難以避免的產生破片。TrendForce表示,TSMC在台南地區有一座八吋廠、兩座十二吋晶圓廠,從成熟製程到目前最先進的5/4nm及3nm皆在此生產,UMC於當地運作一座十二吋廠,包含90~14nm製程。相關廠區已陸續於21日上午恢復正常運作,地震對實際產出的影響在可控制範圍內。TrendForce研判,儘管台南地區晶圓代工廠製造的產品種類廣泛,但因時值各項零組件需求傳統淡季,整體成熟製程的產能利用率平均為70%至80%,產線仍有相當大的調整彈性。先進製程部分,目前投片多屬庫存預備,短暫停機或少量破片的影響都容易彌補,初步預期不會造成明顯影響。面板產業部分,TrendForce表示,台南為顯示大廠群創光電的大本營,位於台南的廠區分別為Fab2、Fab3、Fab5、Fab6、Fab7,臨近的高雄廠區則是Fab8、Fab8b、T6。由於廠區歷史較久遠,加上此次震度較大,影響部分台南廠區機台停機,受損狀況仍待確認,預估此次地震對第一季原就稍微吃緊的電視面板供給恐將雪上加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88152/sm-1df4c042e048023f4fc7b3431849b9e5.jpg)
CES秀技術肌肉!面板雙虎齊嗨 群創爆6萬成交量漲逾2%
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7日於拉斯維加斯登場,面板雙虎群創(3481)、友達(2409)展示全新技術搶食商機,今日股價也跟著狂歡,群創爆出6.9萬張大量,上漲2.84%,收報 14.5元。友達成交量也有2.9萬張,上漲1.31%,收報14.7元。面板雙虎在今年CES展中大秀技術肌肉,群創推出CarUX車用解決方案,另同場加映「隱藏顯示InvisiView」、可分散車載電腦算力與減少影像傳輸頻寬的「座艙智能顯示 Smart Display+」,以及「可動解決方案 Kinematic Solution」、「嵌入式屏後攝影 Camera Behind Display」和新一代「壓感回饋技術 Haptics and Force Sensing」等十多項和諧駕乘體驗的創新技術與卓越汽車部件應用展品。友達則秀出首創將Micro LED透明顯示器無縫拼接、導入至大面積的「幻境全景天幕」以及整合觸控、感測等多功能感受的「XR互動智慧窗」,揭示智慧座艙人機互動應用新面貌。另外,面板本業也傳來利多消息,根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受惠中國補助政策延續,再加上品牌廠新品備貨需求熱絡,電視面板需求優於預期,元月報價可望持續上漲,目前預期1月份的TV面板價格,32吋與43吋將上漲1美元,50吋與55吋持平,65吋與75吋將上漲2美元。群創董事長洪進揚日前出席工研院「2025年台灣製造業暨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時說到,今年面板產業需求成長,主要是著眼於電視面板的量、價可望逐步回溫,PC和筆電應用也可望有小量成長,看好2025年會比2024年呈現溫和成長。友達董事彭双浪在法說會上也指出,看好今年在同業「按需生產」,及商用機種回溫、預期換機潮帶動下,對2025年產業供需相對樂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86782/sm-df182809ab978faf1c9710ef96d8ea1e.jpg)
不再似寶1/台塑四寶上兆市值蒸發套牢87萬股民 石化慘成水餃股
「我是台塑台化小股東,今年得申請勞工紓困貸款才能過年回家吃年夜飯!」近期網路上各種酸言酸語,衝著台塑四寶股價而來,總結2024年台股「新慘業」就是石化,多家企業已成雞蛋水餃股,原本的龍頭台塑四寶股價也跌破金融海嘯低點,還可能出現史上首度營運虧損,這波「石化冰風暴」可能會讓全台超過87萬名小股東的荷包凍很久。CTWANT記者整理台塑四寶近期股價表現,高點分別為:台塑(1301)2021年10月的121元,南亞(1303)2022年4月的94元,台化(1326)2018年9月的130元,台塑化(6505)也是2018年9月的151元。而在2024年12月31日,台塑收在35.5元,南亞正式跌破3字頭、收在29.9元,台化收在27.3元,台塑化則為34.55元,網友戲稱不是股價「腰斬」、是「腳踝斬」,2024年市值蒸發1.18兆元,剩下不到1兆元。曾是台灣之光的台塑四寶,成功經歷數個景氣循環,如今營收及股價表現一路慘跌,不再「似寶」,最大關鍵在於中國大陸石化業的「內捲」。「不要小看中國,他們的技術真的超級厲害,我從來沒看過塑膠袋可以做得這麼薄!」在2009年,當時的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曾跟CTWANT記者開玩笑說了這句話,當時是在諷刺中國製造的偷工減料,沒想到過了15年,一語成讖。大陸官方2016年允許民間企業投資煉化一體廠,一連打造了包括大連長興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浙江寧波、上海漕涇、廣東惠州和福建漳州古雷七大石化園區,被媒體稱為「七個王永慶」,在中國刻意扶植與複製台塑六輕的成功經驗下,2020年後產能集中開出,到2026年前計畫新增化工原料產能超過8300萬噸,導致目前乙烯、PX、PTA、CPL、MEG、SM、ABS等全都供給過剩。但新冠疫情後,大陸房地產市況低迷,內需疲軟,影響相關石化、塑料及化纖需求,所以向外傾銷。「原本預期上半年會開始反彈,但實際上沒發生,現在景氣走勢,無法用傳統的產業架構來解讀了,人為干擾變因太多」2023年11月底,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向記者們介紹剛從敦化北路搬至內湖的新總部,當時氣氛輕鬆,他笑說不會讓幫他賺錢的老臣們退休。2024年,台塑、台塑化接連換了董座,記者也很難見到王文淵了。央視新聞報導天津新增乙烯年產量120萬噸。(圖/翻攝自央視網)「近日,年產120萬噸乙烯項目在天津經開區南港建成投產,專案投產運行後,中國石化天津基地的乙烯年產能將達到250萬噸,並將帶動千億級下游產業發展。」大陸第一官媒央視新聞在2024年11月興奮播報這條新聞。光是這一家公司、一個基地產能,就超過半個台灣一年400萬噸的產量,而這僅是眾多石化投產新聞的一條,12月還有内蒙古寶豐、萬華化學和山東裕龍等陸續開出新裝置,又多了210萬噸的乙烯投產。產能大增、價格崩跌,不但讓大陸市場內捲,還逼到整個亞太地區產業鏈失衡,重蹈大陸過去在太陽能、面板產業的覆轍,補貼扶持、產能過剩、削價競爭,然後就是倒閉潮。《朝鮮日報》報導,中國乙烯年產能在2023年已超過5千萬噸,是韓國的4倍,導致韓國公司不斷虧損,樂天化學過去3年已慘賠數千億韓元,考慮賣掉廠房,但找不到人接手,搞得韓國政府要幫忙借錢補貼、還讓原料石油腦進口關稅直接為0,免得公司倒了。全亞洲產能過剩,也讓台股的塑化股壓得抬不起頭,前私募股權操盤手「股人阿勳」整理,過去兩年半的股票投資報酬率,國喬(1312)為負47%,12月31日股價收在10.45元,台聚(1304)負48%、股價10.75元,華夏(1305)負55%、股價11.95元,大多成了雞蛋水餃股,台塑四寶更是負56%到61%。韓國樂天化學過去3年已慘賠數千億韓元。(圖/翻攝自樂天化學官網)令人訝異的是,台塑2024年股價跌一半,寫下22年新低,小股民卻增加6.4萬人,達到33.1萬人新高;南亞股價為16年來新低,股東增加約4.2萬人,共26.3萬人;台化也是22年來新低,股東增加2.3萬人,共18.2萬人;台塑化更是掛牌以來最低,股東卻破10萬人,增加3.4萬人,四寶股東人數近88萬人。愈跌愈愛買,就是看上台塑「大到不會倒」而逢低買進,然而許多分析師都在勸退,一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很多大戶套在50元左右,短期解套不易。「買股不是談戀愛,拖這麼久沒用」股人阿勳說,現在大戶都在賣、散戶接,千張以上大戶兩個月內已減少2%,台塑四寶的毛利率至少要回到8到10%以上才能損益兩平,15%以上才能讓股價回到過去,若再考慮碳費成本,至少要25%以上,「雖然價格很低,但轉型期太長了,建議立馬停損。」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也跟CTWANT記者說,台塑四寶明年仍不OK,可能要等到2026年後。四寶陸續在2024年12月宣布發行114年度國內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合計募資金額將達470億元,盼籌資度過營運寒冬。業內人士也開玩笑表示,台塑家大業大不缺現金,可能是要以此「喊窮」,為2025年不發股利「鋪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84514/sm-608ad39f1528844145dd1c5d0bce0781.jpg)
白袍科技2/「機器人藥師」小房間調劑化療藥物 老面板廠養出全球X光感測金雞母
一個「機器人藥師」在完全密閉的小房間內,把藥劑抽出、調配、混合⋯⋯,有條不紊地工作,在12月5日登場的「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上,意外成為主角,引來媒體和廠商瘋狂拍照。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隻「智能化療調劑機器手臂」是有特殊任務,「癌症化療藥物調配的過程,精準不容誤差,需仰賴專門訓練過的藥師,在特製的負壓空間中調配。然而,化療藥物具有毒性,要是調配的劑量不對,甚至殘藥處理出錯,對於病人或操作的藥師都有危險性。」這部台灣土生土長的第一套化療調劑自動化設備,來自老牌面板廠群創(3481)的智慧醫療事業,由4月成立的「智能及自動化解決方案事業中心(IAS)」負責,目前已在奇美醫院上線使用,有兩台銷售實績。「More than panel.(不只是面板)」群創董事長洪進揚5日在自家展區上語帶笑意表示,這是他近年瞄準的新賽道。台灣面板產業曾風光無限,2008年中國廠商崛起,市場供過於求,產業陷入困境,眾家廠商為脫困求存,紛紛尋找全新的應用戰場,智慧醫療就是其一。群創董事長洪進揚(右)和睿生光電董事長楊柱祥(左)在展區前受訪。(圖/鄭思楠攝)十五年前,奇美電子併入群創,原有的X光感測業務隨之整合為群創的一個事業部,2019年該部門分拆成立「睿生光電」,專注於醫療面板業務,以數位X光攝影系統為核心產品,將傳統醫學影像檢查過程數位化,拿下全球X光感測器市場的領導地位,連續3年賺逾半個股本,成為群創旗下「金雞母」,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77元,幾乎追平去年全年水平。「睿生深耕逾20年的X光平板感測硬體製造實力,跨足AI影像學習、軟硬整合等應用,致力擴大智慧醫療市場。」睿生光電董事長楊柱祥直言,去年X光感測器持續去庫存,今年需求漸入佳境,預期今年營運表現將優於去年。而今年4月成立IAS,由群創兩位協理廖健宏、陳靜倩共同領軍,目前團隊共有200多人,專注於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及AI加值應用三大產品線。廖健宏穿梭在日前的醫療科技展上,展示「智慧藥局」在不同醫療情境下的應用技術成果,「就是從自動化技術的基礎出發,解決醫護人員及病患就醫的痛點,提供更優化、防呆的加值功能。」比如「智慧調劑台」,就是整合AI數位軟硬體系統,結合電子標籤與引導提示燈,能協助藥師快速辨別與管理藥品,「藥流雙向櫃」則搭載數位顯示看板,可有效即時追蹤藥品的調劑進度,縮短病患取藥時間。群創近幾年積極轉型,智慧醫療就是公司瞄準的新賽道之一。(圖/鄭思楠攝)「從睿生光電到車用解決方案CarUX,以及先進封裝的FOPLP半導體事業部,群創都在鼓勵內部創業,現在也希望把這個精神導入醫療體系,發揮貢獻。」董事長洪進揚預估,2025年群創整體醫療事業將有雙位數成長,也將視市場狀況評估,不排除IAS未來循睿生光電模式IPO。與此同時,被視為「慘業」的面板產業,近期開始釋出正向展望。法人表示,面板市場正逐步走出庫存修正低潮,近期報價止跌回穩,群創第二、三季已連續兩季獲利,雖然仍無法弭平首季虧損,前三季稅後淨損25.52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29元,但轉機題材已現,市場對其前景抱有期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56922/sm-d00eed9c5ee78754a5ad28424a2d8a48.jpg)
集邦:台積電買群創四廠雙贏 投顧看全球面板2025有望轉佳
市場熱議許久的群創(3481)台南四廠(5.5代廠)出售案,15日確定由台積電(2330)買下,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表示,群創轉手閒置廠房資產,可獲得業外收入,台積電則快速取得既有廠房,緩解產能吃緊的問題,這項交易對雙方都有好處;不過網友熱議台南房價是否再漲,專家潑冷水認為南科早已利多,這次影響不大。過去幾個月,市場盛傳台積電、美光均在爭取購買群創四廠,直到15日才正式拍板,由台積電公告,將斥資171.4億元買下群創南科廠房及相關附屬設施,群創預計處分利益約147億元,以群創目前股本798.92億元為基礎,貢獻EPS約1.84元。投顧認為,群創因此次交易案,可讓2024年轉虧為盈,但這只是一次性收入,後續獲利表現,仍須視整體面板產業市況走向,目前全球面板業仍供過於求,可能要等2025年才有望轉佳。TrendForce表示,目前台系面板廠仍有不少較小世代的產能,過去主要生產IT面板與中小面板,隨著競爭對手的大世代產能不斷擴充,台廠越來越難與大世代產能競爭,促使這幾年開始邁向轉型路線。TrendForce指出,群創南科四廠5.5代線占其原本產能約10%,也約占全球LCD面板整體產能的1%,意味著群創在TFT-LCD業務上將持續收斂,同時加速轉型,群創近年積極利用小世代線產能,發展非顯示相關的利基型應用,如面板級扇出型封裝、X-ray Sensor等,也積極朝向車用市場等系統整合領域開拓新業務,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在長時間開發後,有望見到初步成果,有助於群創淡化傳統純面板廠的角色,並透過其核心技術能力,朝多元領域發展與轉型。群創的這個5.5代廠產能約占全球LCD面板產能1%,而2024年Sharp預計關閉Sakai 10代廠,預估對2025年整體產能影響約2%,LGD也預計轉售廣州8.5代廠給中國面板業者,會讓中國面板廠占整體面板產能的比重將從2024年的68%,提升至2025年的71%,TrendForce表示,中國業者在全球面板產能集中度和影響力將持續提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48080/sm-30b724b725749741e020260c373770da.jpg)
均豪先進封裝機台H2正式出貨 股價單週暴漲36%站上百元大關
設備廠均豪(5443)在先進封裝領域耕耘多年,下半年相關機台將正式出貨;此外,也與昇陽半(8028)合作,也跨足Carrier Wafer領域,營運迎來新一輪成長周期,在市場資金積極卡位下,近期股價大漲,單週上漲超過 36%,上週五(5日)收在109元,續創歷史新高。均豪、志聖(2467)、均華(6640)合組的G2C+聯盟,隨著檢測、量測與研磨技術到位,聯盟成員一同搶進先進封裝供應鏈中,目前已與客戶有數個項目正在進行。其中,均豪長期深耕檢測、量測與研磨技術,目前和封測廠與晶圓廠客戶有多個項目進行中,今年開始就會有新產品切入客戶供應鏈。除了先進封裝領域之外,均豪也往更上游發展,進軍矽晶圓領域,供應設備給環球晶(6488)、台勝科(3532)與合晶(6182)等大廠,同時藉由策略性投資昇陽半布局晶圓再生市場,除了讓設備在地化之外,也因為其研磨與檢測技術滿足晶圓再生製程所需,一方面可降低昇陽半導體的成本,並藉此取代國際大廠,拓展新的設備應用領域。均豪今年除了半導體設備貢獻放大之外,,近期也感受在面板產業耕耘多年後,客戶投資有所回溫。相關設備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帶動面板設備營收有所成長。整體來看,均豪下半年營收成長動能看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36876/sm-7e26d058662130350b0c31488f677c9d.jpg)
鴻海Q1獲利220億元年增72% 轉投資夏普面板廠大虧將轉型「這功能」
鴻海(2317)在14日舉辦法說會,公布今年第一季營收為1兆3239.92億元,稅後淨利220.0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2%,每股稅後純益(EPS)1.59元,看好AI後續和四大產品線成長,預期今年表現優於去年;而鴻海轉投資的日本夏普(Sharp)旗下大阪堺工廠(SDP)大尺寸面板虧損連連,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堺工廠將轉型為人工智慧AI數據中心,共同推動夏普實現輕資產化的目標,「夏普最壞的時間過去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好」。鴻海去年首季因認列轉投資夏普投資損失173億元、業外大虧201億元,今年首季業外虧損僅42億元,整體獲利表現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鴻海首季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均較去年同期成長,第一季合併營收1兆3239.92億元,創歷史同期次高,不過較去年第4季1兆8520.72億元減少29%,比去年同期1兆4624.37億元下滑9%;合併毛利率6.32%,較去年第4季增加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增加0.28個百分點。鴻海先前評估第1季業績較去年第4季明顯修正,主要是傳統淡季和去年同期基期較高因素,結果符合預期。以營收比重來看,鴻海第一季消費智能產品占38%、雲端網路產品占28%、電腦終端產品占18%、元件及其他產品占6%。2024年第1季AI伺服器業績年增200%,占整體伺服器營收近四成,今年AI占比也將逐季提升,鴻海表示,他們是唯一從模組、基板、伺服器、交換機、液冷、整機到機櫃,可以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以及全球生產據點的廠商。不過日本夏普決定,旗下生產電視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10代面板廠大阪堺工廠將在9月底前停止運作,劉揚偉因為人在歐洲談生意,沒有參加台灣的法說會,但代表鴻海作為夏普最大股東代表身分,透過錄影方式在夏普14日的法說會上發言,表示面對全球局勢變動和後疫情挑戰,鴻海堅定支持夏普突破困境,從虧損走向獲利,夏普獨特的創新技術和百年品牌,在全球市場非常少有。劉揚偉表示,各界最關心的堺工廠將會得到積極處理,將轉型為AI數據中心,共同推動夏普實現輕資產化的目標。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夏普堺10代廠的關閉對今年的供給量影響甚微,但因該廠100%用以生產液晶電視面板,產線關閉後,將影響2025年電視面板供給市場,預估整體液晶電視面板明年將減少近500萬片,占整體液晶電視面板供給比重2%。另外值得注意的還有近期樂金顯示(LG Display)廣州廠的後續走向,不排除對面板產業將再掀起一波洗牌效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6208/sm-59108e25c60463a1a0bf33c1c890036f.jpg)
面板回春3/「春燕住下來了!」大電視+車用需求回溫 友達65歲董座忙著學德語
「春燕不只是來了,而且還住下來了」,群創(3481)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第一隻春燕是大尺寸電視需求,第二隻是車用市場,現在正在觀察顯示器這第三隻燕子的跡象,整體而言,第一季是景氣谷底、全年將逐季攀升。為了搶攻車用市場,65歲的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最近正忙著跟一級主管一起學德語。「這個年紀學新語言,真的有點難,不過簡單的打招呼,我已經會了。」彭双浪跟記者笑著說。友達去年10月宣布以6億歐元、約200億元新台幣,取得德國BHTC的100%股權,這是一家車用空調控制介面廠商,使友達晉升汽車業一級供應商;4月底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的「Touch Taiwan 2024智慧顯示展覽會」,友達直接搬一台車上舞台,讓路過的媒體和廠商都瘋狂按下快門。大腳跨入車用市場,可說是面板廠最新共識,面板雙虎友達、群創近來積極投入汽車智慧座艙,「雖然中國廠商加入競爭行列,多是低價『暴力式競爭』,但車子是看重安全及信賴的產品,因此削價競爭無法長久。」彭双浪說。講到削價競爭,可說是面板業的血淚史。早在二十年前,台灣面板產業開始百花齊放,2002年政府啟動「兩兆雙星」,2007年獲利創下歷史高點,業者砸錢擴大投資,隔年就碰上雷曼兄弟倒台引爆全球金融風暴,但面板業總產值仍在2010年達到1.17兆元,比半導體還早達到兆元目標。誠美材董事長何昭陽(右)在2011年擔任奇美電子副董時,因美國反托拉斯法被迫入獄。(圖/報系資料照)而就在面板產業登峰破兆的這一年,美國司法部對台、韓、日三國面板廠祭出反托拉斯法,這場官司中,台灣業者被韓國「背刺」,繳出天價罰金,高階主管還被迫入獄,狠創台灣面板產業淪為「慘業」。在韓國夾擊、美國制裁後,大陸政策扶植養大面板廠,造成產能過剩,迄今仍難脫低價泥淖,台灣面板廠商剩2成市佔率,還不時遭陸廠低價傾銷影響,股價因而低迷不振,成為外資大拋工具。被股民們視為「慘業」翻身無望的面板業者,近期卻重燃信心,直言「要柳暗花明了!」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解釋,過去面板廠因設備投資金額高,每天開門就要認列一大筆折舊費用,廠商為了維持產能利用率,寧可低於成本價出售,不然財報會很難看,「如今折舊慢慢攤提完,包袱減輕,就能減低產能,減少價格競爭,產業陸續恢復正常。」除了各種顯示器,群創也推出「3D Printer & AI列印整機解決方案」。(圖/黃威彬攝)群創董事長洪進揚也在「Touch Taiwan 2024智慧顯示展覽會」上提到,過去面板業者重視量,但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產業氛圍改變,業界更願意追尋價值而不是價格,去年車用市場營收約400億元,今年可望挑戰500億元。法人表示,目前面板的成長動能就是車載顯示器,車輛要智慧化,車用顯示面板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顯示資訊、娛樂互動,還有控制功能,而電動車通常配備更多的電子系統和顯示面板,讓面板需求量持續增加。「期望明年不再只是面板廠,而是一個『以顯示器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提供者』。」友達彭双浪在展會上高喊著,群創的洪進揚也在3月的法說會上表示,該公司的非面板營收大約22%,接下來「希望能夠更平衡地、把群創發展成一個『更完整的科技公司』。」可見台灣面板廠谷底翻身的企圖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32428/sm-57839abf7a1a28f65cfd42defacfa986.jpg)
今年谷底在首季 友達董座:面板業最差時點已過
Touch Taiwan智慧顯示展24日登場,面板大廠友達 (2409) 董事長彭双浪出席活動時表示,目前已看到大尺寸產品與AI PC升溫,下半年將迎來強勁需求;今年第一季會是全年低點,產業最差的狀況已過,後續景氣將逐季往上,整個供需狀況趨於穩定、產業回到健康發展。彭双浪表示,面板產業最差是在去年和前年,但今年有二大運動賽事,包括奧運、歐洲盃足球聯賽,對65吋以上大尺寸產品有很大的激勵效果,現在已看到需求逐漸升溫;IT市場也因為AI PC激勵,下半年這塊會有較強勁的需求,商用及工業用也復甦當中。車用需求則非常穩定,彭双浪表示,電動車短期雖有逆風,但不是衰退,只是成長放緩、沉澱一下,因為產業發展都會有快速上升期間,沉澱能把過去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改善,蓄積下一波成長動能。全球市況來看,彭双浪表示,美國經濟狀況非常好,歐洲沒有強勁復甦,而新興市場過去2季經濟成長表現不錯,稍微有影響的是中國經濟成長平緩,但總體來說,全球經濟穩定上升中,對汽車、消費性電子未來需求來說都會有幫助。友達今年觸控展參展重心在車用市場及Micro LED顯示技術上,彭双浪表示,友達在2003年就投入車用市場,全球大品牌車廠都是客戶,20年來有很多專利;2012年投入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研發,也已有超過1000件專利,去年開始量產出貨給穿戴式客戶,未來車用、大尺寸電視都會陸續進入量產。而友達在4月初完成德國BHTC的交割,友達總經理柯富仁表示,雙方開始團隊交流整合,現在已經有案子展開合作,目前以客戶優先,除了既有客戶穩定交貨,也加速開發客戶需要的新解決方案,如智慧座艙、顯示介面等,以及 Micro LED 等新技術加速導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17379/sm-4d7be19940627fae0aff98f50a3b49c9.jpg)
富豪新列傳/台灣74歲新首富不想退休「學張忠謀做到80歲」 他高喊:2024年廣達全面AI化
在AI王者輝達的帶領下,身為長期伺服器代工夥伴的廣達(2382)已成全球科技供應鏈最大受惠者,股價也跟著起舞。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去年五月來台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後,輝達股價從300美元起漲,2023年最高來到504美元,大漲近7成,同時間,廣達也從90元起漲,8月就衝上282元,暴漲210%,比輝達更凌厲。林百里的41.5萬張廣達持股也水漲船高,身家破百億,去年七月就超越前首富張聰淵,在《富比士》即時富豪榜上成為台灣新首富。今年74歲的林百里,四年前曾對外表示,原打算70歲退休雲遊四海,「但遇到從小嚮往的AI,實在太好玩了,要再做10年。」他還告訴家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到87歲才退休,他也要做到80歲才要退休。還要拼六年的林百里,在今年1月廣達尾牙上高喊,「2024要全面AI化!」站在AI浪尖上的廣達,並不是巧合。「其實我們也等了AI很久, 2016年開始準備,到2023年得到最好的成果、機會,由於AI需求非常暢旺,我們訂單源源不斷。一連串的AI應用,不只是市場所需,更是廣達的價值所在,我們要從創新解決方案增加我們的價值。」林百里在尾牙上說。去年的股東會上,林百里還是AI不離口,「AI伺服器是廣達的主力產品,未來產品都要有AI才有賣點,6年前已經在很多公開場合說要發展AI,現在AI越來越重要,代表我們是對的」。廣達2023年股價從90元漲到282元,引領AI族群,漲幅表現還超過輝達。(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Google股市)林百里口中的布局AI關鍵年,也就是2016這一年,廣達就已攜手輝達,共同打造了AI超級電腦。去年COMPTUEX上,黃仁勳參訪廣達旗下雲達攤位時,還脫下招牌皮衣披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身上,兩家好交情,表露無遺這兩位AI大咖,一位是台南出生,在美國長大創業,一位是在上海出生、香港貧民窟長大,來台灣求學創業,兩人事業最後在AI上有了交集。「喜歡研發也愛好創新,擁有奔放卻精確的想像力。」一位廣達人這樣形容林百里,他的求學及創業路,也如出一轍。「這個學校只有一幢大樓,而且從樓下走到樓頂,可以從幼稚園念到大學。」林百里從香港德明中學畢業後,就以僑生身份考入臺大電機系,取得學士和碩士。畢業後,林百里加入三愛電子,擔任總工程師,1973年與同是溫世仁、姚四川、梁次震、周永嘉與江英村等一起創辦金寶電子,後來發生火災意外,林百里負責請辭,1988年另創廣達,在一台主機、一台螢幕的桌上型電腦時代,林百里就已認定「便利性」會成為趨勢,因此堅持要做「攜帶型」的電腦。「終於在1997年拿下戴爾電腦代工訂單,後來果然人人一手筆記型電腦,成功改變人們儲存裝置的習慣。」一家筆電廠商說。1999年,廣達登上全球「筆記型電腦」代工龍頭後,為要穩定面板供應,成立面板廠廣輝電子及廣明光電等,當時林百里自嘲是「三廣總督」。然面板產業在韓國及大陸廠的殺價競爭下,淪為慘業,廣輝也在2006併入友達。2012年成立的雲達科技,2016年就跟輝達合作研發打造AI超級電腦。左起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廣達副董梁次震。(圖/黃鵬杰攝)林百里退出面板業後,沒多久又有了新事業。2007、2008年間,客戶上門詢問伺服器代工業務,林百里發現機會來了,遂成立「雲端運算事業部」,廣招人馬。在此之前,伺服器市場由戴爾(Dell)、惠普(HP)、IBM等品牌大廠主導,廣達在2012年成立雲達,切入雲端伺服器代工。在投資人還不知「雲端」為何物之際,2011年的廣達尾牙上,林百里喊出「廣達要當雲端之王」,五年後,再切入AI伺服器,如今在輝達引爆的AI商機潮中,廣達成了最大受惠者。廣達成軍36年來,從筆電、雲端到AI三個全球科技重大轉型階段,林百里都精確地走在前頭。一如他常掛在嘴上的「VIP 哲學」,就是Vision(願景)、integration(整合)及 position(位置),「要想想公司未來10年、20年的願景是什麼?要在產業、世界上扮演什麼角色、站上什麼位置?」龍年農曆春節前夕,林百里與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在2月1日聯名對員工發出內部信,直言今年外在環境的不利狀況絲毫未減,「期望景氣今年會自行復甦,完全不切實際」,但「有AI就有無窮想像,把握過關鍵機會,發展成A+的廣達,務必把握這關鍵時刻」。至於接班問題,被問時林百里總以「廣達幹部很優秀」回應。他曾說,高科技是靠頭腦的行業,很難「父傳子」。林百里長子林宇軒曾到廣達雲運算應用服務研發中心上班,目前擔任提摩太投資董事長;次子林宇輝則曾在廣達財務部任職,2012年自行創業,成立社群交友網站愛魅奇(iMatchbox),目前開設創投公司Mesh Ventures(聚達創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11183/sm-624bd76446b49f4756a95224e19ff452.jpg)
AI TV大車拚2/電視產品持續長大 法人估面板雙虎第一季營運可望延續第四季
每年年底因為下游備貨需求已逐漸告一段落,原本就是面板產業的淡季,但法人分析,2024年有奧運、歐洲盃等大型賽事登場,加上品牌廠庫存去化結束,接下來新產品也將在上半年陸續上市,包括友達(2409)、群創(3481)等面板廠營運將開始回溫。其實從面板廠近期公布的2023年12月營收,友達為219億元,為去年第四季的高點,月增9%,年增率則達22%,也推升全年營收年增率轉正。群創12月也寫下去年第四季的高點,達187億元,月增7.5%,年增率達16.5%,也讓全年營收年減率由7%,縮小到5%。2023年下半年65吋電視面板報價。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在經歷長達半年產能稼動率的控制,LCD電視面板庫存水位於2023年首季已回到健康水位,需求端則伴隨節慶促銷和漲價預期心理也開始浮現,並帶動電視面板價格自2023年3月起開始轉漲,以65吋為例,2月報價110美元,3月就漲到120美元。「雖2023年第四季報價受到品牌終端銷售不如預期而開始轉跌,但在面板厰快速反應,減少生產的策略下,跌價幅度仍受到控制。進入2024年第一季,雖然步入需求淡季,但面板廠持續透過大規模的減產與歲修計畫,成為電視面板供需反轉的契機。」集邦科技研究副總范博毓說。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去年12月指出,面板產業景氣已經在2023年上半年落底,第四季是季節性淡季,隨著2024年景氣將可望溫和成長,預期整體面板市場仍會有較2023年3-5%的成長。彭双浪說,雖然產業不會有很激情的成長,但是在人機介面應用等產品帶動下,相關面板應用仍會持續蓬勃發展。友達今年以「智慧移動」為主題參展CES,並獲得最佳創新獎。(圖/友達提供)群創總經理楊柱祥也同樣在去年12月表示,隨著高庫存及通膨等不利因素已逐漸落幕,2024年面板整體產業秩序應會開始轉好,加上又有全球性的體育賽事,以及AI PC等產品換機潮,預料2024年下半年景氣與市況將會轉好。同時公司也在積極發展半導體封裝等非面板業務,目標2024年面板及非面板的營收比重,有機會從8比2,變為7比3。而友達今年CES展以「智慧移動」為主題,展出Micro LED終極顯示技術量能的全新智慧座艙,包括裸眼3D Micro LED儀表板、互動式透明智慧車窗等多項產品,重新定義智慧座艙,也獲得CES 2024最佳創新獎。群創則是展示包括Micro LED無縫拼接顯示器、車用顯示器、電競面板等。觀察友達及群創股價表現,友達前波低點為2023年10月下旬的14.95元,1月上旬來到19.7元;群創前波低點也是在2023年10月下旬,為11.35元,1月上旬來到15.7元。法人指出,2024年的面板產業,隨著通膨趨緩,加上第二季開始將有如奧運等全球大型賽事登場,有望帶動電視等終端產品需求,同時大尺寸的需求成長態勢不變,預估平均出貨尺寸可望較2023年增加1吋以上,有助產能去化。隨著面板報價中小尺寸已止跌,大尺寸跌幅也收斂,預料整體價格走勢將從2月開始翻揚,面板族群第一季的營運將持續走揚。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指出,持續專注面板本業,並全面優化未來生活。(圖/劉耿豪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04202/sm-f9d1120bde2268fcbcedbe8fa92c0d61.jpg)
IDC示警終端銷售不佳 面板廠2024第一季恐繼續減產
IDC(國際數據資訊)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表示,2023年第四季與2024年第一季的顯示面板出貨季增率恐怕很難成長,除了顯示面板需求的逐季衰退外,顯示面板廠們在未來兩個季度的生產管控策略亦將壓抑顯示面板出貨量。根據IDC最新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最新的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追蹤報告(Worldwide Large Panel Monthly Shipment Volume Tracker)顯示,10月各類大尺寸顯示面板月出貨量均明顯衰退,電視顯示面板(TV Panel)月減7.0%、顯示器顯示面板(Monitor Panel)月減10.9%、筆記本電腦顯示面板(Notebook Panel)月減15.9%以及平板電腦顯示面板(Tablet Panel)出貨月減7.6%。陳建助指出,由於各面板買家預期2023年第四季終端銷售動能不濟,外加2023年第三季各面板買家拉急單或提前購買的策略,促使面板買家於9月開始減少2023年第四季顯示面板需求,導致10月出貨對比9月明顯衰退。展望2024年第一季,隨著年底傳統旺季的結束以及2024年宏觀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顯示面板買家勢必嚴格控管庫存;同時在各大顯示面板廠急欲追求獲利的年度目標下,大尺寸顯示面板產業將持續面臨接單生產模式,各家面板廠再次下修稼動率的生產策略恐將再次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292543/sm-4080737c54cc645706e998de137fa89d.jpg)
經濟部帶動低碳智慧轉型有成 估減879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
在「不減碳就出局」全球趨勢下,為加速國內電子資訊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部與國內外大廠積極合作,一起帶動永續發展與綠色轉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於10月24日辦理「2023 永續供應鏈轉型與創新應用論壇」,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展出產業低碳化與智慧化升級轉型成果,帶動超過750家供應鏈業者,預計於明(113)年底可達成34萬噸減碳量,相當於879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碳吸附量。本論壇號召近30家國內外供應鏈夥伴,如Cisco、DELL、HP、Microsoft、NVIDIA、仁寶、技嘉、和碩、鴻海、華邦、欣興、敬鵬與神達等;並攜手4大產業公協會,包括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台灣電路板協會與台灣半導體協會,共同帶領我國供應鏈生態系上下游廠商響應政府減碳目標,建構淨零產業鏈,提高企業競爭韌性。經濟部長王美花致詞時表示,低碳轉型勢不可擋,經濟部參考國發會今年3月底公布之淨零排放目標,推出一系列政策協助產業提早布局,希望藉助佔有一定比重的護國神山群產業:半導體、面板、PCB、EMS等,一同攜手進行綠色轉型創造台灣在全球的競爭優勢,進而爭取更多訂單。加上政府一系列政策,期盼能加速進行低碳布局,把碳焦慮與減碳壓力成功轉化為推動企業轉型的助力,以符合全球市場減碳的要求。「臺灣是全球ICT產業最重要的供應鏈,我們的產業特性不像韓國一家獨大,臺廠綿密群聚供應鏈長又多,涉及千家廠商,如何齊步走向減碳成為重要課題。」王美花強調近年在國際會議上,大廠討論的重點已不只聚焦在技術革新,更關心減碳策略,減碳DNA無時無刻不被要求,值得欣慰的是,全球少有比台灣更認真減碳、願意與付諸實踐的減碳進程的國家。王美花部長(前排左五)代表經濟部攜手TSIA(前排左起)、TPCA、TPSA、TEEMA、產發署連署長、戴爾、思科、惠普、III、IPC(後排左起)、華邦、欣興、仁寶、和碩、鴻海與微軟共同見證供應鏈減碳成果。經濟部產發署推動淨零碳排有成,除了攜手電子資訊產業4大公協會完成各別的減碳白皮書,協助會員依據白皮書的減碳路徑持續推動減碳;還透過疫後「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計畫」政策,截至目前為止,輔導超過2000家中小企業智慧化、低碳化的診斷服務;幫助中心廠以大帶小帶動超過750家供應鏈業者取得政府政策資源,加速老舊設備汰換成智慧化與低耗能產品,促成國產設備採購超過新台幣11億元,預計於明(113)年底可達成減碳34萬噸,相當於879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碳吸附量。此外,為建構企業種子減碳專業人才,亦開設升級轉型課程,成功培育逾1.4萬人次,加速我國產業低碳化、智慧化轉型。 本次論壇中,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廖仁祥於致詞時表示「台灣就像晶片,小巧而重要。」身為IPO Forum會長也將持續與國際大廠會員們攜手運用全球經驗,一起帶領台灣產業發展與轉型,並和經濟部在現有的基礎上發展更多合作機會,發揮國際廠商「以大帶小」的影響力,攜手國內業者一起推動減碳。電子資訊產業4大公協會,TEEMA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許介立提到,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國內EMS產業家數達1800家,原始碳排放量每年達2.3%年均複合成長率,短期將針對空調、空壓與製程設備三大碳排熱點進行改革,中長期則透過智慧化系統布局,加速啟動再生能源採購導入,並開發產業所需的創新減碳技術。面板產業TPSA理事長洪進揚也提到,去年整體面板產值達1.27兆元,約占我國GDP 5.6%,公協會今年攜手政府一同與會員大廠持續推廣升級減碳重要性,期望未來能持續從產品、生產製程與供應鏈管理三大面向,推動產業低碳轉型與永續韌性。TPCA理事長李長明則表示,協會已盤點出台灣PCB 溫室氣體排放現況、耗電熱點、減碳路徑與目標設定,期待凝聚力量,產官學研攜手合作實現永續願景,打造台灣產業的高值低碳新競爭力。 台灣半導體協會TSIA執行長吳志毅表示,臺灣是半導體製造大國,在淨零路徑上受到的壓力相對更大,產業雖是用電大戶,但不等於排碳與污染大戶,TSIA上個月推出負責任的淨零路徑規劃白皮書,考量國內半導體還在持續擴廠中,未來約有十幾座新廠,透過自主減碳、使用再生能源與負碳技術三大策略,目標於 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 除了各大公協會組織的努力共勉外,論壇另有「低碳轉型」、「智慧升級」兩大主軸系列精采議程,聚焦於產業實作的經驗,資策會執行長暨AFACT中華民國代表卓政宏以第三方碳盤查數據信任主題,分享企業與第三方合作、強化低碳數據的可信賴的重要性,以協助我國業者加速與國際接軌;台灣微軟首席技術長花凱龍針對當前最夯的「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產業突破與挑戰」,帶領產業突破創新;NVIDIA與和碩聯合科技更首次於台灣發表Omniverse在智慧工廠的落地應用成果;欣興電子、華邦電子則分享大廠在永續經營及低碳轉型的經驗與成果;另外,現場還提供25家國內外大廠的解決方案攤位展示,場面十分熱鬧,透過不同的解決方案多元交流,成功擴大台灣供應鏈韌性轉型能量。由電子資訊產業及科技大廠聯手築起的護國神山群,此刻正面臨刻不容緩的永續供應鏈轉型壓力,為了讓更多電子資訊業者深入了解國家政策工具與資源,透過論壇整合國內外大廠能量經驗分享,帶動國內電子產業了解最新國際趨勢及智慧化、低碳轉型工具與技術。當減碳與淨零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台灣必須跟世界站在同一陣線,共同解決氣候變遷的世紀難題,也期望藉由本次論壇,帶動更多的供應鏈生態系業者加入升級轉型的行列,邁向永續低碳的未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277228/sm-65f3da265e8b6806b6e9af3d9bccc55e.jpg)
群創已婚處長劈腿3女「狂拍性愛片」前主管曝自爆原因 業內人揭潛規則:不然訂單怎來
科技大廠群創(3481)爆出桃色糾紛,一名許姓處長自爆「劈腿3女」,更將3名女子的照片發布出來,坦言「用身體來換取資訊」、還與其中一名女子拍下大量性愛影片,毀滅式的爆料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甚至有「前主管」透露自爆原因,業內人士爆料很常見「不然訂單怎麼來」,對此,引發網友感嘆「為了業績真的是鮑鮑換來的」。群創光電一名許姓已婚處長突然在臉書自爆,他忍受不了自己的婚姻,於是長期和公司供應商、客戶亂搞男女關係,且時間點均重疊,更PO出3名女子的身分個資,除了點名其他科技公司的3名女子,還發布身材姣好的正妹照片,一一細數出軌的過往,「知道那些供應商都為了打探公司消息,用身體來換取資訊」,如今只想誠實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過錯。這篇貼文當中,許姓處長更詳細列透露,其中一名女子離婚育有一女、另兩名女子則都是已婚,除了曝光姓名及電話等個資外,更詳述性癖好,甚至還與其中一名女子「拍了多部性愛影片」,還說對方很敢玩,以及兩人在何處開房間等等,就連想要刪除影片檔,都要花上超過一個小時,消息曝光後,引發各界譁然。沒多久,這名許姓處長再度透過臉書表示,自己帳號沒有被盜,「我自己做的事要負責,是我對不起人家」,也希望大家不要再問了。事後,一位自稱是「許姓處長前上司」出面爆料,其實許男過往擔任工程師時,就有類似惡習,不過其他主管縱容,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這名「許姓處長前上司」表示,事件東窗事發,疑似是許男的妻子盜用帳號發了第一篇文,許男眼見紙包不住火,乾脆自己加碼爆料,背後原因疑似是贍養費談不攏,才會導致元配來爆料,至於「許姓處長前上司」的爆料是否屬實,仍待進一步調查。除此之外,《三立新聞網》引述一名在NB業待了10年的資深工程師爆料,這種事情本來就很常見,「不然訂單怎麼來」;更有業務直言,她先前陪已婚主管出去應酬也被親嘴、摸胸性騷擾,類似狀況在業內屢見不鮮,幾乎人人都在搞婚外情。對此,網友紛紛回應「業務類484很容易婚外情」、「以前在系統廠也聽過」、「重點在最後,真的用身體交換公司資訊,驗證都市傳說」、「為了業績真的是鮑鮑換來的」、「多年去新竹面試,在全家休息時,一堆業務主管帶業務正妹在那聊性生活」、「面板產業都能這樣玩,其他幾家產業大間的不難想像啊」、「正常吧,一堆人大驚小怪」。針對許姓已婚處長一事,群創回應,「關於近日本公司許員的私領域事件,本公司正進行了解中。對於員工私領域生活本公司予以尊重,若經後續調查發現有違反法令、本公司員工行為準則原則或人事管理規範時,本公司將依法並以最高道德標準處理。本公司向來重視員工誠信廉潔,將持續要求同仁謹慎勤勉,誠信自持,共同維護公司聲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274414/sm-da79a92850cb90f44317c8f78aefb7b9.jpg)
友達主管帶保全包車南下裁員 200員工傻眼:才說景氣回溫
面板大廠友達(2409)傳出無預警裁員台南廠員工,近百名員工遭到約談裁員,更指出北部總公司的主管帶著保全人員包遊覽車,颱風夜南下到台南廠花兩天時間處理員工,更有員工傻眼表示「不是才剛說景氣回溫」,而友達也回應裁員說法,強調沒有強迫,而是提供員工優離、優退。據《壹蘋新聞網》報導,有員工爆料指出,3日颱風夜友達總公司主管帶著保全人員,包遊覽車到台南廠啟動兩天裁員計畫,恐有上百人都列入裁員名單中,對於上個月底才舉行法說會的友達,讓員工相當錯愕,傻眼表示不是才剛說,下半年面板產業供續狀況可望持續改善、景氣回溫。甚至有爆料員工表示,國內面板的狀況相當慘,甚至有台南兩個廠已經半年沒有訂單了,他也表示裁員名單中,包含主管到生產製造部門,不管資深或資淺的員工都有,大多數員工得知後都措手不及。友達發出聲明並回應此事,強調並非裁員,而是提供員工優退跟優離,透露台南兩個廠約200位員工列入名單,半數接受優離方案,另外半數將職務媒合轉調,將在勞資雙方同意下,自願的方式離職。友達位於台南科技工業區之C5D、C6C廠,以生產筆電、監視器、電視等面板產品為主,考量終端需求及長期供需量縮影響,公司基於彈性規畫的營運策略,並以布局市場新技術及高值化商品需求為主,經審慎評估後,將關閉台南C5D、C6C廠,將產能規劃調度集中安排至其他產線生產,以提升公司整體生產製造最適效能與配置。友達也表示,感謝台南廠區同仁貢獻,自年初產能調降以來,從今年3月至7月,已啟動為期5個月的媒合計畫,公司尊重員工意願,協助安排媒合至其他廠區任職,以延續同仁職涯與專業發展;若無意願轉調或無合適崗位者,亦透過勞資雙方協議,提供優於現行法規之優離方案,以期降低對同仁的衝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273060/sm-1cf9b06a85fa525339c22eeafe4dfd11.jpg)
友達Q2營收季增23.7%「產業庫存健康」 法人:可望虧轉盈
面板大廠友達(2409)週三(26日)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二季財報,並預估第三季面板出貨量及平均單價(ASP)均季增1至3%,維持營收逐季成長、下半年優於上半年的展望。董事長彭双浪表示,目前產業庫存健康,朝供需更健康方向發展。友達日前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633.21億元,季增23.7%、與去年同期持平;毛利率3.1%,較前季負轉正;營業淨損44.24億元,較前季收斂6成、較去年同期收斂5%。因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且友達釋出下半年樂觀訊息,帶動股價週四(27日)帶量上漲,成交量爆出28萬多張、逾一年半大量,榮登當日最熱門股。週五(28日)股價則微幅下跌0.7%,終場收21.25元。外資週五大買友達逾2.5萬張,三大法人近五日累計買超約12萬張。法人認為,第一季電視面板率先漲價時,友達因電視面板出貨占比低,受惠程度沒有群創大,且後續面板報價續漲、產能利用率維持在8成以上,也快速降低單位成本。另外友達車用市場佈局效益顯現,車用產品獲利優。隨著第二季毛利率轉正,第三季有望轉虧為盈。然而,法人指出,IT面板漲價仍未全面,尤其是商用筆電需求仍弱,全年恐怕仍難逃虧損。彭双浪表示,經過過去一年去化調整,目前整體面板產業鏈庫存都已經恢復正常,甚至部分產品庫存比疫情前更低,接下來迎接年底旺季,面板需求持續往上。不過,他也指出,目前客戶訂單交期短,考驗面板廠運作效率,因此在稼動率方面會因應市場需求彈性調整。整體來看,下半年面板產業供續狀況可望持續改善、更為健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268723/sm-ab6c00725441993300415642ea30e1a5.jpg)
蘋果將推可折疊MacBook? 韓媒:正與OLED面板廠洽談預計2025年發表
蘋果公司(Apple)傳出正與面板供應商討論推出可折疊MacBook的可行性。據南韓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蘋果正在和面板供應商洽談合作推出可折疊 MacBook筆電機型,認為這有望提振低迷的顯示器市場。業內人士透露,蘋果目前正與供應商洽談合作事宜,預計2025年發表後,最快2026年推出可折疊式MacBook筆電。報導提及,蘋果正在開發的可折疊平板電腦,將會採用雙螢幕,沒有實體鍵盤或觸摸板,所有任務都將透過觸控螢幕操作,並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被用作iPad或Macbook。報導指出,為配合IT設備可折疊面板市場逐漸成長,南韓多家公司正在努力協調筆電可折疊OLED面板的開發和生產計劃。例如目前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已決定投資4.1兆韓元(約新台幣918億),從2025年到2026年生產8.6代OLED面板;面板大廠LG Display也在投資用於平板電腦的中型 OLED 面板產線。在面板產業中,大尺寸面板的利潤通常高於小尺寸,同時實現高解析度也更加困難,因此相較於智慧手機,筆電的可折疊顯示器更有利可圖。不過,南韓面板製造商已經發布首批採用OLED面板的筆電,但尚未推出可折疊的OLED面板產品,目前三星只獲得其商標權。現今可折疊筆電市場的領導者是華碩。該公司去年9月推出全球首款17吋的折疊式筆電 Zenbook 17 Fold OLED,搭載中國面板龍頭京東方的面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261677/sm-b51c4cec85ea67291192176ffaf0e3d8.jpg)
連9個月負成長!財政部預估衰退期快結束 總出口最快9月有望轉正
財政部今日公布5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出口金額為36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1%,連續9個月負成長,而累計前5月出口金額169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9%。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總出口衰退期預估12個月到16個月,出口最快9月轉正,最慢11月回到正成長。蔡美娜表示,5月出口還是呈現疲弱狀態,僅較4月稍微成長,但是還是不如過往的表現,財政部分析主要有4大原因,首先通膨與升息效應限縮終端消費需求,中國大陸解封復甦步調還是平緩,經濟呈現疲弱格局;其次產業存貨水位仍偏高,訂單能見度不明朗,庫存調整還在進行。外銷價格下滑,價格下滑影響總出口降幅2/3,以及去年同期基期偏高。11大貨類僅只有資通產品一枝獨秀,其他的貨類都呈現下滑,科技產品中電子零組件受到全球消費電子的市況目前沒有明顯起色,整個半導體產業庫存偏高,去化速度比預期緩慢,年減9.9%。資通與視聽產品年增11.9%,是10個月以來最好的一次成績,主要受到電腦零附件市況有好轉,從東協、歐洲、美國拉貨強勁,單月出口值創新高,電腦零附件年增63.5%,創28個月以來新高。光學器材減幅持續收斂,降到11.1%,15個月以來最小減幅,面板供需結構改善,價格也在止跌當中,面板產業回穩趨於明朗。傳產貨類一片綠油油,礦產品受到原油行情下滑,此外去年國際解封、鬆綁邊境帶動一波需求,基期較高,所以5月減幅49.1%,是11貨類跌幅最大。紡織品庫存調整受到箝制,下跌幅度也有3成6;基本金屬、塑橡膠及其製品及化學品,市場需求不足、國外也有新產能開出,競爭壓力加重跌幅24.6%到31.1%間。主要出口地區呈現兩好三壞,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已經連續10個月下滑,年減19.4%,是五大市場中墊底,主要是中國大陸消費回溫不如預期,全球大環境欠佳拖累其出口與製造業表現,也可能受到供應鏈重組趨勢影響。對美國出口年減3.5%,是今年以來最和緩的一個月份。對日本、歐洲都表現不錯,創歷年同月最高水準,年增分別7.8%與2.4%。今年前5月對中國大陸占比已經降到35.2%,是20年來最低的比率;但是美國則上升到16%、對日本8.1%,也是20年來最好的比重。財政部觀察業界釋放的營運展望,寄望於下半年或者第4季,與主計總處預估相符,不過從傳產貨類、電子零組件短期內很難回正,總出口還會持續下滑,下滑週期要12個月到14個月,最快9月轉正,最慢則是11月份。上半年還處於盤整,年減幅度16、17%之間,創金融海嘯最深跌勢。展望6月出口金額在352到363億美元,年減幅度在16.5%到14%之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257419/sm-acf15120b4fa899d4b5d4eb1960ddec2.jpg)
台灣3M明基材2/面板偏光大廠賣起隱形眼鏡痘痘貼 63歲轉型舵手:我學的是工業之母
明基材從電子跨足醫療及紡織,還賣起隱形眼鏡與痘痘貼,這家面板偏光片(板)大廠的十年轉型關鍵人物董事長陳建志,所學出身是工業之母「化工系」,因此他擁有各領域的基礎知識,可隨市場脈動靈活應變,「孕育一個新的應用領域,除了技術突破,更要符合市場需求。」「當年台大化工考進去是第二志願,但在社會反石化氛圍下,畢業台大化工就掉到第6志願,只好出國念材料。」63歲的陳建志,讀書時期藉由科系排名變化理解市場趨勢,便轉換跑道至美國、瑞士分別取得了材料碩士和博士,學成後到荷商飛利浦研發被動元件,站在國際市場、在電子科技業的前沿,從製造技術到業務、財務學了每個細節,打下專業經理人的基本功。陳建志1997年加入明基集團,對於數個景氣循環「無役不與」,時年37歲的他先進入集團中的達方(8163)做被動元件:「被動元件、IC是所有電子產品都會用到、永不退流行的零件,值得把產能做大。」2001年面臨MLCC景氣反轉,他奔波全球找客戶清庫存、內部同時進行體質調整,立下顯赫戰功。護妍天使進軍健身房等通路。(圖/翻攝自美若康臉書)達方崛起之際,台灣面板業正經歷紅色供應鏈衝擊,不僅面板雙虎重挫,明基材營運也受累,2011、12年每股虧損2.18、3.43元,因此集團董事長李焜耀2013年找上陳建志,協助專做偏光板/偏光片、客戶單一的的明基材轉型。由於電子產業極易受終端消費影響,市況易大起大落,陳建志已被訓練出一顆很強的心臟和觀察市場的習慣。他接下新任務後發現,偏光片/板因搭配的面板產業與被動元件不同,有生命週期限制:「現在是LCD、接下來OLED、microLED…每世代都有變化,膜也要跟著配合更新,所以做大,不是好事。」因此,陳建志以面板偏光膜材本業為基礎,開啟「斜槓」模式,例如搭配友達(2409)發展偏光材料,配合佳世達集團衝刺醫療時發展醫療衛生材料,並延伸到紡織機能膜、電池隔離膜、痘痘貼、紗布、隱形眼鏡、保養品等,目前偏光與非偏光產品對營收貢獻比例約8比2。即使擔任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說自己仍在學習,談起最近讀的一本書《生態系競爭策略:重新定義價值結構,在轉型中辨識正確的賽局,掌握策略工具,贏得先機》,是在變化太快的環境,要學習用不同角度、制定不同策略,他推薦最好的方法就是訓練自己的「觀察力」,紡織所總監黃博雄則認為,陳建志是業界少有、兼容性很高的專業經理人。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右2)捐贈紗布給刑事警察局。(圖/明基材提供)陳建志以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手機」發展進程為例:「以前NOKIA強調通訊功能,到了蘋果(Apple),手機卻變成一個平台,是因為創辦人賈伯斯做了三次革新;第一次是推出iPhone、第二次是APPSTORE、第三次是推出iPad。就是從大範圍抽絲剝繭去定義一個SCOPE、設計新的情境。」陳建志說,找出新的生活情境,這是策略制定者最重要的責任之一,人類的生活也因此更便利。例如他十年前擔任達方電子(Darfon)副總時,觀察到電動運具潛力,因而跨入電動腳踏車的整車與零件,如今已成氣候。再者,疫後人們更愛社交與踏青,明基材力推服飾機能膜及美若康隱形眼鏡,而甫於4月中落幕Touch Taiwan智慧顯示展中,明基材展出護眼專案、車內體驗更重視多屏娛樂等趨勢,展示Micro LED與Mini LED相關材料零組件,朝高值化發展。平日看書也騎腳踏車的陳建志,最喜歡的騎行路線是烏來山路:「腳踏車踩得好辛苦、爬坡很吃力,至少抬頭可以看到很不錯的風景。」在電子業、生技業、紡織業都應對景氣起伏的他,國境解封後,已經開始拜訪全球客戶之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245412/sm-8f6fe5024417654e0494790737a4fe2d.jpg)
景氣落底3月報價反彈 面板雙虎Q2拚虧轉盈
隨著電子業去化庫存,面板業景氣已過谷底現曙光。大尺寸面板報價自去年第四季陸續見到急單後,今年3月展開大規模反彈,預估漲勢可延續至4月份,接著就等IT面板於第二季加入漲價行列。其他應用面板供需部份得再觀察終端市場需求狀況,以及電視領導品牌大廠的拉貨力道是否增加。根據群創(3481)法說會資料,面板廠今年第一季雖然因應急單,面板雙虎稼動率略有提升,不過是緩慢的拉升,因為面板廠嚴格控制產出,目前整體大尺寸面板庫存週數已從去年5、6月接近6週水位回到正常的2週水準。由於電視面板在面板廠不願繼續賠售下,由小尺寸、二線品牌廠率先漲價,接著一線品牌廠認知電視面板價格已經到底,使電視面板於3月全面上漲。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先前於2月法說會預估「TV面板最早下去,也最早起來」。他今(20日)在友達智慧展表示,面板產業經過一年半的調整後,近期已看到產業轉為供需平衡,而且過去兩年沒有新的產能開出。庫存回到健康水準,預期市場將回到正常狀況,也就是傳統淡旺季的走勢,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更好。彭双浪表示,整體產業鏈庫存回到正常水位,特別是電視,PC的庫存也逐漸回到正常,感受到市場有急單出現。但是PC需求可能無法回到2021年宅經濟時候,一年筆電市場規模將近2.5億台的盛況。接著群創也看到IT面板中電競顯示器已出現客戶追單現象,總經理楊柱祥預期,IT面板價格將於第二季之後加入反彈行列。法人預估,第一季因為工作天數少,加上面板報價仍在現金水位之下,面板雙虎將持續虧損,第二季隨面板報價全面上揚,或有機會單月達到損平,惟全年能否轉虧為盈仍需觀察。筆記型電腦面板的報價是否也能跟漲,還在持續醞釀。但整體來說,原本面板廠這波景氣修正,主要虧損是因電視面板價格太差造成,隨著電視面板價格反彈到現金成本以上,預估面板廠損益將有改善。展望後市,面板大廠友達、群創歷經連兩季虧損後,未來第二季將有機會迎接較好的損益表現,最糟的情況是虧損縮小,樂觀來看不排除損平或轉虧為盈。